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92阅读
  • 0回复

从封诰看余仁合与赵抃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6-25
$N\+,?  
北宋熙宁四年(l071)辛亥孟冬月十五日,宋神宗颁布了一道《敕封仁合公德惠长者诰命》(以下简称封诰)。诰曰:“朕闻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意气相孚,淡交至久,不忘其初,可谓得信乎?朋友也。尔右丞相赵抃微时寓于仁合家,交契甚厚,且奏其生平博施济众,恩惠及人。及见,朕欲加以爵尝,奏乱不愿,果以公天下之语为对,是长者之言也,宜加旌奖,以显阙德,示天下后世仁人义士相率而为善。夫抃非仁合不能以幼而学,仁合非抃不能以仁德而声著名于朕躬也。朋友相知,立身事君,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嘉尔素行,特封为德惠长者,推崇三代,籍荫三代,位列一品之贵。尔年高,自家居周围四十里吉地,听凭择葬,墓田三十六丈。崇兹旌奖,尚其钦哉!" PNmF}"  
&:8T$U V  
这是一道非同寻常的封诰。一个至高无上的大宋天子竟然对一个偏居一隅的布衣野老推崇备至,又是召见,又是嘉赏,还破例敕封他为“德惠长者”,而且上下荣封六代,墓田格外优惠,享受“-品之贵”的政治待遇,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吧?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而这次荣封的牵线搭桥人居然是赫赫有名的铁面御使赵抃。 5'9.np F)  
+ U5U.f%  
人们不禁要问:余仁合何德何能,竟然配享此等殊荣?他与赵抃到底属于什么关系,值得赵公如此卖力推荐?一个姓余,一个姓赵,相隔千山万水,当然不会是直系血族宗亲,也没有资料证明余、赵两家有什么横系婚亲姻眷关系。非亲即故,朋友也,封诰上已有明确答案:他俩一个是门内君子,一个是门外君子,是“意气相孚”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AQn[*  
RIo'X@zb  
关于这个问题,历代青嶂余氏宗谱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记载,其中以开化县菖蒲乡厚谷村民国七年萝蔓堂纂修的余氏宗谱》之一、之廿二最为完善。它扉页上“诰命之宝”四个大字,边上配有精美醒目的龙凤图饰,堂而皇之,表明出处非凡。接着正而八经地按制式刊印封浩原文,原文后面便是仁合公曾孙余兴权于“淳熙二年(1175 ) 岁次乙未八月十五日申禀”的高祖履历。因与本文密切相关,原文照抄如下: |8;? *s`H  
H /%}R  
故长者仁合公曾孙、绍兴丙辰科(1136 )进士余兴权,伏唯县尹备准,上台使帖行下,差保正余寸贵报“高祖长者与清献赵公交游,不受官爵,受长者封号(一事)”,因依谨具申禀:高祖讳仁合,字遵道,门第丰厚,有田四千余亩。为人醇谨,博施济众,寒则施衣,饥则施食。家居之北,有地五亩,名曰黄茅坦、立为义冢、号为五音地。亡者无所归,即为办棺椁而收埋之。又立义田数顷,高楼大厦,远近高贤交游不厌其烦,敬久不怠如初。北山松峦隐秀,结为青嶂,时来鹤鹤之巢。楼台池阁,双竹园、白云轩,宾朋肆业、游息其地。北宋天圣至景祐年间(1023 一1038 ) ,柯城赵公抃偶寓于其门楼。高祖夜梦黄龙烁耀,长十余丈,盘于门前梨树,惊觉汗流。早起开门视之,乃一人卧于上。见高祖,即起作揖。相问其姓名,答曰:‘姓赵(名抃), 家居衢之浮石潭’。祖奇之,馆请于家,诲教诸子。方夜读,禁厅内之蛙声,截蚊子之锋芒。门楼至今永断蜘蛛之网,不染尘埃。(… )筑结草庐于万山之巅,修身慕道,其基地莱根犹存。及其壮而欲行。高祖厚(赠)以金帛,使苍头送之。上第,初任崇安县尹,升为西蜀太守。皇佑二年(1050 ),征为殿中侍御史,时称铁面。后功高,封右丞相。时因罢新法.杭州等处有犯刑名者多,高祖至京谒丞相,请释放之。丞相引见帝,奏以微时之事,言祖相待甚厚,积德甚多,博施于民,笔不能尽。帝喜曰:“卿欲官乎?”奏曰:“草民惯于山野,但愿时和岁稔,四海一清,是臣之愿也。”帝曰:“此长者之言也。”因敕封为德惠长者。百岁后,御赐方圆四十里吉地听凭开扦,墓田三十六丈。丞相临别,咏言赋诗以赠。剪白虾,示清白也。带归畜之池,即游去,因名白虾池,至今胜迹犹存。高祖履历,据实开呈,不敢诬捏。为此,备述原由申禀”(原载《八县志》 及《一统志》。 @ay|]w  
K051usm  
高祖己经死了七八十年,曾孙为什么还要替他据实申报履历呢?因为这一年宋高宗的儿子宋孝宗赵睿上台,他要发扬光大南宋基业,提倡以孝为本、以孝治天下,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而余兴权欣逢其时,本人正好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据史书记载,他“笃志好学,孝亲敬祖,岁擢登金榜,而以养亲送老为心,甘受清白,不为禄仕复念。”金榜题名之后,为尽其孝心养亲送老,连到手的高官厚禄都抛弃了。这份澹泊明志的孝心深深感动了宋孝宗,他说:“尔祖恪遵古训,仍存长者之风,克全孝义,况兼眉寿,齿德可嘉”。决定再敕封“德惠长者”的曾孙余兴权为“宁寿长者”。为郑重起见,追根溯源查祖宗,由“上台”出面,责成余兴权如实申报高祖余仁合履历,以备存档。 7uA\&/ ,  
, #Ln/;  
这篇履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余仁合与赵抃相识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面圣受封时的具体情节。脉络分明,史实清楚,行文流利,感情真挚,不愧为进士出身的大手笔。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主要有三点:第一,赵抃拜见仁合公并且作了自我介绍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青嶂,而是被“馆请于家,诲教诸子”。落魄的书生顿时成为余仁合诚心礼聘的义学先生,让他安下心来,边教阵边自学。一个‘请”字表示仁合公的尊师重教,也与前一夜黄龙示兆的梦境相吻合;一个“诲”字说明赵抃的师德高尚。不久,因“修身慕道”(实际上是换个偏静之处攻读诗文,准备高考),在仁合公的帮助下,又远离尘嚣,“筑结草庐于万山之巅”。蔬菜自己栽培,粮食、油料及其它生活用品则继续由仁合公免费提供。可见他在开化青嶂停留的时间很长,至少有三五年之多。第二,赵抃离开青嶂时,既不是拍拍屁股说走就走,也不是原来那付穷愁潦倒的寒酸相,而是“壮而欲行”,身体结实了,考试有把握了,精神面貌起了巨大变化。一个“欲’字足以说明他们的互相礼让好合好散。仁合公不仅向他厚赠了足够的盘缠和应考费用,而且指派有经验的家丁护送,使之路上衣食无扰,安全也有保障。把他送往哪里去呢?直接护送到都城汴京参加三年一次的秋帏考试。果然旗开得胜,一试“上第”,从此踏入仕途步步高升。赵抃是穷苦出身,不然他不会流落到开化青嶂,寓于仁合之门楼。他了解民间疾苦,懂得众需要什么、反对什么,所以为官清正廉明,处事无私无畏,人称铁面御史。第三,赵抃是个极重情义之人,绝非泛泛之辈可比。他当上高官后,念念不忘微时之事,滴水之恩,总想以涌泉相报。据《开化县志》载“景裕元年高中进士,初任崇安知县,再任西蜀太守。西去之前,为报答知遇之恩,赵抃曾经三次派使者登门相请,欲以官报”,都被施恩不图报的仁合公婉言谢绝了,因此感激之情一直难以释怀,总想侍机报答。1070 年秋,因王安石变法失败,许多人受到株连,余仁合为解救因罢新法而犯刑名的父老乡亲,不得不寻找门路“至京谒丞相,请释放之”。右宰相赵抃盼星星盼月亮好容易盼来了报恩机会,当然言听计从乐而为之所托释放之事一一办妥之后,即主动为其引见宋仁宗赵祯,并当着皇帝面详谈自己落难时受恩公礼遇之事,称“仁合积德累仁,饥则与食,寒则与衣,实为平生知己。极力赞扬余仁合乐善好施、恩惠及人的高贵品质,积极为其请封讨偿。仁宗帝听了心腹大臣的肺腑之言,爱屋及乌,已产生极大好感。经过当面口试,他的回答又是那么无私和坦然,字字句句无不闪烁出一位乡村长者的睿智与高风,一代君王被深深打动了,不仅确认所言事实,马上得出“抃非仁合不能以幼而学,仁合非抃不能以仁德而声著”的正确结论,而且一高兴,当着大臣和仁合的面动情地说:“德惠于卿,可谓长者矣!”君子无戏言,金曰一开,这句话自然就成了余仁合的终身封号,这才有了第二年十月十五日“救封德惠长者余仁合”书面封诰的正式颁布。 U_}hfLILi  
F%y{% C7l  
这次进京,余仁合不辱使命,满载而归。临别时.赵抃还赠送两样东西: K /8qB~J*  
[DL|Ht>  
一是咏言赋诗以赠,诗云: g X8**g'  
野老余遵道,人微德义尊。家居青嶂底,身在白云根。 :=Nb=&lst  
盛事传闾里,昌期付子孙。不须迁步远,此去自高门。 #9INX`s-  
^YqbjL  
前半首赞美平凡的仁合公却具有高尚的德和义,及与之相对称的家居环境。微和尊、青和白,两组反义词突出了一介野老的精神风貌。许多人以前不知道此诗后半首的真实涵义,对“迁”字认识模糊,现在看了皇帝封浩和高祖履历终于可以理解了——有了御笔敕封的诰命,闾里乡村当然传为盛事美谈。推崇的前三代虽然荣耀无比,那是装装门面的虚荣,是过眼烟云。而真正的美好的时光登记在册的祖上功德、精神遗产籍荫后代子孙的。上下皆有荣封,位列一品之贵,恩公您该满意了吧?您不想留在京城里做官当老爷也行,那就请您老放心回到环境幽雅的青嶂底去吧,那可是个修身养性的绝好去处啊。有了皇上这道御旨,尽管在家里坐享清福颐养天年好了。从此以后,一定会不断有人来拜访您巴结您,对您刮目相看的,您青嶂底老家的门槛自然就会变得高大高贵高档起来了,既不会感到寂寞,也没有哪个敢来惹您不高兴。今后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一声,自有人为您效劳.就不需要再劳驾您自己“迁步”(挪动步伐)了。 {dDq*sLf  
>b3@>W  
不久,赵抃又根据皇帝的旨意,精心制作了一块亲笔题有“德惠长者”四字的金字牌匾,送来挂在长者所在的青嶂余氏宗祠里。(年复一年,物是人非,一直挂到文革时被毁为止)。物以人贵,人仰物名,果然蓬荜生辉。随着这块匾和这首诗的广泛流传,赵抃微时投宿过的门楼、洗过笔的墨池、教读过的双竹园义学和修身慕道过的山顶茅草棚,声名雀起,流芳百世,成为令人仰慕令人留恋往返的的名胜古迹。元末明初,有位吾侍郎慕名到此观光,题了一首《门楼诗》:“赵相当年宿此身,三朝表匾本其真。自缘长者千年在,直享斯楼万世因”。此诗不仅道明了匾与楼的因果关系,而且用“本其真”三字证明了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还有许多与此有关的诗词,恕不一一引述。只是有一个借火传说颇有新意,不妨交代几句:据说赵抃为了专心自致志复习迎考,后来辞掉“诲教诸子”的职务,离开了双竹园义学,独自跑到白虾池后面风景秀丽的双岔尖去“修身慕道”。在余仁合的具体帮助下,就地取材,搭了个简易茅棚住了进去。铺盖、衣服随身带,粮食、油料及日常生活用品继续由仁合公负责免费提供。柴火现成,动手便有,松青柏翠,衣食无忧,过着神仙般的隐居生活。这里空气新鲜环境清净,是修身养性和刻苦攻读的理想场所。旁边还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山坡地,业余时间无所消遣,正好自己开荒种萝卜、青菜及葱、蒜、韭菜之类的香料,借以调节精神、改善物质生活。为防止野兽侵害,还特意喂养、培训了一只大黄狗,平时让它抓兔逐鹿看家护院,必要时把书信捆绑在它尾巴上,让其充当信使传递信息。有一年,鹅毛大雪下了七天七夜,到处白茫茫一片,根本无路可走,山上火种熄灭了,眼看就要受冻挨饿。正在为难时,善解人意的大黄狗舔舔冷冰冰的灶门,又朝主人使劲摇了摇尾巴。赵扑受到启发,灵机一动,用表白纸卷了一根火媒,连同书信一起捆绑在狗尾巴的隐蔽部位,拍了拍狗屁股,示意它立即下山向外借火。狗是何等聪明何等灵活,在银装素裹的雪地上一蹦一跳径自跑到仁合公家里。大家一看尾巴上的空火媒,就知道山上缺火种了,赶快把火媒点燃,外包一层遮风雨的薄片,仍旧将它捆到狗尾巴上,让狗及时送上山去解决燃眉之急。此法百试不爽,一直沿用到1034 年考中进士为止。 ]u~Os<   
4Sqvhz  
二是亲手剪一只白虾相赠,含意为“示清白也”。在阶级社会里,物欲观念极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大有人在。一向清高、难得求人的德惠长者余仁合突然一反常态,进京为犯刑名者找赵公说情,会不会有人怀疑他俩行贿受贿流瀣一气?这种事口头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以白虾来表明心迹是再好不过了,这也进一步证明他俩确实是心底无私清淡如水的知心朋友。至于“带归畜之池,即游去”,显然是一种精神寄托,或者是后人猜想、附会出来的假象。不过,开化县村头镇青嶂山下确实有个流传了八百多年的白虾池遗迹后宅村余氏宗祠的天井内。 +J%6bn)U  
+BU0 6lLD  
据嘉庆甲戍(1814 )芳山余氏宗谱记载,赵抃“出守西蜀而得是虾,远遗吾祖,以畜于清献公微时馆寓吾家之洗墨池也”。后来白虾繁殖,水池扩建,加固了保护性措施,围墙门额上大书“清献旧游”四字。“清献”是赵抃死后的溢号,崇拜他的人当然要睹物思人瞻仰凭吊了。纷至沓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掠奇揽胜的赞美诗词和文章。有个叫杨宏俊的写道:“清献当年曾落魄,读书芹岭多遗迹。琴鹤一日已双飞,池虾千载犹传白。权奸皆惧威有霜,弹勤无情面似铁.余韵犹留长者居,万古清风常不没。”芹岭就是开化芹江北面从底本到村头去的那条山岭,芹与青谐音,古时叫青岭,泛指青嶂山脉。诗中毫不含糊地将赵清献、白虾池和长者居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再次印证了赵抃在这里读过并且教过书。成化二年( l466 )暮春时节,员外郎吉水周洪曾“携苍头,夹书剑,访旧友”,慕名到此一游,从早到晚且谈且笑,盘桓终日”,并应主人邀请,在修茸一新的门楼堂壁上留下一篇462 字的《 白虾池记》 。他写道:“俯察仰观之下,清气逼人。但见是池也,远吞山色,倒浸楼台,弥弥漫漫,水光天影,摩荡上下,白虾如银,队游其中”。这位路过此地的“士林中人”是受到仁合公的“良裔”热情款待到“夕阳在山”时,才离开客厅“与二三子行吟散步于方池之上”的,看到的当然是夕阳西下的傍晚景色。虾是银白色的,或上或下,成群结队,数量还真不少呢。难怪他相见恨晚依依不舍,临走时说:“若他日,予再拉骚人墨客,吊古人之陈迹,为美景之胜游。”第一次玩得很开心,只是时间不够,看不过隐,还想以后多叫儿个人再来凭吊、游玩几次,可见方形的白虾池当时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环境优美引人入胜,村里还有专人负责接待游客,尽到地主之谊呢。这两种说法,以后一种最为普遍,究竟哪种准确,哪种合乎情理,或者是同一件事的两种不同反映?目前尚无定论。但白虾池因赵公而兴建,又因赵公而出名,却是证据确凿毋庸置疑的。不信,你可以抽空自己去考察一番。 ;B*L1'FF%t  
PnI)n=(\  
关于高祖履历中提到的白云轩、双竹园,余氏宗谱上也有明确而具体的记载。虽然是民间传说,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za-+<r<  
Fp wlV}:  
赐进士第、遂安余清在白云轩重建竣工那天,应同窗好友青嶂余廷裕的邀请,写过一篇《白云轩记》。文日:昔“仁合公门第丰厚,博施济众,近远悦来,相敬如初。时有柯城赵公抃,馆寓其家,相契甚厚,赠言赋诗,题其门楼,有‘家居青嶂底,身在白云根’之句。及后来荣封长者,子孙出仕迁居任所,以致旧宅倾颓、良可吝也-----所居之侧,有白云故址,树林荫翳,清气逼人,故赵公肄业之所、长者游息之地。也迄今三百余年,轩废而名存焉。”从上文内容联系起来看,这个白云故址就是赵抃当年搭茅棚居住过、让狗尾巴借过火种的双岔尖遗址。赵公成名后,仁合公的子孙为了纪念他,拆棚建轩,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只是后来因赵公推荐,余忠臣等人出去当官并将家属也迁走,才导致人去轩空,慢慢倒塌。所以这次重建后,谈到取名问题时,又老调重弹,说“予闻赵公昔游于此,以洗砚名其池,以白虾名其沼,以双竹名其园,以青嶂名其顶,以白云名其轩。良有以也。”这一连串的名胜古迹都与赵抃直接有关连,这恐怕不是偶然的编排吧? M4R%Gr,La  
E=$7ieW  
    关于双竹园的传说那就更神奇更家喻户晓了。相传仁合公屋后,有座别致的小花园,常年生长着几竿青翠欲滴的修竹。有一年,惊蛰刚过,一对粗壮结实的嫩笋破土而出。仔细一瞧,两笋竟然出自同一条竹根,离地寸许才一分为二。竹子是一竿到梢从来不开岔的,现在竟然一笋长两竹,岂非咄咄怪事?大家褒贬不一,议论纷纷,有的以为是祸祟的先兆,扬言要砍掉;有的则认为是祥瑞之象征,预示人丁兴旺。“是祸是福,待其长大再说”,仁合公拿定主意,精心加以呵护。果然日长夜大,不久便长成一长一短、相依相偎的两竿翠竹,如同鹤立鸡群,突出于茂密的竹林里。这时的赵抃,也像这对竹子一样,春风得意,官运亨通:“擢御史,拜右丞”,由遥远的川西调回京城汴京。当他得知一笋长两竹的消息,感到是恩公义薄云天的好兆头,便不顾旅途劳累,特地转道“溯回金溪青嶂”(注:底本至杨坑口那段溪叫金溪,又叫金水,以下便是芹江了)赵抃在恩公的陪同下,仔细欣赏了白虾池,认真参观了双竹园。触景生情,借题发挥,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题余门双竹园诗》: @\#'oIc|  
~vO'p  
余家有故园,园中可图录。天然一派根,一根生两竹。  ]H@v  
一长复一短,比之如手足。长者似乃兄,短者弟相逐。 WiPM <'  
我见人弟兄,少有相和睦。竹分长幼情,人岂无尊宿。 8 /:X& &  
将竹比人心,人殆类禽兽。常记五六岁,不见还呼哭。 ^(E"3 c  
及至长大时,妻孥相亲族。咫尺不相见,相疏何太速。 Om&{4a\  
不顾父母生,同胞又同腹。旦夕梦歌欢,几能思骨肉。 %[+a[/  
枉安人须眉,而食天五谷。静思若斯人,怎及余门竹。 Z<$E.##  
3Vb=6-|  
诗中以双竹比喻兄弟,比喻手足之情,并非虚语,而是实有其人其事,指的就是仁仓、仁合。他俩虽是隔门隔户的叔伯兄弟,却比某些同胞兄弟还亲热:一块读书,一块长大,一块创办双竹园义学(后来仁仓向芳山去发展了,仁合仍留在青嶂作长者)同时,也暗喻自己同仁合“意气相孚、淡交至久”的朋友加兄弟的“通家之谊”。 qr<-eJf  
P!>{>r4  
更值得一提的是,赵抃曾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 )和宋英宗治平四年(l067 )两次为开化《 青嶂余氏宗谱》 作序。他作第一篇序时,正是他故地重游双竹园题诗的时候。当时青嶂(即现在的村头镇)余氏正在白虾池畔会修余氏宗谱。欣逢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山野草民岂肯轻易放过?作序一事当然非他莫属了。赵抃是个爽快人,盛情难却,只得欣然应命。他借古代管仲的话,开门见山地写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余翁知我,固不啻鲍叔即抃德,翁亦不啻管氏。何也?翁于人,非抃一人。凡百不厌乞假,而又有五音地数十亩捐为义冢,岁给棺梓,以埋夫死而无归者;翁于士,亦非抃一士也。凡百不厌礼接,而又有双竹园数十楹立为义学,日备饔餮,以资夫贫而远来者。”由己及人,道古沦今,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末了又呼应开头:“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是翁知我与汴之德,洵有出于管鲍之外者。通家之谊,心何能已于言也。”心知肚明,感激之清溢于言表。第二篇序,大概是告老还乡之后写的,可惜历经兵燹原文只剩一鳞半爪,好多地方已经无法衔接、无法辨认了。幸亏544 字的“一序”是完整无缺的,这就足够证明赵抃与仁合的关系绝不是一般的泛泛之交,而是从患难中建立起来又在仕途上久经考验的深情厚谊。正如封诰所说,赵抃没有余仁合的全力资助就不能考取功名,也就没有今天的高官厚禄;反过来说,余仁合没有赵抃的引见和推崇,就不能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受到一代君王的赏识、敕封和嘉奖,也就没有今天的荣耀和威望。 mTI\,x%<OC  
8VAYIxRv  
当然,这种光宗耀祖的辉煌成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得到的,而是长时间的心灵积累。据《开阳余氏宗谱》 记载,宋仁宗天圣年间( 1023 一1032 ) ,余仁合、余仁仓就联合办起了青嶂私塾(后来改名为双竹园义学),他们根据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运用现有的雄厚资金,助学扶贫,尽量对外开放。凡是生活窘迫、勇于上进的有识之或因家庭经价困难本人想读书而不能入学的农家子弟,都鼓励、吸收他们来上学。生活上“饥则施食,寒则施衣”,思想上“不厌乞假,不厌礼接”。这种好文尚礼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交不起学费、填不饱肚皮的士子纷纷慕名来访。那天落难中的赵抃跋山涉水来到青嶂已是深更半夜,不便惊动主人,只得在敞开的门楼土将就一夜。就这一夜,时来运转,好梦成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奠定了他与仁合公交友的基础。使他绝处逢生,经济上得到资助,学业上得到提高,为人处世万面,更是耳濡目染终身受用。赵抃的到来与崛起,为青嶂余氏乃至为开化百姓争了不少光、添了不少彩。当然,由此起步而走上仕途并且发了迹的不仅仅是他一个,还有许许多多。例如,元祐元年(1086 ) ,仁合公得知翁川(今底本乡)有个聪明好学的徐见可,家境贫寒,无力深造,就亲日屈尊去登门动员。徐见可来双竹园义学就读二年,专心致志,大有长进,仁合公看在眼里喜在白,遂以女赘之为婿。后来徐见可进十及第,官至大理寺监问、秉义郎直秘阁侍书。这样的助学诚意和办学效果,时人无不拇指一翘,对后代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宋绍兴甲寅(l134 ) , 理学家朱熹来开化包山讲学,闻知此事,依然赞不绝口“宋兴,仁合、仁仓辈有祖致公之遗风,矜恤孤茕,尊贤礼士,弟子多出清献之门。”赵抃执教过的双竹园义学成了人才辈出的摇篮。 e$FAhwpon  
GtAJ#[5w  
再说,赵抃是位德高望重的铁面御史,也是个讲原则守信用的正人君子,名冠衢州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如果没有受资助得恩惠的切身经历,没有亲耳闻亲目睹的客观现实,没有“淡交至久不忘其初”高尚清操,他是绝对不会放弃原则无缘无故地恭维人吹捧人的,更不会挤出时间千里迢迢跑到交通闭塞的开化青嶂来为素不相识或偶见一面却无多少交情的余氏太公树碑立传的。(余炳松) S,)|~#5x  
>TY5ZRB  
资料来源http://topic.qz828.com/system/2009/12/02/010170372.shtml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