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80阅读
  • 0回复

陶喻之:余靖佚诗辨误散考——关于“老杜休夸蜀道难”诗的作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shingto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7-11
— 本帖被 余季乐 从 家族文化 移动到本区(2011-09-06) —
关于本文的缘起,还得追溯到我最初诵读工部诗歌的经历。 p`T,VU&.  
记得那是1983年暑假,我高考进入当时上海复旦大学分校历史系。拿到录取通知单之后,心情感到格外地轻松;同时,又觉得从此将迈入高等学府深造,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学好自己喜爱的文史科目,遂跑到福州路文化街的上海古籍书店,买来一批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史类图书,准备笨鸟先飞,乘假期预热一些“学前”知识,其中就包括1982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山东大学萧涤非先生主持《杜甫全集》校注组撰写的《访古学诗万里行》。 nmy!.0SQ-  
此书大抵沿着杜甫平生活动的行迹路线,一边实地考察,一边感受当年杜甫身处的历史地理环境,从而加深对杜诗的领会与理解。由于它基本上属于一本游记性质的学术小品类读物,寓学于游,文字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很适合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所以,我初初翻阅之下就喜欢上了这本书。从此,这册薄薄三十二开、二百来页、定价只有五角六分的小书,成了我琢磨杜甫诗歌、了解杜甫人生的第一本入门读物,甚至至今依然会不时地拿出来翻阅一下。 K<~J*k<v  
以后二十多年,随着我对少陵诗歌兴趣的愈发浓郁,特别是参加了四川省杜甫学会的学术活动,经常有出入蜀中的机会,好多次几乎都是沿着杜甫入蜀的行踪一路自北而南越秦巴,观云栈,过剑门,下锦官城,因而对于《访古学诗万里行》中的第四篇——巴蜀篇《秦川蜀道》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话及火车翻越秦岭一段,接下去有这么一番叙述:“这使人想起宋代那位以‘负气敢言’而知名的余靖。他有一首从陕入蜀的诗云:‘老杜休夸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看云客,二十年来七往还。’他是多么以‘七往还’而自负啊!……”由于非常欣赏对于这一段山川行程的记述,我大致把其中提到的诗歌也背诵了下来。 TBu[3X%  
因为这许多年来,自己感同身受,也曾经多次经历了“青泥岭上看云客,二十年来七往还”的难忘旅程,领略过雄奇壮美的蜀道风光,因此,对于文章中提到的余靖这首面对畏途等闲视之,如同闲庭信步而潇洒自负的诗歌,自然是格外地欣赏而存有挥之不去的印象。 |L%d^m  
以后检读汉南朋友赠我的地方文史读物如王本元、王素芬编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的《历代名人吟汉中》(上),田孟礼、葛春林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的《灵崖洞天》,朱宝泉、郭鹏编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的《兴州诗文选注》等,也都收录着余靖的这首题为《过青泥岭》诗。按,青泥岭位于今陕西汉中的略阳县西北与甘肃徽县东南交界处的青泥岭乡,素来是秦岭天堑的路难行处,李白著名的诗歌《蜀道难》中就有“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嗟叹。如果说杜甫《泥功山》诗是否今略阳青泥岭尚有不同意见的话;[1]那么,杜甫笔下的《水会渡》、《飞仙阁》,则千真万确写的是今略阳境内的蜀道沿途地点、景致,因为通过接下去的《五盘》等诗,[2]可 JzZ@Z8%a;  
以明确无误地认定这正是唐宋由故道青泥岭接金牛栈盘旋攀登米仓山入蜀的一条必经之路。杜甫乾元二年(759)自陇右进入川北,正是沿着这一线走向而历经坎坷艰险,奔波入蜀去投靠称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所以,我几乎是完全相信了写下那四句豪迈诗句的余靖———— bP HtP\)  
作者单位:陶喻之,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陆游研究会常务理事。 [;,Xp/  
2NvbQ 3c5  
大致与杜甫一样,虽未必从陇右下蜀,至少也是自关中陈仓(今宝鸡)沿着嘉陵江故道而同样翻越青泥岭一路走向蜀中去的。因为同属北宋与余靖先后同时的石介(1005—10045)、[3]文同(1018—1079),[4]此前唐末僖宗(862—888)幸蜀,[5]著有蜀道山水诗、绘有蜀道山水画并且赠画杜甫入蜀所依附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南宗山水诗画鼻祖王维(701—761)的蜀栈之旅,[6]等等,乃至当前入川捷径的宝成铁路,几乎无一不是取径这一条古道而行的。 ~pG,|\9  
可是,到了2000年,荷蒙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孙琴安先生雅意盛情,邀请我一同前往南岭韶关,参加由余靖故里、粤北韶关大学与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纪念宋名臣余靖千年诞辰学术研讨会”,而我也准备根据余靖的青泥岭诗,将他的七次蜀道之行作一番爬梳论证的时候,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惑,因为前后检索了好多遍余靖的《武溪集》,但奇怪的是,竟然没有找到这首题曰《过青泥岭》的诗歌。再检索易行广编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余靖谱传志略》中的《余靖小传》、《余靖年谱简编》、《余靖行踪示意图及其说明》、《余靖传谱地名志》、《余靖诗词总目》等,均不见这首大名鼎鼎《过青泥岭》诗的踪影;甚至在“余靖行踪路线示意图(1000——1064年)”和“北宋名臣余靖办理外交行踪图”上,也没有发现余靖涉足川陕的踪迹。《余靖谱传地名志》上四川地名悉数付阙不列,更不要说他“七往还”了,由此表明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四川。余靖到达陕西的方位似乎也主要集中在关中、陕北,譬如他庆历年间曾经到达潼关、华阴、华山和西安;庆历五年(1045)出使北宋、辽与西夏交界的受降城(山西保德县以北),参加西夏向辽交俘、辽向西夏交还所获龙车战马等宋、辽、西夏三方交好仪式,到过陕北府谷,除此而外完全没有经陕南入蜀的经历。 [z> Ya-uz7  
再看张撝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根据宋欧阳修(1007—1072)《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十三间《余襄公靖神道碑》、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余靖本传等综合其生平是这么介绍的。“(1000—1064)宋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1041—1048)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1052)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1056—1063)间交趾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经过如此一番梳理,关于余靖入蜀暨其“七往还”事件就成了悬而未决的蹊跷悬案;但种种迹象显然表明,余靖没有蜀道之旅应该不存在任何问题。而现在的问题是,“老杜休夸蜀道难”诗的真正作者究竟是谁? E .%_i8s  
由于就此疑案的破解一下子没了着手方向,顿感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原本试图好好写一篇相关文章而仿佛《过青泥岭》诗间负气得意的踌躇满志,不免一时间变得兴味阑珊而束手无策起来。结果,自然是有负孙琴安先生的好意,带着一份心灰意冷、怅然若失的感觉,找了个托词,婉拒了那次有关余靖研讨的曲江(即韶关)雅集。但是,有关这首《过青泥岭》诗作者的未解之谜,倒从此郁积、纠缠心底并始终留心试图加以求证落实。 rls\3 R(jt  
2004年春末,我应邀取道陇东天水,也就是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而弃官流亡并写有《秦州杂诗》一束的秦州古城,准备等候接应的轿车折而往南去陇南成县,也就是杜甫入蜀前居留的陇右同谷,参加有关东汉摩崖石刻《西狭颂》研究的首届学术讨论会。在天水候车间隙,自然是要乘机去拜谒城郊耤河南岸既见诸李白《南山寺》,又曾是杜甫到此一游,留有点睛之笔:“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秦州杂诗》第十二首)甚至山间至今保留着一座距今百余年(清光绪卅年,1904)的“杜公祠”,和清初学者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陕西陇西道台,以诗名世)任职天水时书杜甫秦州杂诗等勒石为“二妙轩帖”碑廊的南郭寺了。 _h0hl]rf  
于“杜甫在秦州”汉白玉塑像前留了影,又去欣赏了新刻的“二妙轩”碑廊,踏进东禅院“杜公祠”,一抬头,见正殿门楣间悬着秦州籍的中国杜甫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霍松林教授1996年题书的“诗史堂”匾额,[7]殿门两侧则挂着一副抱柱楹联,依稀记得那下联书作“蜀道秋风老泪多”,而上联好象是“秦州春雨吟怀朗”。瞻仰了端坐殿堂正中身披宝蓝斗篷而微微典起肚皮的杜甫塑像出门,一侧小买部有卖地方土产与地方文献图书,顺手挑了几本,也算到此一游,入境问俗的积习使然吧,尽管其中1985年7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次年9月第2次印刷的《天水史话》原价只有1·15元,但小店出售时被用圆珠笔改成了8元,也还是理解这二十年物价指数水涨船高的道理,遂不假思索地买了下来。 1 TA\6a}  
晚上坐在市中心广场一隅天辰大酒店房间的沙发灯下信手检点日间买书,自然先入为主地拿起了简明扼要带有指南性质的《天水史话》了。翻阅着《午后云开红日出》第四篇《昔日陇道变通途》,转过一页粗粗浏览,蓦地,页尾竟然出现了这么一段我期盼已久的答案:“由陇入川的徽县青泥岭,更是路艰径险。这里重峦迭嶂,群峰巅连,山势高峻,水流急湍,上多云雨,屡逢泥潭,路逢羊肠,九折回旋。李白在《蜀道难》中有‘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之说。宋代诗人赵抃有‘老杜休嗟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来七徒还’之感。” m'YYkq(5%Z  
嘻!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不经意间竟偶然得到了我多年来苦苦追寻,百思不得其解的《过青泥岭》诗作者线索而对号入座,其高兴程度不亚于老杜诗所谓“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于是,在这个杜拾遗弃官避难之地,我也因为终于捡拾了那个迷乱、遗失已久的旧梦,并为基本坐实了《过青泥岭》诗作者归属而一夜无眠。 {~{</ g/  
不日回归海上,再检四库全书本赵抃《清献集》,《过青泥岭》诗果然在列其中卷五,确切内容是这样的:“老杜休夸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来七往还。”而此诗之前列《熙宁壬子至节夕宿两当驿》,似属南下青泥岭之前在甘肃两当地界的旅程;而后列《谢天彭净慧大师见访》,则应该是已到达成都平原的彭州了。因此,很明显《过青泥岭》诗的作者可确认为赵抃无疑,其具体创作时间可确定在熙宁五年(1072)冬至后他六十四岁时,因为《熙宁壬子至节夕宿两当驿》诗也写的豪情万丈,与《过青泥岭》诗的气势不相上下,语气也相当地接近。“里数二千七百余,两当冬夜宿中途。举朝五往东西蜀,还有区区似我无?”故而足以判断《过青泥岭》诗当作于同年冬至后一或二日过青泥岭旅程之间。 ' T%70)CM~  
现在问题是,这首《过青泥岭》诗明明是赵抃的作品,何以会被张冠李戴,套上余靖的名字实在耐人寻味,这一以讹传讹的来龙去脉尚值得深入追究。打开新近安装的电脑四库全书检索查询系统,键入赵抃《过青泥岭》诗第一句,屏幕间立即显现出一串五处入选此诗的著作,其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卷六十四、雍正十三年(1735)《陕西通志》卷九十七将作者当作余靖,其他如次年即乾隆元年(1736)《甘肃通志》、此前吕留良(1629—1683)与吴之振(1640—1717)合选的《宋诗钞》卷七,则全部把作者列为赵抃。另检宁波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的嘉靖廿七(1548)《略阳县志》没有载入此诗,而以清嘉庆十八年(1813)汉中知府严如煜主修《汉南续修郡志》为底本的民国十三年(1924)《重刻汉中府志》将此诗作者当作余靖,则大抵可以推测明末清初为此诗作者被张冠李戴的始作俑时期,至于具体出错时间与始作俑者的探讨,不妨作为可持续研究命题以俟高明。 +~f5dJyk`  
另案,余靖生于1000年,卒于1064年,而赵抃生于1008年,卒于1084年,他们可能是同朝为官而有交往也未可知。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综合北宋苏轼(1037—1101)撰《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8]及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十六列传第七十五赵抃本传等史料是这么介绍赵抃的:“(1008—1084)宋衢州西安人(今浙江衢州),字阅道,号知非子。景祐(1034—1037)进士。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辟权幸,人称‘铁面御史’。出知睦州,改梓州路转运使,徙益州路。遍行部中,禁吏为奸,自奉甚俭,蜀风为之一变。召为右司谏,以言事罢知虔州,历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治平(1064—1067)初改知成都府。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1021—1086)变法,熙宁三年(1070),罢知杭州,徙青州,五年(1072),再知成都府,政尚宽简。复徙越州、杭州,致仕。谥清献。著作有《清献集》等。” P2=u-{?~  
由此看来,余安道与赵阅道,虽皆以敢言著称,但一个支持新政,一个反对变法,似乎政见不同而不相谋,所以,两人是否互有交往、私谊,尚有待作进一步的考证。不过,好在既然《过青泥岭》诗的真正作者业已水落石出,错讹究竟如何形成似乎已经不重要,姑且先让我们搁置此议,还是来看看真正蜀道平生“七往还”而傲视老杜的赵清献赵抃其人吧。 w i=&W  
如所周知,古人出入蜀中无非水陆两途,水路循长江过三峡上下夔门,滩多浪险,尤其逆水行舟,耗时费力,苦不堪言,多不为人所取。陆路则沿着条条攀越秦岭、巴山栈道而行,或道途泥泞,需蹒跚跋涉;或高路盘旋云端,同样有难于上青天之喻,因而古往今来举凡由秦蜀栈道出入者,几无一不拿蜀道的艰险崎岖说事而赋诗作文,嗟叹蜀道的难行。杜甫形容陇右蜀道漫漫,耗费时日之漫长,曾有“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泥功山》)的形容。 %W,V~kb  
而前已论及,赵抃人称“铁面御史”,为人刚正不阿,因此,他爬山涉水攀登蜀道之行的行旅诗,仿佛有一股举重若轻,迎难而上的潇洒,甚至诗歌中还表现出对蜀道之旅与众不同的乐此不疲。除了包括本文论述主打诗歌在内的《过青泥岭》等两首不无调侃意蕴的诗歌之外,像此行之前另外一次(治平二年,1065)反映出蜀行程的《乙巳岁渡关》诗云:“谁云蜀道上天难,险栈排云彻万山。我愧于时无所补,十年三出剑门关。”同样地很有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自负与得意;而与两百多年前杜甫一样过飞仙岭的《和六弟过飞仙岭》诗更是别有一番情趣:“云岭观游讵肯劳,飞仙岭过稳翔翱。道风仙骨朝真去,未必不缘功行高。” >v1ajI>O&{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赵抃就其数度出入秦蜀的蜀道之旅引为自得,甚至《过青泥岭》诗字里行间自豪地对杜甫只有唯一一次入蜀单行经历表现出不值一提的揶揄,其实则并不表示他对“诗圣”杜甫有任何的不敬而得意忘形,趾高气扬,就此,想必人们是能够理解这无非诗歌遣词造句的浪漫主义手法使然而已。诚如前引其小传可知,赵抃实际上跟杜甫一样为人正直,关心黎民疾苦,他入蜀后甚至还曾经到浣花溪畔寻访、拜谒杜甫草堂。《清献集》卷三《题杜子美书室》就记载了这么一次缅怀之行。“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此诗表明了赵抃对杜甫诗歌和杜甫为人的充分肯定和赞颂,同时,也是他欲与杜陵结后缘的自白。事实上,不论赵抃还是稍后的黄庭坚(1045—1105)和南宋的陆游(1125—1210),作为同样有骑马、策驴入剑门经历的旅蜀学人,先行者杜甫对他们的垂范、染濡是不言而喻,显而易见的。所以,至今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东西神龛配飨着黄庭坚和陆游这“异代升堂宋两贤”即为明证。而赵抃与陆游这两位先后越人,除了热爱蜀道山川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因而著有《入蜀记》的陆游也曾有“远游无处不销魂”的咏叹之外,赵抃亲身践行了他许下的“欲厚民生”承诺、誓言,这比起入蜀后嫌作官案牍劳形而略带矫情,乃至放浪形骸,纵情酒色,绯闻缠身而自号“放翁”的陆游来,[9]赵抃洁身自好和作官须为民作主的警醒意识明显要强烈得多。至少在抑制淫欲,不为女色所惑问题上,他常发乎情而止乎礼,就要比带有文人无行倾向的陆游自控把握得有君子风度。兹援引清潘永因编《宋稗类钞》卷之三《厚德》八、《鉴识》十三相关记载如下: D,&o=EU  
张忠定(张咏,字复之,自号乖崖,946—1015,出知益州,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鼓励蜀地士大夫参加科举考试,以稳定统治)帅蜀时,择良家处子十人,执浣濯纫缀之役。张始不肯用,既而恐不便于后人,遂留之执事。偶悦一姬,中夜心动而起,绕屋而行。但云:“张詠小人,张詠小人。”后赵清献继之,慕其风,然己不敢亲近,置之他所,有宴集则召之。一日偶喜其中一人,酒罢留之外舍。公先入宅,曰:“俟来呼汝则入。”女不胜喜。孔目官以下,皆通名谒见,求庇覆矣。公入不出,或觇之,则周行室中,连声自叱其名曰:“赵抃不得无礼。”如是一时顷,乃呼吏云:“适间女子,可支钱五百千,明日便令嫁人。”毛义夫云:“清献公既留此女,入而濯足,且将复出,天大寒,炽炭。命老兵持盆水至,忽举盆浇炭上。烟火飞扬满室。公悟,乃遣女去。” 6 6Bx,]"6  
赵清献帅蜀日,有妓戴杏花,公喜之,戏谓之曰“头上杏花真有幸。”妓应声曰:“枝头梅子岂无媒?”赵益惑之,谓直宿老兵曰:“汝识某妓所居乎?”曰:“识之。”曰:“为我呼来。”去已二鼓不至,复令人速之,旋又令止。老兵忽自幕后出,公怪问之。兵曰:“某度相公不过一个时辰,此念息矣。虽承命,实未尝往也。” KxUO=v<u  
另据《宋稗类钞》卷之三《品行》五援引宋张邦基撰《墨庄漫录》卷一《王仲仪焚张安道与陈凤仪书》载: |eEXCn3{  
张宣徽安道守成都,眷籍娼陈凤仪。后数年,王懿敏仲仪(王素,字仲仪,1007—1073,曾出知成都,为官敢于断事,以吏才为时所称)出守蜀,安道祝仲仪致书与之。仲仪至郡,呼凤仪曰:“张尚书顷与汝留情乎?”凤仪泣下。仲仪曰:“亦尝遗尺牍?今且存否?”曰:“迨今蓄之。”仲仪云:“尚书有信至,汝可尽索旧帖,吾欲观之,不可隐也。”遂悉取呈。韬于锦囊甚密,仲仪谓曰:“尚书以刚劲立朝,少与多仇,汝毋以此黩公。”乃取书付凤仪,并囊尽焚之。后语安道,张甚感之。王、张,姻家也。 <-O^ol,fX  
按,张安道即张方平(1007—1091),安道为其表字,别号乐全居士,卒谥号文定。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主张与西夏讲和。徙益州,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谓“必有覆舟、自焚之祸”。其守蜀时,得眉山苏洵及其子轼、辙,深为器重。尝荐轼为谏官;轼下诏狱,又抗章相救,故轼终身敬事之。由此可见,张安道方平与余安道靖在当年北宋王朝对外政策上政见一致;而他与赵阅道抃不仅入蜀后在对待情场女子的生活作风上相仿佛,在朝反对王安石变法上亦列为同一阵营。所以,同样上书力陈王安石新法之弊而与其所见略同的苏轼,既为赵抃撰有《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又替张方平撰有墓志铭。[10]因此,赵阅道诗歌被置换成余安道的作品,极有可能系清人因张安道、余安道与赵阅道三人名号相近,仕迹、经历部分相似,遂将其事迹如数学公式般相互等量代换而混为一谈,误合为一,相提并论。因考赵清献蜀中稗史,感及其《过青泥岭》诗被以讹传讹原因,循名责实,姑且聊备一说。 A? T25<}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赵抃在为官蜀中的政绩、官声上有口皆碑,名望极高。嘉祐(1056—1063)年间,他出任蜀中蜀州江原令(今四川崇庆市),仅单人独骑,携一琴一鹤一龟赴任。到任后体察民情,严惩坑害百姓衙役,处决恶贯满盈僧道和地痞流氓,教育、释放因受蒙蔽或被裹胁参加“妖祀”群众;且礼贤下士,兴修水利,注重教育,曾撰七律《劝学示江原诸生》。因其泽惠一方,百姓尊为“赵青天”。所以,到了明代,崇州人民特地为他和曾经四下蜀州的杜甫共建了一所“杜赵祠”。入清,“杜赵祠”移祀曾任蜀州通判并身为蜀州女婿的陆游,[11]改称“赵陆公祠”,门悬“琴鹤梅花”匾额,“琴鹤”颂扬赵抃的清正廉洁;“梅花”赞誉酷爱梅花的放翁情操。[12]故而也是在2004年的仲秋,我应邀赴崇州参加“中国四川首届陆游文化学术研讨会”,出双流机场,过锦官城西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北门青华路往西不出一个时辰到崇州,但见在从前“赵陆公祠”基础上兴建的“陆游祠”掩映在唐代园林“古罨画池”的古木阴翳处;而匹马携鹤挎素琴的赵抃雕塑也矗立崇州市河西河江滨,令邑人、游人缅怀北南宋两位来自越地而造福蜀人的“‘杜’门”弟子的不朽功德。 /j;HM[  
,B,:$G<  
注 释: E4qQ  
[1] 参看孙启祥《〈泥功山〉属秦州纪行诗吗?》,载《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第61—67页。 ]y~"M  
[2]“五盘”形容路途须盘旋五层始达山巅,具体地点在今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西南七盘关,又称棋盘关。 NEff`mwm5)  
[3]据北宋石介《徂徕集》卷二《赴任嘉州嘉陵江泛舟》、《蜀道自勉》,卷四《赴任嘉州初登栈道寄题姜潜至之读易堂》的“连云栈外四千里,读易堂中一帙书。莫将清泪频频洒,蜀道之难欲上初。”《送冯司理之任彭州》的“李白诗中蜀道难,把诗试读泪汍澜。江形诘曲千回折,岑路堎嶒万屈盘。登陟去年腰欲折,追思今日鼻犹酸。”自注:“予去年罢嘉州归。”以及同卷《初过大散关马上作》、《过飞仙岭二首》、《峡中》、《剑门读贾公疎诗石》、《蜀道中念亲有作》、《泥溪驿中作》自注:“嘉陵江自大散关与予相伴二十余程至泥溪背予去因有是作。”可见其蜀道行程与赵抃同。 B(,j*,f  
[4]北宋文同《丹渊集》卷第十七《过青泥》、《过大散关寄子骏》、《飞仙石溪》诸诗可见其蜀道行程路线取向。 :@K~>^+U  
[5]北宋路振《九国志》卷六前蜀世家高祖:“光启二年(886)三月,再西幸,李昌符焚栈道几断,建(前蜀主王建)控僖宗马过烟焰中。既至兴元(汉中)……” }Wz[ox9b  
[6]唐王维自嘉陵江上游入蜀有《自大散关已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和《青溪》等诗为证。北宋内府《宣和画谱》卷十著录珍藏王维创作蜀道题材绘画作品计有《栈阁图》七、《剑阁图》三、《蜀道图》四。杜甫有两首诗歌谈及与严武共同欣赏栈道画图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丙帙卷六约宝应元年(762)作《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系其一;永泰元年(765)严武死后杜甫于峡中所作《八哀诗》之三《故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又提及“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可见当年相与共同鉴赏严府壁间蜀道画图印象极其深刻,故有此吟。关于杜甫与严武鉴赏的《蜀道图》可能出自王维赠送严武本事考,参看陶喻之《李白〈蜀道难〉同时蜀道诗画刍论》,载中国李白研究会、马鞍山李白研究所编《中国李白研究》2001—2002年集,黄山书社2002年12月,第458—470页;陶喻之《试论杜甫“蜀道难”诗》,载《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4期,第34—40页。 =.2)wA"e'  
[7]后来我到成县,又恰与同样受邀回故乡(成县原属天水,今归陇南)参加《西狭颂》研讨会的霍松老夫妇不期而遇,并联袂先行同游了同谷凤凰台下“子美草堂”(即“杜少陵祠”),谈笑甚契,合影甚欢。而“诗圣祠”牌匾仿佛也出自霍老之手,当时他还特意关照随行人员照像留念。 Hd?#^X  
[8]北宋苏轼《苏文忠公集》卷三十八。 \JBPZ~N3  
[9]参看陶喻之《陆游婚外情释证》,载中国陆游研究会编《陆游与越中山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81—295页。 Yk=2ld;;  
[10]北宋苏轼《苏文忠公集》卷十七。 'Oa(]Br[  
[11]参看陶喻之《陆游继配王氏蜀州籍贯考》论证,待刊。 oL -udH  
[12]参看刘光全《赵阅道惠泽百姓》,施权新《陆放翁钟情蜀州》,载政协崇州市委员会编《崇州历史名人录》,第97、98,100、101页,川成新出内字〈2000〉第0007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