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4阅读
  • 15回复

宋史——余玠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5-14
余玠(生年不详-1253年),字义夫,号樵隐。蕲州广济(今湖北武穴市余川镇)人。南宋名将。 GOeYw[Vh  
#:?MtVC  
[编辑] 生平 .O+qtk!  
幼时家贫,就读于沧浪书院、白鹿洞书院。失学后投军,初为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僚,后因功补进入副尉,不久又擢升作监主薄。 Nu%JI6&R  
?8LRd5LH  
淳祐二年(1242年),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后又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余玠到任后,大改弊政、设置屯田、纳贤才,同时加强战备,修筑钓鱼城(今四川合川东)、大获(今四川苍溪南)、青居(今四川南充南)、云顶(今四川金堂南)、神臂(今四川合江西北)、天生(今四川万县西)等十余城,形成一个防御网。 Cq0S8Or0  
=k(~PB^>  
又作《经理四蜀图》上报朝廷,自诩十年之内必将蜀地还宋。从淳祐二年-淳祐三年(1242年-1243年),与蒙古军大小三十六战,战果显著。并率军北攻兴元(今陕西汉中)、击退进扰成都、嘉定(今四川乐山)的蒙古大军。 .2jG~_W[  
M!s@w%0?'  
因其战功显赫,云顶山统制姚世安勾结权相谢方叔等,造谣、中伤余玠。宝佑元年(1253年),宋廷命余晦代余玠之职,召其回朝,同年七月饮毒而亡。 U*' YGv  
fi[c^e+IX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2-05-16
余玠 =#i#IF42?  
?—1253 6/9h=-w&  
N b(f  
N1UE u,j  
    南宋大臣。字义夫。蕲州(今湖北蕲春南)人。少为白鹿洞诸生,家贫落魄, 因事亡命,投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府,参加抗金,以功补官。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援安丰,升淮东制置副使。次年,见理宗,主张重用武将被任为四川安抚制置使。他开府重庆,整治吏治,轻徭薄赋;设招贤馆, 招集豪杰;用冉琎、冉璞兄弟之计, 筑青居、大获、钓鱼等十余城,皆依山为垒,屯兵聚粮。累官至资政殿学士。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在嘉定(今四川乐山)击退蒙古军。次年,因久握大权,为朝廷所忌, 奉命召回,他闻命后,突然死亡,相传系服毒自杀。   hnM|=[wM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2-05-24
R,A|"Q  
  ○余玠 1+o>#8D  
-(>x@];r0  
  淳佑辛丑,余玠毅夫卒於渝州,权司程逢辰不能任其事,朝廷加意择帅。久之,乃以余晦除司农少卿,为四川宣谕使。七月入蜀,八月除权刑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又兼四川总领。十二月方入夔、峡交印,明年正月始开藩於重庆。既而又兼夔路转运屯田。然晦才望既薄,局面又生,蜀士军民皆不安之。未几,筑紫金城,激叛苦行。隘南永忠以隆庆降,王惟忠失阆州,甘闰以沔州叛,败政日甚。未几,虏兵又入,议者纷然。宗正簿赵宗璠首上封事言之,副端吴燧、蜀人赵至皆有疏。六月,御笔李曾伯以资政殿学士节制四川边面,召回程逢辰。既而余晦召赴行在,蒲泽之除军器监,暂充四川制置,权司护印。黄应凤太常丞成都运判,叶助权司,候蒲泽之自大获山回日,仍旧。公议以为不可使荆、湖、渝制西蜀,於是胡大昌、牟子才、潘凯、郑发、程元凤各有论列,参政董槐则请行以任蜀事,蔡杭亦请以沿边任使,人虽壮其志,而哂其无能为也。三学各有伏阙书攻丞相谢方叔。未几,李曾伯除四川宣抚使兼荆、湖制置大使,进司夔路,又赐曾伯同进士出身。牟子才、吴燧、胡大昌、陈大方、丁大全皆有疏,疏王惟忠罪状,乞正典刑。而庙堂亦欲以此掩误用余晦之失,遂摄惟忠赴大理狱,伏鑕东市。并籍余玠家资三千万以犒师,治其子如孙之罪,皆陈大方辈作成之也。八月,除蒲泽之四川制置副使兼宣抚判官,以吕文德权知江陵,总统边事,於是蜀事略定矣。 kT UQ8U  
h GS";g[?  
;4F[*VF!w  
f9JD_hhP'  
Yq/|zTe{  
.Rc&EO  
g@nk0lQewj  
《癸辛杂识》别集下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05-24
6 o+zhi;E  
vI+PL(T@  
南宋抗蒙英雄官晋兵部尚书-余玠 {g);HnmPN  
PM_q"}-  
`j<'*v zo  
H\ NO4=  
余玠 民族英雄,南宋抗蒙名将,字义夫,号樵隐。生年不祥。出生于衢州的开化县金水乡芳山村(今衢州的开化县村头镇芳林村)叔祖后裔定居蕲州,余玠宦迹至此,谱为同宗... '[A>eC++  
\F<]l6E  
)JZfC&,  
    余玠(?-1252年)民族英雄,南宋抗蒙名将,字义夫,号樵隐。生年不祥。出生于衢州的开化县金水乡芳山村(今衢州的开化县村头镇芳林村)叔祖后裔定居蕲州,余玠宦迹至此,谱为同宗,《宋史》误作蕲州人。幼时家贫,就读于沧浪书院、白鹿书院。失学后投奔淮东制置使赵葵作幕僚,不久即以功补进入副尉,又擢升作监主薄。1236年2月,蒙古军侵入蕲、黄、广。余应蕲州守臣征召,协助组织军民守城,配合南宋援兵击退蒙古军。1237年10月,余玠在赵葵领导下率部应援安丰军杜皋,击溃蒙古军,使淮右以安。次年,朝廷论功行赏,余进宫三秩,被任命为知招信军兼淮东制置司参议官,进工部郎官。同年9月,蒙古大帅察罕进攻滁州。余玠率精兵应援,大获全胜。1240年9月被提升为淮东提点刑狱兼知淮安州,主持濠州以东、淮河南北一带防务。1241年秋,蒙古军察罕出兵安徽寿县,余玠率舟师进击察罕军,激战40余天,使蒙古军溃退。以功拜大理少卿,升淮东制置副使。 bhg"<I  
"#p)Z{v"!  
  次年12月,宋理宗因见四川战局不利,任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受命于四川危亡之际,表示“愿假十年,手掣全蜀之地,还之朝廷”。余抵重庆后,广纳贤才,修筑工事,恢复经济,安抚民心,统率十万军民到合州修筑钓鱼山城;又在三江沿岸山险处筑10余城。各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屯兵聚粮,形成坚固的山城防御体系。入蜀当年,便在资州、嘉定、沪州等地,赢得了与蒙古军大小36战的初步胜利。1246年春,蒙古军大将塔塔歹贴赤分兵四路入侵四川,余玠率军抗战。以新筑之山城为屏障,重创蒙古军。1252年10月,蒙古军汪德臣、火鲁赤部大规模入侵,进抵嘉定,余调集蜀中精锐部队,组织大规模会战,将蒙古军击退。余玠因抗蒙治蜀有功,于1252年晋升为兵部尚书,仍驻四川。 W`;E-28Dg  
H{+U; 6b  
  第二年,朝廷反战派谢方叔任左相,诬告余玠“擅专大权,不知事君之礼”。理宗听信谗言,召余王还朝。余知有变故,愤懑成疾。于是年7月服毒自尽。次年,朝廷权奸削去余生前职务并迫害家属和亲信。 zS?L3*u  
@@! R Iq!  
  余死后,“蜀人莫不悲慕如失父母”南宋王朝为维系蜀中军民之心,于1258年追复余官职。后来,故乡人民纪念他,为其造衣冠冢,墓址在今太平山风景区横江(岗)山下青蒿村余公林。东边是沧浪书院景区,西边是梅川的源头。 sSvQatwS  
] e&"CF  
  为了纪念英雄余玠,当时广济县用余姓作为地名,余川,余蒷由此命名。现在英雄的故乡人,正准备兴建余玠钓鱼城景点。 {E@@14]g  
9m8`4%y=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2-05-30
余玠:南宋抗元将领 ZfMJU  
D<nTo&m_  
     余玠 (?—1253)  字义夫,号隐樵,分宁(今修水县)人,后侨寓湖北蕲州(今湖北广济等地)。自幼家贫,“喜功名,好大言”。嘉定年间,就读白鹿洞书院,与友人人市,与一卖茶翁口角,推搡失手,老翁毙命,不得已出走襄淮。时值赵葵为淮东制置使,余蚧作《长短句》上谒赵葵。赵葵赞其词中的豪壮之气,留在幕府中任事。在赵府,他帮助赵葵完善“强边”“固本”之战备,以功补副尉,不久擢将作监主簿,权发遣招进军,充制置司参议官,进工部郎官。嘉熙三年(1239),率兵在汴城与蒙古军战,以寡敌众,以功授直华文阁、淮东提点刑狱兼淮东制置司参谋官。淳祜元年(1241),领兵援安丰有功,拜大理少卿,升淮东制置副使。次年理宗召见,他建议纠正轻视武将的风气,应文武兼重。理宗赞其智深虑远,“可独当一面”。淳事占二年,特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 qxE~Moht  
    四川向来“无复统律,民咸不聊生,纲纪荡无”,“城防不固,戒备松弛”。余玠人蜀后,革新政治,兴除利弊,精选守宰,以振兴全蜀为己任。筑招贤馆,效诸葛亮“集众思,广忠益”,礼贤下士,并识拔有用之才荐之于朝。当时冉珊、冉璞兄弟怀才不遇,听说余玢求贤,欣然出山。余蚧虚心礼待,冉氏兄弟为余阶献“迁徙州城,巩固西蜀”之计,余玠遂建城于合州钓鱼山,并秘密以冉氏兄弟之策闻于朝,诏以冉醚为承事郎,权发遣合州,冉璞为承务郎,权通判州事。徙城之事公布后,幕僚哗然,皆以为不可。蚧怒日:“城成则蜀赖以安;不成,玢独坐之,诸君无预也。”最后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等十余座山城,皆依山筑城、傍水设哨,重关迭立、内外有防,并联结相邻的利、阆、果、蓬、渠、泸诸州城,形成山城防御体系。屯兵聚粮、整顿军纪。因保蜀有功升兵部尚书,仍驻四川。率兵与蒙古军交战36次,均获全胜。 Lw-)ijBW  
fFiFc^  
    当时利州都统王夔“恃功骄恣,桀骜不受节制,鱼肉人民,阻挠军政”,蜀人以为患。朝廷知其不法,但因其手握重兵,不敢贸然轻动。余蚧至嘉定后,与部将杨成共谋擒斩王夔,蜀中遂安。淳祜十年(1250)冬,余玠率诸将巡边,欲收复兴元(今陕西汉中),与蒙古军汪德臣部大战。十二年,汪德臣部进掠成都、攻嘉定(今乐山),余玢率军乘夜开关力战击退。 R1?g6. Mq  
6nxf <1  
   余玠在蜀,以都统张实任军旅,安抚王维忠治财赋,监簿朱文炳接待宾客,各得其所。又修学养士、轻徭薄赋,节民力、通商贾,蜀地以安。其纳二冉之策,修合州钓鱼山等城,成为此后宋军在四川抗元的屏障。开庆元年(1259),蒙古蒙哥汗领兵围合州,宋将王坚依靠钓鱼山等城,坚守半年,蒙古将领汪德臣、大汗蒙哥先后死于城下。 ou@Dd4  
U9kt7#@FDK  
    余玠治蜀,不畏人言,勇于担责,故遭人陷害,有小人向理宗进谗言。宝佑元年(1253),受弹劾而诏赴临安时服毒自杀,“蜀之人莫不悲慕,如失父母”。为之建遗爱碑与余公祠。 bCc^)o/w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3-07-13
余玠 N\ GBjr-d  
hA)3Ah*  
\)`\F$CF  
rOH8W  
6BNOF66kH  
]r6,^"  
【 字·         】义夫 8_mdh+  
【 朝      代 】: 两宋 v!K %\h2A  
【 国      籍 】: 中国 z`m-Ca>6  
【 籍      贯 】: 江西修水 BX2&tQSp  
【 民      族 】: 汉 P[aB}<1f0  
【 职      业 】: 将领 C`7HC2Is  
【 逝世年代 】: 1253 axonqSf  
E^T/Qu  
生平简介: !W{|7Es?.  
   `:?padZG  
余玠(?~1253)字义夫,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侨居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东北),南宋名将。嘉熙年间任知招信军,于汴城、河阴战败蒙古军。淳佑元年(1241),赴援安丰,败蒙古军,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从淳佑三年到四年,余玠与蒙古军大小36战,战果显著。后又率军北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还击退进扰成都、嘉定(今四川乐山)的蒙古军。宝佑元年(1253),宋廷听信谗言,召余玠回朝。余玠闻召不安,七月,突然死去。 31<hn+pE &  
"?}QwtUW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