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25阅读
  • 39回复

余氏一线家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3-08
对于这些名人,从籍贯都可以看出,他们的籍贯都不一样,名人未必都出自于大族,寒门未必就不可以出名人,有了名人都往一个谱上纠缠,很难有说服力,且古人除非特殊情况,一般致仕后都会返回原籍,即使参加科举也必须要从原籍参加考试,就像现在高考一样,占籍于某地没有特殊原因是不可能的,况且中国自古都是以土地为生存的基本条件,就算是官宦人家也得有良田千顷,向外发展要么是靠买地,要么就是朝廷赐地,要么就是祖上继承,除特殊情况下会到无人地区拓荒立基,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动辄跑到很远的地方开基立业,没有说服力,且也是很艰难的,加上叶落归根的观念很重,怎会置祖宗家庙于不顾?很多时候朝廷因为赋税的原因,是严格控制人口迁徙的
[ 此帖被兰花斋主人在2009-03-09 00:03重新 ]
威望条评分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大别山人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3-09
引用第9楼兰花斋主人于2009-03-08 16:31发表的  :对于这些名人,从籍贯都可以看出,他们的籍贯都不一样,名人未必都出自于大族,寒门未必就不可以出名人,有了名人都往一个谱上纠缠,很难有说服力,且古人除非特殊情况,一般致仕后都会返回原籍,即使参加科举也必须要从原籍参加考试,就像现在高考一样,占籍于某地没有特殊原因是不可能的,况且中国自古都是以土地为生存的基本条件,就算是官宦人家也得有良田千顷,向外发展要么是靠买地,要么就是朝廷赐地,要么就是祖上继承,除特殊情况下会到无人地区拓荒立基,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动辄跑到很远的地方开基立业,没有说服力,且也是很艰难的,加上叶落归根的观念很重,怎会置祖宗家庙于不顾?很多时候朝廷因为赋税的原因,是严格控制人口迁徙的
8M@BG8  
5*[2yKsTi  
策忠兄此论有理。
离线余雄彬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3-09
                      六十世   余深(公元1071~1142)    行名遠明,字恩隆,登宋微宗崇寧進士,大觀庚寅年正月為門下中書侍郎,與侯蒙同知樞密院事。生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辛亥歲二月二十一日未時,歿于宋高宗紹興壬戌年九月十六寅時,享陽七十二歲,葬奉新長茅。娶黃氏夫人(生於熙寧己酉歲四月初九日丑時,歿于高宗紹興丙辰年十一月初二日巳時,享陽六十八歲,葬於奉新觀州),生二子,安仁、安行     +Jr|z\  
%w7]@VZ  
           六十一世  深公長子    安仁    行名近義,娶氏生子未詳     IT$25ZF  
                     深公次子    安行(公元1098~1164)    行名近靜,號石月老人,登進士,作春秋新傳。紹興中和閣論時事,遭斥逐而不悔,樂道恬養而憂國之心切切。生於哲宗元符元年戊寅歲五月十一戌時,歿于宋孝宗隆興甲申年六月初十日申時,享陽六十七歲,葬於奉新觀州。娶嚴氏夫人(生於元符庚辰年正月二十八子時,歿于孝宗乾道戊子年七月吉日吉時,享陽六十九歲,葬於奉新長茅)生二子,崇黽 、崇龜 j!3 Gz  
     (dv]=5""  
             六十二世     行公長子    崇黽     行名攸明,字景星,職授文林郎,娶氏生子未詳    博達註:黽音敏 Ge<nxl<Bd  
                     行公次子    崇龜(西元1136~1223)    行名攸瑞,字景望,登進士。韓侂胃當朝,獨立不倚,曰名義至重,官職至輕。知江州,天旱,為民禱雨,雨沾足,人呼為佛。生於宋高宗紹興丙辰年十一月十八日申時,歿于宋寧宗嘉定癸未年三月十三日辰時,享陽八十八歲,葬於觀州。娶劉氏彭氏皆夫人。劉生於紹興丙辰年七月十七子時,歿於嘉定丙子年九月十三日戌時,享陽八十一歲。彭生於紹興戊午年八月十八日酉時,歿於嘉定庚辰年八月十五午時,享陽八十三歲。二妣合葬於觀州屋背。生九子,一貫、二貫、三貫、四貫、五貫、六貫、七貫、八貫、九貫。舊譜所載,貫公兄弟九人,惟一貫二貫及五貫,載有世派可考,其餘未詳。 S%`0'lzzj  
"U7qo}`I  
  祖父余深(公元1071~1142)     葬於奉新長茅,妣黄氏葬於奉新觀州村。 5<w g 8y  
  父余安行(公元1098~1164)     葬於奉新观州村,妣严氏葬於奉新長茅。 [}&Sxgv  
  子余崇龜(公元1136~1223)     葬於奉新观州村,妣刘氏、彭氏,合葬於观州村屋背。 M|R b&6O  
\eFR(gO+  
我觉得这个爷孙关系比较靠谱,从生卒年月来看也基本吻合。
祖籍梅州兴宁,现漂泊在深圳。三省诚身,裔传一贯。贯公二十三世孙。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3-09
不靠谱,这些记述不一定是真的,我们只知道修水长茅,这里又来个奉新长茅,不大可信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3-09
而且余深的故居和传说都在罗源,现在的古迹都在,不大可能会跑江西去了,再说这爷孙几代有强拉到一起的迹象,还需要不断的找史料考证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雄彬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3-10
    
祖籍梅州兴宁,现漂泊在深圳。三省诚身,裔传一贯。贯公二十三世孙。
离线余广孝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03-16
  这余深是否就是福建古田余焕的后代,福州人,为宋状元,那余崇龟也是福建人。余崇龟  南宋仙游人,字景望,淳熙进士。历秘书丞,韩侂胄当国,欲处以要津。崇龟力乞补外,出知江州。侂胄败,除监察御史。金人议和,索侂胄首,朝臣咸欲予之,龟以为辱国,遂不附议,后官部侍郎。实际上,广东`福建`江西客家余氏的祖先应该是九贯兄弟。至于九贯兄弟上面的世系多是不可靠的。
[ 此帖被余广孝在2009-03-16 14:25重新编辑 ]
威望条评分
我是潮汕人
离线余广孝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03-16
余深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期罗源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名列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宰相全传》中。他因由奸臣蔡京引荐,故多遭时人非议,如《宋史》。但后人多给辩解,到了明朝的《大明一统志》就将他列入“人物传”中,并称其忠谏。作为名宦名人,他许多故事流传民间或记载在各种史书志乘笔记中,这里选择三则故事,从中也可算作对他的一生功过是非的评判。 S}$r>[t  
  一、修建余家塘 Vs%|pIV  
  话说余深老家在罗源县治西里许的地方,并建有聚书所,周环皆水,人称玉环馆,余深中进士,留在京城当官以后,很少回家,老房就住着他的父亲余孟坚及家人余忠,不久余老太爷过世,他丁忧在家。第二年清明时节,余深带着家人余忠并请了一位风水先生到他父亲的坟上祭奠去了。他父亲的坟就座落地县南郊的莲花山上,远望对面席帽山、仙茅山,成三山对峙之势,确是风水宝地,而且坟墓就修建在莲花山的五虎下山之一的虎穴里。按风水地理说法葬在这个宝穴,后人必出贵人,而此时余深虽在京城官居著作佐郎,只是一个正八品的小小京官,因此这次趁着扫墓之机,特请了这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用罗盘测过后说,这穴位没错,方位坐势也对,虎本可以过山,过山后就可发达。但目前问题在虎过山的路被五里渡的潮水给隔堵了,虎一跃就落海,不能到岸过山,虎过不了海,就上不了另一座山,老爷你就升不了官了,除非在海边筑一条大坝,让虎过度堤坝然后上另一座山,那样老爷你就可能会大发达,不过这样会破坏本县的风水,如此以后罗源就出不了状元郎了,除非老爷升官后再将大坝给毁了。余深听了点点头,回家后不久,用京城里的积蓄,招募一批强壮劳工和族人,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县城的东隅海滩将大坝修成,但由于是海水滩涂,种不了蔬菜水果又养不了鱼,只好引附近的几条山水蓄成一个水塘,种一些荷花,这个荷花塘由于是余深造的,所以人们称为余家塘,也就是现在“九大中心”所在的地方,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w3=%*<  
  三年后,余深丁忧结束,上京就职去了,这一去真是猛虎过山,一路呼啸而去。余深由著作佐郎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累官御史中丞兼侍读,后结交蔡京,官封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真是一帆风顺,升官封爵,好不风光。 Mk=mT3=#  
  某一日,家人余忠忽然进京来了,送给余深一封家书,意思是说这几年围堤越围越长,荷塘越来越大,山水越来越少,周边许多地方积淤了沙土,已经生草长树种不下荷花了,是不是引水改造为田,用于耕种作物,但目前水源缺少,可否请老爷修一封书予知县老爷,请他网开一面允许引小西外河的水到余家塘来灌溉,只字不提毁堤的事。余深接到信后,想了又想,觉得若引小西外河的水要经小西门过后张街折学宫旁再出北门,定引起群众不满,俗语说“宁可犯天条,不可犯众怒”,还是想想办法。于是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来个文字游戏。给家人修两封信,一封给知县老爷的,信中只要求借水一尺,另一封交代家人等知县老爷答应再行事。余忠回家后,即送达县老爷一封信,知县老爷信看后觉得太宰大人也太客气了,借水一尺有何不可,就答应下。家人知道后,打开第二封信,依计行事,连夜组织大量劳力,一夜之间开凿了一条由小西至余家塘的只有一尺宽的河浿,将河水源源不断地引到了余家塘的田地里,等到天亮,知县老爷知道后傻眼了,也就无可奈何了,老百姓觉得生米煮成熟饭,也乐得用水方便,从此罗源城关有了一条穿城的泻洪河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不断城市改建才由明沟变成暗沟。)以后罗源城内不管发多大的洪水,都不会积涝成灾的。余家塘不再种荷花开始种水稻了,万顷荷塘变成了万亩良田。后人为了保住水田不断地加固堤坝,只有大台风连着十五的潮水时,才偶尔淹没稻田,只是罗源从此以后没有出过状元,也没有一位的官职高过余深。为这事,老百姓没有忘记风水先生的那句话,就编了一句谶语:“水破余家塘,当立状元坊”。想提醒余家的人,终究只成为俚语。至今余家塘未破,罗源也就出不了状元,立不了状元坊了。 UW9?p}F  
  但不管如何余家塘毕竟是罗源人民在九百多年前修建的,它是罗源围海造田历史的第一次,其功是不可没的,其作用还福泽于今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xON W  
  二、举士避亲嫌  .&9 i  
  话说余深自从与蔡京结党后,深得徽宗皇帝的宠信。大观三年(1109年)又是一次三年一考的大比之年,余深被举荐担任当年的主考官之一,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当笔试结束后,在礼部唱名时,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余深的耳朵,余光庭。这是他的叔伯兄弟啊,他知道光庭从小就聪明智睿,刚直不阿,又是一个孝子,是他们余家的又一龉叶傲褐模丝套约荷砦骺脊僦唬思沂欠癖芟游也还埽约旱男值芫驼驹诿媲澳训啦怀腥下穑谑撬粤硪恢骺脊偎担馔ナ俏沂宀值埽业敝骺脊倮淼北芟樱灰寺既∷鸬闹骺脊俨煌猓妥嗲牖实郏挥杪既 W魑值艿挠喙馔ィ淙徽獯巫约菏且凿罴嗑萍霾渭涌际裕仪傲星懊站啃殖さ脑倒剩幢宦既。渌荡耸币们鬃逯缫丫⑿小S泻枚嗤馐】忌膳笥亚灼莸耐萍觯挥媒┛际裕憧傻玫焦僦埃慰鲎约嚎贾辛恕5斫庑殖さ淖龇ê涂嘀浴R虼艘膊患颖缃猓廖奘б庵校欢椋顺梢欢渭鸦啊9巳昙然兆谡投辏?102年),光庭现次入试,礼部唱名又名列前茅,宋徽宗闻其名深为赏识。后官任光禄寺丞、出知南阳邓州(今河南邓县)。宋高宗赵构建炎初,抗击金兵,余光庭与城共亡,不屈而死,全家仅幼子随乳母逃脱,不知所终,余皆殉难。后人为了纪念此事,把这段历史记在了《八闽通志》人物传忠烈附死难传中。 AX= 1b,s  
  三、缘结荔枝深 ~mO62(8m  
  余深当权之时,因与蔡京等结党,深得徽宗皇帝宠信之外,也由于他的才华,得到徽宗皇帝的赞赏。徽宗皇帝不是一个治国的皇帝,却是一个风流成性的皇帝,喜欢吟诗填词、写字作画,经常秦楼弹琴楚馆抚瑟过着倚红醉绿的糜烂生活。宣和年间的一个夏天,徽宗皇帝高兴之余,召集群臣于御花园,品尝新进贡的闽南荔枝,并当场以十四寒赋诗一首,其中有句“玉液乍凝仙掌露,绛纱初脱水晶丸。”能参加这个盛宴,每个臣子都感到是一件千载难逢荣宗耀祖的事,且不说跟皇帝在一起品尝他所赐的当时最贵重的水果,而且还能和诗一首,尽展才华,你说余深能不高兴。于是,诗意溢于笔端,诗潮涌现丝笺,搦墨挥毫写下了《奉和御制颁赐荔枝》一诗: %I-+Ead0i  
  结实宁辞火后山,移根今照日华丹。 G7)Fk%>  
  来从南海航千里,赐比西山药一丸。 =egW  
  封值自怜依禁御,芬芳无复耀幽兰。 ukvtQz)  
  万年枝上风光到,尝奉宣和燕暇看。 4#5:~M }  
  然而“万年枝上风光到”却只是一厢情愿的事,荣华富贵就如昙花乍现一样。官当大了不能说没有人忌妒,更何况是与奸臣蔡京在一起,由结党营私而图得高位厚禄,得到的宠信,这本身名声就不好。小人无朋,连自己一党的人都忌妒,你说这样的官当得能长久吗?终于遭人弹劾,罢相了。但据后人考辩,余深也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良知的人,虽依附奸臣,但没有违背良心,在职期间也为福建家乡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曾奏请免除福建酒禁,得意皇帝恩准,并以己俸代福建缴纳200多年丁钱,民蒙其惠。宰相王黼欲议攻辽,余深反对,并上《论开边》陈述利害,极言不可。最后因徽宗欲取福建花果,余深上书力言不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福州知府,住在福州西门自己的府第中,“余府巷”因而得名。(《宋史》和《中国宰相全传》都因这将他误为福州人。)在他的福州住宅里有一棵老荔枝树,与余深感情很深。余深在家的那几年,荔枝树结的果实又大味道又非常的鲜美,余深给他取名“功亮”,“功亮”是余深的御书阁的名字,以书阁命名荔枝,可见余深对这棵荔枝树有多么的厚爱。到了靖康年间,余深再次遭贬任镇江节度使。这年,这棵名叫“功亮”的荔枝树就不再结果了。第二年,余深遇赦回到福州,荔枝又和从前一样。荔枝树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到南宋绍兴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来闽在福州,可能还见过这棵荔枝树,于是将这个传奇写入了他《老学庵笔记》。 Ov UI@,Ef  
  
[ 此帖被兰花斋主人在2009-03-17 01:05重新 ]
我是潮汕人
离线余雄彬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03-16
谢谢广孝兄析疑,故余谨遵一贯公谱序,为一贯公23世孙也
祖籍梅州兴宁,现漂泊在深圳。三省诚身,裔传一贯。贯公二十三世孙。
离线余广孝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03-17
雄彬兄弟,请看对照这世系
1`台北八里余氏的五十八世传世之祖,是余靖的长子余伯庄,次子仲荀公,三子叔英公;伯庄之子嗣光,曾任潮州的司户,由于曲江的寇乱,就与其叔余叔英一起搬到潮州海阳县的枫溪。五十九世是叔英公三子嗣祖,第六十世祖,是嗣祖之子远明。其后,第六十一世是余近静;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崇黾,次子崇龟,便是宋代淳熙到嘉定年间很有名气的监察御史,也是台北八里余氏的传世之祖。 j@P5(3r  
余崇龟的儿子很多,共有九位,自一贯、二贯……至九贯,台北八里的余氏,是传自余五贯,他们所率的“唐山”一世祖九五郎余象星,便是余五贯的第三子。由于子孙昌盛,就在宋、明之际,余氏自第六十三世至六十八世的子孙,便大量分术于闽、粤各地,情形大致如下: :EB,{|m  
——六十三世的余一贯,迁居龠岭乡为一世祖。 HF4Lqh'oco  
——余二贯有二子,长子克悯的孙子余邦信,是广东潮州府(应该是惠州府)东门外高塘的始祖;次子余克宽,则由新丰县迁往抚州府临川县百八都。 Vipp /WV  
余五贯有三个儿子,除了老三九五部余象星分基福建永定南溪坝头,老大三五郎余象日,移居汀州府的上杭;老二六五郎余象月,则是下南溪的开基祖。 %cj58zO |y  
——第六十六世的余淳叟,是三五郎余象日的孙子,自上杭迁广东大埔,其养子百二郎,随后并自大埔迁梅州;次子百三郎,亦迁往饶平(无稽),三子百四郎,则迁居青溪。 W78o*z[O  
——梅州始迁祖百二郎的次子余文先,是官坪的开基祖。 8A/>JD3^  
2`五十九世    英公長子    惠光    行名方文,字映輝,公于宋仁宗嘉祐年間,商遊江右,見山川靈秀、土地豐腴,又娶室立基於江西南昌府奉新縣長茅,後居觀州村。及後又有遷廣信上饒,生一子,深。 .eTk=i[N-  
六十世    光公之子    深公    行名遠明,字恩隆,享陽七十二歲,葬奉新長茅,生二子,安仁、安行     ,9vJtP+T+!  
六十一世  深公次子    安行    行名近靜,號石月老人,登進士,作春秋新傳。紹興中和閣論時事,遭斥逐而不悔,樂道恬養而憂國之心切切。生於哲宗元符元年戊寅歲五月十一戌時,歿于宋孝宗隆興甲申年六月初十日申時,享陽六十七歲,葬於奉新觀州。生二子,崇黽 、崇龜     ]wf |PU~nr  
六十二世  崇龜    行名攸瑞,字景望,登進士。韓侂胃當朝,獨立不倚,曰名義至重,官職至輕。知江州,天旱,為民禱雨,雨沾足,人呼為佛。生於宋高宗紹興丙辰年十一月十八日申時,歿于宋寧宗嘉定癸未年三月十三日辰時,享陽八十八歲,葬於觀州。娶劉氏彭氏皆夫人。劉生於紹興丙辰年七月十七子時,歿於嘉定丙子年九月十三日戌時,享陽八十一歲。彭生於紹興戊午年八月十八日酉時,歿於嘉定庚辰年八月十五午時,享陽八十三歲。二妣合葬於觀州屋背。生九子,一貫、二貫、三貫、四貫、五貫、六貫、七貫、八貫、九貫。舊譜所載,貫公兄弟九人,惟一貫二貫及五貫,載有世派可考,其餘未詳     <(uTst  
西元1158~1227      六十三世          龜公長子    一貫    行名分明,字之道,為福州參軍,原籍江西奉新,于宋孝宗淳熙年間,奉  上榜諭,至廣東惠州府長樂縣琴江都洋坪約上中堡小[板]甲,承墾開基。今之稱為余洞者,即公故基也。後于蘇茅坪上建立公祠,庚山甲向,是一貫公為長樂余洞,詒謀燕翼之始祖。後之子孫又以一貫公為一世祖矣。生於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戊寅歲十月十四日申時,歿于理宗寶慶三年丁亥歲四月初五日巳時,享陽七十歲,葬于海豐石陂屯。娶古氏(生於紹興己卯年十月十二日未時,歿于寧宗嘉定甲申年八月二十日寅時,享陽六十六歲,葬於海豐縣羅[崦]竹坪嶺,生二子,象乾,明經進士; 象坤,邑庠生     "G kI5!  
文秀註:「詒謀燕翼」出自詩經大雅「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意為「善為子孫謀」 `vX4! @Tw  
                                                            龜公次子    二貫    娶曾氏生二子,克憫、克寬,由奉新遷撫州府臨川縣百八都居住。 `U#Po_hq  
                              憫公之子:長希周、次希程。程公葬於東坑,娶黃氏(葬於黃家塘),生子正四,字邦信,遷東粵惠州府長樂縣東門外高塘為始袓。故其派支世系,詳註派本。     oVEAlBm^v  
                                                            龜公五子    五貫    娶舒氏生二子,象日、象月     pj@Yqg/  
                                       六十四世    五貫長子    象日    娶  氏,生一子 秋岩,遷汀州府上杭縣為始祖     %t{Sb4XZ4k  
                                       六十五世    日公之子    秋岩    娶  氏,生二子,淳叟、淳譽     T NIst  
遷大埔青溪為始祖       六十六世    岩公長子    淳叟    由上杭縣遷潮州府大埔縣青溪為始祖。葬于青溪河口,象形、牙關穴,巽山乾向,娶鄒氏(為次子百三郎遷葬于饒平縣黃岡)。生三子,長百二郎遷居程鄉縣;次百三郎其裔遷饒平縣黃岡;三百四郎仍居青溪     Z !Z,M' "  
西元1665                                          岩公次子    淳譽    娶  氏,生五子,長熾景 次熾星 三熾慶 四熾雲 五熾霞。 ~K%k 0kT  
景公遷永定縣,星、慶二公遷惠州府永安縣秋河。雲公七世孫乃秋岩公十世裔,是朝明公於康熙四年乙已歲,由上杭往江西南安府上猶縣村頭里營前圩坪子街建基立業     *{Yi}d@h(  
                                      六十七世    叟公長子    百二郎    遷居嘉應州官坪建基為始袓,即古程鄉縣是也。子喬山公(文秀補)    文秀註:原稿誤為「加應州」 3Mxz_~  
                                                          叟公次子    百三郎    遷饒平縣黃岡開基為始祖     >mew"0Q  
                                                          叟公三子    百四郎    居青溪,謚朴翁,生歿未詳,配葬於叟公青溪河口,象形、巽山乾向,娶涂氏(葬於青溪本村,戌山辰向、蛇形,生二子,元慶、榮祿     *afejjW[  
[ 此帖被余广孝在2009-03-17 21:08重新编辑 ]
金钱条评分
我是潮汕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