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47阅读
  • 35回复

看到很多资料说余氏出自隗姓——太可笑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莫龙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6-25
好象都很有道理。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7-25
余氏绝非"戎狄"之姓 (该文引自余氏宗亲网)  I{E10;  
Q/< $ (Y  
 余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时期贡献计策辅佐秦穆公「益国十二,拓地千里」的名人由余。 '{J!5x?L^  
  秦穆公的称霸西戎,为其后的秦始皇奠定一统天下(公元前二四六年)的基础,是公元前六二四年前后的事。换句话说,余氏的得姓,差不多已有了两千六百年左右的悠久历史。 由余是两千六百年前创业扬名于秦国,也开姓于秦国,而当时的秦国,位于现在的甘肃和陕西地区,这个地区,又被早期的历史家称为西戎,因此,过去就曾经有人怀疑过,余氏是属于所谓的「戎狄」之姓,有别于中原地区居民的黄帝系统,宋代的郑樵和清代的张树氏 ,便都会引用「国语」的记载指出,「潞、洛、泉、余、满,皆赤狄隗姓。」余氏真的是属于「戎狄」之姓?如果这样想,实际上便大错而特错了,因为,由余本来是晋国公族的后裔,由于当时晋国的政治紊乱,他才跑到西戎另求发展,最后投奔秦穆公,而大展鸿图的。春秋时代的晋国,大家都知道,是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立的,正是最为名正言顺的黄帝子孙,由余既然出身于晋国公族,则传自他的余姓家族,当然也是分支自周天子的姬姓,与所谓的戎狄之族无关。 Dr;@)  
Abj`0\  
关于这些历史,《史记》中也有记载,在《东周列国志》中也有由余公的历史故事。 %1#5 7-  
6OVAsmE  
   余氏自得姓始祖由余以上的黄帝世系,是这样的: -8-Aqh8|  
Nf3L  
  第一世黄帝﹔第二世是黄帝的次子玄嚣,第三世是娇极﹔第四世是娇极之子,继其堂兄颛顼为天下共主的帝王,第五世后稷,就是姬姓的开姓之祖,亦即周朝王室的远祖,第六世世是不窟,由于夏朝的太康政裒失国,他就避居西北的戎狄间,第七世是有邰之君鞠,第八世是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并迁国于幽的公刘﹔第九世是庆节﹔第十世是嗣位幽国的皇签,第十一世是弗差﹔第十二世是毁喻﹔第十三世是公非,第十四世是高圉﹔第十五世是亚圉,第十六世是叔非﹔第十七世,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 ]e+S~me  
^oA^z1>3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即秦伯、虞仲、与季历,余姓是传自三子季历。季历之子周文王姬昌,是第十九世﹔周武王姬发,是第廿世﹔廿一世的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同母之弟,是唐国的始封者,唐叔虞的儿子,(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地就是说成王与其弟的故事,这在很多余氏老谱中都会引用这一典故)。第廿二世的姬燮,封地在晋,被别封为晋侯﹔第廿三世是晋武侯宁侯﹔二十四世是晋成侯服人﹔二十五世是晋厉侯福﹔第二十六世是晋靖侯宜臼 ﹔第二十七世是麓侯司徒﹔第G十八世是晋献公籍﹔第二十九世是晋穆公费王,第三十世姬仇,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自晋文公以后,晋国的霸业,持续了一百余年:其子伯,是第卅一世﹔第卅二世为姬平﹔第卅三世为豥﹔第三十四世为晋哀公姬光,余氏的得姓始祖由余,便是晋哀公的儿子﹔由于当时晋国的朝纲不振,大臣恣纵,他为了避祸,才远走西戎,此后并凭着自己的才干,开创出一番大事业来。从上述的世系可以知道,余氏的得姓始祖由余,是黄帝的第卅五世裔孙世系分明得很。 n2$*Z6.G  
iA=9Lel  
   我们的余姓家族,如上所述,是把世系衔接到四千六百多年前黄帝的次子玄嚣。不过,直至目前为止,历来的姓氏学者对于余氏得姓始祖由余的上世源流,还有下面两种略有出入的看法。 K^9!Qp  
Dtelr=/s  
  ──余氏的始祖,是出自黄帝的长子昌意,昌意生颛琐,颛琐生鲧,鲧生大禹王,大禹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启,继禹而为夏朝的天子﹔次子宰,被封于显,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度王,子孙后来就以余为姓。 V7 c7(G  
j5tA!o  
  ──余氏是大禹之后,大禹的裔孙,夏代的中兴皇帝少康,有一位庶子无余,被封为越王,他的子孙就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余。 EpS"NQEe  
kyz_r6  
  关于由余的上世,虽然有上述不同的说法,但是,综合这些说法,余氏的出于黄帝的一支血统源流,却是绝对可以肯定的。天下的余姓中国人,当然也大可以自己的黄帝世系傲视人前。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08-09-19 12:22重新编辑 ]
离线871001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7-25
怎么可能撒 '8R5?9"  
都是别人乱说· 太假了
乜許莪吥是王孓,
但莪會給伱厷紸般哋圉湢。
                    尐魚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9-04
引二楼广孝兄:“所有的历史学家及有关古籍都没有谈到由余是出自姬姓,姬姓派衍出来的160多个姓氏里面也没有余氏” 5|&8MGW-$  
请问广孝兄是如何通过自己积累的知识研究得出这样子的结论的?http://imyu.cn/read.php?tid-1522-fpage-0-toread--page-2.html Ta^l1]9.*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08-09-04 09:17重新编辑 ]
离线余广孝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9-05
和你说这些只是多余的!因为你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人,更多的是在网上转帖而已,你不要在网上发表一些什么铁改余的信息资料,竟然把作家流沙河写上是蒙古裔,荒唐至极!如果你是转帖,最好是要过滤才发上去,更不要把佘姓改成为余姓就发帖上去。大家来上网都是有知识文化的人,不喜欢你这样你知道不知道?
[ 此帖被余广孝在2008-09-05 15:57重新编辑 ]
我是潮汕人
离线余广孝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09-05
转帖;本报讯 (记者许明 程越华)2005年11月22日,本报刊登了《诗人流沙河泰州寻根问祖》一文。日前,泰兴市谱牒研究爱好者张定夫妇经过近两个月的探究,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得出结论:流沙河老先生的祖籍基本可以确定是在泰兴城北,其始祖极有可能是蒙古贵族。 x!\FB.h4!(  
s|3@\9\  
张定说,他查阅了《泰兴县志》等资料。此外,又到江苏省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南下的蒙古后裔纷纷改汉姓。如元初,忽必烈封其第九子为镇南王,赐田于如皋。明初,镇南王后裔改汉姓为“冒”。当时,蒙古王族在泰兴的后裔也改汉姓为“余”(流沙河的祖先是蒙古人,余姓是后改的,这一事实已得到流沙河本人确认) *We.?"X'].  
u15-|i{y7  
余氏族谱中记载:“余升”生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殁于明洪武七年(1377年),与宋南渡的1277年相差200余年,足以证明其南渡来泰之言为虚。而他的后代则在谱中写道:“先世之渊流名号未详,则以我升公为始祖”。 At5:X*vD  
据泰兴余氏族谱记载,至明初至清道光年间,余氏后裔仍保留了大量蒙古游牧民族的习惯,在丧葬方面尤为突出。如余氏家族保持速葬习惯。在泰兴地区,大户人家有停柩于堂的习俗。而余氏族谱则强调“速葬”“断不可久停矣”。反映了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生存状态。据了解,这一习俗目前在四川的流沙河家族中仍保留。 }gw `,i  
本人评论;升公先世原籍邳州,或云徽籍,因宋南渡,遂负笈书剑迁徙延令(泰兴古称)村北,见景色灵秀,风俗沌美,故为之卜择兹焉”的故事。 :“余升”生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殁于明洪武七年(1377年),与宋南渡的1277年相差200余年, GH%'YY3|  
难道这样的记载会有错误吗?升公(1305——1377年)先世因宋南渡,传到升公已经有200余年,:“先世之渊流名号未详,则以我升公为始祖”。他的后面不是有先世二字吗?难道 始祖就一定是迁徙的第一人吗?我们中国以黄帝为民族的始祖,那他是迁徙中国的第一人吗?看来泰兴市谱牒研究爱好者张定夫妇是一对糊涂虫。
我是潮汕人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09-05
我想历史上的南渡多着呢,宋南度没必要也不可能在公元1277年里一年内完成,南渡可是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啊 =SLP}bP{:  
!@-j!Ub  
至于你说的那篇文章嘛,说实在开始真是我自己的疏忽,其实我转贴的另外一篇文章《与余姓同源的佘姓》http://imyu.cn/read.php?tid-1276.html里面也有提到这个故事,但没想到此贴异常火暴,等我发现时已经晚了,兄弟们已帮我纠正,我索性就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作个反面教材,我再过滤一次下边的跟贴岂不货不对版。转念一想这不和做老师的故意出错让学生自己更正从而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我是无意的。再者余佘自古是一家,两字经常互相误写错读,网上到处都是这样,反正大家都知道,我就更没理由去动它了http://imyu.cn/read.php?tid-1530.html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08-09-07 13:31重新编辑 ]
离线余晨熙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10-11
由余是不是哀侯的庶子,没DNA鉴定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哀公的儿子
离线hshy2003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8-10-15
几个观点: CoJaVLl  
6mRvuJ%  
1、实际上余姓下邳以前的历史,已经荒不可考,不可靠。所谓“家谱”,总得有谱嘛,余氏就硬是谱到了黄帝、大禹。至于家谱中每一世的具体人物,家谱说了算,而且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因为根本就无史可剧,都是后人拼凑的。 vNE91  
p' /$)klt  
2、就说黄帝的世系,那基本上是比较荒诞的事情,这个世系是经过几次编排到周朝或者战国才大致成型的,到了汉代还在改,于是就出现N多的版本。这个世系可以侧面反映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拿来做本家家谱的世系,未尝不可,增加点自豪感罢了 dC,F?^  
HCHC~FNd  
3、其实余氏为什么就不能出自戎狄之姓?余氏来源的说法不下8-9种,渊源最早的,一是夏罕,二是由余,三就是“潞、洛、泉、余、满,皆赤狄隗姓”,毕竟这第三还出自【国语】,那也算有说法吧。就说由余这个虚拟的祖宗,也是跑到西戎后才出息的,也许他在西戎呆的时间比他在晋国呆的时间还长。我这还有个人想法,说明余氏真有可能出自戎狄,不敢在这里说,说了怕引来宗亲群殴,哈哈~
1条评分
thinfo 威望 +10 感谢发表见解! 2008-10-15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8-10-20
楼上的说法可以说是胡搅蛮缠,周时宗法制度是严格的,到了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文化的劫难,然后到了汉武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时代造成;了文化的断代,不能说现在人们对老祖宗的记述都是假的了,你没有根据就不要瞎搅和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