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8阅读
  • 0回复

晚清名臣与大理人的情缘(余书臣/ 余效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6
— 本帖被 washington 从 余氏先贤 移动到本区(2013-11-06) —
gAP}KR#T  
$SR]7GZ  
晚清名臣与大理人的情缘 I!D*(>  
]H2aYi$  
    (2011-02-14 10:30:43) Jo<6M'  
转载
EZBzQ""  
标签: G1 tp  
k^jCB>b  
文化 'O9=*L) X  
06 s3 b  
分类: 古玩
HC,@tfS  
7:'>~>'  
   “故纸”是收藏界雅的称谓,与民间的废纸烂货相对。如今经济发展了,人们不再为温饱而操心,买房买车的人多的是,高消费者一掷千金的故事不只是传说.我等是当今社会中的贫困一族,囊中羞涩,又有收藏的的爱好,喜欢在旧书残简中找点乐趣,于是与"故纸"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去翻翻"故纸堆",从褪色发黄的废纸烂货中掂量出附着的价值,偶尔会有点收获. bz]O(`  
    去年见有人从大理附近农村收到一些旧书到下关新桥旧货市场卖,其中几本摊主要价高一点,一连几个星期都没卖出.自己看到后,下决心把它卖了下来.其实也不贵,花的钱如果用去泡吧,还换不到一瓶洋酒,就花了几百元吧. [zEP|  
    旧书中有一本手抄本《名家手札》,其中了收录了晚清翁同和等名臣给大理府太和县余书臣的信札二十余通,记录了晚清名臣与大理人的一段情缘。余书臣(疑是余效衡)为光绪六年进士,其父余福谦为道光三年进士,大理县志有记载。此手抄本为余书臣的侄儿余道善在清晚期抄录。 hATy 3*4  
,5*xE\9G  
%=y3  
此手抄本抄录翁同和至余书臣信札四通。 tdF[2@?+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今苏州常熟)人。翁同和,字声甫,号叔平,又号瓶生、井眉居士,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祖父咸封,宫海州学正。父心存,咸丰朝历宫至体仁阁大学士,后为同治帝师。母许氏通《诗》《易》,长兄同书、三元同爵均官至巡抚。同和六岁入塾时,“四书”、“五经”朗朗成诵。21岁选为拔贡,23岁中举人,27岁以一甲一名进士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同治四年,翁同和接替父业,入值弘德殿,为同治师傅,前后教读九年。同治病逝后,光绪继位,慈禧又命同和入值毓庆宫,为光绪师傅。 T?{9Z  
   翁同和能有其幸,是接替父业,继父述志。大清王朝,历时267年,共举行会试,112次,录取状元114名。在这一百多号状元中,入阁拜相,官至大学士,并荣膺太傅太保头衔的仅三人;而作为状元出身的汉族大臣得以位列枢垣、权参机要的也只三人,翁同和便是其中之一。
o;_bs~}y  
Y_hRL&u3W  
>I~z7 JS  
v} ;qMceJ  
aZGDtzNG5h  
q'@Ei4  
/Py>HzRE:  
f,inQ2f}d  
   此手抄本抄录许应骙至余书臣信札二通。
AeCG2!8^0  
`R52{B#&/  
   许应骙(?-1903) 清末大臣。字德昌,号筠庵,广东番禺人(广州)人,官至礼部尚书,闽浙总督。幼习经书。1849年中举人。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举进士。1852年选庶吉士。越年散馆授检讨。1862年参与撰修《文宗显皇帝实录》。后迭任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詹事府左右庶事、国子监祭酒。1875年充福建乡试正考官。次年授甘肃学政,旋升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光绪六年(1880年)为会试副总裁,这是清代科举考试广东人充当会试总裁的第一人。后历任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1895年任左都御史。翌年擢工部尚书,充殿试读卷、阅卷等。1897年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旋转任礼部尚书。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反对变法,同年9月4日以“阻塞言路”被革职。戊戌政变后,擢闽浙总督。1900年参加“东南互保”,破坏义和团运动。1902年被劾罢归,杜门不出。翌年病卒。著有《谕折汇存》等 1za'u_  
iZ6C8HK&&  
3H}~eEg,  
>dvWa-rNUT  
0mD;.1:  
hN:F8r+DG  
~{,vg4L  
PUjoi@]  
     手抄本共抄录翁同龢,许应骙,麟书,龙湛淋等清代名臣致函余书臣的信札二十余通,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文采飞扬.在大理,原来从未听说过有关余氏家族在清代是什么名门望族,能与清代名臣有交往,这抄本是真实记录吗?好在不只是有这手抄本,<太和余氏宗谱>一书记述,从明末至清末的时间内,余氏家族有四人中进士,多人为官.清末的余福谦,余书臣为父子中进士.余书臣为官直隶州知州,万全县知县(在今北京),与清代名臣有交往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y.*=Ww+  
-Mi}yi  
   时至清末,余氏家族走向没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原因,是清代晚期国家的动乱,社会的不稳定所导致.余书臣的儿子在战乱的环境下夭折,后继无人,其侄儿余道善承担起了继承两个家庭的重担.余道善一生以刻书,讲经行道为生,对其先贤诗书文章作了收集整理,或刊刻出版,或抄写成册.但余道善的后人则对先贤的精神文化遗物不作珍爱,当作废弃物处理了之.如余福谦的<五经类联>手稿,余道善的印章等等,都散失民间.
AXh3LA  
   本人孤陋寡闻,这一册手抄本抄录的信札,未见有书刊登载,对其研究有一定价值.从收藏中感受最深的是,国有兴衰,家亦如此.在如今的社会条件下, 生活富足的同时,精神不能空虚.即使物质生活不富裕,精神文化生活能够充实,也是一种潇洒吧.
yw* mA1v  
42J';\)oP  
MB8SB   
u3*NO )O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