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4阅读
  • 85回复

隆昌余氏老族谱指引后裔认祖归宗到兴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3-06-28
永庆宗亲:你好! AW]("pt  
alWx=+d  
不知你父亲手抄本残存部分有没有与隆昌余氏可以比对的内容,请大概介绍一下,并把可以比对的内容上传,我们相互交流讨论,争取帮助我们找到亲缘最近的宗亲,也可能补充完善兴宁余氏族谱的缺失部分。
离线余雄彬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3-07-01
旧谱给白蚁蛀了
祖籍梅州兴宁,现漂泊在深圳。三省诚身,裔传一贯。贯公二十三世孙。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3-07-02
本帖已获得3个来自兴宁的宗亲关注,并提出了建议或希望。 ijYLf.R<  
?O ?~|nI  
期盼能够获得更多兴宁宗亲的关注,并提供更多比对信息。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3-07-22
H5{J2M,f  
%9.KH  
Y# #J  
七、试析四川隆昌余氏族谱的主要特点 .Yx. Lm}  
.YkKIei  
/a_|oCeC}  
本文所指的四川隆昌余氏族谱,是指本支隆昌余氏于民国25年即1936年重修,由隆昌县文宝斋石印的白底红字封面的余氏族谱。目前已经确认保存完好的至少有三本,据以复印的可能超过10本。本文已经集中了可以与兴宁族谱相比对的几乎全部内容,认真分析显示出以下主要特点: ~6nQ-  
?8 F7BS4oQ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2条评分威望+10
台灣余氏 威望 +5 加分鼓勵! 2013-11-17
余雄彬 威望 +5 旧谱珍贵 2013-07-23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3-07-22
撰修传承昭然  各有贡献    a AuQw  
%lPP1 R  
族谱凡例第一条明确记载:“由志钦祖以上系据瑞庭兄旧谱增入,至钦祖以下至志字辈,则湛臣公、瑞庭兄二谱均有之,不过后生者未列入耳。今从志字辈至广字辈,凡旧谱所未列者详列无遗”。只要结合继恩字述仁号湛臣公于道光六年首撰的余氏谱序与余氏家谱序,承梁字瑞云又字瑞亭公于光绪四年重修余氏谱序,即可肯定这是承诠字衡甫公于民国二十五年重修余氏族谱时所述。 !>tXib]:  
8C2t0u;Y .  
这主要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族谱来源有三,撰修各有贡献:继恩公首撰族谱包括余氏谱序、余氏家谱序与“至钦祖以下至志字辈”的“历代祖名详志世传”;承梁公重修族谱包括保留继恩公首撰族谱,增加重修余氏谱序、增加 “志钦祖以上”与志字辈的后生者;承诠公二修族谱,包括保留继恩公首撰族谱与承梁公重修族谱,增加重修余氏族谱序,“从志字辈至广字辈,凡旧谱所未列者详列无遗”。因此3人对族谱的贡献是客观的,所记载的时间与辈分是可以区分的。 ubL Lhf  
=[WccF  
二是族谱传承昭然,三来源浑然一体:承梁公在重修余氏谱序中写道:“今据故谱所载逐次详列,不敢妄赘一辞,”承诠公在重修余氏族谱序中标明:“幸湛臣族祖创作于前,瑞庭族兄补遗于后,轨途具在,尚易遵循”。其“轨途具在,尚易遵循”,难道不是指修谱的路径与原则,族谱的体例与结构应该遵循且尚易遵循?这里,应该看出隆昌余氏族谱中确立“轨途”的,是首撰者继恩公。 \rJk[Kec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3-07-24
寻根信息早存  来自兴宁? *~vRbD$q  
h{m]n!  
前已述及,继恩公首撰的余氏族谱记载“至钦祖以下至志字辈”的“历代祖名详志世传”。隆昌谱记载,汝彰公由兴宁迁隆昌,生子昂、升,之后从孙辈起按“大继曰承志、存心自广长……”的字辈排序,因此汝彰公以后与兴宁余氏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志钦公传至汝彰公历经12代,基本生存生活于兴宁,属于兴宁余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比兴宁族谱,志钦公的3个兄弟即志铭、志信、志道均从外地迁入兴宁,并长期繁衍,因此隆昌余氏与兴宁余氏族谱记载应该有许多相同相似的信息,最早存入隆昌余氏族谱的,就是继恩公于道光六年即1826年首撰族谱收集的。 BoXCc"q[  
;gc 2vDMv  
如果要问继恩公所记载的兴宁12代余氏先祖的信息,所确立的隆昌余氏族谱的“轨途”由何而来?可以肯定的是,要是只靠口口相传,根本不可能保证隆昌谱与兴宁相应部分的高度一致。因为继恩公已是汝彰公的重孙,直接口授可能性不大,通过至少一个儿或孙间接口传则有可能,但是需要汝彰公在兴宁时就对历代祖先的信息烂熟于心且准确记忆数十年,之后口传给儿或孙再口传给继恩公,每个环节出错都影响准确口传。然而如果拥有兴宁的余氏族谱事情就变得简单。 $xl*P#  
bcZuV5F&  
幸运的是开基祖汝彰公迁隆后,还先后两次返回广东兴宁,据老族谱中的汝彰公传,第一次是“以竹几作輿徒步数千里”接母亲到隆昌,第二次是“家道日隆”将其祖父母、曾祖父母的骸骨“携归”,“延肖国师”安葬隆昌。期间肯定跨过若干年,很可能带来兴宁以前的或者还有新修的余氏族谱,以致继恩公在余氏谱序与余氏家谱序中,记载迁隆“其时家无谱书”,100年后即“道光丙戌年,余见旧谱彫残,因缵其志重录家谱”,“幸叨祖宗庇佑,兴怀木本水源之心,抄录旧牒,更增新谱”。当把隆昌族谱仅仅与兴宁族谱的坭陂汤里寺背复新公支派比对,发现与积学公及其孙敬全公--复新--魁珍--清晨--端生--君佐等多条谱系链惊人吻合,以及隆昌族谱记载的许多地名确属兴宁所有(后文将详细比对),则进一步证明隆昌族谱确实保留了道光以前即现在约300年前的兴宁余氏的重要信息。 wEp/bR1=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3-07-25
详志谱系结合  干支兼顾   9W8Dp?:  
{/Cd^CK  
老族谱对每一世代的每个男性都要作记载,一般采用文言、不打标点、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与称谓等,故100字左右可记字、号、学历、官职、妣氏、子女、生死日期、葬地等,可以谓之详志。一般从长房长子起,到末房末子止。从志钦公到汝彰公的同辈,一共经历了12代的传承,详志涉及的共有179人,足见记载的旁系祖先大约是直系祖先的14倍。虽然汝彰公以前直系祖先一般较详,可能因为掌握的信息更多,但是超量的旁系祖先信息使宗族信息总量增加了数倍。仅仅从认祖归宗来看,在目前上传的兴宁族谱尚未包括汝彰公直系祖先复采-启捷-睦恭的条件下,能够显示隆昌与兴宁余氏的血肉联系的,正好是丰富的旁系祖先信息,如上文复新公到君佐公的谱系链,特别是后文将详细比对的大量类似的谱系链。 w.3R1}R  
V~wmGp.e  
的旁系祖先,隆昌谱在人物详志之前,增加了家族谱系图,参见本帖前面一、隆昌余氏族谱对一贯公到汝彰公的谱系记载,即每一世代的直系祖先都列出了全部儿子,旁系祖先则不列出儿子。这样从志钦公到汝彰公的12代祖先谱系图,只包括33个直系与旁系祖先,比详志涉及的179人少了很多。隆昌谱在汝彰公以前的这种直系主干与旁支兼顾,以详志成倍增大家族信息量,以脉络清晰的谱系图方便记忆和查找。 ]+Vcuzq/  
k (R4-"@  
汝彰公之后男性全部进谱,当然没有主干与旁支的区别,族人详志的详略主要与人生经历的复杂程度与信息提供确认的程度相关。而详志量随着丁口的大增而大增同样呼唤谱系图:在1936年以前,族人主要固守隆昌县城与城郊,制定“生有子女者于春秋二祭时应向祠首或族长房长报名”,若与先出生者同名,“视其岁幼者而改之”的族规,但仍然出现极少数的同名者,区分同名者时就须首先弄清谱系。至于近几十年,由于族谱丢失,族人外迁,不知字辈乃至不遵字辈,偏爱单名等,使同辈甚至不同辈的同名者前所未有地大增,更需要理清谱系图。当然,由于没有主干与旁支的区别,谱系图的各个世代分支都明显增加。 HI?>]zz|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謝分享! 2013-11-17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3-07-26
隆昌多支余氏  记载多代   |`nVr>QF&  
-%.V0=G(Z  
隆昌谱主要记载的是敬全公第四代孙汝彰公在隆昌繁衍的家族。据隆昌谱记载,敬全公是积学公之孙,大尧公之子,名余广,“字敬全,庠生,度名万一郎。……二十六岁娶蓝祖妣,生一子名复新,三十三岁续娶戴祖妣,生四子一女,复完、复采、复启、吉和”。不知我们祖辈是先看到兴宁谱的复新公有多个裔孙移居四川,还是先了解另有隆昌余氏来自兴宁,且是复新公后裔,总之在首撰族谱或重修余氏族谱涉及相关旁系祖先时,结合在隆昌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对两支余氏简要记载如下: F\I^d]#,[  
~iWSc8-  
以下魁珍公长子清辰,字日耀,庠生。妣王氏无出,继妣李氏生二子,长宗生次端生。端生生子君佐入川,住隆昌大垇田。公子玟明,明子继显,显子曰端,住(隆昌)蔡家铺。” <G >PPf}  
LPO" K"'w  
“以下魁春公四子清祉,字日焕,妣王氏,生二子泰生、贞生。贞生生二子,长维茂次肇爖,为(隆昌)石鹅场余姓始祖。” 2. _cEY34  
=S,<yQJ  
如果从积学公说起,则两谱系链可以表示为:积学--大尧-敬全--复新--魁珍--清辰--端生--君佐--玟明--继显--曰端和积学--大尧--敬全--复新--魁春--清祉--贞生--肇爖。 0h#M)Ft  
[w f12P  
另外,对复采公之后的启千公及长子日辉也有记载,“以下复采公子启千,字林英一字士良,捐贡生,妣翁氏,生五子:日辉、日皓、日亮、日省、日著。公迁葬隆昌界牌盐井边,子孙隆昌立业”。“以下千公子日辉,妣肖氏,生一子永宁。公二十余物故,筋骨后带至隆昌县蔡家铺骑龙垇安葬”。则谱系链为:积学--大尧--敬全--复采--启千--日辉--永宁。 OT i3T1&  
z3]U% y(,  
由于汝彰公是兄弟偕行到隆,后来父母睦恭和钟氏到隆,再后祖父母启捷和刘氏、曾祖父母复采和朱氏的骸骨也迁葬隆昌,很可能在隆昌还有定居或居住过一段时间的兄弟及其裔孙。此外,据平时了解,隆昌有几支亲缘关系不详的余氏,不知上述几支是否包括在内。 3iw9jhK!W  
7 w,FA  
但愿上述多支余氏都有自己的族谱,但愿他们的族谱都保存着几百年前兴宁余氏的重要信息。 mI#; pO2  
`@7tWX0  
以上隆昌谱的主要特点均与认祖归宗到兴宁密切相关,当然隆昌谱还有其他特点,但是与此关系不大,待以后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试着分析。 ,6"n5Ks}  
Q%^bA,$&D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3-11-11
八、本支隆昌谱与兴宁谱相关部分的比对研究   5l0rw)  
LoE(W|nj  
本着强烈认祖归宗心态,多次研读雄彬版主上传的部分兴宁余氏族谱,知道兴宁余氏各个宗支有着由余公以来几十代共同的祖辈,也有着各自在兴宁的开基祖,人数最多的是一贯公后裔秀良公之子文兴公长子志铭公,还有其弟志信公和志道公;其次是文兴公之弟文万公之子悠远公;还有秀良公之弟秀腾公之子文润公;又有一贯公之弟二贯公之子克寛公后裔(13页述陶东公、陶丰公、陶文公;1228页述瑶峰公。)感悟到兴宁谱的一大特点,是前53页从由余公顺推直到志铭公10兄弟和悠远公等兴宁开基祖及部分旁系祖辈,可能据掌握信息的情况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实录和不同程度的简介;从54页起,再基本按上列开基祖顺序,依次介绍各个宗支人员简要信息。因此,兴宁余氏的每个宗支的谱系必然分成了两部分,即前53页相当于总谱的部分与54页起的宗支谱的部分;如果宗支谱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适宜再分成2~多个节段,则其节段数至少为3。 v9lB k]c  
,9wenr  
以下将1936年本支隆昌余氏族谱与1994年梅州兴宁余氏族谱,主要按从前到后顺推,必要时也反推,并且依照兴宁谱相关部分的特点,大体分为3个节段,进行认真的比对研究,恭请兴宁宗亲、隆昌宗亲和专家网友评判、指正。 \Rqh|T<D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3-11-11
(一)从一贯公到志钦公共7代,谱系吻合详志不详    pebx#}]p-  
pY!dG-;  
这一节段相当于兴宁谱前53页的总谱部分。本支隆昌谱可与兴宁谱比对的最早祖辈是一贯公。关于一贯公到志钦公的谱系和详志,已如前述一与二图片。可知详志特简,直系祖先一般不足一行,仅仅象坤公与文兴公超过一行不足两行,旁系祖先一般只标明其父其名,别无介绍。原因可能是承梁公在继恩公老谱基础上增补志钦公以前祖先时,所依据的其他来源余氏族谱太简单。但所幸谱系正确。 @S"pJeP/f  
~? FrI  
为与隆昌谱对应,这里将兴宁谱也从一贯公说起。在首卷目录第2页以(廿五)到(卅一)的编号依次标明一贯公实录、象坤公实录、原宗公实录、明远公实录、秀良公实录、文兴公实录和志铭公十兄弟简介的标题,看到这里就感到隆昌谱与兴宁谱的谱系是吻合的。再认真研读第41页~50页记载的这些实录或简介的具体内容,比隆昌谱的详志详了许多,一般实录先有数十行四字诗,概述一生经历等,与后面行文叙述内容有许多重合,但一般在求学、为官、儿子出息等方面更详。之后行文再述父名、本名、行名、度名、字、派、学历、官职、娶氏、子女、生死日期、葬地等。并在第10~12页的各行省余族开基历史次序中,较详介绍了志铭公及8个兄弟。 Ns|V7|n]  
yEpN,A  
此外,两谱比对尚有两点差异:一是兴宁谱记载秀良公生有7子,即文斌、文旺、文立、文兴、文广、文万、文桂;隆昌谱则记载只生有5子,少记了后面两位,并把文立和文兴交换了序位。二是兴宁谱记载志铭为长子,10兄弟度名为一郎~十郎,另在第52页和第953页,分别记志铭、志义为念一郎、念七郎;隆昌谱则记10兄弟度名为念一郎~念十郎,并误记志镐为长子。 #ON#4WD?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再次肯定! 2013-11-1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