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12阅读
  • 0回复

[族谱知识]姓氏合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5-27
    西周以前,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30个,所谓祝融八姓,即己、董、彭、秃、女云、曹、斟、芈;又据《晋语四》载,黄帝25子,得姓者十四人,为12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女吉、囗、依。而《左传》亦载,西周只有20姓:姬、姜、子、姒、芈、嬴、己、偃、女吉、祁、隗、风、曹、厘、任、姚、女云、董、归、允。其中隗、允分虽属古代少数民族亦狄、西戎之姓。顾炎武在《日知录·姓》中说,春秋时代,本于五帝的姓为22个:妫、姒、子、女吉、姬、己、任、风、嬴、祁、芈、曹、女云、董、姜、偃、归、曼、熊、隗、添、允。近代梁启超易举出姚、戈、庸、荀、嬉、囗、伊、酉等姓。 XH:*J+$O  
S;Bk/\2  
    由上可知,从有文字记载直至春秋战国,中国的古姓的数量只有30个左右。但经过春秋战国,短短的四五百年时间,中国的姓骤然多了起来。仅汉代《急就篇》不完备的统计,汉代已有单姓127个,复姓3个,共130个姓。以后历代修之姓氏书,都有所增加。至明代已增至4600多个。从姓氏的发展演变考察,姓氏激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氏改姓。 #x%'U}sF  
X'9.fKp  
    三代,姓、氏有别,直至春秋尚未改变。到了战国,由于分封制度及宗法制度的发展,人口的不断繁衍,各诸侯国与卿大夫分出去的支族也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氏”难免有雷同,于是产生了“复氏”。复氏的产生是人口激增、支族增多的必然结果,说明宗法制度已难以应付支族繁杂的局面。这也要求一个新的姓氏制度的诞生。 !XA3G`}p6s  
[\uR3$j#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封制随之瓦解,取而代之的“郡县制”使得天下没有了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也没有了各自的分土。原先用来代表贵族身份的“氏”也失去了以往的光彩,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与先前用来别婚姻的姓没有什么区别。 ~,'{\jDrS  
(z?HyxRT  
    其次,在动乱的社会变革中,一大批原来不配“赐姓享氏”的平民一跃而成为新贵族,他们自然不屑再来遵守原先的姓氏制度。如汉高祖刘邦身为布衣,根本无从考究族姓,故而以氏代姓,而后世莫能改焉。这就是姓、氏混言,以氏为姓,姓氏合一。自太史公写《史记》,姓、氏混言,不再区分。 OI R5QH  
X@nBj;   
    姓氏合一,是中国姓氏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其意义在于:首先,姓、氏可以通称,称即氏、氏始姓,姓与氏没有任何意义的区别。这样,周代、大量的氏也就变成了姓,自此姓就变得丰富了。其次,每一宗族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姓,子子孙孙永久使用,不再象以前的氏变来变去,难考其血缘所出。我们现在的姓绝大多数承袭周代各氏而来,故欲考各姓之由来,必上溯至周。三是无论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人人都有姓,不再像以前那样,贵族有氏,平民有名无氏。 +bjy#=  
@WJ;T= L  
links: http://www.chinasurname.com/00408.htm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