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安庆城西,纪念西夏余荫、党项后裔余阙之大观亭原貌
廣德堂余成发表于 2013-06-10 16:46
忠烈之后安庆凭吊先祖


 (安庆城西,纪念西夏余荫、党项后裔余阙之大观亭。《元史》载:“阙既死,陈友谅义之,以金赎其尸,具棺敛葬于安庆西门外。明太祖复为阙立庙于忠节坊,命有司至祭焉。”刘伯温当年过余阙庙,作《沁园春》哀之,词云:“士生天地间,人孰不死,死节为难。羡英伟奇才,世居淮甸,少年登第,拜命金銮。面折奸贪,指挥风雨,人道先生铁肺肝。平生事,扶危济困,拯溺摧顽。清明要继文山。使廉懦闻风胆亦寒。想孤城血战,人皆效死,阖门抗节,谁不辛酸?宝剑埋光,星芒失色,露湿旌旗也不干。如公者,黄金难铸,白璧谁完。”)
(余阙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忠烈之后安庆凭吊先祖 愿捐资助修大观亭

《皖江晚报》:元末,安庆守臣余阙与红巾军交战七年多,最终城破,自刎尽忠,史学家誉其为“安庆之魂”。如今,余阙后人遍布江淮之间。2009年5月23日,来自肥西县、合肥市的20位余姓族人,赶赴安庆市大观亭,凭吊先祖余阙。欣闻安庆市计划恢复大观亭旧址景观风貌,复建忠臣庙、正气楼、感恩亭、余阙墓等,为首者余成育先生当即表示,作为一代忠臣之后,余氏4万多族人愿意捐资助修。
元至正十八年(1358)正月初七,天完红巾军陈友谅、赵普胜等汇集诸部环攻安庆城池,镇守安庆的淮西宣慰副使余阙率军阻击不力,身受重创十余处。面对天完红巾军重重包围,回望城内火光四起,后营不存,余阙知大势已尽,挥剑自刎,沉尸于城西清水塘。陈友谅攻占安庆后,深感其义,厚葬余阙于正观门外。23年后的明洪武十六年(1383),明太祖朱元璋谕知“表其墓”,遂在其葬地建墓立碑。后东西又建李宗可(余阙侄女婿)、马卒墓及烈夫人祠等,余忠宣公墓自此形成规模。
明嘉靖年间安庆知府陆钶为纪念余阙,在该处建大观亭。原本凭吊先烈之地,后来渐成为安庆胜景之一的“大观远眺”。安庆今有“大观区”,其名盖源于此。
清末民初,大观亭景区是“皖省第一名胜之区”,被称为“省会绝妙江山”。但这种灿烂只持续了70年,1938年安庆沦陷,高高在上的大观亭,成了日军飞机轰炸的主要目标。到抗日战争结束,整个大观亭景区的建筑,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一些残墙断垣。
据史料载,余阙,祖籍甘肃武威,后随父任官居庐州。(任祥斌)

余阙后人来宜寻根重修余阙墓

《安庆晚报》:2009年5月23日上午,元末忠烈余阙的第23代孙———合肥余先生率近20名余氏家族成员到安庆寻根问祖。
当日上午,余先生一行来到迎江寺寻找余阙墓碑并前往大观亭旧址,文史专家张健初陪同并介绍了余阙的有关情况。据了解,元末时身为淮南行省左丞的余阙守安庆。1358年7月,红巾军陈友谅围攻安庆城,余阙率军奋战,城陷后自刎,夫人及侧室等投井殉国。陈友谅将余阙厚葬。后来朱元璋命人为余阙建墓立碑。明嘉靖四年,安庆知府陆珂为缅怀余阙筑大观亭。
余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余阙后人遍布各地,共有4万多人,此行是为寻根问祖,续修家谱,而且有意捐资重修余阙墓。(任祥斌 闫树泉)

(二世祖豳国谥忠宣阙公像,取自清修甘肃武威余氏宗谱)


(曾经的余阙墓。在今大观亭小学内,具体位置不详)


(太平天国战乱前的大观亭。选自《大观亭志》)


(解放初期被毁一空的大观亭)




(安庆城西,亟待修复的大观亭遗址)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回帖(22):
22楼:感謝分享!
21楼:桐城余氏之祖

(2012-05-01 18:00:58)

吾祖余阙有寿56年。 ..
20楼:早年的安庆大观亭

全部回帖(22)»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