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85阅读
  • 7回复

余氏家族元初就落户泰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07-12
明初迁泰兴的还有中国著名诗人流沙河的祖先余昇。余氏家族元初就落户泰兴,由于元末战乱的影响,余氏家族曾远走他乡。后来,其中的一支由安徽返回泰兴余家湾的老宅。余昇的后裔以后修谱时却杜撰了一个昇公先世原籍邳州,或云徽籍,因宋南渡,遂负笈书剑迁徙延令村北,见景色灵秀,风俗沌美,故为之卜择兹焉的故事。据余氏宗谱记载:余昇生于元大德九年(1305),殁于明洪武七年(1377),与宋南渡的1127年相差200余年,就足以证明其南渡来泰之言为虚,是明初回迁的(清道光二十五年余氏族谱,余元华、余锦辉较理)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7-12
《湖广填四川》读后 2Gaa(rJ5o  
rK]Cr9WM  
2004年12月13日 13:58
_#8RSr8'y  
  现今社会,人趋实惠,多无兴趣了解历史真相。特别是这一类移民史,不见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尽说艰难处境中的劳苦生涯,更不容易吸引读者。肖平自甘冷落,意欲唤醒川人年轻一代,知晓先人奋斗过程,重温吃苦耐劳精神,以期历史资源古为今用,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坚强我们的人生态度。美意如此,予甚嘉之 RxWVe-Dg  
   yx&51G$  
  从成都迁回金堂县城(今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我上四岁,已能记事。印象有终生难忘者,一是从西街拐入槐树街口,遥望老家门墙内的五棵大槐,浓荫可爱,上有栖鸦聒噪,二是八字墙的门口,阶下铺以石板,两旁码着石条,以利雨天行走,三是大小两个院坝,有树有花,石缸养鱼,两庑与环廊,大厅与中堂,高悬大匾十张以上,有榜书金字“勤俭家声”“耕读传家”“乐善好施”“高谈转清”“紫微高照”“堂高燕喜”“鸾翔凤翥”“美轮美奂”“山海年长”“国恩家庆”等等,四是正堂的神龛桌甚高,当中供奉“余氏堂上高曾远祖之位”木牌。左右对联一副,也是木刻金字。上联“九江开世泽”,下联“四谏起家声”。我的那些高曾远祖们仿佛都端坐在神龛桌上,从今排列到古,一个接续一个,愈退愈远,一直退到四千年前“禹疏九河”为止。噫,你会疑问:“难道夏禹王姓余吗?”答:“他的太太是涂山氏。涂字的古写是余字底下两个山字并排,可知涂就是余。”如此说来,看那上联便知我们余姓认夏禹王为姑爷了。下联说到北宋仁宗年间欧阳修、富弼、蔡襄、余靖四位直声满天下的谏议大夫,那余靖正是余姓的祖宗。原来我家血缘可以上溯伟人名人,沾姑爷光,也算“天潢一脉”。看看这来头,也就很不简单了。幼孩的我就是这样想的。 .j<]mUY  
   TOXfWEU3>  
  后来我七八岁,长辈告知,金堂县北门外大小寺那一带姓余的是我们的本家。那年的清明节到那里去祭祖,眼见男丁挤满祠堂,其数上百,几乎尽是乡下农夫,使我深感意外。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子弟,细皮嫩脸,衣着光鲜,仅占现场余姓子孙后裔十分之一罢了。祠堂石碑记载明白,我们的远祖其实是农夫,是胼手胝脚,鹑衣百结的农夫,不涉谏议大夫余靖,更牵扯不上夏禹王。对联在说谎,这可耻的虚荣! ,a]?S^:y]  
   (~wqa 3  
  许多年后,我都老了,整理族谱,方才发现我们余姓子孙也是移民后裔。从我这一代向上推,第八代余良(或余良正)来自“扬州府泰州县大圣村军旺庄余家湾”。其地在今江苏省泰兴县军旺镇的乡下。名曰湾,想系河湾处吧。良公(或良正公)出身农家,任职武官。康熙初年奉调四川成都,见城市已全毁,便辞职为民了。先移家资阳县,后迁居彭县隆丰场化成院侧,在此终老。其子余允信迁居金堂县外北大小寺,等同“湖广填四川”移民,插占百亩,娶得本乡黄姓女子为妻,协力垦荒。夫妻二人砍伐荆榛,耕田引水,栽秧打谷。又植一长排柏树苗,移葬父母遗骨于此。我七八岁来祭祖时,柏树早已成林,葱葱茏茏,远远就能望见,蔚成乡土风景。 };jN\x?&q  
   # ,_u_'C*!  
  农夫余允信算是金堂县我们余家的一世祖。他有二子,余绍唐行医,余绍虞读书。传到孙辈,余怀管理家业,人丁兴旺,田产增至千亩,虽已致富,犹勤劳作。又传到曾孙辈,其中余纯笏迁居金堂县城,修建槐树街的余家大院。时在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六年了。 4UvZ)^r  
   hp7|m0.JW  
  在肖平的这本《湖广填四川》书中,类似余允信这样的外省移民,举例甚多,事迹曲折有趣,往往悲壮感人。其间尤以第三第四两章最为精彩。移民过程之艰难困苦,创业成功之欢笑豪情,具体交代,生动陈说,史实确凿,文情两茂,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比较起来,我家故事就显得苍白寡趣了。然而不揣冒昧写出,以附骥尾,实欲提醒读者,你家神龛上的说词,对联也好,挂匾也好,多不可信,宜详察之。拿匾来说,李姓总挂“紫气东来”,未必皆是老聃后裔;陈姓总挂“妫遗风”,未必皆是虞舜族人;冯姓总挂“大树家风”,未必皆是将军子孙;曾姓总挂“三省堂”,未必皆是孝子后人。凡我川人,绝大多数都是移民远祖,当初尽是穷苦农夫。发迹之后,不免多方掩饰,强认伟人名人为自家的祖宗,这是常有的事。许多人和我从前一样,不知自身之为移民后代。他们见自家的父辈祖辈都有知识文化,就以为出身于“书香门第”,遂忘了清朝初年背着破麻袋,担着烂棉被,晓行夜宿,跋涉在湘西入川路上的“一世祖”,这真不应该啊。  SVs_dG$  
   2Mvrey)  
  说起这条“湖广填四川”的道路,万分有幸,鄙人走过,就是从湘西吉首到川东酉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扩宽了的湘川公路,车到三角地(此系地名),湘西友人介绍说:“湖广移民走到这里,要作最后选择。前面路分岔了,右去四川,左去贵州。”听他这样说,我立刻想道:“远祖留迹于此,向右去了。如果他病死在乱山中,就不会有我坐在车里了。”此时满怀感恩之忱,看清自身在历史长河中何其藐小,一芥一屑,偶然存在而已。 _Wp{ [TH  
   #W'HR  
  现今社会,人趋实惠,多无兴趣了解历史真相。特别是这一类移民史,不见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尽说艰难处境中的劳苦生涯,更不容易吸引读者。肖平自甘冷落,意欲唤醒川人年轻一代,知晓先人奋斗过程,重温吃苦耐劳精神,以期历史资源古为今用,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坚强我们的人生态度。美意如此,予甚嘉之,愿以拙文代序。
7- ] as$  
 选稿:一凡  来源:文汇报  作者:流沙河  [email=shzuojia@eastday.com][联系我们][/email]
    : $Y9jR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7-13
    流沙河先生祖籍江苏泰兴(一)
    按语: sK=}E=  
        偶尔搜索,在西祠胡同《老龙河的角落》,发现汪念先先生此文,考证四川流沙河先生祖籍江苏泰兴,那就是俺老乡呢! LDy<k=;o  
        以前在《随笔》常常读得流沙河先生随笔,1995年购得流沙河著《流沙河随笔》,对其中《锯齿啮痕录》感叹犹深,2001年在仙林大学城教学楼下书摊又购得《流沙河短文》,幽默戏谑的笔调中见其思想之深刻。今年在当当网购得《流沙河认字》,其中对古文字的解说,比有些文字研究专家的解说更令人折服。 UU}7U]9u  
        今将汪念先的文章郑重转贴于此。文中所述对历史具有精深研究的张定先生,原本是机械工程师,却笃诚执着于家谱和泰兴历史研究,精神感人。张定与俺中学同学,都是“文革”间泰兴中学老三届,他比我高几届,又是两巷相邻的泰兴县城人,转眼一瞬,彼此已是几十年未曾见面。 td-3h,\\  
    {sv{847V  
    芙蓉秋梦圆龙河 ]&i+!$N_  
    )yb+M ez  
    作者:汪念先 VAYb=4lt  
    fRg=!<#%  
            芙蓉秋梦圆龙河——流沙河泰州寻根始末[一] a~^Srj!}x  
           c! H 9yk  
        当代文坛,有个著名诗人笔名叫流沙河,其人性格刚直、命运坎坷、诗作隽永。1948年他上高中时就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1957年1月参与创办《星星》诗刊,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歌界、文学界所瞩目。著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老成都》等著作。网页上说:流沙河,诗人、作家,本名余勋坦, 1931年11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金堂县。毕业于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1950年任《川西农民报》副刊编辑。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编辑、《星星》编辑。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然而,走进沧桑的岁月深处,拂去飘忽的历史烟云,我们发现,流沙河的祖籍竟是江苏泰州,确切地说,是泰兴城北老龙河边上的商井村。 ,i ++fOnQ  
        最先提出祖籍泰州的是流沙河本人。下面是泰州日报记者和他的一番对话。 G\Q9IcJ0dY  
           [7"}=9  
        记:一度泰州的报纸连续报道了您寻根问祖的事情,当时您的祖辈由泰州迁往四川是怎样一个情况? /?zW<QUI  
           j=.g :&r)  
        流:我生于1931年,家在成都市的北郊外,距离成都市只有近十华里。我的祖先,根据族谱的记载,是三百年前的康熙初年,从江苏扬州府泰州县大圣村军旺庄余家湾迁到四川来的。迁来的那个祖先,名叫余良正,生于1631年,正好比我大整整三百岁。和一些移民略有不同,他是一个小小的武官,是上面调他到四川来的。当时四川经历了张献忠两年多的统治和十多年的战乱,已经死掉了很多人。调他来,他就带着他的四个儿子来了。到了成都以后,大失所望,发觉成都已经一片荒芜。他去报到,连衙门都找不到,而且生活又非常困难,他就到了成都北郊的一个地方,就是后来的彭县,现在的彭州。我的这个三百年前的祖先,就这样离开了知府,离了职,去当了农民。他的四个儿子中,有一个叫余允信的,就到了当时的金堂县甘泉乡。那里经过天下大乱嘛。张献忠屠蜀以后,地广人稀,走十里路都看不见一个活人。他就到那里去,根据政策,一个人可以占一百亩田地,他就去把它占了,然后在那里住了下来,垦荒。那么,从他在那里住下来当农民起,数到我这一代就是第八代。 '=TTa  
           9|K*G~J  
        记:您什么时候知道江苏泰州是您的祖籍地的? y=o=1(  
           f Lk"tW  
        流:我童年的时候,在那个乡下有一个余家祠堂,祠堂里面有一个石碑,这个石碑上刻的内容,就说余姓先祖系从扬州府泰州县大圣村军旺庄迁来,当时我还是小孩子,也没有在意什么,就只有这一句记得。这碑早已经毁了,找不到了,现在那个乡下,还有很多姓余的和我是本家,这一段历史,我们这一群姓余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说得清,他们也从来没有回到泰州大圣村军旺庄去寻过根。 pa] TeH  
           X"J%R/f  
        记:是什么触发您产生了寻根这个想法的? >1XL;)IL>  
           mahi7eU P  
        流:我是由于人老了,所以就要思考,我从哪里来?因此在十多年前,我就托过泰州的原非先生,原非先生当时给我寄过东西嘛,看见泰州这个地方,我就给他写了一封信,请他帮我找大圣村军旺庄。后来他回我的信说,他用了一个星期天,到地名办公室去问,地名办公室的人告诉他,说有一个军王庄,然后他又去了军王庄,当时他把这些信息告诉了我,你看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啊。又过了许多年以后,我觉得我们这里姓余的这一族人,他们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查找了,而且他们也希望我来做这个事情,何况我也把我余氏已经残破的族谱,给重新整理出来了。几年前,我就多次说我要亲自到那里去找,后来呢,始终没有成行。 $wXih#7  
           )n7)}xy#z  
        记:是什么原因没能成行呢? F9D"kG;Dk  
           T.euoFU{Z  
        流:我知道寻根这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别人告诉过我,从前的泰州后来分成了好几块,好几个县市,那么我到哪儿去找呢?何况语言又很隔阂,因为我呢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成都话,如果我到了家乡,去那里查问,可能他们就听不懂了。我也接到过家乡的几个电话,家乡的话很多我都听不懂。这件事,家乡的报社如此重视,让我非常感动。家乡以这种敞开的胸怀,欢迎一个三百年前游子的后代,我很是感谢。 NQ3|\<Wt  
        事情还得从2005年说起,那年的11月份,围绕流沙河的寻根,在泰州掀起一股热潮,其始作俑者是姜堰市第二中学语文老师、诗歌爱好者吴向洋。 ~g96o81V  
           D1~^\)*  
        2005年10月8日,吴老师将他的诗集《回眸一笑》寄给寓居成都的流沙河,恳请他拨冗为自己写几个字。当月底,即收到蓉城飞鸿。手捧先生的回函,吴老师激动万分,剪开信封一端,抽出信函。老先生太珍爱他的手迹了,最外层护着白纸,揭去,见宣笺两页。宣笺印有套红的竖排的指示线,暗闪点点金光;信由右向左、由上而下书写,落款处钤印一方;苍劲的毛笔字,大写的字较多,不加标点,每个字有食指那样大。字隐学问渊源,文显追述深切。老先生信上写了什么?首节末尾均说有一事要劳吴老师协助。吴老师感到惊讶,细细读来,却是大话家常: "x.88,T6  
           `i{4cT8:  
       “吾家八代前之远祖姓余名良正,康熙初年自扬州府泰州大圣村军旺庄迁入四川,”信无标点,看了两句,吴老师惊不自持,“三百年来子孙后代与故土失却联络。我今年七十岁又四了,想念三百年前之故乡。去年托人打听说,现有军旺镇在姜堰之南黄桥之北。”吴老师缓了缓神,继续读,“请你再帮我调查是否如此。吾家族谱记载,军旺庄、余家湾为远祖墓茔所在,不知今尚有此余家湾否?尚有余姓族人否?……” v @_?iC"`  
        展信之初,没见到老先生题赠,吴老师不无遗憾。但当他读完老先生的信,却意识到:这是一颗情牵故乡的沧桑游子的博动之心,是一只踏露穿云饱含热望和使命的飞鸣之鸿,是一段拂拭烟云椎心泣血感慨万端的文坛插曲。吴老师坚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于流沙河的介绍,迟早要加上“祖籍泰州”的字样。 kOzt"t&  
        老先生拳拳东望,殷殷重托,寻思数日,吴老师决定求助于《泰州日报》。 }W)Mwu'W  
           )[RpZpd`*  
        11月中旬,吴老师来到《泰州日报》总编室,拜访一贯平易近人的陈社部长。用不着陈述,先递上流沙河先生的信,学养深厚的陈部长边看信边说:“哟,流沙河,有名有名,是名人呀!”看完信,陈部长朗声说道:“老先生言之凿凿,所言不虚,我们有责任帮老先生找到根本家乡。虽说时移境迁,定有难度,但泰州毕竟就这么大。行,你将复印件放在这儿,我来想办法。” l+'`BBh*]  
           IFkvv1S`  
        为了进一步核对情况,《泰州晚报》地方新闻版的责编许明和远在成都大慈寺路30号的流沙河本人取得联系,老先生在电话中说:“我现在越来越老了,思乡的情绪却越来越浓,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到祖籍地看一看。”电话这边的许明责编听了,为之动容。 u<J2p?`\&`  
           ]r]+yM|  
        按照流沙河提供的线索,晚报记者找到泰州市公安局,但目前泰州没有叫“军旺庄”的地方,只有开发区寺巷镇有个军铺村。 939]8BERt  
           /7S-|%1  
        泰州市史志档案办一位工作人员说,大圣村军旺庄可能是历史上的称呼,目前已不复存在。他们建议记者到市民政局地名办查询。 8dYk3 sk  
           |q9,,i}!  
        泰州市民政局地名办工作人员倪劲松找来了《江苏省地名录》。记者仔细翻阅了每一页,也没有发现流沙河所说的地址。随后,倪劲松拨通了姜堰市民政局地名办的电话,一位姓陆的工作人员称,此地名可能由于历史变迁,已经改名,应该在姜堰、泰兴交界处这一带。泰兴市政府办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也答应帮忙查找。 V%VrAi.  
        11月22日,《泰州晚报》刊登了《诗人流沙河泰州寻根问祖》一文,希望知情的读者积极提供线索。文章发表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当天,市有关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重视此事,帮助流沙河先生了却多年心愿。不少热心读者也给晚报打来电话,积极提供相关线索。文章发表的当天上午11时许,晚报新闻热线接到一位姓崔的先生打来的电话。崔先生说,几年前,他在开发区寺巷镇工作,听说当地有一个叫军王庄的地方,有可能是流沙河信中所说的“军旺庄”。根据崔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踏访了开发区寺巷镇“军王庄”,辗转找到“军王”村八旬老汉祁凤阳,祁凤阳老人是解放初期“军王乡”的第一任乡长,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祁凤阳老人告诉记者,解放战争时期,大军过江前曾在他们村驻扎过,“军王”由此得名。他没听老一辈人说过村庄曾经叫“军旺庄”。目前,“军王”已经和本镇的“军甫”村合并。 3m?@7F  
            rytGr9S  
        当天下午,晚报热线又接到一位姓戚的先生打来的电话。戚先生说,流沙河在信中说的“大圣村”,会不会是泰兴的“大生”呢?记者随即与当地取得联系,当地有关负责人答应帮助查找。 iDyMWlV  
           ..v@Q%  
        泰兴市黄桥镇一位姓余的读者来电说,黄桥镇有个余家庄,这里的村民祖先系700年前从苏州迁入。如果流沙河知道自己家的祖籍堂号,他愿意协助查找。 KY;uO 8Te  
           nph7&[xQI  
        姜堰市一位姓邓的先生来电说,姜堰市寿圣村以前叫大圣村,会不会是流沙河的祖籍?市区一位姓帅的读者也来电说,姜堰鲍徐有个东汪庄,有姓余的,可能与流沙河有关。 EN5G:hD  
           %Q>~7P  
        泰州市图书馆特藏部颜萍主任和几个同事连夜翻阅有关资料,发现道光《泰州志》上有大圣村的记载;泰州城东南隅有“军王庄”。同时,她又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泰县地名录》中查到,原来的寺巷公社有一个小王庄,曾用名小旺庄;另外,还有一个大王庄,曾用名大旺庄;而在该地名录同页,还有一个军王庄,也在寺巷公社。 KqG/a  
           e|OG-t[$*  
        颜萍说,古时,好多地名音相近时,多有通用现象。“军王庄”很有可能就是“军旺庄”。 ?[NTw./'7A  
           5Xq.=/eX  
        兴化市图书馆专门研究谱牒的张培元先生来电说,他曾经帮助不少历史名人的后裔,查找到他们的祖先,如宋朝名将杨六郎,明代将军史可法等,他有信心帮助流沙河先生找到在泰州的根。 '>S8t/  
           )f:!#v(K  
        张培元立即赴寺巷镇军王庄走访排查,另外,他将另一条寻根线路放在泰兴市黄桥镇的余家庄。因为黄桥余家庄有很多人姓余,从余氏谱牒中,可能会发现流沙河祖籍的线索。 OLd$oxKR  
           nEa'e5 lg  
        姜堰市、泰兴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得知流沙河先生寻根问祖的消息后,也已经展开行动,积极帮助排查线索。 ,]>`guD V  
           *BP\6"X  
        泰州晚报将家乡人民热情为流沙河寻根情况告知远在成都的老先生,流沙河复信表示“十分感谢”,同时,他在信中说:“寺巷镇之军王村(庄)值得追查,看是否有余家湾地名……”他还指出,“解放战争时期,大军过江前曾驻扎过,军王由此得名的解释不妥,因为道光年间就有军王。” EnsNO_"e|  
        热线电话不断,记者热线跟踪。许明、冉洪斌、黄欣雁、程越华,辛苦了一群敬业守责、乐于奉献的新闻人。 ,& pF:ql F  
           ]Pg?(lr6)  
        忙活了近一个月,他们得出结论:欲在某一个地段同时认定“大圣村、军旺庄、余家湾”,将三者串成糖葫芦,看来没有希望。 \I o?ul}za  
           dBD4ogo1  
        泄气只有一刹那,以热情、敏锐、多慧作为职业特点的记者们绝不会放弃。 TckR_0LNV  
         hvv>UC/  
        早在消息见报之初,泰州市委宣传部就非常重视,希望泰州晚报把这件事情好好抓下去。泰州的土地孕育了一代代的文化名人,胡瑗、王艮、柳敬亭、郑板桥、梅兰芳……固然是四川金堂的风水哺育了流沙河,一旦帮他寻到根,早在五十年代就以《草木篇》享誉当代文坛的大手笔,泰州人应该引以为自豪。而且,通过为老先生寻根,可以带动泰州对近代历史的关注、开采和构建。 9rvxp;  
           Xy(SzJ %  
        身兼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泰州日报》总编辑的陈社总指挥,把一群为寻根竭智尽力、能征善战的部下召集起来,为他们鼓劲,末了还是那句话:虽说时移境迁,定有难度,但泰州毕竟就这么大,换换思路,遍访民间的谱牒人士,定会柳暗花明。 4Xb}I;rM  
           BNKo6:wy  
        陈部长一席话使在座的人眼睛一亮,是啊,是该换个思路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数以亿万计的芸芸众生,草民百姓,都在默默无闻地以修族谱、建祖庙等多种形式,书写着自己的平民史册,勾勒着人类文明进化的轨迹。连续几千年的谱牒文化,以藏典于民的特殊方式传承至今。所谓“国有正史,地有方志,家有族谱”,正是这种社会历史形态和文化特色的高度概括。因此,族谱是宗族血统的标志,是载录血缘宗族的发祥渊源、繁衍播迁、盛衰荣辱、传承世系及具社会功业和文化特色的文献典籍,是血缘传承的纽带,寻根认祖的凭藉。它能告诉人们,他们的根在哪里,从哪里来,去向何方。 !6 fpMo  
        从不轻言放弃的寻根人方向更明了,动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他们心里清楚,直到为流沙河先生寻根寻出眉目,才可以对着西方的天空,长长地吁一口气。 ~9ls~$+*  
           @Y<ZT;J  
        这时,泰州电视台的戴中明主任向记者们推荐了近年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搜集、收藏、整理、研究泰兴家谱的张定夫妇。张定是北宋关学领袖张载的后裔、电气工程师、是入选泰州人才库的技术专家,但夫妇俩业余却偏爱文史哲,钟情地方史,相关著述近百万字。年青的女记者程越华是泰兴城北商井村人,获知这一线索,她通过泰兴市委宣传部联系到张定夫妇,并随即赶到泰兴城内长征路的张定家中。当时,张定夫妇正在忙于协助上海图书馆整理《中国家谱总目》的有关资料,接到宣传部有关领导交办的任务后,夫妇俩围绕三个关键词“大圣村、军旺庄、余家湾”开始查阅相关资料。 Rb>RjHo S  
           ]TZWFL-  
        三天之后,张定先生电话告之,他仔细阅读了光绪十二年版的《泰兴县志》中的有关章节,并对自己收藏的600余册泰兴家谱爬罗剔抉,找出一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余氏宗谱,发现了流沙河始祖的线索。 D"XQ!1B%  
        据此宗谱记载,“升公先世原籍邳州,或云徽籍,因宋南渡,遂负笈书剑迁徙延令(泰兴古称)村北,见景色灵秀,风俗沌美,故为之卜择兹焉”,“其后子孙蕃衍,隶仕籍,建祠宇,故名之曰余家庙”。“延令村北”、“余家庙”,张定夫妇兴奋异常,双眼锁定这几个字,在那上面停了许久。根据这一线索,夫妇俩分别细读余氏宗谱和光绪县志。谱上说余家庙是“在香泉古庵西北”,县志上说这“香泉古庵”在“拱极门北”,“拱极门”是泰兴城的北城门。当年余家定居于此,泰兴北门外有一条大河,叫老龙河,老龙河的特点是九曲十八弯,在城北郊尤甚,余家住在河湾处,取名余家湾也是很自然的了。 WHj4#v(  
           9 8BBsjkd  
        初战告捷,张定连夜翻阅余氏宗谱,他发现,余氏早期墓葬多在“育宁古桥墩北”。这“育宁古桥”张定太熟悉了,是他自己家族七世祖张黼的堂兄张育宁于明正德年间修建的。育宁古桥还有一个名字叫大孙桥,桥边的村庄还因桥得名为大孙村。该桥虽经数次修缮,但据县志记载,至清同治元年尚叫大孙桥。张定认为,大圣村可能是大孙村,由于孙大圣的缘故引起误记。 yt#;3  
           KGLhl;a  
        同光年间,老百姓为纪念曾任工、礼、户、吏部侍郎的泰兴人吴存义在灾年赈灾的丰功伟绩,将大孙桥改名为大生桥,大孙村也同时改名为大生村。然据检索谱牒和实地调查,大生桥附近至今仍有住了若干代人的余姓百姓。 kvVz-P Jy  
           I=Dk'M  
        这些人为什么要从“余家湾”搬到“大圣村”呢? 3EX&.OL!  
        家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到一定的时候,大族支系太远了就要分家。一旦分家,各个小家庭就要盖房子,置办生活用品。虽然是大族,可是分家时也不是绝对的平均,各个支系也有穷有富,于是,各宗各支就要各寻出路。余氏宗谱上就有“九世继宗迁居渡子河余家庄”的记载,还有“芬公迁居黄桥东余家庄”的记载。作为家族早期墓葬所在地,周围肯定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还应有“庄房”,即管理土地的临时居住的房屋。为了就近管理土地,照应墓地,镇守地盘,分家时部分族人从余家湾搬到大孙村应是合情合理的。 GoA>sK  
           u,9U0ua@;  
        张定在余氏宗谱中还发现,康熙初年余氏家族的笫12世至13世发生大量外徙而“生殁失考”,再查有关资料,并向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李吉教授咨询,了解到:明末清初,由于连年战乱,四川人口大减,整个四川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仅有一万六千人(《四川古代史稿》.第444页.蒙默等著)。自顺治年间起,清廷就鼓励移民四川,荒地听民开垦,官给牛种。康雍年间,规定抛荒土地任凭垦种,永占为业。自此以后,四川开始了大规模移民高潮。当时三泰地区不少人家,奉清政府之命,随“湖广填四川”迁入四川, kAQZj3P]  
       “湖广填四川”是一种提法,实际上全国都有,这和流沙河先生的记载是完全一致的。 (G!J==  
           _rh.z_a7w  
        打开泰兴的老地图可以发现,泰兴的余家湾、渡子河、泰州寺巷的军王庄都在两泰官河的边上,因为是 m:<3d]L  
        有组织的移民,是政府行为,因此,一般都有一个集中地方,如********大槐树,苏州的阊门等,而三泰地区的移民集中地就在军王庄,即流沙河所说的军旺庄。康熙初年,小武吏余良正带着一妻数子和余氏家族的部分子孙,沿着两泰官河向北,移至军王庄,与三泰地区的其他移民一道从军王庄出发,辗转迁移,播向四川大地。因而军王庄也就成为余氏族人精神上的故乡,成为维系他们桑梓之情、宗族之谊的根之所在。 {NqGWkGt*b  
        在移民定居与发展过程中,同乡同族之间的扶助与凝聚非常重要,起着劳动协作与社会援助的重要作用,他们之间容易获得互信,往往聚集于一地共谋发展。我们了解到余良正先任职成都,后“迁去资阳县”,“又迁去彭县隆丰场”,几次不厌其烦的迁徙,肯定是为了得到有力的支持,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因为在移民定居的起初阶段,四川的土著旧家与新移民争夺土地是当时的主要社会冲突,康熙年间“湖广入川之人,每之与四川人争讼。”(《清圣祖实录》)三泰地区的移民把祖籍地统一改为出发地军旺庄则反映了在清初四川激烈的社会冲突情况下,移民寻求凝聚团结,结党斗争,组织强势社会集团以保护自己利益的需要。 zQfxw?~A  
           =W^L8!BE'  
        至此,终于把“余家湾”、“大圣村”、“军旺庄”三个地方在同一时空串到了一起。 +34jot.!  
             `.-C6!  
        泰兴“余家湾”,即现今之商井村,为流沙河的祖籍地,“大圣村”是其九世祖迁川之前的居住地,而泰州“军旺庄”为其祖先移民四川时的集散地。 d0,F'?.0|  
           |?W   
        因此,张定认为,这部家谱很有可能是流沙河先生始祖的家谱。 yln.E vJjD  
           N^at{I6C  
        张定把他的研究成果交给许明、程越华,很快,《泰州晚报》于12月18号登出一篇报道,《流沙河祖籍可能在泰兴》,至此,寻根热接近沸点。 Ip-jqN J~  
           J z b".A  
        令人叫绝的还在其后。怎样进一步证实该余氏家族和流沙河的关系呢? 4(IP  
    8A_(]Q  
    资料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bd9910100ksom.html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加分鼓勵!!! 2013-08-16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07-13
    芙蓉秋梦圆龙河——流沙河泰州寻根始末(二)
    作者:汪念先   72aj4k]^  
    z' @F@k6  
        回溯历史就象打捞沉船,张定以学识为舟船,以积淀的谱牒为缆绳,迎着和畅的惠风,将回眸的责任、饱读的自信,悠悠地抛向千淘万漉的近代史深处,打捞出的是一罐裹着绿苔的余姓家族史。 =4G9ev 4  
           8@ b83  
        说出来,简直石破天惊。 mAz':R[  
        为了探求该宗谱与流沙河的关系,张定夫妇将宗谱反复阅读,小书房的灯光每天都亮到深夜。渐渐地,余氏家族的墓葬习俗引起了张定的关注。这是汉族的丧葬习惯吗?难道他们不是汉人? mDtD7FzJ  
        据余氏宗谱记载,自明初至清道光年间,余氏后裔仍保留了大量蒙古游牧民族的习惯,在丧葬方面尤为突出。 E1=]m  
            QHOem=B  
        1.余氏家族保持了速葬的习惯。 ^J?I-LG  
        在泰兴地区,好多大户人家有停柩于堂的习俗。人去世后,棺材在家搁三年才落葬,在张定的记忆中,他的曾祖母的棺材在家中堂屋内搁置了十多年,后来由于房屋社会主义改造才落葬。而余氏宗谱则强调“宜速葬”,“岁久不葬,停柩于家者,其罪甚大。死者不安,生者必不昌矣!”故“断不可以久停矣”。这也反映了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风俗习惯。据了解,这一习俗目前远在四川的流沙河家族中仍保留至今。 3eD#[jkAI;  
           UW!!!  
        2.墓碑。 C,.$g>)MZK  
           |oa 9 g2  
        我们常见的墓碑是立于墓前,上书某公某某之墓,供人瞻仰。而墓志铭有的刻于墓碑背面,也有的另用一石刻制,或埋于地下,或与墓碑同立于神道。而余氏家族是“刻志石:用石二片,一为盖,刻曰某官某公之墓,无官则曰某君某甫,一为底,刻其名字爵里、三代世系、生卒年月、子孙孙女以及葬所,妇人则俟夫葬,与夫同志。葬之日,以二石字面相向,铁束束之,埋于圹前。”圹,棺材也,下葬时,墓碑、墓志铭字面相向用铁束束好埋于棺材前,墓碑、墓志铭人们是看不到的。 lIz"mk  
           <rNCb;  
        3.泰兴人墓葬砖砌的较多,而余氏墓葬“止用灰砂”。 f3h^R20qmO  
           _Uc le  
        4.泰兴人墓地多栽松柏,而余氏墓葬“墓头有木则去之”。 b$[O^p9x  
          为什么余氏家族的丧葬习俗和我们大相径庭呢?利用出差的机会,张定到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查阅资料,仔细阅读了《黑鞑事略》、《草木子》等古籍和《辽夏金元陵》等研究墓葬习俗的专业书籍,确认这些风俗习惯都是蒙古族特有的,都与长期生活在草原上有关。蒙古人盛行土葬,葬地对外保密,“有棺无冢”,地面上不留坟冢等标志。《黑鞑事略》文中载:“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又据《草木子》载:“国制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以千骑守之,来岁草及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约翰•普兰诺•加宾尼更对埋葬死者的习俗做了详细的描述:蒙古人在埋葬他们的首领时,会到秘密的空旷地方去,在那里他们把草、根和地上的一切东西移开,挖一个大坑,在坑的边缘,挖一个地下墓穴,把尸体放入墓穴中,然后他们把墓穴前面的大坑填平,把草仍然覆盖在上面,恢复原来的样子,因此没有人能发现这个地点。 blEs!/A`  
           Mt"j< ]EW  
        象闪电一样,张定脑海中闪现出余氏宗谱中的一个细节: _Gv n1"l  
        余升孙子余杰在明初娶泰兴瞿善之女为妻,结婚时间应不迟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笫二年,即洪武十三年,其子余昶出世。在封建社会中,子女的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元月窗公主的曾孙女就嫁了泰兴望族子弟、后任江西饶州府知府的张忠为妻(其墓志铭石刻现存泰兴朱东润纪念馆)。而瞿善是何许人?明史上记载得清清楚楚,洪武二十六年的吏部尚书。当时明王朝丞相一职刚撤,吏部尚书无形中变为百官之长,成为辅弼政事之重臣,且瞿善深得明太祖信任,朱元璋对瞿善的评价是“宇量宏润,他人莫及”,并对大臣们说:“瞿善,朕之良佐,何患天下不治者!”虽说瞿善和余氏联姻时瞿善还未飞黄腾达,但他决不会将女儿嫁给一个毫无根基的人家。据考,余杰在家中还建有“藏书拙修阁”,余氏宗谱上也说:“居北城之地,则首推余氏”。 XDRw![H,~  
           WW\t<O;z  
        掩卷深思,凭着多年研究家谱的经验,张定意识到这里面可能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蒙古裔”、“瞿善女婿”,张定睡在床上辗转反复,一向睡眠质量很好的他失眠了。突然,阿术、月窗公主、蔡梦祥,几个名字鱼贯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难道他们是蒙古王爷的后代,余杰的王爷府背景才是其成功联姻的保障。 U= QfInB  
        阎祟东著《辽夏金元陵》中的一段论述引起了他的注意,“当然,随着蒙古民族入主中原和元朝政权的建立,蒙古民族的葬俗也日益和汉族同化,到了元朝中后期,普通的蒙古后裔的葬俗和汉民族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在蒙古贵族特别是皇族中,其葬俗、葬式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东西。”余氏家族的后裔们虽说也在逐步汉化,但至明代仍保留有墓地上不栽树、不砌砖墓,尤其是将墓碑、墓志铭埋于圹前的地下,地上不留痕迹的习俗,证明了他们不但是蒙古后裔,而且是贵族或皇族后裔。 p;$Vw6W=  
           ziPE(B  
        这时,张定想起了几年前在如皋水绘园参观时讲解员的一番介绍。 w_4/::K*  
           HE6 kt6  
        元初,忽必烈封其第九子为镇南王,赐田于如皋,并于如皋城内集贤里建有府第,至今仍留有门厅叁间。明初,朱元璋登基后,“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太祖洪武实录》)。因此,元明鼎革之际,蒙古人的后裔纷纷变汉姓,镇南王后裔变汉姓为“冒”,仍聚居集贤里,并连中进士,世代为官绵延200余年,集贤里也改称“冒家巷”,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就住在巷子西侧,他和金陵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的风流韵事就是从冒家巷西侧的层层院落里飘逸出来,缠绵了300多年。 ay4E\=k  
        张定还从《元世祖本纪》和《阿术传》中了解到:元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九月,中书左丞相阿术以定扬州功,实封泰兴二千户事。 +a7J;-|  
           fg}&=r  
        又据《泰兴县志》记载: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蒙古大军渡江,蔡济率领泰兴、江阴百姓迎接河南张宏纲军,因有战功,历任泰兴尹、泰州监始、扬州路总管,后因以征倭寇功迁检校尚书。蔡济之子蔡梦祥少负大志,文武双全,才干出众,因父功,月窗公主下嫁给他,授为驸马都尉、河南投下管民总管。县志中还说,“公主信教向善”,“把住宅分别施舍给延佑观和庆云禅寺,邑中所收赋税,都用以施舍给贫乏乡邻”,在泰兴有很高的威信。 /1OzX'5f  
           =GGt:3Kx-  
        那么,阿术和蔡梦祥、月窗公主是什么关系呢? n_ORD@$]  
           eksYIQZ]  
       《元史•地理志》记载,扬州路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DSb/+8KT  
           X%1j-;Wr@  
        按《元史•虞集传》载,“南昌富民有‘伍真父’者,赀产甲一方,娶诸王女为妻,充本位下郡总管。”《考绩通典》也说,“元制,其宗王之女,皆称公主。”以伍真父事例,蔡梦祥娶的是诸王之女,故所授官亦为郡总管,而他的岳父就是受封于泰兴、食邑于泰兴、定居于泰兴的元中书左丞相阿术。此人当为流沙河之远祖。 7NG^I6WP-  
           WcE{1&PXx  
        元朝末年,由于朱元璋和张士诚之间的征战,造成泰兴“垣堞残毁”,许多泰兴百姓背井离乡。据《张氏三凤堂族谱》记载,张定的四世祖张福“几弱冠,遭元季兵燹,家道荡析,周旋干戈间,遍历艰险”,连家中从开封带过来的家谱等都毁于一旦。直到明初,“迨我国朝定鼎,始获得旋乡里”,才回到泰兴。这时,祖宅因遭兵燹,“视旧居,惟一二址耳”,但子孙们并未离开故旧之地,又在此祖居之地大兴土木,重建家园。 qQz f&"  
           IYb%f T  
        当其时,泰兴人称蒙古人为“鞑子”,阿术在泰兴的后裔赖以生存的食邑及所收的赋税肯定都没有了,战乱使他们在泰兴再也呆不下去了,不得不远走他乡。在流亡的过程中,按朱元璋的指令,阿术的后裔也变汉姓为“余”。后来,其中的一支由安徽返回泰兴余家湾的老宅,因为有亲戚在泰兴,能得到当时泰兴的大族蔡氏家族的帮助,能很快站住脚跟。 8V]oR3'  
           : 5=E> !  
        返回泰兴的这个人取名“余升”,以后修谱时还杜撰了一个“升公先世原籍邳州,或云徽籍,因宋南渡,遂负笈书剑迁徙延令(泰兴古称)村北,见景色灵秀,风俗沌美,故为之卜择兹焉”的故事。余氏宗谱中记载:“余升”生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殁于明洪武七年(1377年),与宋南渡的1127年相差200余年,就足以证明其南渡来泰之言为虚。而他的后代则说:“先世之渊流名号未详,则以我升公为始祖”。 >=<qAkk  
        那么,为什么说余升是从安徽来泰的呢? E Z^eEDZ  
           }PdHR00^  
        张定在多年的谱牒学研究中,发现古人编撰谱牒时远没有现代人严谨,用他们的话说,叫做“疑以传疑,信以传信”,而且,他们往往把不想公之于世的真实的东西,如余升是从安徽历尽艰辛,回到泰兴的这一事实,深深地隐藏在编造的故事中。所以,现代人引用古谱、古碑刻时,若不加以详细的考证,很容易陷入误区。因此,张定认为,一大段家族历史的叙述中,“或云徽籍”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是点睛之笔。 oN0p$/La  
        至此,张定明确论定,只要确认流沙河是蒙古裔,余姓是元末明初后改的,那么,这本道光谱则是流沙河家族的老谱无疑,流沙河的祖籍地也就可定为泰兴城北老龙河边上的商井村。 =x8F!W}Bt<  
           A..,.   
        消息反馈到泰州,晚报的记者们将信将疑,说老先生是蒙古裔,并且不姓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但张定又言之凿凿,只好将消息试探性的透露给成都,谁知立即得到老先生认可,流沙河说:“我们家族内部口头传说是蒙古裔,有‘九子十进士’、‘一女打荆官’的传说。”接着,老先生淡淡地表示:“本不姓余,冒姓余也。” 8|\0\Wd;vu  
           ,d^ze=  
        啊,记者们从内心发出感叹,可敬的张定先生,真有你的! . kv/db  
           i0,'b61qE  
        侃侃而谈,丝丝入扣,眨巴眨巴沾满历史灰尘的睫毛,你可以不信考证,但你得相信历史就是这样的沧海桑田。 ]Bp db'  
           P>*g'OK^!G  
        2006年1月20日,《泰州晚报》头版登出大字标题新闻,“流沙河祖籍泰兴城北”,小标题是“流沙河表示,明年春暖花开之际,回乡省亲”,第五版还报道,记者与流沙河通话时,老先生对这次泰州寻根取得实质性进展,激动不已,请本报代向老家人民问好。 RoL5uha,l  
           xB&kxW.;  
        2006年春节后的一天,吴向洋、程越华等聚会于长征路张定的书房,大家轻轻地翻阅破页飘零的余氏宗谱,谁也不作声…… 1l@gZI12#/  
           ] D(laqS;"  
        上天啊,这就是那扯不断、剪不断、斩不断的千古血缘啊!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此后的某一天,流沙河老先生能坐到这儿来,用他那瘦弱而苍劲的手指,弹奏一曲欲哭还笑、婉而多讽、亦庄亦谐的“离离原上草”;希望远方的白发游子返回故里,喝一口家乡的龙河水,看一眼龙河儿女谱写的新篇章。 6mawcK:7  
    (9;qV:0`  
    资料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bd9910100ksog.html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7-15
    JnE\E(ez  
    bSsX)wHm  
    流沙溯源欲到河 'aMT^w4if)  
    5-l cz)DO  
    作者:吴向洋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07日
      Ag QR"Nu6  
    L9[? qFp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写道:唐僧师徒三人降了黄风怪西行数日,忽见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岸边立一石碑,碑上有三个篆字,乃流沙河,腹上四行小字云: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正看碑文,只听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岭,河当中滑辣的钻出一个…… } XVz?6  
    稍加引述,似已探得一个笔名的源头。当代文坛,有个诗人的笔名就叫流沙河。熟悉文学史的人都知道,人格刚直、诗作隽永、命运坎坷的流沙河是四川人。网页上说:流沙河,生于1931年,四川省金堂县人。据此记载,从空间上说,流沙河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想不到,走进沧桑的岁月深处,拂拭飘忽的历史烟云,打捞既往的长河钩沉,可以肯定地说,流沙河的祖籍是江苏泰兴城北商井村人。
    1
    . OA_)J7  
    最先提出祖籍泰州的是流沙河本人。 B]oIFLED  
    为了构建《回眸一笑》文化,近几年,我向国内文艺界求得了不少墨宝。05108日,我将拙著《回眸一笑》寄给寓居成都的先生,恳请他拨冗为我写几个字。当月底,飞鸿衔来自蓉城。剪开信封一端,抽出信函,内芯颇不简单。先生太珍爱他的手迹了,折叠的最外层护着白纸,揭去,宣笺两页。宣笺印有套红的竖排的指示线,暗闪点点金光;信由右向左、由上而下而写,落款处钤印一方;苍劲的毛笔字,大写的字较多,不加标点,每个字有食指那样大。字隐学问渊源,文显追叙深切。老先生信上写了什么?首节末尾说有一事要劳我协助,接下去大话家常: +*-u_L\'  
    “吾家八代前之远祖姓余名良正,康熙初年自扬州府泰州大圣村军旺庄迁入四川,”信无标点。看了两句,我惊不自持,“三百年来子孙后代与故土失却联络。我今年七十岁又四了,想念三百年前之故乡。去年托人打听说,现有军旺镇在姜堰之南黄桥之北。”我缓了缓神,继续读,“请你再帮我调查是否如此。吾家族谱记载,军旺庄余家湾为远祖墓茔所在,不知今尚有此余家湾否?尚有余姓族人否?……” ,p6X3zY  
    展信之初,没见到先生题赠,我不无遗憾。读完先生的信,我顿时意识到,这是一颗情牵八代故乡的沧桑游子的搏动之心,是一只踏露穿云饱含热望和使命的飞鸣之鸿,是一段拂拭烟云椎心泣血感慨万端的文坛插曲。我当时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于流沙河的介绍,迟早要加上“祖籍泰州”的字样。 7Fb |~In<Z  
    先生拳拳东望,殷殷重托。我寻思几日,决定求助于《泰州日报》。
    2
    &qqS'G*  
    11月中旬,我去《泰州日报》总编室拜访一贯平易近人的陈社部长。用不着陈述,先递上流沙河先生的信,学养深厚的陈部长边看信边说:哟,流沙河,有名有名,是名人呀!看完信,陈部长朗声说道:老先生言之凿凿,所言不虚,我们有责任帮老先生找到根本家乡。虽说时移境迁,定有难度,但泰州毕竟就这么大。行,你将复印件放在这儿,我来想办法。 13(JW  
    过了一周,《泰州晚报》地方新闻版的许明责编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已经与流沙河本人取得联系,为其寻根问祖的消息见报后已经接到很多热心读者提供的线索,已经去了市公安局、市史志档案办、市民政局地名办。他们办事,真快! NltEX14Af  
    这些年,老先生只要碰到与泰州有一点关系的人,他就会请对方帮助查找。老先生在电话中说:我现在越来越老了,思乡的情绪却越来越浓,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到祖籍地看一看。电话这头的许责编听了,为之动容。 vB(tpki|  
    “寻根热”围绕着三个关键词:大圣村、军旺庄、余家湾。 o<2H~2/  
    今日泰州境内没有“军旺庄”,泰州南郊寺巷镇有个军王村,记者去那儿寻访。市图书馆特藏部颜萍女士说,古时,好多地名音相近时,多有通用现象。军王村(军王庄)很有可能就是“军旺庄”。可那儿没有“大圣村”、“余家湾”,只有“于”姓,没有“余”姓。 n)$T zND  
    有读者报料,黄桥镇有个余家庄;姜堰镇寿圣村以前叫大圣村;鲍徐有个东汪庄,有姓余的;会不会是泰兴的“大生”。 5]n5nqz  
    热线电话不断,记者热线跟踪。许明、冉洪斌、黄欣雁、程越华……,辛苦了一群敬业守责、乐于奉献的新闻人。 v7"' ^sZ?  
    忙活了一个多月,他们得出结论:欲在某一个地段同时认定“大圣村、军旺庄、余家湾”,将三者串成糖葫芦,看来没有希望。 X,d`-aKO\y  
    泄气只有一刹那,以热切、敏锐、多慧作为职业特点的记者们绝不会放弃。 gE8p**LT+  
    早在消息见报之初,市委宣传部就非常重视,希望晚报把这件事情好好抓下去。泰州的土地孕育了一代代的文化名人,胡瑗、王艮、柳敬亭、郑板桥、梅兰芳……固然是四川金堂的风水哺育了流沙河,一旦帮他寻到根,早在反右前就以《草木篇》享誉当代文坛的大手笔,泰州人应该引以为自豪。而且,通过为老先生寻根,可以带动泰州对近代历史的关注、开采和构建。 )+T\LU  
    身兼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泰州日报》总编辑的陈社总指挥,把一群为寻根竭智尽力、能征善战的部下召集起来,为他们鼓劲,末了还是那句话:虽说时移境迁,定有难度,但泰州毕竟就这么大。换换思路,遍访民间的谱牒人士,定会柳暗花明。 tEP~`$9  
    从不轻言放弃的寻根人动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方向更明了。他们心里清楚,直到为流沙河先生寻根寻出眉目,才可以对着西方的天空,长长地吁一口气。
    3
    !}fq%8"-  
    年轻的女记者程越华是泰兴城北商井村人,他给泰兴市委宣传部打电话,请他们推荐当地的谱牒人士,他们当即推荐了泰兴石油机械公司的张定先生。张先生以北宋关学领袖张载为远祖,早年毕业于理科大学,在厂里主持技术科,业余却偏爱文史哲,钟情地方史。程记者打电话求助于张先生,他毫不犹豫地满口应承。 Oi# F  
    至此,“寻根热”接近沸点。 Ia-`x/r*m  
    三天后,张定先生话告,他在光绪十二年出版的《泰兴县志》中发现了有关余氏的记载:余氏早期坟墓多葬于育宁古桥墩北。育宁古桥原名大孙桥,建于明正德年间,在泰兴城西南十里。后由明代一位叫张育宁的官员修建,曾改称育宁桥,至清同治元年尚称大孙桥。彼时,老百姓为纪念曾任工、礼、户、吏部侍郎的泰兴人吴存义在灾年恤贫赈灾的丰功伟绩,将大孙桥改名为大生桥,大孙村也同时改名为大生村,现为大生镇。据此,张先生认为,流沙河先生幼时所记悉的“大圣”,因为孙大圣的串记,可能是“大孙”,亦即今日的“大生”。这仅仅是捕捉到的一点皮毛之影。 ~_^#/BnAl  
    张定先生查阅其收藏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木刻谱,发现道光二年的一支余氏谱所载的可能是流沙河祖先的始祖。据此记载,其始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余升。谱中记载“升公先世原籍邳州,或云徽籍。因宋南渡,遂负笈书剑迁徙延令村北。见山川灵秀,风俗淳美,故为之卜择兹焉。其后子孙繁衍,登仕籍,立祠宇,因名之曰余家庙。”哈哈,“余家庙”,程记者兴奋异常,双眼锁定那三个字,在那上面停了许久。 J WaI[n}  
    张定先生说,余家庙位于延令(泰兴)城北的九曲十八弯的老龙河河湾处,故完全有可能称为“余家湾”。 w yi n  
    令人叫绝的还在其后。回溯历史就像打捞沉船。张定先生像一位久经沙场、气定神闲的工程师,他以公益为半径,以学识为舟船,以积淀的谱牒为缆绳,迎着和畅的惠风,将回眸的责任、阅历的磨砺、饱读的自信,悠悠地抛向千淘万漉的近代史深处,打捞出的是一罐裹着绿苔的余姓家族史。 --*Jv"/0  
    说出来,简直石破天惊。 .9X,)^D  
    经过细致的爬罗剔抉,张定先生不光确认了流沙河祖先的始祖所在地,而且据余氏家谱所载的丧葬习俗(自明初至清道光年间,余氏后裔仍保留了大量蒙古游牧民族的习惯)等推断,流沙河的祖先可能是蒙古王爷。这消息试探性的透露给成都,老先生认可,说:我们家族内部口头传说是蒙古裔,有“九子十进士”“一女打荆官”的传说。本不姓余,冒姓余也。啊,可敬的张定先生,真有你的。 U_!Wg|  
    揣摩了“大圣村”,解读了“余家湾”,两者相距十里。那么,“军旺庄”如何勾联呢? =ZdP0l+V=k  
    张定先生认为,余家湾是流沙河始祖的居住地,大圣村是流沙河八世之祖的居住地,军旺庄如同苏州北门外的阊门、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是其祖先移民四川时的集散地。军旺庄就是今日寺巷镇的“军王村”。1631年,时年30几岁的大圣村的一个小武吏余良正,带着一妻数子,顺着南官河向北,移至军旺庄。康雍年间,三泰地区响应朝廷“四川抛荒土地任凭垦种,永占为业”规定的人都至军旺庄集合,集中乘船西行,由湘入蜀。《清圣祖实录》中说,康熙年间“湖广入川之人,每与四川人争讼”。三泰地区的移民把祖籍地统一改为出发地军旺庄,反映了在清初四川激烈的社会冲突情况下,移民寻求凝聚、结党斗争、组织强势社会集团以保护自己利益的需要。 owYf1=G  
    侃侃而谈,丝丝入扣。眨巴眨巴沾满历史风尘的睫毛,你可以不信考证,但你得相信历史就是这样的沧海桑田。 UzZzt$Kw  
    我必须见见张定先生。06年暑热中的一天,在泰兴城张定先生的住处,我在那儿玩了大半天。张先生56岁,中等身材,一副富态相。除倾心收藏了百姓家谱400多本外,他搞集邮、下盲棋、研字画,业余生活充实极了。轻轻地翻阅张先生拥有的四本破页飘零的余姓家谱,我多么希望此后的某一天,沙河老先生能坐到这儿来,用他那瘦弱而苍劲的手指,弹奏一曲欲哭欲笑、婉而多讽、亦庄亦谐的“离离原上草”。 w7d(|`  
    通过市公安局内线网调查,昔日余家湾,今日商井村,余姓多达270多人,年龄最长的叫余平芝,生于19119月,住西井27号;70岁以上的有18人。今日大生镇余姓有19人,年龄最长的叫余大女,生于19229月,住三阳村水洞26号。缘分啊,扯不断剪不断斩不断的千古血缘。如今住在成都大慈寺路名勋坦的老余,江苏泰兴余升始祖的后代子孙,多么想在延令城北的余家湾与你相见相叙相知相携呀。 KI&+Zw4VL  
    草木魂牵八代情,流沙溯源欲到河。 .~J}80a/  
    r 334E  
    2006921006于姜堰
    C:Tjue{G2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8-16
    感謝余成兄觀注家族網站,分享許多珍貴資料,歡迎持續踴躍提供更多資料,讓家族網站能更完備!!!
    家族網站需要大家多多支持,才能可長可久!!!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8-30
    泰兴区商井村余姓蒙古族后裔
    123 6W+  
    2013-08-30 | 阅:1  转:1  |  分享 =lE_ Q[P  
    7V^\fh5~  
    'T8(md299  
    gCVgL]jj(  
      修改
    <3[,bTIk  
    : J3_g<@  
      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南下的蒙古后裔纷纷改汉姓。如元初,忽必烈封其第九子为镇南王,赐田于如皋。明初,镇南王后裔改汉姓为“冒”。当时,蒙古王族在泰兴的后裔也改汉姓为“余”并取名“余升”,还杜撰出一个“升公先世原籍邳州,或云徽籍,因宋南渡,遂负笈书剑迁徙延令(泰兴古称)村北,见景色灵秀,风俗沌美,故为之卜择兹焉”的故事。 !`3q9RT3."  
      余氏族谱中记载:“余升”生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殁于明洪武七年(1377年),与宋南渡的1277年相差200余年,足以证明其南渡来泰之言为虚。而他的后代则在谱中写道:“先世之渊流名号未详,则以我升公为始祖”。 eQiK\iDS  
      据泰兴余氏族谱记载,至明初至清道光年间,余氏后裔仍保留了大量蒙古游牧民族的习惯,在丧葬方面尤为突出。如余氏家族保持速葬习惯。在泰兴地区,大户人家有停柩于堂的习俗。而余氏族谱则强调“速葬”“断不可久停矣”。反映了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生存状态。 ewOd =%  
      另外,泰兴人墓葬砖砌的较多,而余氏墓葬“止用灰砂”。泰兴人墓地多栽松柏,而余氏墓葬“墓头有木则去之”。这些习惯都与余氏先人长期生活在草原上有关。据《黑鞑事略》和《辽夏金元陵》等史料记载,到了元朝中后期,普通的蒙古后裔的葬俗和汉族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在蒙古贵族特别是皇族中,其葬俗、葬式仍然保持着其特色,泰兴余姓虽说也在逐步汉化,但至明代仍保留有墓地上不栽树、不砌砖墓,地上不留痕迹的习俗,证明了他们不但是蒙古后裔,而且是蒙古皇族后裔。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余之愚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9-01-16
    凭这些就能断定是蒙古后裔吗 sQ4~oZZ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