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5阅读
  • 7回复

班派辈字究竟从何时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季乐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9-13
一、据广西恭城余承海家藏明朝嘉靖本《余氏族谱》载,由余公后裔80字辈 : wj /OYnMw  
(百里奚·秦穆公左相赞语)由来晋邦 贤声播扬 抱负经纶 委任蛮方 秦谋用之 权势遂强 m z) O  
(蹇 叔·秦穆公右相赞语)名儒初出仕西戎 因聘归迟相穆公 佐治才犹能伯国 蕃衍奕世永兴隆 j'g':U  
(自53世戭公起用字辈渊源深厚自流芳 远近悠分尽炽昌 礼乐诗书相济美 文章华彩立纲常 +Ccj @#M;  
30bScW<08  
二、:《潮汕百家姓》(作者:余构养)也有这样的描述: sz9C':`W  
由余,原为晋人,为晋君所不容,避乱逃亡西戎,后奉命出使秦国,为秦穆公所谋用,拜为上卿。他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委以重任,遂帮助他谋划征讨西戎,攻灭十二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后代以由余之名为姓,始有余氏,且由秦大夫百里奚、蹇叔,分别以赞由余功绩为内容,为余氏撰写世数辈序。 0 fX  
百里奚:由来晋邦,贤声播扬。抱负经纶,委任蛮方。秦谋用之,权势遂强。 v47Y7s:uQ  
蹇叔:名儒初出仕西戎,因聘归迟相穆公。佐治才猷能伯国,蕃衍奕世永兴隆 80DcM9^t8  
这样,以由余为余姓第一世,辈序诗以一字一世计,就可以延续使用至第52世。 ;H}XW=vO  
迨至北宋,再由宋名臣蔡襄续撰14字: b\& |030+  
渊源积厚自流芳,远近攸分尽炽昌。(这里错误非常明显---竟然出现北宋人为唐朝人撰写字辈的错误) WrP 4*6;"  
余姓辈序字数,就可以排列至第66世。 oP vk ^H  
V 3?x_pp  
根据以上两处记载,似乎已经可以确定了由余公后裔80字辈了,但我始终对此表示怀疑,原因有: FyY<Vx'yQ  
一、基于上面红色标注的原因,本人觉得《潮汕百家姓》中的这段话不可信; <O+T4.z  
二、由余公80世,也就是余靖公24世,按广西恭城谱记载应为“常”字辈,而我们这里的却是“国”字辈(请大家也提供一下) OcWy#,uC  
三、据开平获海谱记:……先贤曾为台山荻海余村里诗撰字派:“……。中和毓庆,绪振名扬。……”,因远祖有讳庆者,故“毓庆”改为“礼乐”。若广西恭城所述字派成立,那“礼乐”二字兼犯先人讳及字派规则两忌了; KicPW}_  
四、重点:古时连姓都可以随便改,会有这么严谨的班派排行吗?如果有,有史可考的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Bg3`w__l;  
~m@v ~=  
我隐约记得广孝说过孔氏是从何时开始有字辈的,可惜我没记下。 `*Ar6  
孔氏可算是中国姓氏中的典型,孔氏姓氏文化的发展应该可代表中国姓氏文化的发展。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季樂兄博學多聞,加分肯定!!! 2012-12-27
---------------------------------------------------------------------------------------------------------------------------------------------------------------------------------------------
          世居广东恩平,派字“……国守世传 隆英表章 中和礼乐 绪振名扬 昌祺滋大 显耀荣祥……”,本人乐字辈,忠襄公余靖三十五代裔孙。
---------------------------------------------------------------------------------------------------------------------------------------------------------------------------------------------
本人发表的所有跟网站及其他组织管理无关的内容均属个人观点,与网站立场无关。若侵权或令您不安,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邮箱:yjs@imyu.cn | QQ:180078337 | 微信:WorldYU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各类余氏QQ群、微信群||
离线余季乐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9-13
网上搜索的结果,据此又似乎很早就有辈次一说了,疑惑啊 1l@gZI12#/  
-EwtO4vLJ  
a$Lry?pb  
以下是百度知道中《什么是名字的:字辈》 的最佳答案: (kECV8)2  
uYh6q1@"~  
字辈,是宗族内规定族人取名统一使用的表明辈(代、世)次用字(偏旁)联缀的成语、对联或诗句。各族谱中对字辈的称谓不统一。 1[QH68  
称呼“字辈”的有资中《陈谱》; Tum9Xa  
称呼“字派”的有《罗谱》、《马谱》、《王谱》、内江《钟谱》; T<p,KqH  
称呼“班次”的有《朱谱》、《马谱》、内江《钟谱》、《邓谱》、《周谱》; 2>s@2=Aq  
称呼“班行”、“班排”的有内江《钟谱》; <lk_]+ XJ3  
称呼“班派”的有《王谱》; :U5>. ):  
称呼“班辈”的有跳墩坝《张谱》; YF{KSGq  
称呼“班位”的有资阳《叶谱》; gE,i Cx  
称呼“辈数”的有染坊坝《张谱》; 8T5s6EmIOW  
称呼“派名”的有《周谱》、《李谱》;  (-\ ,t  
称呼“派弟”的有内江《钟谱》; c;,jb  
称呼“派行”的有简阳河东《钟谱》; ~%Y*2i f  
称呼“名次”的有简阳城《钟谱》等等。 {nH.  _  
有的同谱内也称谓不一,《马谱》不同称谓有三种,内江《钟谱》不同称谓达五种。这是无规范统一的名称或同谱多修等原因造成的。 IX eb6j8  
我国按照字辈取名起源较早,称为“排行”,即“兄弟双名,其上一字或下一字相同”,“单名以偏旁为排行” 。 u1y c  
《左传》中有长狄兄弟四人,名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这是排行之始。”汉末的刘琦、刘琮兄弟,三国魏的应璩、应玚兄弟,都是用“玉”作偏旁(《中国文化史词典》浙江古籍出版社)。《李谱》“派名”中说:“命名之谊详于中(申)繻,班次则肇始羲和。成周八士,分伯、仲、叔、季,后世昆季,以一字联缀,谊实本此。秦、汉以来,二名特少,如元方、季方,其仅见也。新莽禁二名,迄于魏、晋,此风少歇。右军、大令父子同派,斯实紊矣。”其中关于命名问题,提及了鲁桓公的嫡长子出生后,曾经问名于大夫申繻的典故(《左传·桓公六年》),但认为“班次则肇始羲和”是不可信的,羲和是神话人物,在屈原《离骚》和《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记载;同时讲了先秦已经有了“以一字联缀”昆季的命名,但在秦至魏、晋间,“二名特少”,有王莽禁止二名的原因。至于认为王羲之和王献之因为“之”字而是同辈“实紊矣” ,则是不知道晋至南朝间的人,取名喜用“之”字缀后,父子间也如此,非以字辈取名。  A_: Bz:  
字辈在宗族中维护宗族制度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简阳河东《钟谱》“命名派行” 里有一段话,高度概括了字辈的作用。“世系源流,国史赖以序始终,而家乘则赖以序昭穆。乃近世之宗支混淆,昭穆亦因之失序者,果世系之不明与,亦派行之未立故耳。故兹者公同酌定……预派五十六字,……挨行命名。且命名不得犯此五十六字,混淆派行,庶几归于画一。虽错处九州,而行列相符,甫一问名,而即知尊卑,别亲疏也。尚何有昭穆之失序乎?”我们从具体作用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_<A%hz  
首先,字辈可以明确宗族内世系。宗族内族人通过字辈取名,确保宗族世系清楚明确,“一脉所流班次可据”。字辈未立,世系不明,宗支混淆,昭穆失序,这就关系着宗族制度的维护问题。《李谱》说:我族“子孙蕃衍,有名以辨之,派以统之,则伯霜仲雪,秩序厘然。于以永敦和睦,绵绵延延,传之无穷,不其伟欤!” #!\g5 ')mC  
其次,字辈可以规范宗族内族人取名。依据字辈取名,使宗族内族人名字具有统一、整齐特点,有规可寻,“归于画一”。同辈间字辈相同,双名的姓名同辈就有两个字相同,单名字辈偏旁相同;不同辈间字辈不相同。 =@b/Gl  
再次,字辈在宗族内可以分辩尊卑。字辈中每字的先后顺序依序反映了宗族内不同的辈次,字辈某字的前一字高一辈,依序前推高两、三、四等辈;某字的后一字低一辈,依序后推低两、三、四等辈。依照字辈取名,可以知道宗族内族人辈份高低。辈份高为尊,辈份低为卑。辈份低的要尊重、尊敬辈份高的,“列以尊卑,纲纪正焉”。在修谱时,字辈还可以对不详的族人依照所属字辈排序。《马谱》中规定:“旧谱有序其名而不详者,为何人之子者,仍依班次序于其后而已,何敢妄加注解。”实际也是按照字辈分辩尊卑。 ]|[,N>  
第四,字辈在宗族内可以区别亲疏。字辈通常是以每一个宗族为单位制订的,同姓之间能够区别不同的宗族。同姓同字辈就同宗族,自然就亲;虽然同姓,但字辈不同,一般就不同宗族,当然就疏。《马谱》“马氏祠规”要求,“凡老谱所未载,来历不清,班排不合,不敢窜入,庶非妄拜汾阳。”以避免乱攀、妄攀而乱宗族。乱攀望族是修谱历史上的通病,虽然经过苏洵、欧阳修等创立族谱编修新方法的冲击,但其风未绝。因而,各族谱中对此都努力杜绝,确难以完全克服。依靠字辈寻得同宗的事在内江《钟谱》里有记载:邑南“长峰镇钟氏一支,其祖正文公系逃遵义回内江者,与吾祖正良公同属一派弟,不识为兄为弟,亲疏何若耳。先是其祖常言,欲识宗亲,须向破堰寻觅。乾隆年间(1736—1795),其孙成琏、成瑞来访,见有正良公、正乾公字派,不禁跃然曰得之矣!”并于嘉庆四年(1799)合族捐资在破堰桥同修祖祠。这个字辈寻宗事中,同时还反映出一个“同属一派弟”,“亲疏何若”的问题,也就是同宗族同辈也有亲疏之分。同宗同支(派、房)的相对亲,同宗不同支的相对疏。还有同宗内不同支各自制订字辈的情况,又在同宗内支与支之间通过字辈同否区别亲疏。一般辈数越远的越疏,而辈数越近的越亲。这是由于封建宗法制度决定的。以自己上、下四世内计算,即从高祖至玄孙纵向为九族,九族内为亲,出九族相对疏;其中祖父的兄或弟称为从祖父,从祖父的子开始称为族父,族父的子称为族兄弟,而族兄弟的子就已经称为亲同姓了,这从横向表明不同支的亲疏关系。跳墩坝《张谱》有“谱之远祖则略,近祖则详,以先后之势然也。本支加详,他支从略,以亲疏传闻异也”的修谱原则,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亲疏问题。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再次加分鼓勵!!! 2012-12-27
---------------------------------------------------------------------------------------------------------------------------------------------------------------------------------------------
          世居广东恩平,派字“……国守世传 隆英表章 中和礼乐 绪振名扬 昌祺滋大 显耀荣祥……”,本人乐字辈,忠襄公余靖三十五代裔孙。
---------------------------------------------------------------------------------------------------------------------------------------------------------------------------------------------
本人发表的所有跟网站及其他组织管理无关的内容均属个人观点,与网站立场无关。若侵权或令您不安,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邮箱:yjs@imyu.cn | QQ:180078337 | 微信:WorldYU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各类余氏QQ群、微信群||
离线余雄彬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9-13
      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族属繁衍日众,遍及全国各州府县。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孔氏宗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条例。   `|e?91@vEa  
szN`"Yi){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http://tieba.baidu.com/f?kz=183905093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給雄彬兄加分鼓勵!!! 2012-12-27
祖籍梅州兴宁,现漂泊在深圳。三省诚身,裔传一贯。贯公二十三世孙。
离线余广孝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9-13
  中国第一封建家族孔家的辈序并非是从孔子逝世就开始的。按照清代的典籍《清稗类钞》所载,元朝惠宗时期,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规定;五十四代为“思”字辈,五十五代为“克”字辈,十个辈序诗从五十六代开始使用,,也就是从他的孙子就开始使用孔家的辈序诗,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_=@9XvNM  
|r_S2)zH9m  
56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Ziq^o.  
*X_CtjgF  
66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qqS'G*  
u (V4KUk  
76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Z7?C^m  
&scHyt  
86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DP`$gd  
>(+g:p  
96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cd,)GF  
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解放前随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 +BcJHNIB  
'ms&ty*T  
  
[ 此帖被余广孝在2008-09-14 12:35重新编辑 ]
我是潮汕人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9-14
实际上我也很怀疑前世字派的,按字派出现其实很晚。具体时间我也不太清楚,家谱中从黄帝到良公以前的人竟然都有字派了,显然存在后人为前辈取名的现象。所以上古世系也许能说的过去,至于字派名字是很不可靠的,不管是百里奚还是骞叔的赞语诗我认为都可能是后人杜撰的,都不可靠,比如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现在的学者都认为是别人杜撰的,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12-27
季樂兄博學多聞,加分肯定!!!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12-27
再次加分鼓勵!!!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12-27
給雄彬兄加分鼓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