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阅读
  • 21回复

郁南冷水余氏宗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3-07-18
?.A/E?Oc  
《芳选余氏族谱》封面(1994年印本) (2010-06-02 07:59)
x0;}b-f  
n03SX aU~V  
書名: 芳選余氏族譜-上、下冊 Iy4M MU  
出版社: 芳選余氏族譜修撰理事會 i8 ):0  
版本: 1994年 nN\XVGP,t  
f vM3.P  
!X <n:J  
2^ZPO4|  
q8bS@\i  
g):jZU]b  
;1k0o.3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3-07-19
3)\qt s5  
此处原文重复已删除
?,C,q5 T\  
h zE)>f  
[ 此帖被廣德堂余成在2013-07-19 00:29重新编辑 ]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3-07-19
(<ejJPWT  
"Xm'(c(  
芳远公房字辈排行
lBCM; #P  
."R 2^`  
(2010-06-01 22:07:14) 6ul34\;  
{DpZg",H-  
M4QMD;Ez  
博主按:芳远字乔迁——德顺——永禄——顺士、纯士,字辈排行如下: ua0k)4|  
s~GO-v7  
乔顺永纯符,凤国啓辉文,基守德荣显,英贤继世声。 nI 6`/  
lVqvS/_k$  
1、广西荔浦县青山崇辉、光辉之后11代起字辈: {&/q\UQ  
定朝光荣成,富贵万双全,才子凌云碧,世代崑山贤。 Z!#zr@'k  
8Uc#>Ae'_  
2、广西荔浦县北乡两江嵩辉之后字辈: fx9c1h9s  
嵩勋家昌义,凤启齐嘉开,士建兆朝阳。 = uOFaZ4  
芳选公房字辈排行 [/#;u*n  
b-ZvEDCR  
NK d8XQ=%  
博主按:芳选公房暂时未找到较为统一的字辈,其前11代人为芳远——日新、日锦——(日新之后)一森字毓秀、一标字毓俊、一梧字毓采、一桐字萋菇——(一森之后)歆士、维士——(歆士之后)合哲号睿卿、合源号藻卿、合素号绚卿、合忠号亮卿、合聪号熹卿——(合聪之后)连泰字琼章、广泰字心章、宽泰字柔章、义泰字仁章、文泰字广章——(宽章之后)贤玉字优礼——世林字尧兴——长子(早故)、启万、亚富(早故)、亚皆(早故)、亚六(早故)——(启万之后)亚日、长明字亚月、观星字耀明——(亚月之后)亚九字朝珍、亚四字锦朝 N>VA`+aFR  
p=eSHs{>A  
广西荔浦县马岭大地前代厂芳后12代开始字辈:芬宗永和隆恩广,家业如年瑞兆熙。 sHKT]^7  
芳祐公房字辈排行 g,9o'fs`x  
wz;IKdk[  
吾祖自芳公开支,生子崑安公,崑安公有二子,长子省怀公字一椿号英哲,次子拔衷公字一桧号俊哲,吾族自此分支,其行辈派语各不相同,现将两支派语谨录如下,以序昭穆。 4K:p  
><5tnBP|+L  
   三世祖一椿公支系,广东郁南县东坝区粗石乡洲仔村各族议定取安大号各字眼上下列后: 6wfCC,2  
芳崑省士符元泮,昌奏祥图必建年,永振家声崇祖训,文章华国庆传宗。 f0}+8JW5h  
^#p S u  
另有乾符公一支字辈为: JT,8/o  
益贤(芳)一王符之,善修郁世其周昌。 rl[&s\[  
;)~loa1\  
三世祖一桧公支系,清明前经各族议定取安大号各字眼上下列后: MW6d-  
芳安一士符,章先德敦正,材本大中和,永绍同源庆。 },e f(  
6m|j " m  
1982年于平乐县三界岭村再续20字: u+~Ta  
家兴文武通,有志自成鹏,学高名泽远,子定万世荣。 gyondcF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3-07-19
mv9k_7<  
-=_bXco}  
“三芳”迁徙简志 $U=E7JO  
{B^V_TX2  
(2010-06-01 19:15:16) @pq#?  
转载
ie4keVlXc  
.KiJq:$H  
C? pi8Xg  
3I!xa*u  
!]c]:ed\C  
博主按:摘自广西平乐县二塘镇九胆岭《下邳郡族谱》 / S  
~F5JN^5Y  
吾族原籍系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蒹葭畔村,二世祖辉宇公字崑安负太始祖讳昆字芳祐一字光行公骨骸同与祖次弟芳廷公、三弟芳选公自闽省迁居广东省罗定州东安县东坝粗石堡福宁园创业垂统为由闽粤之始祖云。 5~(.:RX:q  
福建省古号属闽;广东省广西省古号粤东粤西;罗定州古号泷州,东安西宁古号泷东泷西,东坝西坝谓其东西二邑,连滩之下近江南省。今民国成立自改元后,则更东安县为云浮,西宁县为郁南,兹记于此,以备后世回籍省墓祭祠者稽考云尔。 $Pa7B]A,Ae  
长房芳祐公居东坝粗石堡福宁园;二房芳廷公居东坝岭脚;三房芳选公三十一岁由福宁园迁居西宁西坝思和堡龙岩墩下。尚有居长洲者系堂伯兄弟后至广东传说。 ^qNh)?V?]I  
辉宇公由粤回闽凡三次:始承叔父命回福建省亲,次承叔父命回福建迎母由闽入粤,三次回闽负芳祐公骨骸由闽入粤,然未敢据实,姑存后来待考评,此三祖谁长谁次谁幼亦待后来者考评的确,方敢记事直书云云。 5#jna9Xc  
                           中华民国十又三年岁次甲子孟冬月吉日敬录
rNzsc|a:  
.54E*V1  
)c9]}:W&  
>FtW~J"X  
u3{gX{so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3-07-19
z>k6T4(  
}*$-rieg  
《芳选余氏族谱》序
F$ Us! NN  
9`.b   
(2010-06-01 19:04:52) WKBPqfC  
/.05rTpp  
博主按:摘自广东连滩坎头村《芳选余氏族谱》(1994年印本) ~n]:f7?I  
    常谓在天成象,则日月星辰;在地成形,则山川草木;在人成伦,则父子兄弟。自伏羲教人嫁娶,尧帝教以五伦,则各宗其宗,各族其族。余族之先,肇自由余。由余者春秋秦之上卿也。由余卒其子孙遂以余为姓。厥后析居流裔,历秦、汉、隋、唐之间,簪缨不绝,以位卑禄薄,不得记于国史,又乏详细家谱记载,只按旧谱编写而已,所记世代相传难免有漏。开元八年(公元七二0年),传至余钦为唐玄宗大学士,居歙于休宁(安徽省属),历数代而至戭公,徙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新安村。支德年间,黄巢造反(公元八七五年至八八四年),又徙邵武州之光泽。唐宋交会,局势复杂。戭公所生三子,长曰从,徙粤韶州之曲江。次曰咸,徙江西洪州之分宁。又次曰,迁居杭州之钱塘,后世曾奉戭公为始祖纪于家谱。天圣二年甲子(公元一0二四年),从公曾孙(庆公之子)余靖,擢登进士,位居四谏(即余靖、欧阳修、王素和蔡襄),名列八贤。公元一五二0年,靖之十七世孙朝纲登进士第,为正德御史,后调任福建漳州府,故在龙溪入籍,安居两代。适闽省局势又有动摇,朝纲之孙(南麓之子)芳选顿兴桑梓之思,于嘉靖四十年,携眷与胞兄之子崑安及胞弟芳远复迁回粤定居,子孙繁衍,尔后三芳(芳祐、芳选、芳远)各房又用始祖开脉至今。 ,k{{ZP P  
!i_5Xc H  
ReKnvF~  
  • hzydg1682010-07-06 21:47:59 [举报] 3z&,>CEX  
    关于此文,我有疑问: kf>'AbN  
    戭公所生三子,从,良,衮,江西休宁那一支就是良公,不知道博主文中提到的咸公从何而来,此点应是谬误,请后来者明鉴!
sF_.9G)S0  
M%&`&{  
hpWAQ#%oHm  
岭南余氏三芳族谱2010-07-08 17:37:03 [举报] jE2ziK  
此序所说戭公三子“从、咸、衮”乃是从 忠襄公 撰的序言中抄录的。“良、从、衮”是江西修水“良公”派下的说法。至于谁是谁非,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p4{?Rhb6  
(O&~*7D*  
.s7/bF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3-07-19
ikm4Y`c  
nre8 F  
三芳”公与余经的关系
$'[( DwLS  
Z"E+ TX  
(2010-06-01 16:51:44) c"0CHrd  
} 10Dvt>+  
博主按:以下世系来自余华京主编的《广西荔浦县余氏族谱》(2001年版),至于这里的“南麓”公是否就是芳祐一房所说的“余益(徐益)”,而“芳廷”这个所谓的“叔伯弟兄”是不是“南麓”幼弟“粤松”的儿子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s{ +0  
     k"L_0HK  
    根据芳选公房编的族谱,“三芳”为 余靖公 17世孙余经公(字朝纲号石龙)之孙。具体世系如下:余靖——仲荀(《余绍贤堂族谱》为“叔英”)——嗣京——元祯——余琼——余巩——余意——陵岩——师箕——椿老(有说是季老) ——余乐——余昌——罔全——俊仁——仕盛——逢莊(实际是“梅庄”)——余经(朝纲)——南麓(芳佑族谱称“余益”,次弟粤松)——芳佑、芳选、芳远(有说“芳廷”为叔伯兄弟)。 -8TJ~t%w4  
1zl@$ Nt  
R4qS,2E  
9N-mIGJ  
;Hm\?n)a  
Y.&z$+  
KXR  
岭南“三芳”公与徐姓 B\N,%vsx#U  
jIuE1ve  
(2010-06-01 15:09:57) HW{+THNj  
转载
< v0 d8  
S* <: He&1  
UG1^G07s  
~EdmVEu  
博主按:此材料录自一个20世纪80年代手抄本,内容也是清明扫墓时从其他同宗村屯抄来,或因为手误,部分文字不太通顺。至于我族始祖是否为文中所说的“徐”姓,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里只作为村疑材料留存。 a}%>i~v<  
    太始祖原本住江南省,人民因国运兴衰、贼寇扰乱,冲散分走四方,一支过广东省本姓徐,一支过福建省改姓余。    原籍祖历来有南京唐朝末来到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东里乡蒹葭村,系徐允年南京武举,徐者原真余正公之后,自翰林为官一品,正公生三子,三姓为记传下徐、余、涂,不对亲,无交婿。正公生允年,移居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东里乡蒹葭畔村落业,人财兴旺,广发科甲后,有章程朝上为官,身代防人搭害,在徐公祠,分半姓余,在余五村居住,子孙同奉,玉莲山脚下修徐余二姓古祠,立为双祠庙,上安神开漳王中敬允年公,实作徐余公祠堂,永远子孙宗目记。 o3%Gc/6%  
    徐益公因晚岁求神门将而犯事,益公生三子(结发陈氏妈),长子芳选、次子芳祐、三子芳远。兄弟同走由新兴住五载,又遗下罗定洲连滩东安县粗石堡转姓余,兄弟三人同住八载而分居,兄芳选而在对河嘴头居住兴业,三弟芳远而分在长洲居住落业,芳佑公自原粗石堡,祖妈曾氏生一子,曰崑安,崑安公钟氏生二子,长子省怀公,次子拔衷公,公生富翁,田宅广创,牛畜九百多头,买有一个大围,省怀公精通地理,观有牛栏围好住宅,兄弟商量,改地名玉兰围,修井房厩,移进玉兰围,居住兴业。   M-0BQs`N  
    今将徐茂公①七月十三忌辰(按:据查为十月十三)永远追念祖本,徐余二姓永不通婚,特此注明。徐姓原东海郡,乃是伯益(按:原写作“铜益”)之后,封余徐子孙固氏(按:疑为祀)宗祠,徐有子徐八龙②…… z) Bc91A  
备注: ①徐茂公,唐朝开国功臣,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故亦称其徐懋功,后来在演义小说里面变成了徐茂公。降唐之后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所以又叫做李世勣,后来因为要避李世民的名讳,又去掉了“世”字,变成了李勣。武则天篡位时,其孙徐敬业起兵反抗,被武则天剥夺爵位及赐姓李氏,复其本姓徐氏。徐敬业兵败后,徐世勣全家惨遭灭族,几乎诛戮殆尽。 +ZXk0sP_<  
据《旧唐书》记载,在近百年后的唐贞元十七年,某次吐蕃与唐交战时,吐蕃军中出现一名汉人将领,其人自称姓徐,祖先因反抗武则天起义失败,从此流落异族,疑为其后人。 ②徐八龙:宋代孝廉徐伟,临湘人。事母至孝,有司累辟不赴,去龙潭山中,隐居教授,依以居者三百余家。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号“徐氏八龙”。 rN_\tulOF  
qfG`H#cA<  
J`V7FlM  
:'a |cjq  
8 w^i  
;h3c+7u1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3-07-19
" iAwD8-  
广西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2010-06-03 11:04)
36iDiT_  
CCx_|>  
gkkT<hEV=  
V&e 9?5@  
     余远辉,广西恭城人,芳祐公16世孙,“振(远)”字辈。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讲师。历任广西农业大学(广西农学院)团委副书记、书记兼学工部副部长、党办副主任,广西钦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广西人事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团广西区委书记,广西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书记、人大主任、党组书记。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
vNo(`~]c  
X 0\O3l* j  
Hst]}g' .  
A?)nLp&Y  
广西文化厅厅长——余益中(2010-06-03 10:43)
m+m2<|%x  
4{zz-4=  
]:"<if gp$  
M0) q  
    余益中,广西恭城人,芳祐公14世孙,“中”字辈。197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大学基本有机化工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研究员。1974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广西大学化工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广西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长;广西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广西大学副校长;广西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广西北海市委副书记;广西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MJ.K,e  
>(.GIR  
KA#P_e{<@  
od=x?uBVd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3-07-19
g 'td(i[  
b7y#uL1AE  
转——兄弟俩年过八旬离散62年 因一篇微博联系上 MEu{'[C  
.7M.bpmqE  
    (2011-05-02 22:39:09) /A+5q\8G  
转载
;U3K@_  
1,7 }ah_  
/([a%,DI  
EnmMFxu<  
JmeE}:5lpj  
http://www.gxnews.com.cn  2011年04月08日 15:50  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L MN@G  
o2;Eti  
博主按:此文中的主人公余集年、余正年系我“芳祐公”第14代孙。 -0TI7 @  
H0jbG;  
s>1\bio*I  
    4月3日下午,家住恭城龙虎乡狮子村麻滩洲屯80岁的余正年,接到了从千里之外的越南打过来的电话,通话者是他已离散62年还未见过一面的84岁的哥哥余集年!兄弟能联系上是因《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的一篇微博。
余正年感谢网友帮他联通了与哥哥的讯息。
1994年余集年家书内容1994年余集年家书信封
1994年余集年家书内容
Y; iI =U  
  桂林生活网讯(记者宁永春通讯员杨征祥)4月3日下午,家住恭城龙虎乡狮子村麻滩洲屯的余正年,接到了对于他这一生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电话,尽管电话中话语断断续续,但那头传来的声音让年满80的他激动不已。 >FS%-eI6  
  这个电话是从千里之外的越南打过来的,通话者正是他已离散62年还未见过一面的84岁的哥哥余集年! bSn={O"M  
  听着对方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不知不觉间,对话双方都已是泣不成声。 Y^C(<N$  
兄弟离别62年 kw} E0uY  
  昨天,记者在龙虎乡狮子村麻滩洲屯见到了余正年。今年80岁的余正年尽管身体还好,但语言反应已显得非常迟缓。他的儿子余永达对记者说起了父辈们难以忘怀的往事。 Ui-Y `  
  事情回到1948年,国民党以“三抽一、五抽二”的“抽丁”政策补充兵员,当时贫苦的余家有三兄弟,还不到20岁的老二余集年被抽丁入伍,成为一名“国军”士兵。没想到,兄弟仨这一别就是62年,直到现在还未能再见面。老大已在多年前故去,尚在人世的兄弟俩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 oB>#P-V  
  余正年告诉记者,1949年,哥哥余集年曾给家里人写过一封信报平安。他清楚地记得,余集年当时已“转战”到了广西果德县(现在百色市辖区内),之后就一直没了音讯。解放后,尽管余家人十分挂念,但当时所处的条件也使他们无从去寻找属于“国军”的亲兄弟。 L@jpid95  
  一封越南来信使音讯复而又断 Mn3j6a  
  1994年7月30日,住在恭城的余家突然接到一封来自越南建阳省富国岛阳东市的信,这封信是失去音讯多年的余集年写给父亲余建福的。他在信中告诉家人,他已在越南成家安居,生育了3子3女。他还表达了对亲人的挂念之情和回家乡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B5h)F> &G  
  昨天,余正年拿出了这封珍藏了10多年的信件。信封上写的收信人地址还是解放前沿用的“广西省平乐区恭城县九板乡九十工村”。余集年显然还不知道,父亲余建福已在1982年去世,恭城县的区划早已归属当时的桂林地区,“九板乡”也不复存在,他的老家“麻滩洲”也于1990年划入了恭城县新成立的龙虎乡。 B*E"yB\NV  
  这些年,余正年也曾听邻近村从台湾回来探亲的余茂年讲过“曾在越南见过余集年”。据说,广西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黄杰部队所属3万人在1949年12月败退到越南蒙阳,在解除武装后被当时占领越南的法军集中软禁起来,1950年3月法军将他们转移到富国岛。 XR p60i6f  
  富国岛并不富,这里除了大片原始森林外,杂草丛生,荒芜一片。岛上蚊子又多又凶,吸血时赶也赶不走,一巴掌打下去少则三五个,多则10多个。这些国民党官兵、眷属,带着由蒙阳转来的生活用品来到岛上,以自制镰刀上山砍树并收割茅草建筑简陋茅舍。经过艰苦努力,他们才在这个不毛之地上生存下来。 #;lEx'lKN  
  在被法军囚禁3年6个月后,1953年5月台湾派船接他们到台湾,这3万逃亡到越南的国民党残兵除1500人自愿留在越南外,其余全部到了台湾。但本想到台湾的余集年因外出未能赶上船,就此留在了越南。 2P${5WT  
  接到余集年的信后,余家是欣喜万分,家里立即照信上面的地址写了回信。但不知什么原因,寄出的信被邮局退了回来。此后,他们一共写过五六封信给余集年,但也都没有收到回信,刚刚建立的联系再次中断。 >WJQxL4  
!>wu7u-  
热心人网络连线点燃兄弟重聚希望 -UAMHd}4  
  时间一转眼又过去了10多年。今年4月初,一位在广东打工的同村年轻人忽然打电话告诉余正年的儿子余永达,他在网络上看到了《瞭望东方周刊》孙春龙记者的微博,上面记录了他曾经采访过的一个“国军”老兵余集年的情况,姓名、地址都对得上号。 \}<J>R@  
  于是,余永达在4月2日请人通过网络提供了自己的联系电话。第二天下午,通过孙记者的热心帮助,余永达在家里接到了伯伯余集年从越南打过来的电话。 [9}<N2,9z  
  回想起当时接电话的情形,余永达仍觉得就像是在昨天一样。伯伯余集年在电话中要求和父亲余正年说话,失散多年的兄弟俩终于第一次在电话中听到了对方的声音,双方都唏嘘不已、泪流满面。 #,FXc~V  
  余永达说,伯伯余集年在电话中的声音十分微弱,并且时断时续。从电话中得知,目前余集年身体情况欠佳,正在医院住院,他十分想念几十年未见过面的家乡亲人,说等过一段时间身体好转了想回到家乡看一看。 >HzTaXCR[  
  余永达告诉记者,由于伯伯余集年的子女不会说中国话,都是伯伯一个人在十分吃力地在电话中说,双方只在电话中互通了一些情况,许多话一时都来不及说。 u*oP:!s  
  两位八旬老人期盼有生之年见上一面 ZEpu5`  
  昨天中午,80岁的余正年在家中泪流满面地对记者说:“我和哥哥现在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说不定哪时候就不在人世了,真想见一见离别了60多年的哥哥呀!” X'%BS  
  余正年的儿子余永达说,他的伯伯和父亲通话的当时正在医院住院,伯伯余集年虽然因病在电话中说话有气无力,但表达了在近10天之中回故乡探亲的愿望。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都期待着这一时刻。 _`laP5~  
  记者在龙虎乡余正年家中采访的当天,余正年非常激动地对记者说:“真的好感谢这些热心的网友!是他们让兄弟俩中断了16年的联系又联通了,我期待着在有生之年与哥哥见上一面,了却人生的最大愿望。” }s#4m  
=%u=ma;  
yM(ezb  
\[8uE,=|  
@kba^z  
h ^w# I  
 3L4v@  
mVK^gJ3  
THy   
3XUsw1,[  
  • w'mn O'%  
    FuFICF7+C  
    134*****1802012-04-18 23:02:12 [举报]感动啊!!那是我的前辈!!没能去成台湾,留在了越南,可惜啊~~ >k~3W> D  
G49`a*Jn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加分誌喜!!! 2013-07-20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余保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7-19
恭喜余正年宗亲找到了离散62年的哥哥余集年! 恭贺两位老兄弟在有生之年得以重逢!!! 让我们为两位老兄弟的重逢高兴吧!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3-07-23

国民党残军为何被越南软禁三年之久

最新文章历史特别策划2013-06-28 07:48

我要分享50

余集年,越南富国岛上的最后一个中国老兵。

内战末期,国民党残军拟通过西南邻国撤往台湾。其中,“假道入越,转回台湾”的残军命运坎坷,被软禁了三年半之久。越南殖民当局为何要软禁国民党残军?

1、国民党高层要求大陆残军“假道入越,转回台湾”

1949年10月之后,国共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在湖南、广西、云南兵败后,有成建制部队三万多官兵退入法殖越南。这批国军共有六批,其中一批是华中第一兵团黄杰部,该部隶属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指挥,有一万七千余人。该部本于12月4日决沿桂越边开进云南,突闻百色已为解放军攻取,12月8日,黄杰接到白崇禧的电报:“各部队应力求避战,保存实力,轻装分散,机动出击,化整为零,各自选择适当地区,以安全为第一。”

事实上,撤往越南,是蒋介石的本意。 12月9日,黄杰又接到在台北的陈诚的电报:“弟以贵部如出北海防城,照目前敌情,于事实上难以达到,不如并力西进,重行入安南,保有根据地,然后相机行事,留越转台,皆可自卫,未知兄意如何。”于是黄杰召集军官会商,最终决定“假道入越,转运回台”。

2、周恩来向越南殖民当局施压,法国担心中国介入越南战事,遂囚困逃越国军黄杰兵团等于1949年12月13日从隘店入越,解放军约3万追兵跟踪追至,封锁了该关口。当时中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向法方施压,指责法国既然对中国内战保持中立,就不应允许国民党军队入境。法驻越官员紧急请示巴黎,12月21日巴黎方面传来指示,并由法国驻越南北专员亚力山里将军(General Marcel Alissandris)转告黄杰,巴黎将以国际公法解除国军武装,并加以软禁,更申明不介入中国内战。

法国采取拘留策略乃根据当时中国时局研判,其因不外有:首先,因法国既不愿意接受留越国军介入越南内战,也不愿意将国军“放虎归山”,增加台湾的军事力量,招致中共不满。其次,以国军为人质逼美军增援法国,并增加物资运送。再次,希望美国发表严正声明,宣示法国在越之必要性与合法性,迫使美对法越战争表明支持法国的立场。另外,也正值中国政权更迭之际,法国亦采取观望态度,对国军问题不知道遣返何处,致使越国军前途问题,只能先拘再决。3、法国殖民当局希望与留越国军组成精锐部队,以此遏制“越盟”巩固其殖民利益

时任驻越南法军总司令的塔西尼(Tassigny),对留越国军去留还有另外一层考虑:他希望从中法军队中选拔精锐部队,建立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以遏制“越盟”(Viet-minh,即“越南独立联盟战线”)故而,殖民当局对留越国军由暂时拘留转成了软禁,宁愿每年花300万美元养着他们,也要扣住不放,并于1950年3月将位于北圻的蒙阳和莱姆法郎两处集中营的中国军民转移到越南南方富国岛集中关押。至此,留越国军就集中于南圻富国岛和中圻金兰湾两处集中营。集中营营房内由中国军人自行管理,法军仅控制岛和港湾的内外交通,不允许中国军人自由离岛、离港。

1950年法国塔西尼希望与留越国军成立精锐部队

4、朝战爆发后,美国支持国民党借留越国军反攻大陆,但法国立场摇摆不决

朝战爆发后,美国不断调整其东南亚战略,意图在东南亚的建立战略防线,欲借英、法等国来稳定东南亚局势,即便越南局势恶化,但仍希望英法两国支撑下去遏制“赤化”,故此美国对英法两国忍让,并对其进行军事援助。

朝战与法越战争迫使美国重新检视留越国军的价值,美国多次表示愿意向国军提供武装,建议蒋介石将台湾精锐部队换成美式装备、支领美饷,让国军从东南亚回到中国西南战场以牵制中共。国民党当局遂主张让留越国军“就地武装”,与法军一同参与越战。国民党驻美大使顾维钧密电参谋总长周至柔的电文中即曾指出:因朝战爆发,越盟会适时发动武装行动,美国已经先困于朝鲜战场,急需英、法两国稳定东南亚局势,但是英国陷入缅甸和马来西亚内部乱自身难保,而法国也深陷越南战争。鉴于此,国民党有意趁各大国无暇顾及之际介入东南亚事务,进而谋取反攻大陆的机会。

虽然此时国民党和美国都倾向于将留越国军就地武装,但驻法代办段茂澜在向美驻法大使馆确认后,却指出:国军返台事务应由法国政府自行决断,若强加向法国施压进而导致中共大举入侵,必遭法国不满。法国驻台湾代办会晤台湾负责欧洲对外事务的袁子健时,也无奈表示:留越国军之所有去留未决,乃因为法国政府内部不同意遣返国军。换言之,法国政府内部的立场分歧,是导致留越国军去留长期不决的重要原因。

5、国民党和美国转变立场试图遣送留越国军,又被法国一口回绝

随着朝鲜战争态势的明朗化,美国在东南亚局势问题上所受压力大大减轻,其对留越国军去留立场随之出现转变,从“就地武装”渐渐倾向于“遣送来台”。1951年7月23日,美国驻台湾临时代办蓝钦与台湾负责对外事务的叶公超会谈,蓝钦直言美国驻台湾军事顾问团蔡斯将军欲将留越国军全部遣返,并将赴越与塔西尼将军商讨(此时法国已将留越国军的去留问题全权交给塔西尼负责)。这是美国首度明确留越国军的去向问题,并授意台湾秘密分批派船舰抢运。

同年9月,塔西尼赴美洽谈美国援助问题,驻美大使顾维钧积极向美国国务院游说,希望尽早促成国军返台。塔西尼在访美期间,不断要求美国增加军事援助额度,并希望加速战略物资的运送,更盼望美国发表声明承认法国在越南的合法性。塔西尼在访问期间毫不避讳地说,若遣送留越国军遭致中共入侵,美国必须保证直接援助,在美国愿意作此承诺的前提下,本人亦可随时解除对国军的软禁。显然,塔西尼是要以国军为人质,意图换取更多的美援。美国并没有向塔西尼作出明确承诺,国民党在美国默许下,向法国表示愿意派遣船舰接回这批国军,结果被塔西尼一口回绝。

6、留越国军去留经多次交涉未果,国军绝食抗议要求取消软禁

至此,自49年被迫入越算起,国军已在越南滞留两年有余。但是国民党、美国、法国三方未能达成任何共识,国民党自身对是“就地武装”还是“遣送返台”,也依然没有最终定断。鉴于此,黄杰多次致函国民党高层,严正提出返台是全体官兵的共同愿望,希望当局尽快做出明确决定。 然而,国民党希望以拖代变,依然未有定案。

经历漫长的等待,交涉又不见效果,留越国军官兵上下怨气越积越深。终于,1951年12月25日,黄杰在富国岛与金兰湾发起绝食抗议行动。当天,万余国军齐集阳东机场,驻富国岛法军早有准备,将枪炮锁入军械库,表示任由华方处置,并从岘港、金兰湾派来法舰在富国岛周围监视,法战机低飞示威。午后终于出事。一士兵因仇恨法兰西当局苛待,冲入法军营房夺下卫兵枪支并刺伤该法兵,事发后,法国和国民党双方均冷静处理,未有更大冲突。但绝食运动震动了法越当局,集中营生活条件随之得到部分改善,但留越国军去留问题仍未解决。

7、受美方压力,国民党以从缅甸撤军为条件,换取留越国军返台

1952年1月,坚持软禁国军立场的塔西尼将军病故,继任的萨兰将军处事比较灵活,在巴黎管事的法国联邦事务部部长黎都诺对留越国军主张释放运台,只是认为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国际机构出面办理,以避免法国政府决策的前后矛盾。至此,阻扰遣台的最大障碍消失。1953年2月,法方同意第一批遣送5000人回台,其中除病患外,还允许搭载3000名健壮员兵。

法国同意残军去台,与美国的施压有很大关系。当时美国利用已爆发的缅甸撤军案为筹码,希望国民党明确缅甸撤军的原则,并以留越国军来台作为交换。为此,蒋介石同意让李弥部队从缅甸撤军。顾维钧在其回忆录中有涉及与美国远东助理国务卿艾利森会谈细节,他写道:“艾利森亦同时要求蒋中正总统宣示同意自缅甸撤军的建议,艾氏并接着说‘如果中国政府能保证李弥部队从缅甸撤出,这将加强美国地位,同时亦可说服法国同意把在印度支那(越南)的中国军队遣返回国。”3月19日,叶公超急电顾维钧,告知政府接受美国国务院的建议,宣示李弥部队撤出缅甸的原则,而台美双方也顺利建立参谋联席会议协防机制。

多年后,作为事件的核心人物,陈诚在回忆录中写道:“留缅国军之撤退与留越国军的撤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后者的撤退是几经争取才实现的,而前者的撤退,则是在外交压力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陈诚只说对了一半。在整个留越国军遣返事件中,国民党态度暧昧,时而要“就地武装”时而要“遣送返台”。顾维钧在回忆录中透露一个隐微而关键的细节,他说:“1953年5月驻法代办段茂澜回台述职,在返回巴黎途径美国期间曾拜晤我,席间谈论有关软禁印度支那(即越南)的国军问题时,即表示留越国军之所以长时间推移不决,表示惧怕中共反对,并以心腹话悄悄告诉我说,我们(指政府)的军事当局并不热衷遣返该批国军,因为照管这样多的官兵是个沉重负担。”

结语:

1953年4月下旬,法国表态同意全部遣返滞留越南的国民党残军,6月28日,3万余名国民党残军抵达高雄,结束了在越南三年半的软禁生活。其间有814人埋骨越南。这些因时局动荡而流离他乡的官兵,他们的自由与生命在这悲剧的时代下被牺牲了。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