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9阅读
  • 0回复

宋元时期徽州祠庙祭祖的形式及其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2-21
作者:常建华 Yc}b&  
0Qz \"gr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明代族谱以及元、明人文集中的宗族文献,研究宋元时期徽州祠庙祭祖问题。认为宋元时期宗族祭祖形式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祭祖依附或与社祭结合,二是祭祖依附或与寺观结合,三是墓祠祭祖是祠祭的主要形式。就祭祖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而言,是祭祖从依附或与地缘性社祭、宗教性寺观祭祖结合而逐渐分离并走向衰落以及独立性祠堂祭祖的渐兴。 "rtmDNpL  
-oj@ c OZ  
关键词:宋元时期、徽州宗族、祠庙祭祖、徽州汪氏、社庙 _kS us  
Nf1l{N  
引言 wC19  
    宋元时期的徽州(宋徽宗宣和三年以前称歙州)辖有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元成宗元贞元年升婺源县为州),相当于今安徽黄山市附近地区与江西省婺源县,地处山区和丘陵地带。徽州的古老居民是山越人,汉末、两晋之际、唐宋之际外部人口大量进入。由于徽州封闭的地理环境,战乱较少,进入徽州的强宗大族保持了聚族而居的传统,当地社会经过长时期地整合,至明代已经形成宗族社会,宗族祠庙祭祖得到相当的发展。 tF 4"28"h  
hn-S$3')`  
    明代的弘治《徽州府志》、嘉靖《徽州府志》、万历《祁门县志》对徽州的宗祠有比较系统的记载,我曾将这些方志与文集、族谱资料结合,探讨了明代徽州宗祠的发展问题。我认为:“明朝士大夫对朱熹《家礼》特别是祭礼的提倡,贯穿有明一代,明中后期进一步深入民间。明代祁门宗祠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的。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明代徽州乃至全国宗祠发展的动力。‘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嘉靖十五年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更在客观上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机,强化了宗祠的普及。徽州地方志对祀先之所的记载,由弘治时的祠堂变为嘉靖、万历时的宗祠,反映了宗族势力的凸显和宗族的制度化与组织化。” 弘治《徽州府志》卷十《宫室》记载的15例祠堂中,虽然多是明代兴建,但也有宋元祠堂的沿袭和旧祠的重建。我想了解宋元时期徽州祠庙祭祖的基本形态,以期从长时段观察徽州地域社会宗族的演变。 R[b?kT-%  
kciH  
    宋元时期徽州祠庙祭祖问题尚无专门研究,我主要依据明代族谱以及元、明人文集中的宗族文献试作探讨。 Lt)t}0  
nxG vh4'i8  
目录标题: MxYCMe4S[  
一、徽州汪氏的祠庙祭祖 W!{uEH{%l  
二、徽州其他姓氏的祠庙祭祖 9%x[z%06  
三、结语 >o@WT kF]  
    宋元时期徽州宗族的祭祖形式比较多元化。元代婺源汪氏的建祠祭祖,已带有宗族组织化的制度性建设性质。特别是婺源大畈汪氏祠堂,大小宗祠堂俱备,大宗祠知本堂是始祖祠和汪华特祠结合的大建筑,建祠的目的是合族。由于纪念汪华很早就被官府和徽州地域认同,徽州汪氏祠堂的一个特点就是都祭祀始祖汪华,具有始祖祠的性质。宋元时期宗族祭祖形式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祭祖依附或与社祭结合,二是祭祖依附或与寺观结合,三是墓祠祭祖是祠祭的主要形式。就祭祖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而言,是祭祖从依附或与地缘性社祭、宗教性寺观祭祖结合而逐渐分离并走向衰落以及独立性祠堂祭祖的渐兴。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的长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宋元祭祖变化趋势的继续。宗族祠庙祭祖的演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即佛教社会文化由强变弱、儒家社会文化由弱变强,这两种变化消长的关键点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