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9阅读
  • 1回复

[分享]开平风采堂:唱响抗日壮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4-24
wRgh`Hc\}  
1}#(4tw)  
  夕阳的余辉映照在宽阔的潭江江面上。 hZ0p /Bdv  
  茭江上,波平如境,几十艘木船停靠在岸边,一动不动。 fH_G;#q  
  风采堂就在潭江与茭江的交汇处,被半圆形的围墙围住。围墙内,木棉花开。 8'=8!V  
  在夕阳的照射下,风采堂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红纱。 =Qt08,.bW  
  风采堂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是开平市最著名的老祠堂,可与广州陈家祠媲美。 ebk{p <  
  风采堂作为独具一格的侨乡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祠内各种装饰大量运用石雕、木雕、陶塑、泥塑和铁铸等精湛的传统工艺,其建筑艺术,汇古今之精妙,集中外之优长,其规模之大,设计之时尚,装饰之璀璨绚丽,皆一时之最。 h1 \)_jxA  
  岁月悠悠,风雨无情。风采堂的故事,写满沧桑,也写满悲壮。 Vq`i.>%5  
  很少人知道,壮观、气派的风采堂曾经遭受日寇蹂躏,破坏严重;国难当头,不屈的侨乡人民在风采堂前奋起反抗,炮击日寇…… iqecm]Z0  
'>:mEXK}w  
  1 XcJ'w  
  鬼子来了 Ya] qo]  
H27J kZ&  
  五邑的祠堂,除了宗族活动外,大多还是教育场所。风采堂也是这样。 ;$W/le"Xr  
  然而,伴随风采堂的,并非总是和平、宁静和朗朗的读书声。无言的老祠堂也曾见证屈辱历史。 SJ1 1LF3)  
  在风采堂,我看到了3根被火烧焦的梢木条。如今,名贤余忠襄公祠管理委员会将这3根发黑的木条保管好,放在风采堂的西斋,供前来风采堂寻根问祖的的余氏后人参观,让他们勿忘国耻。 C)> ])'S  
  “这是日军侵华所犯罪行的铁证!”名贤余忠襄公祠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余锦照说。 Vm]ltiTVk  
  日寇侵华时期,魔爪伸向侨乡,日机多次轰炸荻海、新昌、长沙三埠。1941年3月3日和9月20日,三埠两次沦陷,风采堂也两次陷于敌手。 gP.Q_/V  
  日军在风采堂投下了两枚炸弹,第一进天面被炸中,东斋第二进中弹,天面十数行瓦被毁,顶端上的鳌鱼被炸落。此外,风采堂正门的坤甸大门被日军纵火焚烧,石狮口中可滚动的石球也被挖去。 P[PBoRd2  
  时任风采中学校长余觐光为了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敬祖思想,仇恨日寇暴行,复校后,在西斋空地上建了一座“浩劫遗痕”纪念碑,用炸落的鳌鱼作碑顶,撰写碑文于碑身上。 E)|_7x<u  
  可惜,“浩劫遗痕”纪念碑如今已不复存在。 "|pNS)  
  不过,被火烧焦的梢木条还在。几年前,人们修葺风采堂,在拆开正面头进两侧天面时,无意间发现了先人留下来的这3根梢木条。 @YmD 79  
  “他们没有将烧焦的梢木条扔掉,而是特意藏起来留给后人,用心良苦,意义深远。”余锦照说。 Y?hC/ 6$7  
  1944年6月,日寇第三次占领荻海后,将风采堂作为大本营和战地医院,重兵驻守,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才撤离。 ^z3-$98=A  
  风采堂美不胜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疯狂的日寇不但要侵略我国国土,还想扑灭他们嫉妒已久的中华文化。 zmy94Y5PE  
  日寇盘踞风采堂期间,风采堂遭到浩劫,到处伤痕累累,建筑艺术受到严重破坏。风采堂的高浮雕灰塑人物成了日军练靶的对象,被打得面目全非。墙上的壁画也被毁。 [@[!esC  
  残缺的艺术品控诉着强盗的野性与残暴,令抗战胜利后回到风采堂的风采中学师生愤慨不已。 }(O/y-  
  余觐光极为痛心地说:“敌去之日,门窗洞撤,巍然堂宇,等于荒院,满目萧条,令人心恻。” 5gW`;Cdbyc  
o#E 3{zM  
  2 R|H9AM ~E  
     抗日壮歌 AY:3o3M  
gs 8w/  
  风采堂前,有个广场,广场边围着半圆形的围墙,围墙外侧,就是水泥平台和河面。 'P}"ZHW  
  围墙用坚硬的石块砌成,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的作用,护卫着风采堂,二者相互映衬,缺一不可。 <Hhl=6op  
  “过去,这围墙主要起军事上的作用,主要目的却并不是防洪。”余锦照指着围墙上“六都锁钥”的石刻说。 Y5=~>*e  
  这是怎么回事呢? pOD|  
  原来,清朝咸丰年间,社会混乱,盗寇四起,在举人余彦昭的主持下,在此地修起城墙和炮台,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保护着平康都、德行都、海宴都等新宁六都的百姓安全。 (.P;VH9R\  
  “也就是说,是先有围墙,后有风采堂,围墙的历史比风采堂的历史还要长。”余锦照  O/gok+K  
  余锦照还告诉我一个秘密:现在的围墙,和咸丰年间的围墙外观一样,所在地却有所不同。 |8&AsQd  
  原来,当年,人们修风采堂时,为了扩大风采堂前的广场,便于活动,就将老围墙整体向外移了50米,不过所用材料仍然是老围墙上的石块,包括那块“六都锁钥”的石刻。 UA{sUj+?  
  就是这堵围墙,抗日时发挥了一定的防御作用,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日壮歌。 <qZXpQ#  
  1941年3月3日,身在荻海、在族人中德高望重的余泽民闻知日寇将到,国军已逃,十分气愤,他马上指挥荻海自卫队,把土大炮架在风采堂前的围墙内,用火药、废铁等装填好,准备迎战。 %9[GP7?  
  日寇占领开平长沙后,开着汽艇从长沙向荻海进犯,余泽民指挥守在炮台的群众点燃火炮向敌人轰击。 x `PIJE  
  当时,土大炮中充填的废铁块、铁链,被火药烧得通红,向敌人射去,如流星雨一般。但因这种火炮射程不远,装药又慢,未能击中敌艇。日寇也不知是什么大炮,不敢冒进。 L;nRI.  
  后来,日寇明白过来,再组织进攻,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进,荻海才告陷落。 `NXyzT`:K  
  日寇在荻海实行“抢光、杀光、烧光”三光政策,在风采中学撤退时,纵火焚烧,留守风采中学看门的木伯去阻止,被日寇用刺刀刺死! 7E Y~5U/4  
  大火使风采楼5米高的坤甸大门受损。该大门后被开平市华侨博物馆收藏。 u A C:&  
vc6UA%/f  
  3 MGc=TQ.  
  英雄凯旋 ?#}=!$p  
H!F'I)1  
  抗战胜利后,经过一番修葺,余族子弟纷纷来风采堂求学,经受战火的风采堂又兴旺起来。 /T#<g:   
  日军留下的炸弹壳成为了上下课的钟号,钟声一响,整个荻海埠都能听到。这是振兴民族的警世钟。 <kLY1 EILM  
  电影《喋血孤城》重现了余程万将军在常德保卫战中的英勇故事,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观众反应热烈。 ,z1# |Y  
  余程万,台山三八人,抗日期间驻守湖南常德,为“常德大会战”主力部队,参与“常德大会战”,他率领的军队奋勇杀敌,骁勇善战,给日寇以沉重打击,被称为“虎贲之师”,因抗日有功,抗战胜利后,余程万晋升为军长。 y{u6t 3  
  “对于余程万这样具有民族气节的抗日英雄,余氏乡亲倍感自豪!”余锦照说。 Z6D4VZVF  
  1946年,身为风采中学校董的余程万还乡祭祖。英雄凯旋,余姓各乡都郑重其事,组织学生及狮子队前往迎接,并在风采堂举行拜祭,在风采堂前的大排球场举办“程万杯”男子排球赛,台山排球名将梅华宝、黄永伦、叶灼、左手亨、左手实、马英扬等均来参加比赛。风采堂内外,人头涌涌,三埠、三八、白沙等地的乡民都赶来观看,场面热烈。 zNE!m:s  
  余师汤是开平三埠迳头鹤湾村人,那年,他亲眼目睹了比赛的盛况,成为人生中美好回忆之一。受余程万将军抗日事迹的激励,抗美援朝时期,余师汤和余嫣然、余荣权等几位风采中学同学毅然参军,投身到保卫年轻共和国的壮丽事业中去,以实际行动成为老校长余觐光所说的“奋起为国家民族效者”。 bx6@FKns}  
1/cb;:h>  
  ■相关链接 FblGFm"P  
  风采堂位于开平市风采中学校园内,拥有三进六院十五厅堂,兴建于1906年,总面积5364平方米,祠堂正门上写“名贤余忠襄公祠”,这与北宋名臣余靖有关。 UD9h5PgT  
  余靖(忠襄公),官拜工部尚书,安邦定国,功垂后世。因与欧阳修、尹洙支持范仲淹抨击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被一同贬职。欧阳修撰碑称赞他“为人质直刚劲,而言语恂恂”。 RLKO0 #  
  余靖既是文官,又是武将。他戎马生涯,赤胆忠心,一辈子只是为了国家和平,人民安居乐业。宋仁宗高度评价余靖:“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 Y\op9 Fw  
  余靖的功业和民族气节,使他的历代子孙引以为荣,其后便以“风采”一词为世代相传的堂号,奉为余氏家族的共同标志。“风采堂”之名,即源于此。 y:,{U*49  
}K*ri  
《江门日报》2011-4-20日 A16版 【 文化江门——探索之旅 】版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余泽习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4-25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