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7阅读
  • 2回复

广东汕头市澄海独创动物舞蹈新年“复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广孝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9-24
沉寂十三年后 澄海独创动物舞蹈新年“复出” OXD*ZKi8  
$n_ax\15  
cd]def[d  
[BuAJ930#5  
  本报讯这个新年,对澄海区莲上镇永新村的17000多位村民来说是个可以载入村史的重要时刻:由该村独创、远近闻名的动物舞蹈“鳌鱼舞”在沉寂了13年之后终于重出江湖。大年初一上午,永新村人带着“鳌鱼舞”到澄海区政府前广场,独家文艺演出,向社会展现该村从昔日乡邻不睦到如今和谐社区的可喜变化。 ASUL g{  
!n|4w$t"V  
    澄海是动物舞蹈表演创作之乡,“鳌鱼舞”始创于1943年,是革命先辈余锡渠(解放后曾任澄海县长、汕头专署专员)在家乡永新村领导地下革命活动时编造的,他和战友们利用“鳌鱼舞”的形式宣传、鼓舞群众闹革命,使“鳌鱼舞”带上有别于其他动物舞蹈的革命色彩。后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完善,“鳌鱼舞”道具与表演形式不断丰富,每逢节庆,鳌鱼舞均会出游助兴,广受群众欢迎,1988年还上省城参加广东省欢乐节,轰动羊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由于受到乡邻失和、干群关系紧张等严峻问题的影响,乡人无心舞鳌,“鳌鱼舞”道具统统被锁进了村里老人协会的储藏室,尘封了十三年之久。 .wf$]oQQ  
g<^-[w4/  
    红色文艺、传统绝活被打入“冷宫”,现任永新村老人协会会长余炮发等一大批村民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如何为来之不易的和谐局面添砖加瓦呢?老人协会的老人们找到村委会干部一合计,想到了曾经让乡人无比骄傲的“鳌鱼舞”,让绝艺复活,正是进一步凝聚人心的好契机。老艺人们搬出原来的“鳌鱼”老骨架,买来五彩丝纸,花了两个月时间才再现“鳌鱼”风采。新“鳌鱼”长11米,重近300斤,需6名壮汉才能舞动。村支书余清坤告诉笔者,“鳌鱼舞”复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喜事,村委会专门挤出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一听“鳌鱼”又要“出海”,内外乡亲和企业界人士踊跃捐款,目前已筹得资金10多万元;村里2000多位青壮年人更是欢欣雀跃,纷纷报名参加义务舞鳌活动。据介绍,“鳌鱼舞”文艺表演队由鳌舞、潮汕大锣鼓、潮乐、彩标、扇子舞等组成,共450多位演员。全舞分成“鳌鱼出海”、“遨游搏击”、“登鳌同庆”、“龙门献宝”四个章节组成,气势磅礴,韵味隽永。从大年初一开始,永新村的“鳌鱼舞”已经接到许多村镇的盛情邀约,将在周边各地巡回演出30多场。 {\55\e/C,  
 金利明、余树春摄影报道 }TRVCF1  
:Hj #1-U  
     k;Ask#rs  
"=!sZO?3  
g)nT]+&  
(责任编辑:李群)   3M5wF6nY[[  
PLRMW 2  
摘自《特区晚报》                                  2007年
我是潮汕人
离线余广孝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9-24
永新鳌鱼重出江湖 c$x >6&&L  
}=|plz}  
    鳌鱼舞初创于1943年。上世纪30年代,原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余锡渠在家乡永平村(今莲上镇永新村)搞地下活动时,经常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组织和发动群众支持革命。1943年,中共永平支部为配合抗日宣传,在支部领导人余锡渠的倡导和组织下,创制了鳌鱼舞。当年,余锡渠开展地下革命,经常借鳌鱼出游机会,让鱼背上的“渔女”吟唱地下党创作的革命歌谣,进行宣传鼓动,令反动派防不胜防。因而鳌鱼舞这一舞蹈形式,具有与别的动物舞蹈所没有的革命色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艺人不断丰富完善鳌鱼舞的表现形式,配以曼妙翩跹的“鱼灯舞”,众星捧月地衬托出“鳌鱼”的昂藏气势,又增加鳌鱼舞的层次感,营构斑斓多姿的海底景象。鳌鱼舞经过第一代创作者余锡渠、余阿糯,第二代余书卷、余汉源、余仲坚,第三代余宗泰等艺人不断琢磨,对鳌鱼舞的道具和表演形式反复修改而完善起来的。 Z1.v%"/(  
Dt(xj}[tC  
    去年底澄海区举办的金秋联谊会上,蜈蚣、龙虾、双咬鹅在海内外嘉宾面前大展风采,赢得一片赞赏之声,这些深深地刺激了鳌鱼的传人,他们下定决心,要使潜伏“水中”十多年的鳌鱼重出江湖,也使当年享有盛誉的鳌鱼舞不致于失传。村里的艺人们拿出原来的老鳌鱼骨架,重新买来丝纸,扎起了一条长约10米的鳌鱼。又召集来村里的青壮年进行培训、排练,准备在今年春节期间一展永新鳌鱼的风采。
我是潮汕人
离线余广孝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9-27
余靖的第三子余叔英,于宋政和年间(1111-1115)到潮州任知军州事(知潮时间值得考查),侄嗣光(余靖长子伯庄之子,列第三世)受祖荫同到潮州任司户,因乐潮州风土之美而占籍于潮,始建贤德坊于枫溪,后移潮州城内,成为粤东余姓之先世。后叔英逝于潮,葬于古巷枫洋林甲山之原,后裔则迁于粤西开平、台山等地。唯嗣光 (1052-1136)后裔在潮,传弼(第四世),度(第五世),忠、德 (第6世)。 \KzJNCOT  
j>B*8*Ss  
    德乏嗣。忠传荪、崧(第7世)。孙传瑰,玫;崧缺乏记载,不知所踪。 &pjj  
k54\H.  
    粤东余姓自第八世以后,分支派衍始繁盛,并逐步遍布于粤东各县,今也潮汕之盛族。 '^>} =f  
Dmr*Lh~  
    8世余瑰,淳祐七年(1247)丁未科进士,官至翰林院学士,传子康、宁、平。余康,潮阳县教谕,生子仲伟,登延祐六年(1319)进士,官翰林院大学士,为澄海县莲阳(莲上镇`莲下镇一带)开基祖;余宁,迁居开基于榕邑(揭阳);余平,别居于普宁钱湖桥寨仔内,为普宁余姓开基祖。
我是潮汕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