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73阅读
  • 7回复

红岩寺镇余家湾余氏宗源是我们余黄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37505856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5-04-09
  红岩寺余家湾余氏宗源 -)!> M>=s  
2fIRlrA$  
  〔氏族源流〕红岩寺余氏支族最早起源于江苏省郅县县令,故而有“余氏下郅”之称。红岩寺镇余家湾余氏家族原籍江南安庆府宿松县城东十里铺,堂号“安庆宗堂”。此地属鱼米之乡,祖先陵园墓地的四周全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由于常年耕种水稻,蚂蝗咬人忍受不了,多数人患吸血虫病,不少人因疫情蔓延而死亡。为避病疫缠身,祖先离别故土,西进来到陕西省秦岭南麓的长安县(今柞水县)红岩寺街南3里处安居,后得地名余家湾。据老人们传说,祖先自江南上陕西时,出门不远就捡到发馍一个,当时有人就说“发馍要发,此出必发”的吉祥口奉。   <*H^(0  
  〔迁徙发展〕本族迁陕始祖是一名大力士,常年做粮食贩运生意,肩挑8斗稻谷,吆着毛驴驮粮,历经数十年劳累奔波,渐渐发了大财。据说发财的传家宝就是一根大扁担,每逢过年,将大扁担用红绫子一包,放在神龛上供奉,此扁担至今保留无损。祖先发财之后,在余家湾建造了一座“四水归堂”的四合院,前厅3间,后堂3间,左右两侧厢房4间,院内四面全是木雕格子门窗,有飞禽走兽和花草图案,四周有麒麟狮子羊鹿白鹤雕塑。前厅3间是通梁没有隔墙,没有楼板,雕梁画栋,正门有屏风8扇,正中有大牌匾一块,上刻“孝第忠信”四个大金字,牌匾落款“立于清朝道光辛卯年桂月谷旦日”。后堂是祠堂,设有神楼一座,木雕二龙戏珠图案,工艺十分精致,可惜神楼焚毁于“文革”红卫兵之手。据长辈说,每逢佳节喜庆时,从门楼至大门到后堂,共挂6对红纱彩灯,象征六合同春之意。 ~{>?*Gd&T  
  〔余氏派行〕据家谱记载,余氏派行为: S~$'WA  
          铉肆开派    玉瑞金祥 x r(|*  
        思荣应有    世代克昌 5sde  
        修道定达    作德必扬   nD" ~?*Lt  
        才超俊严    品重贤良 yj@tV2  
        建功广大    贻泽优长   r^$~>!kZ|  
        和声名盛    显旭家邦   Jeqxspn T  
  余氏迁陕大约有200年左右,自“世代克昌,修道定达,作德必扬”派行繁衍共有10代,40余户,200余人。 47 u@4"M  
                                   (余达宝供稿) t0PQ~|H<KV  
红岩寺镇余家湾余氏宗源与我们余黄宗谱记载相符,应该是余黄氏迁陕西后裔。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陕西余黄氏的。希望能取得联系   ]0c Pml  
fUag1d  
!jS4!2'  
《余黄氏宗祠》对联 B{, Bno  
下邳郡”,“尊孟堂”。 j.-VJo)   
原联: m^!Sv?hV  
1、相秦绵世泽, eVnbRT2y&  
尊孟振家声。 9rj('F & 1  
2、锡晋贻谋三十世, R$b,h  
   封秦裕后百千传。 qR,.W/eS8  
廊柱中间两柱对联:(新联) lC9S\s  
   “始祖铉四定基凿麓生珊瑚珊裔传东西二股瑚祖流迁川陕, eYP=T+  
     太翁容万招赘家门训耕读耕田承余黄双份读经志存贡秀”。 kJ8vKcc  
                                         文学士邻里黎承旺敬撰 PKtU:Eg  
余黄氏派行为: D3?N<9g  
        铉肆开派    玉瑞金祥 _@prmSc  
        思荣应有    世代克昌   ,+-?Zv 2  
        修道定达    作德必扬   [-VGArD[k,  
        才超俊严    品重贤良   lwsbm D  
        建功广大    贻泽优长   "]<}Hy  
        和声名盛    显旭家邦   4g!7 4a  
QQ:375058566
1条评分威望+20
thinfo 威望 +20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5-04-09
余小兵
离线美好人生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5-04-12
感谢小兵宗亲的资料分享!
离线zsy933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5-04-14
世居广东中山  靖公三十二代传孙 《风采堂》
离线余寿刚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5-04-1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6-18
    
离线余策旗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7-03
离线余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6-02-17
红岩寺大沙窝余氏宗源有可能是余黄氏? ]64Pk9z=  
         《氏族流源》:红岩寺大沙窝余氏渊源流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据《余氏宗谱》记载:“相秦称霸显烈于由余,以王父之姓为得姓之始”、、、秦汉以后,余姓族人迁居江南,主要生活繁衍在今安徽。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下邳一带望族。唐代以后,余姓迅速繁衍壮大,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及全国,而,人才济济。洪武年间由山西大槐树移民署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 A%^?z.  
       《宗谱遗存》:红岩寺大沙窝余氏宗谱始创于崇贞16(1643)年,并经历了数次续修,因为文革破四旧,族谱多被毁失,幸存的旧谱是清朝乾隆二十六(1761)年第三次修编的家谱。该谱工分12卷。有国朝封诰、诏敕旧图,族谱宗派历朝仕籍,前谱序跋、范例家规、修谱名氏重修序跋、领谱字号、世袭总图等部分组成。族谱宗派上索自周至唐代共84世,宋至元代共24世明至清乾隆年间历14世。派辈序是:总、镇、振、仲、胜、伯、海、广、千、尚、万、世、允、思。 NfoHQU <n  
    《繁衍发展》柞水红岩寺大沙窝余氏家族,原籍安徽省(时称江南省安庆府)潜山县,属下坯支系。清嘉庆年间,余应忠支下余宏光迁陕西山阳县洞峪河大庙沟,后余宏捷支下余昌盈迁至今柞水县红岩寺大沙窝宝东山下井家沟(时属蓝田县管辖)。柞水县丰北河乡,历经十世发展至今。其派辈新序为:士应宏昌运、贤良永锡芳、英才成大志、盛 烈在金邦、俊秀常为善、声名定显扬、功勋光国典、世德发详长。 {y"Kn'1  
      本支户族现有120余户600 余人,主要集中居住在红岩寺镇大沙窝、六扇磨、花红沟、红岩寺街道、丰北河乡的北河,小岭镇的罗庄,下梁镇的西川和县城等地 9C7Npf?~M  
        (擇自柞水丛书《移民宗族》  余永朝     供稿)   余方知  撰抄于公元2016年元月初十吉日
余皇
离线37505856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7-11-12
余黄发展只有500余年的。祖先本姓余,过继黄家。
余小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