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59阅读
  • 5回复

[新闻简讯]海内外同胞热爱风采堂探因(余泽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名贤忠襄公余靖之“风采”源出于北宋同朝官员、书法家蔡襄所作《喜欧阳永叔余安道王仲仪除谏官》一诗赞扬余靖等三名谏官的诗句: M4D @G  
c/igw+L()  
御笔亲除三谏官,传宣朝野竞相欢。 qZ4)) X  
当年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贤得路难。 /!MVpi'6&  
必有谋猷裨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 QM* T?PR  
世间万事俱尘土,进取功名久远看。 -Lu&bVt<>  
h!v< J  
“风采”一词本指人的风度神采,蔡襄引用在诗中赞余靖等三名谏官耿直敢言的忠亮风格。此诗流传到坊间,一时传为美谈。其事追溯到景祐三年(1036年) ,范仲淹以言事得罪权相而遭贬,谏官御史莫敢言,独余靖越班呈奏《论范仲淹不当以言获罪》。其所论皆以史为鉴,以国家大体为念,其所以越职而言者,“怀忠事君,不敢自爱,万一益国,死无所恨。” 其后余靖虽遭贬逐,但其风采由此振励朝野。 d^J)Mhju  
yCA8/)>Gm  
同朝官员、书法家蔡襄有感于此,就作了组诗《四贤一不肖》,专道此事,其中诗句写道:“斩然安道生头角,气虹万丈横天衢。臣靖胸中有屈语,举嗌不避萧斧诛。”诗中“安道”“靖”就是指襄公余靖,诗中高度赞扬了余靖勇于担当的政治胆识和不畏强暴的浩然正气。诗中并高度赞扬因此事一同遭贬的范仲淹、余靖、尹洙和欧阳修为“四贤”,鞭笞高若讷为“一不肖”。诗句一问世,京师引起轰动,万人传抄,四方争相传诵,一时洛阳纸贵,传至域外。 +wJ!zab`  
@"MQ6u G>  
直至庆历二年(1042年),余靖得以复职,被擢为右正言,在庆历新政中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知谏院,此四人皆以敢言著称,在当时号称四大名谏。 mLpM8~L  
{?5iK1|}K  
余靖40年的仕途生涯两落三起,三使契丹,两平蛮寇,经略岭南,而他清廉自守,不载南海一物。宋仁宗对余靖由贬抑、感悟、重用而至褒奖有加,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这是由皇帝对余靖风采作出的最高评价。 D[#V  
6[4VbIBSI  
至此,余靖风采,北宋朝堂之上,无人能及,“风采”一词成为当时北宋朝野上下用来赞扬余靖公的惯用语,并百世流芳,百代景仰。因此,忠襄公的后裔为纪念先祖襄公,便以“风采”为堂号,代代相传,遍及海内外余族聚居地。 mHHlm<?]  
|5tZ*$nGa  
余靖风采的内涵可概括为:学优而仕,道通古今;策虑周密,直言敢谏;文能绥众,武能折冲;忠耿尽职,清廉自律。其风采,长久地影响于后世,为后世所效法。 uBa<5YDF  
&v0-$  
到过韶关的人都知道,说到余靖风采,就会联想到九龄风度。张九龄比余靖早300多年,是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后罢相,为荆州长史。唐玄宗在暮年垂政,常问吏部或儿皇所用之重臣:“风度得如九龄否?”历代因此并称九龄风度和余靖风采,岭南大地,双峰并峙,光耀千秋。 m|B=&#  
=uH2+9.  
此后越400多年,到了明朝弘治十年 (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在余靖的出生地建起一栋余靖纪念楼,与纪念张九龄的风度楼相望,定名为“风采楼”。 “风采楼”三字的原迹,乃明代名儒、书法家陈献章(字白沙)用茅龙笔所书。陈献章撰《风采楼记》,赞余靖风采“若凤凰芝草不恒有于世”。  '2*OrY  
lQHF=Jex  
此后又越400多年,至清末民初年间,余靖的后裔在台山、开平的聚居地荻海,修建名贤余忠襄公祠,定名为“风采堂”,风采堂后也有一栋风采楼,其字体皆临摹自韶关的风采楼。以显示其与韶关祖居地和风采楼一脉相承。余觐光在《余襄公祠堂记》中,赞“公之学问勋业节概,史有传,庐陵有碑,白沙有记,其为文章撰为集, 礧礧轩天地不朽。”(译文:襄公余靖的学问、功勋、操守和气概,已有宋史记载,有欧阳修的《襄公墓碑铭并序》,有陈献章的《风采楼记》,襄公所作的文章撰辑成《武溪集》,磊磊然轩昂于天地之间为不朽。) , :#bo]3  
5M~{MdF|.  
由此“风采”成为余族的徽号,是一项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用以纪念太祖忠襄公余靖。美国、加拿大、东南亚、香港、澳门以及岭南许多余族聚居地的余族堂会、社团和建筑均以“风采堂”命名。他们对于一百年前兴建荻海风采堂和一百年后的重修,在联络宗亲、集资筹建过程中均发挥重要影响,形成举族体制。 {h7 vJ^  
p35=CX`T.  
荻海风采堂是海内外众多风采堂中形制与规模最大的建筑,可以说是余族的合族祠堂。“名贤余忠襄公祠”又简称“名贤祠”。“名贤”的意义是:余靖风采,不但属于余族的,更是属于包括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的,亦理应为中华儿女所喜爱。 su1lv#  
UxTLr-db^  
风采堂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和深藏不露的文化底蕴,是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热爱荻海风采堂的主因。许多海内外的侨胞同胞慕名前来观光,就是为了欣赏风采堂的建筑艺术和瞻仰名贤余靖风采。 /{i~-DVME  
%Hbq3U30  
许多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访奇探胜,专家学者前来实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影视公司纷纷选择风采堂拍摄外景,不少著名院校如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门五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等的建筑系师生选择风采堂进行实习和研究。 '" "v7  
vPNbV  
2004年7月27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在开平市潭江半岛酒店召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秦佑国教授,评价荻海风采堂 “与广州陈家祠齐美”。广东省博物馆的专家参观后也认为 “风采堂建筑不亚于广州陈家祠”。《陈家祠》一书的作者、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黄淼章先生亲自来风采堂参观后,他撇开二者的比较,直接给予“中西合璧,风采犹存”的评语。 _Sr7b#)o  
.n]"vpWm[  
喜爱荻海风采堂的人群基本上有如下四部分。 &)1.z7T  
L3, /7  
一、遍布全球的3万多风采校友及各地校友会,在风采堂设有风采中学校史室,可供这部分人回来参观缅怀; T7 ,]^ 1  
二、海内外广大余氏宗亲,在风采堂设有南粤余氏历史室,可供这部分人回来参观和认祖归宗; V!He2<  
三、作为爱国主义和廉政爱民教育基地,在风采堂设有余靖纪念室、清官堤、多媒体教育室和廉洁文化阅览室,可供广大党员干部、民众和学校师生前来参观学习; eJ?oz^  
四、荻海风采堂目前各项参观设施和外围环境已逐步完善,时刻敞开大门欢迎全国各地民众和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及外籍人士前来观光。 %;'~TtW5  
P8z%*/ 3NF  
zEI+)|4?r  
立于清官堤上的余靖铜像 QRQZ{m  
..)J6L5l  
r:g\  
清官堤上北宋四贤及史上十大清官铜像 q?}C`5%D  
2RkW/) A9  
资料来源: http://www.dhfct.com/News.asp?aid=1018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吉祥如意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11-06
  
离线余汉华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10-19
    
离线zsy933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4-10-11
      
世居广东中山  靖公三十二代传孙 《风采堂》
离线美好人生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4-10-11
    
离线fonnyyee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4-10-10
         dq'f >S z}  
余鈺兄, fd>&RbUp  
.`v%9-5v  
謝谢祖公"忠襄公余靖之“风采” 的來源及歷史, 又多學些家族史! %so{'rQl  
{[L('MH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