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7阅读
  • 2回复

清嘉慶22年余氏家族开垦六堵險圳(基隆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06-16
e8_EB/)_Z  
        參觀完七堵車站,沿著光明路續往汐止方向前行約一公里,接明德一路,看到路旁基隆河邊的「福安宮」,停車於廟旁附近,前往參觀附近的「六堵險圳」大峭壁。 .DnG}884  
福安宮旁,沿著基隆河岸,有一條可供單車及人行的「頂圳景觀步道」,入口有一座小拱圈景觀裝飾,上面寫著「小武夷山」。站在此處,正望見基隆河的河水逶迤自八堵而來,河道至此又大轉彎,曲折如蛇行,基隆河盤繞多曲的河道,恰似中國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所以這裡才有了「小武夷山」的名稱。 l]R7A_|  
步道沿河岸而行,前行約兩、三分鐘,抵達「六堵險圳」石刻所在的大峭壁。狹窄的步道一側緊臨河水,另一側貼近幾近垂直的峭壁。這裡即是清朝時代六堵圳通過的地方。六堵圳的歷史可溯自清嘉慶22年(1817),余氏家族入墾六堵,為灌溉農地,因而闢建了「頂圳」及「下圳」兩條水圳。頂圳引自今七堵拔西猴溪的水源,修築4.5公里長的水圳。道光14年(1834),頂圳完工,而以通過這處河岸峭壁的工程最為險峻艱難,而被稱為「險圳」。峭壁的岩壁今有前基隆市長所題的「六堵險圳」刻字。 FSkX95  
峭壁下方另鑲嵌著一塊「六堵險圳沿革」的石碑,內容敘述清朝年間,曾利用這裡險要的地勢與荷蘭作戰,民兵集結於險圳上方,居高臨下,使荷蘭人死傷無數。碑文內容明顯不符史實,為何基隆市七堵區的區長、里長及理事長等人會輕率在碑石落款署名背書?若碑文內容加註「民間傳說」幾字,或許就不會讓人覺得內容唐突了。 6I _4{  
荷蘭人在1642年驅逐了佔領基隆的西班牙人後,勢力正式進入北台灣。荷蘭人曾來過六堵,當無疑慮。現在的六堵山仍留有「荷蘭仔溝」的地名及流傳著關於荷蘭人的故事。不過歷史上,清廷未曾與荷蘭人作戰,兩國還曾經是盟軍。 &`]T# ">  
1661年,鄭成功攻入台南鹿耳門,繼荷蘭人之後,佔領台灣。當時清廷視明鄭政權為心腹大患,而荷蘭人則一心想要光復台灣。1663年,荷蘭人與清廷合作,出動戰艦攻打鄭軍反攻大陸的前哨基地金門及廈門。 1664年,荷蘭人更一度重新佔領基隆,不過鄭經迅速派兵北上,荷蘭人作戰不利,難以守城,只好撤退,才放棄了收復台灣的念頭。 YoQQ ,  
若說支持明鄭政權的民兵曾與荷蘭人在六堵打過仗,這種歷史的可能性則是存在的。 i_!$bk< yo  
*xx)j:Sc2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711/tony0711.html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謝分享,加分鼓勵!!! 2014-06-16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4-06-16
感謝分享,加分鼓勵!!!
离线余烈华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4-06-23
    
.湖南益阳马家洲余氏..源开文运美..懋志承先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