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花锦扮阳春——《鄂州当代诗联集》简评
余国民
阳春三月,繁花似锦。上下两集、装帧精美的《鄂州当代诗联集》由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无疑是鄂州诗联界各位同仁翘首以盼的一大盛事。该书由胡盛海先生主编,收录了720余人的3470多首(副、篇)诗词、楹联作品和评论文章,既是鄂州当代诗词、楹联作品首次较大规模的一部合集,也是鄂州市近三十年来诗词、楹联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其作者以新、老鄂州人士为主,也有少量的外市和外省人士,不乏名家,不乏力作。本文仅就该书内容方面的几大亮点,作简短的评析。
一、直面现实。为时而著,文以载道,向来是中国诗的一大传统。改革开放的艰辛进程,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等等,诗人们都用艺术的手法,及时地作出了反映。比如彭正烈的《临江仙•习书记巡访峒山》:“百里千年奔未息,港流阅尽沧桑。峒湖自古芰蓬荒。只今田似海,鱼嫩稻棉香。国首莅巡新村舍,促行一体城乡。重农治本正纲常。为圆中国梦,稳舵劈波航。”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视察。诗思敏捷,好一个“重农治本正纲常”!再如王中和的《满江红•颂十年改革》下片:“工农旺,商贾热;经济活,科研发。看红旗漫卷,关山频越。十亿人民团结紧,万千志士雄心勃。上征途,一往竟无前,争传捷。”此诗写于上世纪80年代末,十年改革,初见成效;十年征途,捷报频传。其他诸如港澳回归、抗洪抗震、飞船上天、太空漫步、三峡建闸、北京奥运、战胜“非典”、青藏铁路通车、武昌首义百年、抗战胜利日大阅兵等大题材,在诗联中都有反映。如龚冠军的《喜见香港、澳门回归》,白雉山的《百字令•纪念辛亥首义》,刘中华的《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宋俊生的《惊闻5、12四川大地震》,骆天祥的《英雄碧血染蓝天》,湛有恒的《纪念新四军成立七十周年》,谢照清的《满江红•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试通航》,熊家汉的《满江红•庆祝神舟5号胜利回归》等等,诗人们都满怀激情,放声歌唱,留下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弊端,诗人们则毫不留情,予以针砭。比如魏昌德的《江城子•赌风》:“四方请客赌场重,叹民庸,且官崇。不厌精疲,愚醉自为荣。尽昼连宵长与共,连年纵,九州同。伤神倦脑费时功:累家中,损颜容;诱盗滋贪,怜丑孕狂凶。执法严规促自律,祛腐习,立新风。”斥责赌风,意义深远。周幼云的《为贪官画像》,陈格的《斥时下歪风》,吴幼鹏的《有感于中学生跳楼事件》等,都是针砭时弊的好作品。
二、讴歌英模。英模的事迹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振奋民族精神,把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能够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学习楷模,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净化心灵,提升境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丁有国、廖世赋、余国民等人的组诗《辛亥革命鄂州英烈赞》和阮习之的《谒彭楚藩烈士墓》,满怀激情讴歌了彭楚藩、吴兆麟、程正瀛等辛亥革命志士的英雄本色。胡盛海在《参观》中写道:“革命元戎吴兆麟,为民爱国建殊勋。武昌首义推清帝,解甲归田作庶民。建闸修堤流血汗,餐风露宿历艰辛。功勋彪炳垂青史,亮节高风启后人。”高度赞扬了鄂州籍的辛亥革命临时总指挥吴兆麟将军“武昌首义”和“督修樊口大堤,建民信、民生二闸”的不朽功绩。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