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阅读
  • 85回复

隆昌余氏老族谱指引后裔认祖归宗到兴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3-11-13
从志钦公到积学公共6代,顺反难推最终相同   "*In+!K  
I}1NB3>^  
志钦公是志铭公10兄弟的一员,意味着已经进入与兴宁宗支谱比对。但是多次浏览雄彬版主上传的兴宁余氏族谱,并未在主帖发现可与隆昌谱本节段完整对应的部分。 }H^+A77v  
'@_d(N1jTw  
隆昌谱记载的谱系链和详志    详见上述一与三的图片。谱系链是:志钦--寿山--法真(至道)--法胜(文信)--法海--积学,对应的详志是:“志钦度名念三郎,庠生,妣肖氏,生一子名寿山。公殁后至清道光十年,岁次庚寅四月廿四日未时,广东众族议迁与肖祖妣合葬在狮子山丁山癸向”。 “志钦公子寿山,迁广东始祖,庠生,妣卢氏沈氏,生三子,长至道次法显三清江。公葬广东湖坊河辈车(此2字不易辨认)头上,雍正乙卯年十一月迁起与卢、沈二祖妣并法胜公合葬于石塘寨象嘴形丁山癸向兼丑未分金”。 “寿山公长子至道,度名法真,岁贡生,妣张氏,生三子,长文德次文礼三文信,公同妣合葬原境鸡鸣山,因世乱坟墓被人筑寨平毁,太平后遂无迹可寻,生卒均失考”。 “文信度名法信(从前文谱系链看应为法胜),妣谢氏,生一子名海。公葬原乡石塘寨坑内地名象嘴,雍正乙卯年迁起与寿山公及卢、沈二祖妣合葬象嘴丁山癸向,谢祖妣葬在坡塘侧右边柯树窝范姓屋背”。 “文信公子余海度名法海,妣黄氏度名妙莲,生四子;长溶江次积兹三积善四积德。祖葬汤湖高坡尾金竹窝甲山庚向,系丝线吊金钟形。黄祖妣葬凉栋伞石东峰坐南向菜园寨,妣原葬不佳,后迁起与谢祖妣合葬柯树窝范姓屋基背”。 “余海公子溶江,原名积学,度名法强,庠生,妣曾氏生三子,长大尧次大舜三大象,公葬石马寨,康熙癸酉年迁起骸骨仅有一碗。祖妣先年遭世大乱,骸骨坟墓废失,至康熙癸酉立祖妣姓氏生庚名牌,与祖合葬石马寨顶弄狮形,其地远望如壁立,登穴平坦,真佳城也”。 k$blEa4  
16 =sij%A  
下面的两谱比对,以隆昌谱上述谱系和详志为线索,与兴宁谱相关记载进行对比分析。 AE[b},-[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3-11-15
从志钦公到积学公的顺推  现在网上能查到的兴宁谱相关于关志钦的记载,一是第12页:“江西会昌县开基祖,讳志钦,会昌近城居住”。二是第48页:“文兴三子志钦,度名三郎,行名诗严,娶张、王氏,生子三宗乾、宗坤、宗千。乾公移兴国、坤公迁于都、千公徙会昌高排圩”。可见志钦公及其三子都居住江西,没有移居广东兴宁。现在的兴宁谱记载文兴公在兴宁的裔孙,只有志铭公、志信公和志道公的后代,证明志钦的后代也没有移居广东兴宁。再则志钦公三个儿子并没有寿山公,因此第一步就推不走。其次,就算寿山公是隆昌余氏的直系祖先,那是否应该是志铭公或志信公或志道公的后代? 但是兴宁谱没有这记载,证明他和其后裔都没有到过兴宁,故第二步也推不走。至于寿山公之子至道公与其第10叔祖志道公的名字仅仅一字不同但是音相同,而且他三兄弟也看不出有明显的字辈,如果这主要与其父相关,则至道公作为岁贡生,所生三子名为文德文礼文信,属于明显的文字辈,与其曾祖父的字辈相同,责任就在于他自己。隆昌谱“抄录旧牒”所得的这些信息似乎都有一些疑点,还是另有隐情?不妨留待后析。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3-11-15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3-11-17
回 42楼(余策忠) 的帖子
余策忠:[表情]  [表情]  (2013-11-15 17:47) 
/QWvW=F2<  
谢谢策忠 总版主的关注和支持! Gbr=+AT  
C.yQ=\U2  
现在进入隆昌谱与兴宁谱的比对研究,尤其是隆昌余氏是否实现认祖归宗,亟需得到专家网友的赐教,恳请总版主更多关注与赐教!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3-11-17
UawyDs  
2G & a{  
@|Cz-J;D  
从积学公到志道公的反推  正当感到寻寻觅觅疑无路之时,偶然发现了雄彬版主来自兴宁谱的另一个专帖,即“雍正至乾隆年间迁四川族谱(志道公四子瓁公裔)”,其以志道公为一世,儿子霍公之后的3~6世不详未载,虽然初看似乎毫无相关,但其7世明确记载的积学公在隆昌谱作为直系祖先有详细记载,还更详记载了其子大尧公及其孙敬全公……,真是越看越觉得吻合,最后的感觉是高度吻合。因此这里似可从积学公到志道公进行反推,以积学公以前为第二节段,以后为第三节段。本小标题比对第二节段。 V# }!-Xj  
x}wG:K  
htO +z7  
该贴前两页见下图 r!|6:G+Q  
由余公世系派下六十八世孙文兴公--志道公--瓁(霍)公支脉 %ryYa   0I-9nuw,^;  
iy\    6e k1   %vn"{3y>rF  
V*1hoC#   XFVE>/H  
qlgo#[i   nK1Slg#U  
M6o"|\   ;Zcswt8]u  
EYD24   ch*8B(:  
Fk&c=V;SU  
r5S[-`s;  
% "i(K@  
记载的坭陂汤里霍公世系到七世积学公的原文是:“六十八世秀良四子文兴行名:乐叔,字:仲和,号:门增,娶郭氏、苏氏、张氏,生子十志铭、志镐、志钦、志铨、志监、志仁、志义、志礼、志信、志道。 六十九世文兴十子志道行名诗宁,明洪武年间随母苏氏同兄弟七人由赣州府回祖居长乐余洞村,后迁兴宁西厢麻岭暂住,以后徙南厢坭陂汤里(河洞坑)立基为始祖。后裔十世复完公由河洞坑徙汤里(陂塘口)立基立祠宇一座,屋名复兴围。 一世文兴十子志道行名诗宁,娶唐氏,生子四珑、琥、琪、霍,珑、琪在江西,琥公迁管岭,霍公迁坭陂汤里。 二世志道四子霍由江西南昌府迁兴宁南厢坭陂汤里(陂塘口)余屋居住。  三世至六世无法查明,未载。 七世祖积学公(无其他信息)”。谱系可简要表示为:文兴--志道----三世至六世无法查明,未载--积学,其中志道公为坭陂汤里1世祖,积学公为7世祖,除了名字什么信息都没有,连同3世至6世无法查明,即其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没有查明,因此从积学公反推没有任何依据。以上谱系中只有志道公的信息与其他9弟兄信息相当,霍公也只有少量信息。该宗支谱系可能以口口相传的记忆认定了积学公是志道公的裔孙。故此反推也无法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直居住在兴宁坭陂汤里的志道--霍公世系之后数代祖先的信息基本丢失殆尽?兴宁该世系谱没有分析回答,甚至没有提示或暗示,看来这个疑虑也只能留待后析。 MVpGWTH@F  
IV~>I-rd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謝分享,加分鼓勵!!! 2014-03-01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3-11-20
隆昌谱与该宗支谱的异同     隆昌谱的主要不同之处,一是开基祖并不明晰,据凡例第一条,“由志钦祖以上系据瑞庭兄旧谱增入,至钦祖以下至志字辈,则湛臣公、瑞庭兄二谱均有之”,这里湛臣公、瑞庭兄的本名分别是继恩与承梁。可看出继恩公首撰隆昌谱中最早有准确名字的祖辈是志钦公。但是继恩公在两序中曾经3次记载了一个仅仅尊称为伯五郎公的先祖:“伯五郎公肇基,支派繁衍,科名甲第,世代不乏忠孝节义,紫浩辉腾。”“伯五郎公积德存仁”,“伯五郎公之十三世孙汝彰公”等。伯五郎公名什么?与志钦公有何关系?继恩公没有载明,以致一修或二修的主修在文兴之弟文广名下记载数项后加载:“按旧谱云伯五郎公者未知是否文广公?然不敢臆断。”看来倾向于认为伯五郎公不是志钦公,而是志钦公的父辈。二是隆昌谱相当于以志钦公替换了志道公,2世以寿山公替换了霍公,使开基祖对不上号。三是隆昌谱记载积学公为6世,该宗支谱则记为7世。四是隆昌谱的信息量较大,尤其是记载了多次合葬,其中3次合葬记载显示出人物、时间、地点等的前后对应,不知与兴宁余氏的风俗习惯吻合否?隆昌谱此节段与下节段记载兴宁该世系多代祖先生存环境异常恶劣,是否是该世系祖先信息大量丢失的主要原因? un"Gozmt5  
|)DGkOtd  
该两谱主要相同或相关之处,一是最值得深思的是都存在多处疑点与错漏,主要疑点参见上文,主要错漏在隆昌谱很可能是记错了兴宁开基祖及后面1~几代祖辈的名和部分信息,因为涉及的地名中有一部分已被雄彬版主确认属于兴宁的地名;在兴宁该宗支谱则是除了志道公与霍公有信息,积学公仅仅有名,其余4世什么也没有,1、2世与7世的传承关系是怎样确立的?如果有一天该宗支谱被探讨明白,究竟可能近似现在的谱系,还是更近似记载了300年前后兴宁余氏的宝贵信息的隆昌谱?二是隆昌谱相当于兴宁3世的至道公与兴宁该宗支谱开基祖志道公音同一字不同,如以口口相传转为记载,这属于较易发生的错误,是否也可推断隆昌谱认定志道公是直系祖先?三是如果以隆昌谱中“伯五郎公肇基”理解为开基祖,且是志钦公父辈,则隆昌谱也相当于认为积学公为7世,汝彰公作为伯五郎公的13世孙,也恰好与他在兴宁该宗支谱中位于13世对应。四是两谱本节段末都以积学公的出现为标志,虽然兴宁谱中积学公除了名什么信息都没有,但是对兴宁和隆昌余氏来说,都是不幸中的大幸,因为确认7世祖是积学公,避免了兴宁该世系谱3世至8世的完全缺失,也让隆昌余氏早两世与该世系对上号!如果该世系谱确认了积学公的父亲、祖父等,说不定隆昌谱更早世代就与该世系谱对上号。此外,本节段与下节段相关地名、时间拟在后面整理详列。 m]0;"jeL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3-11-22
从积学公到汝彰公同辈共7代,高度吻合信息更丰 CAWNDl4  
   nPl?K:(  
兴宁谱关于积学公、敬全公的裔孙,分为坭陂汤里(陂塘口)与坭陂汤里寺背(黄垌村)两地,基本对应于复完公与复新公宗支,详见该帖前面3页。 3z?> j]  
}@+0/W?\.  
兴宁坭陂汤里霍公世系复新公宗支谱系    整体看较为完整,从7世积学公到汝彰公同辈即13世共7代,只记载单一宗支,原文如下:“七世祖积学公(无其他信息)。 八世祖未详。九世祖敬全公号敬先,娶氏,生子二复完、复新。 十世复新公,由坭陂汤里黄垌背立居,娶黎氏、毛氏,生子三魁珍、魁踪、魁春。 十一世复新长子魁珍娶廖氏,生子三清晨、清晓、清玉。 十一世复新二子魁踪因痢疾24岁故。 十一世复新三子魁春娶蓝氏,生子八,长、三、七、八幼亡,清亮、清祉、清华、清宁。 十二世魁珍长子清晨娶王氏、李氏,生子二彩生、端生。 十二世魁珍二子清晓,娶曾氏,生子三震生、巽生、济生。  十二世魁珍三子清玉娶谢氏,生子二石姐幼没、康生。 十二世魁春二子清亮娶袁氏,生子二桂生、科生。 十二世魁春四子清祉娶王氏,生子二泰生、贞生。 十二世魁春五子清华康熙戊年监生,娶陈氏、曾氏,生子七俊生、伟生、倬生,四、六、七出家为僧,廷光过房新圩黄坭田本家为嗣; 十二世魁春六子清宁,顺治十六年监生,娶陈氏,生子一佩生。” .@U@xRu7|  
*vxk@ `K~  
以上该宗支谱记载了复新公3子7孙的名与娶氏、所生14曾孙的名,以及3曾孙出家,1曾孙过继,连续4代的字辈是复魁清生。紧接着记载13世、14世……直到22世,由于以上已经显示了13世的人数与名,且隆昌谱的记载基本止于13世的人数与名,两谱比对基本只能到此为止,故本文不再连续引用原文。但是对该宗支谱重要内容的引用研究不能停止,例如从14世起不再有统一字辈;14世猛增为56人,其中17人移居四川,3人移居湖广,4人移居归善下冲,2人移居博罗,11人只有名没有娶氏生子等信息;15世仍有31人,其中5人移居四川,20人只有名没有娶氏生子等信息;16世下降为17人,仍有5人移居四川,6人只有名没有娶氏生子等信息;以致17世下降为12人,4人只有名没有娶氏生子等信息;18世上升为18人,5人只有名没有娶氏生子等信息;19世上升为29人;20世为25人;21世为23人;22世为22人,从复新公到22世共计262人等。巧合的是,14世17人移居四川,就有2人到了隆昌,两谱系分别为积学--不详--敬全--复新--魁珍--清晨--端生--君佐和积学--不详--敬全--复新--魁春--清祉--贞生--维茂弟。仅仅到13世就有14条类似的谱系链。 PiIpnoM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3-11-25
Flm%T-Dl  
xdt- ;w|  
Y)2,PES=  
隆昌谱与复新公宗支谱高度吻合          10世到13世,隆昌谱几乎记载了以上全部内容,都是以复新公5兄弟大排行按世代记载,一般比该宗支谱多了一些信息,详见隆昌谱图片五、隆昌余氏族谱对复新公兄弟的子辈孙辈个人简介(1)(2)。这里仅举几例“以下广公子复新,讳达荣号永昌度名荣大郎,妣黎氏续妣毛氏生三子,长魁珍次魁琮三魁春。”“魁春字瑞瑄,庠生,妣蓝氏生八子,长、三、七、八均早亡,次清亮、四清祉、五清华、六清宁。公享年九十二岁。”“清晓字日旸,庠生,妣曾氏生三子长震生、次巽生、三济生。”“春公次子清亮字日昭,妣彭氏生二子长桂生、次科生。科生妣张氏生五子,文仁入川、文义文礼早亡、文智入川、文信迁惠州府博罗县。”对两个有后裔到隆昌的,向后延伸一~多代,记载较详:“以下珍公子清辰字日耀,庠生,妣王氏无出。妣李氏生二子,长宗生次端生。端生生子君佐入川,住隆昌大垇田。公子玟明,明子继显,显子曰端,住(隆昌)蔡家铺。”“以下魁春公四子清祉,字日焕,妣王氏,生二子泰生、贞生。贞生生二子,长维茂次肇爖,为(隆昌)石鹅场余姓始祖。”对德高望重的记载也较详:“以下复新公子魁珍字瑞瑶,庠生,妣廖氏生三子清辰、清晓、清玉。公为人拯困好施,天旱煮粥济贫,活人无算。”此外,还记载“魁琮无嗣”,“清玉字日曔,监生,妣谢氏生一子康生”,“清华监生,字日章,妣曾氏、陈氏生三子俊生、倬生、伟生”,“清宁字日晓,庠生,妣陈氏生一子佩生,庠生”。可见隆昌谱记载了复新公10个子孙的字号,出了2个监生5个庠生,魁珍乐善好施与魁春高寿等,尤其是记载了隆昌另两支余氏的根源,为隆昌余氏集体认祖归宗留下宝贵的铁证。 E4/Dr}4  
8wFJ4v3  
aeM+ d`f  
隆昌谱与该宗支谱相比,错记漏记的仅仅是把清晨记为清辰,把彩生记为宗生,把清亮娶袁氏记为娶彭氏,另外少记了清玉幼亡的石姐,清华出家与过继的4子,记载科生妣张氏生5子外迁,是把桂生误为科生,另外缺漏了科生娶廖氏生5子,基本属于笔误等小错。由此,不知兴宁族人、隆昌族人和专家网友能否认同隆昌谱与兴宁复新公宗支族谱高度吻合?能否认同隆昌谱确实承继了300年前后广东兴宁多代祖先的可靠信息? kxhWq:[c  
jm/`iXnMf  
o 3P${Rq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3-11-27
M&9+6e'-F  
i5@ z< \  
^9:Z7 >Z  
迁葬隆昌的复采公明载于坭陂汤里霍公世系  以上的比对研究都是以雄彬版主上传余氏家族网余氏典藉的专帖为依据进行的,虽然感到已然找到积学公、敬全公等直系祖先,而且确证了我支隆昌谱与兴宁复新公宗支谱的高度吻合,但是该宗支谱记载敬全公“生子二复完、复新”,对部分隆昌余氏接受已经实现认祖归宗仍然可能形成障碍。而该专帖的第一页对坭陂汤里霍公世系的记载止于复完公,第二页及以后究竟有没有隆昌余氏开基祖汝彰公的曾祖父复采公?有没有他的祖父启捷公?有没有他的父亲睦恭公?甚至有没有汝彰公本人的记载?这些都不得而知,从而产生急迫强烈的期盼。 tJ$_lk ~6q  
4zFW-yy  
#5o(h+w)  
终于,获赠的兴宁余氏族谱通过快递到手了,迫不及待地翻到坭陂汤里霍公世系的第二页,详见下图: z9Rp`z&`E  
0{-q#/  
[attachment=33495][attachment=33495][attachment=33495] 8[{ Vu0R  
Se =`N  
图中十分简洁可能意味着缺漏颇多的如后记载展现在眼前:“十世祖复新公坭陂汤里寺背立居。  十一世复彩公后裔解元。 十一世云发娶陈氏。  十二世未详  十三世其监大学生,娶氏,生子一南辉。 十四世文桂娶氏,生子二福隆、福璋,”一直到十六世,基本是一世一行,少者几字,多者20来字,其中“十一世复彩公后裔解元。”对隆昌余氏认祖归宗真正是特大好消息!其字数虽少,但价值千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我支余氏族谱中由承儒公详细备载的汝彰公传载明,汝彰公在隆昌南街棺材铺获利更丰时其父睦恭字沐躬公来隆,之后汝彰公第一次返回兴宁“以竹几作輿徒步数千里”接母亲到隆昌。第二次回返兴宁是“家道日隆”,将其祖父母启捷公与妣刘氏、曾祖父母复采公与妣朱氏的骸骨“携归”,“延肖国师”安葬隆昌城边朝天寺。隆昌谱还记载复采公长子启千公“迁葬隆昌界牌盐井边,子孙隆昌立业”,在隆昌很可能还有定居或居住过一段时间的汝彰公兄弟及其裔孙,因此复采公墓地成为隆昌多支余氏开展清明祭祀的要地,现在许多老年人都知道复采公。对于隆昌多代祖辈长期祭祀过的复采公出现于兴宁坭陂汤里霍公世系谱,又有较为完整的复新公宗支谱旁证,无疑将十分容易认同已经认祖归宗!同时“复彩公后裔解元”也确证了隆昌谱记载复采公三子“启良字元英,武生,丙午科武解元”完全正确,还显示兴宁坭陂汤里霍公世系谱所载复彩公实际是隆昌谱所载复采公的笔误。 j/?kL{B  
ge8ZsaiU  
离线余广琪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3-11-27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