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02阅读
  • 12回复

电视剧 祖祠--杉洋余氏(海峡卫视姓氏文化记录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 本帖被 thinfo 执行加亮操作(2010-12-31) —
1条评分
thinfo 威望 +20 谢谢提供资料! 2010-11-26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置顶 (来自9楼) 发表于: 2010-12-31
[瘦马原创]状元余复· 蝉林祠 · 蓝田书院
— (thinfo) 执行 帖内置顶 操作 (2010-12-31 09:48) —
《闽东日报》11月28日登载了拙作《状元余复·蝉林祠·蓝田书院》,但由于报纸的篇幅限制,文章进行过较大的删节。今天把原文在这里发表。 *{\))Zmhd  
2n-kJl`: O  
        dT (i*E\j  
       状元余复· 蝉林祠 ·  蓝田书院 .;l`VWP  
AD@ {7  
ibG>|hV  
  “银瓶供砚照袍新,笔下千军自有神,第一唱名知是我,从来头上不容人。” t`>Z#=cl\  
8%xBSob{j  
  随着福建海峡卫视《祖祠·杉洋余氏蝉林祠》的播出,状元余复以及他的这首《口占一绝》诗也就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Z_ Y'#5o#  
7?y 7fwER  
  公元1190年农历三月,南宋都城临安的街头热闹非凡,百姓涌上街头,摩肩接踵,为的是争相一睹得中光宗元年科举状元的风采。南宋朝廷由于抵抗北方金国的侵犯,连年战争,科举常受影响,自绍兴之后,选士科举方才走上正轨。这年光宗赵惇刚刚从他父亲的手中禅让而坐上皇帝的宝座,已经年届43岁,登基改元为“绍熙”,心中自然分外高兴,所以这元年科举也就特别隆重,选取的进士数量也特别多,是科取进士557名,人数仅处于乾道五年的592人。宋朝凡改元之年殿试擢中状元者,不以状元姓名放榜,而是冠曰“龙飞”,较常科尤为荣耀。而今天享受殊荣,得中“龙飞榜”状元的不是别人,正是福建杉洋余氏十三世裔的余复,与余复一同参加这场科考并一同荣登正奏名进士的还有他的堂兄余天迪。 U=U5EdN;  
t V>qV\>  
%H,s~IU  
X8N9*v y  
  余复字子叔,福建省古田县杉洋人氏,从小跟随以笔代锄、游学授馆为生的父亲,沿着朱熹曾经留下过墨香的道路,来到长溪即今宁德一带,寄籍宁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迁居),一边与童生一起读书,一边接受“学而优则士”熏陶。虽然余复家境不甚富裕,但南宋朝廷以重文轻武为国策,“学校之设遍天下”,为许多贫民学子提供就学的机会,在校的学童“日给官食”,吃着国家供给的粮食,自然潜心钻研学业。杉洋祖宗流传下来为鼓励子弟读书的而创设的“油灯田”制度也帮他们解了不少困。余复成年后,师从闽中名儒、理学家、宁德濂坑的张翰,终于学业有成。再加上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从北方迁移到江南的杭州,福建的举子循着海路赴杭州参加科举考试相对容易,过去难以跨越千山万水北上科考的困苦得到根本的改变。故福建“有宋一代人才辈出”得中进士人数达到7144人(录《科举史话》),最为引人注目,而杉洋的余复多少也是沾了天时地利这个光. a/1;|1a.  
dM P'Vnfj  
 KLE)+|  
  余复的父亲余孔惠,娶妻宁德何氏,一家人长居宁德.余孔惠在余复赴杭州考试前曾作诗一首,勉励余复:"父子相传力学儒,常将笔砚代犁锄.汝今捧剑趋丹阙,我且安贫守旧庐.酒酌十分休酩酊,路行千里莫踌躇.来年二月花朝后,早寄平安及第书"(录《余氏总谱志》)。从中可以看出余家当时的确是以笔代锄安贫乐道,同时也教诲余复此次参加科举,既需坚信心莫踌躇,又要多慎谦休酩酊。所以过去有人有意诋毁余复,说余复的父亲是"挑外头"出身,一个挑夫,又早殁,余复是母亲改嫁至何家后生的遗腹子等等。余复是何家人的外甥这从母亲的姓氏里一看就明白,父亲健在,那母亲改嫁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更何况那是在封建礼教最森严的宋朝。而那种把"余家状元何家甥"故意歪曲成"余家状元何家生"的诽谤的确曾骗过了不少不明底细的人. BenyA:W"  
uoeZb=<  
  过去还有一种古田宁德两县为了这个状元而争执不休的说法,其实也经不起推敲,史料明确记载余复状元是宁德人,古田县志也没有古田出状元的记载,就像现在的户籍制度一样朝廷自有定规,根本用不着争论。 h:r?:C>n  
Gn_DIFa  
v+W'0ymbnV  
(余复书法与诗:《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 \=bKuP(it  
“浔阳江上山如绣,挟策追游忆往年。柿叶霜黄秋满壑,芙蓉波冷月临川。钓舟个个来沙曲,梵宇层层倚树颠。白发田园归计晚,断肠西望夕晖边。”款署“钟陵余复”,钤白文印“复庵”。) $?bD55  
q!@!eC[b  
 gu[EYg  
  余复祖籍地古田县杉洋,祖祠余氏蝉林祠地处古田县杉洋村北狮岩山麓。蝉林祠始建于宋景德四年,也就是公元1107年,祠堂规模恢宏,占地3300平方米。据走遍东南各省拍摄过130多个祠堂的海峡卫视《祖祠》栏目组说,蝉林祠是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千年古祠,规模在福建省跻身五名之内。当年余氏开基祖余焕披荆斩棘,在杉洋开创基业,子孙后代枝繁叶茂,簪缨显荣。到了第五代余褐即“历官至吏部尚书……告假归里”建蝉林祠。状元余复撰《西庵时思楼记》中就说道“吾家自尚书而上,凡累代之祖,下而逮令凡十二世之孙,族属各有封识,其百世之泽也欤”(录《余氏总谱志》)。打开余氏族谱,家族兴旺,子孙显荣跃然纸上,除了状元余复外,余氏蝉林祠后裔子孙中曾经荣耀地诞生过工部尚书宰相余靖、丞相余深、礼部尚书余象等一批决策朝廷大事的人物,还诞生过五十多名进士。 #S'uqP!  
L\:m)g,F.  
'5De1K.\`  
7Y(Dg`8G  
  为什么一个家族仅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里,历史上会如此人才辈出呢。这就必需从杉洋历史上余氏族人对于子孙后代的精心培养以及历史对杉洋特别眷顾上进行一番探究了. K4<"XF1A:  
)Ak#1w&q  
  公元968年,杉洋余氏的第六代余仁椿,从永贞(现罗源)县令的位子上告老还乡后,虽然口吟“喜遂还乡志,家贫身自安,有田三五亩,种竹作渔竿”,但行动上却是倾尽一生积蓄,殚精竭虑,在村北“相地宜,创学馆……萃山川之秀,额以蓝田”。余仁椿创建的蓝田书院原为家族学塾,后经多次重建,成为杉洋最高学府,罗集全村子弟入泮读书。余仁椿建成蓝田书院后,意犹未尽,觉得有了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上得起学的物质条件。 “仁椿公留田七十余亩,岁入谷八十石”专供子孙读书及岁时烝嘗之用。这些田产都是平畴沃野里最好的水田,家族中为其起名曰“油灯田”,意思是为读书的子孙添灯加油,只准轮流耕种,绝不变卖,只许增加,不许减少。每年收成后,除了耕种者必需的抽成外,余下的除了每年祭祀祖先的部分用度外,全部作为家族中子孙读书的奖励。这种奖励,有时数量是很可观的:如果当年家族中只有一人读书,那么此收入就全部归这一人所有,如果第二年有两人读书,就二人平分,如此类推。到了后来,读书子孙多了,所分的数量就渐渐减少,于是各分支房又合资购买田产作为本房系的“油灯田”。这样,家族中不管贫富,能发奋读书的子弟都一视同仁地得到全家族的扶持,有的学子还能幸运地拿到祖房与支房的双重”油灯奖”。此举为余氏家族子孙后代的读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种习俗沿袭几百年,直到民国后期方才式微。 C|TQf8  
rSJ!vQo Cb  
  蓝田书院不但占尽风水地利,且两次幸遇天赐契机。在公元1184年,即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位圣人不辞辛劳来到书院,并驻足讲学。此人正是当时名噪闽省的理学大师朱熹。周边各地学子慕名云集,蓝田书院成为闽东的理学根据地。杉洋的读书人也因此寄志青云,文风鼎盛。而历史的眷顾有点偏心,十三年后,因“党祸”之灾,朱熹又再次来到这个偏僻的避风港。他的高弟古田林用中、杉洋余隅、余亮,以及跟随他左右的女婿黄干悉心保护与照顾,使他能安心在蓝田书院养病讲学,潜心授徒著述。朱熹在此期间为蓝田书院写下《东斋志》,其中有言:“时庆元间避学禁,云集高弟十有八者于蓝田书院曰‘东斋’为础,分赴诸院施教,门人遍闽,邑东有余、李,邑西有黄、魏。诗礼传家,义方有素”(录《福建杉洋村落碑铭·记叙碑》)。 aH'fAX0bF  
zdrP56rzZ  
s)r !3HS  
Jj>Rzj!m  
  “地经过化便是名山”,圣人启蒙,醍醐灌顶。自此以后,蓝田杉洋“其秀者敦诗书尚礼义;朴者安谨愿而守耕鑿”,有才智的勤奋求学读书,有力气的努力耕田种地。“自宋至今,守朱紫阳遗训”,“人文崇孝弟,家贫亦业儒”, 尊儒重教之风相延(录民国《古田县志》)。朱紫阳的两度过化,杉洋的人才崛起出现了井喷现象,在这前后十年间,除了余复高中状元外,杉洋就有余隅余亮叔侄,余仁椿六世孙余飞,仕瑜公六世孙余日严,以及余及、余昭攀、余宋兴等高中进士。蓝田书院因此闻名,蓝田杉洋也因此闻名,余氏蝉林祠也因此闻名。 h$!YKfhq}  
|ffHOef  
  自信“胸中造化饱星斗,笔下文字盘蛟螭”的余复当看到自己真的名列榜首之时,难抑心中喜悦。有人说余复曾信口吟哦出文章开头的那首诗,也因了这首诗被同科嫉妒者告发,得罪了天子,差点性命不保,最后官职受到贬抑。仔细分析也不尽然,南宋科举是二月发榜,三月廷对,也就是殿试,凡得中进士者都要受皇帝的当面考试,方才遴选状元榜眼探花。余复二月名列榜首,诗也是当时吟的,如果受到告发,引发龙颜大怒,就不会在一个月后被亲点为状元了。实际的情况可以从《余氏总谱志》中找到答案“余复,少从张翰,学精《周官》,绍熙元年对策大廷,光宗称其直而不讦,拔置第一”,并当场赐诗一首:“临轩策士岂徒然,嗣守丕基务得贤。尔吐忠言摅素蕴,吾縻好爵别详延。爱民忧国毋终怠,厚泽深仁赖广宣。赐宴琼林修故事,朕心期待见诗篇。”余复感激之余,即就《和御赐登第诗》:“风虎云龙岂偶然,信知圣世举多贤。虞庠教育蒙深泽,汉殿咨询愧首延。褫褐遽沾琼宴宠,锡诗耸听玉音宣。爱君忧国平生志,敢负君王宴乐篇。”而后余复更在谢皇帝表中写道“俾力陈于正论,期协赞于皇猷……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离照重明,谦光下问……君仁则臣直,愿已竭于愚表,幼学而壮行,誓勉图于报国”(录《余氏总谱志·文苑》)。说得很明白,为了忠君报国,竭力向皇帝表达治国之观点,刚直不阿,才受到皇上的赏识。至于说官职受到贬抑更是不了解宋朝的擢官之道,北宋时期,高中进士的一般都只授九品以下的官职,到了宋仁宗时,才有所优渥,但前三名者也只不过授予监丞、通判之类的小官(引自《中国历代选官制度》)。而余复即被授为洪州(今江西南昌)佥判,为知州的文书助理,算是待遇不错了,不久改官,诰受宣义郎佥书镇南军节度判。而当年王安石也是初任鄞县知县后才升任扬州佥判的。八年后,宁宗召余复入国史馆任实录兼检讨,官至秘书省著作郎,著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等。至老“官归觅佳胜辟园构轩,以觞门生,咏终天年”(录民国《古田县志·人物传》)。再者宋代读书人受理学影响很深,从余复与皇帝的唱酬诗及现存的《谢状元及第表》中“臣学未闻道,才非过人,进山林狂瞽之言,无海岳涓尘之补”的表述可看出,余复是个十分谦恭、内敛的人,不像是“口占绝句”所表现的那种狂野之徒,而那绝句也写得直白、粗显,不见文采与功力,不像出于状元之手笔,因此余复因诗惹祸实乃空穴来风,只能归属于“民间文艺”的档次,不大可信。 ]?@ [Ny=0  
SQ4^sk_!  
`J,>#Y6(J  
`D[O\ VE  
  纵观中国历史上,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产生状元880多名,但真正能够出人头地,建树辉煌,名垂青史的屈指可数。唐有王维的诗,柳公权的字,宋有张孝祥的词,清有翁同龢的胆,既有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有秦桧的卖国求荣遗臭万年。真正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没有多少了,可见状元也不是神,只不过是读书人的一种奋斗榜样,精神激励罢了。杉洋余李林三大祠堂的正厅,都有个独特的设置,即是在走向祖宗享堂的正面台阶上预先铺上石板条,把台阶盖住,起名曰“功名石”。当族人中有人高中状元回到祠堂祭拜祖先时,这功名石才可打开,而天子门生,家族的第一人就可第一个沿着打开“功名石”的台阶上堂拜祖。像杉洋林氏祠堂因没出过状元,而杉洋李氏也因始祖李诲是建凤林祠之前中的状元,因此这二个祠堂的“功名石”至今还盖着,只有余氏蝉林祠台阶上的“功名石”是打开的,余复享此荣耀,令后人羡慕,也激励着后人。 “功名石”尚未打开的家族也并没有受到外人的讥笑,因为当年老祖宗预设此石的目的并非为了攀比,而是为了淬砺子孙后人发奋努力,争当揭开功名石的第一人,也饱含祖宗对自己家族子孙的一种期盼,用心良苦。 N)g_LL>^  
yl~;!  
 (yP1}?  
Eu(Qe ST\  
  翻开杉洋《余氏总谱志》,我们还可以查阅到余复家族的世系及其他情况,父亲孔惠与母亲何氏死后葬在宁德龙门内即今单石碑俗称余家山的地点,而曾祖父邦宪的坟墓即在杉洋村东头的庵墩,杉洋人俗称“状元墓”。如今宁德洋中镇藤村的余氏族人全部都是状元余复的后裔,每年农历七月,他们都组织几十名的族人代表来杉洋祭扫应该说是状元公祖宗的坟墓。只可惜余复本人的坟墓虽然族谱里记载很明白,墓在宁德九都贵村金璋山下奥坪,但至今尚无法找到,而宁德旧街状元里当年建树的状元坊也早已了无痕迹了。只有余复在初任洪州佥判时在蓝田诸族人为其饯行席上说的一通话犹掷地有声:“虽云鹤岭之奇,实种蓝田之玉,银河派别,岂非无源?” G]rY1f0  
$8eiifj  
p"%D/-%Gu  
)]C]KB  
,.9lz  
SDC|>e9i  
5]Rbzg2t  
 6a,8t  
jXA/G%:[  
p($vM^_<"  
2@tnOs(*  
   g J |#xZ  
t~ {O)tt  
nIg 88*6b,  
links: http://bbs.3522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7263 古论家园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余保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9-18
精彩 s~Ivq+ipr;  
        先祖的功绩值得我辈永远牢记,先祖的丰功伟绩更应该是激励我等余氏后裔奋发向上的动力。
[ 此帖被余保在2011-09-22 18:54重新编辑 ]
离线zsy9339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5-29
    
世居广东中山  靖公三十二代传孙 《风采堂》
离线ylx777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1-01
好啊
ylx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2-31
[瘦马原创]状元余复· 蝉林祠 · 蓝田书院
— (thinfo) 执行 帖内置顶 操作 (2010-12-31 09:48) —
《闽东日报》11月28日登载了拙作《状元余复·蝉林祠·蓝田书院》,但由于报纸的篇幅限制,文章进行过较大的删节。今天把原文在这里发表。 r)[Xzn   
1n~^@f#`  
        O+ xzM[[  
       状元余复· 蝉林祠 ·  蓝田书院 YGOhUT |  
)8_MkFQe  
3|4<SMm  
  “银瓶供砚照袍新,笔下千军自有神,第一唱名知是我,从来头上不容人。” 6T%5<I*&3s  
zB'_YwW  
  随着福建海峡卫视《祖祠·杉洋余氏蝉林祠》的播出,状元余复以及他的这首《口占一绝》诗也就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_3q}K  
>FqU=Q  
  公元1190年农历三月,南宋都城临安的街头热闹非凡,百姓涌上街头,摩肩接踵,为的是争相一睹得中光宗元年科举状元的风采。南宋朝廷由于抵抗北方金国的侵犯,连年战争,科举常受影响,自绍兴之后,选士科举方才走上正轨。这年光宗赵惇刚刚从他父亲的手中禅让而坐上皇帝的宝座,已经年届43岁,登基改元为“绍熙”,心中自然分外高兴,所以这元年科举也就特别隆重,选取的进士数量也特别多,是科取进士557名,人数仅处于乾道五年的592人。宋朝凡改元之年殿试擢中状元者,不以状元姓名放榜,而是冠曰“龙飞”,较常科尤为荣耀。而今天享受殊荣,得中“龙飞榜”状元的不是别人,正是福建杉洋余氏十三世裔的余复,与余复一同参加这场科考并一同荣登正奏名进士的还有他的堂兄余天迪。 k\\e`=  
_=HNcpDA;0  
SZ~lCdWad  
O"J"H2}S  
  余复字子叔,福建省古田县杉洋人氏,从小跟随以笔代锄、游学授馆为生的父亲,沿着朱熹曾经留下过墨香的道路,来到长溪即今宁德一带,寄籍宁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迁居),一边与童生一起读书,一边接受“学而优则士”熏陶。虽然余复家境不甚富裕,但南宋朝廷以重文轻武为国策,“学校之设遍天下”,为许多贫民学子提供就学的机会,在校的学童“日给官食”,吃着国家供给的粮食,自然潜心钻研学业。杉洋祖宗流传下来为鼓励子弟读书的而创设的“油灯田”制度也帮他们解了不少困。余复成年后,师从闽中名儒、理学家、宁德濂坑的张翰,终于学业有成。再加上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从北方迁移到江南的杭州,福建的举子循着海路赴杭州参加科举考试相对容易,过去难以跨越千山万水北上科考的困苦得到根本的改变。故福建“有宋一代人才辈出”得中进士人数达到7144人(录《科举史话》),最为引人注目,而杉洋的余复多少也是沾了天时地利这个光. wxy@XN"/i+  
2Q;rSe._`  
Jv?EV,S/e  
  余复的父亲余孔惠,娶妻宁德何氏,一家人长居宁德.余孔惠在余复赴杭州考试前曾作诗一首,勉励余复:"父子相传力学儒,常将笔砚代犁锄.汝今捧剑趋丹阙,我且安贫守旧庐.酒酌十分休酩酊,路行千里莫踌躇.来年二月花朝后,早寄平安及第书"(录《余氏总谱志》)。从中可以看出余家当时的确是以笔代锄安贫乐道,同时也教诲余复此次参加科举,既需坚信心莫踌躇,又要多慎谦休酩酊。所以过去有人有意诋毁余复,说余复的父亲是"挑外头"出身,一个挑夫,又早殁,余复是母亲改嫁至何家后生的遗腹子等等。余复是何家人的外甥这从母亲的姓氏里一看就明白,父亲健在,那母亲改嫁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更何况那是在封建礼教最森严的宋朝。而那种把"余家状元何家甥"故意歪曲成"余家状元何家生"的诽谤的确曾骗过了不少不明底细的人. -#,4rN#  
oj@=Cq':-  
  过去还有一种古田宁德两县为了这个状元而争执不休的说法,其实也经不起推敲,史料明确记载余复状元是宁德人,古田县志也没有古田出状元的记载,就像现在的户籍制度一样朝廷自有定规,根本用不着争论。 +3Z+#nGtk  
JA4}B wn  
<,Mf[R2N>  
(余复书法与诗:《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 3gtKD9RL:  
“浔阳江上山如绣,挟策追游忆往年。柿叶霜黄秋满壑,芙蓉波冷月临川。钓舟个个来沙曲,梵宇层层倚树颠。白发田园归计晚,断肠西望夕晖边。”款署“钟陵余复”,钤白文印“复庵”。) HhwAzk/G~  
*:ErZ UyQM  
9+ |W;  
  余复祖籍地古田县杉洋,祖祠余氏蝉林祠地处古田县杉洋村北狮岩山麓。蝉林祠始建于宋景德四年,也就是公元1107年,祠堂规模恢宏,占地3300平方米。据走遍东南各省拍摄过130多个祠堂的海峡卫视《祖祠》栏目组说,蝉林祠是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千年古祠,规模在福建省跻身五名之内。当年余氏开基祖余焕披荆斩棘,在杉洋开创基业,子孙后代枝繁叶茂,簪缨显荣。到了第五代余褐即“历官至吏部尚书……告假归里”建蝉林祠。状元余复撰《西庵时思楼记》中就说道“吾家自尚书而上,凡累代之祖,下而逮令凡十二世之孙,族属各有封识,其百世之泽也欤”(录《余氏总谱志》)。打开余氏族谱,家族兴旺,子孙显荣跃然纸上,除了状元余复外,余氏蝉林祠后裔子孙中曾经荣耀地诞生过工部尚书宰相余靖、丞相余深、礼部尚书余象等一批决策朝廷大事的人物,还诞生过五十多名进士。 RDEK=^J  
WJMmt XO  
PsOq-  
N%%trlDXD  
  为什么一个家族仅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里,历史上会如此人才辈出呢。这就必需从杉洋历史上余氏族人对于子孙后代的精心培养以及历史对杉洋特别眷顾上进行一番探究了. q/ (h{cq  
lgZ9*@d  
  公元968年,杉洋余氏的第六代余仁椿,从永贞(现罗源)县令的位子上告老还乡后,虽然口吟“喜遂还乡志,家贫身自安,有田三五亩,种竹作渔竿”,但行动上却是倾尽一生积蓄,殚精竭虑,在村北“相地宜,创学馆……萃山川之秀,额以蓝田”。余仁椿创建的蓝田书院原为家族学塾,后经多次重建,成为杉洋最高学府,罗集全村子弟入泮读书。余仁椿建成蓝田书院后,意犹未尽,觉得有了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上得起学的物质条件。 “仁椿公留田七十余亩,岁入谷八十石”专供子孙读书及岁时烝嘗之用。这些田产都是平畴沃野里最好的水田,家族中为其起名曰“油灯田”,意思是为读书的子孙添灯加油,只准轮流耕种,绝不变卖,只许增加,不许减少。每年收成后,除了耕种者必需的抽成外,余下的除了每年祭祀祖先的部分用度外,全部作为家族中子孙读书的奖励。这种奖励,有时数量是很可观的:如果当年家族中只有一人读书,那么此收入就全部归这一人所有,如果第二年有两人读书,就二人平分,如此类推。到了后来,读书子孙多了,所分的数量就渐渐减少,于是各分支房又合资购买田产作为本房系的“油灯田”。这样,家族中不管贫富,能发奋读书的子弟都一视同仁地得到全家族的扶持,有的学子还能幸运地拿到祖房与支房的双重”油灯奖”。此举为余氏家族子孙后代的读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种习俗沿袭几百年,直到民国后期方才式微。 6OqF-nso[E  
 cp0yr:~  
  蓝田书院不但占尽风水地利,且两次幸遇天赐契机。在公元1184年,即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位圣人不辞辛劳来到书院,并驻足讲学。此人正是当时名噪闽省的理学大师朱熹。周边各地学子慕名云集,蓝田书院成为闽东的理学根据地。杉洋的读书人也因此寄志青云,文风鼎盛。而历史的眷顾有点偏心,十三年后,因“党祸”之灾,朱熹又再次来到这个偏僻的避风港。他的高弟古田林用中、杉洋余隅、余亮,以及跟随他左右的女婿黄干悉心保护与照顾,使他能安心在蓝田书院养病讲学,潜心授徒著述。朱熹在此期间为蓝田书院写下《东斋志》,其中有言:“时庆元间避学禁,云集高弟十有八者于蓝田书院曰‘东斋’为础,分赴诸院施教,门人遍闽,邑东有余、李,邑西有黄、魏。诗礼传家,义方有素”(录《福建杉洋村落碑铭·记叙碑》)。 'p@m`)Z  
.1z=VLKF'  
yYSoJqj Q  
5\h6'  
  “地经过化便是名山”,圣人启蒙,醍醐灌顶。自此以后,蓝田杉洋“其秀者敦诗书尚礼义;朴者安谨愿而守耕鑿”,有才智的勤奋求学读书,有力气的努力耕田种地。“自宋至今,守朱紫阳遗训”,“人文崇孝弟,家贫亦业儒”, 尊儒重教之风相延(录民国《古田县志》)。朱紫阳的两度过化,杉洋的人才崛起出现了井喷现象,在这前后十年间,除了余复高中状元外,杉洋就有余隅余亮叔侄,余仁椿六世孙余飞,仕瑜公六世孙余日严,以及余及、余昭攀、余宋兴等高中进士。蓝田书院因此闻名,蓝田杉洋也因此闻名,余氏蝉林祠也因此闻名。 +ej5C:El_}  
wQ[!~>A  
  自信“胸中造化饱星斗,笔下文字盘蛟螭”的余复当看到自己真的名列榜首之时,难抑心中喜悦。有人说余复曾信口吟哦出文章开头的那首诗,也因了这首诗被同科嫉妒者告发,得罪了天子,差点性命不保,最后官职受到贬抑。仔细分析也不尽然,南宋科举是二月发榜,三月廷对,也就是殿试,凡得中进士者都要受皇帝的当面考试,方才遴选状元榜眼探花。余复二月名列榜首,诗也是当时吟的,如果受到告发,引发龙颜大怒,就不会在一个月后被亲点为状元了。实际的情况可以从《余氏总谱志》中找到答案“余复,少从张翰,学精《周官》,绍熙元年对策大廷,光宗称其直而不讦,拔置第一”,并当场赐诗一首:“临轩策士岂徒然,嗣守丕基务得贤。尔吐忠言摅素蕴,吾縻好爵别详延。爱民忧国毋终怠,厚泽深仁赖广宣。赐宴琼林修故事,朕心期待见诗篇。”余复感激之余,即就《和御赐登第诗》:“风虎云龙岂偶然,信知圣世举多贤。虞庠教育蒙深泽,汉殿咨询愧首延。褫褐遽沾琼宴宠,锡诗耸听玉音宣。爱君忧国平生志,敢负君王宴乐篇。”而后余复更在谢皇帝表中写道“俾力陈于正论,期协赞于皇猷……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离照重明,谦光下问……君仁则臣直,愿已竭于愚表,幼学而壮行,誓勉图于报国”(录《余氏总谱志·文苑》)。说得很明白,为了忠君报国,竭力向皇帝表达治国之观点,刚直不阿,才受到皇上的赏识。至于说官职受到贬抑更是不了解宋朝的擢官之道,北宋时期,高中进士的一般都只授九品以下的官职,到了宋仁宗时,才有所优渥,但前三名者也只不过授予监丞、通判之类的小官(引自《中国历代选官制度》)。而余复即被授为洪州(今江西南昌)佥判,为知州的文书助理,算是待遇不错了,不久改官,诰受宣义郎佥书镇南军节度判。而当年王安石也是初任鄞县知县后才升任扬州佥判的。八年后,宁宗召余复入国史馆任实录兼检讨,官至秘书省著作郎,著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等。至老“官归觅佳胜辟园构轩,以觞门生,咏终天年”(录民国《古田县志·人物传》)。再者宋代读书人受理学影响很深,从余复与皇帝的唱酬诗及现存的《谢状元及第表》中“臣学未闻道,才非过人,进山林狂瞽之言,无海岳涓尘之补”的表述可看出,余复是个十分谦恭、内敛的人,不像是“口占绝句”所表现的那种狂野之徒,而那绝句也写得直白、粗显,不见文采与功力,不像出于状元之手笔,因此余复因诗惹祸实乃空穴来风,只能归属于“民间文艺”的档次,不大可信。 l/"!}wF  
H328I}7  
-yb7s2o  
H9(UzyN>i  
  纵观中国历史上,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产生状元880多名,但真正能够出人头地,建树辉煌,名垂青史的屈指可数。唐有王维的诗,柳公权的字,宋有张孝祥的词,清有翁同龢的胆,既有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有秦桧的卖国求荣遗臭万年。真正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没有多少了,可见状元也不是神,只不过是读书人的一种奋斗榜样,精神激励罢了。杉洋余李林三大祠堂的正厅,都有个独特的设置,即是在走向祖宗享堂的正面台阶上预先铺上石板条,把台阶盖住,起名曰“功名石”。当族人中有人高中状元回到祠堂祭拜祖先时,这功名石才可打开,而天子门生,家族的第一人就可第一个沿着打开“功名石”的台阶上堂拜祖。像杉洋林氏祠堂因没出过状元,而杉洋李氏也因始祖李诲是建凤林祠之前中的状元,因此这二个祠堂的“功名石”至今还盖着,只有余氏蝉林祠台阶上的“功名石”是打开的,余复享此荣耀,令后人羡慕,也激励着后人。 “功名石”尚未打开的家族也并没有受到外人的讥笑,因为当年老祖宗预设此石的目的并非为了攀比,而是为了淬砺子孙后人发奋努力,争当揭开功名石的第一人,也饱含祖宗对自己家族子孙的一种期盼,用心良苦。 salDGsW^  
\(;u[  
7G*rxn"d  
+U%epq  
  翻开杉洋《余氏总谱志》,我们还可以查阅到余复家族的世系及其他情况,父亲孔惠与母亲何氏死后葬在宁德龙门内即今单石碑俗称余家山的地点,而曾祖父邦宪的坟墓即在杉洋村东头的庵墩,杉洋人俗称“状元墓”。如今宁德洋中镇藤村的余氏族人全部都是状元余复的后裔,每年农历七月,他们都组织几十名的族人代表来杉洋祭扫应该说是状元公祖宗的坟墓。只可惜余复本人的坟墓虽然族谱里记载很明白,墓在宁德九都贵村金璋山下奥坪,但至今尚无法找到,而宁德旧街状元里当年建树的状元坊也早已了无痕迹了。只有余复在初任洪州佥判时在蓝田诸族人为其饯行席上说的一通话犹掷地有声:“虽云鹤岭之奇,实种蓝田之玉,银河派别,岂非无源?” ^f-)gZ&  
<a&xhG}  
MPn/"Fij$  
cIa`pU,6A  
p$= 3$I  
DiY74D  
?<Hgq8J  
Da!vGr  
-dN`Ok<g  
YC<FKWc  
[;4ak)!  
   c* ~0R?  
$G9E=wn  
'MB+cz+v  
links: http://bbs.3522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7263 古论家园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wtubise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12-24
离线余世锋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2-24
好片,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余族人的光辉历史。适当时候一定要回杉洋看看。
HMILY
离线yujie9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2-12
很好的图片!!!!
离线ylx77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2-01
对吗
ylx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