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4阅读
  • 1回复

[杂论]张裕钊的散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国民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tH#QZIT  
                   张裕钊的散文 buxyZV@1  
1 <wolTf  
   在张裕钊的《濂亭文集》中,有赠序、序跋、游记、札记、书信、祭文和墓表等各种文体。其中有一些文章的文学价值较高,有的还是名篇,在我国散文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本文仅对其赠序、游记、书信作一粗浅的分析。 a0cW=0l=  
Cta!"=\  
Oz.Zxw  
   其一,赠序。比如《送黎纯斋使英吉利序》,是送黎纯斋出使英国的临别赠言。黎纯斋赴英任参赞在光绪二年(1876年)。黎纯斋,即黎庶昌,字纯斋,贵州遵义人,十九世纪中叶,不断出使外国,历任驻英、法、德、日参赞,回国后官至川东兵备道。与张氏一样,黎纯斋同属“曾门四弟子”,同为桐城派晚期作家。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桐城派后期文学,已经走向衰弱。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也受到主张“经世致用”的后起之秀的挑战。他们曾追随曾国藩力图“中兴”,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思想上产生矛盾:一方面顽固地坚持正统,维护封建帝制;一方面却主张改良,反对守旧,积极鼓吹向西方先进技术学习,为现存秩序寻找出路。而这种矛盾又都是在“以国事为重”的轴心下展开的。这篇临别赠言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 9q"G g?  
Jry643K>:;  
)auuk<  
   在这篇赠序中,贯串全文中心是一个“变”字,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而世运乃与为推移”。是“变”,推动着历史的发展,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文章开始写了近代的世变。泰西,极西之地,当时用以指“西方”的专用名词。自泰西与内地沟通以来,特别是道光之际,海疆有“兵革之事”起,实际写了自中英鸦片战争以来数十年间的历史。写帝国主义入侵,清政府本是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数十年的历史,是丧权辱国的历史,而作者却“为尊者讳”,说成“怀柔绥服”、“兼容并包”、“远抚长驾”等,这表明作者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写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者又极尽铺张溢美之能事,始概说探幽发渺,智力像刀尖兽角一样突出,日新无穷;再细谈机械、天文、地理、电讯、航海等各种先进技术之兴盛、精妙、奇异,开天辟地以来未尝有也。文章以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起点,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这既是全文立论的依据,又为后文的追溯与进言张本。文章接着追述古今之变,以进一步揭示西方科技发展之渊源。天地之造化,古今之发展,都在于天人感应、阴阳激荡,实际是一个“变”字。自上古起,至秦汉以至于清朝,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无不是世变之推移,至今世变尤为大且剧,“天实开之”,这是自然规律,人不能违。至此铺垫已十分周密,可直剖当世之弊。作者落实到如下两点:一为士大夫“拘守旧故”,借司马相如之言作喻,神乌已在天空翱翔,而捕者仍守在地上鱼兽汇集的地方,极为形象地讽刺了当世士大夫鄙夷守正之弊。这里表现了作者思想开明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指出任用“庸猥”之流通西,适足为远人嗤笑。这是后文赠言的伏笔。据此二者之弊,作者一语点出当今求变的关键,在于“精求海国之要务”,以加强国防,这是巩固根本、抵御敌人、尊重国君、保护人民的首要任务。故须得俊异志节之彦,挑选重臣,通使外国,而黎君正是如此受任国家之重而使英的重臣。这两层意思正是上文两点弊端的呼应。最后,作者谆谆告语:察看海国的方法,笼络异邦的策略,要得其“要”和“情”。要者,要义也;情者,实情也。既明实情,又得要义,对应设施,必有所据;而继承故业,谋求变易,也就能够找到途径。行文至此,已承接上文,层层相因,完成了赠序的目的:学习西方,以励精图治。 uszMzO~  
"C [uz&  
, -S n  
   通观全文,情真意切,脉络分明,较好地体现了作者为文的主张,即“意、辞、气、法”统一而又以“意”为主,寓意于声,“同声求气”,达到一定的气势。桐城派晚期作品的面貌,于此可见一斑。 r#K"d  
[{9&KjI0K  
.Dg'MM BM  
   其二,游记。在张裕钊为数不多的游记散文中,有三篇游记影响较大,值得一读。 _fANl}Mf:  
第一篇是《游狼山记》。光绪二年(1876年),张裕钊的挚友黎纯斋在通州(江苏南通)为官,作者乘访友之便,和黎纯斋一道于八月十八日游览了通州之南的狼山。饱览了山川胜景,感慨良多,归来便写了这篇文章。《游狼山记》不仅有游记散文的一般特点,比如细腻生动地描绘自然景色,在游山玩水时凭吊古人,以及触景生情而抒发胸臆等等,而且还有其独特之处。首先,作者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十分优美寂静的所在。这里树繁竹茂,寺塔楼庵错落有致,并与松桂桧柏掩映成趣。这真是超越尘世之绝境啊!作者在描写长江的气势方面更是费了一番笔墨。作者写长江立足于入海不远处,在通州的狼山之上。自岷蜀,经吴楚,长江日夜奔腾已至万里,她要带着中华大地的深情汇入波涛滚滚的东海。立足狼山之巅,回瞩长江,只见她更广阔,更浩瀚,更辽远,因此也更加惊心动魄。作者抓住这一特点,才有与众不同、非同凡响的佳句:“江水自岷蜀经吴楚行万里,至是灏瀚渺莽,与海合会。山川控引,界绝华戎,天地之所设险,王公以是慎固,古今豪杰志士之所睥睨而筹也。”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心旷神怡,向往不已。阅读本文,可以隐约地感到时代的危机及作者此时的思想情绪。从字面上看,他以阮籍遭晋室之乱而作《咏怀诗》,登广武山而叹时无人,来衬托自己所处时代的升平安定。其实当时的满清王朝远非平安无事,作者也心有余悸,“深忧长计,复奚以为?”他“忧”什么?既为满清王朝的内乱外患而忧,也有阮籍“叹悼时之无人”之忧。最后一段,五十三岁的张裕钊自称“枯槁朽钝”,这本是自然规律,不足为怪,但重要的是他已“为时屏弃”。他给自己设计了一幅多么美好的“隐居生活图”:“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恬隐平和到了极点,能提供这种生活的所在不正是幽寂的狼山吗?至此,读者方才恍然大悟,作者在文章开头对狼山的细腻具体的描写,不单是客观的,眼前的狼山原来就是他心目中的人生的归宿。前后呼应之巧妙,正说明作者构思的匠心。 L\UM12  
JSm3ZP|GqJ  
R|H_F#eVn}  
   第二篇是《游虞山记》。本文开头说:“十八日,与黎纯斋游狼山,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二十一日,买舟渡江,明晨及常熟。时赵易州惠甫适解官归。居于常熟,遂偕往游焉。”由此可知,这次游虞山,是在游狼山的四天之后。游狼山,有黎纯斋作陪。这次游虞山,是赵惠甫作陪。狼山在江北,而虞山在江南,在江苏常熟县城西北。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描摹近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文章抓住了虞山不同景物的特征,如写“拂水岩”,着眼其形状、色彩,巨石高达几十尺,一层层堆积着,重叠着,像层积的灵芝,又像重重叠叠的大石盘修筑的平台,有暗青色、红色,斑斓驳杂,光彩夺目。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如写“踞岩俯视”,田地平整广阔约有上万顷,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纵横交错,流淌着,翻滚着,华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图画。虞山上面寺庙颇多,各有不同。如写“维摩寺”,“经乱,泰半毁矣。”寥寥数字,感慨遥深。如写“三峰寺”,“所在室宇,每每可憩息。临望多古树,有罗汉松一株,剥脱拳秃,类数百年物。”描绘一株罗汉松,阅近沧桑。又如写“破山寺”,“寺多木樨花,自以往,芳馥载涂。”突出桂花,充满芳香。诸如此类,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出余味不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A?8 29<  
3 ,?==?  
3 eFBe2  
   第三篇是《北山独游记》: i@ avm7  
   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望其北,一峰崒然而高,尝心欲至焉。无与偕,弗果。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惑不可辨识。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惨栗,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遂陟其巅。至则空旷寥廓,目穷无际,自近及远,洼者隆者,布者抟者,迤者峙者,环者倚者,怪者妍者,去相背者,来相御者,吾身之所未历,一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毕效于吾前。 Sm%MoFf  
cAc i2e  
cNG6 A4  
   吾于是慨乎其有念也。天下辽远殊绝之境,非先蔽志而独决于一往,不以倦而惑且惧而止者,有能诣其极者乎?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笔而记之。 G#4cWn'  
T<0Bq"'%  
J)n g,i  
  北山,据清光绪《武昌县志》记载:“北山之阴入咸宁南为桃花尖,正支北行至辋山,入江夏带梁子、斧头诸湖,过东湖坝,起凤凰山西行为省治。北行至丁管山,即九峰山。分一支逆折,起金鸡山入县境。”马迹乡,清代属武昌县境。此文颇能反映张裕钊的散文风格。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要写出独游之乐,独游之得。且看他是怎样引出“独”字来的:首先写对北山心向往之,然欲游又“无以偕,弗果”,轻画一笔揭示了矛盾的心境,恰好为“奋然独往”作了牵引。北山为什么这样吸引人呢?作者仅在开篇勾勒了一下,“一峰崒然而高”,山的特点点到即止,这样写一是因为远眺只有整体感觉,二是避免掠美后文。 y*6r&989  
yREO;m|o  
W3K"5E0ck  
    在登山游览时,作者给“独”字注入了丰富的意趣。既不是孤独踯躅,也不是形影相吊“独怆然而泣下”。“攀藤葛而上,意锐甚”,这是对“奋然”的形象写照,山势陡峭虽不在言中定会在读者意中,裕钊笔法确乎老练。“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字面似写游者,字外仍言北山之“崒”,否则怎么能“及山之半”就使一位兴致勃勃的登山人“足力倦止”呢?作者用“折射”之法来写山的高险,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可谓“不着一字,尽致风流”了。 ]IJ.}  
k 9Kv  
c uquA ~  
   文章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分别写了初攀、“复进”、“又益进”三个层次上的景观和感受,各撷要领,并不雷同。初攀是写山势险峻和游者“奋然”之情,而“复进益上”则着墨于涧水与径微路隘。从审美角度上讲,“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已不再表现北山的雄健美,而转现“阴柔”了。你看,山间流水在草丛中淌着,清凉透澈,似有泠泠之声;绿草如毡被覆峰峦,生机盎然。有了水,山也显出灵性;出了绿,峰便充满了活力。至于“微径如烟缕”更是逗人诗性的妙喻,山路曲折狭窄,延至峰巅,半山仰望大有飘忽不定之感,这是以动喻静的神来之笔,反映了作者细微的体验。“诘屈交错出,惑不可辨识”指的是纵横的涧水与烟缕般的小路或隐或现于草坂中的情景,让人分不清哪是水流哪是山径,恰如一幅仙境幻缈的山水图画。这一层是以山清水秀、草蔚径幽的阴柔之美取悦于人的,作者“独往”的因由也便进一步表白出来了。 mcDW&jwQ  
,lA J{5\#  
M7,|+W/RK  
   接着,“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惨栗”,笔锋陡转,一片空寂悚人的景况使读者心悸。表面上,登山写到第三个层次似与前面的审美意识相悖,其实不然,这里蕴藉了作者的匠心。从文字的内在联系上看,前边写了山形、山色,这里是写山巅“虚响振动”;形、色、声浑然一体,北山的完整形象突兀而出,北山的情趣、性灵跃然纸上。“虚响振动”以动写静意在栗人。再从为文的主旨上看,写“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惨栗”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出独游之所得。往下读,果然如此,“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遂陟其巅”,几个短语把独处空山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心理活动真实地表达出来;最后还是余“奋”战胜了畏葸,“鼓勇益前,遂陟其巅”,这就是全文之眼。 qm]ljut  
cX.v^9kuX  
+bf%]   
   作者立于峰顶,俯瞰四际,万千景象纷呈目前,于是写景的文字便如飞瀑流泉一泻而出:峰嶂迭起,谷壑错列;有散落的丘峦,有簇集的陵岗;或峭岩斜出,或孤山笔立;山势环倚相济,岩崖怪妍相间;远处的山峰似缓缓离去,近处的山峰犹迎面扑来。行文至此,难以遏止的“奋然”之情一股脑涌了出来,“一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毕效于吾前”,多么自豪!向时“荒凉惨栗”的气氛一扫而光。其实,文章到这里打住也无大妨,但作者还是要议论一番,看来他对桐城文法是不敢逾矩的,生怕丢了“义理”。不过那结尾几句已无甚新意了,反而露出了摹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痕迹。所不同的是王安石写“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一个“悔”字;而张裕钊写“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彰显一个“幸”字。无怪乎他竟惬意地唱起来:“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人在生活实践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自然是很快慰的事,张裕钊提倡对于世上“殊绝之境”,要敢于探览,要有“蔽志而独决于一往”的精神,这对后人治学治事是颇有启发的。 /'VCJjzZ  
JBUJc  
_9 Gy`  
   其三,书信。在漫长的人生中,张裕钊写给家人、师友和学生的书信很多,比如《答吴挚甫书》。吴挚甫(1840——1903),即吴汝纶,安徽桐城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与作者同为“曾门四学士”。信中有一段话阐述了张裕钊为文的主张。信中说道: qs-:JmA_w  
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譬之车然,意为之御,辞为之载,而气则所以行矣。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也。是故挈其一而其余可以绪引也。盖曰意曰辞曰气曰法之数者,犹判然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自然者,无意于是而莫不备,动静皆中其节,而莫或知其然,日星之布列,山川之流峙是也。……吾所求于古人者,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而喻乎其深。及吾所自为文,则一以意为主,而辞、气与法胥从矣。 6/#= dv  
b0t];Gc%b  
:sPku<1is  
   张裕钊论文,以“意”为主,而以“辞”“气”“法”来辅“意”,并且强调出乎“自然”,强调“因声求气”。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讲文气,以文气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通过音节字句寻求神气。作者讲“气”,也有区别:有的强调心平气和,从容闲雅;有的强调气势充沛,喷薄而出。那么,张氏所谓“意”具体指什么呢?综观所述,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和”,这是他“原本六经”的反映,“六经著天下万事万物,不可纪极,要其归则中和二言足以蔽之矣。”(张裕钊《策莲池书院诸生》)所以他的文章深沉意隐,思想不疾不徐,不顽固守旧,亦无激烈的批判斗争精神。二是“利泽天下”,于世道人心有所裨益。他在写给弟子范当世的《赠范当世序》一文中,曾以“云”作比喻,把文章的气势、变化和功用形象地表现出来,称文章要和大自然中的云一样“滃然起于山川之间,沵漫潢洋旁魄于大地,及其上于天也,鸿洞缜纷,……倏忽万变”,“至其施利泽于天下也,……其积也厚,其出也不穷。”他的这些见解和主张,颇值得为文者体味。 nev*TYY?A  
   'Ux_X:,:;  
~y|%D;  
离线余卫民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6-11-15
学习好文
径深千竹密    云白一山青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