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8阅读
  • 9回复

姓氏谱修之现实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yg520318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7-19
1'aS2vB9  
    姓名是个人的标志,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宗族是民族的基石,族谱是国史的依据。认祖归宗、孝敬父母,抚养子女,尊长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规、国法是社会安定的两大法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国家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政治支柱。 #jZ:Ex  
    新中国文化浩劫致使传统文明断层,视忠孝为封建,家族为宗派,修谱为复辟,弄得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改革开放挽狂澜于既倒,救百废而俱兴。纂修族谱是复兴国学,抢救文献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运动中,余氏顶着文革余风,冒着政治风险,率先积极响应。早在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之交即筹划修谱,但由于左倾路线的干扰,直到一九八七年夏合兴堂谱《余氏家史》才得以付梓面世。今天,我们重修余氏族谱,目的是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与时俱进,高质、高速、高效地传承余氏文化,传播余氏信息,使余氏更好地融进历史大潮之中,推动社会进步。
2条评分威望+10
余良彪 威望 +5 说的有道理。 2013-07-1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加分鼓勵!!! 2013-06-27
阴阳鱼
离线yyg5203188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7-19
大晟谱归堂欢迎词
    大晟谱归六合堂欢迎词 kDz.{Ih  
  尊敬的参加接谱仪式的全体宗人们及光临敝堂助兴的异姓朋友们,你们好! G8&'*7Bb  
值此改革开放成功三十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期,中央“两会”胜利召开之日,己丑清明节到来之时,我余氏家谱编纂告竣,今天隆重归堂,让我们以热情的掌声表示热烈祝贺!(鼓掌、奏乐鸣炮) i f"v4PHq  
  宗人们、朋友们: {L=[1  
  姓氏是个人的标志,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宗族是民族的基石,认祖归宗、报恩积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规国法是社会安定的两大法宝,家教、法治二者都是国家提倡的精神文明之要。 Lg?'1dg  
我国姓氏之多乃世界之最,仅明朝洪武年间户部黄册所载就有1968姓。我余姓之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几与人类的诞生同步,有案存稽的文字记载可上溯到三皇五帝,据权威文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所载,余姓起源于上古黄帝之子帝喾,当时人世尚无姓氏,虽未以“余”字明确我姓,但一脉相传,是为远祖。传至中古时夏代开国之君大禹,其幼子名“罕”,罕的封地在塗山,因“塗”字中有“余、水、土”,因此以余为姓,依山傍水,卜地筑居,余姓肇始。继而周之叔虞;继而春秋之由余,余姓乃定,是为始祖;继而下古时汉之钦公,南北朝之良公,唐之戭公,宋之伯伦公,是为近世祖;继而总辖公,生子六,开我六房之源,是为当代祖。我余氏发源于陕西,渐次繁衍于中原大地。自此,九州迁徙,四海分流;如今,遍及中国,布散全球,成为中华大姓旺族之一。 S?{5DxilO  
江西是我国汉代以后,江浙闽、皖鄂粤等中部、东南部省份的余氏发祥地。元末明初,华夏大移民,我祖总辖公率六子由赣迁皖,刈茅结庐,定居潜邑;树桑植梓,瓜瓞绵延,历于今近三十世!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姓族不通,家史不存,以至现代儿孙对其远祖近宗一无所知,谈何感恩戴德,提高人性?积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教训,人们逐步认识到:“文革”造成人性泯灭,“改革”带来道德滑坡。为国家千秋万代计,今年中央将要举行新中国首届黄帝陵祭祀盛典,足见党和政府要求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的诚意和扭转社会风气的决心。为落实中央意图,巩固国家根基,加强余氏团结,沟通家族信息,培养忠孝精神,提高感恩意识,涵养人文素质,教化后世,我合兴堂响应了祖宗所在地江西修水县宗家续修《大晟谱》的倡议,共襄盛举,经过多年的努力,煌煌家谱,及时面世。这是我余氏家族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对国家文献史的一大贡献,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 wI4;/w>  
今天,我总辖公之裔孙欢聚一堂,拜接家谱。从此以后,凡我族人,定要积极参加本族各项公益活动,继承祖德,爱国、爱民、爱族、爱家,自爱自重,遵纪守法,做一个现代合格公民。 p4t)Z#0  
最后,我代表高洪季三大股裔孙,衷心感谢为我地余姓族务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余顶峰、余中平、余南焰等同志,祝愿他们:祖宗保佑,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同时,祝今天与会的全体乡亲父老们人财两旺,家庭幸福! zFn&~lFB  
s2v*  
致词人:余永刚 P1wRt5  
二00九年三月八日于九龙蹿猪 sQZ8<DpB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謝永剛兄分享的資料!!! 2013-06-27
阴阳鱼
离线余冲16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7-19
离线yyzszh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7-20
  这欢迎词写得很好,热情洋溢,看了以后使人产生一种兴奋和舒服的感觉。 q``wt  
:tj-gDa\Y  
不过里面有一点内容不敢苟同,…“继而下古时汉之钦公,南北朝之良公,唐之戭公,”… 很多谱上以及《旧唐书》《新唐书》里面计载,钦公应为唐代人,唐玄宗开元期间任大学愽士、集贤院学士。戭公唐懿宗时代人,为钦公五世孙,配蔡氏生子三:良、从、衮。戭公长子良公,初名咸,字享仲,后徏洪之分宁,又改名良,字宁仲,良公初家鲁溪继徏分宁,存心慈惠,施与无吝,因遇导异人指示,以长茅之地为宅宇,大墓埚为窀穸,后建祠於州城东,逢秋祭祀,以孙贵赠刑部礼部二尚书。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給志和兄加分鼓勵!!! 2013-06-27
离线zsy933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7-20
学习了!写得好。
世居广东中山  靖公三十二代传孙 《风采堂》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7-26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6-21
非常赞同宗亲的观点.
余大俊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6-27
給志和兄加分鼓勵!!!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6-27

此文破绽百出 有悖于史实,有扰乱视听之嫌。

         文中说 “江西是我国汉代以后,江浙闽、皖鄂粤等中部、东南部省份的余氏发祥地。元末明初,华夏大移民,我祖总辖公率六子由赣迁皖,刈茅结庐,定居潜邑;树桑植梓,瓜瓞绵延,历于今近三十世!”

《余氏家史》称余四十为余总辖,认为不妥;因为他本在宋朝为官,后来降元是策略,是权宜之计,最终反元,并战至“援绝立孤”,为元将所杀。这证明他是一个有气节的民族英雄,如果称其为“余总辖”反而是辱没了他高尚的名节。如称“余将军”,则是对他忠于宋朝的一种颂扬。

余四十娶汪氏、金氏二位夫人,生有六子:真一、真二、真三、真四、真五、真六。余将军兵败后,为逃避元朝廷追杀,他的六个公子潜逃到距黄州不远的大别山区。兄弟六人背负着父亲的骨骸,逃到安徽与湖北交界的深山中隐居,将父亲安葬在今岳西县上清羊角河(又称余河)虎形山。后兄弟六人以余河为中心,向四周迁徙,各自立家创业。余真一逃至安徽、湖北接壤的罗源山西麓定居,死后葬于西河(据考,在岳西县朱屋庙黄沙岭下),裔发湖北罗田、大冶。余真二逃往潜山县槎水河,裔发官庄,民国安徽省代省长余宜密是其后裔;余真三逃往霍山县黄梅河,裔发霍山、金寨。余真四逃往潜山县城南余家河(今余井),后裔发展于潜山、桐城、怀宁数县,一支迁居水吼岭,再迁岳西县天堂镇。余真五逃往太湖县司空山下银河,裔发河图、店前镇、白帽镇、太湖县;其一支后裔迁居岳西县天堂镇东山村、老街。小弟余真六留居羊角河余家宕。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6-28
关注!学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