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74阅读
  • 0回复

闹元宵 迎“阿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志生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2-18
— 本帖被 thinfo 从 余氏典籍 移动到本区(2011-02-18) —
粤东大埔县一小山村以这传承了300多年的民俗活动结纽带传乡情 P,7R/-u5D  
7f*b5$+r  
  永思堂外锣鼓喧天 \Hq=_}]F  
.3SP# mI  
07\]8^/G  
  小朋友手持灯笼闹元宵 'oM=ZU8wo  
:3b\pEO9\  
  正月十四、十五庆元宵,粤东梅州山区大埔县虽阴雨连绵,但挡不住山里人和海内外乡亲“迎阿娘”的热情。大埔县洲瑞镇办公室郭华昌主任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是一条纽带,它可以传乡情、交朋友、建家乡。” @lqI,Ce5  
?xwZ< A  
  元宵节“迎阿娘”是当地传承了300多年的民俗活动。昨天下午2时,洲瑞镇下营村永思堂热闹非凡,在深圳当导游的22岁的余鹏祥回来了,62岁的香港同胞余利平回来了,在外谋生的大小老板也回来了……人们搭起了恭迎台、挂起扩音器,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l {\k\Q!4  
\SWuylE  
  下营村是一个有2000多人口400多户人家的偏远山村,逾一半人在外打工谋生,“迎阿娘”民俗活动为何能被当地人及海外乡贤几百年来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呢?63岁的村民余国立老人给记者讲起了这一民俗活动的缘由。 eMP0BS"  
;Wn0-`_1,  
  据传说,距今300多年的明末年间,有一次七世祖公在潮州当官,当时他准备返回大埔老家,突然在潮州慈溪发现有一块奇怪的木板会发光,有灵气,于是便请人将这块木板刻成慈悲娘娘,又供奉在余姓的祖祠礼拜,祈求保佑子孙和村民。从此,每年元宵节洲瑞恭迎“阿娘”的活动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如今,当地许多村民在提倡和谐社会中也更热爱这一民俗活动。 " "CNw-^t  
&}0#(Fa`  
  晚上7时刚过,永思堂锣鼓喧天,余姓百姓们穿上节日服装,几十位小朋友手持大红灯笼,长者敲锣打鼓有序排起队,浩浩荡荡穿过条条山间小路来到余姓祖祠如在堂,将木制的“阿娘”抬上了轿子,开始在山村“迎阿娘”闹元宵,拉开活动高潮。“迎阿娘”队伍经过哪家,村民们都以当地的特殊方式放鞭炮、燃烟花迎接。 3)l<'~"z<  
99[v/L>F  
  下营村一位村妇对记者说:“每年元宵节,这一活动是最热闹的,大家许心愿求平安,正月十六起就奔向各自的岗位好好工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