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秦末越君余樊、春秋吴王诸樊考辨
回帖: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单独出现的表明是越族功臣的是四人(不包括长沙王吴芮属下)。他们分别是:封貰齐侯吕博国、封海阳齐信侯摇毋余、封绛阳齐侯华无害、封煮枣端侯棘朱。其中三人姓名齐全:吕博国、华无害、棘朱。海阳齐信侯摇毋余有名—摇,无姓。 《索隐》曰:案:毋余,东越之族也。指明“毋余”是表示越族的身份标志,不是名。
这个特征标志是秦人在控制和征服吴越之地后下令越王改王称号为君长,改原姓为驺。“秦始皇统一中国,也平定了流亡的越国,越国王族被赐姓“驺”,意思就是驯服的马。皇帝赐姓一般分为赐国姓、赐他姓、赐恶姓。秦始皇赐姓越国王族,更多的是夸耀自己的武功,没有表彰的意思,属于赐他姓的范畴,性质更偏向一些赐恶姓。”
赐恶姓举例:东汉时期,外戚梁冀独览朝政,为汉桓帝所杀,汉桓帝将梁氏家族改姓“薄”,申斥梁氏家族的薄情寡义。南朝齐时,巴东郡王萧子响叛乱失败,“子响赐死,赐姓为蛸氏”,所谓“蛸”就是“幽灵蛸”,俗称吸血章鱼。南朝梁时,武王萧纪谋反、,“有司奏请绝其属籍,赐姓饕餮氏”,所谓“饕餮”,是上古四大凶兽之一。五代后晋时期,有个姓敬的大臣反对石敬瑭向契丹人称“儿皇帝”,大骂石敬瑭没骨气,石敬瑭恼羞成怒,杀掉了这个姓敬的大臣,还把敬家全族改姓“狗”。唐朝的时候,赐恶姓是成规模、有体系的。武则天时代,李隆基时代,赐下的恶姓至少有蟒、枭、虺(huǐ)、蝮、毒、厉、斩、不卒这八个,武则天夺得皇后的位置后,将李治原来的皇后王氏和宠妃萧良娣分别改姓为蟒和枭。蟒,就是大毒蛇;枭,是一种恶鸟。
下一楼›:秦赐越族的姓就是这样的一种恶姓。“毋余”作为越族人的标志就 ..

查看全部回帖(1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