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17阅读
  • 2回复

四川广安肖溪余家祠堂-2010清明祭祖/余善秋 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4-25
— 本帖被 thinfo 从 诗文园地 移动到本区(2013-10-06) —
      前些日子家里打来电话,说清明快到了,抽时间到祖坟上去拜祭拜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清明,自从上高中那会,因离家太远,学业繁忙的缘故,每逢清明几乎都没有时间回去上坟。毕业之后,为生计而奔波辗转便无暇顾及了。今年的清明,老早我就做好了计划,提前安排好手上的一些琐事,腾出时间,只待清明的来临。
      4 月3日,一大清早我就挤上了回家的班车。上车后我才发现今天出行的人比平时要多得多,小小的车厢显得十分拥挤,车上有回家的学生、有出行的旅客、更多的则要算回乡扫墓上坟的人们。看到站台上那些因没买到票而焦急等待的旅客,我不禁为自己能提前买到车票而沾沾自喜。此时,汽车已缓缓驶出车站,向城郊走去。
       出了城,美丽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四处是碧绿的麦田菜地,山坡上、空地里长满了嫩草,一些不知名的花儿点缀其间,犹如夜空的点点繁星;枯枝新生的嫩芽,嫩嫩的、绿绿的,在和煦的阳光下,楚楚动人;远处青山依依、白云游天,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花间勤劳的蜜蜂正忙碌的采集花粉,几只鸟儿从天空掠过,沐浴着仲春的阳光,尽情地享受着田园的美景。昨日的细雨洗去了空中的尘垢,空气变得特别的纯净、清新;透过车窗,深深的吸一口,爽至心肺,顿时消去了车旅的困倦,颠簸的疲劳。一路上,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满野的春色,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美不胜收。使人忘却了车旅的劳顿,完全沉侵在无限的春光之中。
      下了车,在小镇上购得一些香蜡纸烛祭祀用品,搭乘一辆摩的往老家奔去。摩托车在熟悉的乡村公路上急速飞驰,看到沿途的绿水青山、房屋院舍,不由得勾起儿时的记忆,这里的坡坡坎坎,竹林院坝曾是我儿时的乐园,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看到这祖祖辈辈耕耘过,养育过我们土地,亲切感油然而生。此次回家,一是扫墓祭祖,二来则是探访先人足迹,追溯家族根源。
      老屋后面的山坡上,是一排排墓地,没有墓室,也没有墓碑,只有用土垒砌的坟头,坟上长满了杂草,一个紧挨一个,没有什么区别,旁人也无法分辨,我们只能从长辈口里得知,这是谁家的坟,那是哪家的墓。排在最前面的那座墓,是曾祖母梁氏的墓地,每逢节日,我们这一大家子的人都要来这里祭拜。紧次其后的两个连塚,那是曾祖继富和高祖明扬的墓室,究竟哪是曾祖,哪是高祖,大家也不太清楚,就连父亲和几个叔伯都不能确定。旁边还有几个土墓,坟头矮矮的,塌陷了许多,上面长满杂草,看上去很久没人去祭拜,也分不清是谁家的祖坟。来到拜台前,插上三支坟签,点燃几支香、一摞纸钱,寄托哀思,作揖叩拜,而后别过。随后,来到祖父和祖母的坟前,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祖母和祖父就相继去世,凭着微弱的记忆,祖父和祖母的音容相貌在脑海深处隐隐浮现。据父辈们讲,祖父和祖母原来被家族的清明会派往垭口守坟,解放后才搬回老屋。祖父曾经守过的祖坟,我也曾见过,两个墓并排着,没有了墓碑,只剩半个墓室露在地面,究竟是哪位先祖的墓地,大家也说不清楚,也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余家祠堂的余姓族人有共同的渊源,有一共同的始祖,那就是家族中广为流传的信公。
    余氏家族在这里薪火相传,繁衍生息,源于何时?对于家族的渊源我充满好奇,一直想探个究竟。闲暇时,从长辈们那里打听家族的历史,听他们讲述家族里的一些轶闻趣事,希望能够从中获取揭谜家族渊源的重要信息。走访中,听老人们讲以前大多数人家里都有一部《余氏族谱》,由于时间的久远,很多家谱因保存不善而毁,现存为数不多的家谱也难以找到。前些日子,在打探中得知一位族伯家中还保存着一份家谱,我便前去,道明原由,族伯热情地从屋里取出一块红色绸布包裹着的家谱,打开一看,仅有第一卷还保存完整,其他三卷都已破败不堪且字迹模糊,幸好还无缺页,看到期盼已久的家谱终于得见,我欣喜万分,激动不已。这本家谱修编于民国七年,距今已有九十余年。据家谱记载,《余氏族谱》前后共经历了两次编撰,第一次修谱应是前清嘉庆二十年,可从先祖余大人的序文中得知。关于家族的渊源,余大人的《余氏谱系说》中这样说道:“吾族居川省賨城蹬子河由来久矣,而自高祖茂楼公之上通族皆莫知之。予宦游在外至丁丑年丁,母丧扶柩旋籍既治奠,欲重修族谱。每游鳌溪即蹬子河之临岸,见有创修蹬子古碑,自明崇祯五年建立,其序文之末载有余信公偕陈氏男茂太公父子独立承修。”按余大人的说法,茂楼公的父亲应该就是信公,然而信公之上又为何人?则无从查找,族人也无从得知,那么余氏家族是从何处徙来,又于何时来到这蹬子河繁衍生息的呢?说法种种,且相差甚远,有人言为“铁改余”,有人则说是明经畧使子俊公之后,又有一种说法为南宋玠公后裔,但根据余大人的考证,现今余家湾余氏家族确为玠公之后,而玠公到信公的数世却无法考证,后人也便无从知晓。
    据《余氏族谱》记载,清宣统三年余家湾余氏族人青云、博斋、德安、明扬、明道等联合泥坦坝、余家坪、余家沟三大支余氏族人筹款捐物修建祠宇楼以祭祀神祖,团聚族人,每年清明聚合族人开展祭祀活动,而余家湾清明会则可追溯到前清同治六年。约摸大半年祠堂竣工,修建祠堂的所有筹款及捐物都详尽的罗列于家谱之中,并雕刻在祠堂大殿的板墙上,每一笔开支都记载得清清楚楚。祠堂建成后又组织族人重修族谱,并再续行列辈分二十字即“忠义传家训,孝友百代昌,清廉延泽远,贤哲福寿康”。
  
    看到眼前这历经几世,残缺不全的族谱,带着对先人的崇敬之情,踏寻先祖遗迹,缅怀先祖功德,我再次走进余家祠堂。此时的余家祠堂已非昔日的祠宇楼,破旧的大门,残缺的雕刻,摇摇欲坠的屋檐,处处流露出荒凉,被雨水侵蚀的墙体不知还能维系多久?看到这满目疮痍的祠堂,想想当年,四大支余氏族人汇聚在此,祭祀先祖,是何其热闹,然数十年之后家祠破落,危在旦夕。
    走出余家祠堂,我忽然想起了肖溪场口创建古镇牌坊时,乡人杨麟游的撰文“賨城安在哉?幸留宫保老祠……”。我想这幸留的宫保老祠,数载之后,剩下的或许就是一片废墟。
二○一○年清明
肖溪余家祠堂(余善秋 2009岁末摄影)
zIH[ :  
kzLj1Ix2  
links: http://www.xiaoxi.org/ReadNews.asp?NewsID=141&BigClassName=古镇风情&SmallClassName=古镇风情散记&SpecialID=52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13-11-16 21:36重新编辑 ]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7-28
#'$CC<*vy  
余善秋:记家祠
2011-1-1 14:39:48    余善秋  阅读7498次
 "thfd"-  
  在肖溪说到余家祠堂,稍年长者几乎无人不知,它与余家湾、东岳桥齐名,成为当地的地理标识。 -pg7>vOq  
  余家祠堂之所以闻名于当地,一是源于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二则要数他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了。
mN@0lfk;  
(图1:残存的肖溪余家祠堂大戏台)
`DWzp5Ax  
  余家祠堂位于余家湾腹心地带,门前一条古道由南至北,是连接渠江上下游的交通要道。在曾经交通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沿江的村民就是从这里把自家的土特产搬到集市上去交易。每逢赶场天,这里人流如潮,绵延数里,途经此地的人们常常在此停留片刻,稍事休息。久而久之这里汇集了不少的人气,同时也带来了商气,最旺的时候这里曾有三家杂货铺。逢年过节,附近的人们也多到此聚会,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娱节目也纷纷亮相,场面甚是热闹壮观。据老人们讲,因为祖上的余大人,被朝廷授予乾清门行走,加太子太保,人称“宫保大人”,故余家祠堂又被称为“宫保祠堂”。 J )@x:,o  
  祠堂三面翠竹环绕,背靠一座小山梁,门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田。六七月间,这里碧波荡漾,稻花飘香,景象极美。祠堂是用木材和条石砌成,上面盖着大青瓦,檐角高耸,蔚为壮观,虽历经百年,却风姿不减。祠堂呈四合院状,由正殿、大戏台、左右厢房组成,风格迥异,气势恢宏。大门呈八字排开,进门是一个过堂,上面是用圆木搭起的大戏台,正对大殿,向里突出,戏台栏杆上的戏曲人物浮雕和扶手上的龙头栩栩如生。大戏台的两边有两个大小均等的四方天井,旁边的回廊把戏台和厢房连为一体。厢房分上下两层,窗户是具有川东传统民居特色的木格子花窗。厢房通往戏台的转角处有一间屋子,据说曾经这里是演员化妆备戏的地方。祠堂最里面的是正殿,由八根圆木大柱撑起,柱子底下的石墩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龙凤图案。大殿高约两丈,殿内宽阔,可容纳几百人,四周的板墙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现在还依稀可见。
{(xNC#   
(图2:肖溪余家祠堂)
i$%;z~#wW  
  余家祠堂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其占地规模,在当地都实属罕见,最为可贵的是在百年之后,保存还相对完好。幸运的留存,离不开余氏族人的精心守护,它凝聚了余氏家族几辈人的心血。 XUW~8P  
  据《余氏族谱》记载,清宣统三年,余家湾清明会联合肖溪的几大支余氏族人,共同捐款捐物修建祠宇楼,祭祀先祖。刚建成的祠堂雄伟壮观,名噪一时。每逢清明,余氏族人就在此聚会祭祀神祖,商议家族大事,调解家族内部矛盾纠纷。解放后,祠堂被收归国有,编为广恒区245号公房。后经改建为群力村小学,拆掉了部分木板墙,换成了条石砌成的石墙,戏台下面的过堂和旁边的天井建成教师宿舍和杂货铺。文革时期,大戏台栏杆上的戏曲人物浮雕和扶手上的龙头惨遭破坏,面目全非,立于正殿前的创修祠堂石碑而今也难觅踪迹。 y}#bCRy~.A  
  祠堂历经百年风雨,遭受数次破坏,现在依旧矗立在古道旁边,仰望苍穹,凝视着无垠的原野,在风雨中显得特别的苍老,向来往的行人讲述着百年的艰辛。 7(gQ6?KsZ  
  后记:建造余家祠堂是先祖余步云的遗愿。清末民初,肖溪余家湾余氏后人为纪念先祖步云公辞世六十周年,联合肖溪泥坦坝、余家沟三大支余氏族人捐款捐物,修族谱,建祠堂,祭祀神祖,团聚族众。在肖溪古镇牌坊的碑文中对祠堂也有所提及,把它与冲相、賨城同列,足见其曾今在肖溪场的影响。现家祠濒临坍塌,为追寻先祖遗迹,缅怀先辈功德,遂写了《记家祠》一文。
Vfc 9 +T+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7-28
g0ug:- R  
忆祖/余善秋 文
2010-1-13 12:28:33      阅读10240次
 [bv.`  
JBg",2w |C  
图:冬日里的肖溪码头
os#j;C]l  
图:肖溪余家老院子
qOk4qbl[  
我家前面有一个老院子,因为余氏族人祖祖辈辈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当地人都叫它“余家院子”。对于院子的历史由来,人们都很模糊,就连院子里的老人们都不知道它修建于哪个年代,只知道院子是祖上留传下来的。 R;,&CQUl  
~ae68&L6  
xat)9Yb}0  
图:肖溪余家祠堂
{Y IVHl  
;9;.!4g/T  
  老屋的四周是茂密的竹林,背靠一座小山,门前是一片稻田。老屋分大堂和左右厢房,是具有川东民居特色的穿逗木梁式青瓦房,中间是用青石板铺成的院坝。平日里,院坝供人们打晒粮食和休闲娱乐。 qWr`cO~hc  
从院坝到大厅是一级级的石梯,石梯平整而均匀,都是用长约六米、宽三十公分的条石砌成。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忙完了地里的农活,点燃一支旱烟,坐在石梯上纳凉。我们一群小伙伴围坐在大人身旁,都叫着、嚷着让他们给我们讲故事。在那里我们听到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在众多故事中,我们最爱听的那就要算“余大人”的故事了
)V9$ P)  
图:破败的余家祠堂大戏台
'kYV}rq;l  
/i$&89yod  
听院子里的老人讲,在清代我们祖上出了一位显赫的高官,后人都称他为“余大人”。在老家,余大人的故事广为流传。 GJ?rqmbL  
余大人原名余世蝉,按照家族辈分来看,我应该是余大人的八世孙了。据传,余大人的祖上家境贫寒,一日,余大人的祖父救了一位地理先生,地理先生为答谢救命之恩,甘冒泄露天机双目失明的惩罚,送了一块官地给余大人的祖父,说若葬此地三代之内必出人才。之后,余大人的祖父去世,按照地理先生的指点葬在那块地上,果真到了余大人这代就应验了地理先生那句谶语。这当然是人们的传说,真假难以分辨,但余大人的发迹,可谓是一个传奇。 sPbtv[bC  
"I_3!Yu  
图:肖溪余家祠堂2
lt(,/  
U:8^>_  
相传,早年余大人生活清贫,在小河边打渔为生,夜晚就露宿河边。一天夜里,一群官兵追剿白莲教至河边,此时小河流水湍急,四处散布着暗礁,河水深浅不一,官兵们望河兴叹、焦急万分。此时,一位官爷看见不远处有一条木船,船上呼噜震天。领头的官爷走近木船,顿时吓了一跳,此人双眼圆睁、目光似电,仔细一看小伙已经睡着了,他上前推攘了两下,小伙睁眼一看,见到眼前的官兵,立刻惊坐起来。官爷呵斥道:“看见有人过河没有,我们现在要过河,快给我们带路。”小伙战战兢兢的从船里爬出来,穿好衣服,带着官兵趟过小河,消失在黑夜之中。后来,官兵见小伙身强体壮、带路有功就把他留在军营。从此,余大人就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直到他人生的巅峰。 C'mmo&Pd  
>,1'[) _  
图:夕阳下古老的黄桷树
to,=Q8 )0  
hW/*]7AM^  
对于余大人的死,院子里老人们说法不一,也很含糊,归纳起来大多是说余大人遭奸臣诬陷被皇帝斩了头。究竟为什么被诬陷,为什么被斩头,老人们也说不大清楚,但从种种说法中都透露出余大人的忠君。 +Cau/sPXL  
余大人其人其事,只是听到老人们的口述,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予以佐证,其真实性难以分辨。据说余氏家谱中有详细的记载,但很少有人见过这本家谱。余大人故事的真伪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谜,直到后来在一本介绍广安的书中看到这样一句“前清浙江水陆提督余步云,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当看到这里,我的心犹如坠入寒冷的冰窟,拔凉拔凉的。难道这个余步云就是祖上的余大人么?会不会另有其人。祖上的余大人叫余世蝉,而这个前清提督叫余步云,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系,我不自觉的把两人联系在一起,越想越混,越想越乱。带着诸多疑团,我查阅了大量的史料,终于在广安县志中找到了答案。“余步云(1774—1843),字世蝉,号紫松,今肖溪乡人。”“清嘉庆初年从军后,至道光十九年(1839),先后任重庆镇总兵和贵州、湖南、广东、四川、福建等省提督。”“因屡建“战功”,受到清廷嘉奖,有“宿将”之称。”看到这里我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为能考证到老家广为流传的余大人而欣喜,也算是对先人的一种慰藉。 #=$4U!yL  
3ON]c13  
图:肖溪余家老院子
GW}KmTa]&  
Y*"%;e$tg  
余大人的生平事迹究竟如何?是不是书上所说那样“贪生怕死”,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史料,清史稿记载:“余步云,四川广安人。嘉庆中,以乡勇从剿教匪,积功至游击。”此后,“平瞻对叛番,累擢重庆镇总兵。”“道光七年,率本镇兵从杨遇春征回疆,破贼洋阿尔巴特庄;偕杨芳击贼於毗拉满,大败之,复和阗,授乾清门侍卫,擢贵州提督。”“(道光)十二年,率贵州兵剿江华瑶赵金龙,偕提督罗思举破贼巢,加太子少保。”“从尚书禧恩赴广东剿连州瑶,平之,赐双眼花翎,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历四川、云南提督,(道光)十八年,擒仁怀匪首谢法真,加太子太保,调福建提督。”可见,余步云的一生应是常年征战平乱、战功卓著,他从一个穷小伙成长朝廷得力干将,凭借自己的才干获得如此多的殊荣,应该是足智多谋,作战勇猛。而后又怎么会落个“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罪名呢? flb3Iih  
(EohxLl!p  
图:肖溪余家老屋前的冬水田
pX*mX]  
IkkJ4G  
然而,“(道光)二十年,英兵初陷定海,……步云驻防镇海,……英兵猝至,复陷定海,三镇战殁……裕谦(当时督师)召与盟神誓师,(步云)托疾不赴,且献缓敌之策。敌攻……步云遽弃砲台走……(道光)二十二年,从奕经规复宁波,不克,褫步云职,逮京,命军机大臣会刑部讯鞫。廷臣争劾其罪,亦有原之者,狱久延。”后皇帝下诏处死步云。对于史书记载,我有过猜测、疑惑,一个从士兵到将军、从平民到朝中重臣、身经百战的老将怎么会因惧死而弃阵呢?会不会另有原由,由于时代的久远、朝代的更替难以想象当时的景况和场境,也难以猜测时人的真实想法和难言之词。带着诸多疑问,细读了鸦片战争前后的相关史料。据史书记载,当时,朝野上下党羽林立,战与和争论较大,形成主战、主和两派,道光皇帝时战时和徘徊不定。始初,道光帝支持了林则徐的禁烟主张,积极备战,把常年剿匪平乱的将领调至沿海各省整顿军备。后来,在英军坚船利炮下,本无战心的道光皇帝罢免了林则徐,与英军和谈,但因英军要价太高又转向主战。由于清军训练松弛、武器落后,廷臣不能齐心,在英军的攻击之下屡屡受挫。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一介臣子又安能奈何? <v{jJ7w  
)6AOP-M.9  
图:
;=e A2  
稻田里游过的鸭子
{fX4  
/>n0&~k[h  
作为武将本不应理政治,只顾带兵打仗、保国安民。但在昔日的政治环境下,一入侯门深似海,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岂能避之,躲是无处躲,防是不胜防,一旦陷入就不能自拔。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得有所依靠,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当你在借助别人的时候,同时也在被别人利用。 _IY)<'d  
清史稿余步云传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奕山、奕经,天潢贵胄,不谙军旅,先后弃师,如出一辙,事乃益不可为。其人皆庸闇不足责,当时廷臣不能预计,疆吏不能匡救,可谓国无人焉。………宣宗於偾事诸人,皆从宽典,伸军律者,仅步云一人耳。”主和导致清军伤亡惨重、城池尽失,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责任在谁?而作为统领这次战争的靖逆将军奕山,在赴任途中就耗时57天,而后成为俄国武官笑料,这难道不是在有意避战吗?战争中欺上瞒下、谎报战果导致上下不知敌情、麻痹大意而损失惨重,有的将领刚愎自用,不能协调作战,共御外敌,致使战争屡屡受创。然而,在这次战争中运筹帷幄的道光皇帝呢?在关键时刻左右不定、优柔寡断、不能知人善任、统一军心共御强敌,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纠正调整部署,焉能不遭受此败。最后为了给臣民一个交代,为了平息民怨,是该找个人来追究责任的时候了,朝中大臣一番商议,有人说这个余步云还比较合适,道光帝一想,那就让余步云委屈一下,拿他治罪以平民怨、以伸军律,此事就画上了一个句号。 {8"W  
.{8lG^0U<  
图:古老的东岳桥
Ni0lj:  
| _S9U|  
-> <_J4  
图:干涸的肖溪河
B! -W765Y  
OPjscc5  
沿着老屋后面的泥结石公路,爬上一个小山坡,站在山头上,小河尽收眼底。远远望去,没有潺潺的流水,只见乱石裸露的河床,几个孩童正在河滩上嬉戏追逐,河间只剩下一汪浅浅死水,几只鸭子在水中游过画出层层波纹,旁边的水磨坊只有残垣断壁,房屋的基石横七竖八的躺在河边。看到此情此景,我难以想象,二百多年前那条湍急的河流、夜幕下收网的渔夫、河中穿梭的渔船,也难以想象那个漆黑的夜晚官兵猝至小河问路时的场景,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遥远而生分,昔日的情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保存着特有的那份宁静,这一切都觉得忽远忽近。一路漫想,不知不觉就回到老屋的后山,穿过一片竹林,站在院子的后山,整个院子就在眼底,她的每一个角落都看得如此的清晰,她姿态是如此的美丽宁静。在这里余氏族人一代代繁衍、劳作栖息,余大人的故事在这里代代传承,每一句话都充满着对先人的崇敬和对子孙的教诲。我想要是当年余大人知道会落个这样结局,那定是奋勇杀敌、浴血疆场,岂肯弃城避战。 w'qV~rN~tc  
jEI!t^#  
渠河纤夫 ~ 01]VA  
二○○九年岁末
mV'd9(s?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