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8阅读
  • 28回复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福洪乡,成都龙泉驿区络带镇,由广东兴宁迁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永庆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03-22
始祖由余公六十九世孙,志铭,为广东兴宁一世祖。 }!>=|1 fY  
f~{}zGTM:  
一世志铭。 z*$q8Z&7rg  
二世宗受。 JPn$FQD  
三世道衡。 6x)$Dl  
四世伯英。 !QI\Fz?  
五世祖秀凤。 xM[Vc  
六世祖有华公,后裔全部迁四川云南贵州一带,谱上记载少数。 dC\ZjZZ  
六世祖有华公,妣氏,生子,磷。 Vm}%ttTC  
七世祖磷公,妣氏,生子,段淑,显忠。 |tR OL 9b  
八世祖显忠公,妣氏,生子,希永,希成。 3kcTE&1^  
九世祖希永公,妣氏,生子,秉梅,秉楫。 \)K^=jM  
十世祖秉梅公,妣氏,生子,国清,国明。 OouPj@r  
十世祖秉楫公,妣氏,生子国海,…国海刚出生不久父母堂兄全部往川…
2条评分威望+5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謝分享,加分鼓勵!!! 2014-03-22
thinfo 威望 +50 感谢永庆宗亲的分享! 2014-03-22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4-03-22
感謝分享,希望四川那兒的余氏宗親族譜能因此而續上!!!
家族網站需要大家多多支持,才能可長可久!!!
离线余怀兴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4-04-11
四川省成都市的余华请求。
我们是祖籍福建永定的,是唐山一世祖余九五郎的后裔,想请余元仲帮个忙,联系台湾的亲人,来共同续修完整我们的家谱!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歡迎懷興!!! 2014-04-12
离线余永庆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4-04-27
回 2楼(余怀兴) 的帖子
余怀兴:我们是祖籍福建永定的,是唐山一世祖余九五郎的后裔,想请余元仲帮个忙,联系台湾的亲人,来共同续修完整我们的家谱! (2014-04-11 21:20) 
lHB) b}7E  
九五郎,是死后超度起的名字,最好写正名,叫元仲兄才好找。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04-28
回 3楼(余永庆) 的帖子
不知永庆兄此言以何为据的? ESDB[ O+`x  
   “朗” 在古时有以下几种解释: M#0 @X  
             ^g!B.ll`  
             (1)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 `fW{yb  
             (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 /PC` 0/b  
             (3)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 K}2Npo FS  
             (4)封建时代的官名:~中(a.古官名;b.中医医生)。侍~。员外~。 wD=am  
               z~.9@[LG]  
        官名。战国始有。本为君主侍从之官。秦汉时皇帝宫殿门户的守卫者,魏晋以后的官号。汉初有郎中、中郎,以后有侍郎和议郎,郎或郎官是其总称。郎平时持戟宿卫殿门、殿廊,大朝会时立于殿阶两旁,皇帝出行则充车骑扈从,唯议郎不参与值卫,而是司谏议政事得失的一种近臣。郎的主管者为郎中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郎中令为光禄勋。东汉时,郎中、中郎、侍郎由五官、左、右三中郎将主管,这三种郎也称为三署郎。西汉时郎无员数,多至千人,东汉晚期达两千余人。议郎、中郎之秩为比六百石。侍郎为比四百石,郎中为比三百石。西汉时在皇帝身边的有些郎,他们因有不同职司而获得车郎、辇郎、戏车郎等称号。西汉时还有守护皇帝陵园及庙寝的园郎和寝中郎。武帝时为加强宫禁守卫而新置期门、羽林,期门、羽林中也有郎。称期门郎、羽林郎。各王国也仿照皇帝而设郎中,是为王家郎。两汉时郎官担负守卫宫禁之重任,故郎多从高官及富家的子弟中选拔上来。汉律的《任子令》中曾规定:凡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即可任弟兄或子一人为郎。官吏所任之子也有未成年者,东汉人称之为童子郎。按汉制家产满五百万的富家子弟可以为郎。如张释之、司马相如都因家财丰厚而为郎。武帝时,甚至能以财物或羊入官者也可为郎。还有因军功而进者,如赵充国、傅介子都靠击匈奴立功而为郎。武帝时确立起察举制,被举为孝廉、明经者通过策试便可为郎。从此,使更多的儒生进入到郎官的行列之中。 Ed=}PrE  
郎任职满一定期限后,要受光禄勋举四行的考核,所谓四行是指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四种德行。郎若符合此类标准,即可迁为令、长等地方官。西汉晚期的萧望之、翟方进,都是从郎而登上将相之位。东汉时官吏出身于郎官者更为普遍,在和帝、安帝时,一次即从郎官中选拔三十人或五十人去补令、长或侯相,当时人以为郎官是“仕之通途”。故东汉时的三署郎渐变为散官或候补官吏,三署也成为培养和储存官吏人才的重要机构。从西汉到东汉初,郎选较严格,如馆陶公主曾为子求郎而遭到明帝的拒绝。但从东汉中期以后,由于政治日趋腐败,郎官中以权势子弟为多,仕进之路为他们所把持,原来通过郎官选拔人才的办法已失去其效验。汉代除宿卫郎之外,还有一些与宿卫无关的郎,如西汉时大将军莫府属官有从事中郎。又如西汉时因尚书管机要之事,常选拔一部分郎去给事尚书。东汉时尚书属官便有称侍郎者,后因尚书机构扩大而设侍郎三十六人,这些郎不再由署郎充任,而多由令史补之,但仍旧以郎为号。这是东汉以后普遍以郎、郎中等为官号的一个开端。 m"-G6BKS  
魏晋以后,郎渐成中央官署的官号。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监、太常等官署之中皆设郎官,如侍郎、郎中、员外郎等。郎之权力轻重、秩品高低因时而异。魏晋南朝,秘书郎、著作郎、尚书吏部郎、中书郎、黄门侍郎等,虽官品升降不定,但始终都是士族子弟趋之若鹜的清显之官。隋唐承魏晋以来之制,郎仍分职官和散官两类,侍郎、郎中、郎均为职官,员外郎则是散官。宋实行差遣之制(见官、职、差遣),诸郎又成虚衔,”虽有正官,非别受诏亦不领本司之务”。以后历代均沿其制,惟具体各目不同。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越一岁,用廷推起(袁可立)兵部右侍郎。” A\C'dZ <N  
(看过此文是否觉得九五公曾经做过朗官)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05-06
带郎的并非是做过什么郎官。譬如萧十一郎。也就是某个时期对男子的称呼,包含敬语。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海宏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05-08
永庆叔,江西也有志铭公六世伯英公的后裔,伯英三子秀鸰之子有福的后裔。也还有志铭其他儿子的后裔。另外,悠远公也称兴宁一世祖,他们是叔伯兄弟,以后该怎样区分开来称呼才好呢?悠远公是兴宁筠竹开基一世祖。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4-05-09
gmAKW4(  
志铭宗受后裔成了铁改余秀一的后代,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了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05-11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永庆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4-05-11
回 6楼(余海宏) 的帖子
余海宏:永庆叔,江西也有志铭公六世伯英公的后裔,伯英三子秀鸰之子有福的后裔。也还有志铭其他儿子的后裔。另外,悠远公也称兴宁一世祖,他们是叔伯兄弟,以后该怎样区分开来称呼才好呢?悠远 .. (2014-05-08 19:36) 
|<OZa;c+  
兴宁余氏都是六十九世为一世重排,志铭公和悠远公共十兄弟都在兴宁开基为一世,共建一所余氏宗祠,道光二十年重修,光绪三十年重建,因各房宗亲外迁,或不出钱,只有志铭后裔出钱出力,被志铭后裔改为志铭公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