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37阅读
  • 3回复

余氏之始祖究在何方 ?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武昌鱼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5-26
余氏之始祖究在何方 ? 据查阅余氏源流史籍及有关资料,得知有多种说法:①说是文王苗裔由佘有功于国,声名大振,卒后,子孙遂以祖名为姓,此乃余氏之始 ( 见《余绍贤堂族谱》及有关余氏源流史料 ) 。②说是大禹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渡王,子孙后来就以余为姓氏。又说是大禹之裔孙少康之庶子无余,被封为越王,子孙又称余氏。 ( 见《 1975 — 1978 年香港余氏宗亲会会刊》转载台北市中华电台播讲百家姓之介绍 ) 。③说泰国、美国纽约、马来西亚、台湾基隆市均成立有徐、佘、涂、佘等姓宗亲总会,说徐、余、涂、佘同出一家 ( 见 1980 年出版之《旅泰徐氏宗亲总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特刊》 ) 。 [ h%ci3  
r] 2}S=[  
综合以上种种说法,我们可以肯定余氏出于黄帝一支血统源流。但究竟何种说法才对 ? 对于“余氏源于大禹”和“徐、余、涂、佘同出一家”之说法,因我孤陋寡闻,又缺多量典籍查究,更没有条件到台湾各地实地查考,未克说明其所以然,故暂且不能否定,有待贤人文土加以阐明揭示。笔者认为,说由余是余氏之始,说来有理,并有史料根据。比如欧阳修撰之《襄公余靖墓志铭》内赞襄公“自少博学强记,举凡历代史记……无所不通。”可见襄公之博学多才,为史学专家,对余氏之源流,他自己撰写之《下邳余氏世谱序》内有一段文章说“按余氏之先世,出自黄帝之子玄嚣,又三世至弃,后三十世有苗裔曰由余,由余卒,其后世子孙以王父为氏,乃姓余也,此余族之始也。又据《姓氏寻源》也说余姓是秦由余之后 ( 见辞源和康熙字典 ) 。由此而知之,敛公后代子孙皆源于秦由余,即是说来源于文王,可以肯定无疑。故现以《余绍贤堂族谱》为主要依据,以源流广东、台山为主脉,简谈余氏之起源、蕃衍、史绩及名人。 1C:lXx$|  
1[dza5  
一、余氏之起源及蕃衍 z$;z&X$j  
'%kk&&3'  
余氏之先世,出自姬姓之后,黄帝轩辕氏之流裔也。 C 2FewsRz  
,D>$N3;  
黄帝之子玄嚣,又三世至弃,掌后稷之官有功。封为有邰诸侯,自弃十六世,至文王昌、武王发、成王涌,封同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圩,曰唐侯。叔虞卒,子燮立,因唐有晋水,改国曰晋,是为晋侯。时晋公族有由余者,叔虞之二十世孙也。以国家多难,末族难挽,不忍目击,乃去晋,游戎。戎王以为佐,国日富强。襄王二十六年乙未 ( 公元前 626 年 ) ,戎王使由余觇秦,穆公知其贤,数使人间要由余去戎归秦。秦穆公以客礼待之,徐访以伐戎之策,穆公三十七年遂伐戎,益国十二,辟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吕公往贺,赐秦以金鼓,命为西方诸侯伯。时周襄王二十九年戊戌也 ( 公元前 623 年 ) 。由余卒,其子孙遂以王父宇为氏,乃姓余也。此余族开姓之始,发祥地为下邳郡 ( 即今江苏省邳县 ) ,此余姓下邳郡之所由来也。 $5|/X&"O)/  
< JA5.6<=  
其后,至唐开元八年 ( 公元 740 年 ) ,有佘钦为大学博士,居歙之休宁 ( 今属安徽 ) 。历五世而至敛公,析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新安村。唐僖宗时 ( 公元 874--888) ,因黄巢之乱,徙居邵武之光泽 ( 今福建 ) 。戏公生三子,长于曰从,避五季寇乱,迁居广东韶州曲江拔萃坊。次子曰咸,迁江西南昌。三子曰衮,迁浙江钱塘。从公之长子曰荣,荣之长子曰庆,庆公之长于曰靖。从此,后世子孙奉祀余靖为始祖第一世,并视韶州为始祖发祥地。 -bduB@#2d  
vfm |?\  
一世祖靖公 ( 公元 1000-1064) ,世居广东韶州府曲江县拔萃坊。生三子六女,三子分别以天地人为字派。长子伯庄公 ( 天手派余 XX 堂 ) ,次子仲荀公 ( 地字派余象贤堂 ) ,三子叔英公 ( 人字派余绍贤堂 ) 。长女适方员外郎郭思愈,次女适屯田员外郎孙邵,三女适宿州观察使周熊,四女适秘书郎章淳裕,五女适越州上虞县主簿张元惇,六女当时尚幼。 (?D47^F &  
Whod_Uk  
二世祖伯庄公 ( 天字派余 XX 堂 ) ,早卒,生子嗣光。其子孙分居潮惠两府者,宗枝蕃衍,以饶平为巨族。江西余秋山是伯庄公之裔孙。 C]p3,G,oN  
}LN +V~  
二世祖仲荀公 ( 地宇派余象贤堂 ) ,生三子,长子嗣隆,生子兀寿,自韶州曲江迁往湖广 ( 湖北省 ) 鄂州,其后有迁居新会·、开平及台山儒林里人字股各村及台山桂水、三合等地。次子嗣昌,生有七子:偕、俣、份、仁、倬、侃、俨,自韶州曲江迁往东莞等地。三子嗣功,生子元吉 ( 居处未详 ) 。 mn)kd  
&AG,]#  
二世祖叔英公 ( 人字派余绍贤堂 ) ,生四子,长子嗣立,生子元桂,子孙分居开平、恩平、台山、阳江、阳春、新会、中山、肇庆、南海、梧州等地,次子嗣京,生三子:元桢、悦、傲 ( 世居韶州曲江 ) 。三子嗣祖,生子远明,子孙世居潮州府城。四子嗣襄,生子攀龙,自韶州曲江迁南海西樵江边乡,子孙审衍。 DI"mi1ObE  
$RfM}!7?  
三世祖嗣京公,乃叔英公之次子,嗣京公之长子四世祖元桢公生玺公,五世祖复公生巩公,六世祖巩公生意公,七世祖意公生陵岩公,八世祖陵岩公生师箕公。以上历代世居韶州曲江。 {Ug?k<h7|  
!Y8us"   
九世祖师箕公,生五子,长汉老、次唐老、三国老、四椿老 ( 早卒 ) 、五季老 c 于宋理宗绍定元年戊子 ( 公元 1228) ,时师箕公 46 岁,由韶州曲江携五子迁居古冈州 ( 即今台、开、恩、新、鹤五邑地方 ) ,定居新会华萼荷塘乡。后来子孙蕃衍,又有分居南海西樵、顺德、中山、东莞、番禺、肇庆、新兴、阳江、博罗、潮州及广西、云南、湖北等地。师箕公之五子,先后并排合葬在新会荷塘南村附近,名叫“五老坟”,喝作“岭上峨眉形”。民国十二年 (1923 年 ) 重修。 1996 年,香港余氏宗亲会和余风采五堂会合捐 15 万港元,又重修一新。有史以来,各地余氏经常组织宗亲到此祭扫祖墓,如今,荷塘南村成为各地宗亲联谊活动之中心。 !U/iY%NE  
3.Oc8(N^}  
从十世祖汉老公开枝,是五邑地方,特别是台山余氏开大族之源。汉老公生四子:长子谦翁,子孙分居台山儒林里人字股各村,及台山那旺、南坑、广海、冲蒌、台城、白沙、上川、四九,也有开平、新会、鹤山、阳江、阳春、高要、中山、广西等地。次子谓翁,迁居顺德黄连 ( 生子未详 ) 。三子详翁,生七子,迁居开干。四子询翁。子孙分居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中山,阳江等地。十一世祖谦翁,生三子,点翁、然翁、烈翁,长子点翁,生子应龙 ( 居处未详 ) 。次子然翁 ( 出继询翁 ) ,生二子:长子应星,次子应昴。应星祖房子孙,始居台山里边村,后分居台山儒林里上字股各村,及台山三合、那旺、白沙,也有开平等地。应昴祖房子孙,始居台山里边村,后分居台山儒林村大字股五乡堡、六乡堡、九乡堡、六股围所属各村,及台山三合、那旺,广海、海宴,也有开平、恩平、鹤山、新会、中山、阳江等地。谦翁之三子烈翁,生七子:南龙 ( 居台山 ) ,潜龙 ( 居新会 ) ,跃龙 ( 居台山 ) ,翔龙 ( 居阳春 ) ,兴龙 ( 居台山 ) ,元龙 ( 居台山 ) ,会龙 ( 居开平 ) 。 l\vtz5L  
:,X,!0pWRp  
往后,靖公之子孙世代蕃衍,以我台山余村里而言,至今有的地方,已蕃衍到近四十吐,时近千年历史。余氏人口分布甚广,遍及全国广东、福建、湖北、广西、云南、湖南、河南、江西、海南……等省,广东省内遍及台山、开平、新会、鹤山、恩平、南海、番禺、广州花地、中山、东莞、顺德、肇庆、新兴、阳江、阳春、博罗、高要、韶州、乐昌、潮州、惠州等市。其中人口聚居最众者可算台山,而三八镇又为台山之最。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台山市余族在家人口分布在 22 个镇, 67 个管区, 203 条自然村, 31000 多人,其中三八镇占 13 个管区, 109 条自然村, 16500 多人。旅居海外人口比在家人口还要多。另有原属台山荻海余村里 6 个管区, 70 条自然村, 8000 多人,于 1953 年才划归开平县。 +1zCb=;!{  
O]o `! c  
自靖公二十四世开始,先贤曾为台山荻海余村里诗撰字派:“国守世传,隆英表章。中和毓庆,绪振名扬。昌其滋大,显耀荣祥。”“国”字是二十四世,依次至“祥”字是四十七世。 ( “中”字以下是余廷槐翁 ( 台山冲蒌人 ) 续撰,因远祖有讳庆者,故“毓庆”有改为“礼乐” ) 。 2| $  
![YLY&}s  
二、余氏之史绩及名人 ^R',P(@oL  
TO7%TW{L  
余氏始祖第一世余靖,原名希古,字安道,一字崇嵩,号武溪,谥襄。尊称忠襄公,简称余相,故居地称余相巷。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 ( 公元 1000 年 ) 三月,出生于韶州曲江 ( 今广东韶关市 ) 。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 ( 公元 1064 年 ) 六月,薨于金陵 ( 南京 ) 秦淮亭,享年 65 岁。安葬于曲江城西四十里龙归乡成家山之原 ( 今韶关市武江区西联镇甘棠乡 ) 。 eY^;L_7}p  
`@eo <6  
宋仁宗天圣二年 (1024) 三月,余靖应试科举,登进士第,朝廷授官赣县尉,后历任秘书丞,集贤院校理、右正言、知制诰等朝官。其一生功业,大致上以“经制五管,出知六州,三使契丹,两平蛮乱”来概括。庆历三年 (1043) ,他与欧阳修、王素、蔡襄为四谏官。晚年,宋仁宗曾加封他为尚书左丞、集贤院学土、知广州兼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仁宗死,英宗即位,又拜余靖为工部尚书。余靖死后,英宗闻之,辍朝一日,以示哀悼。朝廷特赠刑部尚书之衔,迫谥曰襄 ( 后人敬称余靖为“余襄公”由此而来 ) 。 `KBgVhS>  
HQlhT  
余靖公是北宋历史名人中之一人。他是继唐代张九龄之后岭南又一位甚有作为,甚有造诣,颇有影响之历史名贤。是北宋一位很有远见之政治家、外交家,也是一位善于治乱、敢于临危受命、勇于实践之改革家。他自少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举凡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释道经卷,无所不通。他文武兼备,学问造诣高深,有许多著述、奏议、沦文,深得朝野嘉许,并被后人编成《武溪集》、《余忠襄奏议》、《余靖诗选》等书籍,连同他本人所著之《谏书》、《三史刊误》、《汉书刊误》、《契丹官仪》、《三朝圣政录》等,均成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一部分。 s\A"B#9r  
pcwkO  
继余襄公之后,历代子子孙孙,数风流人物,不胜枚举,现以台邑为主,又有史料记载者,略举一、二。 %"Tn=fZIF  
JbN@AX:%  
明末清初,余族出现两位抗清义土,——是余守踞 ( 开平水口入 ) ,二是余富彦 ( 原台山今开平荻海三围乡人 )c dXR 70/  
oo sbf#V  
清道光年间,六晶地方官余灼 ( 台山附城桂水乡人 ) 。台山有六进士,余族占二名,一是文进士余家相 ( 台山三八里边乡人 ) ,二是武进土余廷保 ( 台山三八同乐乡人 ) 。 [C 1o9c!  
O9y4.`a"  
原台山荻海余族乡村,昔日统称儒林里,清末宣统元年,科考求功名,儒林四瑞人选,大岭村余瑞龙 ( 别名友夔 ) 、余瑞瑚 ( 别名仲珊 ) 兄弟同科中拔贡;龙头村余瑞銮 ( 别名叟鳌 ) 、余瑞麟 ( 别名翔波 ) 兄弟同科中秀才。 xE%1C6~C<  
\z>Re$:  
今载人《台山文史》之著名侨领:余杰民,曾任美国加州参议员,现任美国太平洋牙医大学博士等要职,所任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建树甚多 ( 台山附城桂水乡人 ) 。余哲夫,是自学成才之美籍华人青年画家。其作品参加美东地区画展,轰动美东艺坛,参加加州博物馆世界性现代画展等,累获殊荣 ( 台山三八岗美乡人 ) 。余宏荣,是加拿大温哥华历史上第一位华人政议员,热心华侨社团工作,成绩卓著,其名字在华人社会中享有崇高之荣誉和威望 ( 台山三八降冲乡人 ) 。 u%n6!Zx  
.Y B}w  
抗日名将——余程万师长 (1902-1955) ,台山三八涨村人。在常德会战时任国民党第 74 军中将副军长兼 57 师师长, 1943 年冬余师长率八千之师守卫湖南常德,抗击日军五万多,孤军奋战 16 个昼夜,毖伤敌一万多人,打击了日寇侵略气焰,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f4.k%|]  
WmU5YZ(mAq  
载入《台山近代航空人物录》之飞行员:余百炯、余仲奎、余平想、余裕宗、余见友、余柏仲、余东华、余拔峰 ( 已阵亡 ) 、余喜泮 ( 已故 ) 。 +-_71rJc.  
mEi+Tj zp  
为纪念余忠襄公,各地都建有忠襄公祠。韶州忠襄公祠,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 (1064-1067) ,位于韶关市建国路,于抗日战争期间被破坏不堪,后当地人将其改为平房居住。 1997 年,各地海内外余氏族人已筹集巨资,重建为余忠襄纪念馆。台城忠襄公词,建于台山城草朗街 ( 已不存在 ) 。会城忠襄公祠,位于新会城仓前街。建于明朝崇祯九年 (1636) 民国十八年 (1929) 更名为余风采纪念党,至 1990 年,香港余氏宗亲会捐资 12 万港元重修一新。荻海忠襄公祠,位于台山荻海埠茭荻咀,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落成于民国四年 (1915) ,择吉农历二月十七日太祖升座。省城武溪书院,建于广州市仙湖街,曾为安道中学校址,今已不存在。泰国忠襄公庙,位于髡罗,于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五月初五日午时升座。 v=!Ap ; 2L  
/*g9drwaa  
忠襄公迁右正言。蔡襄赠诗:“御笔亲除四冻官,传喧朝野竟相欢。当年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贤得路难。必有谋猷裨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世间万事俱尘土,进取功名久远看。”“风采”二字源出于此。明朝弘治十年 (1497) 春,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余靖在朝时言谈、举止、仪表之风采,在韶关市始建“风釆楼”。至民国十八年 (1929) ,曲江县政府开辟城厢马路,拟毁楼以便交通。余氏族人共同商议,并通过当时驻节韶关之第一军长余汉谋出面,请准政府保留此楼,依址改建宽度,与马路相埒,由路面上至楼底高 22 米,横跨风采路,落成于民国二十二年 (1933) 。风采楼现已成为韶关之特别标志。 1960 年,经韶关市政府批准,风采楼和余墓基均列为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 年,香港余氏宗亲会捐资 5 万港元,和余靖墓同时重修一新。此后,前来瞻仰之海内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Xp{z tGE  
Q y(Gy'q~  
韶关风采楼已成为世界各地余氏宗亲为纪念余靖公所建之风采楼 ( 或风采堂 ) 之母楼。旧金山风采楼,现为全美余风采总堂,上层崇奉忠襄公神像;美国、加拿大等国务大城市都有余风采堂;香港有余氏宗亲会和余风采五堂会,香港余氏宗亲会每年在该会纪念堂举行春祭太祖大典,例定在农历二月十七日举行,籍资纪念;荻海风采楼,是荻海忠襄公祠之后楼,上层崇奉忠襄公神像,神像对联为:与唐相风度齐名拔地双峰贯日月;为宋史冻书生色擎天一柱壮山河。” 3f'dBn5  
w k1O*_76  
此外,后人还把“风采”一词和“武溪”—词,广泛用来赞颂余靖公之为人和品格,以及形容人或物之美好形象。各地中、小学校、街道、乡村、商店……等也以“风采”和“武溪”为名。如以荻海忠襄公祠为校址开办之风采中学,开平祥龙洲风釆华侨中学、台山三八镇武溪中学、荻海风采路、东河武溪路、开平水口武溪乡……等。台山、开平还有——份余族《风釆月刊》,美国有一份《风采季刊》。其中武溪中学,是由旅港宗亲余树泉、余锦、余恺庆、余璞庆、余润梁、余益民、余博扬等带头捐款,香港余氏宗亲会、余风采五堂会、余绍贤堂……等堂会,及美、加各余风采堂鼎力支持,以及海内外余氏宗亲 1500 多人,热心捐资共 1300 多万港元,于 1986 年兴建之一所新型完全中学。办学 I 真年来,发挥侨资办学优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成绩斐然,荣获“台山市最佳学校”称号,成为台山市侨资办学最突出学校之…。兴办武溪中学之带头人——台山市三八镇六槐管区旅港乡亲余树泉,历任香港余氏宗亲会会长、武溪中学董事长,他先后为兴办武溪中学计共捐资达 450 多万港元,早在 1991 年,他被授予“振兴台山贡献奖”, 1997 年,又先后荣获“台山市荣誉市民”、“江门市荣誉市民”称号。其桑梓情浓,热心公益、兴学育才之美德,在海内外乡亲中有口皆碑。 \BB(0Ah+t  
`x;8,7W;B  
本文作者简介 _4E . P  
|12Cg>;j*n  
余文略, 1925 年生,台山市三八镇人。从 1951 年开始执教历 32 年, 1983 年退休后,为发挥余热,又在三八镇侨联会任副主席,工作了 12 年,于 1995 年才又休闲居家。退休期间,一直兼办余族《风采月刊》任副总编辑, 1995 年辞去副总编辑之职,现任《风釆月刊》社常务委员、通讯员、兼任《台山报》及《紫阳月刊》、《密冲通讯》、《溯源月刊》、《新宁杂志》等侨刊通讯员。一向喜爱文艺、书法, 1992 年和 1997 年著作有《浪花集》和《秋花集》。 C N9lK29F)  
Y-(),k_Q:  
8+^?<FKa  
    w)bLdQ  
JyPsRpi\  
原作者: 余文略          c"aiZ(aP  
T-7'#uB.m  
来 源: 台山姓氏源流        .8is! TT  
rl)(4ad=  
NLDmZra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3-02-28
良公四十代孙 大冶果城果一里 明甫公秀一支后裔:良→升→侃→晏→爱→懃→籍→珍→程→仲举→四十一→元章→国华→百七→思臣→明甫→秀一→胜二→思诉→凤仪→纲→文达→有君→方兴→世藩→宁加→一庭公→派忠公  字派: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2-28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离线余光平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6-03-04
弘扬传统文化,光大余氏家族
离线余夕水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6-04-24
修谱是宋朝兴起的,苏询作《大宗谱法》。宋朝以前的谱系恐怕都是儒生们穿凿附会而成,别太认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