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68阅读
  • 4回复

找长沙梓木港余氏资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国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我是长沙梓木港余氏.有请族人指教,赐教.我们属余氏哪支?拜托拜托!我们的一世祖是余昶公.就是被朱元章封为"下邳侯"的.有人说.余昶公乃湖北大冶茗山的余荣六公?到底是怎么回事?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歡迎國宏!!! 2014-01-03
离线武昌鱼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4-01-03
余荣六  (?-?)明代名将,湖北大冶人。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时中箭身亡。1368年朱元璋登基,追封荣六为下邳侯。在功臣庙挂像。
良公四十代孙 大冶果城果一里 明甫公秀一支后裔:良→升→侃→晏→爱→懃→籍→珍→程→仲举→四十一→元章→国华→百七→思臣→明甫→秀一→胜二→思诉→凤仪→纲→文达→有君→方兴→世藩→宁加→一庭公→派忠公  字派: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武昌鱼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4-01-03
明初下邳侯余荣六 +|\dVe.  
YQ2ie>C8  
余荣六官名余昶,大冶市茗山乡余祠村余氏宗祠(原大冶县宣化乡宫台二里茗山堡鯚鱼地刘家园)人。生活在元代末期。 >H[&Wa+_  
hyFq>XFo  
余荣六,少有功名,但不屑事章句。从小喜欢武功,臂力过人,身材高大,年弱冠能挽强弓,矢无虚发;驾舟骑马,驰骋平郊迅若疾风,一心想学万人敌,锐不可挡,十八般武艺件件皆通,乡人以楚霸王项羽相视。 iiKFV>;t/  
5c`DkWne%  
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实行残酷的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禁止汉人持用武器,激起民变。1351年爆发了全国性的红巾军起义,他们以红头巾、红袄、红旗为标记,声势浩大,在与元朝斗争中,红巾军形成几支大军,其中朱元璋投奔濠州郭子兴,占据江淮一带;北方白莲教领袖韩山童,刘福通;徐州李二、赵均用,彭大;湖北蕲州徐寿辉、彭莹玉、邹普胜,后来陈友谅取代徐寿辉。这都是以贫苦农民为主的红巾军序列。泰州、兴化、高邮的“大周”小国还有个非红巾军的张士诚。陈友谅在湖北武昌建立大汉国,辖江西部分、湖广之地。其部经常发生内乱,盗贼乘势蜂起,兵匪不分,坑害百姓。鄂东南遭其肆掠,蕲春、黄冈、阳新、大冶都陷入混乱。大冶茗山鯚鱼地余氏以宗族组织民兵自卫,由余荣六带领,驻扎打鼓垴,农忙种田,农闲操练;日里务农,夜晚巡逻,起到了很好的安民保境作用,老幼妇女安心,鸡犬无惊。附近豪强争附,地方人士无不慕他之风貌,畏他之威名,供给钱粮、人丁,余荣六的队伍由宗族民兵扩编为地方民众武装,人数逾百。 WSKG8JT^|  
X Oc0j9Oa  
江淮红巾军发展很快,力量最强的只有朱元璋。朱元璋1353年濠州突围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招兵买马,还吸收了一些读书人帮他出主意,势力日益见大。余荣六慨然有平乱思想,参加红巾军,常想投奔朱元璋,可朱元璋离得太远,离开家乡断了后援,失去根据地。与陈友谅近,可陈友谅不得人心。他召集部下商议,部下提议:加入红巾军,打哪算哪,无粮饷接应,何不剽掠沿途以助兵饷?余荣六当即正色道:“不可!吾欲安人而又虐人,何为善举?”商议的结果是等待时机。 :$j!e#?=  
n +`(R]Q  
1354年夏秋之季,朱元璋离开了濠州,带徐达、汤和等24人取定远,吸收了安徽定远的一批地主武装张家堡民兵3000人,横涧山“民兵”两万人,大江南北归投者众,队伍一下子扩大到两三万人。随后又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县),朱元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余荣六闻讯后,拔剑而起曰:“是可以有为也!”他安排好队伍,自己单骑就道,急驰安徽当滁会见朱元璋,要求加入红巾军。当时江淮一带的徐寿辉、张士诚、双刀赵、李扒头等好几支红巾军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力量,因此有时也互相磨擦、吞并。红巾军面对元军和内部友军两大敌人,且多为乌合之众,时局十分混乱。1355年7月,朱元璋为韩林儿部左副元帅,拥有徐达、常遇春、胡大海、冯国用、冯国胜兄弟等将领谋士,攻下采石、太平府(今安徽省当滁县),得了巢湖水军,自称大元帅。正准备攻打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正要人之际,欣然接受了余荣六,见他武艺不凡,授他百户长,掌管湖广部队。元代汉人取名只能用数字名,做官才有官名,仿郭子兴给朱重八赐名“元璋”,字“周瑞”的先例,朱元璋赐余荣六官名:昶。自此后,余荣六正式有了官名“余昶”,意思说他以后官运时运畅通无阻。 Fu(e4E  
DbH{; Fb  
随后,余荣六星夜赶回,带领大冶地方地主武装加入朱元璋的红巾军,沿途地方民团纷纷加入,一时有千人之众。他们即时地参加了攻打集庆的战斗。1336年3月,攻下集庆,朱元璋以集庆为中心,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向四周扩张,在以后的三年里,余荣六随朱元璋攻下了常州、宁国(今宣城)、扬州、处州(今丽水)等地方,消灭了元朝守将,也收服了其也各支红巾军,余荣六升为武骑尉(从六品)。朱元璋兵锋遍及江淮,把集庆改为应天府(今南京市),以“上应天命”自居,显出君临天下的帝王气象。余荣六又随朱元璋攻克镇江、广德、徽州、池州等府,累立战功。 vFV->/u  
^kch]?  
与南京政权毗连的是武昌的陈友谅大汉国,陈友谅野心勃勃,心狠手辣,十分危险,对南京威胁最大,朱元璋听从了刘伯温的建议,决定先对付陈友谅。而陈友谅也把朱元璋视为头号敌人,他于1360年5月在武昌做了皇帝后,过着腐朽、奢侈的生活,他也要扫除朱元璋一统江淮。先下手为强,派兵偷袭应天府,可他能勇无谋,又不善于用人,偷鸡不成蚀把米,损兵折将二万多,吃了大亏,心里不服,造了几百艘大战船,每艘都有几丈高,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可以骑马来往,里面有梯子相通,下层只管划船,上面打得天翻地覆,下层还能保持动力,每条船外面用铁皮裹着,涂上红漆,十分雄威,寻找机会报应天之仇。自1361年开始,他不断和朱元璋打水战,结果是胜多败少,他更加迷信武器和水军的能力。 4;7<)&#h  
e*jn7aya  
余荣六率部随大军频频作战,下江州(今江西九江),占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西征陈友谅,占据了江西,双方战争不断,大打小拼分外激烈,在吴头楚尾打拉锯战。 e-]k{_wm  
+7|Oy3s  
1363年3月,陈友谅听说朱元璋亲率大军到安丰去营救小明王,余荣六等文臣武将随主帅行动,陈友谅认为机会终于来了,下令全军备战,亲自统领60万水陆大军沿长江而下,企图一举夺回洪都(南昌),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拉开了序幕,汉军首先包围了洪都,围城85天才破城。可是,朱元璋于7月16日亲自带20万水军急来解围,朱军到达湖口(今江西省湖口县),占领经江口、南湖口、武阳渡口,扎紧鄱阳湖各入江口,堵塞汉军退路。7月20日汉军主力集中在鄱阳湖康郎山,欲与朱军决一死战。两军在康郎山相遇,力量悬殊,汉军60万,战船几百艘;朱军20万,战船少又小,小船敌不过大船。朱军阵营内,有人主张投降保命,有人主张据钟山而守,刘伯温主张伏兵邀击,余荣六赞同迎战,磨拳擦掌,跟随朱元璋征战。朱军内外夹击,大败汉军,获巨舰百余艘,战船数百只,并乘胜取信州(今江西上饶)、饶州(今江西波阳)、安庆等地。 13}=;4O  
\$yI'q  
7月21日,双方主力再次会战,鄱阳湖决战正式开始。汉军舰大居高临下,但行动不便,转向不灵;朱军战船矮小,但较灵活,士兵们仰着头和汉军交锋,两军鏖战,血染湖水,双方伤亡惨重,在湖面上相持不下。鄱阳湖,又称彭泽、彭蠡,北起湖口,南达三阳,西起关城,东达波阳,南北相望三百余里,浩瀚无边。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通长江,南宽北窄,形状象一个巨大的葫芦。第二天朱军将领俞通海集中大量火炮猛击汉舰,汉军前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汉军剩徐达战舰被击中之机反攻,连沉朱军几十条战船。朱军损失惨重,溺水死亡者不计其数,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处于僵持状态。 (=)+as"u9*  
{>5z~OV  
汉军猛将张定边以孤军冲进朱军前阵,直奔朱元璋而来,一直冲到中军,朱军水兵才反应过来,众将领立刻指挥战舰前去阻挡,张定边冲到中军,想在百万军中取朱元璋首级,此刻被朱军30余战舰围住。可张定边勇不可挡,身陷重围仍能冲杀,舰船竟然从重围中杀出,朱军被冲成两半,一路直奔朱元璋旗舰。朱元璋连忙命令船舰躲避,谁知由于转舵太急,旗舰失重不灵,朱元璋已是束手无策,眼看就要当俘虏。这时,余荣六战船靠拢,他跳上旗舰,双膝跪下,请朱元璋脱下战袍,披在他身上,站立舰头,吸引汉军。而朱元璋换装偷偷下了余荣六的战船,急忙逃走。正在危急关头,朱军大将常遇春战船赶到,一箭正中张定边,张中箭,无心念战,怆惶撤退。余荣六为朱元璋替死在朱军中传为佳话。当天夜里,陈友谅命令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形成强大的阵势。 $gJMF(  
rQ30)5^V|  
第三天,朱军先攻,朱元璋亲自吹响号角,召集众军前来布阵进行决战。汉军铁索连环舰队相连一起,绵延十里,望之如山。朱军连续派出三支舰队轮番进攻,都被打败。陈友谅发现朱军右翼薄弱,指挥汉军猛攻朱军右翼,朱军抵挡不住,朱元璋眼见形势不妙,亲自仗剑守在船前,以旗舰为底线,挥刀杀了几名退缩不前的小军官,但还是处于败势,韩成战死,朱元璋命令鸣角收兵一处,舟师毕集,用船队对付汉军连环舰队。“癸卯八月”,余荣六处于前锋,直接护卫旗舰,敌不能挡,杀溺无数。判院张志雄所乘舟樯折敌数舟,陷入重围。汉军集中士兵枪钩刀刺,志雄窘迫,自刎。陈友谅力战不已,直逼朱元璋旗舰。朱元璋连杀十余名后退的千户后,仍然阻挡不住败势。余荣六已是中军护军,从三品的定远将军,他见主帅危急,突围困难,只有硬拼,急令战船冲上去,抵挡汉军。其他将领也摆开拼命架式,直冲上前,挡在旗舰前面,不少被汉军连环舰队撞翻。眼看要全军崩溃,没想到朱军将领丁普郎冲出,他是赵普胜的结拜兄弟,也是当年徐寿辉四大金刚之一,他后来不得已投奔了朱元璋,作战一向不积极。今日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他终于露出狂人本色。他恨陈友谅杀了赵普胜,要杀陈友谅这个卑鄙小人替兄弟报仇,他率领自己的战舰冲向汉军阵营,不顾生死,哪里人多就冲向哪里,身受十余创伤,左冲右杀,总接近不了陈友谅。身受重伤,头已经掉了,人还拿兵器稳稳站立,汉军以为天神。丁普郎战死,死得悲壮。陈弼战死,徐辅也中箭阵亡,余荣六的战船被汉军铁索连环舰队压住,身中数枪,倒进湖水中。 v9x $`  
L((z;y>q|  
朱军损兵折将,丁普郎、陈弼、徐辅、余荣六等官兵的英勇,给朱军继续战斗的勇气,一直支持到下午。在不断的败退中,部将郭兴建议:用火攻!下午三时,东北风起,七条火船冲向汉军铁索连环舰队,陈友谅无力回天了。鄱阳湖变成了血湖,杀声一片,火光照天,汉军大败,烧死、杀死不计其数。此役汉军损失一半,被迫退守鄱阳湖西岸的渚溪。汉军陷入绝望,将军带着士兵向朱军投降。8月26日,陈友谅决定逃跑,败卒残兵向湖口溃退,朱元璋十余万大军追来。8月27日,陈友谅在湖口禁江口突围时,站在船头指挥,一支流箭射穿眼睛,当场毙命。这一仗持续36天,以朱元璋胜,陈友谅败而结束。汉军败退武昌。朱军死于守卫南昌和鄱阳湖水战的将领达四五十员,余荣六是其中一员。 a_x$I? ,  
)n5]+VTZ5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元洪武,成为大明朝廷开国皇帝,是为明太祖,封赏开国元勋爵位。马上得天下的朱元璋忘不了鄱阳湖决战,忘不了跟随他南征北战的文武功臣,也忘不了鄱阳湖决战为他替死、为他拼命,救他于危急的余荣六。他命冯国胜(冯胜)建功臣庙于鄱阳湖康郎山,对效命沙场的开国功臣追封勋爵。余荣六之余氏郡望是吴兴、下邳,章溢等议封余荣六下邳侯,湮祀不替。朱元璋照准,下令封爵,在功臣庙挂像,题名湮祀,以酬武功,爵位子孙世袭。 <saS2.4  
v;JY;Uh|  
明朝按官品授勋,授勋的目的是“以奠劳能”,授勋多文武大官。赐爵“以酬武功”,赐大臣以爵位。勋是封号,一世即止;爵则有世袭。爵一般有公、侯、伯三等;个别有王爵、子爵、男爵。按“湮祀不替”来看,余荣六侯爵是世袭,就是享受的“湮祀”不能衰败,直至整个明王朝260年。他是封建时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是大冶古代第一个最早、最高封爵的武官。大冶汪仁徐斌村徐祥于明成祖(朱棣)1402年授兴安伯,其孙徐享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晋升兴安侯,徐祥亦追升兴安侯。余荣六早于徐享侯爵76年。余荣六(官名昶),出身行伍,与刀戈为伍,功成名就,爵位列于五等中的二等,足以光宗耀祖。其业绩记入了《明史》和《余氏宗谱》,当朱元璋、常遇春血洗湖广,大开杀戒时,大冶余氏因余荣六功封下邳侯而被庇护,如今繁衍成大冶大姓。今大冶市茗山乡下林村,湖北监利黄穴口等余氏是其后裔。 xDRK^nmC  
HR['y9 U  
{Y` 0}  
良公四十代孙 大冶果城果一里 明甫公秀一支后裔:良→升→侃→晏→爱→懃→籍→珍→程→仲举→四十一→元章→国华→百七→思臣→明甫→秀一→胜二→思诉→凤仪→纲→文达→有君→方兴→世藩→宁加→一庭公→派忠公  字派: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武昌鱼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4-01-03
百七,字克雄,国华公五子也,辛酉谏草堂将克雄讹注彦植子,属咸公派下。癸卯潮坑重辑本万历乙亥老谱订正。乙亥谱注克雄由潮坑赘大冶葛山,生子二:思敏、思臣。思敏生万三,万三生自四:召一、召二、召三、召六。召一生子荣一,由茗山迁湖北省平湖门铁牛厂。召二茗山祖。召三生子二:荣六、荣十。世居茗山。召六生子二:荣七、荣八。荣七,铁炉嘴祖。荣八,茗山祖。
良公四十代孙 大冶果城果一里 明甫公秀一支后裔:良→升→侃→晏→爱→懃→籍→珍→程→仲举→四十一→元章→国华→百七→思臣→明甫→秀一→胜二→思诉→凤仪→纲→文达→有君→方兴→世藩→宁加→一庭公→派忠公  字派: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01-03
歡迎國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