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6阅读
  • 9回复

话说余端礼世系是个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uchao2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08-12
— 本帖被 从 余氏典籍 移动到本区(2013-08-12) —
修水余氏说端礼是良公后裔,罗曼塘余氏说端礼是唐大康公后裔,度娘说相传衢州教授余旦是其始祖,我家谱接在良公世系里,也记录有余旦,但余旦开始接良公这段世系疑点太多。第一记录很简单,就一名字,而后的记录,包括端礼都记录的比较仔细;第二世系和年代有点对不上,好像是特意接的谱。第三谱序里记录和开化一支是同宗,那似乎更像是罗曼塘余氏。大家能给我证明下吗?
离线jojolop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8-12
看不明白 请懂的人讲解下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8-17
按照中国历史来看,余端礼家族生活在衢州一带,良公后裔主要居住江西,并沿江西周边四散,南宋时,临安是国都,良公后裔做官的人多,而其他地区余氏考进士做京官,或进京贸易必然也多。故而但就浙江地区而言,若非世居若干代人的村落,各地余氏落籍皆有可能,况且还有随宋室南渡的北方余氏,需知北宋国都在汴梁,北宋余氏已经人文鼎沸了,在北方宦游,或居京,或北方别地落籍不归,北宋亡国,金人南下,为避难而随政府南迁浙江落籍,如此种种的战乱等原由,浙江地区成为各地余氏混杂的地区。迨至宋亡,元朝近百年统治,及元末江南地区战乱频仍,人口流移,家谱遗失损坏,加之原余端礼家族后裔可能四散,到明清时可能同良公支系混杂居处,自然会导致名人被多个世系纷争。加上清代、民国间修家谱攀比古人,东拉西拽的假谱产生,达到了鱼目混珠的效果,反而让名人世系越高越乱。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08-17
      就像有些研究者声言浙江余氏都是出自大禹,源自绍兴,确没有考虑到浙江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但凡做过国都的地方,土著反而难得生存,外地人强势进入,反客为主的比比皆是。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保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8-17
策忠版主说的很有道理!世俗观念就是如此。试问,哪朝哪代没有追名人的人?过去叫“名门望族”。与“名利”息息相关。现代人追名人更加厉害,叫“追星族”。
离线qdhylg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8-20
回 3楼(余策忠) 的帖子
余策忠:      就像有些研究者声言浙江余氏都是出自大禹,源自绍兴,确没有考虑到浙江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但凡做过国都的地方,土著反而难得生存,外地人强势进入,反客 .. (2013-08-17 00:32) 
K4938 v  
这点好象不靠谱。据史料:浙江、安徽、江西,在南宋、明朝考上进士、做官的比其他朝代要多。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8-20
理论上讲,浙江北部或浙江大部地区,江西、江苏、安徽、福建部分地区之民多是北方移民,即便是唐朝,南方也还是偏远地区,无论宋、明时期做官的人有多少,余氏人口在唐末还是较少而不显,近水楼台之说虽然是有可能,但是强大的文化还是北方带过去的,宋代余姓进士也多是新安江流域和江西九江南昌地区和福建地区。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yuchao21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9-02
以前做谱不会老远跑去一个地方接谱吧?以前汽车都没有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1-26
yuchao218 ,您好,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我还发现一点的年代错乱问题,我手头上的族谱是在明代重修的。 ~;m3i3D  
    余氏先祖何时迁徙萝蔓塘,早期谱牒有不同说法,有说东汉末迁遂的,有说晋永嘉间迁遂的。到明朝,遂安余氏人文蔚起,儒洪余濯、余复、余国桢,松林(宋京、赤川口)余思宽、余乾亨、余乾贞等考取进士,入朝为官,与江西、浙江等余氏朝廷为官者交流,留心有关余氏史籍,并身体力行,对余氏旧谱进行考证,发起了统宗统谱活动,摒弃了由余后裔说,确定为夏禹后裔说,摒弃东汉、西晋徙遂说,统一为唐余大康迁遂说。民国《遂安县志》采纳此说:唐天宝十四年,余大康避安史之乱,迁徙睦州遂安萝蔓塘定居。 +/">]QJ  
    顺便说一下,《遂安县志》在明朝也被明朝这些先贤重新编撰过,所以口径一致。先贤们在明代那么早就考证了,他们的第一手资料肯定比我们现在的要详细。你手上的那个谱十有八九也是当时修改过的。目前最让我困惑的是:余仲礼(651-),字致钦,又名余钦。十八,父丧开元初(713)考中太学博士,成为盛唐大儒。(致仕,诏征不起。年四十五,卒于润州之睦族堂)。余仲礼和余钦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是不是唐玄宗的那个十八学士之一的余钦?
离线余晨亮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06-17
我们金华的族谱上写着端礼是余靖的后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