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86阅读
  • 8回复

[寻根]求教!我想跟各位家门寻根,求指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晓浪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04-10
— 本帖被 thinfo 从 宗支源流 移动到本区(2013-04-10) —
我们家是一百多年前(具体年限不清楚)从四川迁到贵州,在贵州也有很多余姓,但是我们家这边属于一个老祖下来的,德字辈。在家训里有个“九子一婿”逃到四川泸州桥因明朝追兵即至,一大群人目标太大,故分开走。留下十句诗以作后代想认,也从铁姓该为余姓的逃亡生活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欢迎宗亲加入家族网站! 2013-04-10
离线余晓浪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4-10
太想知道我家是属于哪一宗,寻根
【转摘】 逃避追杀,隐姓埋名散落四川民间 2y0J~P!I  
] s))O6^f  
  据余元富讲述,犍为余氏是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的后代。铁木健育有九男一女,九个儿子都中了元朝进士,后来他招的一个女婿也中了进士,所以有“九子十进士”的说法。元顺帝时民不聊生,发生红巾军起义,此时铁木健的子弟正在朝中任宰相、尚书等要职,声名显赫,朝中奸佞小人乘机诽谤,说铁木健一家暗中鼓动红巾军。元顺帝听后欲除去铁木健一家,于是铁木健一家便逃出京城,辗转到达泸州凤锦桥。为了避免人马过多暴露目标,大队人马决定分散逃跑川内各地,并相约改姓为余,寓意“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他们在泸州分散后流落到了今天的重庆、泸州、富顺、纳溪、青神、荣县、乐山等地,其中一支到了今天的犍为县。 &+v!mw>  
>.)m|,  
  认亲凭证,兄妹十人泸州凤锦桥留诗 d}2$J1`  
6yN8 (&`  
  据介绍,铁木健九子一女一起逃至泸州凤锦桥准备分散逃离时,为了让后人记住自己是元朝皇族,十人每人吟诗一句,作为日后认亲的凭证。这十句诗是:“本事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插柳杈。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识别归何处,散时犹如浪卷沙。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7ZsBYP8%  
AJ0 ;wx  
  “诗作好后,十人便各自分散,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几百年不曾相见”。余元富说,在这600多年里,为了防止诛杀,铁木健后人在民间一直隐姓埋名,兄妹十人的后代都没有会过面。直到他在近三十年修谱工作中,根据祖先遗留诗句,在犍为发现了无数铁木后裔,大家才走到了一起。 >&z=ktB  
G'M;]R9EP  
这两件事在我们家谱里也有记载,但是我已经不记得全部字辈了,只记得“德茂云光远”希望各位有研究的提供追祖的线路, = @EN]u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3-04-10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4-10
欢迎宗亲加入家族网站!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04-10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6-17
祝愿您们兄妹之后早日团聚,
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6-18
LDc EjFK(  
铁改余姓 铁木真后裔不吃月饼? XnZ$ %?$  
"00j]e.  
2012年11月19日 06:25 TQT3]h6  
来源:华西都市报
bW6| &P}X  
E:x@O8F  
分享到: KMj\A d  
更多
.jCGtR )%  
>K9Ia4I,  
/y G34) aB  
2人参与1条评论 hI:.Qp`r  
zWEPwOlI1P  
\jiE :Qt  
}3{eVct#|  
l(Rn=?  
e=0]8l>\V  
原标题:铁改余姓 铁木真后裔不吃月饼?
第六代为铁改余始祖。
铁改余家谱的认亲诗。
3+6Ed;P  
很多余姓人士都曾被老人们要求背过“本是元朝帝王家,红巾赶散入西涯”的诗句。 O-(V`BZe  
自贡及其毗邻地区是铁改余姓的主要生活地,成立办事处能更好地追溯记载其宗族史。 j9+4},>>CU  
与四川很多地方一样,自贡的一些余姓人家中也流传着:“自己的先祖是蒙古人,元末明初,为避战乱才改姓余”的传说。根据他们的族谱记载,从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的“九子一女”开始,他们的姓氏由铁姓改为了余姓。 h$02#(RHJ  
11月17日,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分中心在自贡成立办事处,欲推动该地区“铁改余”文化的研究。 O52 /fGt  
不吃月饼:“我们是蒙元后裔” g+#awi7  
在赶往自贡的车上,60多岁的余治伦碰到一个“家门”。在和“家门”摆了一会儿龙门阵后,他发现这个“家门”和自己是同宗,因为他们都听过一个同样的关于自己姓氏起源的故事。 jri"#H  
“百家姓里的余姓有几种起源,比如春秋的由余之后。”余治伦告诉记者,自己很小的时候,家里的长辈就告诉自己“此余非彼余”。 O <Rh[Aqn  
“我们的祖先在元朝末年躲避战乱才隐姓埋名到了四川。”老家在四川仁寿的余治伦现在都还记得自己小时候不过中秋节。“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吃月饼,馋得很。”余治伦说,后来才知道,不吃月饼是因为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们用月饼传送起义通知,月饼中夹上一张起义通知。“我们是蒙元后裔,所以不吃月饼。” L I<S  
自贡办事处成立当天,很多余姓人士都参加了庆典,这其中很多人都表示小时候曾被老人们要求背过“本是元朝帝王家,红巾赶散入西涯”的诗句。“从小长辈们就告诉我们先辈是蒙古人。” }Fjbj5w0  
以诗为证:“本是元朝帝王家” 3}|[<^$  
“本是元朝帝王家,红巾赶散入西崖。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余治伦说,这是一首认亲诗,铁木健九子一女一起逃至泸州凤锦桥准备分散逃离时,为了让后人记住自己是元朝皇族,吟诗作为以后认亲的凭证。 2z-Nw <bA  
在一本名为《铁改余姓总谱》的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南平王铁木健是成吉思汗第五代孙,生有九子一女,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占了元大都,铁木健的九子一女一婿为了避免红巾军的追杀,携带家属及随从共380余人往西逃窜。“当时云贵川还在元朝梁王的统治下。” ` s7pM  
“九子一女”途经四川泸州凤锦桥时,因同行目标太大,决定改名换姓各自逃命。“当时见河中鱼跃,就相约改姓为余,含有蒙元余留的意思,和鱼字谐音。”最后从泸州分散后流落到了今天的重庆、泸州、富顺、荣县、乐山等地。 J0!V(  
建馆修谱:研究蒙元文化 IJ Jp5[w  
11月17日,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分中心在自贡举行自贡办事处成立庆典。自贡办事处的余让昆说:“川南的自贡及其毗邻的部分地区是铁改余姓的主要生活地,自贡市办事处的成立能更好地对本地区的铁改余姓宗族史进行追溯记载。”64岁的余孝富是四川宜宾人,担任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分中心秘书长。“小时候就听爷爷讲过我们家族的故事。”老家在自贡富顺的余启正也说自己听过这些故事,当天他还在铁改余姓的泸州总谱上找到了自己的“字辈”。 c1Ks{%iA  
“铁木健的九子一女婿是铁秀一、铁秀二、铁秀三、铁秀四,铁根五、铁根六、铁根七、铁根八、铁根九(其女婿)即是铁改余姓的始祖。”余治伦说自己是铁根七的后代。“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在泸县筹备建一座成吉思汗纪念馆,并完善家谱的修复工作。” &E&~9"^hQL  
自贡市荣县统战部副部长范学军说,蒙元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研究“铁改余”的历史将有助于了解蒙古人在西南地区的行程和风俗、历史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a}y b~:TC  
延伸阅读 ve d]X!  
“铁改余姓”无正史记载 LzU'6ah';5  
铁改余姓这段秘史曾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2003年,四川省铁改余姓蒙研会筹备组经四川省民族研究会、四川省历史学会批准,于2003年3月27日在宜宾市召开了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蒙古族历史和文化学术研讨会。而部分学者认为,元朝幅员辽阔,蒙古贵族分散驻扎各地,而“铁改余”现象目前并无正史记载,仅靠家谱不足以确认,还有待研究。但元末明初时,蒙元统治者败得很匆忙,不可能撤回蒙古草原,必然在全国各地留下蒙古族后裔。 D kWp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宦小淮 摄影报道 [url=http://www.ifeng.com/][/url] 9 5,]86  
V}s/knd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3-06-19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6-18
如想更多了解铁改余材料请仔细阅读 宗支流源 板块下的帖子【余姓——姓氏渊源】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6-19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离线余永庆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04-07
回 1楼(余晓浪) 的帖子
余晓浪:【转摘】 逃避追杀,隐姓埋名散落四川民间  据余元富讲述,犍为余氏是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的后代。铁木健育有九男一女,九个儿子都中了元朝进士,后来他招的一个女婿也中了进士,所 .. (2013-04-10 15:05) 
/p;OZf]  
颠倒历史,无中生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