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6阅读
  • 44回复

我祖“总辖公”是元朝人,不是在黄州起兵反元的“余总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3-11-06

潜岳余姓多尊余四十为迁潜始祖。宋理宗时,余泳24世孙,饶州余伦之子余四十,在宋朝为官,职司捕盗。宋度宗时(元世祖忽必烈时),蒙古人占据中原,以元代宋。面对强敌,余四十表面归顺了元朝,元封其为带兵总辖,驻守湖北黄州。 但是,蒙古人采取种族歧视政策,将汉人视为下等人,如果杀死一个汉人,只须赔上一头驴子。汉族人民无法生存,于是余四十为民而战,在黄州起兵反元。(余姓研究者也有同样观点)。

总辖余四十为“五支”余氏迁潜始祖。余四十是余伦之子,世居饶州,宋理宗时官居总辖,专司捕盗,后起兵抗元。宋祥景炎二年与元宣武将军、管军总管齐秉节战于黄州,因援绝立孤战败,被斩于阵,为宋室尽忠而殁。这一历史《元史齐秉节传》记载为:“ 齐秉节,字子度,滨州蒲台人。父圭,从严实攻归德、庐州,有功,授无棣县尹,摄征行千户,后兼总管,镇枣阳。……至元三年(1266年),告老,举秉节自代。……十四年(1277年),授宣武将军、管军总管。时黄州复叛,令秉节往讨,斩余总辖于阵。……”

合兴堂《余氏家史》 “源流序”称:……元顺帝间,朝纲腐败,义军四起,二十四世孙元总辖官四十,惟六子真六负父骸居皖岳西羊家河……”此语称余四十为元末人。笔者认为《余氏家史》与《元史》记载的时间有矛盾。

元朝有两个“至元”年号,第一个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264——1294年;第二个是元顺帝至元1335——1340。二者相差60余氏年。《余氏家史》“源流序”称“明季兵燹纷纭,谱牒大部已成灰烬。”余氏后代是否因为族谱毁去,靠回忆将两个“至元”时间混淆了。如果反元的“总辖余四十”时间在忽必烈的至元年间,那么“家史”就与《元史》完全吻合了。

又有《余氏家史》“六股伯照公支下十三世公贵显”文称:“义公长子,字二怀,号三河,生万历庚戌年九月初四日……”万历庚戌年为1610年,距总辖余四十起兵抗元的宋景炎二年(1277年)相隔333年。按照人口繁衍平均26年一代计算,333年繁衍13代(以余四十计应为14代),十分合理。如以《元史》记载为依据,余四十也应当是宋末元初人。

《余氏家史》称余四十为余总辖,笔者认为不妥;因为他本在宋朝为官,后来降元是策略,是权宜之计,最终反元,并战至“援绝立孤”,为元将所杀。这证明他是一个有气节的民族英雄,如果称其为“余总辖”反而是辱没了他高尚的名节。如称“余将军”,则是对他忠于宋朝的一种颂扬。

四十娶汪氏、金氏二位夫人,生有六子:真一、真二、真三、真四、真五、真六。余将军兵败后,为逃避元朝廷追杀,他的六个公子潜逃到距黄州不远的大别山区。兄弟六人背负着父亲的骨骸,逃到安徽与湖北交界的深山中隐居,将父亲安葬在今岳西县上清羊角河(又称余河)虎形山。后兄弟六人以余河为中心,向四周迁徙,各自立家创业。余真一逃至安徽、湖北接壤的罗源山西麓定居,死后葬于英山县西河,裔发湖北罗田、大冶。余真二逃往潜山县槎水河,裔发官庄,民国安徽省代省长余宜密是其后裔;余真三逃往霍山县黄梅河,裔发霍山、金寨。余真四逃往潜山县城南余家河(今余井),后裔发展于潜山、桐城、怀宁数县,一支迁居水吼岭,再迁岳西县天堂镇。余真五逃往太湖县司空山下银河,裔发河图、店前镇、白帽镇、太湖县;其一支后裔迁居岳西县天堂镇东山村、老街。小弟余真六留居羊角河余家宕。

余四十墓地——羊角河余家宕虎形山。虎形山远依多支尖,遥望桃园寨,下临清溪,有九井缸、七女潭水碧似玉,有狮山护左,象山拱右。当年的余家宕荆棘丛生,虎啸猿啼,一片荒凉。余真六就在这里破草开荒,擗茅建舍,过着隐居生活。余真六后裔由余家宕迁居天堂朱屋庙。清末,在朱屋庙建有余氏享堂;其中六房余伯照支下余贵显后裔,迁居响肠镇上浒漕。

余氏后裔以余四十为迁潜始祖,以余真一兄弟为一世祖,各自纂修宗谱。清朝同治初年,真四、真五、真六三房,于余家宕始祖余四十坟茔相对的山麓修建总祠。同治甲戌年,三房起名为“三合堂”,并合修宗谱《余氏家史》。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3-11-08
回 19楼(廣德堂余成) 的帖子
你看到11楼 余芳柏 的帖子没有? 9zO3KT2  
你是徐州人,还是去下邳考察研究余姓史迹,别在网上复制黏贴一些漏洞百出的帖子。 d=qpTb;(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3-11-08
回 20楼(廣德堂余成) 的帖子
这些内容出自 粗茶居主人 的新浪博客《岳西余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eca301010qcw.html,我早就看过。 q9 ;\B&  
第1段第2行:“余四十表面归顺了元朝,元封其为带兵总辖”;第2段第1行:“余四十是余伦之子,世居饶州,宋理宗时官居总辖。”余四十当“总辖”到底是在宋朝,还是在元朝? }-L@AC/\#  
第2段第1行:“总辖余四十为“五支”余氏迁潜始祖”。第7段第1行:“四十娶汪氏、金氏二位夫人,生有六子:真一、真二、真三、真四、真五、真六。”到底是“五支”还是“六子”? r{Q< a  
前后相互矛盾。 m4DH90~a8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3-11-08
回 21楼(余夕水) 的帖子
余夕水:你看到11楼 余芳柏 的帖子没有?你是徐州人,还是去下邳考察研究余姓史迹,别在网上复制黏贴一些漏洞百出的帖子。 (2013-11-08 11:01) 
ROt0<^<  
          11楼的帖子 怎么了  还请详细道来。至于我的研究去向,不劳锡水兄操心,我自会斟酌。再者帖子是否有漏洞也不是谁或某个人能定性的,还需探寻相关古籍以辨是非。辩一辩又何妨?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3-11-08
回 23楼(廣德堂余成) 的帖子
11楼 余芳柏 族谱上记载:“真六公  讳仕贵,生于至元甲午年(1294年)三月二十六日”。我在7楼推算:“真六公生于1306年”。只相差12年,这可是717年前的事情,误差只有1.57%。准确率98.43%,这还是“胡言”?“造次”? $&xuVBs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3-11-08
回 24楼(余夕水) 的帖子
            “真六公  讳仕贵,生于至元甲午年(1294年)三月二十六日”。的前一句是”四十公应该卒于1363年 U0NOU#  
相差69年啊,而你另一个14楼的结论是:(迁潜一世祖总辖公,伯伦公子讳四十,生于1250年,宋末任总辖官,妣金氏、汪氏,生子六:真一、二、三、四、五、六。公卒于1312年左右,寿六十有余。1352年真一公昆弟六人避红巾之乱负父骸骨迁潜,葬余家宕。二妣卒缺,葬瓦屑坝。)总辖公寿六十有余, 岂不可笑?你在用一个伪命题证明另一个伪命题,不要煞费苦心了 。 ^=eq .(>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3-11-09
回 25楼(廣德堂余成) 的帖子
四十公应该卒于1363年”,只是他的推测。到1363年,真六公都70岁了,真一公最少也有82岁(两年生一个),就算以前结婚早,16岁开始生孩子,那余四十也有98岁了,按照当时的生活条件,他能活到这么大吗? ~uB'3`x  
余庆堂谱序记载: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八月,我太祖(朱元璋)败陈友谅之兵于彭蠡之滨,时鄱阳瓦屑坝戎马生郊,靡所定处,而余之真一公兄弟六人避兵来皖。至正二十三年就是1363年,正是鄱阳湖大战正酣之时,避兵来皖应该在此之前一段时间。20楼帖子中明确记载:“真六负父骸居皖岳西羊家河……”,这和其他族谱中记载都是一致的。何谓“父骸”?就是父亲的骸骨,就是遗体腐化之后剩下的骨架。从棺材腐烂,到人体腐化成骸骨,要多长时间?这要看土质,如果土壤含水多,就腐化得快。我只是依据鄱阳湖区的水文条件,大致推测要三十至五十年。 =HMmrmz:  
余四十只是一个下级军官,到底是哪一年死的,没有考证的价值。
离线余冲163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3-11-10
元朝没有总辖官职,总辖这官职,中国历史上只有宋朝才有,所以无需争论。墓碑刻的是埋葬的日期,因为那时已是元朝天下了。现在立碑不也是刻埋葬日期吗。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3-11-26
回 27楼(余冲163) 的帖子
       现在立碑当然可以不是埋葬时间。例一:一年轻的丈夫去世,大约40几岁,不会立即去立碑,因为妻子健在,待把孩子抚养成人或成家,她若干年后去世,他们的孩子会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清明给父母立碑,并刻上立碑年份的日期。例二:一年长的丈夫去世,大约70几岁,会在去世后的第二年清明立碑,若妻子健在,她的名字会在碑上描红,以示活着。这是苏北地区的习俗不知其它的地区如何?立碑是孝道的体现,古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现在多数的碑文上是三代或三代以上的立碑者,以表明逝者的儿子对得起祖宗没有断了香火,并向世人展现其繁衍的情况。 e<\<,)9@/  
       Fi;VDK(V9  
#MgvG,  
       至于 元 有无“总辖”一职,还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语言和文化的不同,蒙古人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类似于总辖的官职还是存在的。据“在《潮州府志》和《饶平县志》中,有一位义救乡亲好善乐施的历史人物,这就是南宋赐进士、封川节度判官余英。”的某句提到“经深思熟虑,他决然挺身而出,亲自上潮州路(潮州府于至元十七年改为潮州路)谒见达鲁花赤(汉语为总辖)月的失迷,面陈乡民欠粮逋赋,绝非“民悍嗜利,蛮横抗拒”,恳请首领体察民情,并表示自己愿意代乡民交纳所欠全部粮赋万石粮、万两银。”——达鲁花赤 3C^1f rF  
       达鲁花赤 f} K`Jm_}?  
8k!6b\Imz  
      蒙古元朝的官名,为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长官。蒙古语daruqa呇i(镇守者)的音译,相当于突厥语的巴思哈(basqaq)。蒙古贵族征服许多其他民族国家,无力单独进行统治,便委付当地统治阶级人物治理,派出达鲁花赤监临,位于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以保障蒙古大汗和贵族的统治。 h%}( h2 W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就设有这一官职。征金战争中,成吉思汗曾任命西域人札八儿火者为黄河以北铁门以南 9O98Q6-s  
  都达鲁花赤。 iS: #o>  
>S#ul?  
i$Z#9M9  
8A2 z 5Aa  
L\  j:  
i/qTFQst _  
      入元以后,路、府、州、县和录事司等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置达鲁花赤,虽然品秩与路总管、府州县令尹相同,但实权大于这些官员。设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司,也设达鲁花赤。兼管军民的安抚司,大都设有此职。各投下分邑的达鲁花赤则由各该诸王驸马委派自己的陪臣充任。 .iv3q?8.b  
  蒙古军和蒙古探马赤军一般不设达鲁花赤。其他各族军队除特殊情况外,都在元帅府、万户府、千户所设达鲁花赤以监军务,品秩与元帅、万户、千户相同。 <^><3U`  
  元朝皇室、各斡耳朵和诸王驸马拥有编户齐民之外的私属人户──打捕鹰房诸色人匠等怯怜口,各设总管府或提举司管理。这些府、司照例都设有达鲁花赤。与重要财政收入有关的官衙,如规运所、运粮提举司、茶园提举司、栽种提举司以及各种宝钞库,皆设此职。设达鲁花赤的还有御药院、行御药局、回回药物院、监造金玉宝贝官、御衣局、尚衣局、掌管大寺院财务的各总管府、营缮司、提举等司。 8vD3=yK%^  
  元代达鲁花赤品秩最高曾达正二品(大都、上都达鲁花赤,后降为正三品)。品秩最低的是路府治所的录事司达鲁花赤,正八品。在重要地方和军队还设有副达鲁花赤。 ]PS\#I}  
  至元二年(1265),元廷正式规定,各路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充任,总管由汉人、同知由回回人充当。之后,汉人作达鲁花赤的,便解除官职。在缺少蒙古人时,允许由"有根脚"(门第高贵)的色目人充任。此职的设置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kQIw/@WC  
      书籍记载 2*OxA%QELM  
    <古代职官漫话>说明: !#WqA9<  
  元代最特殊的是在路、府州、县三级都是除原来长官之外,还设置一名达鲁花赤。达鲁花赤是蒙语,其本义是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有如现代之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而且规可以定只能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的(其他地方官由汉人、南人担任),事实上,达鲁花赤主要是由蒙古人担任的,往往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达鲁花赤制度是蒙古族对全国实行民族压迫的重要形式之一。 ->oz#  
  <图说天下>则说忽必烈即位后,建立了国家机构和职官制度。。。。另设大宗正府,仍置达鲁花赤(断事官),但渐渐只管理蒙古公事。 X"/~4\tJ"  
  台湾学者陈致平编写的<中华通史>提到蒙古初起,在成吉思汗时,还是游牧部落地组织,官制淳朴简单,中央大员不过是可汗左右几个亲信的贵臣而已,。。。有“断事官’名”扎鲁忽赤“为最高执法官,掌刑政之大权。 Tg''1 Wl*  
  尚銊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放在民族压迫目下,说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表现为奴役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各级地方政权均设置达鲁花赤总揽一切,由蒙古人(亦有色目人 )为之。
[ 此帖被廣德堂余成在2013-11-26 22:45重新编辑 ]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3-11-26
回 26楼(余夕水) 的帖子
锡水兄我从一个侧面来证明你的愚之极,不可理喻啊 roL]v\tr  
         在元初,所沿用的历法乃是金朝历法,即金天会五年(1127年)所编的《大明历》(札马鲁丁的《万年历》没能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由于该历使用达l00多年,出现了许多数据与天象不符的情况,影响了元代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为此,刘秉忠曾提议修历。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思用其言”(刘秉忠于1274年去世),决定成立太史局(后改太史院),改修新历,并命许衡(曾任中书左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王恂(数学家,曾任太子赞善、太史令)、郭守敬等人主持其事。郭守敬是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制造过诸如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很多天文仪器。他深知一部精确历法的修订必须要靠天文观测,正如他所说:“历之本,在于测验。”郭守敬的建议得到朝廷的采纳,因而出现了前面所谈到的大规模天文观测活动。这次观测,获得了许多精确结果,为新历法的修订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王恂、郭守敬等人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编成了一部新历法——《授时历》。 B=^2g}mgK  
        历法在历史长河中是在不断的变化和修改的,你用现在的历法去计算700多年前的事 。 敢言  误差只有1.57%。准确率98.43%,是想说明你的智商高呢 还是想说我们的智商低。殊不知与事实发生的时间年代相去千里。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