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69阅读
  • 3回复

祠堂的功名旗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萃元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6-03
— 本帖被 washington 从 余氏轶事 移动到本区(2012-06-05) —
                                       祠堂的功名旗杆
    功名旗杆的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旗杆夹与旗杆。
    旗杆夹其实是两块条石竖立组成,条石规格为:侧长38厘米×面宽12厘米×总高1900厘米,条石埋入地下50厘米,露出地面上的条石各开两个通孔,在清康熙之前的旗杆石上孔为12.5×7.5厘米的长方孔,下孔为9×9厘米的菱形孔,两孔中心相距85厘米;在清康熙之后的旗杆石上孔为9×9厘米的菱形孔,下孔直径为10厘米的圆孔,两孔中心相距65厘米;两条旗杆石相距约33.5厘米。
    旗杆选用约大于33厘米大口径的杉木,高度达十几米,旗杆的下半部开凿有两个孔,与旗杆夹的孔相一致,用硬质杂木做成的销将旗杆与旗杆夹连接起来。
    旗杆的上半部有一定讲究,若是进士出身的旗杆上半部将做两个四方斗,举人做一个四方斗,贡生没有斗。
    旗杆的顶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不同,文功名顶部多雕成笔锋,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多雕刀戟或镌座狮。
    功名旗杆的主人署名则在旗杆夹的正面体现,左边条石上雕刻主人得功名的时间,右边条石上凿刻主人获得具体功名。功名高低在旗杆上除了在旗杆上端区别外,还与旗杆底部的础石有关。据村耆模糊回忆,旗杆底部都有磐石垫底,举人、进士无需再垫础石,而贡生等则需在磐石上加一块圆础石。
功名旗杆顾名思义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花钱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
*37uy_EpV  
    古代中举后官府赐予旗帜时用来竖立旗帜,以示显贵和辉煌。 U4aU}1RKz  
CHrFM@CM  
AP77a*@8  
h3LE>}6D  
[ 此帖被余萃元在2012-06-03 17:28重新编辑 ]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給萃元叔您補加分!!! 2012-09-29
余萃元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8-22
感謝萃元叔的分享,又學習到了!!!
家族網站需要大家多多支持,才能可長可久!!!
离线余策旗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9-24
学习了。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9-29
給萃元叔您補加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