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92阅读
  • 1回复

贵州雷山苗族余姓古村落—乔王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策旗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01-09
DQMHOd7g  
CxGx8*<X  
  乔王苗寨(杨昌澌摄) C(S'#cm  
&GNxo$CG  
y+!+ D[x  
位于桃江乡中南部,远近闻名的香火之村——乔王,苗语称dliangfwangf,距雷山县城45公里。东界永乐镇之排告村,北临乔兑村,西北抵掌雷村,西跟丹寨县排局村相连,南与两洋村接壤。辖甘望、甘蔗、排道丹等自然寨,有163户,685人。2007年通车,乔兑至乔王公路盘旋全村寨。 \2nUa ;  
乔王村有余、李、莫三姓氏。余姓先驱抵达和开发乔王村,占全村人口之90%。余氏系汉裔,远祖属江西省南昌市人氏,与乌勇村余氏同胞,共鼻祖幺公。明朝洪武年间,幺公出差趋丹江属地,因失闪,落于苗乡。与郎荡李氏结为义兄弟,遂为苗民。曾世居信上堡(现锑炼厂,苗语称排迪)、肇泰堡等地。于清朝乾隆年间,时主持贵州军务之张广泗等人,于苗疆强行“安屯设堡”,霸占余氏族人之丹江两岸坝子良田。驱赶余氏举族搬迁,无奈强权镇压,泣泪悲愤离乡背井, 携老背幼,踏往山峻林深,人迹罕至的地方栖身,后举族迁迄今之乔王世居。至于李氏,是后由郎荡进入。莫氏则后投亲而成家立业。 6``'%S'#  
乔王村的民风习俗与乌勇村余氏相一致,同丹江周边长裙苗基本相同。乔王人较勇敢顽强,无所畏惧,思想开化,较易接受新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不乏其人。新中国成立后,男女踊跃参加工作。五十年代,女青年余凤英,在参加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表现积极,成绩优秀被树为全县女青年学习之楷模,名扬四方,人人皆知,个个捧读着“余凤英好精神”之书。  e`d%-9  
乔王人对教育重视。村有一所公办完小,已普及九年教育。具有中专(包括师范)学历者有16人,大专以上学历者有10人。高中学历者11人。 !E,A7s  
乔王村海拔900米,邻排调岔河,受都柳江气候的影响,温暖湿润,所处位置向阳,日照充足,无霜期达265天以上,年平均温度15.3℃以上。主产水稻、玉米和红薯、魔芋、辣椒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特产八月笋和野香菇等。经济林主要是杉木、水青杠、松木等。饲养业主要是牛、猪、鸡和稻田养鱼等。 kgy:Q'  
白竹山派生出一条西南走向的大山脉,乔王村就座落于此刚伸展的山脉之南侧,成坐北朝南向,四周被数百亩的层层梯田所包围。春耕时节,从坡顶俯视,犹如一块块明镜做成的天梯伸下龙宫。从底边仰望,在坡顶犁田的人及牛,若似在天上行走。村背后之一片宽阔悬崖上,长着数百年的柏、古杉、枫树等大树,将悬崖几乎全遮住,荫护着乔王村,风景亮丽。在村之东边有一坳,四周树木密布。乔王村在此建一庙宇,立一尊菩萨。据说极灵验,五十年代老虎到处伤人时,在菩萨所辖范围内,虎从未伤人。许多人为求嗣、求财和预测前途等都到此求菩萨保佑。因而常年香火不断,名声远播。本县且不说,诸如榕江、从江、黎平、凯里、台江、剑河、麻江等县以及湖南省的香客络绎不绝地到此抽签、许愿、祭祀。每月初一和十五,犹如赶集般,热闹非凡。乔王村常年烟雾萦绕,加上袅袅炊烟,常云雾悬浮半空。在离庙不远处,有座石峰,叫老鹰峰(崖)。从远处望去,显得尖利,其实峰巅还能行走。在山的东南边,有一悬崖深谷,深几百米,三面悬崖绝壁。往下望,令人脚软,心跳目眩,不寒而怵。是供人旅游探险和检验体魄之好去处。 :gerQz4R8  
   作者:余凤清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3-01-09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1-09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