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8阅读
  • 4回复

想起了余纯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6
顺(一) $!9U\Au>2  
!O!:=wq  
前天,偶然打开我的“剪辑本”(编号为“44”),一篇《守望罗布泊》的文章映进了我的眼帘,里面提到了彭加木、余纯顺丧身于新疆罗布泊的事,作者是陆德建。看到这篇文章后,我想完成我的夙愿,写一篇关于余纯顺来昌乐作报告的小文章,也好了结我对壮士的一片诚意。丧身罗布泊的科学家彭加木我未曾睹面,可余纯顺是到过我们昌乐的呀,印象深深,焉能不望风怀想?接着,我又翻开了1990218日的日记本和已经拟好的等以后出版的《雕虫斋诗词选》草稿,一首顺口溜映进了我的眼帘: /'DAB**  
春节乍过,潇潇雨下。县委礼堂,去听讲话。余姓纯顺,八八离家。孤行徒步,环游天涯。昨日下午,抵达昌乐。彪形大汉,师生暗夸。最东到达,一人之镇。最北穿过,黑江漠河。拜会鄂族,学会骑猎。三次遇险,狼熊人渣。已走三万,年零七月。民族五十,全访坚决。还要去台,情暖两峡。勇哉纯顺,壮我华夏! G2wSd'n*y  
听了余纯顺的报告之后写下的这首顺口溜,虽然难上大雅之堂,可那是我的真情实感,现在回忆起来,真得让我百感交集,因为余纯顺早已在罗布泊遇难。 ZK t{3P  
1、 余纯顺,上海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今年39岁(指1990年),1988 "})OLa  
71日离开上海,开始了“孤身徒步环行中国”的壮举,昨天(1990217日)下午到达我们昌乐县城,迄今已经走了一年七个月零十八天,行程29816公里。 /V+7:WDj  
2、 一人之镇,是指东北最东面的地方乌苏镇,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界处,只有一 <e 9d5-2  
个居民,叫张勤永。 P*;[&Nn4  
3、 最北边是指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 H'$H@Kn]-  
4、 余纯顺在东北的深山老林中遇到过狼、熊,还遇到过打劫的坏人。 Qo3Enwap=  
5、 “三万”是概数。实际为29816公里。 p<D@l2vt  
6、 余纯顺在大会报告里说:一定要全部访问完55个民族,包括台湾在内的高山族等。 PQ_A^95  
说句实在话,刚接到参加会议的通知时,我以为又是让学校师生凑数,因为工人做工, 2H8\P+  
农民种田,机关总得留人值班,而学生经常被调来壮大声势,就有些不以为然,觉得白白耽误了学生的课,以后还得找时间补。但,就在余纯顺走到麦克风前的一刹那,我骤然觉得这个报告非同一般,他那黝黑的脸膛,健壮的体魄,就先声夺人。我回头对学生说,“好好听,认真记,肯定对你们的一生都有好处!”随着余纯顺铿锵有力的声调,我与学生的笔唰唰不停。鄙人向来有个习惯,凡是听学术报告都要记录的,对余纯顺这样的英雄壮举,我那天记得格外认真。可能我也是个爱好旅游的人吧?可,余纯顺可不是单纯的旅游,所以我对他非常敬仰,把我的会议记录经过重新整理后又补到我的日记簿里了,还顺便写了一首顺口溜(见上)。再后来,我想出诗集的时候,又把日记本里的顺口溜翻出来,把其列入了诗集内容。 &%(Dd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12-06
顺(二) TT#V'r\  
q@ wX=  
今天上午,用“百度”搜寻,很幸运,去年的“新华网上海频道专题”上就发布了《纪念壮士余纯顺遇难十周年》的信息,当然了,那是提前一年(2005年)发布的,而今年才是余纯顺遇难十周年,我想写这篇文章恰逢其时。 ip*^eS^  
今天晚上,我又寻找了关于余纯顺遇难的资料,特将大略经过叙述如下: z 9WeOs  
19966119时,余纯顺拒绝了车辆、人员随行,大步流星离开土垠向南边的罗布泊走去。身上背着的背包里装着他的帐篷、防潮垫、笔记本、睡袋以及西洋参一盒。他的身影渐渐融入灰褐色的湖盆中…… OI6m>XH?  
在余纯顺向罗布泊行进期间,就有人说,“我们赶快追赶余纯顺,只要他感到身体不适,就把他拽上车,拖回来!”那天中午过后,气温直线上升,至少45——50度左右,有个新疆考古所名誉所长穆舜英教授,19794月曾进入罗布泊北岸一带,寻找进入楼兰的道路。她在《神秘的古城楼兰》一书中,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这里的气候异常干燥……虽是四月,但已达摄氏38度至40度……”余纯顺在6月份,硬要只身闯入罗布泊,他的初衷,是要以此行“打破6月中旬不能走罗布泊的说法”。 G<`(d@g  
615日,余纯顺走后的5天里,沙尘暴刮了两天,其余为高温天气,他的干粮和饮用水也该消耗殆尽了,处境令人担忧。 [;:ocy  
617日开始飞机搜寻。6181015分,搜寻的飞机终于看到在褐色的湖盆里有一个指甲大小的亮点。果然是余纯顺那顶蓝色的帐篷。走近帐篷,一股恶臭扑鼻而来,一把脱鞘的藏刀扔在帐篷门口,刀鞘已经不知去向。乘飞机搜索的人朝帐篷里一望,顿时惊呆了:余纯顺头东脚西仰面躺着,头部肿胀的连五官也失去了比例……余纯顺遇难了。 ~~t >;  
他遇难的地方距离罗布泊湖心土路仅50多米,他如果沿着T字路口向西再走顶多3公里,就能到达他他610日放置一箱水和一箱干粮的第一个宿营地。他错过了T字路口,他应该向右拐西行,可他迷失了方向,径直往南偏东方向走了,显然他在判断方向上产生了致命的失误,也使他错过了生还的机会。 D})12qB;u9  
在《关于对余纯顺尸体检验报告》中,结论为:“……余纯顺的死因,系在高温环境下缺水而引起急性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不容置疑,正是迷路,常人难以忍耐的高温,最终导致了余纯顺的死亡。 k!6m'}v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彭加木、余纯顺不幸永远留在了这里。 hwi_=-SL  
在罗布泊纵深处的余纯顺墓前,人们无不为他的壮志未酬、英年早逝深感痛惜。 Rz*GRe  
余纯顺是于19902月抵达我们昌乐县城的,与我们分别16周年了,我们很多人都记得他在县委大礼堂作报告的情景。他虽然遇难了,但他的壮举,他的思想,他的“意志、毅力”,是我们昌乐人需要的。何况我们与余纯顺有一面之缘,那就让我们怀念他,发扬他的意志与毅力吧! ]Qp-$)N  
                                               完稿于2006111日深夜 wqzpFPk(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12-06
纪念著名探险旅行家余纯顺遇难十周年 O]@s` w  
HC6v#-( `{  
                                       刘福新 b S'dXP  
p=|S %  
    公元1996年6月,著名探险旅行家余纯顺在新疆罗布泊不幸去世。他的壮举,他的思想,通过新闻界的传播,不仅在他的出生地上海家喻户晓,而且在全国引起了震动。他的事迹不但是上海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经过十年风雨的洗礼,余纯顺的形象加高大,他的精神不会泯灭。 [lu+"V,<LJ  
    他的精神,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意志、毅力。这是干好任何事业的基本品质。 '+c@U~d*7  
    余纯顺曾于1990年2月17日下午抵达我们昌乐县城,受昌乐县委、县政府的委托,翌日上午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里,在县委大礼堂(今县政府招待所)作报告。我当时作为昌乐二中的班主任带领学生参加了会议。 . K_Jg$3  
    说句实在话,刚接到通知时,还不以为然,可当着面庞黝黑、身材健壮的余纯顺一出现在麦克风前面的那一刻,心里一震,顿时觉得这是条好汉!于是我对学生们郑重嘱咐:“好好听,仔细记,将来对你们是有用处的!” ^ q3H  
    随着余纯顺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我的笔也唰唰不停。回校后,我把记录内容补进了当天的日记里,并写了一首顺口溜;再后来,为了整理我的《雕虫斋诗词选》草稿,我把那首顺口溜编入其中。这部即将出版的诗集里便记录下了余纯顺来昌乐县城的情景。 +x~p&,w?  
    余纯顺既然来过我们昌乐,当是昌乐人的骄傲与自豪,他当年来昌乐的行迹,永远牢记于昌乐人的记忆里,他那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报告将铭记在昌乐人的心中。余纯顺是个有追求的汉子,他的“意志、毅力”的基本品质和精神,是我们昌乐人所需要的,换句话说,我们昌乐人需要余纯顺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们继承余纯顺的“意志、毅力”,把我们昌乐建设得更快更好更强吧! -M4VC^_  
                                         2006年11月1日中午完稿 -<e_^  
,D&-.`'E  
                           .B'ws/%5\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12-06
深切悼念著名探险旅行家余纯顺遇难十周年 : z\||f  
PK&X | h  
1996年6月,余纯顺在新疆罗布泊不幸去世。他的壮举,他的思想,通过新闻界的传播,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余纯顺这个名字,不仅他的家乡上海家喻户晓,而且我们昌乐人也是熟悉的。因为在他徒步旅行时,曾经于1990年2月17日下午抵达昌乐县城,2月18日上午,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天气里,他应昌乐县委、县政府邀请,在我们县委大礼堂(今县政府招待所院内)作旅行报告(他自称汇报),笔者当时作为昌乐二中班主任带领学生参加了会议。一开始听说时还不以为然,可是当着面庞黝黑、身材健壮的余纯顺刚出现在报告席前,我的心便骤然一震;随着他的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便觉得此人是条好汉!为此,我对学生们说:“好好听,好好记,这个人的意志与毅力是我们的榜样!” .s|5AC[  
我详细记下了那天上午余纯顺的讲话,而且会议后在日记里写了一首顺口溜,后来为出诗集,又整理在我将要出版的《雕虫斋诗词选》草稿上。昨天深夜,突然翻到了有关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的文章,这篇文章还有其它几篇文章都在我的“剪辑”上,这本剪辑编号为“44”,文章名称是《守望罗布泊》,作者是陆德建。另几册也相继寻到。今天上午又用“百度”搜索到部分相关资料。 "S>VqvH3  
笔者认为:余纯顺既然来过我们昌乐,那是我们昌乐县人民引以自豪的事情,他在昌乐的活动将铭记于我们心中,他的报告将会激励我们昌乐人在“意志、毅力”上自强不息,这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基本保证,昌乐的发展需要余纯顺的精神。在全国特别是上海搞《纪念壮士余纯顺遇难十周年》活动的时候,我们昌乐的父老乡亲们应该行动起来,在悼念余纯顺的同时,充分发挥他的“意志、毅力”四个字的品质与精神,把我们昌乐建设得更快更好! l>("L9  
(关于听报告和笔者当即写出的顺口溜,另文专发) (.b!kfC  
2006年11月1日11:33 GbvbGEG  
xJOp ~fKG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12-07
我一口气读完余成宗亲的佳作,心理非常不是滋味,恨自己的孤陋寡闻,只知彭加木,不知余纯顺,更为余纯顺宗亲英年早逝而惋惜。让我们每一位余氏宗亲永远怀念他。
余大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