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34阅读
  • 81回复

 江西省萍乡市 余氏族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从众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9-04-13
此谱在2005年我已看过,资料有些是对的,但世系杂乱,如印肃普庵祖师是北宋僧,宜春袁州大慈化寺开山祖,而崇龟公是南宋的九江知事,把南宋崇龟公说成是北宋普庵祖师之祖,相差实大太大了.
从众余氏族谱调研组
离线由广帅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9-04-13
既然是以老祖由余排序,而且由余是余姓的受姓祖先,为什么里面没有关于由姓的记载呢?难道历史上的余姓与由姓没有交往吗?请那位宗亲指教.  
离线余从众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9-04-13
称由余公是在秦以后时期,最早是称繇余,后代以余为姓,有一部分由余后人在由余仕秦时期入少数族为官,随少数族姓氏有之,有部分在由余去世后向外迁移他国,即不敢称是由余后代之余姓氏,也不敢称繇姓氏,怕他国认为是有所图,故化由,邮,由吾等姓氏有之,又由余公是谋士,深知秦之法度,和宫廷帝王之术,对后人之去向应有所交代或暗示,留秦之后人与外迁后人比较低调,在唐宋时余氏兴起,南迁的由姓宗亲有可能复为余姓而导致人数减少,但实质没有变,因这样所致对由氏宗亲的记载有所不足,特别是宗族制度,在记谱时有可能记载,但在大宗族修谱时为了统一而不记上谱的有之.
从众余氏族谱调研组
离线yyzszh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9-04-13
回 29楼(余广孝) 的帖子
回复广孝家门,1,关于由余的父亲是谁的几种说法,应该说,都是乱弹琴,+100岁~+85岁要成立父子关系是很免强,-190岁成立父子关系,这还应说吗?至于我说的由余是献公的儿子,那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应何人,是根据年龄差推测的看法,要研究两个人是否父子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年龄差,而且年龄差应该在一个符合逻辑的范围内,其次是DNA,可是DNA只适合现代人,对古代人沒法用。 E!,jTaZz  
2,五十七世道安公,原名靖,字崇嵩。并非钦公分七十四世忠襄靖公,萍乡谱载忠襄靖公与各地谱载忠襄靖公的计载内容基本一样。广孝家门请阅钦公分七十四世庆公长子自修。
离线yyzszh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9-04-13
回 30楼(余从众) 的帖子
回复从众家门,光鼎之子崇龟,宋乾兴壬戍(1022年)九月二十七日戍时生,印肃宋徽宗政和五年乙未(111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辰时生,两人相差93岁,从众家门您说崇龟能做印肃的老爷爷吗。
[ 此帖被yyzszh在2009-04-13 22:36重新编辑 ]
离线yyzszh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9-04-13
回 27楼(兰花斋主人) 的帖子
回复策忠家门,我承认黄帝到叔虞世系是从网上搜来的,但不是楊氏族谱里的,而是郜氏渊源里的,可楊氏族谱的计载与郜氏渊源计载是一样,还有几个叔虞裔姓氏族谱计载都基本上一样。都是黄帝到叔虞传世28世,司马迁的史计我也整理过,结果一样是21世,按中国4500年文明史计算(从黄帝起),现在到叔虞年代约3000年,叔虞到黄帝约1500年,黄帝到叔虞按21世计算平均约71年一世。按28世计算平均约53年一世,比较接近一点,但还属偏高。按照历代人口发展规律,20年~25年一世比较合理。
离线小余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9-04-13
看来我需要学习的还多,呵呵
寻找源头……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9-04-13
不管怎么说,现存最值得信赖的还是太史公的说法,毕竟现在很多书籍和史料我们现在看不到了,而太史公之说,则是他处于那个年代或许还能看到一些书籍,加上他也是亲自去走访实地勘察调查了的,另外关于周世系《诗经》中也有记录,比如《公刘》,至于黄帝距今多少年,史学界也没法拿出准确的数据,故而我认为世系应当按太史公记录为好,这样也经得起推敲,况且太史公《史记》出来以后也少有人指谪其中世系的问题,看来要么就是相信,要么就是没证据,后人修史还是修谱还是要依据前人资料我看比较妥当
[ 此帖被兰花斋主人在2009-04-13 23:34重新 ]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yyzszh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9-04-13
回 31楼(由广帅) 的帖子
回复广帅兄弟,您提的意见很好,我只能这样解释,我所传上来的资料都是余氏族谱上的,可以这样说,不论那个姓修谱都会只记载本姓的事迹,不会记载别姓的事,除非是几个姓合修,或是新华书店的那些历史书籍会有记载各个姓氏的历史记录,比方《中国姓氏寻根游》第340页,第51姓 余姓,寻根溯祖编就有由氏的记载:“余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春秋时周武王姬发有后人叫由余,在秦国为臣。他为秦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9-04-13
另外大家评论这个东西,其实都是好意,并不是指责谁对谁不对,我对前人的谱牒历来对古系都是持否定和怀疑态度的,包括我自己这个家谱也是,从太忠到余良洋洋洒洒近百代,有几个是真的?有几个是假的?因由余也好,余詠也好,余钦也好,必将史料上留名了,至于他们在这个世系中占什么位置还是值得怀疑的,比如余詠,不见得就跟余钦是一个直系,因史有记载便拉成爷孙关系,也是有可能的,作为后人我们现在也无能为力,但是怀疑总是可以的吧,至于黄帝至唐叔虞世系,我只能说从黄帝到弃时候就着几代?而且弃究竟是不是黄帝直系后代?这个我们可以怀疑的,但是从弃到唐叔虞再到晋哀侯这个周世系,晋世系是不容怀疑的,只有由余是不是晋哀侯的儿子这个值得推敲,但我经过推算认为应该尚算合理的,如果怀疑是晋献公之子我认为还是理由不充分,起码由余有说晋人,有说晋公族,有说晋哀侯庶子,有说晋哀侯少子等等,还没听到说是献公之子的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