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7阅读
  • 3回复

东莞侯山余氏·明·珍贵的历史文化-----【旧譜序】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u1945194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6-22
余氏族谱
朱思诚
<qy+@t  
人本乎祖,犹物本乎天,为子孙者,宜其知此,是族谱所以作也。余氏世族其先闽人,五代时避乱於韶,历四世,如有襄公,讳靖,字安道,为宋名臣。再传仲荀,字师眠;三传嗣昌,字之才。之才公甫居宝安。四传至仁,分七派。五传至士彬,共十有三派。六传至天与,共十五派。七传至德明、德新、德泽,分二十有一派。德明、德新迁侯山,而德泽迁增城碧江,三支并茂,子孙今十世矣。十世以后,绳绳振振,复不可量可知也。吁,自公至此,若木焉,本固而枝愈茂;若水焉,源远而流益分,非公德泽积於当时,故天垂祐於后世,宁克致是?公十世孙泰,汇编世系示予,徵言引之。予视余之族,凡得而书者,亲疏远近先后次第,皆得推办而忘,泰之孝敬之心,忠厚之意,蔼然而见矣。昔襄公勋业著於史书,文章耀於简册,与韩、范、富、欧相为颉颃,天下古今共称也。今泰修行邑庠,器资英伟,盖有志慕襄公行绩,异日功名富贵,安知其不仿佛於襄公乎?遂为之序。 $-0u`=!  
时·明永乐二年甲申八月中秋日,东莞县儒学训导三水朱思诚书 gJ7$G3&oZg  
余氏族谱序译文
' #mC4\<W8  
人的本是祖先,像物的本是天一样。做子孙的,应该知道这个道理。这是作族谱的缘由了。 hf-S6PEsM  
余氏这一世族,他们的祖先是福建人,五代十国时,在韶州避乱。经历了四代,才出了襄公。襄公名靖,字安道,是宋代的名臣。再传仲荀,字师珉;三传嗣昌,字之才。之才始居宝安(即东莞)。四传至余仁,分七派。五传至士彬,共有十三派。六传至天与,共十五派。七传至德明、德新、德泽,分有二十一派。德明、德新至侯山,德泽迁增城碧江,三支并茂,子孙至今已十世了。十世以后,子孙相继发展,人口众多,知道不可以衡量了。 h`Mf;'P  
啊,由襄公至现在,好像树木,树头巩固就枝叶愈茂盛;好似水一样,源头远就分流更多,如果不是当日襄公德泽的累积,天公保佑于后世,哪会达到这样呢?襄公十世孙余泰汇编世系给我看,请求我写一篇引言。我看这本族谱,凡写入的,不管亲疏,不管远支近支,都可以清晰辨别而没有忘记。余泰孝敬之心,忠厚之意,充分地可以看见了。以前襄公的功勋事业,记入史书;襄公的文章,光耀史册,与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互相抗衡,天下之人,由古至今都是称赞的。现在余泰读书于学宫,器宇轩昂,大概有志气仰慕襄公的行为、事业,以后功名富贵,怎知道不落后于襄公呢?于是写了这篇序言。 +W1rm$Q  
时·永乐二年甲申八月中秋,东莞县儒学训导三水朱思诚作。
1条评分威望+4
余广孝 威望 +4 谢谢提供资料! 2011-08-30
离线余雄彬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7-29
余泰,福建长乐县举人,明弘治九年(1496)至十三年(1500)任广东兴宁县令。 ^&iV%vQ[  
\0h/~3  
不知有否关联,请伟求兄求证:)
祖籍梅州兴宁,现漂泊在深圳。三省诚身,裔传一贯。贯公二十三世孙。
离线余雄彬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7-29
谱序是永乐二年(1402)作的,估计没关联了- - o MkY#<Q}  
VHr7GAmU  
PS: 余泰是明代将乐水南人,明成化十六年( 1480 年)中举。他任广东兴宁县知县时,对民间诉诸官府 10 余年都未了结的积案进行查访和裁决,很快处理完毕。他还考证宋朝兴宁县令颜蓘和主薄徐千以身殉职的史实,收录县志,兴建祠堂,亲率百姓祭祀。该县县学生员薛绪、王天兴被人诬告入狱。余泰知情后蝎力为他们申辩,终使两人获释。晚年,余泰卸任回故里,闭门不出,享年 72 岁。他著有 《 春庵集 》
[ 此帖被余雄彬在2011-07-29 11:01重新编辑 ]
祖籍梅州兴宁,现漂泊在深圳。三省诚身,裔传一贯。贯公二十三世孙。
离线yu1945194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7-31
查了-----侯山【科目绅衿】-----对不上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