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阅读
  • 11回复

广东梅州《梅县余氏族谱》谱序1990.1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萃元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01-07
谱    序 ";/,FUJJ  
p M_oIH'8:  
@O&;%IZMY  
余氏宗族,源远流长,考据乃轩辕黄帝的苗裔,黄帝的五世孙,夏禹王,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让登位,在位八年驾崩。传大子启,夏禹王的三子,少康氏,又名罕,封于五余,封余度王,而由余始。余氏的始祖是罕公,罕公的三十七世孙是一世祖由余公。周秦时始居代州,大原邠州,雁门郡(今山西省)等地繁衍后代,以后过黄河迁至青、兖、豫等州。西汉初定居下邳,是当时的名门贵族,南北朝时,远祖鋐拱仕梁为户部侍郎,拜泗州刺史,鋐公后分支一十七房,用泗州下邳开谱。奏敕下十二姓:奴、夏、余、徐、俞、顾、禹、侯、寇、鲍、包“同源一脉。 )tR@\G>%  
{$qLMx';  
据史载,余姓曾被封建皇帝迫改佘,东晋二世皇帝一一明帝说:余姓犯讳,于大宁元年(公元323年)奉帝敕云:余氏训我,以理不顺,朕之敌人,遂改为姓佘,直至唐代,国子监余咏奏唐肃宗皇帝,“臣薄读经典,佘与蛇同音,咀嚼毒殆,恶辱先祖夏禹河少康氏,非宜所称,居官失姓四百三十八年,伏乞圣慈,给臣改归本宗,免坠禹杞,永荷国恩隆遇,垦闻允敕依奏。”唐肃宗於上年二年(公元761年)二月二十一日恩准,查余本是夏禹苗裔,少康氏之后,因此北改为佘,南改为余“。从此余姓稳定,历代蕃衍,后裔昌盛,世代兴隆。 &/]g@^h9  
aiwKkf`\  
余氏后代,名贤辈出,世有闻人,如唐代余钦公,博学能文,开元余奎公忠烈博士,南有孝子余齐公。又如宋时余靖公,登大中祥符丙辰年进士(公元1016年),官尚书谏议大夫,人称四贤,能习外语,三使契丹,又为广帅十年,声望蔚然中外,咸以忠廉称之。又如余复公,状元及第(宋徽宗题扁赠),近代有族贤余汉谋、余井塘、余佳菊、余俊贤、余百泉、余立金、余秋里等,可见余氏历代英才辈出。 (GDW9:  
GUdVsZjz(  
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多战乱兵祸,使人们避难迁居者众;客家原系中原移民,查梅州市梅县余氏祖先,系由下邳(即江苏省)南迁而来。如福建省古田县杉阳开基祖焕公,系唐末天宝末年(公元七四二年)因避安史之乱,随父建阳令青公,由江西饶州鄱阳出任闽之建阳,复至古田杉阳避乱而定居的。焕公五世孙蔽公(即寅戈公)由古田杉阳迁至韶州曲江开基,靖公是其玄孙也。靖公后裔为宦经商做工务农,迁居各地者众。宋末元初(公元1264——1278)天下大乱,多避难南迁,如象坤公由江西麻州迁梅县为均田为开基祖,今定子桥,汾水、三姓、兴宁叶塘叶南、新陂、咀头等皆来自梅县均田。淳叟公三子,由福建迁出:长子百二郎迁梅县松口官坪开基;次子百三郎公迁饶平黄冈,三子百四郎迁大埔青溪。如有聪公原江右章贡人也,从居闽之汀州上杭时,宋咸淳末,天下大乱(公元1275年)公年甫十二同叔英公避难于潮州海邑(饶平黄冈),有聪公好贤乐施,饶民感德。至元朝叔英公授封州节度使判官,聪公孝德以闻,任福州同知。至元朝成宗大德十一年,有聪公迁梅县龟奖龙门村居住。武宗五年(公元1312年)又迁石坑,卜地、义化、坝头、丰顺乡居住。有聪公为平远坝头一世开基祖,今梅县瑶上、白叶、南口石子坝、黄甲塘、溪背、程江浒州、横江和增福坪、石子岭等地皆其后裔。龙泉公是四川峨眉经江西临川县迁来梅县荷泗大和村开基,蕉岭三圳石华公是由荷泗迁去。水车里子径曰文公是由大埔青溪迁来。 z!:%Hbh=  
! p|d[  
全国各地,余氏祖祠,有下邳堂、新安堂、绍采堂、峰采堂。据知凡属靖公后裔统称绍采堂、风采堂。往昔余氏修有宗祠,梅县东仓巷建有宗祠,每年有祭祖庆典。宗亲们虽散居各地,尚有联系,今宗祠已毁,族谱少人保存,故余氏后人,虽同根同祖,亦少联系。 3YOYlb %j  
u:s[6T0  
一九九零年六月二十四日“梅州市梅县余氏宗亲联谊会”首次会议 梅江增福坪召开。鉴于梅州余氏先祖,自宋元时代迁来开基,已历八百多年,传宗已二十七代,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已从原迁居地扩散到全国各地和海外,然多数裔孙不知自己祖先世系,特别是海外赤子,南洋华侨,往往是爱国爱家有心而问祖无门,不知祖籍何处?根在何方?今同仁等认为极需重新整编一部较为系统的“梅县余氏族谱”奉献后裔。供查考自己祖先源流,激励后代,发扬上祖名贤遗风,继承祖德,光前裕后,谨以为序。 1|/]bffg!c  
             `78)|a*R.  
                             选自于一九九O年十二月《梅县余氏族谱》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謝萃元叔的分享!加分鼓勵! 2014-01-07
余萃元
离线余少波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4-01-07
萃元兄辛苦了
明德堂 余少波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4-01-07
    
余大俊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4-01-07
感謝萃元叔的分享!加分鼓勵!
离线余永庆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01-31
怎么兴宁余氏从梅县来呢,是从五华来的,念一郎同七兄弟来兴宁叶塘麻岭居住,后各立吉地。
离线余永庆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01-31
叔英公和有聪公相隔很多代,怎么会一起吗?
离线敦睦堂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02-05
回 5楼(余永庆) 的帖子
余永庆:叔英公和有聪公相隔很多代,怎么会一起吗? (2014-01-31 11:02) 
OYWHiXE6]  
有聪公是叔英公亲侄子,出自黄氏,英公为七世祖崧公养子,聪公自然为孙辈。
离线敦睦堂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4-02-06
回 6楼(敦睦堂) 的帖子
敦睦堂:有聪公是叔英公亲侄子,出自黄氏,英公为七世祖崧公养子,聪公自然为孙辈。 (2014-02-05 16:21) 
{LA?v& b'  
是八世余英公,非二世余叔英公。
离线云淡风轻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02-13
感谢分享,我系梅县瑶上白叶余氏
实干闯未来!
离线余炯华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4-03-05
十二姓:奴、夏、余、徐、俞、顾、禹、侯、寇、鲍、包“同源一脉。 我们村老人们也是这样说的,十二姓同源一脉,都 是本家人,对家族史籍又加深了一点
本帖提到的人: @thinfo @ @余勉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