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3882阅读
  • 500回复

[族谱知识]姓氏略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7-27
以下全篇引自:  http://zhummzyking.bokee.com/ 'ws@I?!r  
,K15KN.'  
不管你是谁,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 Nt,:`o |  
kO/YO)g  
作者前按:本书主要面向我国的青少年,读去无憾,建议不作删改。书中涉及六千三百年以降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8153个姓氏,总计约有1亿6千万字、29万幅插图。至于传说中历史上的其它15491个姓氏,本书认为其研考无湮、史载无纪,考证起来无法保障其史实性,因此皆不予采纳。作为一种家族血缘关系的徽记和支脉的社会化传承基础,姓氏本无大小之分,中华民族的每一姓氏群体,不论人数多寡,其渊源演绎过程都蕴藏着极其深邃的文化内涵,是中华大家庭凝聚的文化核心之一,都是无比神圣的,所有人都没有权利以任何理由或方式蔑视、谐谑他人的姓氏!本书是在许多专家学者极其辛勤的瀚史检索、实地考察、追踪访录、以及友情提供的基础上,历经28年之久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当然,许多姓氏的发生、发展过程都已迁湮在悠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更兼某些姓氏的渊源历史讹延久长,因此本书亦不免有偏误遗漏之处。在这里,仅提前将各个姓氏的一些摘略内容进行网贴,以供研究姓氏文化的爱好者们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与本书相关的大量影视、图像、录音、家谱、传说等数据,将由国家出资建立的官方《中华之骨》专业网站陆续予以分类刊载,已经登记注册的两文国际互联网网址分别为:www.sinosurname.com,www.中华之骨.com,双名同址,建成之后欢迎诸位方家进行更加具体、专业化的浏览访问。历考则明,史辩则清,本书在这里诚挚欢迎诸多关注姓氏文化历史演绎的专家、学者、以及各个姓氏族支的朋友们前来浏览、研讨、争辩,更真诚感谢诸访者给予的学术勘误。中华大地上所有的姓氏演绎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珍贵历史财产,属于公众文化,更属于每一个中国籍公民,任何人皆无星点吠贪之权!本书亦不过是循源按律进行有序罗列再现而已,因此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狗屁版权之箍,马克思早在一百九十余年前的《最后的哲学手稿》中就将专利、版权、产权之类斥责为对社会财富的公开私有化掠夺手段,并予以深刻地批判过了!所以,凡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在这里进行浏览、摘录、引鉴、参考、拷贝等等,皆无任何限制,更毋需署名,尽请自便,只要随时注意各姓氏中某些章节内容的更新就是了。唯中国境外诸机构和个人引用时须注明出处,以便学术交流和考证。简要的快速检索可在《编述以及检索》目录中进行。
Y )68  
LFAefl\  
前言 P>EG;u@.  
j9/hZqo  
一.姓与氏
zmg :Z p=  
^7Ebg5<  
本书即《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是文化部“五个一工程”项目之“中国青少年历史文化知识丛书”的第五部分,将从2010年夏季起陆续出版。《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共有五十四个分册,每册皆百万字左右,收集并整理了最近一轮人口普查结果的八千一百五十三个还在使用的华人姓氏,其中前一千余个姓氏是目前在人群中常常能够见到的,其余的七千一百余个姓氏当中,有些是少见的姓氏,有些则是汉字化的少数民族姓氏。 q}]z8 L  
ll ^I ;o0  
《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中的每个姓氏均按照姓氏字源、姓氏渊源、各支始祖、迁徒分布、郡望堂号、家乘谱牒、字辈排行、楹联典故、历史名人、帝王国君这十个部分编写。由于历史渊远,许多资料随着历史的湮迁都难以考证,所以本书中有失误的部分也在所难免。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在历史人物一栏中,本书力求整理出该姓氏中最有名望的十五至五十个人物,并将人物攫取按出生年代截止到公元1960年,极个别名人除外;第二,在家乘谱牒和楹联典故一栏中,有些姓氏的家谱资料不全,有待继续整理和收集;第三,在字辈排行一栏中,有许多姓氏的辈份字都比较难以整理,几乎无法按各支派进行整理,有待有关部门继续整理和收集,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花费大精力、大花费、大时间,《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是在二十多年编篡的基础上逐渐完善的。 $\aJ.N6rb  
Xc9NM1bp=  
中国人在距今五千余年的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字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从母亲的。 _4LDzVjNRe  
>&JS-j Fg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的遗传规律。 @Ll^ze&HI  
gb26Y!7%  
在六千五百年前的河南省淮阳县(古称宛丘)一带,生活着一个以蟒蛇为图腾的部落,率领着这个部落当时正处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转折阶段,传说其首领为太昊伏羲氏。太昊伏羲氏“结网罟,养牺牲,以充庖厨”,继而又发明了武器,古称“木兵干戈”。太昊伏羲氏由此赢得了先民的爱戴,被推为部落首领。在太昊伏羲氏的率领下,这一部落先后征服了以雄鹿、鳄鱼、猛虎、苍鹰、巨蜥、红鲤、白鲨、长须鲸为图腾的八大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组成一个新的图腾。这个新图腾体现了华夏九州的大融合,被太昊伏羲氏命名为“龙”。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在古宛丘,太昊伏羲氏实现了华夏九大部落第一次结盟。从此太昊伏羲氏“始定四海之广,制九州”。他把自己统领的九大部落,“号曰龙师”。这样,太昊伏羲氏便成为远古华夏第一位帝王,被华夏后裔尊为第一代龙祖。 SpM Hq_MLM  
在太昊伏羲氏时代,原始畜牧业迅速发展,九州大地和睦相处,一片太平景象。但是最让太昊伏羲氏伤脑筋的,是当时出生的婴儿中,常常出现畸形怪异现象。经过长期地分析观察,太昊伏羲氏发现,这种现象与当时存在的男女群婚、乱婚有关。在母系社会,人们对交媾生育处于十分愚昧的状态。正如《纲鉴易知录》所云:“知其母,不知其父,知其爱,不知其礼”,侄姑相媾,叔与侄女相媾,舅与甥女相媾,群婚、抢婚、乱婚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制止这种愚昧的乱伦现象,太昊伏羲氏经过长期探索,在华夏九州肇始了“制嫁娶,正姓氏”的伟大实践。他首先自定“风”姓。《帝王世纪》云:“伏羲氏,风姓也。”《竹书纪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接着,太昊伏羲氏又为当时社会还存在的母系家族定了姓,如:妫、姒、姜、嬴、姚、姬等,这些姓皆带一“女”字,即指“源于同一女性始祖,而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与此同时,太昊伏羲氏又为当时已经出现的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父系家族定了氏。他自命为伏羲氏,乃制伏天下牺牲之意。又命“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对天下的庶民百姓,有的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为氏,如石氏、邱氏、高氏、沙氏、江氏、海氏、池氏、洪氏、谷氏等;有的以驯养的动物为氏,如牛氏、马氏、猪氏、燕氏、羊氏等;有的以周围常见的植物为氏,如杨氏、柳氏、桑氏、桐氏、茅氏、叶氏、桂氏、梅氏、葛氏、麻氏、花氏等;有的以天地方位为氏,如左氏、东氏、南氏等;有的以天相变化为氏,如云氏、雷氏、雪氏、阴氏等;还有的以生活用品为氏,如柴氏、庖氏等。至此,华夏九州的部落民既有了姓,也有了氏。 HHZrovA#  
`L"l{^cH  
姓和氏在现代基本是一个相同的概念,而在远古之时则有着严格的区分。在那时,以女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称姓,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称氏。正如《通志·氏族略》所言:“三代以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当远古的先民们人人都有了姓和氏之后,太昊伏羲氏就开始规范“制嫁娶”。《路史》注引《古史考》曰:“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约,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据《通志》记载,太昊时规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c@,$z2M  
我国现行的姓氏,是在远古姓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随着母系社会的分化和瓦解,随着氏族社会的巩固和发展,远古姓的概念逐步被削弱,被淡化,被遗忘。从黄帝以后到西周初始近一千多年的时期内,姓已逐步变得可有可无,氏乃是一个人的主要称谓符号。现今的姓氏,多数确立于春秋至秦汉时期,有的则更晚一些。在这一时期,姓和氏之间的远古概念和差别已经逐步消失,人们干脆把姓氏合一,“姓”开始成为姓氏的总称,亦即现代姓的真正含义。目前世界华人使用的姓氏有三千五百多个,其中大部分可查出起源。这些姓氏确立的过程大体有以下几种。 \; zix(N[5  
51puR8AG>  
一是由远古传承而来。如“龙”姓,乃太昊伏羲氏所命青龙氏、黄龙氏、赤龙氏的后裔。而大量的姓氏则是太昊伏羲氏时期以居住地的景物,以驯养的动物,以周围的植物等所确定的氏。到了春秋或秦汉时,还有的氏族后裔为尊其族中声名显赫的先贤,往往以之为始祖,并取其姓氏为姓。如李姓,共尊老子李耳为始祖,认定起源于河南鹿邑。事实上,老子的父亲也是周王室的官吏,在老子之前,李姓也传承了千年之久。 '.zr:l  
0{>P^z  
二是自周王朝起实行分封制,出现了大量的诸侯国和封邑之地,于是很多人就以国为姓,以封邑为姓,以官职为姓,而丢舍了原来的姓氏。如陈姓,共尊陈胡公为始祖,源于河南省淮阳县。史载西周时,周武王之婿妫满官拜胡公,受封于宛丘,继而建立陈国,世称陈胡公,后裔以国为姓。现今全世界的陈姓华人,均到淮阳县寻根祭祖。 HNV"'p;  
Nk shJ2  
三是赐姓。如张姓共尊黄帝之孙张挥为始祖。远古时,张挥发明了弓箭,授官为弓正,被赐为张姓。其后裔多活动于河南省鹿邑县、濮阳县一带,故鹿邑、濮阳就是张姓的起源地。 "3VMjF\  
/-1 F9  
四是或源于某种职业、技艺,或源于某一事件,或源于先人的爵位、谥号、排行次第等,也有的是由于某种原因改姓、变姓的。 fQ~YBFhlr  
总之,中华姓氏的形成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非常复杂。有的一姓多源,有的多姓同源。现代华人的姓氏有数千个,姓氏起源地达千处之多。但追根求源,万姓皆起源于太昊伏羲氏“制嫁娶,正姓氏”的伟大创举。在太昊伏羲氏之前,世间没有姓,也没有氏,正是太昊伏羲氏“正姓氏”之后,世间才有了姓和氏的概念。尔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才逐步演化为现代的姓氏。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7-27
姓氏略考--汉族的起源和发展
二.汉族的起源和发展: }#/,nJm'  
)MKzAAt~  
汉朝,华夏族与边缘蛮夷融合成汉族,汉族形成(从此绵延至今)。隋朝时,鲜卑族融入了北方汉族,形成北方新汉族。北方新汉族与汉朝汉族文化上、血缘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无论种族、语言,北南文化线以北的北方人较南方人对古代汉人的继承程度更大。 ddMSiwbY)  
0 pH qNlb  
1.汉族的形成和演变: ]&3UF?  
9LkP*$2"M<  
汉族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归纳为: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原始汉语部族→华夏族→汉族→隋唐汉族→当代汉族。  @t  
l("Dw8 H  
⑴.黄种人的迁移和融合: JBCcR,\kM*  
pC2r{-  
鉴于广大的东亚原始人已经在先前距今七万年的第四纪晚更新世冰期中全部死光,一部分黄人奔向印度恒河流域、又移向东南亚、接着占据中国南部、进而渡过长江黄河、一直到达渤海,沿途次第形成南亚-南岛、百越(壮、侗、傣、佬)部落,为南亚人种。另一部分黄人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形成阿尔泰部落,其中游牧在河套和黄土高原的为突厥群,游牧在河北平原为蒙古种群,游牧在环渤海和朝鲜半岛的为通古斯种群,均为北亚人种。 5A:mu+Iz6H  
TE4{W4I  
⑵.百越的演变和东夷的形成: #5kQn>R  
d*=P8QwL|  
一部分百越渡淮河北进,其中的三苗部落占领河南平原,其余部落与通古斯融合为新的民族(东夷),韩民族就是东夷的一支;一部分通古斯部落不甘与百越并处,逃往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演变为鄂温克、肃慎民族。通古斯民族和东夷还进一步迁到日本征服当地的南岛群成为统治阶级。 qWf7k+7G  
\cdNyVY  
⑶.原始汉语部族的形成: 2*-s3 >VK  
N.C<Mo  
突厥群同化了后来东迁到突厥游牧区的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然后随着突厥族群的西迁中亚,他们与当地的晚于吐火罗人到来的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也发生融合。一部分黄种人在与印欧语系相处多年后,决意离开中亚,向东进入昆仑山,形成汉藏部落,汉藏部落进而向东迁移散布河西走廊、湟水流域、渭河上游。汉藏部落的藏缅族群居住在湟水流域、昆仑山、河西走廊,而原始汉语部族居住在甘肃天水、陕西宝鸡一带,原始汉藏部落属于远东人种。藏缅族群逐渐南迁,其中羌人、藏人分布在甘肃、青藏、新疆,蜀人、氐人、巴人分布在四川。 (b Q1,y  
b w!;ZRK  
2.华夏族的形成: , gk49z9  
j0!Z 20  
原始汉语部族后来继续向东迁移,逐渐散布整个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在这里他们创造了发达的前仰韶文化。原始汉人与原始东夷经过多年的征战和文化交融,形成了太昊(伏羲氏)文化。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与海岱文化的融合,所以太昊被公推为黄河流域上中游和下游所有居民一致认同的人文始祖。公元前三十世纪,原始汉人进入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生产的阶段,首领称神农氏。神农氏文化也是原始汉人与东夷文化的融合。 C)`k{(-{  
Tm5]M$)  
神农氏末期,原始汉人中出现一个强大汉语部族少典氏(有熊氏),有熊氏和原始汉语部落的有牛氏分别通过婚姻与另一个原始汉部族的有蟜氏繁衍成黄帝和炎帝部落。黄帝与炎帝这两个亲缘部落为争夺霸主,在汾河下游的阪泉地区发生激战。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以两个部落为基础,华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东部的诸多远古汉语部落逐渐融合成华夏族。 S,Boutd  
>tnQuFKg]  
后来,原居山东的东夷首领蚩尤西进,原居淮南的三苗(苗、瑶先祖)首领夸父也北进中原。东夷与三苗结成联盟,蚩尤任盟主,共同对付华夏族。公元前2700年,华夏族领袖黄帝在河北省涿鹿县大败蚩尤夸父联军并杀之。联军残众向冀州撤退,黄帝穷追不舍,东夷、三苗(九黎氏)仓皇渡黄河南逃。三苗南退长江中游,东夷东退泰山,华夏族占领河南大部,定都新郑。经过与东夷文化之交流,适合汉语特点的文字即汉字正式开始出现。 4[|^78  
bB'iK4  
3.华夏族的发展和演变: D ::),,  
-;cZW.<  
华夏族起初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仍然分成诸多部落,诸如: [!p>Id  
An!1>`8r  
⑴.夏: NL 3ri7n  
6=s!~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和下游海岱文化(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交汇融合所形成的河南-晋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前驱;夏人是从黄河中下游炎帝集团中分化出来,又融合了黄帝、东夷许多氏族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夏国所直属的领土只包括中原和晋南,黄土高原此时分布着诸多未开化的原始汉藏部落和吐火罗人,未接受开化的汉藏民族夏人统治。 S/ )P&V%  
U|. kAI*  
⑵.商: ^WQ.' G5Q  
NpqMdd   
帝喾(黄帝长子玄嚣的后裔)和东夷部落的简狄生契(子姓),契的后代在成汤时期更名为商部落。公元前1550年,商部落灭掉了夏政权,成为中原的新主人,领土比夏朝多了华夏化东夷居住区(鲁西南、豫东北)。经过五百年的统治,商部落完全被华夏化了。 Ya{$:90(4  
xX$'u"dsA  
⑶.周: ekC 1wN l  
dPZrX{ c  
帝喾又娶炎帝部落有邰氏女姜原生弃(姬姓),弃后来成了有邰氏部落的酋长。夏朝建立后,有邰氏世代事夏为掌管农业的官。商灭夏后,有邰氏向西北逃窜,处戎狄之间,从其俗。有邰氏除了受戎狄之俗影响外,还有自己发达的青铜业、农业、家畜养殖业,这是其区别于戎狄的明证。并且它还在后来结束了和戎狄共处的生活,革除戎狄习俗,发展农业,设立五官,将有邰氏部落更名为周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周朝的领土比商朝多了非夏族的华夏人居住区(炎帝故地关中、黄帝征服的北京-太行东麓)。 3y?I^ .B  
xa#;<8 iV  
⑷.秦: `&y Qtj# '  
_wMxKM  
高阳(帝颛顼,黄帝二儿子昌意的后裔)的后裔女修嫁给东夷嬴姓为妻,生下了皋陶(大业)。皋陶的后代中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秦人的来源大致有如下几大部分:占统治地位的秦公族,起源于东夷,西迁而戎化,进至关中而华夏化;秦人的第二大来源是“周余民”,其数量当不少于占统治地位的公族,是秦人中文化最高的一部分;在秦人中,被征服的西戎(藏缅族群的氐羌、吐火罗),也占相当数量。由于秦国大力发展农业,对中原的先进文化、经济及各种人才都采取大力吸收的政策,所以秦人来源虽然包括原属不同民族的几大部分,但到战国中晚叶,已经融为一体,成为秦陇地区的华夏族。 QS(aA*D  
lz1RAp0R "  
祝融的后裔娶了羌人鬼方氏的女子,其后裔建立了楚国。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古三苗的中心地带,之后几乎统一了整个南部中国。楚国统治阶级是华夏族祝融氏后代,讲一种汉语方言;湖北百姓操藏缅、苗瑶混合语,湖南百姓操苗瑶语。随着楚国与中原诸夏交往的加强和对中原诸多华夏族小国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湖北百姓开始操汉藏语系汉语族楚语支,楚语支对西南官话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而没有华夏化的湖北百姓则成为土家族的祖先。 V$wW?+V  
N,kPR  
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前,不仅国家林立,而且民族林立,可以说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民族:夏朝后裔建立的国家生活着夏族,商朝后裔建立的国家生活着商族,周朝分封的国家主体民族是周族但也生活着商族,一些古老部落建立的国家也讲各自的语言。这些民族都讲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汉语语言,被称为诸夏。 HK}br!?  
Hwb+@'o  
4.东夷的华夏化: G-7!|&  
DA=#T2)p  
原始东夷属于通古斯民族、百越民族的混血,属于黄种人远东人种,由于混入了越来越多的原始华夏的因子,特别是华北平原的东夷已经大幅度华夏化。东夷以凤为祖图腾,繁衍为以各种鸟为子图腾的诸多部落。原始东夷创造了先进的海岱文化:发明了带羽毛弓箭、创造了对汉字的诞生有启蒙作用的东夷文字、制作青铜器与冶铁、制造舟-车、发展农业与治水。为紧邻民族华夏之文化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作用,中原华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华夏族吸收先进的东部东夷族文化后进入文明社会进而在周朝超越东夷文化的。从伏羲、神农、炎黄直到夏商二代,在华夏-东夷文化(主要指科技)互动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也是东夷文化,但在政治上语言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华夏族(商是华夏化的东夷)。 zEM  c)  
'%Fg+cZN\  
太昊集团有华夏族龙崇拜,但同时也和东夷一样以鸟为图腾崇拜。少昊是华夏族派驻东夷的殖民代表,后来东夷化变成东夷的代表了。 .4CCR[Het  
5r2A^<)  
夏朝初期,少昊集团中那些与炎黄集团结成部落联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过程中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的行列,成为华夏起源时期东系的重要来源。在夏朝,还有一支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淮水地区诸夷,为西周东方的劲敌,是西周中后叶东夷的主体。春秋时期,齐国周围的东夷部落较快地与之融为一体,山东半岛各东夷小国均被齐国兼并。鲁国在东夷文化起源发展的中心地区,以华夏族之周文化为主导,发展出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孔孟儒家学说。 8Cx6Me>,=  
,r5'nDV=d  
蚩尤战败后,由山东迁移过来的东夷部落也在春秋时期与诸夏通婚,并在战国大兼并的历史进程中先后被楚国、鲁国、吴国、越国所兼并,夷夏间的差别逐渐消失,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 pH9xyN[:a  
d/&W[jJ  
应该说,一直到汉朝,东夷的华夏化才彻底完成,东夷在向华夏族完全贡献了自己的科技智慧后,在血缘上、语言上被华夏族函化,最终成为汉族的一分子。所以,目前山东、苏北、皖北之汉族种群,在血缘上都含有通古斯和百越血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华夏血统,但在人种上与华夏无异,属于北方远东人种。 ']bw37_U,  
Tv[h2_+E  
巴与蜀都是从青藏东进的藏缅族群,属于北方远东人种。巫山人、元谋人等百万年以上的人类化石至晚期智人资阳人化石,都发现于长江中上游。黄帝之子昌意,昌意降处若水(今雅砻江),娶蜀山氏女(蜀族)生颛顼,封其支庶于蜀。 !-veL1r  
eIDrN%3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师从石牛道伐蜀,蜀亡。同年,秦国移师攻巴,巴亡。巴蜀被秦国并吞后,秦国置官施政、遣兵驻防,并迁移关中华夏族百姓一万户以充实四川,使四川地区初步华夏化,所操藏缅语族语言逐渐杂有汉语族蜀语支的语言。 ]qd$rX   
]5O]=^ u0  
吴国王族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仲雍,讲汉语周族方言;国民吴则属百越族群,操吴越语。于越王始祖无余,是夏朝国王少康的后裔,而于越国民则属百越族群。吴、于越,虽然在春秋晚叶争霸于中原,但无论中原还是吴越都仍然认为吴越是蛮夷。吴越保持着与百越其它各支共同的文化特征,经济生活属水田农耕民族。吴越的断发文身、拔牙凿齿,也都具有百越文化的共同特征。 O0^?VW$y_  
随着与中原交往的频繁,特别被楚国并吞后,吴越半华夏化程度越来越深,开始操汉语族楚语支与百越语族的混合语言,逐渐融合成汉语族吴语支。 ]*Cq'<h$  
F$j?}  
5.汉族的形成: h-<Qj,L{W  
Xaw ~Hh)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今天汉语族只有一个语支即“汉语支”,汉语支只有一个语言即“汉语”。为什么别的语族会有上百种语言,而汉语族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呢?这与操汉语族语言的诸多部落空前剧烈的统一战争和扩张战争有关。秦始皇统一了所有汉语部落,并扩张到非汉语部落的岭南和福建,为汉民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zX75QSKV  
9i46u20  
经过汉朝四百年的统一相处,各个汉语民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逐渐由多个民族融合为一个崭新的民族即汉族。汉族有统一的政治中心即“关中”,有统一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即“中原”,汉族海有了统一的书面文字即“汉字”和统一的口语即“雅言”。尽管汉族在华夏族的基础之上同化吸收了部分羌族、楚蛮、东夷,但汉族仍然是完全意义上的北方远东人种。 msVi3`q~  
"-Yj~  
当然,由于在构成汉语语系的过程是漫长的,所以,汉语保留了其“方言化”的特性,方言化的汉语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字同音不同。目前,汉语共有八大方言:北方方言,吴越方言、赣方言、湘西方言、潮汕方言、莆仙方言、客家方言、晋方言。凡是操讲这八大方言之种族,基本上即为汉族。 .(7m[-iF!  
7NRm\%^q  
⑴.匈奴和鲜卑的汉化和隋唐汉族的形成: $H`{wJ?2(  
4" pU\g  
“匈奴”这一民族共同体在夏朝(赫连勃勃自视匈奴为夏后氏苗裔,因以曾建立大夏国)亡后,从政治舞台上消失,其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宇文氏、北魏独孤氏等,因其鲜卑化过深,而不再被视为匈奴人,余众有的继续沦为汉族官僚地主的田客,有的依附于各地的割据政权,有的则流徙于边国与汉族、鲜卑族、氐族、羌族、高车族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并逐步融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个别上层人物则直至隋、唐两朝时期仍活跃于政治舞台上。 nT%ko7~-  
F/cA tT.M?  
鲜卑族属于阿尔泰民族蒙古族群,东部鲜卑族源于今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时称山戎、白夷(东夷北支);北部鲜卑族源于今大兴安岭北段。东部鲜卑族后来发展成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鲜卑族主要是指拓跋氏;西部鲜卑由东部和北部鲜卑族演化而来,由河西秃发氏、陇右乞伏氏、青海甘肃吐谷浑组成。 _SnD)k+TgJ  
+{#L,0t  
鲜卑族拓跋部建魏国,都平城。为了充分地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同时也可以摆脱柔然族的威胁,公元494年魏孝文帝拓拔宏率领贵族、文武百官及鲜卑兵二十万,自平城迁都洛阳,后又迁洛部分到六镇内迁时,大体上已汉化完毕。一个统治民族前后不过三十年,就融化在被统治的民族文化里。 X/_89<&  
\ B'AXv 6  
段氏鲜卑族为慕容的大燕国所并,段部作为古代民族、政治实体不复存在。宇文部众、秃发鲜卑族后属北魏拓跋鲜卑族,与北魏拓跋鲜卑族同被汉化。乞伏部的乞伏氏及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鲜卑族人,后来都被同化于汉族。公元十二世纪后,吐谷浑也多融合于汉族或土家族之中。 ~)VI` 36X  
S!n?b|_  
到北周武帝时,汉族人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军方也占压倒性优势,周、齐、隋、唐各朝的汉族将士及先祖大都崛起与东西魏并立时期。 ,pY:kQ  
tH~>uOZW  
到公元581年,中国人口剩下四千四百三十余万,其中南朝三百十四余万,北朝汉族三千五百余万,汉胡混血儿五百余万,鲜卑杂胡一百十六余万。所以隋唐北方汉族血统大概为91%。隋、唐两朝时期,汉族虽然融入了部分北亚人种,但主流上仍然是北方远东人种。 Ldj*{t `5  
8rjD1<  
⑵.当代汉族的形成: a;v4R[lQ  
1rS8+!9C  
①金元清的汉化: zkiwFEHA=  
&8Z .m,s]  
女真族建立金国后,女真人不事耕作,金政府为了女真人的生计不断掠夺汉人的土地送予女真人,使有金一代民族矛盾始终尖锐,金灭亡后,汉族人怀着对金人满腔仇恨,将残留在华北的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死。北亚人种的蒙古帝国时期,北方汉族对蒙古族在人口上完全是压倒优势。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对留在中国土地上的蒙古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宋、元两朝时期,胡汉矛盾尖锐,根本没有民族融合的条件。胡人政权最终灭亡,并且在灭亡后遭到了汉民族报复性的血腥大屠杀,留在中国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杀光。满族是金政权进入中原后留在东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后代,到了本世纪,基本上融合于汉族,这算得是鲜卑族融进汉族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 1w,34*-}  
I~6 o<HO  
②明初大移民: B,&QI&k`~  
G')zDx  
入宋以来到明初,华北平原人口大量亡徙。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九十三万人,移民山东一百二十一万人,移民河北四十一万人。所以山西南部人是华北平原大部分汉人的祖先。山西南部自古与洛阳一起并列为华夏族的核心。明初大移民中的山西南部人,他们是纯正的华夏贵胄,非胡汉杂种。 #@xB ?u-0q  
H cyoNY  
③南方汉族的形成和演变: /%s:aO  
KQvSeH>r  
由于自秦汉以来都有大量汉族移民,在秦岭淮河和北南文化线之间的汉族血统有90%,这里的汉族无疑属于北方远东人种。湖南是汉族与大量江南楚蛮(长沙蛮,苗瑶畲族祖先)杂居;江西则是北宋汉族与江南楚蛮、山越等百越杂居。由于江浙、湖南、江西的汉族人是北方远东人种与南亚人种的混血,所以属于南方远东人种,而这里未汉化的百越后裔(苗瑶畲族)则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被藏缅化的百越(彝族)也属于南方远东人种;日本的“底脯”成分是70%的通古斯族和30%的百越南岛族,属于南方远东人种。北方汉族取代南朝百越南蛮的主体民族地位。 fm`V2'Rm  
ggiy{CdR  
④百越族群的汉化: pf107S  
\@WVeFr  
“百越”是司马迁对所有南方种群的统称,实际上,由于南方地域广大,丘陵广布,交通闭塞,不象北方大平原容易交流,“百越”之间从种族、文化、语言各方面差异巨大,根本不是一个民族。南迁的北方汉族和彼此差异巨大的不同越人融合,产生了南方不同的汉人种群,而他们之间原来就很大的语言差异也基本保留了下来。长沙蛮武陵蛮逐渐散居演化为苗瑶畲三族,瑶族有的向湘南及广西等地迁徒,有的就留在当地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之中;五溪蛮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唐朝时期融于汉族。孙吴政权频繁镇抚山越,山越人逐渐与汉族融合,成为今天赣人、徽人、江淮人、吴人、闽人的血液的一部分。永嘉之乱后,中原汉族大量逃入闽南,成为福佬人最早的基础。入宋以来,中原汉族移民继续南迁入闽南,当地的闽越族在人口上被汉族超过,逐渐失去本民族特征,汉越二族融合成福佬人。福佬人由于向外移民,成为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台湾的主体民族。唐末,王潮率领大量光州固始人入闽,并建立闽国。汉族人开始超过当地的闽越族人,汉越二族逐渐融合为现代意义上的福州人。福建人的汉族血统充其量不超过60%,这注定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征,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苍梧演变为侗族。骆演化为僮族,僮族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壮族。北方汉族南迁岭南绵延不绝,移民在人口上超过了土著的汉族和越族。 @4D{lb"{  
HKJBR)T  
两广汉族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统,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越南族、傣族、老挝族、壮族、侗族、布依族、黎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拉珈族、仡佬族等百越族群的成员也是黄种人南亚人种。 DyCzRkH  
:i4(cap&}F  
总之,中国古代的民族迁移分两种:一是阿尔泰游牧民族(胡人)迁入中原;二是中原汉族迁入南方。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即少数种群融入多数种群。 VOZxLyj^9  
5cinI^x)f  
阿尔泰民族通常以强势入侵者的身份进入中原,但他们人数非常少,通常只有北方汉族人口数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少,文化上也很落后,这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北方人种和语言产生大的影响(小的影响在所难免)。最终,他们从种族上、文化上和语言上都融入了北方汉族。中原汉族的南迁人数较游牧民为多,但仍然少于当地土著人(百越)。越人种植水稻,能供养大量人口,文化上也优于阿尔泰游牧民族,而南迁的汉人也并非一下涌来,而是一波一波,这样一次进入南方的数量更少。但他们虽然人数较少,却掌握了先进的技术(铁器)和文化,在文化上处于强势地位,这样互有所长的两个种群相遇,影响是互相的。结果是:在不同的越族地区,成长出了不同的南方汉族和对应语言,特点是:文化上被汉族同化,从此成为汉族,血统上和语言上保留了大量越人的特征。 MO0NNVVi%U  
)=d)j^ t9  
原始汉语最初分布于黄土高原(含渭河流域-洛阳地区-汾河流域南部)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其中炎黄融合而成的华夏语是汉语的一支,分布于渭河流域-洛阳地区-汾河流域南部和华北平原西部。陕北、晋中北的高原汉语与突厥语组融合,成为目前秦晋方言的源头。河北平原的华夏语与蒙古语组融合,成为燕赵方言的源头;炎帝部落统治了大半个河南省,百越通古斯融合的东夷语也被华夏语所函化,成为中原官话的源头。 'JJKnE zQ  
QfAmGDaYQ  
由于蒙古语组曾在河北平原与远东人种的汉族混合的厉害,以至于退回大兴安岭的蒙古部落亦由北亚人种变为了远东人种。受东夷混化影响的黑龙江通古斯也由北亚人种变为了远东人种。藏缅族群由于与百越混化的厉害,血统和语言上与百越亦有很多近似之处。北方官话区、秦晋方言区的汉族有更多的阿尔泰血统,语言上亦有其痕迹,不过话说回来,阿尔泰民族受汉族文化和血统上的影响远较汉族受其影响为甚。 h!%y,4IBR  
n}IGxum8`  
从地理环境看,汉人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之中:一面临海,三面是险阻丛生的陆路交通,由此造成了汉人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是在这个条件下形成的。人们不求对外的开拓发展,而只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和谐生活方式,以及讲究个人的自我完善的道德生活。从社会性质看,古代汉人社会是宗法制的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单位,逐步向外辐射,形成家族、宗族为纽带的社会网络。这个网络是以亲情编织起来的,道德伦理就成为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首先必须遵守的,也是自觉遵守的,高于一切的标准,从而形成汉人注重血缘关系的社会心理。正是由于这种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汉族社会独特的、稳定的生存系统,与此相适应,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显示了鲜明的伦理型特色。华夏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的重德求善的伦理价值取向的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伦理型类型的文化。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7-27
姓氏略考--中国的少数民族
三.中国的少数民族: K0j%\]\Tp  
zO"De~[9  
满族: g@!U^mr*3  
o!+%|V8Y  
满族现有人口一千零七万一千余,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于全国各大中城市。其分布特点是,在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现在主要聚居区已经建立蚰岩、新宾、本溪、清源、恒仁、宽甸、伊通、宽城、围场、青龙、丰宁等十一个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县建立了满族乡。 O$6&4p*F.  
Og%Y._  
满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可追溯到北宋至明朝的女真、隋唐的靺鞨、北朝的勿吉、汉朝的挹娄,以及商周前后的肃慎。明朝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八旗制度,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明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皇太极废旧族名,改称“满洲”。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改后金为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定都北京。辛亥革命后通称“满族”。满族统治阶级建立的清朝,代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持续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多年。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都是很有历史贡献的杰出人物。 gyAJ#N|  
kHhp;<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十六世纪末以蒙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后又在字母右边或加圈,或加点,史称“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由于清朝以来满族人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J-'[Mc'D[  
7\%JJw6h  
满族主要从事农业。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满族重视教育,崇尚理学,善于学习,文人辈出。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都有突出的贡献。 axUj3J>  
kQbZ!yl>[  
1.满族起源 A{q%sp:3~  
'u v=D  
⑴.源于肃慎族: ZT!8h$SE:  
xk~gGT&  
目前,中外学者公认的看法是,先秦古籍中的肃慎人,就是今天满族的最早先民。肃慎族起源于鸟图腾。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出现的邑娄(后汉、三国)、勿吉(北朝)、靺鞨(隋、唐)、女真(辽、金、宋、元、明),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民。从考古学上看,新开流文化是肃慎先世的遗存。那么,分布在三江流域的、由新开流文化演变而来的饶河小南山遗址、抚远海青遗址,可能是商周时期肃慎人留下的遗迹。小南山遗址位于今黑龙江饶河境内。在兴凯湖以北、穆棱河下游和乌苏里江左岸地带,还有同类型的虎林姚营、吉祥、大、小穆棱河、五林洞遗址。从年代上看,它晚于新开流而早于海青。海青遗址也在乌苏里江左岸,分布范围大致在乌苏里江流域和松花江、黑龙江的汇流地带。这个地带,或许是古肃慎族的发源地,是肃慎族的最早故乡。 wJ2cAX;"  
~{lb`M^]h  
肃慎族,是东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据《竹书纪年》记载:“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虞,就是“唐尧虞舜”中的舜帝;夏,就是公元前2100年建立的夏朝。说明早在四千多年前,肃慎人已经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所谓白山黑水,就是今天的长白山与黑龙江一带,一般也泛指东北地区。《山海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而不咸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 +Xw%X3o)  
\0 h>!u  
肃慎,又称息慎、稷慎、肃昚,从字面上看,好像是说肃慎就是严肃谨慎的人,但这很难说得通。稷慎一词,可能是稷神的音转,稷是古代粮食作物,黍、高梁叫稷,粟的别称也叫稷。古代的农官叫稷,农神也叫稷。这样看来,稷慎人可能是植物图腾氏族发展来的,这在远古神话传说中并不少见。 .q MxShUU  
QxW+|Gt._  
肃慎又与肃爽的读音相近。肃爽与辅骗相同,是古代的一种良马,因它的形状近似肃爽鸟而得名。(马肃)骗,是雁的一种,又是传说中的五方神鸟之一。这就是说,肃慎族也可能以鸟为图腾,而这种鸟很可能是鹅鸠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鹰”。在满语中,猎鹰海东青叫“宋昆”,正是汉语鹅鸠的译音。宋、爽、慎是同一字的转译,就源于鹅鸠这种鸟名。汉语鹅鸠一一鹰,满语译作宋昆,再汉译为海东青。汉语称雁为雁鹅,可知肃爽既是雁名又是鹰名。 .Xp,|T  
p35)K5V  
有人说,肃慎、息慎、稷慎,是“女真”的同音异译,在通古斯语中为“人”之意,是他们的自称。而满族人是女真人的后代,这也表明了肃慎是满族祖先的这一事实。 YQ:$m5ai  
0-uj0"r`  
肃慎族在人种上属于蒙古人种,与中原远古居民有血缘关系。在华夏族共同体形成过程的同时,肃慎族的共同体也在形成。综合人种学资料、考古学资料和民俗学资料,目前出土的安图人、西团山文化和莺歌岭文化,据今约三千年,相当于西周,很可能就是肃慎族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 p]S'pzh  
? 0X$ox  
可以这样推断,肃慎族是在今黑龙江中游地区形成为民族的。从分布来看,历代有所变化。早先,周天子大会天下群臣,周边少数民族头人按方位入座。肃慎族的头人呢,就在东面的北方座位上。当时燕国的辖境,远至内蒙的哲里木盟,接近肃慎西部地区。这样看来,今辽河以东,北至黑龙江中游,南至松花江上游中段,东抵海滨的广大地区,就是肃慎人活动的范围。 WDxcV%  
Y S7lB  
从史籍《尚书》、《竹书纪年》、《山海经》之类古代文献的记载来看,可以了解肃慎人的很多情况。他们以狩猎经济为主。弓箭是他们的武器和工具,这种弓有三尺五寸长,用野兽、大牲畜的皮、筋来作弦,射程较远,杀伤力大。 ~`e!$=  
XixjdBFP  
肃慎人喜欢养猪。但与汉族的习惯圈养不同,他们习惯自由放牧,任猪群漫山遍野乱跑,随意繁殖。一到寒冷季节,他们要杀掉一大批,用冰雪冻上猪肉。只留一小部分,饲养在人们过冬的地穴里。 JzywSQ  
pSQ2wjps  
家族的首领们,把冻肉平均分给家族成员。只把冻肉在火上暖一暧,大家就那么生吃起来。他们用猪皮裁制衣裳,还用猪毛纺线:他们不习惯于穿裤子,只在腰间系一块遮羞布。他们还在身上搽上一层猪油,用来防寒和皮肤干裂。条件好的富有人家,还畜养大群的马、牛、羊。 ][Tw^r&  
C\"C12n{  
肃慎人的住房,在夏天和冬天是不同的。夏天,在密集的几棵之间,他们搪上一些横木,然后铺上树枝和柴草。这样,既可防野兽侵袭,又可防蚊虫叮咬。冬天,他们又搬进深深的洞穴,要用长长的梯子,才能通到下面。在洞底的中央,他们生一堆火,周围铺上树枝、柴草和兽皮。这就是一个相当温暖的家。 +~F>:v?Rh  
tpzWi W/  
肃慎人不论男女老少,时兴留着长长的发辫。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他们的性别。肃慎人的婚姻,的确太有意思了。男女之间自由恋爱,一对相爱的男女,只需男子把一根美丽的羽毛插在姑娘的头发上,女方同意了就可以先带到男方家里,然后向女方家庭送些彩礼,这就算正式结婚了。只有已婚女子才讲贞操,妻子一旦死了丈夫,就必须要终身守寡。 qYe`</  
肃慎人重视青壮年,轻视老年人,父母去世后,子孙不许哭泣,说是怕给家族招来灾祸。 m-C#~Cp36  
G@D8 [  
据说,舜帝在位的时候,肃慎人就千里迢迢赶到中原来朝贡,还用自制的弓箭作为贡品,表示加入舜的部落联盟。 p79QEIbk=  
G1X73qoHT<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只带箭的鹰,飞来死在陈侯的宫廷里。陈侯派人去请教孔子。孔子说:鹰来自远方,箭是肃慎氏的。陈侯派人到旧档案库的金柜里,果然找到了肃慎贡矢,同鹰身上带的箭一模一样,从而证实了孔子的说法。  !N\_D  
v^/<2/E"?4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建立了西周王朝。肃慎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随即派人来进贡槽矢石砻,在箭杆上刻有“肃慎氏之贡矢”的字体。周成王征服东夷之时,洛邑(今河南洛阳)也建成了,肃慎人又派人前来庆贺,贡献了一种类似鹿的动物“大麈”。成王还叫荣伯作了一篇《贿肃慎之命》,对远道而来的肃慎表示慰勉。周康王在位之时,肃慎族再次到洛阳来进贡。可当时的燕国、山戎、古朝鲜很强盛,阻拦了肃慎人西来的道路。要不然,他们与中原地区会有更多更密切的往来。 7dB_q}<  
Y._ACQG3  
肃慎族文化遗址有莺歌岭遗址,位于黑龙江宁安镜泊湖南,距今约三千年,相当于中原的西周,在时间和地域上,与关于肃慎的记载有很多吻合之处。在莺歌岭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以及各式各样的工具和用具。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还出土了一批陶制小型原始艺术品,包括陶猪、陶狗和陶熊。这些古代文物的出土,表明这里的居民使用石器、骨器和陶器,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兼事渔猎,还有了简单的手工纺织。从出土的陶猪的形态来判断,已知猪是他们的主要肉食来源。从陶猪的形象看,头占全身三分之一,脊部鬃毛高耸,处于野猪到家养猪之间的过渡体态。猪的饲养,必须以相对稳定的农业为前提。而大量农业工具的出土,又表明这已不是什么问题了。这里的人们,还修筑了半地穴式的简易住屋,“穴地而居”为的是要抵御北方的严寒。 JeVbFZ8  
b+AxTe("  
还有宁安牛场、大牡丹、吉林延吉小营子遗址,以及俄国远东滨海地区的“贝丘文化”。这种文化类型的分布范围,北起牡丹江下游和兴凯湖畔,南至北朝鲜东海岸,东到日本海沿岸,西达张广才岭东麓。莺歌岭遗址文化说明,有可能这支氏族在这里时间较长,在三千年以前发生了分化,一支东去,一支西进。在这一区域内的各部族,发展不尽平衡,文化也各有差异,而共同特点就是使用“栝矢石砻”。在古代文献中,肃慎与栝矢石砻联系在一起,“栝矢石砻”;几乎成了肃慎人的特有标记。 4,)QV_?  
=fy.'+  
⑵.源于邑娄族: G'HLnx}Yi  
f~jd N~  
从秦汉到两晋,在原来肃慎人活动的地区,代之而起的是邑娄族。 >9g^-~X;v  
'/ueY#eG  
邑娄,又作挹娄。《后汉书·东夷传》说是“古肃慎之国”。邑娄和肃慎,既不同音,也不同义。邑娄,与医巫闾谐音。医巫闾山,又叫无虑山、广宁大山、北方镇山,是东北的三大名山之一,位于辽宁北镇县西北五公里处。山岭重叠,俨若列屏,苍松翠柏,掩映古寺,是一方旅游胜地。秦代以前,在医巫闾山区,可能有一个不开化的部落,就是所谓的野人。这种野人,明清两代还有零星遗留。医巫闾山,古为神山。有人说,是神人医和巫盖房子居住的地方,叫医巫结庐之地。 su-0G?c  
LM.#~7jC  
另外,庐、闾、娄三字为音转,娄也是村、屯、城堡的代称。这样,邑娄人,就是邑村、邑屯或邑堡的人。有人考证,元代沈阳路是邑娄故地,清朝奉天府的铁岭县、承德县及宁古塔、黑龙江,也是邑娄国的地方。  -x/g+T-  
a  ?wg~|g  
先秦一结束,肃慎的地位动摇了,渐渐让位于邑娄族。从秦汉到两晋,除了邑娄族以外,在东北地区活动的民族,还有夫余族、高句丽、乌桓族、鲜卑族。不过,与先前肃慎族最有渊源关系的,还要算是邑娄族。 Ki)hr%UFw  
F<6{$YI  
“邑娄”一词,在古代东北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中,有燕娄、邑勒、鸭卢之类不同的译法,转译为汉语时又按中原人的理解选用适合字眼。今天的鸭绿江,即古代鸭卢江,也可以写作邑娄江。南北朝时的燕娄城,实为汉代的邑娄城。今吉林永吉县有伊勒们河、伊勒们站,完全有可能是历史上邑娄人活动过的地方。 ?N%5c%oF  
61TL]S8  
从春秋战国以来,邑娄人自西而东迁移,从今天辽宁西部山区,转移到东部山区,再到吉林南部,最远至黑龙江东南部。 N4 _V  
A<g5:\3  
与此同时,肃慎族的老氏族,也从今天黑龙江宁安一带向东迁徙,越过乌苏里江,远至今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这样,邑娄人就占领了肃慎族旧地,同那里的非肃慎族的居民——“野人”,即玄夷的后裔倭人结合起来,重新组合一个“独无法俗,最无纲纪”的野人集团,这就是两汉之际史籍中所说的邑娄族。从此,它取代了肃慎族的地位而闻名于世。 dnX^?  
早期邑娄族,仍保持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制。每个氏族(邑落)有氏族长(大人),占据一座有险可守的山林,修筑设防的堡垒,各自为战,久久不能形成统一的军事联盟集团,没有统一的首领。 &-Z#+>=H(  
@] {:juD~  
满语中称岩穴为“叶鲁”。后来的忽汗、越黠、胡里改、火儿旺阿、移澜、依兰,大概是它的音转。邑娄与叶鲁同音,就是穴居人之意。这种穴居,是一种普遍现象,与先前的肃慎人大致相同。大的村落,由30—40座房子组成;房子是半地穴式的,人从顶部的烟孔出人;住房中的器物多寡不一,表明各家各户之间已有贫富的分化。人们还发现了这么一种现象,在那些较深的地穴里,器物要明显比浅地穴的多一些。这说明那些富裕的人家,住在深深的地穴里,史书上也说“大家深至九梯”,大致是说起码要搭九级梯子,这才下得去、上得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就像中原内地的富人家住在的高楼深院一样。 h1?.x  
Vg"Ze[dA  
在他们的住房中,发现储藏有黍,还有石镞一类石器,这说明邑娄的经济生活,是原始农业与畜牧、狩猎同时并存的。 t+SLU6j,  
CW#$%  
在黑龙江中、下游和滨海各地,邑娄人建立了许多定居村落,过上了农业定居生活。以五谷为食,穿麻皮衣服,饲养猪、马、牛。与先前的肃慎人一样,他们也以猪为贵,爱吃猪肉,用猪皮做衣,冬天也在身上涂一层猪油来御寒。此外,邑娄人还善于爬山打猎,也惯于水上捕鱼。在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这些大江大河里,到处可见邑娄人驾一叶扁舟打鱼的身影。 Z{.L_ ]$ I  
,_t}\7  
邑娄人“又善射,发能人人目”。在他们活动过的地方,出土大量的以“青石为镞”的石箭头,东康遗址还出土过箭囊。邑娄人的弓箭,比肃慎人又有突出的进步,他们在箭镞上还涂上了毒药,杀伤力自然也就更大了。 ZZl4|  
lf9_!`DGV  
有人说,邑娄人是一个强悍、好斗的民族。他们穿行于山林之间,往来于大河上下,不是在频于应付战争,就是在忙于杀人越货的勾当。邑娄有两个邻居,西南面是强大的夫余,东南面是弱小的北沃沮。夫余已发展到国家阶段,邑娄却还处在氏族社会。相比之下,自然是夫余强而邑娄弱了。邑娄人老是受夫余国的欺负,可反过来,他们又去欺负比自己更弱的北沃沮。邑娄人长期臣服于夫余国,间接也与东汉王朝保持隶属关系。夫余国奴隶主贪得无厌,屡屡追加邑娄人的租赋,逼迫他们起而反抗夫余国。 Ti9cN)lq&  
'}wYSG-  
邑娄人的葬俗,并不那么复杂。人死了之后,不像汉族人那样要停丧,而是当天就要把死者安葬在郊外。木头横竖交叉做一个小的棺椁,再在上面放上一些猪肉,作为给死者吃的东西,这与汉族的杀牲殉葬也是相似的。 `Lu\zR%<  
Kq0hT4w  
邑娄族的文化,与先前的肃慎族、后来的勿古族的文化有继承关系。邑娄族的文化,就像一座桥梁一样,一头连接肃慎文化,一头通向勿吉文化。  goT:\2  
$rC`)"t  
⑶.源于勿吉族: ]H|1q uT  
<!|2Ru  
勿吉族,始见于南北朝,但族名和族源很悠久。秦以前的居就,秦汉之际的夫租、沃沮,隋唐以后的乌惹、兀的改、斡拙、吾者、如者、乌稽、窝集之类的氏族、部落、民族的名称,与勿吉很有关联。勿吉源于诸稽,是“窝集”的转音,满语为森林之意,东北人叫“树窝子”。勿吉人,就是林中人。在气候寒冷的东北,森林既是人们的好住所,也是他们狩猎、采集的好场所。 jWW2&cBm\  
kB]|4CG{  
南北朝之初,松花江一带的勿吉人,摆脱了邑娄人的控制,占据了先前肃慎人、邑娄人的故地,成了肃慎文化、邑娄文化的继承者和光大者。 &,&oTd.  
Dx[t?-  
起初,勿吉人在松花江流域定居,一度加入了邑娄族。在长年征战中,邑娄族消耗了本部的实力,难于驾驭旧肃慎地的各部落。公元五世纪初,勿吉人踏进了奴隶制的门槛,他们很快取代了邑娄族,从此名声享誉中原,《魏书》称之为“旧肃慎国也”。可见,勿吉也是肃慎的一部分。肃慎曾与之并存一段时间,居住地与夫余、豆莫娄相近,主要是松花江两岸。具体而言,勿吉的地理位置,在松花江东流段和北流段的广大地区,即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中心区域在松花江与嫩江交汇处的松花江丁字形大曲折一带。而这一地域,就出现了夫余和勿吉考古文化交融混合的现象。说明了这支力量的崛起,同时也是肃慎、邑娄长期发展的结果。 %/MK$  
<STjB,_s  
在历史上,勿吉人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北魏延兴五年(公元475年)他们中一支重返中原;二是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勿吉人灭掉了称雄一时的夫余。 7F'61}qL  
;|/7o@$ n  
勿吉在高句丽国以北,南界长白山,西至洮儿河源,北面和东面“不知所极”。考古学家认定,黑龙江绥滨同仁遗址,是南北朝时期的勿吉文化。这样看来,勿吉的北境,起码已达黑龙江中游一带了。 +uwjZN'9a  
km<~H w>Z  
在肃慎、邑娄生产的基础上,勿吉人农耕的比重增加了,种植有粟、麦、稷和葵,采用中原人早已淘汰的偶耕。作为森林民族,狩猎业仍占主导地位。他们还有了手推车,可是有牛、马,却不知如何使用它们。在他们眼里,牛、马和猪狗一样,饲养它们为的就是宰杀了吃肉。尤其是多猪善射,这是自肃慎→邑娄→勿吉始终一贯的。所不同的是,邑娄人善“捕鱼”,勿吉人善“捕貂”。此外,勿吉人还学会了“嚼米酿酒”。比起他们的前辈来说,勿吉人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进步是明显的。 G%kXr$?W  
@,aL'2G  
勿吉人“筑城穴居”。房屋的形状,就如同一个大的坟丘,上面留一个出入口,进进出出也得用梯子。这与邑娄“常穴居”,“大家深至九梯”和肃慎“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相同,依然保持了“穴居”的习惯。从穿着上看,女人们一般身穿布裙,而男人们老是身穿猪、狗皮袍。男人的头上插一根虎、豹尾,自然是为了显示勇敢。可有一种习惯,就不那么容易让人理解了,那就是无论男女,老是用尿来洗手和洗脸。这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道理呢? uV 6f~cQ  
" ^eq5?L  
勿吉人称长白山为徒太山,汉译为太皇山。他们把它当作神山来祭祀,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不是一件小事情。因为,后来的女真人、满洲人也是这样做的。长白山成了一种重要的象征,是一种从那时起一以贯之的象征,维系了生于斯、死于斯的人们的愿望与情感。 6 3u'-Z"4  
'b^:"\t'Rh  
勿吉同夫余斗争,是一场民族战争,是邑娄族反夫余国压迫的继续。这场战争,以最终推翻了夫余国的奴隶主政权而告结束。从此,散布于吉林各地的勿吉人,与中原王朝交往更密切了。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他们前后与北魏、北齐交往有37次之多。从交往中,自然也带回了汉文化,从同仁、老山头的出土来看,主要是铁器,包括铁削、铁锛、铁镰、铁带卡、銎铁锛,这对当地农业生产自然有很大的促进。 =k/n  
462ae` 6l  
⑷.源于靺鞨族: G#*!)#M <  
7kwG_0QO  
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是时,肃慎种族迤逦西进,在南者为勿吉,据夫余故地;在北者为黑水靺鞨据有北夫余故地。据夫余故地的勿吉,后同夫余一部分融合,从而形成后来的粟末靺鞨;而另一部分勿吉,与北大余即豆莫娄融合,从而形成后来的黑水靺鞨。 \S@A /t6pa  
+8Px` v1L  
从这时起,直至隋唐五代,在辽宁东部、吉林和黑龙江大部,通古斯人占了主导地位。这是这一时期东北民族的重大变化。生活在这一广袤地域的室韦、豆莫娄、乌洛侯、肃慎、勿吉诸族,不仅彼此相通,还各自结交中原,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同时,中原王朝对这些民族的分布情况和生活习俗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进而在这些地区先后设立了一系列行政机构,伴随管理的加强和交往的密切,先进而丰富的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给东北各族的历史进程以重要而积极的影响。靺鞨族取代了勿吉族的地位,进而称雄于黑龙江中下游和长白山以东以北地区的。至于勿吉族,依旧还分布在这一带森林中,他们就是后来的那些窝集部人。 z g j35  
J-ZM1HoB  
“靺鞨”之名,初见于《北齐书》。靺鞨,是貊族同音词,是貊族与貉族融合而成的。古代东北少数民族族名的类似情况,还有如真番族、满番族、满离族、黄头室韦族、黄头女真族、如者室韦族、兀者女真族,回跋族。 eJA{]^Zf  
Q+Fw =Xw  
貊族与貉族,进入东北后逐渐结合成为新的民族。邑娄取代肃慎,勿吉取代邑娄,取代勿吉,是一条较为清晰的演进轨迹。从总体来看,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居民,无疑是肃慎族后裔。就居民成分而言,靺鞨族是肃慎族后裔的这一结论,自然也是成立的。所以《隋书》中说:“靺鞨即古之肃慎氏。”《唐书》中也说:“靺鞨,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 :58'U|  
.0-m=3mp2  
在靺鞨族中,大的部落有七个: _Kj.  
DnFl*T>  
白山部,以长白山得名,分布在松花江发源处; .%<&W1  
粟末部,在长白山之北,分布在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延边; 4w6K|v<X  
号室部,在拂涅之东,分布在绥芬河流域的黑龙江依兰县; M\6`2q  
伯咄部,在粟末之北,分布在吉林扶余、榆树县、黑龙江双城、五常县; 7qz-RF#s8  
安车骨部,与金代的“按出虎”为一音之转,分布在阿什河流域; IpXhb[UZ?  
拂涅部,在伯咄之东,分布在牡丹江流域宁安县; sr+mY;   
黑水部,黑水即今黑龙江,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南北两岸。 L,pSdeq  
JW [\"`x!  
他们之中,最具实力、最有影响的,是粟末部和黑水部。总的说来,靺鞨诸部的分布区域,大致是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北邻室韦。 uW9M&"C~  
*9ub.:EUwV  
到了唐朝,靺鞨最终形成两大集团: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分别在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的管辖之下。唐朝中叶,安禄山做过平卢节度使,黑水靺鞨、渤海靺鞨,自然也是在他的管辖之下。 .l5" X>  
}a1Sfl@`3  
靺鞨族是在肃慎故地发展起来的,而靺鞨族分布区域又多肃慎居民,因而社会生产必有地域上传承特点。靺鞨诸部落的社会经济,与北魏时的勿吉大略相同。不过,由于靺鞨族部落众多,分布极广,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 TK/'=8  
7XWBI\SW  
靺鞨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每一处遗址存在有诸多细微的差异,反映了靺鞨各部在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各自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同一勿吉文化和夫余、沃沮之类不同文化的融合。靺鞨的陶器极富特色,一般为泥质陶,也有夹砂陶,有手制,也有轮制,陶罐多敞口和侈口,短颈,斜壁深腹,平底,口沿上大多附加堆纹,在颈、肩部往往饰以篦点纹、凸弦纹和水波纹。 j~*Z7iu  
H"rzRd; S  
靺鞨人使用铁器已很普遍,出土最多的是吉林大海猛遗址、黑龙江中游的靺鞨遗址。大量铁制武器和生产工具的出土,反映了靺鞨工匠在金属加工方面的高超技术,也说明靺鞨族是勤劳善战的民族。不过,靺鞨人还没有最终摆脱和排斥石器,在遗址中也零星出土了刮削器、石镞、砺石。在靺鞨人的墓葬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马骨、猪骨。马是靺鞨人的骑乘、运载和狩猎工具,猪是他们的重要衣食之源。这表明了靺鞨人的经济生活,乃是畜牧、农耕和狩猎并存。这也是靺鞨文化所构成的一个基本特征。 y2$;t'  
黑龙江下游两岸的黑水靺鞨,仍以原始的渔猎经济为主。有少量的农业,种植粟、麦、稞、还会用米酿酒。猪仍然是主要财富,是区分贫富的标志。富人死后,要用上百头猪祭祀,穷人只用几头猪了事。黑水靺鞨素以劲健剽悍著称,习惯于编发辫,头上插有雉尾冠饰,缀野猪牙串于脖子和腰间;擅长于步战,手持一尺二寸长的矢石砻,就是过去肃慎人的“(木苦)矢”遗制;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先挖一个地穴,穴顶支架起木头,覆盖上泥土,外形像一个坟丘,这就是他们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夏则出随水草,冬则人处穴中。唐朝在黑水靺鞨设置勃利州、黑水军、黑水都督府,类似于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做法。 ?g;ZbD  
+aw>p_\  
地处松花江上游的粟末靺鞨,适宜于农耕,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水平,比其他各部要发达得多。在中原王朝影响下,粟末靺鞨率先跨入阶级社会,进而迅速封建化。社会内部的私有制取代了公有制,对邻居的财富产生了强烈的贪占欲望,战争于是就成了他们的职业。有部分粟末靺鞨南迁,他们的酋帅做了唐朝的官员,而留居故地的大量粟末靺鞨,则成为后来后渤海国(唐渤海都督府)的主体民族。 -y*_.Ws9  
>`<2}Me6  
契丹强盛,攻灭渤海,黑水靺鞨从辽,改称五国部,成为辽朝监领下的松散的部落联盟。 iE^a%|?}  
IiK(^:~%  
⑸.源于女真族: $C05iD  
Sn0gTsZ  
宋、元时期,女真族形成和崛起,从根本上改变广东北地区的历史,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宋朝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讹为女真”。可见,朱里真是汉名。为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改称女直,也写作女质。 F%#*U82  
j:e^7|.   
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现在公元七世纪。《金史》是这样记述女真族的起源的:女真族的始祖函普,有兄阿古迪弟保活里。在唐朝贞观年间,因氏族离散,年逾60岁的函普,从高丽旧居出走。他的哥哥信佛,留在了高丽,只有保活里随他出来。走到完颜部时,正巧碰上人们互争财物,械斗不已,函普出面调停,平息了事态。作为酬谢,完颜部送给了他一头青牛。为了在这里站稳脚跟,他又用这头青牛作为聘礼,和完颜部的一个60岁老妇人的女儿结了婚,婚后生了二男一女,他和他的子女们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完颜部人。 k?HrD"k"  
"@{4.v^}!  
完颜部居住在鸭绿江上游及图们江流域,女真族是由这一带的朱里真人组成的,与采集珍珠的居民有关。完颜一词,是从汉语“蜿蜒”音转的女真语。依傍绥滨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布各地以后,就以蜿蜒河之名来作为姓氏。“蜿蜒”、“完颜”乃是同音异写。所以,完颜部作为黑水靺鞨一支,是从蜿蜒河畔辗转游徙,迁移至阿什河之滨的。天长日久,女真语“完颜”演变为汉语的“王”。完颜氏,是女真族中的王族。女真族从长白山移居黑龙江中游,而完颜部就定居在完达山。完达山,相传是完颜部人女真王到过的地方,主峰在黑龙江中游北岸的俄国境内。 [{@zb-h  
\o B'  
在辽代,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有七十二部落”,地方数千里,人口超过十万户,散居山谷之间。渐渐地,女真族由分散的氏族部落统一起来。部是从部落发展来的,族由氏族血缘关系改组而成。不相统一的部落,发展到“远近相服”而推举了“酋领”的部族,酋领必然派出自己家族成员,到那些归附的部落取代原来首领的职权,于是出现了以氏代姓、统属其部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HGZn b  
`c'   
辽代女真族分布范围较广:南起鸭绿江、长白山一带,北至黑龙江中游,东抵日本海。居于咸州(今辽宁开原)东北至束沫江(今第二松花江)之间,以辉发河流域为中心的称之为“回跋”或“回霸”;居于松花江以北、宁江州(今吉林夫余石头城子)东北,直至黑龙江中下游的称之为“生女真”;居乌苏里江以东而近东海(日本海)的称之为“东海女真”。 Hwp{<  
契丹人对女真族的政策,是实行“分而治之”。他们把强宗大姓骗至辽东半岛,编入契丹国籍,称为“合苏馆”,又作曷苏馆、合苏衮、是女真语“藩篱”的意思。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之东,这些人就是“生女真”。黑水靺鞨后裔,是生女真的主体。后来建立了金朝的完颜部,就是生女真的一支,亦是黑水靺鞨的直系后裔。 D1X4|Q*SK  
N-2([v  
辽代的生女真长期没有本族文字,通常还是用结绳、刻木之类原始的方法记事。他们既不懂汉文,也不懂契丹文,至多通晓契丹语,仅仅凭记忆往来传话和充当翻译。至于成文的天文和历法就更谈不上了,只是凭借世代相传的经验来识辨四季和记忆自己的年龄。以“青草几度”来判断岁月,草青一次当作一年,自然本人也就增长了一岁。生女真人遇疾病,很少用药医治。同时,居处地势的复杂和生产生活的多样化,炼就了生女真人的娴熟骑术。《说郛》上说他们“骑上下崖如飞,渡江河不用舟楫,俘马而渡”,简直可以说是神奇至极了。农副产品除自用和就地交换外,还远运到宁江州的榷场上去出售,主要货物有北珠、人参、生金、松实、白附子、密腊、麻布之类。 w; 4jx(  
3`A>j"  
生女真习惯于依山谷而居,住的是木板屋,大门一律东向。家家产户烧火炕,用来取暖、抗寒和除湿。他们久居深山,多饶林木,因陶器粗陋,瓷器又难得到,于是盛行使用木器,碟、盆、杓之类生活用具多为木制。女真人很喜欢饮酒,爱吃别具风味的肉菜粥糜,这是由鲜肉和野菜捣成的肉馅泥。他们还采摘芍药花的嫩芽做成鲜脆佳肴,味脆美,香久留。 oZvA~]x9\  
生女真地处寒冷地带,衣裳多用各种皮毛制作,富人以貂鼠、狐貉皮为裘,贫者以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为衫。在婚姻形态上,大体确定了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形式,同时存留诸如自寻配偶和抢婚的遗风,还表现为“男下女礼”,就是在女家举行结婚仪式,鼓励“入赘”。 jzs.+dAg  
<4bz/^  
而生女真中最强大的完颜部,又分十二部,以部为氏。 T[;; 9z  
'>j<yaD'  
函普的后人,担负了统一女真各部的重任。绥可时期,已定居安出虎水(今黑龙江阿什河流域),种植五谷,制造舟车,建筑房屋,学会了烧炭和炼铁。乌古迪时期,史称“自景祖(乌古迺)以来,两世四主,志业相因,卒定离析,一切治以本部法令”。乌古迺奠定的基础,为他的后人所继承和发展。 D ]OD.  
c $0_R;4/  
女真族的强大,引起辽王朝的不安。不仅派重兵防御,大辽皇帝还年年东巡。辽国每年要向女真族征收贡马万匹,契丹贵族强买女真族的北珠、人参、生金、松实、白附子、蜜蜡、麻布,他们还随意强抢、殴打女真人。辽国和契丹贵族的残暴,自然也引起了女真人的不满、愤怒和反抗。 4% HGMr  
''IoC j  
①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6E .M1  
C+w__gO&r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不仅统一了女真各部,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发展了本民族的经济文化,壮大了武装力量,还领导了当时东北的汉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辽的武装斗争。他生前还和南宋王朝达成协议,南北夹攻辽军,协助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宋、金间的海上交通也日益频繁。 $5,~JYcb  
Y\xUT>(J7  
阿骨打在繁忙的战争年代,仍很注意农业生产,对黑龙江流域的手工业和商业也做了不少努力。在他生前还创制了女真文字。公元1125年宋、金两国联合攻灭辽国。后来,宋、金双方缔约,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形成新的南北对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金国,拥有了北部中国的广大版图。 $;2)s} ci  
z{:-!oF&CB  
金朝采用了宋,辽官制。在地方上,州县制与猛安谋克制并行。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组织。 n`(~O O  
I"@p aLZ  
金朝有十九路总管府,分掌各路兵马和居民。东北地区分属北京路、上京路、东京路。北京路以今辽宁宁城县为中心,领辽西地区和吉林北部。上京路以今黑龙江阿城县为中心,领吉林北部、中部及长春、黑龙江。东京路以今辽宁辽阳市为中心,管辖辽东广阔地带。 %,\=s.~1  
5t\HJ`C1Z  
女真族在夺取了辽国政权以后,强令中原人口搬迁到黑龙江流域。这里,土地平坦肥沃,人来多了以后,出现了到处有村落、庄稼满田野的兴旺景象。农业生产技术有所发展,如松花江畔的肇州、冷山一带,不仅种植五谷和蔬菜,还从外地移植回鹘豆、西瓜、红芍药、桃树、李树。 0,_b)  
rn8cdM N  
金兵从中原掳掠来一些木匠、造船匠,学习修造中原式的运粮船。他们还广泛应用中原建筑的工艺流程和风格。开矿、冶炼也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矿洞规模之大,冶铁炉之多,还有金银制品、陶瓷烧制、铁制农具的生产技术,大大超过辽代。几乎与中原一样,只是质量稍有不及而已。如铸铜以铜镜居多,工艺一般虽较粗糙,不过也有像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双龙纹铜镜这样的精品。 mT @ nn,  
rh!;|xB|+  
金代也有了自铸的铜钱,包括“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泰和重宝”,还发行了叫“小钞”、“交钞”的纸币。商业贸易以国家经营为主,以盐为大宗。只有一些金、银首饰的经营,归私人商家经营。金、银器上的“上京翟家记”字款,说明上京的翟家是自产自销的私人银号。 Apj;  
edipA P~!  
女真族不仅有本民族的语言,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文字最早是由一个叫完颜希尹创制的,他仿照汉字楷书,参照契丹文而创制了女真大字。后来,又颁行一种女真小字,是仿照契丹字和汉字的偏旁创制而成。这种女真小字流行很广。流传至今的女真文已经不多,吉林扶余县石碑崴子屯有一通碑,叫《大金得胜陀颂碑》,是目前最为珍贵的女真文实物。女真文字一直沿用到明朝,凡是在女真族地区任职的文武官员,晋京朝见的奏疏、表章,一律要用女真文字书写。在中国文字史上,女真文字和契丹文字一样,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f1qLI  
dtZE67KS  
女真贵族不仅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还自觉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w_hHfZ9E  
=-"c*^$]  
金代建国之初,女真族的文化还很落后。入主中原后,征集到大批汉族图书,一批汉族文人前来归附,使女真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女真贵族自幼学习汉族语文和各种文化知识,朝廷还采用骈体文写诏谕和奏章。唐、宋诗词,也是金代宫廷文学的主要形式。女真贵族完颜踌,能诗善画,他在《思归诗》中有“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这样颇为风趣的诗句。 wSEWwU[  
Q>Qibr  
金代女真族的歌舞音乐也受中原影响,常用乐器有的箫、琵琶、笙、鼓之类。宫廷乐工、歌女也能表演柳永的《望海潮》一类的乐曲。 M|,mr~rRG  
*.#oxcll  
女真族信奉珊蛮教。珊蛮,即萨满。在女真语中,把巫婆叫珊蛮。所以,珊蛮教实际是一种巫术。重要的是,后来的满洲人也信奉珊蛮教。金代女真人也接受了佛教和道教,于是各地出现了许多佛寺和佛塔。 A9BX_9}]  
EV pi^>M  
公元1234年在蒙古人铁马金戈的有力打击下,盛极一时的大金国土崩瓦解。先前徙居中原、华北和辽东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似乎一夜之间作鸟兽散,重又分散为众多的部落,接受来自元朝新政权的统治。 qpIC{'A.  
^D%FX!$  
在元代,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称之为混同江,元朝在这里设立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邻、荸苦江五个万户府;又在黑龙江口特林地方设东征元帅府,在乌苏里江流域设阿速古千户所,在滨海地区设鲸海千户所,在黑龙江下游设兀者野人、乞列迷万户府。一般情况是,万户府下有千户所,千户所下又有百户所。这些女真部落,“各仍旧俗,无市并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 5"XC$?I<}  
5GA C`}}  
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招抚女真族。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儿彻惕”、“主儿扯惕”、“拙尔察歹”,满语称之为“珠申”、“诸申”。 ?POUtRN  
MZ+^-@X  
②明朝女真族的分化和重组: @)o^uU T  
I:K"'R^  
明朝先后设辽东都司二十五卫,奴儿干部司三百八十四卫,统辖整个东北地区。女真族分布在松花江以东,黑龙江下游以西,濒临日本海,南界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区。明初,依照分布区域,把女真族划作三大集团: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C8 \5A8c  
X}+>!%W!}  
建州女真,以原渤海国建州为部名,分布在长白山、牡丹江、绥芬河之间,以今吉林珲舂县、黑龙江宁安县为聚居地。建州女真原为居住在黑龙江三姓(今依兰)的火儿阿部。明初,火儿阿部酋长阿哈出,赐名李思诚,任建州卫指挥。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阿哈出死后,他的儿子释家奴,赐名李显忠,世袭父职。宣德年间,阿哈出之孙李满住,率部从三姓迁至宁古塔,又迁至婆猪江(今浑江)一带。正统初,因受海西女真、朝鲜的侵扰,又迁到苏子河上游的灶突山(今辽宁新宾县呼兰哈达)附近。建州女真另一支,为居住在三姓附近的斡朵里部,酋长为猛哥帖木耳(孟特穆),永乐八年,因野人女真侵扰而南迁,几经转迁,于正统初重新集结于浑河流域。 9$2/MT't  
^0/j0]O  
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明朝设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与建州卫合称“建州三卫”。万历年间,明朝先后封努尔哈赤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公元1583~1593年努尔哈赤用兵十一年,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中心,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599~1616年又相继统一扈伦四部。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以赫图阿拉为兴京,史称后金。 g$b<1:8  
海西女真,沿用元代地名,因居地在东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县至黑龙江阿城县一带。海西之名始见于元代,泛指海西诸卫的女真人。海西女真有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部,又有山夷、江夷之分。山夷依山作窟,即熟女真完颜种;江夷居黑龙江,即生女真。哈达、叶赫属山夷,而辉发、乌拉则属江夷。后迁至呼兰河流域,呼兰与呼伦(扈伦)为音转,又称呼伦四部。17世纪初,为努尔哈赤所统一。 FCnm1x#  
7(pF[LCF  
野人女真,同样是沿袭元代旧名,是女真中比较落后的一部分,故冠以“野人”之称,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野人女真又称东海女真、东海窝集部,分为萨哈连、呼尔哈、瓦尔喀、库尔喀四部。而呼尔哈部,是建州女真的老家所在。后来,留居原地的仍为呼尔哈部,而迁走的就是建州女真。 y3fGWa*7e  
gHo?[pS%y  
明朝女真族是重新组合的民族。建州卫、毛怜卫的女真族,多是渤海族遗民,从事农耕定居生活,种谷纺线,饮食服用,与汉族没有多大区别。海西女真人,多是金代完颜部后裔,同样也从事耕稼,他们倚山作寨,亲属聚居在一起。野人女真,又称女真野人,是女真族同赫哲族、鄂伦春族融合而成的一支,风俗与海西女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事耕稼,惟以捕猎为生”。 UEguF &  
H!$o$}A  
③满族的形成: ,^2>k3=  
PK`D8)=u  
满族始称满洲,后有新(满语“伊彻”)旧(满语“弗”)满洲之分,实际上包含东北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 "$YJX1u3  
wY[+ZT  
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在明朝统治下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帜下,不止是女真各部,还有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先民们,也采用了女真族的名号。公元十五~十七世纪,满族已成为一个新的共同体。所以,满洲之为族称,是以建州、海西女真为主体,同时又包括了大部分野人女真,当地的汉族、蒙古族和别的民族,也是构成满族的重要因素。 iMDM1}b  
woK&q7Vn  
归结起来说,肃慎作为满族的最早先民,尽管史书上语焉不详,但考古发掘资料却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物证。至于肃慎及其后裔,既有关联又不能等同,不应该把肃慎以下的邑娄、勿吉、靺鞨、女真各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当为满族本身的形成发展过程。可又不能把肃慎以下,直至明朝女真人的世代相承关系,与满族的形成割裂开来。否则,是不能正确反映满族悠久的历史渊源的,当然,满族真正以一个民族出现,只能说在明朝末期的17世纪之初。这不是说构成满族的成员到了明末才降临人间,而是表示这时已从女真人中间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的历史,起源于明朝女真的分化和重新组合。从女真到满族,这是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是历史进步的重大成果。 F^];U+J  
n<z [J=I  
④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T?ZRiR)@  
*Doa* wQ  
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是满族共同体形成的起点。这年,因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为明朝将领李成梁所误杀,努尔哈赤起兵复仇,率先攻击唆使李成梁的尼堪外兰。从此开始的一系列战争和招抚,又远远超出复仇的目的,结果,不但于凯歌声中创建了后金,还统一了女真各部,进而促进了满族的形成。 \o*5  
r\'A i6  
统一女真是以满洲部为中心展开的。努尔哈赤的统一,采取由近及远的策略,从所谓环满洲的各部下手。从公元1583~1588年连克苏克素护河部的图伦城、嘉班城、萨尔浒城及安图瓜尔佳寨,浑河部的兆嘉城、贝欢寨,哲陈部的阿尔泰山城、巴尔达城、洞城,迫使栋鄂部、苏完部、雅尔古部归附。至此,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取得初步成功,为满族这一稳定的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O;:mCt _H  
^/I 7|u]  
从公元1589~1598年又连克鸭绿江部、瓦尔喀部、安褚拉库路,朱舍里部、讷殷部,特别是经过1593年的富尔佳齐和古勒山之战,大败以叶赫为首的诸部联军。至此,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满族共同体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了。 MyJ%`@+1  
`ZYoA t]C~  
从公元1599~1619年努尔哈赤先后灭掉了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完全统一了呼伦四部。与此同时,又扩大了对东海诸部的征服。这样,不仅把满洲的地区扩至图们江、牡丹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及黑龙江流域,更重要的是,还使从各地来的人进入了满族这个共同体。 |"ls\ 7  
'3 /4?wi  
努尔哈赤还做了两件大事,对满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公元1583~1615年他创立了八旗制度,使之成为满族崭新的社会组织;二是公元1599年他亲自主持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这就是流传迄今的满文。 wh$sn:J  
#+Ir>GU  
自公元1583年起兵,到公元1619年灭叶赫部,努尔哈赤前后用了三十七年时间,最终促成了满族共同体的形成。 nLbFg0?+t  
q;T{|5/O  
⑤皇太极改定族称: ~7*.6YnI  
,>bh$|  
皇太极废族名旧称“珠申”(女真诸申),改定为“满洲”,从满族这一共同体形成的实际来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自然也就为新老满洲成员所乐于接受。 lk/n}bx  
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皇太极宣布:“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珠申。夫珠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从皇太极的这一席话来看,满洲这个族名,在以往的历史上存在过,但因时代遥远而一度湮没无闻。经皇太极访诸族老,得以追溯出旧名“满洲”。他认为,珠申这个族名,是指席北(锡伯)族的墨尔根部落的后裔而言,与建州女真的族名毫无关系。除此而外,皇太极之所以要以满洲取代“珠申”这个族名,还在于明末清初的“珠申”一词,汉译为“奴隶”之意,当然有损于一个统治民族的声誉。从此,女真就正式更名为满洲了。次年,又更国号后金为“清”。 132{# tG]  
EU2$f  
至于满洲族名的源流,是从传说中“九夷”之一的“满饰”(满节)演变来的。建州女真的后期活动地区,恰好是古代满饰人居住的地方。后来,这些地方的居民,又称“满番”、“瞒咄”、“满珠”。而瞒咄、满珠、满洲,是同音异译。 ?A K(|  
bn|I> e  
不叫“满珠”而要叫“满洲”与传统的“五行相魁”的说法大有关系。满、洲二字有三点水,取以水剋火之意。后来,皇太极又以“金”的谐音“清”为国号,同样还是取以水魁火之意。这就是清朝的由来。 hQ,ch[j'  
vv72x]  
2.满族的迁徙分布: |kyX3~  
D$w6V  
公元十六世纪八十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二十二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3X2VFwoJ  
iOd&B B6  
辽国还特别设了一些王府,目的在于以女真治女真。 _F6OM5F"N  
cXA i k-  
北女真分布在辽河中游一带,辽设北女真国大王府、北女真兵马司管辖;南女真:分布在辽东半岛上,辽设南女真国大王府、南女真汤河司管辖;鸭绿江女真:分布在鸭绿江一带,辽设鸭绿江女真大王府管辖;长白山女真部:分布在长白山一带,辽设长白山女真大王府管辖;蒲卢毛朵部;分布在海兰江流域,辽设蒲卢毛朵部大王府管辖。 a!zz6/q[  
:vmH]{R  
生女真,部落众多,居处更为分散。 OSRp0G20k\  
完颜部,世居安出虎水(阿术浒、安术虎、案出浒),分布在黑龙江哈尔滨东郊阿什河; M92dZ1+6  
温都部,分布在来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蜚克图河)以北地区; k9<;woOBO  
蒲察部,分布在阿什河及伊通县境内; +KF^Z$I  
斡勒部,分布在阿什河之北; ncZ+gzK|"  
徒单部,分布在黑龙江木兰县布雅密河(今白杨木河)流域; xipU8'ac/  
泥庞古部,分布在黑龙江呼兰县境内; S-a]j;U  
术甲部,世居琶里郭水,分布在木兰县佛特库河(今黄泥河)流域; x!?u^  
加古部,分布在黑龙江五常县境内的活龙河流域; h}>"j%I  
术虎部(乌虎部),分布在来流水流域; WQx?[tW(U  
乌萨扎部,分布在来流水流域; 2Sle#nw3  
裴满部,分布在五常县境内; J-[,KME_^  
乌林答部,分布在瑚尔哈河(今牡丹江)的支流海浪河(今海兰河)流域; 7z%L*z8V  
唐括部,分布在黑龙江五岳河附近; yjO1 Ol  
达鲁古部,世居洮儿河、嫩江下游一带,分布在吉林前郭县境内; [xK3F+  
纥石烈部,分布在星显水(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陶温水(今汤旺河)、徒笼古水(今多陇乌河)流域; h! M  
温迪痕部,分布在统门水(今图们江)、胡论水(今活龙河)、移离闵(今饮马河)流域; a Fl;BhM  
乌古伦部,邻近奥屯部、乌塔部; k)i3   
乌塔部,邻近乌古伦部; ~jWn4 \  
陀满部,分布在图们江附近; <h!_>:2L  
乌延部,分布在蝉舂河(今延边嘎呀河)、星显水、阿不塞水流域; 'g">LQ~a+  
斡准部,分布在苏滨水(今绥芬河)流域; *o]L|Vu  
职德部,分布在绥芬河流域; Av$]|b  
含国部,分布在乌苏里江上游一带; #9=Vg  
兀勒部,世居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合流处的东兀勒河一带;  50"pbzW  
主偎部,分布在扎伊芬河流域; +[Dx?XM  
秃答部,分布在都尔河流域; Dxtp2wu%t  
鳖古部,分布在布库河及松花江、黑龙江汇流处; !'Ak&j1:`  
婆离八部,又称颇里八部,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伯力一带。 LhN|1f:9:  
pD(j'[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二百九十六年,经历了十一代十二位皇帝。在这近三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O8^A5,2@3>  
rDl*d`He!  
有学者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二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一百人;到第三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四百一十九人;到第四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四百九十人;到第五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一千人;到第七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四千七百人。清朝灭亡以后,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皇族后裔已达二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十六世纪八十年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三万四千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四万六千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三万四千多人,合计有八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三个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八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六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十四万人。不难看出,这近三百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是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qjc8fP2  
Mc@e0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七十多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oVnvO iAc  
>f^r^P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三十万~四十万人。 j~"Q3P;V  
vGvf<ra;H  
3.努尔哈赤与八旗制度: @#<D ^"  
bW$,?8(  
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即清太祖,姓爱新觉罗,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县境)人。世为女真族建州部首领,通汉、蒙文字,受汉文化影响较大。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开始进行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到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在赫图阿拉(后改兴京,今辽宁新宾西)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亲率八旗劲旅公开反明,次年农历3月,取得对明军主力杜松部的决定性胜利,从此,后金从防守转入进攻阶段。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率八旗军及蒙古兵大举攻明军,占沈阳、辽阳,次年又克西平堡、广宁等要地。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农历2月,迁都沈阳。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率八旗兵进攻锦州、宁远,在宁元为明将袁崇焕打败,努尔哈赤亦受重伤,于当年八月死亡。由八子皇太极袭位。 +j#+8Ze  
67VL@ ]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平时耕猎为民,战时应征为兵。源于满族的牛录制。努尔哈赤将原来牛录这一临时性的生产和军事组织,根据战争的需要,改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规定三百人一牛录,每牛录设一牛录额真(值领),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参领),每五甲喇构成一个固山,即旗,首领为固山额真(都统)。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建立黄、白、红、兰四旗,公元1615年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兰四旗。合称满洲八旗。努尔哈赤指定其子侄为代表,分统八旗,称为固山贝勒。公元1635年,增进蒙古八旗,公元1642年,增加了汉军八旗。合为二十四旗,但仍习惯称为八旗。八旗制度具有军事、政治和生产职能。八旗成员称“旗人”。 ? 8)'oMD  
y.anl  
清朝灭亡后,八旗制度也随之消亡。  >d*iD  
T{Gj+7bQ~  
4.尊祖敬宗修家谱: b $'FvZbk  
RtGWG*v4]  
满族人的家谱,又称谱书或谱子,是各个家族记载本族祖先源流、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ZH3{  
}e!x5g   
满族自古就十分重视家谱的修撰。他们认为,修家谱可以分明辈数和序列尊卑,可以昭示家训、表彰功德,可以让"后世尊祖敬宗者"所仿效。可以说,家谱是满族血缘家族的青史,也是维护血缘关系内部家族统治的纽带。 |P[w==AAf  
%Da8{%{`Pc  
满族的家谱是按着姓氏,一代一代用纸张、布帛书写或印刷而成的。包括谱书和谱单两种。弱小或贫穷的家族,一般只用一张纸或布帛依次论辈填写祖先的名字,由先到后,由古至今,逐层分支,形成宝塔形,先后辈数,一目了然。这种单张图表形的,称作“谱单”。而富有或豪门望族,则编修成册,称为“谱书”。谱书或印刷,或抄写,不仅有谱图表,还附有谱序、家训、坟茔等项目。规模越大的谱书,内容越详细。一般都有谱序、族源、谱系、祭祀礼仪、家训(婚丧嫁娶之规矩)、典型(先烈、官宦传记)、坟茔、恩赐(诰命、敕书)、命名定式(范辈字号)等等。家谱一般由家族长保存,家族分支也可修撰。 n\QgOSr<  
ao%NK<Lt  
据说,满族修撰家谱之俗始于努尔哈赤时代。当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以后,便命额尔德尼用其刚刚创制的满文记录重大事件。额尔德尼是个勤勉、谨慎、聪明而又博学多才之人。从此,他便兢兢业业,把努尔哈赤的“一切善政”,包括政治措施、军事行动、宫廷生活等一一记载下来,这便是满族最早的档案,也是爱新觉罗家族最早的家谱。 4y)P>c  
_  <WJ7  
过去,满族人修家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多选择在“龙、虎年”进行。届时,族人相聚,杀猪宰羊,祭祖、祭天,隆重热烈。如今,修家谱之俗虽仍在延续,但其礼仪与程序已大大简化。 lU @]@_<  
<<@bl@9'  
5.原始多神的萨满教: 2-7IJ\  
j2ve^F:Q  
萨满教是原始宗教晚期形式之一。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因满-通古斯语族各部落巫师被称为“萨满”(意为“激动”、“不安”或“狂怒之人”)而得名。具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在科学上也被称作“灵气萨满教”,曾广泛流行于西伯利亚和亚洲腹心地带(包括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信仰该教各族间虽无共同经典、神名和统一组织,但彼此有大致相同的基本特征。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认为宇宙有上、中、下三界,即天上为神灵所居,中间为人类所居,阴间为魔鬼和祖先神所居;认为宇宙万物、人世祸福皆由神鬼主宰,神灵赐福,魔鬼布祸;相信氏族等萨满神能保护族人,其代理人和化身萨满作为人和神鬼中介,具有特殊品格和神通,能为本族消灾求福,有全氏族等共同参加的宗教节日和宗教仪式。在中国东北,满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以及部分蒙古族均信仰该教。历史上朝鲜、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裕固等民族也曾信仰该教,且影响较大。 ]or>?{4g  
-j%,Oo  
满族的萨满教比较典型,延续、传承的时间也很长。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不少地方还保留着一系列繁缛的祭祀活动,如祭祖、祭天、祭星等,而且还有职业巫师——萨满及法衣、神具等。由于人们笃信萨满,遇有疾病或困苦灾难,必先请萨满跳神驱鬼降魔,消灾祈福。 |k+8<\  
WfWN(:dF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这些宗教活动已基本消止了。但萨满教传下的一些功法,如坐松功、九连环、豹胎功等,确有强身健体的功效。笔者在十二岁时就得有隐居在圆明园水磨的满族侍卫家族之坐松功、九连环两项传技。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7-27
姓氏略考--中国的少数民族
回族: } p&&_?  
mf}O-Igte  
回族现有人口八百六十二万六千余,是中国土地上哺育成长起来的固有民族,在中国出现回族以前,世界上没有这样一个民族,但她不是由中国古代的某个氏族、部落的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民族,而基本上是由来自域内域外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为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了多种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的民族。因此,回族族源在种族、民族成分的构成上是中外土著和非土著的多元结合,而且多种来源的出现在时间上也是有先有后。同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对她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zgs(Dt;  
`e(vH`VZ  
1.唐宋时期的穆斯林“蕃客”: =Qgt${|  
!<SA6m#  
回族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华侨居的穆斯林“蕃客”。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之一。那时,西亚的阿拉伯人以伊斯兰教为旗帜,曾建立了西濒大西洋、东至中国西部边睡的“大食国”(中国自唐朝以后对阿拉伯帝国的称谓,系波斯文Tazi或Taziks的音译,原为一部族的名称)。中阿两国一东一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保持着频繁往来。据《旧唐书·西域传》等接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公元644~656年在位)首次谴使来华。中阿两国正式缔交后,大食使节和“贡使”来中国不断,有时一年一次,有时一年两次。见于我国史书记载者,唐朝大食国使臣来华次数达三十七次之多。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传教士更是络绎不绝。他们来华后,多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并深入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类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它商品。由于以经商为主,中国人称他们为、“蕃商”和“胡商”等。大食国的各族人来华通商贸易,一般多在冬季归国。但由于商业频繁,有利可图,加上唐宋政府鼓励商业贸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国不归,称之为“住唐”。这是当时中阿两国友好往来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早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迁居中国的原因所在。他们到中国后,娶妻生子,学习汉语,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为了自己宗教生活的需要,在居住区修建礼拜寺,并建有墓地,保持了独特的文化个性。应该说,这一时期的“蕃客”还是属于侨居的性质,也没有被称作“回回”,更没有构成中国境内的一个民族。只是到了元朝,由于大量回回人的东迁,他们才开始有了身分上的改变,而被称为“回回蕃客”、“南蕃回回”,成为回回民族来源的组成部分。 |b*? qf  
wg0 \_@3  
2.元朝时期东迁的回回人: z .Y$7bf)  
/)dFK~  
在元朝时期,回回人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语族各族人及西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回回人的东迁,是与当时中国北方蒙古汗国的兴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重大政治、军事和社会变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南宋末年,蒙古汗国兴起,在归附葱岭东西的畏兀儿、哈刺鲁诸族和攻灭西辽的基础上,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对外西征,在近半个世纪内,征服了中亚和西亚广大地区,包括葱岭以西、黑海以东和以南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前面谈到,蒙古西征中,每克一城一地都照例要括取工匠和俘掠妇孺为奴,并签发征调青壮年充军。这样,随着每次战争的胜利,一批批中亚突厥语族的各族人和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作为战俘而被迁徙到东方来,参加南下的战争。其中有被签发的军士、工匠和被俘掠的妇孺,也有一些学术人士和上层社会人士,总数大约在几十万之多。同时,由于蒙古西征,中西交通大开,自愿而来的商人盛于空前。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使用着各自不同语言文字的伊斯兰教信仰者,在“回回”这个共同名称下,以驻军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官吏、学者、掌教等不同社会身分,散处在黄河上下、长城内外以及大江南北各地。 `;>= '"O!\  
xia|+  
在这个时期,回回的社会活动以战争和农耕占重要地位。在元朝建立之前的近半个世纪内,入居回回的大多数被分别编入“诸道回回军”或“西域亲军”,还有以族籍见称的“ 哈刺鲁军”、“阿儿浑军”,等等。他们从成吉思汗西征结束时起,就不断被签发南下,参加灭西夏、金朝和南宋的战争,转战各地。这时,战争在回回的社会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他们在不作战的时候,也在镇戍之地进行垦牧。这种“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兵农合一的生活,使回回逐渐纳入当地社会生活的行程,成为当地居民。 ~i21%$  
qQ0cJIISb\  
元朝建立以后,回回的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国相对的安定局面,为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社会环境。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元世祖忽必烈诏令各种戍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大约从此以后,大批回回军士在社的编制下,进行农耕,取得普通农民的身份。但同时还有一部分仍过着兵农合一的生活,一面屯田,一面参加地方的戍卫,即所谓“屯戍”人口。屯戍人口是聚居的,入社编民可以是聚居的,也可以和别的民族杂居。立社的本意在于劝农,一般是五十家为一社,并设社长专督农业生产。这是农村社会基层单位,可以说是后来回回营、回回村或聚居的某家营、某家村的开始。而“屯聚”与“牧养”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后来的回回农户多以放牧牛、羊为副业的开端。 *P#WDXRwd  
$d,0=Ci  
这一时期,回回除主要参加农业生产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其原因是:蒙古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各类工匠。在西征国,对工匠多是俘而不杀,把他们挑选出来迁徙到东方,从事军需品和日用品的生产;战争停止后又采取拘括办法,把各族工匠集中起来进行手工业生产。东迁的回回工匠,在数量上当然要比签发的回回军士少,但总数也相当可观。回回工匠到中国后,许多人被编入元朝政府及诸王贵族所属的官手工业局,从事建筑、纺织、武器、皮革、制毡、金银器皿及酿造等业的劳作,也有的被分配给后妃、勋戚为奴,作为私属人口,称之为“怯恰口”,专为领主服役。 _>v<(7  
'w14sr%  
据史籍《元史·哈散纳传》记载,窝阔台汗即位后,哈散纳统率阿儿浑军,并回回人匠三千户,驻于寻麻干(今河北张家口),设局织造名曰“纳失失”(波斯文Nasij的译文)的丝织品,同时还在弘州(今河北阳原)设纳失失局,领有西域织绮纹工三百余户,教习从中原各地签括来的各族工匠织造纳失失。纳失失是西锦的一种,嵌有金线和珍珠,颜色鲜艳,样式新颖,被视为珍品,是元朝宫庭皇室缝制宴礼服“只孙服”的必需原料。元初,官手工业局工部系统,专设有撒答刺欺提举司,由回回人扎马刺丁率领工匠织造撒答刺欺。撒答刺欺同为西锦的一种,多用犬、兔之毛仿西域丝织品而成,极为精美。回回工匠也擅长织造毡制品,从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到元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的三十年间,诸路诸色人匠总管府为上都皇室宫殿、斡耳朵、皇帝影堂织造的地毯有十三种之多。其中“回回剪绒毡”被列为上等品。 H_0/f8GwnG  
%/>Y/!;  
在兵器业生产中,回回占有特殊地位,如“回回炮”的制造和使用就仰仗回回人。元朝政府非常重视回回军匠和炮手的训练,还专门设立官署即回回炮手总管府领其事。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调集两淮造回回炮的新附军六百人及蒙古、回回、汉、新附人能造炮者至大都,设置回回炮手都元帅府,后来又改为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正三品。元至正三年(公元1321年),又追回回炮手赴汝宁(今河南汝南)、新蔡(今河南新蔡)教习炮法。明朝初期,大将徐达攻苏州城时仍沿用回回炮,说明这种炮在元朝是大量制造的。 zLF?P3^  
AQc,>{Lm  
回回工匠对漠北城市及宫庭建筑也有突出贡献。窝阔台汗时期,建造以万安阁为中心的和林城(亦称“哈刺和林”,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就有不少回回工匠参加其事。据目击者法国使臣卢布鲁克所记,当年的和林城是一个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城内除富丽的宫殿外,还建造了许多官邸、仓库;并建有两个市区,一为回回市区,一为汉人市区,是商人、手工业者聚居营造之地,有各种宗教建筑,其中有回回礼拜寺两座。和林城的建筑役使各族工匠一千五百多人,历时十余年,其中回回工匠五百多人。另外,窝阔台还役使回回工匠又在和林以北的迦坚茶寒湖建造另一宫殿,名曰扫邻城,作为春猎行宫;在和林城南建图苏湖城(迎驾殿),是从冬营之地翁金河返回和林的驻跸之地。蒙哥汗时代,忽必烈受命漠南汉地军国遮事,在桓州东滦水北修筑城廓宫室,名曰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成为后来元朝的陪都。开平城建筑可谓荟萃了当时国内各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规模宏大、雄伟。外城街市区的回回街,是从事建筑的回回工匠或商人的聚居之地,区内回回寺是他们聚礼等宗教活动的场所。 rY p3(k3  
LC})ciWa  
对元朝大都的建设,回回人的贡献尤为突出。回回著名的建筑家也黑迭儿丁(公元?~1312年),是元大都宫殿和宫城的设计者和工程组织者。他在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奏请修琼华岛(今北京北海公园),经过三年时间,琼华岛广寒宫竣工。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也黑迭儿丁被任命为迭儿局诸色人匠总管府达鲁花赤兼领监宫殿,同张柔、段天佑同行工部事,负责修建宫城。也黑迭儿丁对大都宫殿建筑群做出了整体的规划,诸如皇帝和百官理政的宫殿、祭奠用的亲堂、嫔妃起居游赏的楼阁、园林池塘,以及宿卫、掌衣食具车马等侍臣的居住之室等,都-一筹划在内。也黑迭儿丁领导和设计的元大都宫阙的建筑工程,对明清北京故宫和整个北京的城市建筑和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也黑迭儿丁是阿拉伯人,当时阿拉伯工匠艺人迁入中国的不少,他们以“户饶良匠”见称,是和林、上都和大都建筑的主要参加者之一。这一时期与官手工业并存的是和个体农业经济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这种手工业生产应该说遍及回回人聚居区,主要是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制作一些农业生产的工具、日常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从事畜牧业经营者也制作简单的牧业生产工具,有的从事皮毛制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回回的家庭手工业,在官手工业的影响下还是有一定的发展。 E7Ulnvd  
W;1|+6x  
回族有严格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并与其他穆斯林民族创造和发展了中国清真饮食文化。“清真”一词在宗教意义上是指回族成员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及其相关的宗教行为;在个人生活行为意义上是指讲求心净、身净、居处净和饮食净。回族讲求食物的可食性、清洁性及节制性,民间概括为“饮食净”。在动物的可食性方面,受伊斯兰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食可养性”观念影响,通过“审物之形象、察物之义理”,一般选择“禽食谷、兽食草”,且貌不丑陋、性不贪婪懒惰、蹄分两瓣能反刍的牛、羊、驼、兔、鹿、獐、鸡、鸭、鹅、雁、雀、鱼、虾等为食,并且除水产物外须念“台思米”,断喉宰之方可食用。狼虫虎豹熊、驴马骡猪狗、狐猫鼠蟒蛇、鹰鹞鸷鲨鲸等与酒、动物之血属禁食之物。回族喜欢饮茶。早期回回穆斯林喜吃甜食,在中国茶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甜味为特色的饮茶习惯(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三炮台”“八宝盖碗茶”)。 q|%(3,)ig  
*-12VIG'H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面积约六万六千四百平方公里。在全国其他地方,从1953~1986年起,相继建立了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目前,全国共建立有一个回族自治区、梁个回族自治州和十一个回族自治县,回族区域自治地方总面积十九万七千一百平方公里,其中回族人口约三百三十万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还恢复、新建了四个市辖回民区和一百四十三个回族乡。 }'OHE(s  
||zb6|7I4  
回族聚集区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物产丰富,有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红指枸杞,黄指甘草,蓝指贺兰石,白指滩羊皮,黑指煤炭。除此之外,宁夏的其他资源也相当丰富。回族多数人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善于经营商业、手工业和饮食业。 HK~xOAF  
L.T?}o  
回族人民素有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爱国爱教的优秀传统,从元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不少颇有影响力的回族杰出人物。如诗人萨都剌、丁鹤年和马世俊,散曲家马九皋,大航海家郑和,政治家赛典赤,清官海瑞,思想家李贽,学者马自成、蒋湘南,民族英雄左宝贵,文学家丁澎,军事政治家马文升,画家改琦,抗日功臣马鸿宾,民国高级将领白崇禧,共和国前任副总理杨静仁,“中国交响乐之父”(音乐指挥家)李德伦,相声艺术家马三立和史学大家白寿彝,等等。勤劳聪慧的中国回族人民对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0_yT$  
P"lBB8\eku  
目前,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CAT.4GM  
"C?5f]T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QR">.k4QJ  
nJ?^?M'F%  
蒙古族: ]0B|V2D#e  
f&4,?E;6%  
蒙古族现有人口四百八十万六千余,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部分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和萨满教,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至今仍在使用传统的蒙古文。蒙古族在开拓和保卫边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rs=q! P"u[  
6+K_Z\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蒙古”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是当时蒙古地区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蒙古部落发祥于古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七世纪向西部草原迁移,并分衍出许多部落,散布在从鄂嫩河到贝加尔湖之间的辽阔地带。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部落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于公元1206年被推为大汗,号称成吉思汗,蒙古地区诸部由此逐渐合为一个新的共同体--蒙古汗国。公元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率部西征,先后建立了横跨亚欧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打通了亚欧陆路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挥师南下,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七十多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确立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OV-KT[>  
+~nzii3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历史、文学、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大量珍贵典籍。其中,《蒙古秘史》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vP}I ^  
lo&#(L+2  
蒙古族的口头文学以英雄史诗《江格尔》最为著名,它以巨大的概括力生动反映了蒙古族部落战争时代的社会历史,是中国文学史上“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4\ /*jA  
P`1EPF  
每年7~8月间,草原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现已成为欢庆丰收的娱乐节日。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摔跤手上身穿牛皮紧身背心,下穿肥大的摔跤裤,脚登蒙古靴,他们高唱着摔跤歌,跳跃出场。每个参加者都有奖励,其中最有成就的将被授予“达尔罕”的终身荣誉称号,这种斗智斗勇的摔跤比赛培养了蒙古民族剽悍的气质和乐观豪迈的精神。除摔跤之外,“那达慕”上还举行射箭、赛马、马术、赛骆驼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和歌舞表演。 ^a9 oKI9n  
)wzV $(~  
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流行于牧区,而短调则流行于半农半牧区。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马步最有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犷的气质。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好来宝”是一种自拉自唱、即兴创作的表演艺术。它有固定曲调,没有固定的唱词,曲调朴素无华,似小溪流水,韵味优雅,在草原上流行很广。蒙古人的传统乐器是马头琴。其演奏技法成熟完备,表现力非常丰富,既可表现蒙古族粗犷豪放、浩瀚深沉的性格,又可表达出圆润婉转、如歌如泣的效果。 qW^vz  
zjX7C~h^Q  
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袍。蒙古袍身长宽大,右衽,高领长袖,在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晚上能当被盖;长长的袖筒冬天可护手持缰,夏天可防蚊叮咬;宽宽的腰带在骑马时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稳定。蒙古袍的用料有季节之分: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冬袍是粗布、毛料面的羊皮袍。颜色有男子喜欢的棕色、深蓝色,女子喜欢的橘红、浅绿和粉红,老年人喜欢的青、灰色等。蒙古妇女的帽饰和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 WN a0,  
ySN V^+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住房,其特点是易于装拆搬迁。一座蒙古包只需两峰骆驼一辆牛车就可运走,两、三个小时就可搭盖起来。蒙古包内使用面积大,空气能很好地流通,采光好,冬暖夏凉,遮风挡雨,很适合牧民的生活。 ]Nk!4"  
f!GHEhQ9  
蒙古族人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的吃法有“手扒肉”,将大块肥嫩绵羊肉用白水煮熟后端上桌,用蒙古刀割下蘸作料吃;“烤全羊”,将整只羊去掉内脏,把各种调料填进切口和腹腔内,然后装炉烤制,烤成的全羊外皮香酥、肉嫩味美,是招待贵宾的佳肴。蒙古族人酷爱饮茶,尤其是用砖茶煮的奶茶。此外,马奶酒也是蒙古族的传统饮料之一。 :pKG\A  
]gd/}m)1  
蒙古族聚居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除了丰美的草场、肥沃的耕地之外,还有茂密的森林、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在山峦、丘陵和漫漫的沙漠下还埋藏着铁、稀土、石油、天然气、煤、金、铅、锌等七十多种矿产。 U1m\\<,  
I^0 t2[M  
维吾尔族: (ppoW  
6mG3fMih.  
维吾尔族现有人口八百十三万九千五百余,其人口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接近或超过苗族,居前四五位。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其中尤以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地区最为集中。另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常德市、河南和北京等省市也有部分维吾尔族聚居。 !]DuZ=  
8 lS($@@{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公元十六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45](q  
K\sbt7~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和“凝结”的意思。“维吾尔”一名最早见于汉文史籍是在公元四世纪的《魏书·高车传》,被译写为“韦纥”,是指高车部落联合体中的一个部落。公元七世纪开始称作“回纥”;公元788年又改译为“回鹘”,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宋朝及五代时期。元、明诸朝一般译为“畏兀儿”。1934年民国新疆省政府正式规定“维吾尔”为汉译民族名称。 5EhE`k4  
BvJ=iB<E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族曾使用过突厥卢尼文、依照粟特文字母创制的回鹘文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察合台文等。现行的维吾尔文是在晚期察合台文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共三十二个字母,从右向左横写,称为老维文。1960年以后,曾进行拉丁化的文字改革,创制了一套新维文。1982年起恢复使用老维文。 2v^lD('  
[:pl-_.C  
维吾尔族有丰富的文学遗产,流传至今的有《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乌古斯可汗传》和《真理的入门》等。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和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均产生于维吾尔族历史上的喀喇汗王朝时期,在维吾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雄史诗《乌古斯可汗传》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传,它对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学和语言都具有重要价值。新疆是古代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孕育过辉煌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其中较著名的古城遗址有:高昌古城(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末)、交河古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末)和楼兰古城(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四世纪)等;吐鲁番的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是佛教故地的历史见证;喀什的阿巴克和加墓(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吐鲁番的伊敏和加墓等则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 +!$dO'0nt,  
E4m:1=Nd~]  
维吾尔族历史上曾经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和佛教等。到了公元十六世纪,伊斯兰教排除了其他宗教,在维吾尔地区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维吾尔族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教法学派之一哈乃斐派,也有一部分人信仰神秘主义派别的依禅派,还有少数人信仰瓦哈比派。朝拜麻扎是新疆依禅派活动的重要内容。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主要有“库尔班”节(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过节时,维吾尔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相互登门拜访祝贺。在乡村,每年3月22日还过“诺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维吾尔族非常注重礼仪。路遇尊长、朋友,都要把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前倾,并道“色俩目”,以示问候。老年人吃饭或到他人家里做客,要双手摸面做祝福的宗教仪式“都瓦”。有时互相见面时也做“都瓦”。 Iv1c4"  
>nNl^ yqW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也有人将发辫盘系成发结。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 y*|L:!   
dqwWfn1lt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有几十种之多,其中独他尔和热瓦甫是最常用的独奏、合奏乐器。达甫鼓是用手指敲击的一种羊皮鼓,用于舞蹈和音乐合奏的伴奏。维吾尔族舞蹈的群众性很强,以轻巧、优美的舞姿和快速旋转、多变的艺术特点而著称。“赛乃姆”(集体舞)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即兴表演,有时独舞,有时二人对舞,三、五人或十几人同舞也很常见。大型活动时,还会出现百人共舞的壮观场景。舞蹈者情绪热烈,观众拍手、呐喊助威。在农村、乡镇,每逢节日、婚礼、欢送宾客等喜庆场合,都要唱歌跳舞。“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有器乐演奏、歌舞和说唱等内容。在维吾尔族民间生活中,还有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的娱乐形式“麦西热甫”,将歌舞和民间游戏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深受维吾尔族群众的欢迎。 =VCQ*  
*s36O F!  
维吾尔族的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干旱地区建筑特点。房顶多穹窿顶或平顶,墙壁较厚,拱形门窗,窗口少而且小,天窗较大,用来采光。屋内砌土坑,供起居坐卧,又有火墙、炉灶,以取暖、做饭。住房多成方形院落。大门忌向西开,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花木。屋前搭葡萄架,成一凉棚。有些住房还有较宽的前廊。 H\f/n`@,G  
5"e+& zU~f  
维吾尔族喜欢吃面粉制作的各种烤馕、拉面、炒面等。烤馕和抓饭是他们最常见的饭食,喜欢吃牛、羊肉。另外还有烤羊肉串、烤包子、薄皮包子等民族风味食品。维吾尔族群众都喜欢喝奶茶、吃水果,新疆水果,品质优良,产量巨大,维吾尔族也因此成为全国人均吃水果最多的民族。有些水果还制成果脯,如葡萄干、杏干、杏包仁、哈密瓜干、桃皮等。维吾尔族严禁吃猪肉、驴肉、狗肉和骡肉。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民族风味食品,如今已经走出新疆,深入内地城镇,成为风靡全国的民族风味小吃。 fT x4vlI4  
d{l{P] nr  
维吾尔族主要是一个农业民族,有经营农业的悠久传统,根据新疆的地理环境,发展了绿洲灌溉型农业。维吾尔族的先民开垦了绿洲,修渠引水,并发明了“坎儿井”这一独特的地下引水系统。小麦是维吾尔族农家普遍种植的农业作物。新疆的自然条件利于种植棉花,维吾尔族先民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植棉,其中长绒棉质地优良,最为有名。种植瓜果是维吾尔族的特长,主要有葡萄、哈密瓜、西瓜、香梨、石榴、樱桃、无花果等。维吾尔族有11%的人口居于北疆。北疆的维吾尔族主要经营畜牧业,出产的细毛羊、伊犁马、焉耆马等非常有名。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在冶金、雕玉、纺织、酿酒和皮革加工等方面有一定成就。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的商道上,因此维吾尔族也有着较为悠久的经商传统,发展了“巴扎”(集市)的贸易形式。叶尔羌(今新疆叶城)、喀什、阿克苏和哈密都是传统的商业中心。 @7]\y7D  
J[MVE4&  
新疆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陆腹地。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阿尔金山,西南是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天山东西横贯中部,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是准噶尔盆地,盆地中部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是良好的冬季牧场,南部是冲积平原。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盆地中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绿洲。总体构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理格局。新疆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加之被高山环绕,海洋水气难以到达,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漫长,春秋较短,夏季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间长,相对湿度低。由于天山的阻隔,南疆和北疆的气候又有明显的差别。南疆比较温暖,雨雪较少,年均降水量只有50毫米,但是山脉、高原的冰雪融水为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提供了灌溉水源,而绿洲则是维吾尔族聚居的农业区。北疆较冷,雨雪较多,年平均降水量有200毫米,天山西部山区可达700毫米以上。 wU.'_SBfB  
M-vC>u3Y  
新疆地大物博,水、土地、森林、生物、能源、金属矿产等资源丰富。境内有塔里木河、喀什噶尔河、喀拉喀什河、叶尔羌河、额尔齐斯河等数百条河流,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其余为内陆河,其中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其境内还有一百多个湖泊,曾有著名的罗布泊,现有博斯腾湖、艾比湖等。天山和阿尔泰山中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西伯利亚落叶松和雪岭云杉质材优良。新疆的罗布麻、橡胶草、肉苁蓉、雪莲等稀有植物用途广泛,野骆驼、黄羊、羚羊、玄狐、银狐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境内石油和煤炭分布广、储量大。地热、风能、太阳能丰富。稀有金属和有色矿产分布广泛,成矿条件好。新疆盛产无核葡萄、甜瓜、西瓜、香梨、白杏和无花果等,享有“瓜果之乡”的美誉。而且,新疆还是中国三大牧区之一,畜产品相当丰富。新疆还有着非常诱人的旅游资源。著名的自然景区有天池、喀纳斯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mUiOD$rO  
` -yhl3si  
新疆是一个维吾尔族居多数,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新疆民族区域自治首先从帮助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开始。1953年先后成立了三个民族乡;1954年成立了五个自治州、六个自治县。锡伯、回、蒙古、柯尔克孜、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有了自治地方。 T4vogoy  
]|t9B/()i  
1955年10月1日,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北部,面积为一百六十五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由东向南依次与甘肃、青海和西藏等省区相邻。新疆有边境线五千多公里,由北向南依次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接壤。 *-{Omqw  
M&eQ=vew.  
藏族: icU"Vyu  
]X/O IfdWe  
藏族现有人口四百五十九万四千余,主要聚居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于青海省的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藏族自称有“博巴”、“兑巴”、“藏巴”、“卫巴”、“康巴”、“安多哇”等。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卫藏和康方言有声调,安多没有声调。藏文属拼音文字,公元七世纪前期参照梵文创制而成。藏文共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和四个元音字母,从左向右横行书写,字体分楷体和草体,通行于整个藏族地区。藏族早期信仰苯教,现大都信仰藏传佛教。西藏为举世闻名的藏传佛教圣地。《甘珠尔》和《丹珠尔》是大藏经典籍。 sw[<VsxjR  
O.]_Ry\OXA  
藏族文学丰富多彩,包括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在数量上居中国少数民族前列。《格萨尔王传》是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它是已知世界上最长的说唱史诗;藏族文学经典《仓央嘉措情歌》也已享誉世界。另外,藏族传统医学和天文学也很发达。藏族各地的婚俗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要请活佛打卦求签,选定结婚吉日。而藏族的丧葬习俗则比较特别,以天葬(鸟葬)为主,还有塔葬和水葬等。藏族节日丰富多彩。既有生产性、纪念性节日,也有社交、游乐性节日,另外还有很多宗教性节日。其中,藏历年、林卡节与雪顿节三大节日最为著名。其次为望果节、燃灯节、驱鬼节、仙女节、朝山节、传昭大会、传昭小会等。 #W_i{bdO  
Hf;RIl2F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歌舞种类很多。同时,舞蹈的宗教特性尤为丰富。还有藏戏、唐卡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也十分发达。历代优秀的民间画师和工匠创造了无数精湛的艺术作品。壁画上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栩栩如生;寺院里雕塑惟妙惟肖,神态各异;布达拉宫等藏式建筑气势宏伟,神圣庄严。喇嘛僧人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泽绚丽,造型精巧。 6-D%)Z(  
IiG4ib>)W  
藏族服饰以右开襟长袍为主,宽松肥大,袍、帽、靴等均多用皮毛或毛织的氆氇制成;藏族女子的头饰更为讲究。过去,牧民住用帆布或牦牛毛织成的大帐篷,农民住用石块或夯土筑墙盖成的平顶房。藏族经济以高原畜牧业和高原农业为主,牲畜与农作物主要有绵羊、山羊、牦牛和青稞、小麦等。藏族的传统主食与饮料是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牧区还包括肉食和奶制品。藏区过去的陆路交通主要依靠牦牛和马匹,水上的交通工具是牛皮船、羊皮船和木船。桥梁有铁索桥、溜索桥和简易的木桥。 B .{8/.4  
B.h0" vJ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的先民们最早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公元六世纪,雅隆部落首领做了部落联盟领袖,号称“赞普”(王)。七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兼并了达布、工布、娘布、苏毗等诸部,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完成了统一吐蕃全境大业,定都逻娑(今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公元641年和公元710年松赞干布和第三十六代赞普分别迎娶了汉宗室女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由此揭开藏、汉文化交流史上的新篇章。 I|Vk.,  
9{au leu R  
但从九世纪末开始,吐蕃内部矛盾逐步加深,藏区陷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并形成“阿里王系”及后藏“亚泽”王系、山南“雅隆觉阿”王系和前藏“拉萨王系”等。它们各自为政,不相统属,有时还常常为各自利益互相侵袭劫掠,大小战争频繁。这一时期,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为藏区各阶层所接受,并逐步深入到藏族社会的各个领域,佛教上层人物往往和当地首领紧密结合,互为利用,在藏族历史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在宋代,藏族各地方政权又加强与内地的联系,有些地方首领受到中央政权的策封。“茶马互市”等藏、汉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CD XB&%Sr  
< P?3GT/  
元朝时期,藏族地区正式纳入了祖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初,设立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在藏区分设三个宣慰史司都元帅府,分别管辖西北、西南各省内的藏区以及西藏地区,还设立了十三万户府统一管理地方军民政教事务。元朝中央多次派员到卫藏统计土地、清查人口、建立驿站、厘定赋税、重新拟定差役制度。由中央颁发封地文书以确定各地封建领主对所属庄园的占有,封赐印信以确立各级官吏的职权。同时,元朝中央将刑法颁行藏区,并派军队驻扎在各战略要地,由此拉开了中央政权对藏区全面施政的序幕。 ' [7C~r{%  
G_7ks]u-  
明朝继承了元朝对藏族地区的管理制度,除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外,对西藏地区佛教各派的首领先后分封三大法王和五个王爵。对西北、西南藏族地区,仍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进行管理。 eSQzjR*  
Q6s5#7h'"  
清朝统一中国后,藏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在中央设理藩院,负责西藏和蒙古地方事务。并正式策封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都须经中央政府策封方可承认。公元1717年,蒙古的准噶尔军占领西藏,清政府两次派大军入藏,驱除准噶尔军队,收复拉萨,彻底结束蒙古的诸部汗王长期统治西藏的局面,扶持了以达赖喇嘛为代表的黄教势力,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公元1725年,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两年后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办事大臣。公元1751年,清朝中央又在西藏设立了噶厦政府,政府中设四名噶伦,正式授权达赖喇嘛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政教合一的制度从此正式确立。 +73=2.C0  
4{Yy05PFS  
公元1792年,清朝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次年,清政府在西藏颁行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区的官制、军制、边防、财政、司法、户口、差役和涉外事宜等,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确立了驻藏大臣监督办理西藏政务的职权。西北和西南的藏族地区历来与西藏关系密切,这些地方各民族杂居,清朝政府分别命西宁办事大臣和四川总督直接统辖,管理方法仍沿用元、明土司制度,以后又在西南藏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 B6Wq/fl/  
76u/WC>B  
鸦片战争以后,西藏地区成了英、俄、法、日等国角逐的场所,公元1888年,英国侵略军发动对西藏隆吐山的武装进攻,西藏地方政府派遣藏军和英军展开激战;1904年,英国军队又侵占了西藏的江孜,西藏人民奋起反抗,由于敌强我弱,江孜保卫战失利,英军长驱直入,一度占领了拉萨。进入公元十九世纪,清朝政府开始腐朽没落,面对帝国主义对我西藏的武装入侵已无力抵抗,取而代之的是同入侵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如《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中英会议藏印续约》、《拉萨条约》、《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等。 TCEXa?,L  
d =B@EyN  
英帝国主义本着殖民扩张的目的,妄图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关于西藏主权问题的“西姆拉会议”就是一例。英方提出内藏(甘、青、川、滇藏区)和外藏(前、后藏)的划分草案。在此期间,英方代表还和西藏地方当局的代表秘密炮制出一条所谓划定中英东段边界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国的九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英属印度。中方代表拒绝在“西姆拉会议”的文件上签字,致使英方的分裂阴谋破产,中国历届政府也从未承认过“麦克马洪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藏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奋起抗英,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u]>>B>KOJ7  
BC$;b>IUA  
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北京设有管理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地方事务的专门行政机构。1929年,民国政府在南京设立蒙藏委员会,是年,建青海省。1939年建西康省。至此,西北、西南的藏族地区分属青、甘、川、康、滇五省管辖。1940年,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在拉萨成立,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得到很大改善。 4/-))F&s  
4, *^QK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十七条协议”)。1954年,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联袂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分别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委员。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达赖喇嘛就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zb~MF_&gE  
~QEXB*X-g'  
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多数噶伦和上层反动集团全面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维护封建农奴制、反对民主改革的武装叛乱,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平息了叛乱。国务院于同年3月28日发布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与此同时,中央人民政府顺应西藏人民的意愿,在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不再被作为农奴主的个人财产加以买卖、转让、交换、抵债,不再被农奴主强迫劳动,从此获得了人身自由,成为新社会的主人。又经过几年的稳定发展,于1965年9月,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此外,西南、西北藏族聚居区也相继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和自治乡。 k,*#I<($  
|q.:hWYFpM  
西藏自治区位于“世界屋脊”——地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远古时期,这片高原却是浅海低陆,据今两百万~三百万年前一场强烈的地壳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使地表大幅度隆起,海水退出这一区域,形成今天的青藏高原。在这片广袤的高原上,山脉绵延,雪峰高耸,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积石山、祁连山由西向东横穿西藏和青海;横断山脉自北而南纵贯西藏东部和川、滇西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中国、尼泊尔两国的交界处。青藏高原水源丰富,世界上一些著名河流的源头就在这里。西藏西部有狮泉河、噶尔河、象泉河,东部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横贯西藏南部。在青藏高原上分布着上千个大大小小的湖泊,著名的湖泊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在西藏境内面积大于五千平方公里的咸水湖有纳木错、色林错、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羊卓雍错、昂拉仁错、塔若错等。 S'-`\%@7  
eEri v@v  
藏族地区的植物种类很多,有高等植物五千多种,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北半球中从热带到寒带的主要树种在这里几乎都可以看到。藏西、藏东南和珞瑜等地,构成中国少有的天然植物博物馆。另外,在藏北地区也有一百多种植物。西藏又是中国最大的林区之一,至今仍保持着原始森林的完整风貌。野生药用植物有一千多种,其中常用中草药四百多种。比较著名的有冬虫夏草、贝母、胡黄连、大黄、天麻、三七、党参、秦艽、丹参、灵芝、鸡血藤等。此外,藏区还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资源,其中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盘羊等系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物种,属国家保护动物,白唇鹿为中国特有,是世界珍稀动物之一。 iP? ASqo{  
)`+@j.75  
在能源方面,藏族地区主要有水能、地热能和太阳能等。据统计,仅西藏地区,平均天然水能蕴藏约为两亿千瓦;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三千五百四十八亿立方米;冰川水资源总量为三千三百多亿立方米。藏东南地区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区地表水资源的70%。雅鲁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蕴藏量为八千万千瓦,加上多雄藏布河、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五大支流,天然水能蕴藏量约有九千万千瓦。西藏的地热蕴藏量居全国第一位。 *A1TDc$  
3P^gP32  
在藏区,已发现了丰富的矿藏种类,探明了许多矿种的储量,其中的一些矿种的储量十分可观。在藏北班戈湖至怒江大断裂与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两个岩带上,已探明了铬铁矿点。此外,锂、铜、硼矿、重晶石、砷、白云母、尼炭、石膏、陶瓷土等的储量都居全国前列。而西藏的自然风光和宗教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那圣洁美丽的山水冰川,那仿佛伸手可及的天空,还有那蓝天一样清澈嘹亮的歌,那遥遥远远的路上虔诚朝拜的人们……西藏,一片无与伦比的高原,谁都会心驰神往! };|PFWs  
4@mXtA  
苗族: f~"V  
V&+$V q  
苗族现有人口七百三十九万八千余。主要聚居于贵州、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广东等地,有大的聚居区,也有小的聚居区,还有与其他民族杂居区。使用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分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大方言中还有小的分支方言。杂居地区的苗族人,会讲汉语或侗语、壮语等。过去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1956年创制或改革了四种方言的拉丁拼音文字方案。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也有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t H.np  
Is6']bYh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相传起源于五千多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古族名)部落。史称“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有苗族的先民,传说与黄帝、炎帝有合有战的蚩尤,是苗族人尊奉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苗族迁徙的足迹不仅遍布南中国的山山水水,而且漂洋过境,走向异域。如今越南、泰国、老挝以及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苗族人在生活。各地苗族人有许多自称,如“牡”、“蒙”、“毛”、“果雄”、“带叟”等,还有按住地、服饰等不同,在“苗”字前冠以不同名称,如“长裙苗”、“短裙苗”、“长角苗”、“红苗”、“黑苗”等。 ]vkHU6d  
ryp$|?ckJ  
自汉朝以来,苗族人由于战争、饥馑、疾病以及生育繁密、农田丢荒等原因不断迁徙,造成了苗族人分布广泛,方言、服饰、头饰、习俗的巨大差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苗族人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兼营油桐、油菜等经济作物和田七、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wd)  
o4 g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农历4月8日、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入夜,村寨中响起铜鼓声,外村寨的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芦笙、笛子来到村寨附近“游方”(男女青年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龙舟节是每年农历5月24~27日,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 I nK)O ';  
M@X#[w: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芦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及建房、丰收、迎亲等日子里跳,舞姿多重下肢变化。民间群众性芦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围一圆圈踏乐而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竞赛性的芦笙舞一般在节日或集会上由少数技巧较高的男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人,动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卧、倒立等高难动作,很受群众欢迎。 )zt4'b\)v  
jsaCnm>&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Ry S{@=si  
1`_)%Y[ZJ  
苗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总体来说,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8si^HEQ8  
^|{fB,B  
彝族: tRBK1h  
Byj~\QMD|  
彝族现有人口六百五十七万两千余。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最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就是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使用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个方言。彝族文字是一种音节文字,形成于公元十三世纪。与汉族人居住联系比较多的彝族人能通汉语。彝族人过去流行多神崇拜,清初云贵地区部分彝族受道教和佛教影响教,公元十九世纪末年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但信教的人很少。 K.1yncS^  
T5_Cu9>ax  
彝族是中国人数较多、分布较广、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彝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西南的土著部落不断地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公元八~十世纪,以彝族和白族为主体的南诏国政权建立。 HWOH8q{f!  
T@Z{KV"S  
彝族的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广大地区,各地的彝族人都传说他们是出自仲牟由,其所生六子发展为“六祖”部落。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长期地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至二十世纪中有些地方还残留着奴隶制。彝族人有许多自称,因地而异,如“诺苏”、“纳苏”、“罗武”、“罗罗”、“米撒泼”、“撒尼”、“阿细”、“阿西”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按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3y\cv0ct  
-JK4-Hg  
彝族的文献典籍卷帙浩繁,内容涉及哲学、史学、宗教、文学等诸方面。其中《西南彝志》是记述彝族历史、风俗的彝文书籍,被誉为彝族的百科全书。史诗《梅葛》描绘了先民开天辟地的经过,想象奇特,瑰丽多彩。长篇叙事诗《阿诗玛》是描写彝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诗中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每年的农历6月24日是彝族最隆重的火把节。这天,人们手执火把围绕住宅和麦田游行,然后燃起篝火,唱歌跳舞,村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bI(98V,t  
!T . @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流传着各种曲调,如爬山调、迎客调、娶亲调等等。彝族的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笛、铜鼓等。彝族的舞蹈也颇具特色,如“跳歌”、“跳月”、“打歌舞”、“锅庄舞”等,其中“阿细跳月”是最流行的舞蹈之一。夜幕降临,在皎洁的月光下,小伙子们吹起短笛,弹起三弦,男女青年和着节拍,翩翩起舞,跳到酣畅时姑娘们会随手摘一片树叶含在嘴上吹起曲子,欢快的舞蹈直到月落方止。 ~' =4K/39  
F &}V65  
彝族的婚礼也很独特,大凉山彝族群众中至今仍普遍保留着“抢婚”的遗风。娶亲时,男方亲友由新郎兄弟率领,抬着礼品到女家迎亲。女方藏于门后,待迎亲者一到,便向他们泼水,当迎亲人靠近闺房时,女方又以锅灰抹在他们脸上。但若迎亲人摸到新娘的衣服,女方亲属就不再进行阻拦。这时新郎的兄弟就把新娘背上,冲出来直奔男家,女方亲属则追随其后,装作要抢回新娘。直到新娘远去,仪式才算结束。 $7d"9s\$"  
^0-=(JrC  
彝族服饰古朴、独特。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有不同的服饰习俗,大致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等。凉山的彝族成年男子往往在脑后留一绺长发,象征男性尊严不可侵犯,俗称“天菩萨”。他们还喜欢用青布包头,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俗称“英雄结”,以示英武气概。凉山彝族姑娘的三节裙是用三种不同花色的布料拼成,跳舞时宽宽的裙摆随风飘起,像一朵大大的喇叭花,而她们的花包头则被看作自由、幸福的象征。 ZE` {J =,  
ayp}TYh*  
彝族的传统民居被称为“土掌房”。这种“土掌房”一般以石块为房基,土坯砌墙,形成平台屋顶。平台屋顶滴水不漏,又可以晾晒谷物。“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彝族的食品主要为玉米、荞麦。彝族人喜欢饮酒、吃“坨坨肉”。饮酒时席地而坐,围成圆圈,依次轮流喝,这叫喝“转转酒”;逢年过节,彝族姑娘还会抱出一坛酒,插上几根麦秆放在家门口的路边上,供来往过客饮用,这叫喝“秆秆酒”。这两种喝酒的风俗体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64fG,b  
'7s!N F2  
壮族: `0:@`)&g1  
%A3Jd4DH  
壮族现有人口约一千五百四十八万九千余,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南宋时期曾在汉字基础上创制过土俗字,但不规范。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壮族多使用汉文。 Dy!fwYPA/{  
7l3q~dQ  
壮族为岭南有着悠久历史的土著民族。几万年以前,壮族的先民就生活在中国的南方。春秋战国时是百越的一支。宋朝以后又以“僮”“土”等名称见于史册。 aDuanGC/V  
Cq~Ir*"  
各地壮族人有二十多种不同的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为“僮”,1964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经国务院批准,把“僮”改为“壮”,更加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精神风貌。1958年3月15月,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壮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壮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基督教、天主教也传入壮族地区,但影响不大。 GWKefH  
gp=0;#4 4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 (`?  
z/b*]"g,  
壮族人民爱唱歌,壮乡素有“歌海”之称,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壮族民间歌手的典型代表。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初三,方圆数百里的男女青年都身穿节日盛装,云集一方,对唱山歌,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使美丽的壮乡成为歌的海洋。“歌圩”还是娱乐和青年男女社交恋爱的场所,在三月三歌节上,要举行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红蛋、择佳偶、放花炮等活动。 Za w+  
h%%'{^>~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瑰丽的壮锦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品,与湘绣、蜀锦齐名,图案精美、织工精细,享誉海内外。铜鼓是中国青铜文化中的一株奇葩。壮族祖先创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被称为铜鼓艺术高峰期代表。迄今在广西发现和收藏的铜鼓有五百多面。铜鼓声音洪亮,在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布号令的重要工具,也是权力和财富的标志。 |4vk@0L  
xpz Jt2S  
节庆饮食最能反映壮族饮食习惯。农历3月3日吃的五色饭是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液分别浸泡糯米,然后蒸熟制成的。五色饭色彩鲜艳,用于祭祀和待客。每到春节和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驼背粽”。其做法是将上等糯米浸泡后用粽叶包裹,包时在糯米中间放绿豆沙或一条拌好作料的肉条,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驼背粽”大的能到二三斤,小的也有一斤,很长时间才能煮熟,是节日馈赠的佳品。此外,烤整猪、白斩鸡等,都是壮族用以待客的特色佳肴。 ^d,d<Uc  
',f[y:v;  
壮族地区处处是奇峰秀水,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桂林是全国四大旅游热点之一。在广西左江、明江地区连绵数百里的悬崖峭壁上,分布着八十余处两千多年前壮族先民创作的岩壁画,各种人物、动物、器物的绘画多达一千七百七十余幅。这些画面气韵生动,表现了征战、狂欢、乐舞、祭祀等内容,被统称为“花山崖壁画”。这些岩壁画形成了极为珍贵的人文景观,世所罕见。 * 7CI q  
M5]w U   
布依族: ^IpS 3y  
JmkJ^-A 6  
布依族现有人口约二百五十四万五千余。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其余分布在黔东南、铜仁、遵义、毕节、六盘水及云南的罗平和四川省宁南、会理等地。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有三种方言,与壮语有密切的亲缘。布依族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gdd  
||qW'kNWM  
布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信仰多神,少数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越人的风俗习惯。有人认为西汉的夜郎国,与布依族有渊源关系。布依族自称“布依”“布越”“布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Mvux=Ws  
!*p lK6a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6月21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布依族人还有敲击铜鼓的习俗。 rS=6d6@  
5QlJX  
居住在贵州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房屋多为吊脚楼,古称干栏。楼底圈牲口、堆杂物;楼上住人。在黄果树瀑布一带的布依族人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薄石材,在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石板房,除檩条和椽子外,整座房屋全用石板建成。来到布依村寨,就像进入了神奇的石头王国,这种房子整洁优美,冬暖夏凉,防风防雨又能防火。 h<?Vzl  
H=0Y4 T@)T  
布依族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其他糯米食品也很丰富。如农历1月里的枕头粽、端阳节的三角粽、6月6日的米团子、7月15日的搭连粑等,都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不可缺少的礼物。布依族人还喜欢吃酸菜。味道独特的黔南独山盐酸菜,在清朝就是贡品。制作时用糯米酒渣、辣椒末、大蒜、冰糖等作为作料。其色泽金黄,菜体清亮,酸辣甜咸各味具备,如今不仅畅销中国国内,还远销新加坡、日本、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地。 cng 1k  
5z0SjQ  
在布依族地区出土的文物表明,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种植水稻的农业民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秦汉时期的布依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布依族地区盛产名茶,都匀毛尖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优等奖。在布依族人制作的茶叶中,味道别具一格的是姑娘茶。此茶在清明节前由姑娘采回茶尖嫩叶,炒热后保持一定湿度,然后把茶叶一片片叠成圆锥体,晒干后经过处理,就制成了姑娘茶。此茶形状优美、品质精良,是茶中精品,只赠亲友或情人。 [xHK^JP 8F  
&TKB8vx=#  
布依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各具特色。一般男子穿对襟短褂、长裤,包头巾,女子穿大襟衣、长裤或百褶裙,戴各种银制首饰。布依族人心灵手巧,蜡染布制作工艺历史悠久、花纹图案美观,精致典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享誉国内外的工艺品和收藏品。 J:t1W=lJ3  
ZZ.GpB.  
布依族地区多河谷和平坝,山青水秀,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闻名世界、景色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就在布依族人聚居的地区。还有被誉为“贵州高原之花”的花溪、黔南奇异的溶洞……布依族地区众多的风景名胜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旅游者。布依族地区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资源丰富。南、北盘江已成为中国水利电力的重点开发区,黔东南有丰富的金矿。布依族的工艺品出口欧美及日本、东南亚等地。 m/<7FU8  
YI|7a#*F  
朝鲜族: G"wy?  
moh7:g  
朝鲜族人口为一百九十二万六百余,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绝大多数朝鲜族人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但目前尚未有定论,有六种方言。朝鲜文是在朝鲜李朝世宗主持下于公元1444年创制的拼音文字。关于朝鲜语的系属问题,中国学术界尚未定论,但多数倾向属阿尔泰语系。 OXI.>9  
;8H m#p7,  
朝鲜族人信教的人很少,只有极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或天主教。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物质生活较好的一个民族。 OT+LQ TE  
6Z0@4_Y@B6  
在我国的朝鲜族人,主要是十九世纪中叶由朝鲜半岛陆续迁入的。1910年,日本帝国吞并朝鲜后,不堪忍受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就已达三十六万多人。他们在我国东北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USv: + .  
|X0h-kX4  
朝鲜族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角,被誉为“东北三宝”。敬老爱幼是朝鲜族人的美德。 9ELLJ@oNC  
~J)_S' #  
侗族: )[i0~o[  
|wZcVct~  
侗族现有人口二百五十一万四千余,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的地区,其中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地。使用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有南北两个方言。侗族原无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字。1958年以侗语南部方言为基础,以贵州省榕江话为标准音,采用拉丁字母创设了侗文。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Q/xT>cUd  
Gm~jC <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史册上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x\e  
e)"] H*  
侗族传统节日有侗年、吃新节、祭牛神节等。吃新节时,旱稻刚熟,家家尝新米饭,供奉祖先,并唱侗歌、侗戏,举行斗牛活动。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古楼大歌”,它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复调音乐:即若干旋律同时进行而组成有机整体的一种音乐形式。)的说法。侗家以人人会唱歌自豪,誉称侗族地区是“诗歌的海洋”。 E{'{fo!#)  
'RZ=A+%X  
侗族妇女喜欢种棉花,自织布、染布。侗族服饰朴素,色调以青、蓝、白、紫为主。男子多穿对襟短衣,或右衽无领短衣,包大头巾。女子上穿大襟无领无扣上衣,下穿百褶裙或长裤,束腰带、裹腿,包头帕或戴银冠及各种银饰等。侗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大都实用美观,富有鲜明特色。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出各种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 5P'o+Vwz  
}81eef4$S  
侗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粳稻为主,糯稻次之,并善稻田养鱼。侗族的主食是大米,山区则多食糯米。侗族还喜食酸味,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等,有“侗不离酸”的俗语。侗族人还从事林业,以种植杉木、油茶著称。油茶是侗族人民的普遍嗜好,也是待客佳品,做法是用谷雨茶同糯米炒成糊状后再冲水,拌以茶油炸好的米花、黄豆、花生等,其味鲜美,清香可口。以油茶待客是侗族人热情好客的习俗。 #y;TSHx/  
}(tuBJ9  
瑶族: IY_u|7d  
^hL?.xj  
瑶族现有人口为二百十三万四千余,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也有分布,居住形式为大分散、小聚居。使用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瑶语是三种语言的总称,包括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各地瑶族人的语言差别很大,往往不能互相通话。瑶族人通常能用壮语和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汉文。瑶族人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cl2+,!:  
"^gV.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莫徭”、“蛮徭”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 %3SBs*?  
WxE^S ??|  
因不同的经济生活、地域、服饰、头饰,还有几十种不同的称谓,如“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茶山瑶”、“背篓瑶”等。称谓中因都有“瑶”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瑶族。由于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不同,瑶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副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瑶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nrFuhW\r  
[l`_2{:  
白族: _U Q|I|V#  
N*mm[F2+F  
白族现有人口一百五十九万五千余,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三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白族人民从唐朝开始曾经使用过以汉字为基础的方块白文,以记录白语。由于汉族和白族的交往,白族人长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所以白语里含有大量汉语词汇,汉文很早就成为白族通行的文字。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ng0tNifZ;  
r:.ydr@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白族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洱海区域。从考古发掘的苍洱遗址、海门口遗址,都表明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经有居民生息繁衍。 ]'"aVGqa.  
j Z6]G{  
白族使用磨光石器,从事简单农牧和渔猎生产,过着半穴居的生活。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发展农、牧业生产。公元二世纪,汉武帝就在苍洱地区设置了郡县。公元八~十三世纪,这里先后出现了以彝、白先民为主体的奴隶政权南诏国和以白族段氏为主体的封建领主制政权大理国。白族90%以上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白族人自称“白子”、“白伙”、“白尼”,汉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M= ]]kJ:I  
|Q|vCWel{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7-27
姓氏略考--中国的少数民族
土家族: s(u,mtG  
Dqz9NB  
土家族现有人口为五百七十万四千余。主要聚居于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毗连地区。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由于和汉族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绝大多数土家族人均会使用汉语,使用土家语的人也多通汉语。土家族人使用汉文。土家族人崇拜祖先,信奉多神。 ~REP@!\r^  
vXUq[,8yf  
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先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今湘西、鄂西一带繁衍生息,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五溪蛮”。宋代以后被称为“土丁”、“土民”、“土兵”等。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 tY>_ +)oi  
M"l<::z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长期不被承认的土家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并且在1957年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qt+.vd  
pGHn   
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还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江等民族自治县。土家族受汉族影响较大,农业生产发达、经济发展迅速、文化教育先进。土家族人生活的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武陵源是世界文化遗产,张家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eV4ma"  
k}tT l 2  
哈尼族: PEIf)**0N  
UP?]5x>  
哈尼族现有人口为一百二十五万四千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的哀牢山区。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哈雅、碧卡、豪白三个方言。哈尼族原来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哈尼族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 $Il:Yw_  
ZlEH3-Zv  
哈尼族人因居住地不同而有许多自称,如称“哈尼”、“爱尼”、“豪尼”、“卡多”、“碧约”、“白宏”的人比较多。史书记载中,称他们为“和蛮”、“和泥”、“窝泥”、“俄泥”、“哈泥”、“阿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民族各支系协商后以哈尼为统一的族称。 n |Is&fy  
!hS~\+E  
哈尼族源于古代的羌人。羌人逐渐南迁,到公元七世纪时已经居住到今哀牢山、无量山一带;唐朝南诏时期又向东南集中,聚居于红河、元江岸边,在此开发和发展经济。今天,元江南岸的崇山峻岭上铺满了层层梯田,有的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这就是世世代代的哈尼族人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哈尼族人利用那里山高水长的地理优势,把终年不断的溪流涧水引进梯田,形成完全自然的灌溉网。他们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多种经济林木、培植茶园。哈尼族人保持着父子连名制,即父亲名字的最后一或二字,为儿子名字的开头。 >|!s7.H/J/  
gxf{/EjH  
哈萨克族: E%tGwbi7  
hantGw |  
中国哈萨克族人口总数目前已超过一百二十万,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pLWJvj6-  
<1xs ya[e  
哈萨克民族主要由古代的乌孙、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大月氏,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共同融合而形成。从公元十三世纪初铁木真为首的蒙古民族强大,到十五世纪哈萨克王朝的建立,哈萨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联合的步伐。而哈萨克民族共同体的最终构成与历史上“白帐汗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3|qT.QR`Z  
wx2 EMr   
公元十三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把从亚洲到欧洲凡是蒙古人马蹄所到之处,分给了自己的四个儿子。长子术赤分得钦察草原,建立金帐汗国。不久,由于领户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据局面。斡鲁朵分得了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白帐汗国”,并于公元十四世纪一度强大,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公元十五世纪初,“白帐汗国”王朝东部又分裂出了乌孜别克汗国。该汗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汗王阿布尔海里对外大肆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内凶狠残暴,进行野蛮统治,从而激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汗的儿子克烈和加尼别克苏丹对阿布尔海里汗王的不满越来越强烈,甚至达到公开对抗的程度。 B>=NE.ulUL  
34e> R?J  
公元1456年,克烈和加尼别克苏丹带着自己的部落迁徙到楚河流域,在新的地区建立起了独立的政治实体——“哈萨克汗国”,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从而吸引了周邻大量游牧部落纷纷前来加入。这样,大约在公元十五世纪末,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哈萨克民族最终形成。公元1755年,哈萨克中玉兹的可汗阿布赍与清军定边将军正式接触,建立了藩属关系。 0!6n  
% bpVK~z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信仰和伊斯兰教。哈萨克族相信万物有灵,因而天、地、日、月、星宿、水火都成为崇拜的对象。从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哈萨克族皈依了伊斯兰教,但在哈萨克牧民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北方游牧民族原始萨满教的一些成分。 5OS|Vp||b  
@s[Vtw%f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很有特色,乐器种类繁多,乐曲丰富多彩。“冬不拉”为弹奏乐器,是哈萨克族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拉奏乐器以“库布孜”为代表,演奏起来声音类似小提琴。吹奏乐器主要有“思布孜可”等。哈萨克族的打击乐器也有很多,极有特色的是“阿迪托亚克”。这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外形类似马蹄,加之所奏出的效果,哈萨克族称之为“马蹄音”。哈萨克族民间乐曲十分丰富,古朴雄浑,优美动听。哈萨克族最善于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他们舞蹈的特点是用“动肩”跳“马步”,动作感极强,表现出粗犷剽悍的民族风格和热烈奔放的草原气息。 RD1N@sHDKc  
)4@La&  
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娱乐活动主要包括叼羊、赛马、姑娘追和摔跤等,其中男女骑手娱乐活动“姑娘追”更富有情趣和浪漫色彩。哈萨克先民的传统节日是“诺吾鲁孜”节,流传至今,类似于春节,在阴历春分日举行。信仰伊斯兰教后,哈萨克族每年都要欢度“肉孜节”和“库尔邦节”。 Frxim  
ImnN&[Cu  
“穹庐为室分兮旃为墙”——西汉时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曾描述了古代中亚游牧民的居住习俗。两千多年来,以游牧为生的哈萨克族在居住形式上继承了祖先的传统。穹庐即毡房,由于哈萨克族在春、夏、秋的三季牧场中要不停地迁徙,只有易于搭卸、便于携带的房屋,才能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毡房正符合了上述要求。“忒哈拉”(圆顶房)是哈萨克族的定居房屋,冬暖夏凉。 Ny oRp  
&N^^[ uG  
在历史上,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服饰带有浓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征。其饮食习惯也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畜牧业紧密相关,以肉、奶、茶、面等食品为主;而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饮食中的分量很大。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马奶酒等等。其中马奶酒是哈萨克牧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2S`D7R#6s  
)X dpzWod  
哈萨克族及其先民饲养的的伊犁马和巴里坤马闻名全国。由于长期从事游牧畜牧业,需要不断移动,马就成了乘骑的主要交通工具。哈萨克牧民离不开马,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游动迁移、从事狩猎,都需要骑马,他们有句谚语说:“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哈萨克牧民转场、运输货物,则常用牛车或骆驼驮运。哈萨克族的工艺是构成其游牧文化的重要方面,形式主要有雕刻、刺绣和手工艺品。其中雕刻艺术和民间刺绣相当精湛。哈萨克族金银匠手艺也有很高水平。他们常常用金、银、铜和宝石、玛瑙装嵌在马鞍、马衔、马镫带上,设计出各种赏心悦目的图案。 xbeVq P  
y66V&#`,e0  
公元1864年,中俄双方签署《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了中国西北边疆大片领土,一些哈萨克部落不愿受沙俄统治,纷纷迁到中国境内。清政府对所辖哈萨克人在原氏族部落制度基础上,实行千户制。官员也分为千户长、百户长、台吉、公等。哈萨克人要交纳赋税,履行国民的义务,最终接受中央王朝的直接统辖。历代哈萨克人民为守疆卫土,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都护府”,主要是由于与哈萨克族源有关的乌孙结盟,共同击败了匈奴贵族,才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至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土地并入中国版图。 9iWs'M  
:vqfWK6mv  
公元十九世纪后半叶,沙俄武力征服中亚,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西北大片领土,使大批哈萨克牧民遭受到残酷统治。哈萨克人民不畏强暴,多次起义,打击了沙俄在中亚的统治。《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沙俄强迫伊犁各族人民迁移,遭到哈萨克人民的顽强抵抗。不仅如此,在公元1855年火烧俄国“贸易圈”的斗争中和在公元1871年抵抗沙俄入侵伊犁的战斗以及阿勒泰地区抗俄的斗争中,哈萨克人民均表现出了坚决反对外敌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 w&F/P]1  
P%-@AmO^_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哈萨克族人民进入了与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1951年1月,甘肃省敦煌县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员会”。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三省边境哈族头人联谊会及各族团结会”。会上讨论了划分哈萨克族牧居区域,建立民族自治政权,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问题,拟定了《甘青新边境各族代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安置边境哈族的协议意见》。规定:甘肃以海子为中心,东至哈尔腾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尔图,上述地区为哈萨克族居住和放牧区域。 g'F{;Ur  
IQz:D J  
青海都兰方面以格尔木为中心,东至达赍,西至乌图美仁,南至古尔班崖吉,北至且如地带为哈萨克族居住放牧区。从此,甘青新边境的哈萨克人民彻底结束了长期漂泊动荡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居住地和放牧草场。1952~1953年间,经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被乌斯满匪帮裹挟到镇西的三百户哈萨克族牧民迁回阿勒泰。从此,巴里坤的哈萨克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从1954~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一批批哈萨克族牧民由甘肃、青海陆续迁回新疆。 DV,rh83.ip  
)kq3q5*_  
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区在伊宁市正式宣告成立,区下设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专区,并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托,代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区(后改称自治州)。1955年11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行政区域划分的规定,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区改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y#QHJ.j  
<}^W9 >u<  
哈萨克族最主要的游牧区在新疆伊犁地区,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年降水量大都在200毫米至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较低。河流两岸、山麓地带、湖泊水泉周围成为哈萨克族草原畜牧业和种植业活动的理想场所。哈萨克族游牧的草原地带土特产、名贵药材和山林资源都很丰富。地下资源也相当丰富,有金、铜、铁、铅、锌等。如阿尔泰山,即为蒙古语“金山”之意,富蕴县的铍、锂、钽、铌、铯、铷、铪等八十二种稀有金属矿藏储量居全国之冠,该县可可托海三号矿被称为“天然矿物博物馆”。 ]lKQ wpX3  
|+^-b}0  
傣族: '}`|QJ  
=s2dD3Fr|  
傣族现有人口一百零二万五千余,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县。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四种。四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傣族多信仰小乘佛教。 [I`r[u  
pP4i0mO{Dv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人过去自称为“傣那”“傣雅”“傣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J3ZTyjb  
O};U3=^0f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7KcvBn"4  
_]"5]c&*3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1~4为冷季,5~8月为热季,9~12月为雨季。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t<$ {  
_}X_^taTZS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农历6月6日~7月6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U9D4bn D  
`.z;.&x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G<kslTPyq  
Q 'R@'W9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朝就远销中国各地,清朝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一百一十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c9\jELO  
+/60$60[z  
黎族:  {g?$u  
G#ov2  
黎族现有人口一百十一万一千余,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乐东、三亚、通什等七县二市之内。黎族是中国一个古老民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与壮、布依、侗、水、傣等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特别和古代百越的一支骆越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秦汉以前骆越的一支就从大陆两广地区迁移到海南岛。黎族有许多自称,如“孝”“岐”“美孚”“本地”等,“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十一世纪的宋代正式见于史籍,直至今天。黎族的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为主,杂以自然崇拜,有些地区还保留着图腾崇拜的痕迹,近代少数人信仰基督教。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居住的地区不同方言各异。无文字,很多人通晓汉语。 VLW<"7I 6\  
\2#>@6Sqrl  
“三月三”是黎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各村寨都要举行祭祖仪式,青年男女盛装打扮聚集到一起,各自以对歌的形式相邀族外的意中人,随后一对对有情人分散到丛林翠竹中或山间小河边互诉衷肠。入夜,篝火燃起,人们尽情游戏娱乐。天快亮时,恋爱中的男女依依惜别,互送定情信物,相约来年“三月三”相会。在节日劳动间歇,黎族人喜欢跳“竹竿舞”,通常是在庭院或打谷场上跳这种舞。舞时,两边各蹲四个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做出各种美妙动作,舞蹈颇为热烈,引人入胜。 SMVn2H@  
MtC\kTW  
黎族因状似倒扣船只而得名的船形屋,是黎族的传统住房。黎族称其为“布隆亭竿”意为“竹架棚房子”。“布隆亭竿”有辅地形、高架形和向金字型过渡三种。其共同特点是茅草房顶,木头或竹子的梁柱,编竹抹泥墙、竹条墙或椰叶墙;屋内设火灶,灶上方悬挂竹筏,作烤干食物用,屋顶侧面开天窗。“布隆亭竿”中没有间隔和睡床,居住者一般在灶旁铺席席地而睡。现在在黎族地区这种房屋已不多见,多数住室已为金字顶代替,靠近城镇的黎族人已住进瓦房。 9L;fT5Tp7  
OosxuAC(  
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宋末元初时纺织家黄道婆就曾在海南岛向黎族妇女学习纺织技术,创造出一套先进的纺织工具和技术,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黎族服装以棉麻为原料。黎族人多穿对襟无领上衣,妇女穿对襟无袖开胸上衣,下穿筒裙,裙上绣有各种图案。黎锦是黎族人最为著名的纺织工艺品,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色彩艳丽富于特色而驰名天下,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E(Tvj\9  
o 5dPE{f  
黎族人民居住的海南岛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湿、风景秀丽、四季常青、物产丰富,不但农业发达而且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甘蔗、水果、油料等都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嚼槟榔是黎族人的一种嗜好,槟榔是待客、定婚不可缺少的佳品。据说槟榔有助消化、驱绦虫、降血压、提神健胃的作用。 :@zz5MB5@  
n>?o=_|uR  
傈僳族: +CL`]'~;E-  
iIFM 5CT  
傈僳族现有人口为五十七万五千余,要聚居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分散居住在附近州县和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使用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傈僳人创制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的后创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新文字,现已在傈僳族人中推行。 f0+)%gO{  
]cvP !  
傈僳族过去信仰原始宗教,公元二十世纪初传教士进入后少数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FPsoH  
? S^ U-.`  
傈僳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其族称最早见于唐朝,并沿用至今。傈僳族和彝族、纳西族的关系密切,源于唐时的“乌蛮”。公元八世纪时,傈僳族先民居住在金沙江两岸。公元十六世纪中叶,因反对掠夺、压迫和躲避战争,大批傈僳族在头人的带领下迁徙到怒江地区。傈僳族人居住在偏僻遥远的高山上,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刀耕火种原始农业和狩猎为生,到公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保留着明显的氏族社会残余。仅怒江地区就有虎、熊、猴、蛇、羊、鸡、鸟、鱼、鼠、蜂、荞、竹、菜、麻、柚木、犁、霜、火十八个氏族名称,这些名称是他们各自崇拜的对象即图腾。 %O] ]La  
yf7p,_E/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傈僳族人民获得新生。特别是发展了交通事业,使傈僳族人走出封闭的大山,其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飞速发展。 E(]39B"i  
z2'3P{#s  
佤族: LsB|}_j7  
ejs_ ?  
佤族现有人口为三十五万两千余,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及其周围山区。使用佤语,属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有巴饶克、佤和阿佤三个方言。佤族原来没有文字,1957年设计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佤族文字方案。佤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的自然宗教。 ;ED` 7  
hO8~Rg   
佤族是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两千年前就与布朗、德昂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开发高黎贡山和澜沧江地区。 h"O4r8G}  
{\:"OcP #  
佤族自称“佤”、“巴饶克”、“阿佤”等,都有“山居人”的意思。周秦时期其先民是“百濮”的一支,唐朝时期称“濮子蛮”,宋朝时期称“濮蛮”,明朝称“古剌”,清朝时期称“嘎剌”、“哈瓦”。当地傣族称其为“卡佤”,因为“卡”在傣语中意为奴隶,所以这种称呼带有侮辱性。 ,%Go.3i[  
jimWLF5Q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体现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为其正名统一称为佤族。佤族人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上,特别是在山峦起伏的阿佤山区,交通不方便,因此与外界交流少,经济发展缓慢。只有在他们翻身做了主人以后,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ULT,>S6r  
Ec2?'*s   
畲族: qnO>F^itF  
*3R3C+ L  
畲族现有人口六十三万余,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居住地多属江南丘陵地带。先民是长河“武陵蛮”一支,后经多次迁徙,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到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山区。使用畲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无文字,通用汉文。有两种方言。 8u|F %Sg  
Q0j4 c  
畲族人崇拜祖先,是中国东南部崇山峻岭中古老纯朴的少数民族,早在公元七世纪,畲族先民就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繁衍生息,那时称“蛮”“蛮僚”“峒蛮”等,南宋始称畲民。“畲”的意思是“刀耕火种”,作为一个民族的称呼,大概是因落后的劳作方式。元代以后畲民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出现在史籍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畲族。 ]=Tle&yM+T  
"h\ (a<  
生活在各地的畲族人都说他们的发源地是广东省潮州凤凰山。畲族人多是小聚居,并和周围的汉族人交错杂处,甚至有的和汉族人居住在一个村子里。畲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除广种水稻外,还种植茶树、甘蔗、苎麻等经济作物。畲族人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和汉族一样,畲家山乡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畲族住房多为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一般都有厅堂和左右厢房。盖房往往是先立柱、上梁、盖瓦,然后再筑墙和整修室内。 DnP "7}v  
qK-\`m  
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四十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畲族每年还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祖图,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 c,L{Qv"n{  
:ceT8-PBRx  
农历2月2日的“会亲节”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由于族支繁衍,子孙散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2月2日为“会亲节”,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节日中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友、致问候。入夜,约为信号的信炮凌空而起,一队队提灯游村的人贯穿行于各个畲村,山谷里礼炮齐鸣、烟花怒放。 E``\Jre@  
bNh~=[E  
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花边为宽纹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老年妇女穿窄纹花边的衣服、短裤,裤角镶有锯齿形花纹,束黑色绑腿。畲族妇女的“凤凰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全套“凤凰装”一般作为畲族女子的嫁衣。 (Kg( 6E,  
"QLp%B,A  
每年农历3月3日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各家照例要蒸乌米饭,用来聚餐、赠友、祭祀祖先。乌米饭的做法是把野生植物乌树叶捣碎煮汁,然后捞出,在汁中放入糯米,这样做出的饭颜色乌黑,数日不馊,用猪油炒热,香软可口。 rp_Aw  
Xf6\{  
畲族地区多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有丰富的作物及特产资源,农产品以稻谷、玉米、豆类、烟叶、土豆为主,盛产林木及毛竹。树木以松杉为主,还有世界稀有的珍贵树种栓皮栎、檫树。最具特色的是方形木,树干棱角分明,枝叶茂盛。畲族地区还盛产茶叶、油桐、香菇及名贵药材,著名的景宁“金奖惠明茶”就出产在这里。畲族地区还有丰富的动植物及矿产资源。 HLb`'TC3r+  
_)a!g-Do7  
高山族: Y*-dUJK-`  
hwi$:[  
高山族现有人口约四十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中部山区和东部的纵谷平原及兰屿岛上。此外,还有两千九百多人散居在福建、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山族使用高山族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泰耶尔(泰雅)、邹(曹)、排湾三个语群,多达二十种语言,现在仍在使用的有十三种语言。高山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2B[I- K s  
;dqu ld+q  
高山族信仰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天神、自然神和精灵妖怪。基督教传入后,一部分高山族人信奉基督教。 f"aqg/l  
fDrjR6xV  
高山族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台湾就有“左镇人”和“东滨文化”。考古学家在台湾先后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新石器时代的“大奋坑文化”“圆山文化”“卑南文化”的遗迹。这些文化与大陆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省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极为相似,说明高山族主要是来自大陆沿海一带古越人的一支,融合岛上的居民后形成的。高山族的族源又融合了少数来自菲律宾群岛和琉球群岛的居民。至今高山族人仍然保留着一些本民族的特色,如黥面、凿齿、穿耳等习俗。 h"4i/L3aAh  
Z ItS(o J.  
高山族这一民族称谓,是1945年后中国人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它包括了“雅美”“阿美”“赛夏”“泰雅”“布农”“曹”“排湾”“卑南”“平埔”等称谓的人。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语言、习俗、服饰等都有很大的不同。高山族人主要从事农业、林业和狩猎,其中雅美人主要从事捕鱼。 dw3H9(-lp  
@!,W]?{  
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被誉为“歌舞繁荣的社会”。其杵舞和长发舞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杵舞源于舂谷劳动,参加者环绕木臼,边唱边杵击臼而舞。长发舞一般在月光下进行,跳到高潮时弯腰以发触地,舞姿优美,气氛热烈。高山族的节日往往与农事活动有关,比如播种节和丰收节,内容是祭祖、举行农耕仪式、会餐、歌舞娱乐等。 2SJ|$VsLaE  
SxW.dT8{  
高山族常用的衣料是用苎麻自织的“番布”。高山族喜欢用鸡尾、鸟羽做头饰。成年男子喜欢穿鲜艳的腰裙,女子穿长裙,高山族至今还保留着纹身的习俗,但文身的图案越来越小,越来越隐蔽。高山族的传统房屋一般用竹子做围墙,用木棍做立柱与横梁,以茅草盖顶。高山族喜欢一个宗支同住一处,每个村庄都建有未婚男子的集体宿舍--公廨。未婚男子在公廨接受生活、生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婚后才可离开。公廨建在村寨中央,公廨广场是村里人的活动中心。 9e0t  
de,4M s!%  
高山族的食物比较简单,以稻米、粟米和甘薯为主食,烤鹿肉和酸鹿肉是高山族的风味食品。烤鹿肉一般是将新鲜鹿肉切成小块,用竹条串好,撒上盐、生姜等调料,然后用木炭烧烤,烤出来的鹿肉香气四溢,是高山族饮食中的上等佳品。酸鹿肉是把新鲜鹿肉切成小块,与凉米饭掺在一起加盐放入坛内密封,一个月左右发酵成熟,吃起来特别爽口,食用方便。 p.x!dt\1kC  
g%%j"Cz1  
拉祜族: fB`7f $[  
z99jW<*0  
拉祜族现有人口为四十一万一千五百余,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澜沧县、孟连县,少数人与其他民族杂居于云南省西南边境县。拉祜族使用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拉祜纳和拉祜熙两个方言。由于拉祜族人长期与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数拉祜族人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拉祜族人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式的拉祜文。 3AcCa>  
LseS8F/q  
公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拉祜族人信仰多神的原始宗教。后大乘佛教传入,又流行这一宗教,还有少数村落居民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Q:mLc  
z1m$8-4  
拉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与彝族、纳西族等民族同源于古代氐、羌族系,由青藏高原不断南迁而形成的民族。清朝时的史籍记载中,拉祜族被称为“倮黑”。拉祜是本民族的自称。在拉祜语中,称“虎”为“拉”,“用火烤食”为“祜”,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虎肉”。这一族名充分反映了拉祜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狩猎的民族,被其他民族的人称为“猎虎的民族”。 iU"{8K,  
Nj$h/P  
拉祜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公元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封建领主或地主经济,但仍有一些地区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残余,还在实行刀耕火种、轮歇抛荒的落后耕作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拉祜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7(]M`bBH  
Qcs >BOV~  
水族: EbMG9  
kqt.?iJw  
水族现有人口三十四万五千余,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附近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和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有阳安、潘洞、三洞三个土语。水族曾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约有三百多字,只有少数巫师认识,在宗教迷信活动中使用。水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字。水族人过去信仰多神、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清末曾传入天主教,但信教人数很少。 q !Nb-O{  
_l$X![@6=  
聚居于“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月亮山脚下的水族人,是从古代“骆越”的一支发展起来的,水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朝末年的文献中。水族人自称“海水”,其意为水人。清朝王朝直接统治水族地区以后,不断有汉族人迁入龙江和都柳江上游地区,与水族人交错混居,使水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得以较快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文教卫生的发展,改变了过去的落后面貌,控制了发病率曾高达80%的疟疾。1957年成立了三都水族自治县,在国家的帮助下,勤劳的水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家园,使都柳江畔成为鱼米花果之乡。 hWfC"0  
uM74X^U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12月至次年2月(相当于农历8~10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除夕”与“初一”相连的两顿饭忌荤食素,但不忌鱼虾。节日期间,铜鼓声此起彼伏,悠扬的歌声和芦笙调从早到晚回荡在翠竹掩映的竹楼里,水乡山寨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水族妇女泡制的“鱼包韭菜”是端节酒席上必备的佳肴。相传此菜原用于治病,如今已失去了用来治病的意义,保留了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平安的美好心愿。 ~-K<gT/  
6qq{JbK  
水族服装多为青、蓝色。男子穿大襟长衫,青布包头;妇女穿蓝色大襟上衣,青布长裤,衣裤都镶有花边,系青绿色花腰带,节日穿裙子,戴各式耳环、项圈、手镯等银制饰品。水族妇女擅长制作一种叫做“反结”的绣品,她们用白马尾缠上白丝线绣成各种精美图案,工艺繁杂精细。“反结”指用梭结法刺绣而成的背带,这种背带由几十块不同形状的图案拼镶而成,能干的妇女几乎要耗费一年的闲暇时间才能完工。“者勾”是一种尖端双翘的刺绣鞋,是水族刺绣中的珍品。水族传统民居为干栏式建筑,多用杉松木建造,屋顶用杉树皮或瓦片覆盖。楼房分上下两层,楼下圈牲畜,楼上住人;平房一般为三间,两侧为卧室及灶房。 '1[Bbs  
EViQB.3w\  
水族分布地区地下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盛产水稻、小麦、油菜、棉花、黄麻;水果有李、橙、橘、桃、梨和杨梅,还出产麦冬、杜仲等各种药材;矿藏有铁、煤、汞、锑、硫磺、铝、锌等。水族居住的云贵高原的苗岭山区有一处岩溶森林,1989年被中国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各国科学工作者研究地质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理想基地。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7-27
姓氏略考--中国的少数民族
东乡族: xKW`m  
9u2Mra  
东乡族人口约四十万,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以及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临夏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临夏市、兰州市、定西地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一小部分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省区。东乡族因居住临夏州以东(古称河州,以河州城为中心,城周围分东、西、南、北四乡),东乡便由此得名。以前历代统治者以“东乡回”称之。因为东乡族在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基本上与临夏回族相同,在历史文献上常把它归属于“回回”民族之内。 k),!%6\(  
~+r"% KnG  
东乡族源于蒙古族,从公元十三世纪开始就有蒙古军队驻守、屯田。公元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于东乡地区的各民族融合而成一个单一的民族。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在东乡族的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也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和波斯语借词。东乡族至今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文字,现在使用的是汉文,绝大部分族人懂汉语。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东乡族的节日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主要有三大宗教节日,即尔德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东乡族除了非常重视伊斯兰教节日之外,也过农历1月15日元宵节。节日的夜晚,青少年们手举火把跑出村庄,漫山遍野奔跑。一个个大火把排成长龙,在茫茫夜色中翻腾飞舞,异常壮观。老年人及妇女则站在村头观望。据民间传说,火色愈红,小麦和胡麻就愈会大丰收。 r"uOf;m  
Fs|aH-9\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经过民族识别工作,尊重本民族意愿,确定为东乡族。其自治地方命名为东乡族自治县。自治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部,县城设在自治县中部偏西的锁南坝镇。全县总面积为一千四百六十二平方公里。东乡族自治县三面环河,西北有黄河流经其境约三十公里;东部有洮河环绕,流经边沿地区约七十公里;约二十公里大夏河从西南流过,沿洮河和大夏河的唐汪川和喇嘛川乡更有盆地特点。沿河地势较高平坦,十分利于灌溉。自治县腹部是群山垒垒,连绵不断,没有什么河流。自治县境内呈方圆形,地势高峻,中间高突,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错,虽三面环水,却有80%左右的地方为干旱山区。全县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在两千米以上,最低为1736米,最高的董家岭海拔达2664米。 \gE6KE<?p  
Nt^9N #+N  
从地貌上看,山脉无明显走向,基本上以锁南坝县城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属切割破碎的黄土地貌。山坡陡峭,切割较深,悬崖绝壁处处皆是。坡陡沟深,呈“V”形状,“隔沟能说话,握手走半天”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由于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土壤表层腐殖质积累较少,土质贫瘠,保肥、保水能力差,抗旱性能更弱。这里冬天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4.9℃,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5℃左右,绝对最高气温为28.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2℃。无霜期年平均为一百三十八天,全年日照时数两千五百小时以上。降水偏少,分布不均。年自然降水量一般为200~500毫米。干旱是该县最常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县有耕地三十九万多亩,其中山坡地三十一万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胡麻等;经济林果主要有大接杏、桃梨、花椒等;畜类主要有牛、马、羊、骡、驴等。 alB[/.1  
8H})Dq%d7  
纳西族: z%cpV{Nu  
Hve'Z,X  
纳西族现有人口二十七万八千余,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和西藏的茫康县也有分布。使用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早在公元七世纪,纳西族人创造了表意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和表音的音节文字“哥巴文”,但均不通用,现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由于同汉族的密切关系,纳西族通用汉文。1957年设计了一种拉丁字母形式为基础的纳西拼音文字方案。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古代羌人南迁的一个支系。纳西族名源于古代髦人的一个部落名。汉代文献中的“牦牛夷”和“摩沙夷”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因地域不同纳西族也有不同的自称,如“纳西”“纳”“纳汝”“纳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定名为纳西。纳西族人普遍信仰多神的东巴教。少数信仰喇嘛教、道教或基督教。 P$=BmBq18`  
/y.+N`_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民族交往过程中,纳西族创造了自己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创世纪》描写了纳西族先人开天辟地、与大自然搏斗的经过,它是一部歌颂劳动、反映男女忠贞爱情的长篇史诗。用东巴文撰写的《东巴经》是纳西族的宗教经书,数量达两万多卷,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是古代纳西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研究纳西族的文化、历史、宗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从唐朝到清朝,纳西族同中国内地联系日益紧密,其社会制度也逐渐从奴隶制演变为封建领主制,再经清朝的改土归流政策,向封建地主制转化,使地主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  ?q  
jhN]1t /\X  
纳西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尝新节、朝山节、三月会、火把节等,最具特色的要数棒棒会。每当农历1月15日,纳西族人便聚集在各集镇,交流生产资料,以备春耕。晚上各家要吃元宵,到街上看歌舞表演。融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是纳西族民间文艺的一大特色。“喂热热”、“阿丽丽”、“京盘”、“纳西族古典舞蹈”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歌舞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相传为元人遗音的大型乐曲《白沙细乐》(别时谢礼)被誉为最古老的交响乐,纳西人至今尚能演奏。 Qq.ht  
+oT/v3,  
丽江纳西族妇女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披肩上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肩两边缀日、月,象征着“披星戴月”,以示勤劳。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包头,配大银耳环。纳西族男装大体与汉族相同。 0F495'*A  
/4}B}"`Sl=  
纳西族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融合纳西族、汉族与藏族三个民族的传统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丽江古城从选址到建筑风格均融会了汉、藏、白等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并有所创新。著名的丽江白沙“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均系明朝建筑。在这些建筑物墙上都保留着珍贵的壁画,笔法既有藏画的洗练和匀称,又具唐朝道释画的风格。用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画谱》是罕见的艺术珍品,而长达15米的《神路图》堪称稀世瑰宝。丽江纳西族的房屋建筑多为“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局的瓦房,即由较高的正房和两侧略低的偏房,以及正房对面的一座照壁构成,安静宽敞,自成单元,布局协调。宁蒗县永宁纳西族房屋多采用“四屋一院落”的格局,即由正房、经堂、双层楼房和畜厩等四座木结构建筑组成院落。正房由主室、上室、下室、后室和仓库组成。主室是全家活动的中心。 ~_ 8X%ut y  
*x;&fyR  
纳西族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水稻、玉米、土豆、麦、豆类和棉、麻等。金沙江两岸是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多,被誉为植物宝库。纳西族的“三叠水”(亦称雪山宴)是招待贵宾的方式,因使用大碗、小碗、盘子三种不同高度的餐具而得名。三叠水菜无定谱,依季节、需要随意配置,但必有几样山珍名菜。纳西族的特色食品还有一线琵琶肉和千层饼,琵琶肉是用整条猪腌制的猪膘,因形似琵琶,故得名;千层饼香脆爽口、油而不腻,因层多、薄如纸而得名。 ^bZ'z  
xxsax/h  
纳西族地区名胜古迹很多,有直插云天的玉龙、雪山、号称“长江第一弯”的石鼓、大研镇的黑龙潭、丽江的虎跳峡。丽江古城大研镇内街巷幽深、清泉密布、家家流水、户户垂柳,因其优美的环境、保存完好的古城风貌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于1997年12月3日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J ^y1=PM  
!m* YPY31  
景颇族: Y2j>@  
=41g9UQ  
景颇族现有人口为十一万九千余,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陇江、盈江和梁河等县山区,附近州县山区也有少数散居的景颇族人。 X4c|*U=4  
?nLlZpZ2v  
景颇族使用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使用的景颇文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ZCT\4Llv#  
C V{kP8#  
景颇族人过去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教,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2@qWaL  
\-]zXKl2k  
景颇族人不是云南德宏地区的土著民族,古代景颇族先民劳动生息在康藏高原南部,后来沿横断山脉南迁至澜沧江、金沙江一带,至明末清初才移居到德宏地区,和德昂、傈僳、阿昌、汉等民族交错杂居于山区。景颇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以水稻、旱谷为主,其次是玉米。新中国成立前,景颇族社会已经出现了地主、富农,过去的山官已经逐步演变为封建领主。景颇族人民风纯朴、直爽,是一个晓勇的民族,他们从小就和大人一起上山打猎,肩背挎包、腰挂长刀、肩扛铜枪炮,十分威武。 _V jfH2Y  
,R-T( <r  
景颇族妇女善编织,能够织出数百种彩色图案花纹,其中大多数是动植物的图形,精美艳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贫穷落后的景颇山已经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 0:CIM  
isG8S(}IW&  
柯尔克孜族: FyF./  
TZl^M h[a  
柯尔克孜族现有人口十四万一千六百余,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于新疆各地和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孜族使用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南、北两个方言。居住在南疆的人通晓维吾尔语,居住在北疆的人通晓哈萨克语,居住在黑龙江省的人通晓汉语、蒙古语。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3.t j%+  
KF%tF4^+|  
柯尔克孜人多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或萨满教。 u!B6';XY  
)'+ tb\g  
“柯尔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称,是突厥语,意思可以解释为“四十个姑娘”、“四十个部落”或“草原人”。柯尔克孜族人的先民,史称“鬲昆”、“坚昆”、“纥骨”、“黠戛斯”、“辖戛斯”、“吉利吉思”、“乞儿吉思”、“布鲁特”等。原来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后来逐渐向西南迁到天山地区,并与当地的突厥、蒙古部落相融合。其居民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wm'a)B?  
kL7n`o  
新中国成立前,柯尔克孜族人的游牧生活还保留着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每个部落下有若干个家庭,是其基层生产组织。那时生产粗放、管理原始、生产力低下。如今,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柯尔克孜草原出现了兴旺景象。 |h7 d #V>  
@{X<|,W9w  
土族: mnG\qsKNLK  
-5 Q gJ  
土族现有口为十九万一千六百余,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数人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及周边的民和、大通、同仁等县,还有少数人居住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F YLBaN  
*6` };ASK  
土族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自称为“蒙古尔”(意思是蒙古人)、“察罕蒙古尔”(意思是白蒙古)、“土昆”(意思是土人,吐浑音转)、“土户家”等。居住地附近的藏族人称他们为“霍尔”(对藏北游牧民的泛称),汉、回族人称他们为“土人”、“土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MB!_G[R  
QF74'  
在土族的民间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和当地的霍尔人通婚繁衍的后代。传说中的霍尔人是吐谷浑人,所以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土族人是古代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人早期从事畜牧业。至今,土族人仍有养羊的爱好和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精于养羊,且爱羊至深。 !P"@oJ/Yy_  
b)(rlX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互助和民和两个方言。过去一直通用汉文,现有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 Gm.sl},  
(rE.ft5$9  
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北六七十公里的威远镇,是互助土族自治县政府所在地。中国有十五万土族人,其中有1/3以上人聚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是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里街道整洁,路两旁种植着行道树,新建的楼房整齐地排列在两侧。最吸人注目的是城中心那座高大庄重的钟鼓楼。这座具有民族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是公元1624年建造的,共有三层,高约十七米,在楼的檐柱、门窗上都有精致的雕刻或彩绘。它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仍光彩夺目。以钟鼓楼为中心,街道成十字形展开。这里是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进出商店和在街道上来往的行人不多,处处显得秩序井然,不像大城市那样拥挤喧哗。 tYk!Y/O}  
; "K"S[  
威远镇四周依山傍水,有不少土族人聚居的村落。小寺村就是一座景致优美的地方。村子周围和住宅院周围都栽有松树或杨树,村子里还有一棵古树,树干粗大、枝叶茂盛,被村民们视为神树,是不充许任何人在那里动土和砍树枝的。土族人的禁忌很多,他们在村旁垒起一些石堆和土墩,说是可以镇邪魔;他们把村后的山视为神山,一年四季都不准在神山上砍伐;他们视泉水为神泉,严禁任何人在神泉洗东西。  v[+ ]  
U(rY,4'  
土族人特别好客,当有客人来到家时,他们会不住地用土语说:“客来了,福到了。”主人会热情地将客人请进大门。土族家庭进大门后都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庭院,院壁修得挺高,分上下两层,下部是由泥土垛成的厚壁,上部是由土坯砌起的,外面抹了白土,显得整洁美观。有的在墙壁上还用白色小石子镶成各种图案。院墙四角的墙上,各安放着一块很大的白色大石头。院子正中有一圆槽,是用来拴牲口的。槽中间竖立着一根很高的木杆,上面挂着印有经文的布条做成的经幡。挂经幡说明土族人信奉藏传佛教,他们认为院中竖起经幡可以驱邪消灾,保佑全家四季幸福平安、吉祥如意。现在许多人家已将圆槽改为花坛,种植着牡丹、芍药、大丽花等花卉。在鲜花盛开的季节,小院花香四溢,蜂飞蝶舞,极富生活情趣。 <C<z#M'`  
C)?tf[!_6  
土族人家由土木结构的小平房组成四合院,北面与院门相对的是正房,东西有厢房,四角有角房。正房一排三间,用木板做隔断,中间是堂屋,正面摆着一个大红油漆的木柜,上面供着神牌,放着祭品;左侧是卧室,火炕上放着火盆和炕桌,一般都住着家中的老人;右侧是储藏室。东西厢房是孩子们的住室,角房用来作厨房、仓库、厕所、畜圈等。屋顶平展光滑,门窗等木构件上都雕刻着各种花鸟鱼虫的图案。 &`%J1[dy  
V=de3k&p  
土族姑娘从小就要学习刺绣,掌握各种针线技艺,并且要用几年的时间为自己准备一套嫁妆,包括精美的服装、绣花枕头、绣花烟包等,同时还要为婆家的老人准备绣花枕头,为家中其他女人准备绣花的长腰鞋等许多女工作品。每当土族人的传统节日或庙会期间,土族姑娘们都要精心地打扮一番,带上自己制作的各种绣品,聚在一起互相评议,看谁的手艺高超。 <5]ufv  
rX}FhBl5  
土族人的衣服十分艳丽,年轻女子身穿小领斜襟长袍。最有特色的是七彩花袖,花袖是由红、黄、绿、青、紫五色彩布拼制而成。她们颇为自豪地说,那是照看天上的彩虹调配的,穿在身上格外醒目。长袍的外面还套着紫红色的坎肩,腰上系着又宽又长的彩色腰带。彩带两头都有精美的刺绣,上面还挂着镶有彩色图案的荷包、针扎、铜铃等装饰品,做工都十分精细。她们头上戴着彩色的圆形织锦绒毡帽,耳朵上戴着长长的银饰,让人感到十分华丽。她们的膝下套着彩色的裤筒,从那里可以看出她们是否结婚了:如果结婚了,裤筒是黑色的;如果是未婚的姑娘,裤筒是红色的。和年轻人比较起来,老年人的装束要简朴的多,他们穿斜襟小领长袍,系深色腰带,戴圆顶绒毡帽。 p~3 (nk<+  
;-Ki`x.oJ  
土族人待客用西北盛行的盖碗茶。茶碗放在一个小碟中,内放茶叶、枸杞、红枣、桂元、冰糖,开水冲开后盖上碗盖,茶香味甜很好喝,很有营养。土族人待客不但要敬好茶,而且特别讲究盛茶的器具,忌讳用有破口和裂纹的碗倒茶水。 CxD=8X9m  
}Y!v"DO#Q*  
达斡尔族: -A^o5s  
@+7CfvM  
达斡尔族现有人口十二万一千四百余,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附近旗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及附近县,少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达斡尔族人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布特哈和齐齐哈尔两种土语。其语言丰富,有大量反映渔牧狩猎农耕的词汇,其中有汉语、满语和鄂温克语借词,特别是汉语借词较多。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能使用满文、蒙古文、哈萨克文。 ZV ;~IaBL  
`Jj q5:\&  
达斡尔族人信仰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少数信仰喇嘛教。 b#( X+I  
{8"Uxj_6V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达斡尔,意为“耕耘者”,是达斡尔人的自称,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清康熙初年,出现了“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据研究认为,达斡尔族人可能是辽契丹族的后裔。清朝时期,达斡尔族被编入八旗,并不断被征调镇守边关,甚至被远戍新疆,因而除东北外在新疆塔城还有数千名斡尔族人。 ;]l`Q,*OXb  
/5X_gjOL,  
在中国历史上,达斡尔族人和各族人民一起为共同开发祖国北疆,保卫祖国领土,抵抗沙俄入侵建立过不朽的功勋。 Vy6~O|68=  
(QS 0  
达斡尔族人喜爱并擅长打曲棍球,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誉为“曲棍球之乡”。 7ufTmz#j<  
n-{.7  
仫佬族: _ BoA&Ism  
p }e| E!  
仫佬族现有人口十五万九千四百余,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附近县市,与汉、壮、苗、瑶、侗、毛南、水等族人杂居。仫佬族使用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水语相当接近。大多数人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语。仫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历来以汉文为交际工具。仫佬族人多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佛教。  &\ K  
+R_s(2vz  
仫佬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魏晋以来史书上称其为“姆佬”、“木佬”,是包括在僚、伶的泛称之中。 m95] z18T'  
ZAgtVbO7  
据历史记载和传说,最晚仫佬族人在元代或明初就已经住在广西罗城一带。其民族自称为“伶”、“谨”,壮族人称他们为“布谨”,汉族人称他们为“姆佬”。 xyHv7u%*  
U?ZWDr"*`w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仫佬。仫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属于石山地带,层峦叠嶂、山峰如林、峡谷洼地密布,土质贫瘠,农田灌溉和交通都极不方便,难以发展经济。近几十年来,不断兴修水利工程,灌溉面积越来越大,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仫佬族人生活的大山中蕴藏着丰富的煤,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己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支柱。 5lyHg{iqD  
Wiyiq )^  
羌族: &_-3>8gU  
|pBvy1e4)  
羌族现有人口十九万八千余,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以茂汶羌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少数人与汉、藏、回等民族人杂居。羌族使用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每个方言又分五种土语。大多数羌族人通汉语。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使用汉字。过去羌族人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数与藏族人居住在一起的羌族人信仰喇嘛教。 ?X Rl\V  
s#(7D3Pr#  
羌族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羌族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一部分羌族人信仰藏传佛教。 8"A0@fNz  
Asy2jw\V  
羌族主要活动在我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四川西北部的羌族人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羌族人自称“尔玛”或“尔咩”,意思是“本地人”。羌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玉米、大豆为主。羌族人生活的地区峰峦重叠、河川纵横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主要产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的洗礼,古老的民族焕发了青春,羌族人民的农业生产和其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水利水电的发展最为突出,他们生活的山区小型水电站可说是星罗棋布。 phB d+zQc  
/O`R9+;  
古老的原始的羌族有自己的历法,传统的羌历新年是每年的农历10月,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届时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年轻人跳起节奏明快、舞姿雄健的"沙朗舞"、"皮鼓舞"等民族舞蹈,显示了羌族人勇敢豪迈的性格。唐朝诗人王之涣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篇《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提到的羌笛便是羌族特有的吹奏乐器。 x![G'I  
mX, @yCI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还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但在茂汶地区黑虎乡一带,妇女们一律都戴白色头帕。“云云鞋”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致。挑花和刺绣,是羌族妇女的拿手好戏。这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 v- p8~u1N  
B*P;*re  
羌族人居住在独具特色的羌寨中。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一般高达三、四层。底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储藏粮食,屋顶为平台,既可以用来摊晒粮食,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妇女针织、孩子游戏的场所。碉房建造时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不用绘图、吊线,全凭高超的技艺和经验。碉房形式多样,层次不一,结构严密,棱角整齐,不仅坚固、耐久、实用,而且冬暖夏凉,充分体现了羌族人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 .y0u"@iF  
JvaHH!>d/  
玉米是羌族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青稞、土豆、荞麦、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也较为普遍。羌族人有把猪肉吊在房梁上风干做成“猪膘”的习惯。陈年的猪膘,肉色嫩黄、晶莹剔透,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可口。在喜庆而隆重的节日里,羌族人还要端出自家用玉米或青稞酿造的酒与众人共饮。羌族地区资源丰富,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茶树、漆树等,还盛产虫草、贝母、鹿茸、麝香等名贵药材。 L`fT;2  
07:h4beT  
在羌族人民的交通设施中,溜索是不可缺少的。在波涛汹涌的岷江上,用一根或两根碗口粗的竹缆取倾斜之势,系在两岸的石柱上。渡江者以皮带或麻绳紧束腰间,身悬绳上,飘然而过。 '#~Sb8   
Mko,((>I1  
羌族人对治水有丰富的经验,举世闻名的川西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两千多年前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修建的。 ,4}s 1J#  
mXM U  
布朗族: };*&;GFe  
cCIs~*D  
布朗族现有人口八万两千三百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地。布朗族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有布朗、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布朗族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布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布朗人会汉文、傣文。过去大部分布朗族人信仰小乘佛教。 APU~y5vG (  
=S\pI  
布朗族是一个古老民族,相传是古代濮、蒲和朴的后代。唐朝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部分人自称“布朗”,部分人自称“阿瓦”“伊瓦”“翁拱”等,汉族和傣族人称之为“濮满”、“蒲满”等。 w2K>k/v{-  
SW Hii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布朗族。解放前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在平坝地区生活的布朗族人,因受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汉族、傣族人的影响,己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植茶树,是著名的普洱茶的产地。 yPH5/5;,  
w" A{R  
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实行母子连名制。小孩出生三天拴线命名,将母亲的名子连在孩子的名子之后。 \JNWL yw  
+.X3&|@k  
撒拉族: _ n4C~  
sT91>'&  
撒拉族现有人口约九万,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谷地,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一带。部分撒拉族散居于青海省的西宁市及黄南、海北、海西等州和甘肃省夏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伊宁县等地。 `,FhCT5  
AQ,%5MeqJ  
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乌古斯语组。撒拉族在历史上曾使用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撒拉文,本民族称之为“土尔克文”。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在汉文史籍中还有“撒拉儿”、“沙剌”、“撒剌”等多种写法,因信仰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撒拉回”,当地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 y"ms;w'z  
=Unu>p}2V  
撒拉族人在体质上保存着许多突厥人的特征,他们身材高大健壮,面部长而呈红色,高鼻圆眼;男子多发,留长胡须,具有果敢刚毅、好习武射箭的民族性格。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撒拉族先民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元朝时期从中亚东迁,定居到循化已近有八百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从周围回、汉、藏等民族中不断吸取新鲜血液,扩大民族主体,逐渐形成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撒拉族,其形成时限约在明朝中叶。 -nB. .q  
L#/<y{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宗教对其历史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深的影响。撒拉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虽然教派众多,但基本信仰并无差异,只是对教义、教律的解释或在礼仪的细节上稍有不同。撒拉族过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大小清真寺遍布撒拉族各个村落,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tU>4?`)E  
g"D:zK)  
撒拉族民间流传着许多以说、唱为主的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撒拉曲、宴席曲、“花儿”等多种形式。关于撒拉族先民辗转迁徙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撒拉族民歌内容十分丰富,曲调高亢悠扬,节奏自由奔放,深受群众喜爱。民间乐器以“口细”最具特色。“口细”一般以铜或银制成,长约半厘米,小巧玲珑。吹奏时音量较弱,音符起伏不大,但其声如泣如诉,缠绵动人,为撒拉族妇女所钟爱。 ,v(ikPzd  
0JLQ.%_  
勤劳勇敢的撒拉族人民历来就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虽说舞姿简单,又无甚乐器伴秦,但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强烈的民族特色,深为撒拉族人民喜闻乐见,“依秀儿玛秀儿”主要流行于地处崇山峻岭、交通闭塞的循化孟达地区,全由男子表演,一般为二人,也可四人或多人参加,多在举行婚礼时进行表演。 7T=:dv  
4zf(  
撒拉族人在服饰上与回族人大致相同。成年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圆顶帽,夏天爱穿白汗褡、青夹夹。白汗褡、青夹夹:即白衬衫上套一个黑坎肩。冬天喜欢穿皮袄,老年男子则常穿两侧开衩的长衫,做礼拜时头缠“达斯达尔”(缠巾)。女子头戴盖头,少女和少妇戴绿色的,青壮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年青女子喜欢穿颜色鲜艳的大襟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身穿长裤,脚穿绣花鞋;中老年妇女的服装多为颜色素净的大襟夹棉长袍。另外,撒拉族妇女还喜欢戴戒指、手镯、耳环等饰物。 2B]mD-~  
uq@_DPA7  
撒拉族的风俗习惯虽然和周围回族相似,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风格。撒拉族人聚族而居,自成区域,因此,血缘较近的“阿格乃”和“孔木散”(家族组织)居住在同一区域,虽与回族同信一教,由于居住区域分明,宗教活动的界限也很清楚。对住宅历来十分讲究,庭院建筑别致,配置精巧,工艺细致。撒拉族缔结婚姻有一整套固定程序,包括请媒人、择日定婚、送聘礼、请阿訇致婚训词等,举行婚礼的过程中,还有“挤门”、“对委”、“摆针线”等独特习俗,为婚礼增添了欢乐气氛。 /U"3LX  
bcFZ ~B  
撒拉族的主要粮食为小麦、青稞、荞麦,制作的方法颇为讲究,有馒头、面片、拉面、散饭、搅团等许多品种。副食主要为牛、羊、鸡肉和各种蔬菜瓜豆。逢有节庆或宴请宾客,则炸油香、馓子、吃手抓肉和烩“碗菜”。撒拉族喜欢喝奶茶和麦茶,家家备有茶壶和盖碗等茶具,而且撒拉族人还十分讲究制茶方法和饮茶礼节。撒拉族居住的地方,山路崎岖,黄河水急。过去撒拉族人多以驴、马、骡等牲畜作陆上的交通工具,靠羊皮筏子或木筏摆渡,现在仍能看见勇敢的撒拉族人驾驭着羊皮筏子乘风破浪,往返于滚滚的黄河之中。 7gT^ZL  
MH_3nN  
1949年秋,循化县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循化县召开第四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过充分协商,依据各民族人口多寡和经济、文化等情况,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筹建循化撒拉族自治区(县级)人民政府和文都、道帏两个藏族自治区(乡级)及循阳回族自治乡。1954年2月24日循化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宣告“循化撒拉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规定,改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rs:a^W5t  
DsGtc<l%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南岸,总面积约两千一百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黄河干流自西而东横贯县境北部。撒拉族主要经营农业、畜牧业及园林业,并以加工牦牛细毛绒见长。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黄河岸边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1800米左右),气候较暖,水利资源丰沛,是青海省的优良农业区之一。粮食作物以小麦、青稞为主,还播种豌豆、蚕豆、洋芋、玉米、荞麦、谷子;油料以油菜、胡麻为主。循化地区盛产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循化的土特产中苹果、花椒、辣椒以其色香、味美、优质而闻名于省内外。循化县东部和西南部山区分布着茂密的天然森林。循化县还有骆驼泉、街子清真大寺、孟达天池、积石长峡、公伯风光、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文都大寺等旅游景观。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7-27
姓氏略考--中国的少数民族
毛南族: ApxGrCu  
2po>%Cp  
毛南族现有人口七万两千余,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及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毛南族使用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因长期和汉族、壮族交往,绝大多数毛南族人通汉语和壮语。毛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毛南族人信仰道教。 9OnH3  
3j iSvrfI  
传说毛南族的祖先是元明两代从山东、湖南、福建等地迁到广西的。早在公元十一世纪汉文典籍中就出现了毛难的称呼,是沿用地名而约定俗成的族名,先后还有“茆滩”、“茅滩”、“茅难”、“冒南”等称谓。毛南族人自称为“阿南”,其意为“这个地方的人”。 =6sL}$  
_z$lg]q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族名毛难,1986年6月,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称为毛南族。 (!@ Q\P  
1dy>a=W  
毛南族人勇敢顽强、不畏艰辛、富于进取,不论生活的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到学校学习,因此其教育和文化水平都较高,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本民族的知识分子队伍。 gfPht 5  
^K#PcPF-j  
毛南族地区有三宝:甜薯、菜牛、花竹帽。毛南族人已有五百多年饲养菜牛的历史,有“菜牛之乡”的美称。此外毛南族人还善长竹编、石雕、木雕等工艺制作。 u&!QP4$"z  
8U5L |Ny.q  
仡佬族: Sj$XRkbj:  
5gPcsn"D  
仡佬族现有人口四十三万八千余,主要散居于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少数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使用仡佬语,属汉藏语系,但其语族、语支未定,分稿、阿欧、哈给、多罗四个方言。由于居住分散,汉语已成为通用语,不少人还通苗语、彝语、布依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ncq$  
gRk%ObJGqm  
仡佬族人和中国古代“僚”人有密切关系。大约在两千年前,古代僚人就在贵州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后来不断迁徙散布到其他地区。自明朝以来,许多史籍上都记载着:“仡佬,古称僚”。  i,{'}B  
/$ -^k[%  
仡佬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玉米为主,其次还产稻、麦、薯等。早在清朝,仡佬族人中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铁匠,铸犁、制作鸟枪,被人们称为“打铁仡佬”。仡佬族人因为长期与汉族人杂居在一起,所以生活习俗等方面已和当地的汉族相似,但至今仍保存一些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节日庆典、饮食习惯。 J;K-Pv +  
8Rgvb3u  
因为仡佬族人数少又居住分散,所以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就连语言也有很大差别,往往分散居住在一个县内的族人也不能通话。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人过着贫困悲惨的生活。 `kn 'RZR  
(8(7:aE $  
解放后,仡佬族人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利,生产水平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9!u=q5+E  
>IL[eiiPG  
锡伯族: YceX)  
`aj;FrF  
锡伯族现有人口十七万三千余,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还有一部分人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及周边地区。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锡伯族人使用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居住在东北的锡伯族人使用汉语。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而成。大多数锡伯族人通用汉文。 "ooq1 0P  
?onaJ=mT  
锡伯族人曾信仰萨满教、喇嘛教,现多已不信教。 0Q81$% @<  
U*G8 }W  
锡伯族人自称“锡伯”,汉文则有多种译音和写法,如“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席吐”、“锡伯”等。锡伯族人自认是中国古代北方鲜卑人的后裔,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的东麓,公元4世纪前后南迁至黄河流域建立改权,后来融入汉族。少数仍然居住在东北嫩江、松花江、绰尔河流域的鲜卑人繁衍下来,成为今天的锡伯族人。公元1764年,有一千零十六名锡伯族人被征调到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随军家属两千余人,现在新疆的锡伯族人便是他们的后代。 cs]N%M^s  
8oM]gW;J~  
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 G~SgI>Q  
> 3<P^-9L  
西迁的锡伯族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牧业,曾为保卫祖国、开发建设伊犁河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c6il[  
i%1ny`Q  
阿昌族: X6+2~'*t  
t7A '  
阿昌族现有人口两万八千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等县及保山地区的龙陵、腾冲县。 3=6`'PKRQ  
~VNN  
阿昌族人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有梁河、陇川、潞西三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傣族杂居,所以阿昌人一般都通晓汉语或傣语。阿昌族没有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阿昌族人聚居区,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ZyHp=RN)  
Dj=OUo[[d  
在史书中,除称其为“阿昌”,还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称谓。因居住地区不同,还有一些自称,如“勐撒掸”、“衬撒”、“汉撒”等。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约在公元十三世纪,经过多次迁徙,逐渐定居到现在聚居的地方。 HK@LA3  
5gZEcJ  
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nWTo$*>W  
TW 2OT }  
唐、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属南诏和大理政权管辖。 "=cWcztiP  
//c<p  
明、清时期,一直实行土司制度。解放前,阿昌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地主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其时,领主多为傣族土司,地主多为汉人。 U.7;:W}c  
#;Yn8'a~  
普米族: I }AO_rtb  
\3P.GS{l  
普米族现有人口两万九千七百余,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普米族使用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其间差别很大。普米族曾用过一种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行不广,现通用汉文。 D-)jmz>R  
Cm:&n|  
普米族人大多数信仰多神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还有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和道教。 az7<@vSXi  
1jdv<\U   
普米族人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而各有其自称,云南省兰坪、丽江、永胜的自称“普英米”、宁蒗町的自称“普日米”或“培米”,意思都是“白人”。汉文史籍上称其为西番或巴苴。 1tvgM !.  
po~l8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人原来居住在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肃、四川边沿一带的游牧部落。约在公元七世纪前他们迁徙到今四川西南部地区,是西昌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并与汉族藏族等民族有密切来往。元朝时,普米族的一支随蒙古军队进入云南省的滇西地区,并在那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普米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由于90%以上的土地是山地,加之生产方式落后,所以生产不发达。 h.Cr;w,2R  
'jp nQcwxx  
1988年建立了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后,普米族人各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iE}jilU  
'>:mEXK}w  
塔吉克族: #pJ^w>YNy  
Y$3H$F.+  
塔吉克族历史悠久,在中国塔吉克族总人口目前正在接近三万八千,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分散居住在该县以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县,大都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这一带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干燥,适宜于发展农业生产,这些县都设有塔吉克民族乡。 \XR%pC  
A:3bL: ;t  
许多年来,塔吉克族在海拨三千米左右的山谷里安家落户,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春天播种耐寒作物,初夏赶着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 [T', ZLR|  
2Mx9Kd'a r  
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意即“王冠”。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诸部落。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分为色勒库尔塔吉克语和瓦罕塔吉克语两种方言。由于民族交往频繁,新疆许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Xui${UYN  
@L|X('i  
塔吉克族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羊皮大氅,戴羊皮圆高筒帽。女子穿连衣裙,戴圆顶绣花棉帽,缀有后帘,可以保暖。男女都喜欢穿长统野羊皮软靴。用毛牛皮做靴底,轻柔坚实,适于攀缘山路。他们都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制品和奶茶,并以肉食为上好食品,他们的住屋大都为正方平顶,以木石构筑而成。由于高原多风雪,住房比较低矮,四周筑土坑。夏季上山放牧时,多住毡房。 H<|I&nV  
.:,RoK1  
塔吉克族能歌善舞。舞蹈多模拟雄鹰展翅、飞翔回旋的动作。在民间古老的传说中,鹰是英雄的象征。主要乐器有“那伊”(短笛),也是用鹰的翅膀骨特制出来的。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除了伊斯兰教规定的节日外,对每年三月的春节亦十分重视。塔吉克民族热情好客。对客人不论亲疏、老幼和民族,凡是来客和投宿的过路人、生人都热情款待,拿出家中最好的饮食、被褥来款待。长期以来,牧民依靠这种互相帮助,克服了旅行和游牧时在人烟稀少的牧区不易获得食物和宿处的困难。 MGIpo[  
vrXmzq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当时塔什库尔干居住着塔吉克、柯尔克孜、维吾尔、汉等六个民族。其中塔吉克民族约60%都在此居住,占塔什库尔干人口约78.1%。1954年6月,塔什库尔干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开幕,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相当县级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区的决议,同时建立了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54年9月11日,塔什库尔干召开第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宣布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区的成立。在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塔吉克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83%。9月18日,召开自治地方成立庆祝大会。1955年,改自治区为自治县。 /E(H`;DG  
BM{GSX  
塔吉克族的主要聚居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中国西部边陲帕米尔高原,东与莎车县、叶城县毗邻,北抵慕士塔格山与阿克陶县相连,西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西与塔吉克共和国交界,总面积两万五千平方公里,国界线长888.5公里。县域内峻峰连绵,有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和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许多山峰的高度也在海拔五千米以上,诸山之间的谷地一般也高达三千米左右。高山上终年积雪,冰川高悬,晶莹耀目,景色壮丽。融化的冰雪汇流成河,奔泻于千山万壑之间。发源于喀拉昆仑山的叶尔羌河(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三大源流之一)流经自治县的东部;由明铁盖河(今卡拉起可尔河)和塔格郭巴什河汇合而成的塔什库尔干河流经自治县的东部和北部。在山谷中的河流两岸,有许多天然牧场、草场和可耕地,水源充沛,灌溉方便,为宜农宜牧理想之地。塔吉克牧民就分布在这些山谷里。塔什库尔干县的气候为高原山区温寒干旱气候,四季不分明,只有冷季和温季,冬长无夏,春去秋至,无霜期短,日温差大。气压低,缺氧,空气洁净无污染,透明度好,光照充沛,但热量不足。太阳辐射量丰富,紫外线强,空气干燥,降水稀少。 [@[!esC  
|jm|/{lc  
帕米尔高原地势高,树木较少,塔什库尔干县森林面积一千六百二十五公顷,由山地天然林、河谷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数量多、分布广的树种主要有银毛柳、密穗柳、沙棘、圆柏、桦树等,东部山区有较多的落叶松、梧桐等树木。全县有可利用草场四十二公顷。县内温泉资源丰富,较大的温泉有羊布拉克泉、塔合曼泉、马尔羊泉、达布达尔泉等。珍稀野生动物有帕米尔盘羊、棕熊、旱獭、雪豹等。野生药材有雪莲、锁阳、党参、当归、麻黄、紫草等。塔什库尔干一带蕴藏着许多矿产资源,主要有铁、宝石、玉石、硫磺、水晶、硅、金、石棉、云母、煤、铜、镍、锡、石灰石等。其中铁的蕴藏量最为丰富。 ]@1YgV  
j~V@0z.  
怒族: ,.tT9? m  
A|tee@H*0  
怒族现有人口两万七千余,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碧江、福贡、贡山三县,附近的兰坪、维西有几处怒族的聚居点)。怒族使用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语支未定。各地方言差别很大,以致不能互相通话。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汉文。怒族人过去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与藏族相邻的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x["fWK  
"^gZh3  
怒族是生活在怒江、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怒族是该族自称,有两个不同来源。福贡、贡山一带的怒族是那一地区最早的土著,自称“阿怒”“阿龙”;碧江、泸水一带的怒族则是从丽江、剑川以东陆续迁徙而来的,自称“怒苏”,与生活在大小凉山的彝族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在长期的交往中,这两部分人相互融合,在怒江区域逐渐形成一个民族后统称为怒族。 6BVV2j)zl:  
(w]w 2&Y D  
过去汹涌奔腾的怒江阻隔了怒族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他们靠溜索和独木舟过江,十分危险。公元二十世纪中叶,还有一部分地区的怒族人仍保留着较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近几十年来,一座座钢索大桥跨越滚滚的怒江,现代化的公路已经打开了山封江锁的怒江地区,铁犁在农耕中的普遍使用,怒族农业摆脱了刀耕火种的状况,怒族人民已经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cO<]%L0  
7CUu:6%  
每年的农历3月15日是怒族的朝山节(也称为“鲜花节”)。节日当天,全村寨人聚在一起前往当地的钟乳洞,接洞中钟乳石滴下的水,这水被称之为“仙奶”。回家后,“仙奶”被洒入种子中,以祈愿来年的粮食获得丰收;也有把“仙奶”倒入醋、酒中的,以求得身体安康无病怒族人常用的传统乐器叫"达变",其形似琵琶,呈椭圆形或三角形,以四根丝线为弦,其音质格外清亮,韵味异常独特。几乎所有怒族青年都会弹唱四弦"达变",用琴声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Vj4 if@Z  
*jGB/ y  
怒族男子的服饰与傈僳族相似,一般穿麻布长衣,下穿短裤,多蓄长发,披发齐耳;大部分男人左耳佩带一串珊瑚,左腰佩砍刀,右肩背弩弓箭包,显得英武剽悍。怒族妇女穿麻布做成的左大襟上衣,下穿长裙,喜欢在胸前佩带彩色珠子串成的项圈。有的妇女用珊瑚、玛瑙、贝壳、银币等串成漂亮的头饰或胸饰,耳戴垂肩的大铜环。怒族人最有特色的服饰叫“约多”。这种由怒族妇女编织的“约多”,工艺水平很高,男子们白天可以当衣穿,晚上可以当被盖;妇女们做成围裙系在腰间,既耐寒又耐脏,深受人们喜爱。 MjE.pb  
B+);y  
怒族人住房有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木板房略大,呈长方形,一般分为内外两间;外间待客,设有一至数个火塘,火塘上有铁三角架或石三角架,用来煮饭做菜,内间为主人卧室。一般房屋四周都用木板、竹篾围上,房顶上盖有木板或石板,房屋下部是许多木桩和房柱,如同有很多只脚支撑着整个房屋。这种“千脚落地屋”结构简单,极易搭建,是怒族特定生活环境下的独特创造。 v6oPAqj,r  
?Li^XONz  
怒族人很早就经营农业。明朝李思聪在《百类传》一书中记载,当时怒族人以苦荞为食(荞麦的一种),怒族人喜欢自己酿酒,每当贵客光临,便以美酒相待。如将客人视为知己,便要与客人脸对脸,嘴对嘴,一手搂肩,一手端酒杯,仰面将酒一饮而尽,这叫做“同心酒”。还说怒族人"精为竹器,织红文麻布",说明那时怒族手工业也有相当的发展。怒族妇女从小就要学习捻羊毛线、织羊毛袜子,姑娘长大后,要把自己织的羊毛袜子送给心上人,小伙子若收下羊毛袜子,就表示接受了姑娘的爱情。所以,看一个怒族小伙子有没有对象,只要看他脚下穿没穿上羊毛袜子就行了。 >tr?5iKxc  
tA#X@HIE  
乌孜别克族: =t@m:  
*IGxa  
乌孜别克族现有人口为一万四千五百余,散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较为集中。乌孜别克族用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多数人通用维吾尔文。乌孜别克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Q[J,j+f<  
><LIOFqsS  
乌孜别克族先民很早就从中亚迁到中国。公元十四世纪上半期,原属蒙古帝国的金帐汗国在乌孜别克汗的统治下国势强盛,该国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其军民被称乌孜别克人。元朝时期,金帐汗国的乌孜别克人沿着丝绸之路经新疆来到中国内地经商,一部分人就留居在新疆的一些城市中。 aU^>kRGc  
YtW#MG$f  
公元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清朝统一了新疆,中亚的乌孜别克人,特别是商人,来中国的日益增多。直到公元二十世纪初还不断有人迁来,除商人外,还有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和农民。 Redp'rXT<h  
N#7] xL  
因为乌孜别克人多居住在城市中,受教育的机会多,知识分子多、教师多。他们为新疆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f@LUp^Z/v  
++&F5'?g  
俄罗斯族: H5&>Eny  
Y\+^\`Tqu  
俄罗斯族现有人口一万三千五百余,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以伊犁地区为多,还有少数人分散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族使用俄罗斯语(简称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通用俄文。俄罗斯族人多信仰东正教。 ++ dV5  
N.64aL|1  
中国俄罗斯族人最初从公元十八世纪初沙皇俄国迁来,公元十九世纪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陆续进入新疆一带。那时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称为“归化村”。 Ce:R p?  
BbU&e z8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为俄罗斯族,他们的生活习俗、服饰、节庆等,基本上与俄罗斯国的俄罗斯族相同。俄罗斯人在生产技术、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发展。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人从事各种修理业、手工业、运输业,有的还兼营农副业。在农村的俄罗斯人大多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落,从事农牧业生产。他们善长经营园艺和养蜂。  R(zsn;  
 >#q|Pjv]  
由于俄罗斯人迁来中国时间不长,一般在俄罗斯都有亲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一些人返回俄罗斯和他们的亲人团聚;也有一些人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戚,所以在我国的俄罗斯族人数不多。 F;b|A`M  
?DRC! 9o^  
鄂温克族: P\M+Z A ;  
K&X'^|en  
鄂温克族现有人口两万六千四百余,主要聚居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和周围几个旗、黑龙江讷河县等地。鄂温克族使用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有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个方言。鄂温克族无本族文字,牧区通蒙古文,农业区和靠山区通汉文。过去,鄂温克族人多信仰萨满教,牧民同时信仰喇嘛教。 w1}[lq@  
RhJ<<T.2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3T?U_u@  
3Yf$WE8#l  
历史上异地而居的鄂温克族人曾经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鄂温克。鄂温克族人祖先原住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山林中,从事渔猎生产和饲养驯鹿。后来向东发展,现在鄂温克族人口少但分布较广,多与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鄂伦春族等民族人交错杂居于大兴安岭西侧缓坡和草原地区。 J~}UG]j n  
XgbGC*dQ  
新中国成立前,居住在额尔古纳左旗的极少数鄂温克族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住在简陋的帐幕即“撮罗子”中,往往漂泊不定。因为他们饲养驯鹿,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生活。 KF'M4P  
q)~qd$yMS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起了一批鄂温克新村,实行定居放牧,彻底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状况。 Ocb2XEF  
%C)JmaQ{9  
德昂族: ]M2<I#hF.  
A1q^E(}O  
德昂族现有人口一万五千五百余,散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临沧、思茅地区。其中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是聚居区。德昂族使用德昂语,属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分为纳盎、布雷、若买三个方言。多数德昂族人通傣语、汉语或景颇语。德昂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不少人能用汉文或傣文。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6ZR0_v;TD  
2X*<Fma3C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 %Let AR  
sJoi fl 7  
德昂族人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是德昂族先民,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他们先后臣服于汉朝、晋朝及南召、大理国,元朝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汉、傈僳、傣等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5B 7*Z  
zRu`[b3u<  
从古时候起,饮茶就是德昂族人的嗜好,他们善种茶,家家栽有茶树。过去,居住地区受到其他民族歧视,被看作是低下民族,解放后改变了这种情况,和其他民族一样有平等地位。 >n~p1:$  
^kv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崩龙族,后在本民族的要求下,于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为德昂族。 gi'agB^  
|nN/x<v  
保安族: HY;?z `=  
=zeLs0s;  
保安族现有人口一万两千二百余,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在聚居区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保安族人通晓汉语。保安族人以汉文做为交际工具。信仰伊斯兰教。 8 QF?W{NK  
:IVMTdYf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是由地名而来的自称,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过去人们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地回族相近,而称其为“保安回”。 5`'=Ko,N  
A;-z#R#V5  
195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据民族内部的传说、语言特点和类似蒙古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可以认为保安族是由元、明以来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地区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与周围生活的回、汉、藏、土等民族长期交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 \h7J/es^p!  
CKt|c!3 7  
保安族受封建农奴主的欺压,被迫迁徙到现在保安族唯一的聚居地即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三个毗邻的村庄,当地习惯地称其为保安三庄。 R``V Q  
XDdcq]*|  
保安族人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 E[3FdX8  
T]#,R|)d  
裕固族: 5<O61Lgx  
>[XOMKgQ](  
裕固族现有人口正在接近一万五千,主要聚居在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人聚居在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其余散居在兰州和新疆哈密、昌吉等地。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还有是汉语。裕固族没本民族文字,一般用汉字。 NB+$ym  
}^pQbFku  
裕固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多信仰藏传佛教,同时保留原始萨满教成分。裕固族文化基本属北方游牧文化。除汉文化之外,包含有明显的蒙古和藏文化的成分。 "zedbJ0  
V+=*2?1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一般认为,裕固族主要来源于唐朝后期(公元九世纪中期)西迁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人。其族源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或铁勒,秦汉时期的丁零。他们初到河西走廊时,依附于当时统治这一地区的吐蕃。并在名义上归附于唐王朝。大约在公元900年前后,甘州回鹘人攻占了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并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公元十一世纪初,该汗国被西夏吞并。在甘州回鹘人控制河西走廊的一个多世纪里,甘州回鹘人利用古代中西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不仅快速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同时为促进当时的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0vC v  
TOco({/_/  
甘州回鹘汗国灭亡以后,余部四散。一支投奔青唐(今青海西宁),后来融合于当地吐蕃;一支入居北宋境内,逐渐融合于当地各民族;另一部分回鹘人即甘州回鹘的主要组成部分则退处沙洲以南地区,继续过着游牧生活。此后直到元朝时期的裕固族先民的历史,在汉文史料中的记载十分稀少。仅有个别的记载说,大致在今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地区,活动着被称为“黄头回纥”的部落。历史研究表明:“黄头回纥”大体上就是唐末五代时期甘州回鹘的后裔,也是元代“撒里畏吾”人的先民。“撒里”(sara)即“黄色”、“黄头”,“畏吾”即“回纥”。 _b!;(~ @p  
Ez/\bE  
公元1226年,蒙古大将速不台出兵攻下撒里畏吾地区。从此,在裕固族的形成过程中,开始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不仅撒里畏吾人被纳入到了蒙古汗国及元朝的长期的统治之下,而且,许多蒙古部落也随各宗王镇戍该地区而进入到了撒里畏吾人地区。蒙古族百姓与撒里畏吾人基本上在同一地区游牧,这样就使在裕固族先民创造的回鹘文化中,又融入了许多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明朝。 c#{Ywh  
23}BW_m  
明朝史料中,称裕固族先民为“撒里畏兀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王朝遣使持诏谕镇守撒里畏吾人游牧地区的元宗室宁王卜烟帖木儿,后又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并陆续在撒里畏兀儿人地区设立了安定卫、阿端卫和曲先卫;在撒里畏兀儿人与蒙古族杂居的地区设立了罕东卫、赤斤蒙古卫、沙洲卫和罕东左卫,史称“关西七卫”。各卫的最高统治者仍然是元朝遗留下来的蒙古族及其后裔。在明朝,回鹘民族的一支与古代蒙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两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共同的“撒里畏兀儿”这一民族称谓下,这支回鹘人也越来越不同于从前的回鹘人。同时,当地的元代蒙古族后裔也日益有别于早期的蒙古族。古代的回鹘人与蒙古人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日益接近,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部分蒙古人学会了回鹘语,同时,部分回鹘人也学会了蒙古语。由于各地蒙古人的势力不尽相同,因此,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古代回鹘人所受到的蒙古文化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却在明朝中后期基本形成。 j8[`~p b  
z-KrQx2  
公元十六世纪初,东部蒙古永谢布酋长入居青海并袭扰撒里畏兀儿诸部,加上吐鲁番伊斯兰教势力的不断东扩以及蒙古瓦剌部的南下袭扰,使得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部众不得不大规模东迁入居嘉峪关以内。裕固族先民陆续东迁后,明王朝就将他们安置到了肃州(今甘肃酒泉)南山和甘州(今甘肃张掖)南山地区,这大体上也是今日裕固族居住的地区。 %aj7-K6:t  
-+3be(u  
清朝裕固族普遍接受了藏传佛教,并广泛吸收了藏文化,一批黄教寺院在当地兴起。清政府按裕固族各部落所处的地域,将裕固族划分为“黄番七族”即七个部落,封授了各部落的头目、副头目及“黄番七族总管”,并赐以黄马褂和红顶蓝翎帽,又称“锡拉伟古尔”或“西喇古尔黄番”等。但在清朝直至民国年间,裕固族的社会经济似乎趋于衰落状态,人口急剧减少。清朝初期划分“黄番七族”时,约有六千多人口,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所剩人口不足三千人,濒临民族消亡的边缘。 Y!++C MzU  
[2GXAvXsT  
本民族自称“尧乎儿”“西喇尧乎儿”,为同源汉语音译词。1954年2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4月,黄泥堡裕固族乡成立。经过裕固族人民的充分协商讨论,一致同意用与“尧乎尔”音译相近的“裕固”(兼有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义)作为全民族统一的新的民族称谓。 G 2%  
P]pmt1a  
现在,没有本民族书面文学的局面已被打破,裕固人开始用汉语来进行民族文学的创作活动。一批裕固族大学生开始了一种自觉的民族文学的创作活动,其中以他们的诗歌、散文创作较为活跃和集中。大学生们以及他们在走出校园以后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裕固族现当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裕固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本民族文字失传,因此,民间文学十分发达,特别是其中的民歌,保留了古代丁零、突厥、回鹘等民族民歌的许多特点。 eaV3) uP  
-Bo86t)F  
裕固族传统服饰独具特色。男子一般穿高领左襟长袍,戴圆顶卷檐白毡帽或大檐礼帽,冬季则多戴狐皮帽。山区靠近藏族的地区,部分裕固族喜欢藏族服饰。妇女所戴的尖顶红缨毡帽和佩带的“头面”则更具有民族特性,二者都是裕固族已婚妇女的特殊服饰。未婚女性有她们特殊的服饰,即戴在头上额前的“沙达尔格”、佩带在胸前的“顺格尔”和背后的“格玉孜克”。 -M"IVyy@  
n_<mPU  
裕固族传统饮食中较具民族特色的食品种类主要有手抓羊肉、烤全羊、酥油奶茶、羊下水加工品、烧壳子(烤制的面食)、酥油面饼(裕固语称“亚合吧”)、锁阳饼等。肉食在裕固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一般有肉便有酒,裕固人爱喝青稞酒。奶和茶在裕固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民间有一日三茶一饭或两茶一饭的习惯。此外,裕固族牧民能采集的野菜种类较多。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裕固人依然禁食驴、马、骡肉和狗肉。裕固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家中来客人,裕固人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来招待客人。裕固族民间俗语说:“进门就是客,待客如敬神”。 Z:I*y7V-  
9aTL22U?  
传统的裕固人并不特别在意生男还是生女,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故在裕固族社会中,基本没有明显的有男性传宗接代的宗法观念。裕固族妇女的家庭地位一直较高。裕固人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主要有幼儿的剃发仪式和婚礼仪式。按照传统,裕固人家的小孩出生后长到3岁时才第一次剃发,届时要举行较隆重的仪式。裕固人喝茶时一般用一根筷子,忌用两根;给客人递茶碗、敬酒时忌用单手,须为双手以表敬意。忌往河里和火中扔不洁之物;冬日取暖忌将脚直接放在火上或火盆、火炉上面,也不能将鞋袜、内衣等不洁之物放在火上烘烤。 y7CWBTH0>  
{UP'tXah  
裕固族的婚礼仪式独具特色。婚礼开始时,在新娘家给新娘戴上象征女子已婚的头面和尖顶红缨毡帽;在送亲仪式上要祭祀各种神灵,女方客人还要故意刁难男方代表;女方送亲队伍要分批骑马冲击设在男家门前的小帐房,并力图把小帐房踏倒。小帐房是供新娘休息的,而男方家则事先早已派人躲在小帐房内大声喊叫,防止小帐房被女家踏倒。此仪式以男家集体出动,抓住对方马缰为结束。婚礼内容还包括新娘过火堆仪式和新郎箭射新娘仪式等等,场面非常欢快热闹。 ;xL67e%?  
]x1p!TSU  
裕固族地区主要有三种葬俗,即火葬、天葬和土葬。火葬主要流行在裕固族西部地区。天葬主要流行在裕固族东部地区,除少数有一定地位的人可以火葬外,一般人都要天葬。土葬主要流行在靠近汉族农业区的黄泥堡裕固族地区和肃南县前滩乡裕固族地区。 rqF"QU=l  
H\ 3M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裕固族在历史上曾主要以毡帐为家,随水草迁徙。直到本世纪50年代,除居住在河西走廊的少部分裕固族外,其余大部分裕固族牧民都仍然以帐篷为主要居住场所。如今,裕固族牧民逐步实现了定居和半定居放牧,帐篷原有的作用日益降低,但在当地各旅游景区,帐篷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接待设施。与此同时,帐篷也走进了繁华都市,成为城市居民们休闲娱乐的独特场所。 ])C>\@c6Gm  
TfL4_IAG.  
裕固族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马、骆驼、牦牛、驴和骡子。马匹是各地裕固族牧民放牧和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山区牦牛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牲畜种类,耐力强,善于跋山涉水,被誉为“高原之舟”。在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牦牛仍然是当地主要物资运输工具。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生活在河西走廊的裕固人主要以骆驼为运输工具,作为一个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诞生的民族,裕固族的先民曾在这条东西向的交通要道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直到近代社会,驼队运输也仍然是当地裕固人谋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如今,摩托车和越野车的使用,正在改变着裕固人的放牧方式和生活方式。 RYt6=R+f  
=:4?>2)  
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和河西走廊中段。其中,分布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祁连山北麓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在历史上,自秦汉时期起,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总面积约两万三千八百八十七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约一千八百平方规律,绝大多数草原都分布在高寒山区。海拔多在两千米以上。分布在河西走廊的裕固族分属张掖和酒泉两个地区。其中肃南县明花区属戈壁绿洲草原地带,那里的裕固族仍然以畜牧业为生,而黄泥堡裕固族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总体上,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畜牧业经济是其社会经济的主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裕固族的经济形态逐渐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这就是在逐步实现定居化的同时,发展了农耕经济,在新中国成立前,黄泥堡裕固族就已过渡成为农耕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发展又在逐渐加快。这就使得现代裕固族的经济形态具有了一定的多重性。 yOc|*O=]U  
NS Np  
裕固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型,即祁连山北麓的山区和河西走廊的平川地区。前者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属半干旱高山气候区;后者则处于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裕固族在这块不连片的戈壁绿洲上,从事着农业经济或畜牧业经济。 E[UO5X  
ZY)%U*jWU  
裕固族养的牲畜以绵羊、山羊、牦牛、犏牛、黄牛、马和骆驼为主,还有少量的驴、骡等。在国家的支援下,实现了定居放牧,建设围栏草场、人工草场、饲料地,兴修水利,置办机械,草原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大提高。有趣的是,他们居住的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牧业方面的"名牌产品"。民间俗谚说:“水关的驴,杨哥的马,皇城的羊毛赛棉花;白银的山羊,大岔的牛,明花的骆驼力量大”。 U%q:^S%#eG  
YwXXXh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裕固族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裕固族曾是一个纯畜牧业民族,而且当时的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不仅畜种品质差,而且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不允许畜群的大量繁殖,因此也只能十分勉强地维持简单的生活。1954年以后,整个经济结构得到了彻底调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了皮革厂、被服厂、农牧具修配厂、地毯厂、奶粉厂等。八十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到1989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一百六十多家,其中采矿业的发展更是效益突出,铜矿、煤矿、萤石矿等已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裕固族地区的工业经济又呈现出新的态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如鹿产品系列,包括各种品牌的茸血酒、鹿茸、鹿血、鹿肉制品、鹿胎膏等,成为深受当地各民族群众喜爱的滋补营养品。 tn{8u7  
fe';b[q)#  
京族: xorTL8  
0 I @$ 0Gg  
京族过去称越族,1958年正式改为京族,现有人口一万八千余。京族的祖先约在公元十六世纪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到广西北部湾的山心、万尾、巫头三个小岛的。当时小岛上荒无人烟,京族人和以后陆续迁到岛上的汉、壮族人一起开发和建设,使其繁荣起来。由于京族主要分布在这里,这三个小岛又被称为“京族三岛”,它隶属于广西防城港市。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京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即京语,属系未定,与越南语基本相同。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文,也有使用汉语粤方言。京族人崇拜祖先,信奉的神多与海洋有关。 i b]vX-  
_88QgThb  
京族三岛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四季常青,美丽富饶。所处北部湾是著名的渔场,所以京族人主要从事海洋渔业。京族三岛有十一条总长十多公里的拦海大堤将岛和大陆连接起来,使岛屿变成了半岛,并围海造田,从大陆引来淡水灌田,发展农业。京族人住在海岛上。过去的房屋全是用竹木构造,以茅草或竹篾做壁,或涂上泥巴,或用石头压着。屋内铺设竹条或木条,铺上草席,入屋脱鞋,全家人就在草席上坐卧或吃饭。现在京族人的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或三层楼,室内设施非常整齐、美观,房屋周围种植果树、剑麻、仙人掌等。 72,"Cj  
LN^UC$[tk  
京族人的村子里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是“哈亭”,它不仅供奉全村人最为崇拜的神祗,及每个家族的祖先牌位,而且京族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哈节(“哈”就是唱歌的意思,“哈节”就是唱歌的节日)也在这里举行。过哈节时,村子里男女老少穿着一新,聚集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唱哈等活动。哈节期间最受人欢迎的活动是唱哈,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哈哥,专门抚琴伴奏;两位女歌手哈妹,用竹板和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过节的人们一边开宴饮酒,一边听歌伴奏,纵情欢娱,通宵达旦。每当哈节,皓月当空,海浪轻拍,青年男女们在哈亭外踏月传情,趁花好月圆的良辰吉日,彼此敞开心扉。 j{;|g%5t  
EZib1g&:R/  
能歌善舞的京族人民,唱歌时常用他们那独特的民族乐器--独弦琴伴奏。独弦琴也称“瓢琴”,多用一米左右剖成对半的大斑竹制作而成。独弦琴的音色清澈明亮,有吟唱韵味,演奏各种滑音、波音、倚音有独特效果,音质清雅,婉转悠扬,极富抒情意味。京族一般在哈节期间要举行舞蹈活动。过去最常见的舞蹈有“跳天灯”和“花棍舞”。“跳天灯”由四~六个(或八个)女子表演:演员们上身穿白色长衣,下身穿黑色裤子,头上顶一个盘子,盘内点着三枝蜡烛,演员们手中还各拿一个杯子,杯子中也点一枝蜡烛。整个舞蹈动作不算复杂,但闪闪烛光与飘飘白衣,相映成趣,看去十分优美。“花棍舞”由一个或两个女演员表演:演员身穿白色长衫,两手分别拿着一根木棍,棍上缠着彩色纸,一般是先唱后舞,唱词的内容很广泛,有叙述父母养育之恩的,有表现男女深厚爱情的,不一而足。 ZPyM>XK$4  
~;unpym'  
京族人的服装朴素美观,独具风格。男子喜欢穿长至膝盖,窄袖袒胸的上衣,下着长而宽的裤子。京族妇女喜欢戴耳环,头发从中间分开,两边留有“落水”,结辫于脑后,发辫一般都用黑布条缠着盘绕在头顶上。妇女上身内挂一块菱形遮胸布,外穿一件紧身短上衣,显得极其雅致优美。 *vnXlV4L  
2\0Oji\6  
京族人在饮食方面,以大米、玉米为主食,以番薯、芋头为杂粮。每逢节庆之日做糯米饭与糯米糖粥。肉食以鱼虾为多,并喜欢以鱼汁做调味品下饭。京族人有丰富的海洋知识和捕鱼经验,男子个个是捕鱼能手,还发展了鱼类加工业、海产养殖业、海马养殖业和人工养殖珍珠。过去京族人多是文盲,他们的住地被人称为“文盲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加强了京族人的文化教育,岛上不但有小学中学,而且还培养出了许多大学生。 `FJ|W6%  
%idk@~HCg  
塔塔尔族: f=`33m5  
Z]vL%Gg*!  
塔塔尔族现有人口四千九百余,散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比较集中的有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塔塔尔族使用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除一些老年人使用塔塔尔语外,其他人一般都使用当地的哈萨克语或维吾尔语。塔塔尔族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但由于同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人杂居在一起,关系密切,所以这两个民族的文字成为塔塔尔族人的通用文字。塔塔尔族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kX2d7yQZz  
 t;47(U  
塔塔尔族的先民来自中国北方突厥汗国的一个部落“鞑靼”,最早见于唐朝。“达旦”、“达达”、“鞑靼”、“达怛”等都是塔塔尔的不同译音。  ( Uk ,  
yA;W/I4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西征时,西方人把蒙古人称为塔塔尔。蒙古人建立的地跨欧亚两洲的金帐汗国衰亡后,公元十五世纪在伏尔加河一带建立了喀山汗国。公元十六世纪,喀山汗国归并俄罗斯。塔塔尔人做为一个民族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公元十九世纪初开始不少塔塔尔人自俄罗斯迁徙到中国新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有一些塔塔尔人迁来,成为中国的塔塔尔族。 &mkpJF/  
&Lt@} 7$8  
居住在村落的塔塔尔人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塔塔尔人中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多居住在城镇,其教育事业特别发展,他们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SY _='9U  
va,~w(G  
独龙族: mEDpKWBk  
-[]';f4]M  
独龙族现有人口五千八百余,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独龙族使用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独龙族没有本民族文字。 ` }8&E(<  
fL6e?\Pw  
独龙族人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信鬼。 FvXqggfGv  
eOY^$#Y  
独龙族之称始见《大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称为“撬”。明清时称为“俅”或“曲”。 bFGDgwe z  
|NMO__l@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称其为独龙。新中国成立前的公元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山川的阻隔和历代反动统治压迫剥削,独龙族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很低,基本处于父系家族公社制,使用原始的木、竹制简单工具,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年产量很低,所以采集和渔猎仍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补充。 C`K^L=8`{  
TFH&(_b  
独龙族人民生活十分贫苦,没有商品交换,采用刻木结绳记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彻底改变了这一落后面貌。独龙族人民勤劳好客重友,常常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猎获的野物,凡参与狩猎者人人有份。 _vl}*/=Hc  
!I8f#'p  
独龙族人民重信义、遵诺言,有着优良朴素的道德观念,“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独龙族的传统美德。 `_qK&&s  
$8 =@R'  
鄂伦春族: 97`WMs  
SvuTc!$?  
鄂伦春族现有人口七千余,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族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鄂伦春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g>j| ]6  
q]c5MlJXF  
鄂伦春族人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盛行对祖先的崇拜。 d7Ro}>lp  
MDO$m g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这一名称在清初的史料中就有记载。 p2O~>97t1  
ukAKFc^)k  
鄂伦春人长期以狩猎生活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几乎所有的男子都是优秀的骑手和百发百中的射手,他们对各种野兽的习性和生话规律了如指掌,有丰富的狩猎经验,公元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们还是一个带有原始公社残余的游猎民族,猎获物在部族内平均分配,保存着一些原始社会共同消费和平均分配的习惯,老、弱、伤、残者不但分到一份,而且还要多一些。 h5~n 1qX  
p]gT&[iJ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一步跨入到社会主义。现在他们已经实现了定居的生活,告别了狩猎,成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者。鄂伦春人心灵手巧,能够利用桦树皮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如衣、鞋、盒、篓、桶、箱,甚至是轻巧的桦皮船。这些物品上有美丽的图案,轻巧耐用,精致大方。 SaDA`JmO  
Ngy=!g?Hk=  
赫哲族: h#.N3o  
cDkV;$  
赫哲族现有人口为四千二百余,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散居于附近县的一些村镇。赫哲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奇楞和赫真两个方言。现在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赫哲语,其他人由于与汉族人的长期交往己都使用汉语。赫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字。 :1wrVU-?h  
n=sXSxl  
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现己基本不信仰萨满教了。 aMuVqZw  
l]Lx L  
赫哲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因赫哲族人过去穿鱼皮衣,有犬陪伴,所以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 #%,RJMv  
OM83S|1s  
明朝时期,赫哲族是女真的一支。至清朝初期始以“黑斤”、“黑其”、“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称见于文献中。 \Ad7 Gi~  
&)9{HR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公元二十世纪初,赫哲族社会发展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阶段,还在采用削木、裂革、结绳记事。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曾对赫哲、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实行野蛮统治、种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人口锐减,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已经濒于灭绝的境地,到新中国成立时只剩三百多人。 .TB"eUy  
cu9Qw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赫哲族人获得新生。赫哲族人长期从事渔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同时也开展了多种经营,如农业、养殖业等,其生活已呈现富裕繁荣的景象。 n{5NNV6  
epD?K  
门巴族: 47By`Jh71  
 ht97s  
门巴族现有人口七千五百余,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少数聚居在墨脱地区。门巴族使用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由于生活于西藏地区,和藏族人交往密切,所以多通藏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藏文。 - xm{&0e)  
{=:#S+^ER  
门巴族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 3\$wdUFr  
@J 'YV{]  
门巴族人民生活在西藏高原的门隅地区,自古就与藏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kQ>^->w  
m"2d$vro"  
公元823年设于拉萨大昭寺前的“甥舅和盟碑”记载中提到的孟族,就包括门巴族,那时他们置于吐蕃的统治之下。公元十三世纪,门隅地区做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公元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门巴族一直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地方政府的统治之下。 I s57F4[}  
dR^"X3$  
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兼营畜牧和狩猎。在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采用刀耕火种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非常贫困。 F'm(8/A$  
gN6rp(?y  
1959年西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门巴族人民和藏族人民一起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门巴族人民的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x*XH]&V  
Q4*-wF-P  
珞巴族: VR{+f7:}  
&^&zR(o`  
珞巴族现有人口两千三百余,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及相邻的察隅、墨脱、米林等县。居住在墨脱县北部的珞巴族人使用藏语,其他珞巴族人都使用珞巴语。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语支未定,不同地区的珞巴族人之间的方言有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珞巴族人还在使用刻木结绳来记事。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少数人通藏文。珞巴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p,g1eb|E  
#K\?E.9h  
珞巴一词源于藏语,其意为“南方人”,是藏族人对他们的称谓。不同地区的珞巴族人有不同的自称,如“博嘎尔”、“崩尼”、“崩如”等。 SO\/-]9#  
tvKAIwe  
珞巴族人自古就生息在喜马拉雅山山麓,由于高山阻隔,珞巴族人与外界接触很少,社会发展缓慢,直到公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珞巴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隶制阶段,生活在西藏封建农奴主的统治下。各部落还在使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玉米、旱稻和其他杂粮。粮食产量低,还需靠采集和狩猎维持生活,因此珞巴族男子都是技艺娴熟的好猎手。 pv!oz2w1  
t>)45<PEw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珞巴族人民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利,在国家和各民族兄弟的大力支援下,走上了现代化的生产道路,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RkeltE~u  
'|>9C^E9X  
基诺族: g?v\!/~(u  
2?C`4AR[2H  
基诺族现有人口约一万八千余,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四邻山区。基诺族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本族文字。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盛行祖先崇拜。 %h"z0@+  
)+")Sz3zx  
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过去史籍文献记载中汉译为“攸乐”。基诺族人全部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一座大山上,根据其生活习惯、节日习俗、服饰装饰、族源和历史沿革等各方面的情况,于1979年经过民族识别,由国务院批准公布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是我国认定的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 Dx=Yf  
$2D uB  
关于基诺族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基诺族人尊奉诸葛亮,传说是诸葛亮南征部队的一部分人,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经过世代的繁衍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还尚未形成一个定型的阶级社会,基本上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 )QagS.L{z  
; |/leu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诺族人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彻底改变了刀耕火种、刻竹记事、以物易物和祭鬼治病的落后面貌。如今,基诺族自己的干部、大学生、医生、商人和农业科技人员都已成长起来了。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7-27
姓氏略考--最原始的姓氏
四.最原始的姓氏: /2{5;  
:RSz4  
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氏,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嬽、依,这十二个姓氏后来演化出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姓氏。唐太宗李世民执政(公元627年)的时候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他把民间的“姓”统计并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并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从此姓氏考略之风卷起。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年间(公元960年)受皇帝赵匡胤授意编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四百零八个、复姓三十个,一共四百三十八个。但实际历史上中国人的姓氏数量远不止这些,据说近来已经有人整理出二万一千二百个曾经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姓氏,当然,其中有许多已经是历史了。 1tCQpf  
D2YZ9e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三大姓”的说法,如英国的三大姓是Smythe、Jones、Williams(斯麦德、约翰、威廉姆斯),美国的三大姓是Smith、Johnson、Carson(史密斯、约翰逊、卡尔森),法国的三大姓是Martin、Bernard、Dupont(马丁、伯纳德、杜邦),德国的三大姓是Schultz、Mueller、Schmidt(斯库尔兹、缪勒、施麦德),俄国的三大姓是Ivanov、Vasiliev、Beterlov(伊万诺夫、瓦西里、彼得罗夫)。而中国历史悠久,素来就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一说,他们的人数分布得最广泛,且都是历史上的帝王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李、王、张姓人氏就各有一亿多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三大姓氏。 .%'(9E  
" +KJop  
据二十一世纪初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最新的前一百个姓氏排队顺序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章、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其中最大的十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占总人口的40%;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占总人口的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占总人口的10%左右;接下来的十五个大姓是: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加起来占总人口的10%左右。这四十五个姓氏占了中国总人口的70%以上。 IYWjH E+)d  
|W$DVRA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据《说文解字》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姬姓的族人都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全世界华人都自称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由黄帝所传的世系为: ~mV"i7VX  
NT%W;)6m9  
一世黄帝:世嗣少典氏。少典氏为诸侯(有熊国君)。其母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二十四个月后生黄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为有熊氏。黄帝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黄帝纳四妃,生有二十五子。元妃为西陵氏之女,名嫘祖,生姬昌意、姬玄嚣、姬龙苗;二妃为方嫘氏,又名白节,生姬休及姬清;三妃为彤鱼氏,生姬妃及姬夷彭;四妃为嫫母,貌恶而德充,生姬苍林、姬万阳。其众妾之子十六人而已;黄帝赐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十八月既望,黄帝在位百年逝世,葬于桥山,终年一百十一岁,传子姬玄嚣。 [=uo1%  
S gMrce<;  
二世玄嚣:名姬挚,是黄帝的次子。其母为嫘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建都于曲阜(今山东泰安)。在位八十四年逝世,终年一百岁,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生子曰娇极。传位于兄昌意之子高阳,是为颛顼。 R cY>k  
uBg 8h{>  
三世娇极:玄嚣之子,未继位。生子麦嗣位,是为帝喾。 L+B?~_*  
^\ ?O4,L  
四世帝喾:娇极子,名夋。生而祥灵,十五岁时佐颛顼帝受封于辛,一百三十岁时以水德代高阳氏为天子。以其肇于帝,故号高辛氏,建都于于亳。帝喾纳四妃:元妃有邵氏女,名姜嫄,与帝礼祀上帝而生后稷;二妃为陈锋氏女,名庆都,有赤龙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三妃为有娥氏女,名简狄,祈于高襟,有飞燕之祥而生契;四妃为娥訾氏女,名常仪,生子挚。帝喾在位七十年逝世,终年一百零五岁,葬于顿丘。子挚嗣立。 Ap&)6g   
ci,+Bjc  
五世后稷:名弃,其母为有邵氏女,名姜嫄,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而不践;徙置平林,适会山林多人迁之;又弃之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因初欲弃之未果,因名为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邵,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逝世,子檠玺立。 Mr+@c)  
zHB_{(o7  
六世檠玺:后稷之子,袭父职,务稼穑。 RnVtZ#SCh  
BUUf;Vv  
七世叔望:檠玺之子,袭父职,务稼穑。 O@8pC+#`Z  
%/"Oxi^G  
八世不窋:叔望之子,当夏朝太康政衰失国,不窟不务稼穑,遂失其官,逃窜西北戎狄间。生子曰鞠。 v=Y K8fNi  
iY[+Ywh  
九世鞠:不窋之子。生子名公刘。  }`/gX=91  
]*"s\ix  
十世公刘:鞠之子,虽在戎狄间,复修后稷之业。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迁国于豳,百姓怀之,多从而保焉。周道之兴,实自此始。公刘逝世,子庆节立。 }m]q}r  
T~4mQuYi  
十一世庆节:公刘之子,国于豳。庆节逝世,子皇朴立。 ,1n >U?5  
4 k}e28  
十二世皇朴:庆节之子,嗣位豳国。 BW[5o3 i  
>X}{BDMb.  
十三世弗差:皇朴之子,嗣位豳国。 Go\VfLLw  
^t. W|teD  
十四世毁喻:弗差之子,嗣位豳国。 x2wg^$F*oO  
0A$SYF$O+[  
十五世公非:毁喻之子,嗣位豳国。 60B-ay0e$b  
4KpL>'Q=  
十六世辟方:公非之子,嗣位豳国。 z_SagU,\  
I lG:X)V%  
十七世高圉:辟方之子,嗣位豳国。 ," R>}kPli  
mN1Ssq"B  
十八世侯侔:高圉之子,嗣位豳国。 3 ]}'TA`v  
-CBD|fo[h  
十九世亚圉:侯侔之子,嗣位豳国。 b~Z=:'m8  
-J$g(sikt  
二十世云都:亚圉之子,嗣位豳国。 1r4,XSk  
olty4kGD$V  
二十一世太公:云都之子,嗣位豳国。 _Y-$}KwY!  
p.Y$A if.  
二十二世组绀:太公之子,嗣位豳国。 u%opY<h  
&%e"9v2`  
二十三世诸(幸攵皿):组绀之子,嗣位豳国。 q<XcOc5  
4(m3c<'P  
二十四世公叔祖:诸(幸攵皿)之子,嗣位豳国。 F*<Ws;j  
Q-Y@)Mf~?0  
二十五世古公亶父:公叔祖之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因熏鬻、戎狄攻扰,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之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尽归古公于歧下。及其傍国,闻古公贤,亦多归之。古公有长子曰泰伯,次日虞仲;其妃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太任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二人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逝世,季历立,是为王季。 h544dNo&  
m){&:Hs  
二十六世季历:古公三之子,修古公遗道,笃于仁义,诸侯顺之。王季卒,葬鄂县之南山,终年98岁。子姬昌立,是为西伯周文王。 3mA/Nu_  
\]GGVI ;u  
二十七世周文王姬昌:季历之子,母曰太任。太任之性,诚一端庄,维德之行。及其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而生周文王。王生而圣瑞。及长,受殷纣命,为诸侯领袖,得专征伐,称西伯。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王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以此士多归之,诸侯响之,天下三分有其二。以服事,即位五十年,被囚羡里,后六年自歧下,迁都于丰邑,七年而崩,终年97岁,谥为周文王,葬雍州万年县西南十四公里处毕原上(今陕西咸阳西北九公里处,有周文王陵)。太子姬发立,是为周武王。 -(  ER4#  
Q,TaJ]  
二十八世周武王姬发:周文王之子。商纣五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西伯逝世,太子姬发继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爽、毕公高之徒皆左右。周武王率修周文王绪业。时纣王无道,周武王以姜尚为师,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周武王十一年12月戊午师毕渡孟津,诸侯咸会,陈师牧野。商纣闻周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周武王。周武王使帅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太公卒,驰于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心。周武王亟人,纣师皆倒兵,不战以归,周武王驰之,纣兵皆岸畔。纣走,登鹿台自焚而死。于是诸侯尊周武王为天子。周武王十九年农历10月逝世,终年九十三岁。葬雍州万年县西南十四公里处的毕原上。太子姬诵立,是为周成王。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7-27
姓氏略考--姓氏宗法
五.姓氏宗法: m(Pz7U.Q  
Vw6>:l<+<  
中国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它非嫡系子孙不再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阪泉之战(今河北涿鹿东南,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统一了各个部落。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改为其它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历史最长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的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W\ZV0T;<]  
C"V?yDy2~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yAZ.L/jyr  
t/EMBfLc  
中华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朝期较多,到了汉朝各个姓氏已渐趋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姬与基同音),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回姓姬的,根据史书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和许多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的血统加入。例如在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便是当时的鲜卑族人。 ~50y-  
j.G.Mx"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过中,以及创造华夏文明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周召公姬奭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贡献很大。  `i_L?C7  
9Le/'ovq  
古人曰:“家之谱犹国之史。史不作无以知一代圣哲;谱不叙无以知一姓之英奇。”这是极其有道理的。由此可知,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延续祖先遗留下来的家族谱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姓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以前,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各个家族在各个时代的英杰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家谱则忠实地记录家族在各个历史阶段出现的人物与事件。中华民族由千万个大家庭组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因此一部完整的家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发展史的经历。修撰家谱不仅仅只是家族内部的事务,实际也是为续修民族发展史作出贡献。 `eA&C4oFOO  
zN8&M<mTl  
以名命名为氏可谓各式各样,有的以祖父的字命名为氏,有的以祖父的名命名为氏等。郑谯在《通志》中把以名命名为氏的情况分为古天子名、帝王名、古人名、周人名、鲁人名等十四类,共三百一十一氏。例如以吴国人物命名为氏的有:寿氏、要氏、庆忌氏、强梁氏等九氏。 Wtzj;GJj  
d >wmg*J  
郡望与堂号是常用来放在姓氏前的称号,是表示姓氏来源或血统所出的专用术语。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7-27
姓氏略考--少数民族的姓氏
六.少数民族的姓氏: ?m r@B  
ci NTYow  
1.畲族人的姓名: qsRfG~Cg  
`L[32B9  
畲族男子往往一人多名,由乳名(小名)、世名、讳名、法名等。法名不一定人人有,但一个男子至少有三个名字:乳名(小名)、世名、讳名。而畲族女子一般只有两个名字:本名和讳名。 IV#My9}e  
S^`9[$KH0  
世名:畲族男子的世名由来与祠堂里规定的“排字世项”有关。 Py0 i%pZ  
lGBdQc]IL  
法名:至于一个人是否有法名,则要根据他本人是否祭组过祖来决定,凡是祭过祖的人,都有资格取得一个法名。 w8#>xV^~  
Q/`o6xv  
讳名:讳名是按排行的不同而命名的。畲族人为了统一辈份,辨别是否本族或本姓人以及血统的亲疏远近,各个祠堂每若干年(一般为二十年的2月15日或8月15日)祭祖后排行一次。俗例凡没有举行过“醮名”(成丁礼仪)的畲民,就没有排行的称谓,也不能上谱。排行时,先将本祠堂这若干年内出生的男女的年、月、日、时登记起来,由族长和族中长辈将登记的人按辈份和出生顺序进行排行,并于死后写入族谱。 uqeWdj*Y  
@!NHeH=pR  
排行中辈份的区别:蓝姓以“大、小、百、千、万、念”六个字为行次,雷姓以“大、小、百、千、万”五个字为行次,钟姓以“大、小、百、万、念”五个字为行次。畲族人中只有蓝姓按六个字排行。这些排行字都是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lc(iy:z@  
ZoReyY2  
2.布朗族人的姓名: ouZ9oy(}a  
3o/ a8  
布朗族人一般无姓,个别人虽然有姓,也是从汉族姓氏借入的。布朗族人的名字是按婴儿的性别和出生先后排列的。男性一般排行为“艾、尼、桑、垒、苛、拉”,“艾、尼、桑、赛、老乌”等。女性一般排行为“月、仔、也、垒、姨、拉”,“叶、依、阿、姆、爱、蛾”等。这些排行字都是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LbI])M  
3? CpylCO  
布朗族人取名时,一般要请干爹、干妈给取名字。婴儿出生六、七天不、内,第一个进入产妇家的成年客人,不论男女,便成为婴儿干爹或干妈,主人请他(她)给婴儿取名、拴线、祝福。当孩子长到二、三岁时,每逢过节,父母便领着孩子并携带礼物到干爹、干妈家拜年,干爹和干妈也要给孩子红包和衣服。在取名时,如果干爹的汉名叫“陈国华”,婴儿是长子“艾”,那么名字的末尾要加上干爹的“华”字,即名为“艾华”;如果是长女“叶”,则名为“叶华”。 p5t#d)  
t^;Fq{>  
聚居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人,凡是男性均要在名字前冠以“艾”字,凡是女性则均要在名字前冠以“依”字,以此区别男女性别。 y~1php>2f1  
qiJ{X{lI  
连名制是布朗族人的一种命名方式,有母子(女)连名、母子(女)与父子(女)混合连名、父子(女)连名三种形式。 o-Arfc3Q  
)Q?[_<1Y+  
母子(女)连名是在婴儿取名后,再将母亲名字的第二个字连在孩子的名字之后,如果有若干个孩子,则每个孩子的名字都连用母亲名字的第一个字。 Vk T3_f  
<N&f >7  
母子(女)与父子(女)混合连名是母子(女)连名从第一代连续到第三代,从第四代起则既有母子(女)连名,也有父子(女)连名,并逐渐趋向父子(女)连名。现代,大都是父子(女)连名,子女都连父名,亲属也只按父系计算。 .?:~s8kB  
j pV  
父子(女)连名是在婴儿取名后,再将父亲名字的末尾一个字连在孩子的名字之后,一般连至三代到六代不等。 /RJSkF+!  
CB)#; |aDB  
3.傣族人的姓名: d a9 *>+[  
 f;a6ux#  
靠近汉族聚居地区的傣族,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因此有与汉族相似的姓氏和名字;远离汉文化地区的傣族,新中国成立以前主要是贵族有姓,但也有和汉族相似的名字。傣族平民中也有的与贵族同姓,但与贵族没有同宗关系。有些傣族平民有自己特殊的姓氏,如“半、闷、板、鸠、郗、瑞”等。 x #g,l2_!  
H R  
傣族的姓主要有“刀、召、罕、多、思、线、放”等,这些姓主要用于和中央统治王朝的公事往来。而在本地区则仍用本民族的姓和官名。傣族的姓都是单字,名字多为两个字,姓在名字的前面。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平民没有姓,只有名字,而且其名字随着一个人的年龄、生活、身份的变化而变更。 v>R.ou(  
5N/;'ySAE_  
傣族男性有乳名(小名)、法名、还俗名、做父亲名和官名;女性只有乳名和做母亲名。 `R^VK-=C  
Yg b#U'|  
傣族的亲属称谓反映了这个民族早期的婚姻关系和家族关系。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地区的傣族,将父母亲的哥哥和姐夫都称为“波竜”,即“伯父”或“大爹”,将父母亲的姐姐和嫂子都称为“咩竜”,即“伯母”或“大娘”,长辈对晚辈的称呼除儿女外,将侄子、孙子、外孙子等一律称为“澜再”,将侄女、孙女、外孙女等一律称为“澜映”。双版纳勐海地区的傣族,在一个家族中,如果没有长辈男子而只有同辈人时,按照家族的传统规矩,人们自然而然地推举长兄为族长,族长的弟弟、弟媳、侄、孙等都称其为“伊布”,其妻子为“伊牙”,即祖父和祖母,实际上“伊布”和“伊牙”是家族长的意思。在云南德宏地区和兴平地区的傣族人中,习惯上是宗族为大的子女,年岁再小也为长,而宗族为小的子女,年岁再大也为幼,这一点与汉族基本相似。 xB#E&}Ho  
r{_'2Z_i  
4.纳西族人的姓名: {JJ`|*H$_  
(ym)q#^  
纳西族人在古代无姓氏,只有家名。最早的家名是以氏族名称或氏族图腾命名的,如拉木(母老虎)、然(豹子)、泡司(狐狸)、依米(母牛)、尤米(母绵羊)、牙米(母鸡)、沙(柠麻)、尼南(乌木树)等家名,就是沿袭了古代母系社会氏族的名称或氏族图腾的名称。后来,由于氏族作用衰微,家族的作用增强,一些家族便以某个女始祖或男祖先的名字作为家族名。随着纳西族阶级社会的形成,氏族组织逐渐消亡,家族组织日渐松散,家庭作用就逐渐增强,于是,有些家庭渐渐抛弃氏族或家族的名称,有意义弟为自己取得一个家名。在取家名的过程中,有的以居住地为名,有的以担任的社会职务为名,有的以家庭成员的性格特征为名等等,各种各样的家名称号便相继出现了。 jQhf)B  
F 7=-k/k  
纳西族的家名类似汉族的姓氏,但又不等于汉姓。汉族的姓氏是世代沿袭不变,而纳西族的家名则是可以改变的。由家名改为姓氏,首先是从封建土司开始的。据史书记载:从明朝开始,云南丽江纳西族的土司接受了中央皇朝封赐的官衔和姓氏,改为“木”姓。但在平民群众中,丽江的纳西族均一律姓“和”,而其它地区的纳西族人则仍然只有家名,并无姓氏。后来,汉族文化在丽江地区广为传播,大批汉族军民和商人又逐渐融合于纳西族中,致使丽江地区的纳西族除了“和、木”两个大姓外,又产生一些其他姓氏。 5V0=-K  
zV]0S o  
云南泸沽湖地区的纳西族人,随着母系家庭向父系家庭的过渡,家名也向姓氏演变。后来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演变为姓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泸沽湖中心区的纳西族人相继更改家名,出现了“郭、杨、曹、朱、张、秦、王、石、付”等姓氏。 a5iMCmL+  
yRtFUlm`  
纳西族人是从无姓氏发展为由巫师(东巴或达巴)命名。后来,佛教分支喇嘛教传入纳西族集居区,喇嘛也获得了替婴儿命名的权力。婴儿出世后,达巴或喇嘛依据母亲的年龄、属相和婴儿出生年、月、日、时,推算婴儿出生于八卦上的哪个卦向,然后在与婴儿卦向一致的神佛名字中卦上一、二个字,作为婴儿的名字,以期望得到神佛的保佑。从纳西族史书中东巴经的记载上看,漓江地区的纳西族人在古代曾实行过母女连名制和父子连名制,后来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改变为按照家谱排字辈,由老人为子孙取名字。现在纳西族人一般由父母给孩子取乳名(小名),上学后取个学名,成为正式的名字。但男性在娶妻的前一天或当天早晨,需请男伴友或长辈另取字号名,作为男子成家立业的标志,此后同辈间即用新字号相称。 DEBgb  
qrdI"  
5.怒族人的姓名: ?OSd8E+itM  
Z#Fw 1  
怒族人是按性别和排行命名的。 P/_XDP./U  
kBT uM"  
怒族阿龙人:在阿龙人中,男孩名字的排列顺序为:老大称“彭勾”,老二称“金都礼”,老三称“昆”,老四称“增”,老五称“店”,老六称“冉”,老七称“拦”,老八称“八利义”;女孩名字的排列顺序为:老大称“讷克勒”,老二称“尼太”,老三称“江格勒”,老四称“娜”,老五称“念过”,老六称“冉罗”,老七称“达恩”,老八称“英”。孩子不论男女排行到第八个以后,一般都由父母所爱的物品来命名。 % /s1ma6q  
%[0"[<1a  
怒族若柔人:若柔人给婴儿命名,一般都在孩子满月之后,有的还有摆宴请客。所取之名以其生辰、环境、相貌、体重、拜寄、辟邪等为依据,并极力避免与上辈人的名字相同或相近。孩子名字的排列顺序为:老大称“阿马”,老二称“阿的”,老三称“阿膊”,老四称“阿腊”,老五称“阿弄”,老六称“阿衣”,老七称“阿汤”,然后分别在男孩名字后面加“事”,女孩名字后面加“妞”,以区分性别。 YP7<j*s8  
M]W4S4&Y=  
怒族阿怒人:在阿怒人中,男孩名字的排列顺序为:老大称“阿普”,老二称“阿邓”,老三称“阿开”,老四称“阿育”;女孩名字的排列顺序为:老大称“阿娜”,老二称“阿妮”,老三称“阿恰”,老四称“阿都”。阿怒人的这种命名方式也被福贡一带的傈傈族人所吸收并广为使用。 kO4C^pl"v  
mB\5bSFY`  
怒族怒苏人:在怒苏人中,男子名字前普遍冠以“腊”字,如腊哥、腊华、腊加等,女子名字前则普遍冠以“亚”字,如亚娜、亚莎、亚双等。这种命名方式源于古代怒苏人的氏族图腾,“腊”在怒苏语中意为“虎”、“亚”在怒苏语中意为“鸡”,事古代怒族人中两个相互通婚的氏族名称和标志,也是这两个氏族的图腾。怒苏人对子女名字的排行称呼不分性别,老大称“染孟”,老二称“染拉”,老三称“染同”,老三以后则只称为第四个、第五个等等。 k91Y"_&  
2|cIu 'U  
在怒苏人中,称父亲为“奥朴”,凡属父亲辈的兄弟,对其称呼亦统称为“奥朴”,虽然在后期出现了“朴茂”(大父)、“朴拉”(中父)、“朴通”(小父)等专称,但人们习惯上仍把伯父和叔父统称为“奥朴”。显然这种成为来源于古代群婚制时期的“诸父”影响,并和后来“妻兄弟婚”的转房制分不开。凡属父亲辈的姐妹的丈夫,则借用了白族语中的“古谋”(KuΛmat),意即“姑父”,和“奥朴”明显区别开来。 /; _"A)0  
hk=+t&Y<H  
在怒苏人中,称舅父为“奥颇”,这是怒族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一个称谓,怒族谚语中有“世间最长的是道路,人间最大的是奥颇”之说,凡母亲辈的兄弟均称为“奥颇”。这种对舅父权威的高度尊重,也明显和母系社会的母权制时代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分不开。 n"pADTaB  
Yc %eTh  
在怒苏人中,同胞兄弟姊妹之间互称为“在若”(szeΛidzoj)或“极屋”,意为“生于同一根脐带”。同一祖父母的第一代从兄弟姊妹之间亦可互称为“在若”或“极屋”,与同胞兄弟姊妹同称;但姑表舅兄弟姊妹之间则不能以“在若”或“极屋”相称,因为不属于“同一根脐带”。这反映了父权制世系的影响。 T4UY%E!0  
f ZISwr  
6.苗族人的姓名: Wc)^@f[~<  
$yt|nO  
苗族人在婴儿满月后,母亲就要背着婴孩跟婆婆、妯娌们一起到娘家请满月酒,并由外祖父母或舅父母给取苗名。 FPqgncBHK  
:S%|^Q AN  
苗族的苗名,不论男女都是单音名字。女名有“榜(bangx)、欧(eb)、妮(nil)”等,男名有“宝(box)、金(jinb)、翁(ongd)”等等。当长辈称呼晚辈时,可以直呼其单音名字,如果引称其苗名时,就必须与其父名相连成为连名制的苗名。如子的单音苗名为“宝”,父的单音苗名为“翁”,那么“宝”的引称苗名就为“宝翁(boxongd)”;如果是一般对称,则要在其单音名“宝”前加上尊称词“喋(dial)(哥)”,成为“喋宝(dialbox)”。在贵州东南地区,除子(女)父连名制外,还有子(女)、父、祖三代连名制的称谓,如子名为“宝”,父名为“翁”,祖名为“里(lix)”,那么子的引称苗名则为“宝翁里(boxongdlix)”,但这种三代连名的连名制使用地区并不广泛。由苗名的结构上看,若以二十五年为一代,由其连名制的家族谱系追朔上去,就可以方便地得知某个家庭延续至今的历史延代。 )JjfPb64  
qaUHcdH  
湖南西部、贵州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苗族,不使用子(女)父连名制,而是使用以父系家庭为中心的血缘亲近群体的专用名称。这种专用名称是苗族支系的苗姓,如湖南西部地区苗族人内部有“代卡、代瓜、代华、代晓、代略、代来”等,其“代”是专用字头,如果“代卡”这个支系中有个叫“金玉”的人,那么他的苗名就叫“金玉卡”,即表示在这个支系人的名字后面连上支系专称“卡”,以表示苗姓。 J/mLB7^R  
;zGGT^Dn  
苗族人现时所使用的汉名汉姓,都是与汉族文化交往频繁后所产生的。在湖南的沅陵、叙浦、麻阳、城步等地区的苗族人,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使用汉名汉姓了;而在湖南五溪地区的腊尔山区的苗族人,大约在元朝开始使用汉名汉姓,米以后更为普遍;在贵州东南部地区的苗族人,也是在明朝开始有少数人使用汉名汉姓,至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清政府认为“苗人多同名”,就下令“各照祖先造册”,凡“不知本姓者,官为之立姓”,使汉名汉姓开始普遍起来。目前,贵州东南部地区的苗族人,同时使用苗族的子(女)父连名制苗名和汉姓两个名称。 @P8q=j}l9  
=\q3;5[  
7.蒙古族人的姓名: lKm?Xu'yH  
:]]amziP&  
⑴.蒙古族的姓氏有四种主流: *zmbo >{(  
EswM#D 9(4  
①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 <|.M]]}j  
v7g-M  
《蒙古秘史》中记载有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上十一世祖学瑞察曾虏一女俘“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这“兀良合”为部落名称,“阿当罕”为本名,“札儿赤兀惕”为氏族名称,故这个女俘兀良合真名字叫阿当罕,是札儿赤兀惕氏族人。在蒙古语中,“真”表示为女性,“歹”表示为男性,若是兀良合歹,就是男俘了。 ljNd!RaB  
jdhhvoQ  
蒙古族人的姓名称呼的顺序为:姓氏、名称、族属。如内蒙古东部喀喇沁地区各旗的札萨克、台吉均姓乌,是出于成吉思汗手下“四杰”之一的兀良合人(亦称乌梁海)者勒蔑的七世孙和通始建喀喇沁的缘故,也就是取本部落名称的首词为姓。 ArF+9upGY  
] qrO"X=  
《元史》首卷第一页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述中,将其姓氏直接记为“铁木真,姓奇渥温氏。”“奇渥温”也写作“乞彦”,就是成吉思汗所属部落的名称。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奇姓,均由此而来。蒙古族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述塔塔儿部落时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做‘秃秃黑里歹’,若是女子就唤做‘秃秃黑里真’”。 :FK(*BUh  
s'i1!GNF B  
②以本氏族的名称为姓: BB~Qs  
FzW(An&x2  
成吉思汗第二个弟弟合撒儿的后裔所建立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诸部的札萨克、台吉均姓包,就是源于合撒儿出生的孛尔只斤(亦称博尔济吉特氏族,是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东土默特原居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卓索图盟)的宝氏,在蒙古语中,“宝”、“包”通义。 f^nogw<z!  
G`w7dn;&  
③以祖先的名字为姓: }"_S;[{d  
IUI >/87u  
蒙古族人比较喜欢以显要祖先的名字为姓氏。古代元朝丞相脱脱,本是蔑儿吉骀氏,其后代便以脱脱为姓,如元朝的脱脱尼、明朝的脱脱卜花。现代人中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其祖先的名字为莫勒特图,以后便取“莫”字为姓,谐音取汉字为“孟”,所以嘎达梅林的汉名叫做孟青山。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城代办富格日特的远祖是兀良合人,本姓乌或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改取“富”为姓了。这种转姓的情况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较为普遍。 }>SHTHVye  
taI])  
④以历史上的特殊称呼为姓: wS8qua  
z[V|W  
既非以部落、氏族为姓,也非以父名卫星,而是出于历史的原因以一种特殊称呼为姓,是蒙古族人中较常见的现象。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于是这些留守在个的人便取姓为“奥鲁”,后简化为“奥”。元朝时期,凡降元编入蒙古军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后简化为“蒙”。在明朝,常有帝王给蒙古人赐姓的情况,如蒙古人火你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附明,被赐姓名为“霍庄”;蒙古人观音保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附明,被赐姓名为“李观”;蒙古人丑驴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归附明朝,被赐姓名为“李贤”等等,这些姓氏后来就成了一些蒙古族人的姓。 *h$Dh5%P  
C$Ldz=d  
⑤以汉族姓氏为姓: |Q.t]TR'P  
#;>J<>  
以汉族姓氏为姓主要时按蒙古族语意译为汉姓。直译有如:蒙语“锡拉特”意为“黄”,译为黄姓;“查干”意为“白”,译为白姓;“呼和”意为“蓝”,译为蓝姓;“阿拉坦”意为“金”,译为金姓等。还有的取谐音汉字为姓者如:父名为“伯颜”,则取“伯颜”首字的谐音“白”为姓;父名为“火你赤”,则取“火你赤”首字的谐音“霍”为姓等。还有的蒙古族人直接使用汉姓。 g,mcxXO  
`dMl5b  
⑵.蒙古族人名的特点: >\[sNCkf  
,NPU0IDG>  
蒙古人的名字反映了蒙古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vD^^0-Pk6  
uXyNj2(d.  
①以动物名称命名: D3vdO2H  
m},nKsO  
蒙古族人的男性喜欢以勇猛矫健的动物名称来命名,如“阿思兰”(狮)、“巴尔思”(虎)、“阿尔布古”(花鹿)、“脱里”(鹰)、“葛尔图”(猎鹰)、“玛喇勒”(叱鹿)等。蒙古人以勇猛为荣,因而喜欢力大凶猛的动物,并且以老虎为名者居多,常在虎字前加上些形容词,如“哈喇巴尔思”(黑虎)、“普剌巴尔思”(黄虎)、“乌兰巴尔思”(红虎)、“额白巴尔思”(雄虎)、“茂巴思”(恶虎等)。“不花”(牛)在蒙古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很多人用它来命名,如“帖木尔不花”(铁犍牛)、“犴难不花”(金犍牛)、“察罕不花”(白犍牛)等。这些名字反映了蒙古族人悠久的以狩猎和畜牧为主的经济文化。 hQ#'_%:  
V :*GG+4  
②以“巴图”命名: P2!@^%o  
)j]S ;Mr  
蒙语“巴图”意译为“结实”,不同的汉译字有拔都、八都、伯秃、伯都等。蒙古族人喜欢在“巴图”之后加附加词,如“巴图噶尔”(结实的手)、“巴图和坦”(结实的城)、“巴图布林”(全结实)等。为了表达“结实”的含义,还有以金属命名的,如“阿勒坦”(金)、“铁木尔”(铁)、“西日莫”(生铁)、“宝力道”(钢)、“图卡特穆尔”(正铁)等。元朝的文宗皇帝名字就叫图贴木尔,泰定皇帝名字叫也孙铁木尔。 8HxB\ !0F?  
> rB7ms/@E  
③以祝福、吉祥的词命名: b'St14_  
~BaU2S@y  
蒙古族人喜欢用祝福、吉祥、幸福的词来为孩子命名。如“那苏图”(长寿)、“宝音”或“伯颜图”(福)、“好必图”(有福)、“乌力吉巴雅尔”(吉喜)、“吉日嘎朝”(幸福)、“贺喜格”(恩惠)、“白仓”(富仓)、“都冷仓”(满仓)、“巴达荣贵”或“满达夫尔”(兴旺)等。还有以吉祥的数字来为孩子命名的,如“伊苏岱”(几)象征丰盛,是无尽数,“也带该”(九)等;有人干脆以祖父、外祖父或父亲的岁数来命名,如“吉林泰”(六十)、“达兰泰”(七十)、“乃颜”(八十)等,祈望长寿。 kZWc(LwA  
_+T;4U' p  
④以自然物体为女性命名: ^{zwIH2I]  
O_FT@bo\  
蒙古族人喜欢用星辰、花草、树木、珠宝等为女孩子命名。如“娜仁”(太阳)、“萨仁”(月亮)、“敖登”(星星)、“琪琪格”(花)、“琪木格”(花蕊)、“塔娜”(珍珠)、“哈森”(玉石)、“水灵”(翡翠)、“乌云”(蓝宝石)等。也有用象征女人命运的词来命名,如“呼吉雅”(儿子的命运)、“杜达古拉”(带弟)等。还有按照出生月份来命名的。 0v,DQJ?w8  
rM2?"  
8.珞巴族人的姓名: yaa+j8s]  
3 B KW  
珞巴族人是父权制社会结构,姓名主要采用父子连名制,即氏族男成员的名字是和父亲的名字连在一起的,父名又和祖父的名字连在一起。每个人的名字都由两部分组成,其首字为父名,尾字为子名,以此严格区分,一代一代连下来,构成一个家族谱系。这种父子连名制的存在,使得在博嘎尔部落的男子中,都能记住五代或十代祖先的名称,知道在氏族内谁是最亲的亲属,和亲属在父子连名制中的排列。氏族实行氏族外婚,女儿都要嫁出本氏族,所以在氏族谱系中不占有主要地位,家庭是承袭完全以父系关系进行延续,成为的基本细胞。 @433?g`2b  
'N,x=1R5  
父子连名制是珞巴族人维系氏族制度的重要手段。凭借这一制度,在同一氏族内,人们可以按各人的名字确定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从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牢牢熟记氏族的谱系,是对氏族成员必须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 VCX})sp  
9 /t}S6b{  
9.土家族人的姓名: @>ONp|}@qI  
D4c}z#}*0  
土家族先民吐谷浑在很早便已有姓氏,如慕容氏等,后来因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采用了汉姓。到了元朝时期,上层贵族普遍受封改姓,并普及到平民百姓,由此土家族人的姓氏明显增多。随着土家族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姓氏不断增多和嬗变,由原来的复姓变成了单姓,如“索胡”变“胡”、“朵娃”变“董”、“拉西”变“牛”等等,并形成了土家族自己的“百家姓”。土家族的姓氏,或来自居住地名,或来自土家族语的汉语意译,或来自帝王赐姓,或来自其他民族的姓。 *[.+|v;A  
5u~Ik c~  
在元末明初,除了极少数人由皇帝赐汉姓、汉名外,土家族人的名字普遍使用本民族语命名的名字。后来,随着土家族与汉族、藏族关系的日益密切,以及宗教信仰等原因,土家族人的名字便深受汉、藏文化的影响。土家族人起名时男女有别,命名方法是在名字后边加上一个或两个区分性别的字,男人名字后边常加“保”字,女人名字后边常加“姐”、“索”等字。 -XPGl  
x|F6^d   
10.德昂族人的姓名: S]K^wj[  
/fBZRdB  
德昂族人习惯于按属相和排行给孩子取名,也使用汉族的十二生肖:查(鼠)、包(牛)、衣(虎)、卯(兔)、光(龙)、沙(蛇)、牙(马)、麻(羊)、新(猴)、收(鸡)、灭(狗)、交(猪)。生日的属相是什么,就以什么为名。男孩是属相前加“阿”字,女孩的属相前加“立”字。例如,牛日生日的男孩叫“阿包”,牛日生日的女孩叫“立包”。若按排行取名,则不分男女,称呼为腊锁(老大)、腊左(老二)、腊约(老三)等。 {pd%I  
Nr:%oD_G*  
德昂族人结婚生下孩子后,便有讳名。凡有了孩子并已取名的年轻夫妇,连同他们的长辈在内,不论什么人,此后都不能直接呼他们的名字。德昂族人的家里若长子或长女早死,则以次子或次女的名字代替称呼其父母。有的还没有生儿育女,但也可以预先取下孩子的名字,而按此名来称呼。 SKD!V6S  
No =f&GVg  
德昂族人认为,对已有了子女或虽然子女去世了但年龄较大的人,再去直呼他们的名字,是很不礼貌的。 Dr7,>Yx  
##}a0\x|  
11.撒拉族人的姓名: vkc(-n  
MCz +l0  
撒拉族人基本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但又吸收了汉、藏、回等兄弟民族的文化。撒拉族虽然属于突厥语民族,但与同一与语族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文化有较大的差别。 o1GWcxu*\  
XLEA|#  
撒拉族人与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最大差别就是以汉姓为姓氏。据传说,撒拉族先民初到循化地区时,其创始人如尕勒莽、阿赫莽兄弟的名字均为突厥人常用的名字。元朝灭亡后,原来世袭达鲁花赤的撒拉族首领神宝归附明朝,被明帝封为土司,并将“神宝”改名为“韩宝”,自此,撒拉族人开始使用汉姓,而韩姓成为了撒拉族的根子姓,现在有“时个撒拉九个韩”之说。至于为何取韩为姓,则可能是因音而改,古代突厥各民族的首领多称“汗”,取汉字谐音,故以“韩”为姓。 dAym)  
:bLGDEC  
撒拉族人除了韩姓以外,还有马、何、沈、苏、卢、白、考、兰等二十多个汉姓,这些汉姓撒拉族人部分是从回族融入的,部分是由汉族融入的,有些是在小时上学后由老师赐予的汉姓。 @B7 ;  
IB(IiF5  
撒拉族的文化有极强的生命力,其先民初来循化地区时人数极少,然而并未被相邻的大民族融合掉,反而将周围的回、汉、藏等民族吸收过来,成为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民族共同体,这在民族史上是罕见的。其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撒拉民族比较强健、刚直、勇敢、善战,邻近的民族愿意与之共处以抵御外敌;二是撒拉族人初来时,因属于色目人,受到元朝统治者的优待,封官授爵,而到明朝以后又一直委以土司之职,其所辖之民逐步融为撒拉族。 ,i>5\Yl%  
^~=o?VtBg  
撒拉族的文化属于多层次积淀、整合而成的。从现在的文化表象来看,其文化由三个层次整合:最早的一层文化属于游牧、狩猎文化,现在仍然保留不少;其次是伊斯兰文化层,这是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后形成的,目前这一层文化占主导地位;第三层是他们定居循化地区后所吸收的汉、藏、回族等外族文化,这在语言行为、生活习俗、心理等方面都有反映。 KXicy_@DC`  
@@SG0YxZ  
12.东乡族人的姓名: dYf Vox;  
s49 AF  
东乡族人的姓名有着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伊斯兰教文化色彩,这与东乡族的渊源、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关系。东乡族的先民撒尔塔人原先没有姓氏,自十三世纪来到河州地区后,因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有了用姓的习惯,并多采用以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为姓的方法,因而产生了诸如马、买、巴、牙、丁、米、坡、下、且等姓,并以马姓最为普遍。 ]E[Mv} =  
8I@= ?  
东乡族人的马姓之所以居多,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首音“穆”的汉字谐音为“马”,此外,因其村寨分布不同,而有不同的支系,在称谓时要在“马”姓之前冠以村寨名,如“拾拉泉马”、“东达恒马”等。不同村寨的马姓分属不同的阿恒德,其他姓氏亦有类似的情况。 89'nbg  
eR8h4M~O  
东乡族人采用汉姓历史悠久,至今几乎所有东乡族人都有一个汉姓,究其来源,有的是帝王赐姓,如高、赵、陈、康、张、王、李等;有的则是融合到东乡族中的其他民族将其汉姓带入的,例如蒙古族人就把根据自己习惯所采用的汉姓如羊、妥二姓带进了东乡族。 7v%~^l7:x  
TO3Yz3+A  
现代的东乡族人,除了有姓以外,普遍还有一个经名和汉名,也有的仅有经名,没有汉名。所谓经名就是伊斯兰教的教名,由阿訇从《古兰经》中选取,或以伊斯兰教圣贤为名,如穆罕默德、欧麦尔、素莱特、达吾德、海蒂彻、法图麦等;或以意思兰伊斯兰教历的贵重月份及日子为名,如斋月出生的孩子就取名为“尔德”,主麻(星期五)出生的孩子就取名为“主麻”;或以向阿訇学习经文的撒拉为名,取名“撒拉”。由于经名使用阿拉伯语,有的音节很长,在称呼时很不顺口,东乡族人便把音节较长的经名加以简化,如伊斯哈克就简称为“哈克”,优素福就简称为“优素”,阿依舍就简称为“阿依”或“阿舍”等。有的地区在经名简化之后,加上一个“子”字后缀莱称呼,如穆罕默德就简称为“穆罕子”等。 ;}^Pfm8  
NrS1y"#d9  
东乡族人取用经名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请阿訇取经名的时间,旧教是在给婴儿喂奶前,新教是在婴儿出生后第七天。取经名时阿訇不进产房,由家人将婴儿抱出,由阿訇对着婴儿先念大宣礼词,再念小宣礼词,念毕,在婴儿的耳朵上吹一下,先右耳,后左耳,然后从《古兰经》中选取一个经名,告知家人。阿訇为婴儿取经名时,不得与婴儿的父母或兄弟姐妹重名,否则就必须另起一个,但婴儿的经名可以与已故的祖父母经名相同。 |W\CV0L2  
d:<{!}BR3  
东乡族人的经名在本民族内部、家庭或宗教活动中使用,汉名则在与外部交往中使用,现今使用汉名比较普遍。东乡族人在平时称呼上与汉族相同,一般用姓名全称,熟人间可以只称呼其名字。当在比较庄重的场合均采用经名加汉名的称呼法,如伊德莱斯?马正廉、库丽苏姆?白淑珍等,但在书写时要在经名与汉名之间标注点符号“·”。 N:"E%:wSbi  
X Uh)z  
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特别是对那些有名望者,不直呼其名,而是以其祖籍的村寨地名代替。有时,为了表示敬爱或亲近,还常用一种亲昵的称呼,即取经名中的首字音在加“哥”字予以表示。 j_p.KF'[?  
9Z7o?S";  
东乡族人还有讳名的习俗,即儿女禁称父母发名字,妻子禁称丈夫的名字,年幼者不得直呼年长者的名字等,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而受到他人的鄙视和斥责。 "+saI@G  
F!^ Y!Y@H  
13.保安族人的姓名: IxgnZX4N  
stoBjDS  
保安族人的姓名是随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而变化的,并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保安族形成的最初阶段,保安族人没有姓,只有一个伊斯兰教教名或本民族名,因为当初作为保安族源的伊斯兰教的“西域亲军”和蒙古族人,在其人名构成中都是没有姓氏的。以后,由于与汉族的接触、交往日益频繁,为了经济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需要,受汉文化的影响日深,遂有了使用姓氏的变化,并逐渐采用的汉姓和汉名。 AB}Qd\  
Oh<Z0M)  
保安族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姓马,如马金奎、马迎才等,这与保安族人的宗教信仰有关。由于历史上保安族人对伊斯兰教信仰非常虔诚,对伊斯兰教传世人穆罕默德十分崇敬,因此许多保安族人都愿意以穆罕默德名字的首音“穆”为姓,因在汉语中穆、马谐音,便取“马”为姓。 w#XE!8`  
ruF+X)  
除了马姓,保安族人还有一些其他的姓氏,如喇、丁、冶、韩、发、绽、王、李等。这些姓氏的来源大致有两个:一是源于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的汉语音译,这一类姓占马姓之外的第二位;二是与其他民族通婚,由其他民族带入保安族中的姓,这一类姓所占比例较少。 N|7<*\o  
l<z[)fE{uS  
保安族人一般都有民族名与汉名两种名字。每一个保安族人都有自己的经名(亦为民族名),现在有许多人为了外出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同时还取有汉名。由于经名是阿拉伯语,有的音节比较长,因此在日常生活保安族人常将之简化称之,或将汉语音译为四个字的阿拉伯语经名简化为三个字,即省略最抹的一个字。 UxD1+\N6?  
@RbAC*Y]g  
除了上述普遍命以经名外,有的保安族人还有给孩子取小名(乳名)的习俗,取小名一般在取经名之后,由父母命名,借以表示父母的爱昵。取小名时,或以父亲、祖父的年龄为名,或以本人性格特征为名,或以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为名,或以兄弟之间的排行为名等。 HRx#}hN?+  
pN4!*7M  
保安族人的姓名称谓,姓在前,名在后。其结构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姓加经名、姓加小名、姓加汉名。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