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38阅读
  • 18回复

安徽省六安金寨燕子河文店村“天逊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大俊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05-26
— 本帖被 washington 执行合并操作(2013-12-04) —
在魏魏的大别山,雄伟的天堂寨,响洪店水库的上游湄河流域,居住着一支勤劳而勇敢的氏族——从江西瓦宵坝迁来的余氏裔孙,在此生存繁衍了三百余年。并在六安金寨燕子河文店村修建了“天逊祠”。 *]eZ Y  
bn`zI~WS  
这座祠堂距今近两百年了,经历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著名的五星县起义暴动的总指挥部,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椐地的第一所列宁小学,(现在依然是金寨县的第一红军小学,[新建在祠堂右侧])。文革时期,毁掉了祠堂所有的内部设施,所藏古藉宗谱悉数烧毁。不幸之万幸,祠堂主体犹在,早在2006年,在余良功,余玉振,余有来等宗亲的主持下。阖族捐款集资,进行了室内维修。使之成为湄河余氏子孙,祭奠祖先,家族联宜,族内文化信息交流等活动场所。 CHU'FSq!  
!kcg#+s91  
祠堂乃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门头“余氏宗祠”四个大字。古朴端庄,浑厚有力。还有原始的“列宁小学”牌匾依稀在目。当年的石狮。石鼓。早已不知去向。所以门前显得空荡……祠堂一进三重三天,第一重中间为大厅左右是餐厅,第二重右为厨房,左是保管室,第三重是大殿正中是神龛。我祖的栖息之所,一座座祖宗牌位,庄严肃穆。神龛的两侧是自由余起的繁衍示意图。大殿的两边墙壁悬挂着一块块大理石碑,上刻余氏家规,家训。祠堂管理等规章制度,余氏名人贤达,功德碑文……  d!t@A  
Pc7: hu  
我来到天逊祠,不由得产生对我祖的赞叹!这座祖祠历时两百年,经历了战乱和十年的动乱,几经兴衰而得以保存,这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每年的十月初一,大多湄河子孙会聚集在这里,缅怀祖先的恩德,追忆先人的功绩,畅叙家族之情感,交流我族发展之信息。亲情的纽带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8PFw\zw  
在魏魏的大别山,雄伟的天堂寨,响洪店水库的上游湄河流域,居住着一支勤劳而勇敢的氏族,___从江西瓦宵坝迁来的余氏裔孙,在此生存繁衍了三百余年.并在六安,金寨,燕子河,文店村修建了"天逊祠".这座祠堂距今近两百年了,经历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著名的五星县起义暴动的总指挥部,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椐地的第一所列宁小学,(现在依然是金寨县的第一红军小学,[新建在祠堂右侧]).文革时期,毁掉了祠堂所有的内部设施,所藏古藉宗谱悉数烧毁.不幸之万幸.祠堂主体犹在,早在2006年,在余良功,余玉振,余有来等宗亲的主持下.阖族捐款集资,进行了室内维修.使之成为湄河余氏子孙,祭奠祖先,家族联宜.族内文化信息交流等活动场所,祠堂乃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门头"余氏宗祠"四个大字.古朴端庄,浑厚有力.还有原始的"列宁小学"牌匾依稀在目.当年的石狮.石鼓.早已不知去向.所以门前显得空荡..祠堂一进三重.三天井第一重中间为大厅左右是餐厅,第二重右为厨房,左是保管室,第三重是大殿正中是神龛.我祖的栖息之所,一座座祖宗牌位,庄严肃穆..神龛的两侧是自由余起的繁衍示意图.大殿的两边墙壁悬挂着一块块大理石碑,上刻余氏家规,家训.祠堂管理等规章制度.余氏名人贤达,功德碑文....我来到天逊祠.不由得产生对我祖的赞叹!这座祖祠历时两百年,经历了战乱.和十年的动乱,几经兴衰而得以保存.这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每年的十月初一.大多湄河子孙会聚集在这里,缅怀祖先的恩德,追忆先人的功绩.畅叙家族之情感.交流我族发展之信息.亲情的纽带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以上由余钰稍做修改,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IebS~N E  
.vv*bx   
wB)+og-^1f  
图片资料来源:《承德晚报·教育周刊》七一特刊  2011年7月1日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2条评分威望+2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3-05-29
thinfo 威望 +20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3-05-26
余大俊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5-26
走进瓦屋基村里的 “列宁小学”
~t${=o430  
nG},v%  
  1924年1月,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永远地闭上了他那睿智的双目,安卧在莫斯科红场的水晶棺里。然而,他的《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理论,却如一夜春风,传遍了世界各地。在安徽最西北的大别山区金寨县境内,一批内心被理论点燃得热血沸腾的知识青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在汤家汇镇笔架山农校里成立了“青年读书会”,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个以“列宁”命名的小学在那里悄然建立起来,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让革命理想的星星之火,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迅猛燎原…… ?79SPp)oo  
  这是一条迄今为止笔者所走过的最偏远、最原始、最艰难的道路。金刚台,又名石额山,坐落在金寨县汤家汇镇西北部,主峰海拔1584米。西北蜿蜒至河南省商城县,故当地俗称商南城。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顺主峰西下,有约一平方公里的平顶山,这便是与主峰对峙的平天铺。若是万里晴空,站在平天铺远眺,可见商城县楼顶、鲇鱼山、梅山水库及玉带似的史河与长江河;若是夜晚四处眺望,梅山县城、商城县城的万家灯火也可尽收眼底。全国仅存的两所“列宁小学”之一(另一所在湖北的麻城),就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屋基村境内,其前身是1929年由红三十二师创办的“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迄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其光辉的历史已录入《中国教育大辞典》。现为六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及安徽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IxhSI^  
  据史料记载,1929年,红三十二师建立中国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后就开办了这所列宁小学,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把教育文化事业建筑在广大工农群众身上,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开设有语文、常识、音乐、体操等课程。当时由五星县(今属金寨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周德谦亲自担任列宁小学的第一任校长。 六安县苏维埃政府小学教师,在1932年编印的《常识课本》上,就曾这样记述:地处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镇闻家店村有一所红军小学——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红军小学。该校原名闻家店天逊小学,1929年当地的西镇暴动胜利后改为列宁小学,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红四方面军撤离根据地,列宁小学被迫停办。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列宁小学旧址余氏祠中恢复办学,更名为闻店小学,现如今又改回“列宁小学”。 +(z_"[l"  
  为了能很好地参观一下被保留下来的列宁小学,2012年4月27 日,笔者驱车从高速路上下来,花了3个多小时才赶到这里。接近列宁小学时,远远就能看到金刚台那裸露在山顶的巨型灰色岩石。列宁小学就位于金刚台南麓,校园建在四面环山的一块相对平整的平地上,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走近学校的大门,就看到门楼上刻有“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字样的牌匾,据说原有的那块带有同样字样的校匾,现已被作为珍贵文物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里。 lTV@b&  
  当年在这个大别山区的瓦屋基村,汇集了来自河南、湖北和安徽本土的大量有知识、有觉悟的先进青年。正是他们的前瞻意识,使得当时鄂豫皖根据地里临时政府已显雏形。当年从列宁小学走出去的人当中,就有5位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他们是邓忠仁、程明、陈培毅、吴作启和周纯麟。巧的是,笔者在上海警备区服兵役时,周纯麟就是当时的司令员,他到海边看望战士的清瘦儒雅的身影,尽管过了40年,但仍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周将军在回忆录里曾记录了他从一个扎纸工来到列宁小学学文化,并由此结识了共产党人的经历。当第一次大革命低潮时,他的革命引路人、自己的亲三哥被敌人杀害,家里房屋被烧,年仅十多岁的他毅然投奔了红军。正是在列宁小学打下的一点文化基础,使他后来成为国防建设中的一位专家,先后在机械化师和炮兵部队里担任过重要职务。 -[zdX}x.:  
  在汤汇镇镇长彭洪炎和小学校长赵峰的陪同下,我走遍了老校区。赵锋校长介绍说,这个校园一直使用着,直到几年前列宁小学才搬到紧邻的新校园。过去这个学区是一个大四合院。四合院前面是一个正庭、门楼,中间是一个两层的土楼,东西两面是对称的教室,后面建的是图书室、办公室还有仪器室。由于年久失修,后来靠西边的房子倒塌了。 *`+<x  
  原本校园的门楼是周氏家族的一个祠堂,共有三进,目前只有大门的门栏和门前的石鼓是“原装”的,尽管战火焚烧了大量的房屋,甚至二进的戏台也找不到一丁点痕迹,但一进校门就有几棵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可以想像出当年这家祠堂的规模。在陈列室里,展示着当年的老师为提倡男女平等而编的“妇女歌”,歌词朴素无华,使用山里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读书歌”等等,当年红军的官兵就是从这些浅显的语句中,渐渐地懂得了革命道理。列宁小学第一任校长周德谦,在牺牲前曾告诉过他的同伴,当年占用周氏祠堂办学校,使他与旧势力彻底决裂了,但是他死而无悔。当一个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时,居然能想到大多数穷苦人的命运,关心着他们受教育的事情,并不惜把自己的祖上祠堂都贡献了出来,这不是共产党员还会是谁呢?我想,那时的共产党人就有那么多追随者,恐怕与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无关系。
yN9$gfJC^  
  采访中,不断有孩子笑嘻嘻地在周围不停地玩闹着。赵锋校长自豪地说,尽管学校硬件、软件都还赶不上城市里,但在金寨县的68所村级学校中,列宁小学学生人数最多,有近500人,至今人数仍排在第一位。1999年,这所小学在紧邻老校园的地方推平了半座山,整出一块平地修建了新的教学楼。2003年,新校园投入使用。赵锋介绍说:我们现在这个学校的规模是挺大的,有8个教学班,有16位教师,从一到六年级,五、六年级学生全部都是住校生,周围大概有5公里之内的学生全部都到这个学校来上学。 现在社会各界对我们都很关注。外面有很多友好人士还不断地向我们学校捐款、捐物。 d,Cz-.'sOf  
  希望工程的代言人、金寨最有名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她已离开了大别山区多年,她仍记得当年每一位老师和他们教学时的每一个细节,她现在每年都要作为爱心使者为山区里的孩子鼓与呼:“我真心地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些目前还没有走出贫困的孩子,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巨大的潜力,一旦迸发,将会为中国的建设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MtpU~c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地赶上了世纪之交,赶上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好时候,但我们千万不能忘了,那些在我们前面为今天的成功作了铺垫的人们。 %uGleY]~  
  列宁小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将会继续向世人证明他的强大生命力! LN@E\wRw{r  
U8-Q'1IT&  
图片及文字资料来源:http://www.changdu360.com/Magazine/Text/11995132-D8D0-4C5D-9AEC-E26DDBF051A9-2013-2-11.html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5-28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05-28
感谢家族网站,感谢宗亲余策忠先生对我大别山湄河余姓的关注,我处,偏居一禺交通信息闭塞,家族网站在宗亲们的努力下办的轰轰烈烈,我现在才找到家门,在今年的十月初一,天逊祠的第五届庆典时,家族联谊会或家族网站来人参加,或能通过视频给我们讲几句话.我们将会受到巨大的鼓舞.我回届时邀请.
余大俊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5-29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离线余复东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5-29
离线罗田余斌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6-01
[s:206  你们与汤汇的余第勋有联系吗?
良善开科地,登本世源长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6-01
回 6楼(罗田余斌) 的帖子
谢谢宗亲.没有联系我们多与双河余姓打交道比较多,我们县医院有位叫余第龙的宗亲可能是深水河的.您有他的联系号码吗?
余大俊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10-04
      大别山湄河天逊祠后殿 _K*\}un2  
  神龛整齐的排放着列祖列宗 />2A<{6\=P  
  的牌位。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13-10-05 13:57重新编辑 ]
余大俊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10-05
   天逊祠是大别山湄河余氏总祠 b Q9"GO<X  
坐落于金寨燕子河文家店,当年 c^dl+-{Mc  
的列宁小学,直到2008年,政 0%&fUz36E6  
府归还余氏时,已残破不堪,湄 x=)30y3*;  
河余氏宗亲集资捐款,作了简 kw-Kx4 )  
单维修,作为余氏家族祭祀庆 u%gm+NneK  
典等活动场所,到目前为止, $.3CiM }~  
已经举办了四次,第五次祭祀 d)17r\*>I  
庆典,正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5@%=LPV  
并于十月初一举行,欢迎余氏 ezq q@t9  
宗亲和出嫁姑娘届时参加。 P". qL 5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13-10-05 13:54重新编辑 ]
余大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