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0阅读
  • 7回复

余氏九修宗谱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罗田余斌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6-18
— 本帖被 thinfo 从 族谱知识 移动到本区(2011-10-16) —
余氏九修宗谱序
J>8kJCh9g  
      夫天地之大,万物皆有序而运行,盖因受自然规律之约束;国家之大,万民安于乐土,实乃国有历史而后纲常永著,政令统一;族虽源远流长而尊卑不紊,幸赖家乘谱牒之记叙也。今闻故土湄河(燕子河)、双河、深水河(梅梓河)余氏九修宗谱,总领修余潜专程来宁请予作文以为序,欣然命笔。 W^YaC (I  
予观余氏家乘,追溯先秦由余以名受姓,数千年均有翔实记载,迨至宋徽宗重和戊戌进士,余氏四十五世祖余补公后裔中余昌后、余长沙、余天锡播迁大别山湄河、双河、深水河卜居,繁衍生息,朴者归农,秀者归学,历经数朝二十多代,余氏发展成大别山一大望族,不乏伟人志士,其业绩彪炳典册,传颂千秋。 #\Zr$?t|V  
大别山层峦叠嶂,激流飞湍,茂林修竹,毓秀钟灵,气象万千,然而民国年间,军阀纷争,战火连年,生灵涂炭;政治腐败,苛捐杂税,民不聊生;而后日寇铁蹄,踏向中华,踏向大别山,更致十室九空。民国十八年,共产党振臂一呼,大别山这块藏龙卧虎之地,袒臂而从之英雄儿女数十万,予即当时与余姓子弟如余海若、余道洽、余品英、余道江、余朝阳、余明、余嗣贵、余述生、余成斌、余克勤、余品轩等参加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革命如火如荼。八年抗日,三年解放战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啸,横扫千军似卷席,革命终于取得胜利,成立了新中国。然而,同时参加革命的幸存者百无一、二矣!予和余明、余嗣贵、余述生、余成斌、余克勤、余品轩等革命志士被共和国授予将军衔。 .t7ME{  
予不仅与余姓子弟并肩作战,更与余氏有姻亲之渊源,詹、余两姓世代联姻,婚庆丧弔,往来不断;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两姓之亲情愈加弥坚。 JFFluL=-  
当今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全民小康在望,希冀余氏裔孙保持清白之家声,光大淳朴之风化,勤劳致富,振兴中华。 ==AmL]*  
值此贵姓九修华乘,权以致贺,聊为序。 a:Nf +t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8]D0)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o?;7  
  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詹大楠  +;-ZU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f,x;t-o+R  
                  年九十 #p ;O3E@  
            二零零四年秋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謝余斌兄的分享,給您補加分!!! 2012-10-03
良善开科地,登本世源长
离线罗田余斌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6-18
1958年金门炮战(也叫八二三炮战)中共28军副军长.詹大南将军 f*B-aj#  
Eh ";irE  
)Z:D}r8[  
w3ni@'X8  
IlB8~{p_  
jT =|!,Pn  
良善开科地,登本世源长
离线罗田余斌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6-18
詹大南将军 q!z"YpYB  
良善开科地,登本世源长
离线余定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7-24
名人题词啊!!
离线余义柏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1-02
余氏宗族七修家谱序 6v)TCj/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它乃记载炎黄子孙五千余年悠久历史宗族家谱它的史迹与时代并存它的生命与日月同辉它与国史同源分流对国家对人民不容偏废据一九八四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的关于协助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中指出家谱是国家宝贵文化遗产亟待发的一部份蕴藏有大量地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他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了很大作用一九八八年九月廿一日《光明日报》刊登首届中国家谱研究会文章中指出的开展谱牒研究是总结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xM jn=\}  
    本届续修家谱是沿着余氏四千多年发展史正本清源为己任远在公无前二千二百零五年我们祖先佐禹治水著有《岳读经》传有伟人余罕王支下从太忠祖起有一百一十八代完整世系尚存他的瓜瓞遍布于安徽广东浙江江西江苏湖北河南四川等省及陕西部分地区人口占全国五百六十八姓氏第五十一位我族历史悠久渊源长流 FV^jCseZ  
    我族宗谱曾遭受天灾兵燹饱受沦桑总是劫后余生所存者样式甚多有印刷宗谱墨谱手抄单本谱支门神轴等考而叙之史系瓜瓞绵绵为此应秉诚感谢历代先人为续修家谱树立了爱国爱家的楷模为后代留下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CSpL2@  
为承先启后既往开来寻本归源世系统一经访良仲祖支下革公中洲坪贲公石坪旅公车坪咸公高坪昇公升坪迁徙出后裔江西湖北长江流域大冶黄冈黄州红安麻城罗田及豫南等支多数均属元朝从江西迁往商城金刚台一世祖普清公后裔(有立马金刚余少保载为史册)经收集整理乃源流一派绳贯珠连五坪钟灵七彩景秀浪衍支蕃星罗棋布遍住祖国各地在修谱方面由于朝代不同或封建割据或人为障碍总是各立堂号各立派系以至姓虽同而亲疏之义混为一系虽尊卑之礼不存实为族中之弊也 Dz}i-tw+  
    本届续谱理事会及多数族人共同愿望是寻本归源世系统一长晚有序承先启后有志竟成经走访光山白雀老山村普清公后裔新县麻城红安六修家谱元贞祖后裔光山十里乡余家岗思铭公七世孙万民公后裔息县曹黄林乡大余河小余河等由江西过籍河南文初文茂二公后裔光山北向店龙王庙余寨仙居北新店长兴镇余庙(明三祖兴建祠址)卧龙台前余湾严洼贞祖三世孙明三公后裔槐店乡草鞋店志亮祖六世孙宠公后裔晏岗村志高祖五世孙景信公后裔光山泼河余围子陈湾宋桥克昭祖后裔光山蔡桥乡余围子等村潢川余集彭店余老屋志亨祖三世孙万道公后裔泼河王围子浒湾苏畈余寨洼明八祖十世孙贵公后裔形成了鄂北豫南八千余人统一归宗对各支房原世系进行排列对照以澄清长晚辈派同时将参与七修家谱各支房末代人统一启用新派做到顺世成系瓜瓞连绵承前启后确保长晚分明彬彬有礼尊祖宗爱团结互助和睦家族 gFaZ ._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蔡桥泼河马畈余庄余围子陈湾宋桥黄川余集彭店余老屋息縣小回乡信阳罗山新蔡等縣和湖北永河等支未能参与本次修谱待后世有志之士弥补之不足此次续修家谱参与编写人员则本着尊祖爱宗溯朝代追源系力求确切完善涉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历千辛万苦本谱问世实现了我族多年前人未竟愿望以慰昭穆之英灵 *6}M.`.-  
余氏宗族七修宗谱理事会拜撰               一九九六年六月 gVG^R02#<k  
1条评分金钱+1
余良彪 金钱 +1 谢谢提供资料! 2011-11-02
离线余义柏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1-02
七修编后语 O>)eir7  
   七修家谱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持续三年之久终于在农历一九九六年六月出版问世本次续谱主要依靠理事会集体智慧和力量编写与各房各支登记收款人员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是分不开的是各级负责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出谋献策共同努力的结果并得到广大族人的理解和资助借此向所有为本次续修家谱作过贡献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仁人志士亲戚朋友同志本族贤妻良母及族人表示敬意和衷心感谢 CaYb}.:AX  
修谱是为了寻根求源把历代先祖迁居地生卒年月葬所墓地后裔发展情况一澄清以便弘扬家史但由择于人力财力有限有些局部问题调查考正模糊有的地方原貌变换无据可考在编写中由於水平有限可能出现一些文字语言上的弊句在校对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出现一些讹错由于文字的改革减化有些音同字不同的挪用望历代先祖在天之灵免见之过所有族人寛怀谅解 jr6 0;oK+  
由于我族口众多居住分散各房各支难免有人和户漏掉特别是迁移外地他乡的族人长期不通音信不知地址未能联系上所以未入谱望见谅 _qB ._  
我族付县部队副团文化科技卫生副教授以上登记立传载入新谱有的支系漏登或在战斗中牺牲而没有弄清职务的人员没有入谱请谅解 2wpJ)t*PF  
余氏宗谱渊源流长宗谱要不断向前延伸绳其祖武绵绵不断完善家史望子孙后代有志之士每四十年续修一次不能间断 j+3\I>  
由於理事会人员和编写人员的知识浅薄能力有限错误难免我们再次诚心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o:VuTs  
                             七修家谱理事会 POk5+^  
                                            一九九六年六月 +1#oVl!  
编后语 7mS Nz.  
修谱意在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的经济文化国民素质的提高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时代电脑的普级及应用宗族家谱的革新试在必行因本人电脑应用水平有限我分支系是从七修家谱总谱中择取精要整编至使从第六世到廿二世之间会有些错误因从清朝到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战争连年不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经历很长时期的文化大革命阶段将各族家谱当作反书进行毁烧所以造成不少错误望先祖在天之灵能体谅后人之心保佑后世人财两旺萬世其昌本人也望能得到家族之人的谅解望子孙后代有志之士能行访神州纠正其间错误再次完成总谱 .]E"w9~  
                               M*k,M=sX  
余义柏拜撰 -f?  
                                           二零一一年元霄 5ppr;QaB  
2条评分金钱+13威望+13
余良彪 威望 +13 谢谢提供资料! 2011-11-02
余良彪 金钱 +13 谢谢提供资料! 2011-11-02
离线余义柏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1-02
余少保的传说 H>D?  
~Hd *Xl  
“石鸡叫,石狗咬,石人推着石船跑。石船下水斑竹炸,十万天兵杀元鞑” wmX(%5vY^  
在金刚台一带,五十岁以上的人,一提起这几句顺口溜,便知道是余少保的传奇故事。 ml)\RL  
余少保祖籍江西,成年后在他父亲手下当一名水兵小头目。父亲叫余谱清,字法。元末进士,官至平章,因对元顺帝的朝政不满,便弃政回乡了。后来全国各地农民揭竿而起,天下鼎沸,余少保眼见元朝大势已去,就带着一部分水兵和家乡父老约莫有几千人,离开江西另找他路。他们顺着长江往上走到夏口,听说朱元璋的义军在江淮一带势力很大,把元王朝的兵马逼得节节北退,便想在江淮找一个存身之地,以等机会。他们来到大别山区,发现金刚台地盘不错,东面是大山,西面是平畈,一条沙河向北缓缓流去,是个屯兵的好地方,便决定在这里插旗为标,囤兵积粮,声势渐渐地大了起来。这时全国各地义军一方面抗击元朝的进攻,一方面还相互兼并。余少保仍感自己势单力薄,生怕被哪一路强大的义军吃掉,便同军师在一起商议良策,决定寻找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盘。军师姓雷名五行,传说和刘伯温是师兄弟,此人会阴阳八卦,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之术。二人商量结果,决定顺正东方朝大别山里面寻找理想的地方。他们带领着随身护卫向东走了大约十来里,发现前面有一片竹园,黑压压的约有数百步宽长,当地乡民说这里叫斑竹园。雷军师将此地前后左右察看了一番,回过头来对余少保说:“这座竹园或许就是余将军以后奠基立业之处。”余少保不解其意,想请军师讲个明白。雷五行摇摇头说道:“此乃天机,没到时候请将军不必细问。”余少保只好记在心下。接着,他们又继续向前进发,渡过一条大河,走不多远有一条小溪,小溪正中间横卧着一块大石头,约有两间屋长,形为小船。对面山坡上还长着许多怪石,有的像人站立,有的像鸡打鸣,有的像狗狂吠,或伏或卧,神态各异。雷军师面对这些奇观,轻轻地对余少保说:“余将军,你看那小溪中的石船,那山坡上的石人石马石鸡石狗都静静地呆在那里,看样子是等待着你的使唤啊。”余少保默默点头。 0dsL%G~/N  
他们带着护卫继续向大别山里进发。翻过一岭又一岭,跨过一涧又一涧,不知走了多少艰险曲折的小道。忽然看见崇山峻岭之中,还有一大片平场子,足有半里路长,访问当地山民才知道这块平场子叫平顶铺。他们计议之后,认为这个地方是囤兵存身的宝地,决定在山中修建大本营。他们在月亮口用石头建起了帅府,就是现在的皇殿;将义旗插在对面的山头上,就是现在的插旗尖;又在山脉四周险要之处修筑了头寨门、二寨门、南天门。为了指挥打仗,还选择了居高临下的挥旗山。在东北面建造了传送信号的鼓镇山、看旗山,还有把守要道的火炮山,这些地方至今还可以看到旧址痕迹。 y"8,jm  
余少保和军师雷五行精心安排了阵势之后,就在金刚台一带,一面操练兵马,一面垦荒自给,将军队治理得更是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很得民心。不到三年功夫,人马扩展到数万之众。一天,雷五行向余少保呈上一本奏折,要求隐退回家。余少保再三挽留,雷军师坚辞要走,说道:“山人保大王起义,今已三载。此乃天数注定,望大王不要再留我了!”余少保看军师执意要走,便在皇殿内设宴饯行。宴后二人携手同行,送到十里以外仍依依不舍。这时雷五行见旁无他人,便停下来对余少保说道:“大王,山人跟随你南征北战闯荡数年,你待我情同手足。今日分别,我献一灭元之计,作为报答。不过,这些你千万不可对他人泄露,不然的话就前功尽弃了。”余少保点头:“我一定记在心中。”雷五行接着说:“大王若想得元顺帝的皇位,可在我隐退后三日起,请来铁瓦寺内的僧人,在皇殿上高搭禅台念七七四十九天经文。在最后一天的夜晚,沐浴净身,子时鸡鸣即起,对着正北方射出三支箭。”接着从怀中掏出两封锦囊书信递给余少保,“三箭射出后你拆开第一封锦囊一看就明白了。”二人告别后,余少保立即回到皇殿,派人将铁瓦寺的僧人请来,高搭禅台,三日后开始念经。到了第四十九天,余少保晚上沐浴净身时,夫人问他搞这些名堂干什么用场。余少保想自己的夫人又不是外人,就将雷军师的一些话如实告诉了她。哪知道妇人家见识浅,她心想:丈夫将来登基如果再另选美人,一定会跟我争夺这正宫娘娘的宝座。她越想越睡不着,于是不等鸡叫就爬起来跑到后院,边拍簸箕边学公鸡叫唤,“咯咯咯……”连叫三声。余少保刚沐浴净身罢,还没来得及穿好衣服,猛听雄鸡高叫,连忙跑出皇殿拿起弓箭朝正北方向“嗖嗖嗖”连射三箭。紧接着就拆开第一封锦囊,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天鼓响,顺帝亡;天鼓不响,再拆锦囊”十四个大字。余少保只得坐在皇殿里面静听天鼓声响,哪知一直等到东方发白鼓也没响。原来是时间不到,元顺帝还没上早朝,三支箭都射在万岁爷的龙椅靠子上了。到了早朝时辰,元顺帝一看椅靠上面扎了三支利箭,不禁大吃一惊。拔下一看,支支箭上都刻有“余少保”三个大字。忙问手下人,才知道余少保在金刚台上造反,便决定立即发兵围剿。 S|KUh|=Q  
余少保没有听见天鼓响,便知大事不好。心里非常焦急,连忙又去拆第二封锦囊,只见上面写道:“插旗尖上取神书,平顶铺下拔宝剑,唤出石人撑石船,斑竹园里把兵搬。”便立即跑到插旗尖,抬头一望,半空中果然悬挂着一部神书,书页被风吹得哗哗地翻动着,哪里能取得下来呢?再到平顶铺下面去拔宝剑,他用手猛一抽好像拔出鞘了,可是再往外拔时却一点也抽不动了。他又急忙赶到石船处,希望有石人把石船撑下水,哪知道石人在山坡上刚出土还没抬腿。余少保只好亲自跳到溪水中去撑石船,他用双手猛然一推,试着好像动了一下,可再一推竟纹风不动了。他又慌忙赶到斑竹园去搬神兵,进竹园后却没见动静。折断一竹,只见藏在竹节里面的兵马胳膊腿虽然长成了,可鼻子眼都还没有睁开哩。“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由于时辰的偏差,余得不到神兵相助,最后在元兵的重重围困之下,山寨被打破。 6wbH{}\ll  
余少保的故事情节曲折,联想丰富,人物活灵活现,听后无不觉得精彩,尤其是将商城的一些地名和景点巧妙运用,更增加了故事的可信性。故事的结局让人同情,功亏一篑的原因更让人叹息。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曾颇有感慨,感慨之余赋诗一首以咏其事。诗曰:“说起少保人叹息,事败只为泄天机。戏言掀起醋海浪,三更遂闻五更鸡”。并将余失败的原因进行简单归纳:一是以旁门左道取天下,存在先天的不足;二是不知保密工作慎之又慎,有道是“君不密亡其国,臣不密亡其身”;三是不知君无戏言;四是后院起火。 " o 3Hd  
元兵分数路攻打金刚台,余少保寡不敌众,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无路可走,便成了俘虏。往元大都押送时,走到离罗城不远一个小店子上,遇到了余少保的儿子亨带着大批人马前来营救。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小店子叫遇子店,就是现在的余子店。从此余少保归附了朱元璋。“少保”就是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招安时,钦封他的头衔。 S{)K_x  
1`s^r+11:  
; bHS^  
[wJ\.9<Oa  
c/j+aj0.v  
<dVJV?i;  
`PI*\t0  
k!bJ&} Q(b  
少保思铭公 fz8 41 <Y  
余思铭:隆门里(今余集附近)人,元未戊戌岁(1358年),就金刚台集义兵归附安丰(在今安徽寿县),授平章事守御金刚台。甲辰八月(1364年),奉诏领所部兵马赴汴京,从征累战有功。洪武元年(1368年),赐绯衣一袭,镇抚(从五品)两员。九月,随总兵宋渡河,克怀庆、泽、潞等州县,太祖深宠之。二年(1369年),调攻桃花二寨,受勅命一道,赐绯衣一袭,床一面,赏镇抚两员,授宁夏卫指挥佥事(正四品)。洪武十一年(1378年),征西蕃,抱病归卒于家。勅葬原籍,子亨袭其官。 'n\PS,[1R  
诏书:圣旨教金刚台指挥同知余思铭统帅所部兵马前赴汴京,到日,参随征进,宜令准此。 jY=M{?h''  
诰文:诰封明威将军(正四品)指挥佥事余法。制曰:人臣为国家之用,能以功名自奋,皆其先人积德所致,考诸常典,追赠为宜。怀远将军(从三品)同知华山卫指挥使司事余思铭故父余法,善积于身,庆延于后,乃生嗣男,展其材力,服我官政,是用原其所自,颁以命辞,尚灵爽之有知,其钦承于永久,可赠明威将军佥指挥使司事,宜令准此。  制曰:人臣有禄位者,皆由其家庭之积善。故於封典,亦必推其本原以及之也。怀远将军同知华山卫指挥使司事余思铭生母郑氏,余庆所钟,是生嗣男,展其材力,为国任用。是宜推其所自,颁以命封,尚服诰词,永贲幽壤,可追封德人。宜令准此。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十五日。 IDpx_  
忠贯日月勇冠群英熟谙滔略智奪三軍芟夷奸宄保互良民拒外捍內图治励精统一华夏安如磐磬勲居王室泽沛黎群崇祀鄕贤誉享隆門 3` D['  
1条评分威望+1
余良彪 威望 +1 谢谢提供资料! 2011-11-02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10-03
感謝余斌兄的分享,給您補加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