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24阅读
  • 0回复

我祖名讳(或称呼)中数字的缘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07-21
— 本帖被 washington 从 寒喧时间 移动到本区(2014-06-05) —
        唐宋时流行着行第称呼,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风俗。行第是指一个家族同辈的人,分男女,依年龄各自排行,但一般又是以同一祖父、曾祖、高祖或房、族排行。(注:参见吴丽娱:《从唐代碑志看唐人行第问题》,《唐研究》第2卷,1996年。) 但各个家族排行的习俗不一,例如有的依同一祖父,有的则依同一曾祖,至于各个家族的排行名目也各有不同。然而如今却没有某个家族排行的完整史料传世,记录宋人排行较多的史料有《夷坚志》、《名公书判清明集》、《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宝佑四年登科录》等。从后两部登科录可知,排行甚至与姓、名、字同等重要,当时的履历表中,排行也须登记在册。排行的流行应与避名讳的习俗有关,熟人之间往往径呼姓加排行。 fO|oV0Rw  
      宋英宗的高后对曹太后说:“奏知娘娘,新妇嫁十三团练尔,即不曾嫁他官家。”[14](P1、7) 此处除了娘娘和新妇,已如前所述。宋金的宗室一般不呼姓,宋英宗排行十三,未称帝之前任团练使,故人称“十三团练”。北、南宋之交,有宋太宗之弟赵廷美系的四世孙赵叔向,带兵到开封,后以谋反罪被杀,人称“十五太尉”。 eD2u!OKW!  
      南宋初的几个大将,刘光世称刘三,张俊称张七,韩世忠称韩五,王燮称王三十。在吴越时有个宰相,人称“沈念二相公”,在“二百年后,始得王三十太尉,遂为名对”。[41](P94) 张俊后封清河郡王,故民间习惯称呼为“张七郡王”。[21](P1654) 话本《菩萨蛮》有“高宗皇帝母舅吴七郡王”。但宋高宗的母舅应是韦渊,其皇后吴氏之弟见于史籍者,有吴益和吴盖。宋孝宗虽非吴后所生,但吴益和吴盖可称其母舅。话本《郑意娘传》中有“枢密院冯六承旨”。上引的实例都是排行与官称连用。 QpbyC_:;$4  
      前面说过,文士之间互称“丈”,也常与排行连用。例如范纯粹是范仲淹的第四子,但排行为五,人称“范五丈”或“范龙图五丈”。(注:参见邓子勉:《宋人行第考录》第148—149页考证,中华书局,2001年。)司马光被呼为“司马十二丈”。[42](P2258) 苏轼被称为“端明二丈”或“东坡二丈”。[43](卷19、26) “端明”是指苏轼任端明殿学士。 uY{V^c#mv  
      抗辽名将杨延昭,辽人“目为杨六郎”。随其父杨业战死者有杨延玉,“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即延昭)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5](P9306、9308) 既称杨延浦为“次子”,则杨延昭应是长子,辽人称他“六郎”,看来他是在大排行中降居第六。 H=,0p  
      宋仁宗时,宰相陈执中对“弟妇王氏”说:“六新妇,曾三(公亮)做从官,想甚喜。”王氏回答:“三舅荷伯伯提挈,极欢喜,只是外婆不乐。”[7](P638) 此处连弟妇也是按弟弟的排行称呼。程颢两个女儿,一个行第二十九,另一个行第四十七。[44](P501、640) 宗泽书信的开头是“叔泽书寄民师四一侄承务”,可知此侄字民师,排行四一,任承务郎。信中提及“奉姨姨太孺人安佳,偕十六娘、四一亲妇、七二秀才以次一一平书”,“七二侄、五一哥更不别书”,全是以排行加亲属称谓。[39](P813—827) 文天祥本人排行“第千一”,在一封家书中,称其弟文璧为“千二哥”,妹文懿孙为“百五贤妹”。(注:朱存理、赵琦美:《赵氏铁网珊瑚》卷4《文丞相诗帖‧乱离歌》所附信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815—396页;《宝佑四年登科录》,《宋史资料萃编》本,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第107页。)说明在文氏家族,他的兄弟辈是依“千”排行,而姐妹辈又是依“百”排行,反映了文氏排行的复杂情况。若依“千”而论,则由同一高祖以下排行,曾祖辈为个位数,祖父辈为十位数,父亲和叔伯辈为百位数,然而妇女又与男子不同,似以同一曾祖以下排行。 [Vzp D 4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燕青“排行第一”,称“小乙”,又《警世通言》卷28《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大致应照抄宋人话本,其中说“许宣排行小乙”,他对白娘子说自己“排行第一”。可见“乙”与“一”通。(注:邓子勉:《宋人行第考录》凡例二,认为“乙”当依甲乙的次序,为行二,小误。)宋时排行第一,也可称“大”或“一”。 b5NPG N  
      神怪小说《夷坚志》中就保留不少排行的称谓,如文三官人、沈十九、钱五八、黄十一娘、朱五十秀才等。(注:《夷坚甲志》卷13《黄十一娘》,第114页,《夷坚乙志》卷2《文三官人》,第199页,卷17《沈十九》,第332页,《夷坚支乙》卷3《朱五十秀才》,第818页。)一部分下层民众或只有姓和排行,没有名,更不论字,如见于《名公书判清明集》的曾少三、邓四六、徐六三等。[45](P108—110) [Tmpj9! q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加分肯定! 2013-07-22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