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浏阳余氏族谱茅冲源流序(新安堂)
回帖:万历三年乙亥(1575年)兴国州工部侍郎徐纲撰《余氏统宗谱序》“迨唐中叶,豪杰崛起,余钦官集贤院学士,余杲任昭武校尉,余良由分宁宰,历工部侍郎,遭五季乱,携其子革、贲、旅、咸、升徙居江西南昌府分宁县治所,民感德政,为择长茅大墓窝而家,既而革迁武宁安乐乡七都中洲坪,贲迁武宁长乐乡石坪,旅迁居奉新县新吴里车坪,咸迁武宁年丰乡高坪,升迁武宁升仁乡升坪。子孙繁衍,充满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靖安、宁州、武宁、兴国、武昌、大冶、黄州之地,一本万殊,皆良公分宁之后,五子之裔,当作者余升赠银青光禄大夫,继作者余侃升尚书仆射平章事,加金紫光禄大夫;回、晏、宏任扬州、温州、贺州太守;唐尽宋作,余规由谏议给事迁兵、吏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余靖由谏官升尚书仆射;余翊由东宫赞善加光禄卿;余贯升光禄,食邑始兴郡;余良肱兵、工侍郎加刑、兵尚书;余从周由大理评事至吏书;余恕兵尚书加光禄大夫;余奭礼尚书;余锐兵尚书,余彦博东京提举;余宗义太常博士;余中熙宁中状元及第;余叔明翰林学士。元世余清、余源、余潮、余观、余正显皆尚书辅弼;又正可、仕俊、余普皆太守。及明登进士及第者进善、孔宜、余浃;中乡试者深道、余迪、余拱,冠冕蝉联,缙绅珠贯,作之前盛而传,作之后美而彰。此余氏川流充周不穷原始要终,皆自分宁而来,则分宁之长茅一本也。”
之前有提过:序中 余浃 应该就是浏阳本支始迁祖守一公的五世孙余庆浃,族谱载“庆浃,字涧周,明景泰丙子科举人,任乐清县知县”,在《浏阳县志》、《长沙府志》、《乐清县志》、《温州府志》中都能找到余浃,今天看《湖广图经志书》长沙府 科甲进士栏名单里载:”浏阳余浃景泰丙子科 仕终知县“。结合序中所述:本支很可能就是休宁良公后裔,至于为什么民国二十五年浏阳联谱修谱时将南城建公奉为始祖?我有两点设想:一是南城建公是良公裔而不是大晟公裔,且守一公是建公裔;二是南城建公确实是大晟公裔,民国浏阳联谱修谱时撰写本支谱序的忠翊公误以为本支跟西乡衙际山苏家塅余氏同属建公裔(苏家塅支是奉建公为始祖的,而在联谱前本支的支谱都是以守一公为始迁祖)。由于还没有再次去看民国的族谱,也没有机会看到本支支谱,更没有去守一公迁来地丰城矩塘请阅族谱找出迁出记录。故暂时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做此假设,希望能够尽快求证。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楼›:yuweiyang:查族谱有
庆浃:成鋆之子,字涧周,明永乐八年庚寅七 ..
‹上一楼:接上,图中
诵公:荣三子,号若川,字公达。公韶州儒士,为省 ..

查看全部回帖(9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