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90阅读
  • 27回复

明代四川蒙古族历史和演变略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dogeeg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03
— 本帖被 thinfo 从 铁改余探考 移动到本区(2012-12-03) —
明代四川蒙古族历史和演变略论 \D<rT)Tl  
   ?7'uo$  
g9H~\w  
李宗放 d3+pS\&IX?  
   vX]\Jqy  
明代四川,包括今四川省、重庆市和滇东北、贵州遵义市和毕节地区部分地方。本文主要指今四川省和重庆市。四川蒙古族在明代时的情况怎样,尚未见到全面论述。笔者为此撰文略论。   T/V8&'^i  
   4$+1jjC]>~  
一、蒙古人进驻四川简况 :se o0w]  
   o> WH;EBL  
1231年(宋绍定四年),拖雷率蒙古军入川,至利州(今四川广元市,以下夹注四川地名均略去“四川”二字)、阆州(今阆中市)、果州(今南充市)、西水县(今南部县西)。1236年,皇子阔端率总帅汪古部人汪世显入成都,破府州数十,汪古部人按竺迩招徕川西北吐蕃酋长勘拖孟迦等十族。1238至1242年,元帅塔海攻降重庆、夔门(今重庆奉节永安镇东)、成都、遂宁、泸州、叙州(今宜宾市)、资州(今资中县)等处。1244年,蒙古军经今四川甘孜州至大理九和镇。1246年,蒙古军四路入蜀,被宋四川安抚制置使余击退。1247、1248年,蒙古军取青羌(在今九龙和泸定县),宋军在岩州(今泸定岚安乡)击退蒙古军。1251年,都元帅带答儿统四川等处蒙古、汉军,和里台统土蕃等处蒙古、汉军攻四川,汪德臣攻嘉定(今乐山市)被击退。1252、1253年,都总帅汪田哥(即汪德臣)在利州筑城、屯田,建攻蜀基地。 <- Q=h?D  
   SG2s!Ht  
1253年,忽必烈征大理,他率中道兵和诸王抄合、也只烈率东道兵穿过今四川阿坝州、凉山州,大将兀良合人兀良合台率西道兵穿越今阿坝州、甘孜州。 h!?7I=p~#  
   ,OsFv}v7  
1254年,蒙古帅带答儿率蒙古军攻碉门(今天全县)、黎(今汉源)、雅(今雅安市雨城区)等城,次年11月入重庆。1255年,蒙古帅铁哥火鲁赤经利、蓬(今仪陇县)等州,于11月抵合州(今重庆合川市)。同年底,兀良合台率军由乌蒙(今云南昭通)抵合州,与铁哥火鲁赤、带答儿会师。次年正月,各军由原路退回。 Gy hoo'<  
   _(&^M[O  
1257年,珊竹带人纽 将万人自利州抵夔门,次年,成都、彭(今彭州市)、汉(今广汉市)、怀(今金堂县淮口镇)、绵(今绵阳市)等州悉平,威(今理县薛城)茂(今茂县凤仪镇)诸番来附。都元帅纽 命蒙古扎剌台氏人拜延八都鲁以五千人守成都,自将一万五千人趋重庆。1258年底,蒙哥汗和诸王莫哥都、曳剌秃鲁雄由利州抵合州。1259年,蒙哥攻合州钓鱼城,7月,蒙哥死于钓鱼山,蒙古军北撤。此时,蒙古军据有川西、川北大部分地方。 d>*?C!xE  
   "ys#%,Z  
1260年(中统元年),忽必烈置东川都元帅府,驻青居山(今南充市南),以都元帅钦察和总帅汪惟正镇守。设成都经略司,以纽 、百家奴镇守。1263年,设四川行枢密院,以阿脱、商挺统领。1266年,改为行中书省,以赛典赤(回回人)、也速带儿等佥行中书省事。 <[ />M  
   9"Oz-!Y4  
至元四年(1268),怯绵征建都(今凉山州西昌市),鱼通(今康定县姑咱镇至麦崩乡)、岩州等处达鲁花赤李福招谕西番诸族酋长以其民入附。五年,契丹人忙古带率兵六千征西番、建都。九年,设东、西川行枢密院,以合剌行东川枢密院,汪良臣行西川枢密院。皇子西平王奥鲁赤、阿鲁帖木尔、秃哥及南平王秃鲁所部与四川行省也速带儿部下等同征建都。十年,西蜀都元帅也速答儿与皇子奥鲁赤攻降建都蛮。
wWv")dk3i  
 Veo:G{  
至元十一年正月,以忙古带等新旧军一万一千五百人戍建都。三月,“移碉门兵戍合答城(今道孚县协德)。”十月,“遣建都都元帅火你赤(契丹人)征长河西(今康定县)。”东川元帅杨文安与青居山蒙古万户怯烈乃、也只里等会兵达州(今达州市),拔云安军(今重庆云阳县)等城堡。十二年三月“敕安西王忙兀剌、诸王只必帖木儿、驸马长吉、分遣所部蒙古军从西平王奥鲁赤征吐蕃。”九月,“赐东西川屯戍蒙古军粮钞。”[1]十三年正月,“以瓮吉剌带、丑汉所部军五百戍哈答城(即合答城),不吉带所部军六百移戍建都,其兀儿秃、唐忽军前在建都者,并遣还翼。”闰月,东川行枢密院总帅汪惟正略地涪州(今重庆涪陵区),九月,“以吐蕃合答城为宁远府。”[2]十四年,立建都罗罗斯四路(今凉山州、攀枝花市)。 _\hZX|:]  
   R]O!F)_/'  
至元十五年正月,蒙古万户秃满答儿、郝札剌不花克泸州。三月,西川行枢密院招降西蜀、重庆等处。四月,命不花留镇西川。六月,“改西番李唐城为李唐州(今理塘县)。”七月,赐亲王爱牙赤所部建都戍军贫乏者钞。八月,“川蜀悉平,……以兵镇守。”[4]四川纳入元朝统治。 wegu1Ny  
   C` ?6`$Y  
至元十六年(1279),南宋灭亡。六月,“发新附军五百人、蒙古军百人、汉军四百人戍碉门、鱼通、黎、雅。”[3]十七年正月,“诏以他命不罕守建都,布吉台守长河西之地,无令迁易。”[4]二月,“敕东西两川发蒙古、汉军戍鱼通、黎、雅。”“讨罗氏鬼国(今贵州贵阳),命以蒙古军六千、哈剌章军一万,西川药剌海、万家奴军万人,阿里海牙军万人,三道并进。”[5] mX3~rK>@~  
   PPSf8-MLW  
至元十九年,改罗罗斯宣慰司隶云南省,移成都宣慰司于碉门。二十年,药剌海戍守亦奚不薛(今黔西北),都元帅也速答儿驻军成都。右丞也速带儿招抚川南筠连州(今筠连县)等处蛮。割黎、雅、碉门、鱼通、长河西属陕西行中书省吐蕃招讨司。二十六年,四川蒙古都万户也速带选所部军万人西征。三十年,总帅汪惟和所部军三千征土番,又发陕西、四川兵万人,以行枢密官明安答儿统率征西番,明安答儿招抚茂州寨官归附。 Bf33%I~  
   S`HshYlE q  
大德二年(1298)并土蕃碉门安抚司、运司,改为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七年,拨碉门四川军一千人镇罗罗斯。至大二年(1309),以八儿思的斤为茂州宣抚司达鲁花赤。 2 g5Ft  
   D-\WS^#  
至治三年(1233)八月,御史大夫铁失、蒙古钦察氏人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诸王月鲁铁木儿等弑英宗。十二月,“流诸王月鲁铁木儿于云南。”[6]至正十五年(1355)三月,安置也先铁木儿于碉门。 v$c*3H.seM  
   c&r8q]u  
至顺元年(1330)六月,四川孛罗以蒙古渐丁军五千往云南建昌,败撒加伯于芦古驿(今冕宁泸沽)。十一月,四川省臣塔出、脱帖木儿等在乌撒(今贵州威宁、赫章)败禄余等兵万余。二年正月,彻里铁木儿、孛罗败乌撒蛮兵。三年三月,赐钞四万锭给征乌撒、乌蒙所调陕西、四川蒙古军及渐丁万人。 Ncr38~;w  
   7 j$ |fS  
入川蒙古人有大汗、皇子及各级将领、官员、士兵,他们有的后来回北方或调往他省,有的留驻四川,如:纽麟之子八剌、孙拜延、南加台、曾孙答失八都鲁均在四川任蒙古军万户或行省平章政事等职。汪世显子孙汪德臣、汪良臣、汪清臣、汪惟正、汪惟简,蒙古弘吉剌氏按主奴及其子车里、帖木儿、孙步鲁合答,答答里带人帖赤及其子帖木儿不花、帖木脱斡,汪古部人按竺迩子黑梓、孙赵世延、曾孙伯忽等均在四川任职。 bl@0+NiM  
H.`>t  
离线dogeeg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10-03
元初规定:“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又规定:“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7]按这些规定,四川各地军政要员多是蒙古人。在东川、西川、果州青居山、重庆、夔门、成都、利州、嘉定、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合答城、建都等处、川西吐蕃地方,都驻有蒙古军,总人数达数万人。“蒙古军即营以家”。[8]因此,元代四川蒙古军政人员及家属至少有十多万人。元末明代时又有少数蒙古人入川。这些蒙古人在明代时的发展有多种情况。   "kyy>H9)  
   .v [8ie  
二、四川内地蒙古族的变化 Zcd!y9]#  
   ~ ar8e  
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四川行省右丞完者都、左丞哈林秃募兵重庆,重庆兵寡弱,湖北红巾军徐寿辉部下明玉珍乘机进军重庆,完者都率部下走果州,哈林秃出战被虏,明玉珍据重庆。十八年二月,完者都从果州率兵至嘉定,谋复重庆。明玉珍破嘉定城,完者都据守大佛寨达半年,明玉珍克成都后,攻下大佛寨,擒完者都及参政赵资,杀于重庆。明玉珍尽有川蜀之地。二十二年,明玉珍称帝,国号大夏。这年冬,明玉珍派司马万胜领兵攻剌踏坎,普颜达失平章败走,获其人马一万。二十五年冬,元世祖孙威顺王宽彻普化、普颜达失平章率兵由云南经蜀到陕西。二十六年,明玉珍卒,明升继位。明玉珍时期,四川蒙古军主力被摧毁,一部分回北方,其余的归顺明玉珍,他们及家属都留在四川。 ~X;r}l=k<  
   b\~rL,7(  
洪武四年明朝伐明升,十月,平定四川。在此前后,在川蒙古人归附明朝。如:洪武二十四年,安州(今安县北永安镇)知州也先帖木儿子达失不花来朝贡马及方物。有的归附后又想回北方,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松藩军民指挥使徐凯领兵追击叛亡鞑军跋迷旦等至连云栈,悉斩之。 7 ]a6dMh  
   Nb\4Mv`  
洪武元年二月,针对汉民习胡俗的情况,明太祖“诏复衣冠如唐制”,“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洪武三年四月,又诏:“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氏。”[9]这反映了明初内地蒙古人为避祸害而改为汉姓和改变服饰、语言、习俗的情况,四川蒙古人当同样如此,加之他们“皆错居民间”,[10]这就使他们的多数人较快地融入汉族。但他们内部却一直传承着原为蒙古族人的说法和族谱。 >L#&L ?#  
   R(@7$  
西昌礼州《余氏族谱》载,元世祖孙铁木见,祖籍江西,原系大元朝武国城第七渡生长人氏,元世祖封殖湖广省,铁木见妻洪氏生四子,名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张氏生五子,名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一女名金莲,又名寿英,女婿姓金名根十。此十人俱中进士,职任四太守、五尚书、一侍郎。元至顺帝时,“我铁氏子孙,又被红巾贼乱,兼之奸臣谤诽,洪武听信谗言,凛凛有诛九族之意。十人畏惧祸成流家,窃负而逃西川,改铁为金,金有相似,又改为余。余家万代不改。行至泸州衣锦乡凤锦桥,人多影大,难以一路,乃联诗合对,西散四方,永古为记。诗曰: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赶散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折柳丫。……余字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秀一公,讳清,住江南徽州休宁县,子思贤。秀二公,讳真,住洪雅、峨嵋、乐山。秀三公,讳醇,住华阳(今双流县华阳镇)、成都。秀四公,讳和,住成都、江油。根五公,讳藩,住宜宾。根六公,讳垣,住泸州、荣昌(今属重庆)、隆昌、长宁。根七公,讳屏,住仁寿、井研、犍为。根八公,讳翰,住叙宁(按:当为遂宁,四川话“叙”“遂”同音)、犍为,子思臣、思宗。根九公,讳方,住荣县、犍为。根十公,讳伯,系木见抚婿,住中州(今重庆忠县)、长寿县(今属重庆)。”“吾祖秀四公,……留住内江,历有年所。大学公由内江迁贵州遵义府忠庄里五甲住居,……世泽公由遵义遭乱,复迁四川隆安府江由张家丫东南二里。癸未(1643,崇祯十六年)贼乱,代金公又迁嘉定府荣、威二县。乙酉(1645,顺治二年)干旱,更移家于西昌礼属之南。”四川各地余氏族谱也与此相似。
离线dogeeg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10-03
《余氏族谱》记载了部分蒙古人由江西、湖北等地入川的情况。但十进士俱任要职,当各在一处,不可能同在一起入川,这个问题应如何解释?我们认为,合理的解释是:元皇室后裔的一支入川,改姓为余,原在川蒙古人,也纷纷改姓为余,其后互相联宗,表现出共同的民族认同心理和凝聚力,成为同一祖先后裔。据礼州《余氏族谱》、犍为《蒙族源流》等载,明代时,蒙古族余氏族人在川居住地除上述地方外,还有青神、威远、纳溪、自流井(今自贡市)、富顺、马湖府(今屏山县)、江津(今重庆江津市)等处。 +jO1?:Lr  
   D|9C|q  
《明太祖实录》卷68载,洪武四年,“都督何文辉师次雅州(今雅安市),遣千户王祯招降伪宣慰余思聪等。”置雅州守御千户所,“调千户余真领兵镇守。”元至元年间,蒙古兵即驻于碉门(今雅安天全县)。至元十九年,移成都宣慰司于碉门。余思聪当是驻于碉门的成都宣慰司宣慰。《明史•四川土司一》载:“明初,宣慰余思聪、王德贵归附,始降司为州,设雅州千户所。”雅州千户所即原成都宣慰司。《余氏族谱》载秀二公是余真,九子后第一代是“思”字辈,余思聪是思字辈人,可知余真、余思聪是蒙古族人。 75wQH*  
   b|n%l5 1  
嘉庆《四川通志》卷97载:“沈边(今泸定县兴隆乡沈村)长官司余尚均,原籍江西吉水县人,其先余锡伯于前明从征来川,授土千户,世袭土职。……住牧沈边。其地……西至蒙古冈一百二十里。”沈边土司原籍与《余氏族谱》“祖籍江西”一致。沈边境内有蒙古冈。李元安《泸定土司概况》载:“沈村余应安者,笔者至友也。为土司之后,曾言彼确为蒙族。”[11]乾隆五十九年沈边土司家谱载,余氏祖原为元朝蒙古将领铁木儿之后,“后投明被授为千户、清为长官司,受封后方改‘铁木’为‘余’姓。”[12]证实了沈边土司是蒙古族。沈边属雅州,沈边土司是土千户,不应从征来川,应为元代驻雅州的蒙古人后裔。  S20x  
   KM< +9`  
1993年青神县余化柏撰《余氏族谱》录有原木刻本《肃敏祖谱叙》,肃敏即余子俊;2002年筠连县余氏《奇渥温铁改余秘史》录有旧谱的明兵部尚书余子俊亲撰族谱,为四川余氏族谱的始源。《明孝宗实录》卷23载,余子俊是青神县人,景泰二年进士,曾知西安府。成化年间,任陕西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在延绥筑砦、屯田,立榆林卫,维护了西北边安宁。历转右都御史,移镇陕西,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出镇大同,维护北边安宁。弘治二年卒。在明代蒙古族地位低、受歧视的情况下,余子俊作族谱仍称其祖先为蒙古族,可见他是蒙古族人。明代时,余氏蒙古族人的多数已悄然融入汉族。 ^2|gQ'7<  
   jpZX5_o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概况》载,彭水蒙古族1983年有1657人,聚居在鹿鸣乡向家坝村和太原乡前锋村,传说系明清之际迁入。他们的祠堂内有祖先张攀桂的灵牌,祭祖时,由族长领读八句诗:“本是元朝帝王家,红巾赶散入西涯。绿杨岸上分离手,风柳桥头插柳桠。咬破指头写血字,擦干眼泪淹黄沙。后人记得诗八句,五百年前是一家。”他们的池塘、用具及纹饰呈八角形,以纪念失散的八弟兄,即他们有九弟兄。这些与《余氏族谱》类似,反映了同族间的内在联系。   )FT~gl%  
   ?*K;+@EH  
三、川西南蒙古族的发展和分化 lg&"=VXx51  
   4otB1{  
至正二十三年(1363)冬,明玉珍遣司马万胜等攻云南,胜由界首,司徒邹兴由建昌地区(今凉山州、攀枝花市),芝麻李由八番。次年三月,万胜攻入昆明,而邹兴兵未至。邹兴的军队当受到仍属元云南行省的建昌蒙古军阻击而未能到达。
离线dogeeg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10-03
明初,建昌仍不属明王朝,但建昌蒙古族已与明王朝建立联系,洪武七年七月,云南建昌故元左丞阿里遣夹失伯里等来纳款。十四年(1381),明太祖派傅有德、蓝玉、沐英征云南。十五年正月,云南平。三月,明朝把建昌地区设为建昌府(今西昌市)、德昌府(今德昌县)、会川府(今会理县)、柏兴府(今盐源县)。十月,把这几个府划属四川。建昌地区蒙古族在没有战争和外迁的情况下纳入了明朝的统治。 Up`$U~%-  
   (5_l7hWY  
《明太祖实录》卷149载,洪武十五年十月,“故元平章月鲁帖木儿等自云南建昌来朝贡马一百八十匹,并上故元所授符印。”《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一)》引康熙马注《赡思丁公茔碑总序》:“有居建昌者是为月鲁帖木儿之后。”说月鲁帖木儿是回族赛典赤后裔。但《元史•赛典赤赡思丁传》所记赛典赤后裔并无月鲁帖木儿,赛典赤及后裔生前都未封王,赛典赤死后18年,被赠咸阳王。其后裔仅长子纳速剌丁死后赠延安王、孙子伯颜察儿死后赠奉元王,王号未世袭。至治三年十二月,元王朝流诸王月鲁铁木儿于云南。《蜀九种夷记》载:“鞑靼者,蒙古种也。胡元时徙居郡(建昌地区),据其类称,系顺帝(按:应为泰定帝)时窜诸王月鲁帖木耳于滇扈从。”证实故元平章月鲁帖木儿即诸王月鲁帖木儿。月鲁帖木儿生前是诸王,是皇子皇孙、蒙古族。由于他反明被杀,其后裔的一支可能因避害融入回族,附会成赛典赤之后。 ``1#^ `  
   wDem }uO  
开初,建昌蒙古族和明王朝关系融洽,明王朝给以优厚待遇。洪武十五年十二月,以“月鲁帖木儿为建昌卫指挥使,赐衣绮衣金带,月给三品俸赡其家,土官例无俸,此特恩也。”[13]同月,故元建昌行省参政力德威石等五十七人并其家属二百七十人来朝献马三十匹,赐袭衣靴袜绵布,月给薪米以赡之,并赐正旦节钱。十六年正月,建昌酋长赛因不花等二十人来朝,赐钞有差。八月,月鲁帖木儿等献马,诏赐绮帛钞锭有差。故元建昌宣慰使阿尔思兰贡马,赐以袭衣、文绮、钞锭。十七年八月,赐月鲁帖木儿家属布绢百匹。十八年正月,月鲁帖木儿来朝贡方物及马,“赐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文绮百匹、钞五百锭。时月鲁帖木儿举家入朝,请遣子入学,愿留其家于京师。上不许,厚赐遣还。”[14]二十年十二月,月鲁帖木儿等贡马二十七匹,赐绮帛钞锭。二十四年正月,“以四川都指挥佥事月鲁帖木儿治建昌驿道。”[15]  []1VD#  
   mz+>rc  
明太祖提出“建昌亦在必守。”[16]因此,明朝设建昌卫、苏州卫(今冕宁县城厢镇)、会川卫和一些千户所,派军驻守和屯田、修城。虽然卫所军包括土军,但官军起主宰作用。建昌府所属白、黑二盐井,由官方开采。又增置建昌府九驿。“建昌卫故城周回仅七里,戍兵不过二千”,至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开拓至十六里,……又所拓地多侵民田。”[17]这些都极大地削弱或损害了月鲁帖木儿等旧势力的原有-、经济权益,导致月鲁帖木儿反明。 HOsq _)K  
   F{[2|u(4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癸丑,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绎忽乐等叛,合建昌、德昌、会川、迷易、柏兴、邛部(今越西县)并西番土军杀官军男女二百余口,掠屯牛,烧营屋,劫军粮,率众万余攻城。建昌卫指挥使彝族安的率兵击败月鲁帖木儿等,月鲁帖木儿退屯阿宜河(今安宁河)。转攻苏州,被指挥佥事鲁毅击退。明太祖命凉国公蓝玉总兵讨伐,以都督聂纬、徐司马、四川都指挥使瞿能为副,率所部及陕西步骑、云贵川三都司军马征讨。五月庚戌,瞿能等将兵至柏兴州(今盐源县),月鲁帖木儿派人诈降,瞿能收兵等待,月鲁帖木儿乘机逃遁。六月,明太祖谕将士:“月鲁帖木儿多子,往往以之出质,若有来者,收抚之。”[18]七月,瞿能率各卫兵至双狼寨,擒伪千户段太平(白族)等,其众大溃,瞿能攻拔托落寨,至打冲河(今雅砻江)三里所,大败月鲁帖木儿。官军入德昌,瞿能调指挥同知徐凯入普济州(今米易普威镇)搜捕。又在打冲河架桥,遣指挥李华追托落寨残余,进至水西,斩月鲁帖木儿把事七人,其截路寨土蛮长沙纳的中矢死。瞿能攻克天星、卧漂诸寨,月鲁帖木尔遁入柏兴州。十一月,蓝玉率兵至柏兴州,遣百户毛海以计诱至月鲁贴木儿并其子胖伯,遂降其众,送月鲁帖木儿京师,伏诛。二十九年,威龙州土知州月鲁帖木儿妻兄普习(彝族)叛,官军捕之,普习中流矢死。三十一年,明军在柏兴州卜木瓦寨擒获随月鲁帖木儿反的麽些族首领贾哈喇,战事结束。
离线dogeeg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03
月鲁帖木儿反明,其谋事者是杨把事和达达千户(按:当为绎忽乐)。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各族民众如僰人(白族)、百夷(傣族)、罗罗(彝族)、摩些(纳西族)、西番(藏族)诸部都背弃月鲁帖木儿,散还乡里。继续战斗的主要是蒙古族人、部分白族人和部分纳西族人。蒙古族人在战斗中被杀或溺死千多人,其余的被俘或归降明军,仍留居原地。他们当变兵为民,同摩些等部一样,耕牧以供赋税。由于安的平定反乱有功,安氏世袭指挥使,统辖罗罗、麽些、鞑靼(蒙古族)等九种民族。建昌蒙古族人纳入到彝族安氏的统治下。 3hO` GM  
   $w[@L7'(  
建昌蒙古族又称咱哩、青海。“青海”见于明万历时曹学《蜀中广记》卷34,指建南(今凉山州)的蒙古族。咱哩见于万历时范守己《九夷考》。《九夷考》载:“咱哩,其人男女与僰人同,语音各别。居板屋,耕种贸易,本类自相婚姻,聘礼用牛马银布,宴会酒食烧肉,咂酒颇同西番,多黄、白二酒。疾病自采草药疗之。死葬用棺敛,或烧或瘗,葬后以柏枝插瓶内,挂屋西壁为祖宗,每岁清明拜祭。”清代魏祝亭《蜀九种夷记》载:“鞑靼者,蒙古种也。……斯人貌陋心狡,辩发冠带微有今世风,女服襞积,裙皆华夏妆,惟足不裹。居板屋,知耕,且贸迁。本类自相嫁娶,燕多仪,炮肉为上。酒以高粱酿,饮时亦用竹管咂。有病则往丛林采不列方书草药,疗之则克瘳。葬用花木棺,无椁。窆后取柏枝一插瓦瓶间,悬诸屋壁西偏,逢生与忌日必祭,届清明节扫其墓。”咱哩习俗与鞑靼一致,咱哩“挂屋西壁为祖宗”习俗,是蒙古人“以西为大”习俗的表现,蒙古人的佛龛、祖像都供在毡包或房屋西北角。这证实咱哩是蒙古族。咱哩、青海是蒙古族的考证详见拙文《元以后有关四川蒙古族部份资料浅析》。[19]会理县也有咱哩,《川康边政资料•会理概况资料辑要》载:“咱哩等族,分属于县境内各土司,人数不多,混编于各夷中,无从查考。” ;l4rg!r(S  
   qAR~js`5  
会理、木里的“阿咱拉”:《会理州乡土志》载:“阿咱喇者,兄弟共娶一妇,轮次寝处。”同治抄《盐源县志》载:“阿咱拉者,兄弟共娶一妇,长幼轮次各同寝处一载。”“阿咱拉密迩西藏,汉人谓之罗汉。遍体黑毛长寸许,绕颊茸茸然。仅露目睛。须拂至脐。妇女面差光洁,男子衣长褐无裳,妇着衣如半臂,长可覆足,两臂皆袒。”清盐源县密迩西藏的地方为今木里县,与云南中甸相邻。清代张泓《滇南新语》载,中甸有罗汉,“罗汉在青海极西。”明清时青海是蒙古族聚居地。云南蒙古族传说有《阿扎拉》故事,供奉的神像有阿扎拉,阿扎拉是个聪明能干的的青年。在阿富汗哈咱拉贾特山区有哈扎拉人,是成吉思汗、蒙哥派驻此地的蒙古军人的后裔。[20]《清仁宗实录》卷40载:“将台吉阿咱拉戕害伊伯卓哩克图一案,复行审明具奏一折。……而阿咱拉所画供系蒙古语冤枉字样。”《清高宗实录》卷1231载:“阿咱拉喇嘛,乃大天竺游募之僧。”因此,我们认为:阿咱拉、阿扎拉、哈咱拉是同音异记,都指蒙古人,阿咱拉是蒙古族,他们明代时就居于会理、木里。但遍体黑毛的特点,表明他们可能是南亚人融入蒙古族中的。 7fI[yCh  
   R!*UU'se  
建昌地区蒙古族及月鲁帖木儿多个儿子的后代,后来分化融入当地多个民族: >p\IC  
   a=p3oh?%-O  
有的融入回族,即上文赛典赤后裔“有居建昌者是为月鲁帖木儿之后”。 S.t+HwVodO  
   [p}J=1S  
有的融入纳西族,月鲁帖木儿与纳西族土酋贾哈剌关系密切、又兵败于柏兴州,随他进入柏兴州的蒙古族当留居,同治抄《盐源县志》载:“柏林太子,相传即帖木儿,自号月鲁,其父麽,居凹底村,匹龙女而生,作乱为蓝玉所馘。”明正统八年(1443)十二月,盐井卫(今盐源)通事余撒贡马,余撒当是纳西族中的蒙古人。《川康边政资料•盐源概况资料辑要》载:“麽娑,此族又称鞑子,当系鞑靼族,蒙古人也。”麽娑是对纳西族的称呼,这反映了蒙古族与纳西族的融合。融入纳西族的蒙古人,现回归到蒙古族中,并把纳西族人(纳日支系)也带入蒙古族。 iP|h];a+@  
   ghbxRnU}  
有的融入西番(藏族),《明太宗实录》卷120载,永乐九年冬十月丙辰,“西番土官月鲁铁木儿孙剌马拍及其侄孛里贡马。”  
离线dogeeg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03
有的融入彝族。西昌礼州彝族“水田”支系有余、池两姓,“德昌‘水田’余家,传说祖上是土千户。”“《余、池族谱》:溯吾宗祖原姓两字,元明姓铁、余两字,清姓池、余两字。在昔始祖,居住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千秋乡之间,科甲大展,九子十进士,一女搭金桥。女婿亦登进士,声名洋溢中国。迨元末明初,居湖北松滋等处,……及明中叶,族多造任官僚,分发四川,……祖叔余腾蛟登武进士,选任建昌都司职,尝与建昌宣慰司安配往来,其子孙亦多在宣慰司署任文牍等之职,留业斯土,后世子孙并与斯土人民相处相联,竟为彝汉通婚,变为彝族。后人有名池宜俄史者,有子六人,分居西(西昌)、冕(冕宁)。俄史有一子名鲁彬,传子阿实,有子二人,一人名余兹。至清雍正六年,举行升科报粮,照池名报姓为池,照余名报姓为余,从此分为池、余两姓矣。”[21]《余、池族谱》与《余氏族谱》祖源相同,所说祖上是土千户,与明初达达千户相符,与月鲁帖木儿同反的绎忽乐,“绎”“余”音近,“绎”当转为余姓。这些说明彝族余、池两姓在明代时是蒙古族。谱中说“与建昌宣慰司安配往来”,安配是洪武时人,可知余、池二家祖先并非明中叶迁来,而是明初即在建昌,他们是元代即居此的蒙古族。彝族中还有其他姓的人原是蒙古族,如西昌市月华乡红旗二队吴姓彝族也说他们本来是蒙古族,原姓铁。《川康边政资料辑要•西昌概况资料辑要》载:“三家村夷支,杂理,汉音姓李。”杂理应是咱哩融入彝族的。 !QcgTW)T  
   x9-K}s]%  
嘉庆《四川通志》卷97载,河东长官司安氏所辖“长村土百户余定邦,其先余车,于康熙四十九年投诚授职。”“利扼土目,其先余他哟撒,于康熙四十九年以安抚司投诚授职,后改土目。”长村、利扼均在今西昌市境,根据《余、池族谱》,彝族中余姓是蒙古族,可知这两个土司原来也是蒙古族,而成为彝族安土司下的小土司。   k(%RX _]C  
   cX *  
四、川西蒙古族各部及演变 R;I}#b cJ  
   ^4 es  
川西的甘孜州,宋末已为蒙古人统治,元代属吐蕃宣慰司。1251年,和里台统土蕃等处蒙古、汉军,表明吐蕃地方已驻有蒙古军。甘孜州道孚、康定等地在元代时都驻有蒙古军。元代设李唐州(今理塘县),其地当也驻有蒙古军。 -?LSw  
   GN=F-*2  
《明武宗实录》卷132载:“自四川雅州出境,守长河西,迄西至乌思藏(今西藏),约有数月程,皆黄毛野达子之地。”雅州往西是今甘孜州,黄毛野达子指蒙古族。即明代时此地有蒙古人。 #?}Y~Oe  
   M 80Us.  
《明太祖实录》卷146载,洪武十五年七月,“故元四川分省右丞剌瓦蒙遣理问高惟善等自西番打煎炉、长河西(均在今康定县)来朝,上故元所授银印。”十六年三月,剌瓦蒙复遣理问高惟善及其万户若剌来朝。十七年四月,长河西军民安抚使剌瓦蒙等来朝贡方物。 6"&&s  
   Jv7 @[<$  
长河西土官剌瓦蒙是何族?至元十七年正月,蒙古军布吉台守长河西之地,并且没有迁徙。洪武二十五年,“建昌酋月鲁帖木儿叛,长河西诸酋阴附之。”“打煎炉长河西土酋外附月鲁帖木儿、贾哈剌,不臣中国。”[22]表明了同族的联系,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在清代为明正宣慰使司(驻康定),藏族传说明正土司源出于蒙古族。这些情况说明,剌瓦蒙是蒙古族人。
离线dogeeg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0-03
由于宋末和元代蒙古人百多年的统治,明朝军队也未进入这片地区,所以明清时霍尔、瓦述、梭坡蒙古部落仍为藏区统治者。蒙古族与藏族共同信仰喇嘛教和都以游牧为主,有利于他们的交往和融合,清代时,霍耳、瓦述、“梭坡”诸部蒙古人逐渐融入到藏族中。 {I(Euk>lR  
   LvW9kL+WiQ  
明万历初,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据有青海,其火落赤部由青海入居洮河(今甘肃临潭一带)。《明神宗实录》卷27载,万历三年(1575)四月,俺答子宾免“役属作儿革(今若儿盖县)、白利(在今甘孜县)等诸番。”《明史》卷311载,万历八年,雪山国司喇嘛等四十八寨,与火落赤部联合,围漳腊(今松潘县川主寺镇境内),被守备张良贤击破,“火落赤之侄小王子死焉。”《明神宗实录》卷307、309载,万历二十五年,火落赤率三千余骑入松潘境,“自北界作儿革,迤西至杀鹿塘,毛儿革(今松潘县西毛儿盖)地方,其间番族为虏所挟者十有八、九。”青海蒙古势力达今甘孜州北部和阿坝州北部。 <=jE,6_|  
   trgj]|?M  
明末崇祯十年(1637)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袭据青海,十五年,固始汗据有前藏与康、青全境。“于康设打箭炉、里塘、巴塘等处营官。”[23]青海蒙古族进入并统治了今甘孜州全部和阿坝州北部。王先谦《十朝东华录•雍正四》载,四川之松潘、打箭炉、里塘、巴塘,“自明以来失其抚治之道,或为喇嘛耕地,或为青海属人,交纳租税,惟知有蒙古而不知有厅卫营伍官员。”清康熙三十九年,营官喋巴昌侧集烈为乱,戕明正、长河西土司蛇蜡喳巴。四川总督锡良移化林营参将李麟督兵捕治,斩喋巴昌侧集烈,遂复打箭炉。[24](结束了青海和硕特部蒙古人在康区的统治。此后,这部分蒙古人也逐渐融入藏族。 5 QMu=/  
   =I7#Vtd^K<  
由于明代四川蒙古族的记载少而零散,本文仅能论其概略,遗漏谬误之处,敬请赐教。 Ng+k{vAj  
Q1s`d?P/`  
   5O*. qp?  
李宗放,男,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 Pme`UcE3H  
   Isoqs(Oi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w*Kw#m'U  
!|Vjv}UO  
vbFY}  
文章出处: \ m 2[  
http://blog.163.com/mongolian13@126/blog/static/25786999200801392730397/  
离线余从众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0-04
一、 铁姓起源初探 Q;5aM%a`  
在中华民族的姓氏中,铁姓可算是比较稀少的姓氏,在《百家姓》一书中并无铁姓。铁姓后裔多信奉伊斯兰教,考其起源,史家学者约有两种不同说法: 0~BQ8O=+mn  
(一)、铁姓乃汉族姓氏,起源于商周及官职之说 pmHd1 Wub  
主张此说者,当以近来北京中央电视台“中华姓氏每日谈”节目中有关铁姓报导为首。该电台称:“铁”姓出自于“子”姓,铁姓祖先是商朝王公的后裔。商朝被周推翻后,周朝王室商朝遗民重新安置,其中有被迁居商丘,后又移民戚城铁丘落户,遂以该地铁字为姓。 H${Ym BG  
兹查“子”姓原属一殷代姓氏,戚城铁丘仍有其地。然该地后裔以“铁”为姓的原始史料记载不易获得,尚待进一步追查考证。惟以上古殷周时期,约在公元前1122到256年间,中东伊斯兰教尚未兴起(公元622年为回历元始)。由是推论铁丘之铁姓,恐非今日铁姓后裔之先祖。 ^!Bpev  
该电台又称:秦代时期政府设有铁官,主管冶铁铸造行业,世袭这一官职者,有以“铁”为姓。经查两汉时代,仍沿用此制,全国有48处均设有铁官管理,其后裔如何演变,值得深作探究。如真如所述,则铁姓族人,历代延传当为今日中华民族的一大姓氏。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此种以官职推论铁姓乃一汉姓之说,当待商榷。 C:gE   
(二)、铁姓是外来民族姓氏之转化 G|Q}.v  
甲.外来民族以行业为姓 ^JY R^X>_  
兹查元代中统四年(1263)“回回人阿合马领诸路都转运使,以河南钧(金时置州,明代改为禹州),徐等州俱有铁冶,奏以礼部尚书马日合乃领已括户三千兴煽铁冶……”(《元史。阿合马传》)。又据《元史,本纪三》载:这三千已括户是来自阿木合(现为阿富汗)的回回降民。也是蒙元初期成吉斯汉汗西征,从中、西亚等地括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民,元代当时曾在禹设铁治提举者二:一在今日之扒村,一在今日之白沙镇;其铁皆采矿所炼,其器皆制模所冶(见河南《禹县志》卷七“物产志”)。这些在禹兴煽铁冶的后裔,以后定居落户。为适应当时需要,由于他们先祖以管理铁炉,从事冶铁业,遂以“冶”、“铁”“卢”(炉)三个汉字为姓。现今禹县西部冶、铁、卢三姓的后裔仍多,当年设炉冶铁的遗迹,仍可窥见,如铁沟、炉里等地,据河南省禹州市民族宗教局铁绍文的查考:如磨河村的冶姓,邵村卢姓,角坪村原有的铁姓,都是元代色目人,也都是在钧州冶铁炉的后裔。在禹的铁姓,元朝时期颇多,后以民族歧视及战乱,外迁他乡者不少。据闻河南鲁山曾有人来禹探亲,洛阳铁门,荥阳之铁(贴)等都与钧州铁姓有关。 {jlm]<:&Z  
乙.外来民族姓氏之汉化 EKwS~G.b!  
中西亚阿拉伯国家移民大批东来中国,要算蒙元时期,形成了“元时回回遍天下”的局面,其原因: 9chiu%20  
1.成吉斯汗西征。成吉斯汗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后,接受尊号称为成吉斯汗(Genhis Khan),宣布建立大蒙古国。次年便统率大军,首先征服西伯利亚,不久畏吾儿、西夏两地先后归服,继而他以蒙古商队遭受花刺子模国人杀害为藉口,遂于1219年调集大军20多万西征中亚回回国花刺子模。那时正值阿拉伯帝国由盛而衰(第7世纪至11世纪)的阿巴斯王朝末期,蒙军铁骑强大,征服花刺子后,又乘机攻入亚速、康里、钦察和翰罗思古国,占领了中亚到东欧及伊朗北部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广大地区,成吉斯汗死后,其后裔又连续两次西征。1257年以后,蒙古大军征服了木刺夷(伊朗),黑衣大食(伊拉克),侵占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直逼埃及,建立了伊尔汗国,伊斯兰教的版图竟被蒙军并吞而去,变成了蒙元政权的藩属之地。 *7!}[ v_  
蒙古春西征无疑地破坏了中、西亚地区原有的安定繁荣及文物胜迹。但同时也打开了东西两方交通的孔道大并门。中、西亚地区的波斯、钦察、康里、哈刺鲁、阿富汗及阿拉伯等地各阶层人士大批东来,进入了中国西北疆域,他们之间有降服的统帅英雄,如何刺瓦而思即率其军队归顺蒙军,赛典赤瞻思丁率千骑以文豹、白鹤迎降等,也有被征调的战士、兵卒、工匠,更有志愿经商的商人、技术人员、学者及传教士,他们散居各地与回纥及早在唐、宋之间由海陆来华经商的胡商、蕃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生的族群,由于他们大多数来自中、西亚一带,其肤色面目不同于蒙古人种,元人便统称他们为色目人,即各色各目之意。据陶宗仪所著《辍耕录•氏族》一书中曾列30多种色目人种,其中较为显著者有哈刺鲁、钦察、康里、阿儿浑、康元、回回、畏吾儿、及蛮歹、乞失迷儿等,这些色目人在元初征战之中各建战功,且各有一技之长。在蒙元建国初期,蒙古人既不相信汉人,又无治国才能之下,遂而大量重用外来的色目人士,因此他们在政治上、社会上,占居较高地位。在元代人民四种等级上,一为蒙古人,二为色目人,三为汉人(为元朝统治下的汉族后裔),四为南人(南宋遗民)。色目人公次于蒙古人,而高于汉人及南人。他们之中有不少长于理财,善于经济者,所以在《辍耕录》书中曾有“富贵回回”之说法,可见当时色目人在一般人士心目之中富有的景况。 <|.S~HLTQ  
2.探马赤军之编制。探马赤军的编组与蒙古人统一中原是促使回回遍天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元史》兵志记载:“探马赤军则诸部族也”。探马赤军原为成吉斯汗攻金时以蒙古各部族所组成的重要征战部队,号称蒙古探马赤军,嗣后蒙古人占领中原及南下征宋,由于战事的扩大与持久,蒙古探马赤军已不足支应作战的需求。争取兵源的补充,已是刻不容缓之急务。于是遂有征召色目人士参加争战的“西域”探马赤军的编组。 1Rl`}7Km  
西域探马赤军组成是由西域贵族归顺时所带来的战士部队,与三次西征中征调东来的回回士兵以及新编的被征召的签军;由于他们多为色目回回人士,所以又称“西域亲军”或“回回军”。这支西域探马赤军就是元代南下征宋的主要兵力之一。 4 Ag+  
3.忽必烈南下征宋与襄樊之战。忽必烈于1260年3月继承汗位,颂诏登基,当即宣布建元“中统”,把都城移向中原地区。1264年8月又改年号为“至元”,宣布大蒙古国号为“大元”。鉴于李坛之政变,更加重用东来的色目人。因而在忽必烈后期,回回及畏吾儿等的军政势力日益强大,几乎掌握了元廷的重要朝政。《元史》卷一九载有:“各道廉访使,必择蒙古人为使,或缺,则以色目世臣子孙为之”。当时各级重要的官职,除蒙古人外,则以色目人为最先任用。据记载忽必烈建元以后,任命丞相16人,其中色目人即有半数以上。其他高官显爵在《元史》列传记述者也占人数颇多。其中姓名含有“铁”或“帖”择音者有约有20余人。 -pX/Tt6  
襄樊之战是元军南下征宋重要战争,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调集大军十万打襄阳与樊城地区,与宋军对峙争战5年之久(1268-1273)。其间曾令回人赛典赤行省事供应军需,由美索不达米亚请来两位回回工程师设计相助,引用汉水以行水利,备供作战之用,又命令回回军匠阿老瓦丁和亦思马所制作的回回炮,在阿里海牙(畏吾儿,时任参议中书省事)的建议下,炮轰樊城,切断襄阳后援,终于征服了襄,樊两地,其后元军攻取鄂州(今湖北武县),潭州(今湖南长沙)等地,以及其他重要战役中,回回炮发挥了极大的威力,提前了灭宋的时日。 w8> T ~Mv  
4.屯田落户。屯田落户是回回定居生根的开端,蒙元建国期间为了长期供应军粮,支持征战,全国各地实行屯田制度。屯田有军屯、民屯之分,其户籍划分,蒙古人与色目人一样,都是军民合一编籍。蒙古及西域探马赤军全是骑兵,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宋亡后,元廷变更政策,加强民屯,在河南中原一地普遍实施。至元六年(1269年),“以攻襄樊军饷不足,发南京(今开封)河南、归德诸路编民二万余户,于唐、邓、申、裕等处立屯。八年(1271年)散还原屯户,别签南阳诸色户,计立营田使司领之”当时曾设南阳屯田总营府,隶有司,为户6041,屯田10662顷之多,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又开始把“回回炮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开封)屯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复令“蒙古及西域探马赤军一体入社,依例劝课”。从此军屯变民屯,兵营变为村镇,原来由中、西亚东来的色目人士并非全是伊斯兰信徒。但在中原屯居、屯田过程中,由于宗教信仰,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相似或相同,因而感情接近,互相认同,所以结伴聚居,形成穆斯林社区(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回族社区),并建筑清真寺(俗称“坊”)。于是许多“回回营”、“回回寨”,”回回屯” 遍及中原各地区。禹州市朝阳城门里是回回聚居区,还有清真寺,寺东西两街旧称为东、西回回营,现今仍有人这样称叫,或简称东营、西营。这是元代回回军屯驻之地,至今开封西20里仍有回回寨。巩县县志记载:回回凹在县西南十二里,即为元时牧马之地,此外洛阳、郑州、许昌、淮阳、沈丘等地,以及在荥阳回回沟村庄,均为当时元代屯田之处,在这种屯田落户的过程中,伊斯兰教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后来回族形成的动力,更是穆斯林社区发展的基石。 Qy4AuMU2  
事实上,元代回回屯田居并不限于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北方各地也有屯田屯居的回回人,尤以西北一带为多,中国南方回回人在云南者较多:其他地区有分布。元代对回回实行屯田落户的政策,除形成“回回遍天下”的局面外,也影响后代回族在国内分布的特点,也就是所谓“大分散,小集中”分布格局,与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那样集中分布在一个大的地区情形截然不同。 A$1pMG~as  
丙.外来回回姓氏汉化之概况。这些由战士兵卒一变而为屯垦农民的回回人士,留居各地,在归乡不遂的情况下,便不得不打算定居落户,于是便与当地人交往联谊,为方便婚姻社交,谋职经商,以便融入汊族文化主流中,他们首先考虑色目人(回回)姓氏的汉化。他们在汉化自己姓氏的过程中,心态矛盾。一方面要追念先祖,不能忘本,一方面要适应汉姓命名的一般原则,所以先求简化姓名,将多音节的外来名字,简化为单音节的汉字,即仅用全名中一音(一字),以汉字接近的音或已有同音的汉姓代替之。也就是说他们在自己先祖姓名中,选取一音(即一字)作为自己的姓氏,以示怀念先祖的恩德。这样以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稀僻回姓。根据金吉堂及薜方波两位学者的研究,其汉化方式可摘要简述于下: 5Vut4px  
(1)取其姓名之首音为主,选一汉字与其同音,或接近者,为其汉姓。如:纳速刺丁之后裔姓纳;买述丁之后裔姓买。  hA/FK  
(2)任取原姓名中任何一音(一字)为其汉姓,如:也黑迭儿之后裔姓黑: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 94K ;=5h  
(3)取原姓名中之尾音为姓,如:阿老丁之后裔姓丁:伊不刺金后裔姓金 S:^Q(w7  
此外还有以称号之首音为姓,如:赛典赤(尊号)之后裔姓赛。 '| Ag,x[  
也有以称号之尾音为姓,如马合马沙、或阿里兰沙、或木八几沙之后裔姓沙。甚至有从祖母姓者如:元廷大将畏吾儿人阿里海牙的后裔,有汉化廉姓者、剪姓者、刘姓者。刘姓即为从其祖母姓氏(见渑池县维吾尔族简史)。据学者金吉堂统计纯为回姓者即为回回所独有(非回教徒所无)的汉化姓约有37个如下:其中“铁”姓即是一姓。 xES+m/?KlZ  
赛、纳、喇、哈、羽、底、亚、鲜、喜、定、撒、萨、海、回、铁、虎、脱、仉、闪、妥、朵、以、沐、玉、把、改、买、拜、剪、可、者、敏、忽、摆、靠、黑、洒(见金吉堂所蓍《回教回族论》)。         BDB-OJ  
丁.铁(帖)姓是回回姓汉化的考证 4H\O&pSS  
(1)铁姓是外来色目人的姓氏,铁姓一族,查考汉族姓氏有关史籍文献,迄无任何明文记载,直到明代忠良铁铉遇害,史家始有列传记述,据《明书》记载:铁铉祖父原为色目人,居邓州,为邓州人。根据以上所述色目人为元代东来的中西亚各民族的总称,其氏族种别颇多。但无论铁铉先祖属于何种氏族,铁氏一姓来自外来民族色目人,当可定论,无容置疑。 *23  
(2)铁姓系穆斯林之后裔。再据以上所述,东来中国的色目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元建初期回回建树卓著,忽必烈南下征宋统一中国时,西域探马赤军及回回才智之士,贡献尤多,造成“元时回回遍天下”、“富贵回回”的景况。铁姓族人即属色目人群,其信仰伊斯兰教之可能,当可不言而喻。再者今日散居各地的铁姓后裔,仍多坚信伊斯兰教。又先祖铁铉遇害后,铁姓族人恐被株连自己,有逃外保命者,有改名埋姓者,甚至变更原来民族属性而为汉民者。但至今他们仍自认其先祖为回回人士,尤可佐证此一事实,学者金吉堂在其《回教回族论》中列出铁姓为“纯”回姓,仅系回教信徒所独有的姓氏,其理由也是根据此一事实而断定的结论。 `_<AZ{&&  
(3)铁铉先祖参与军屯、民屯的可能。铁铉先祖是否为参与军屯或民屯的回回?经查《明史》、《明书》及铁氏家谱等史料,均无明确的记录,惟从《明史•铁铉传》中记载,铁铉遇害时,时在公元1402年,其父铁钟名已83岁,如以世系年龄段(约以20年为一代)推算。其曾祖铁瑞当为元世祖至元年间人士,其时正值元世祖忽必烈编组西域探马赤军及签军,南下征宋之际。元廷曾前后两次征召西域色目人与宋军对峙苦战5年之久,尤其是襄樊之战,大批回回青壮年人士被征调参军,同时又扩大实施民屯、军屯政策,以应战时需要。当时军屯、民屯多在南阳、邓州等中南地区,而《明书》又明文记载:铁铉居邓州,为邓州人。再据偃师县铁氏家谱称:铁铉祖瑞“先居于颖,后迁于邓”。颖地(今禹县),元代阿木河在回回冶铁,以后即有铁姓居民。元时以攻取襄樊,军饷不足。如前所述,曾发南京(今开封)、河南、归德诸路编民二万余户于唐、邓、申、裕等处立屯。颖地即南京路管辖内,考据此种史实,推论铁铉先祖曾参与元代军屯或民屯之可能性极高。 v,>q]! |a  
根据以上考证及讨论,可知铁姓非一汉姓,铁姓是外来回族汉化的姓氏。考其起源,似可溯自唐宋以来中西亚地区穆斯林来华经商移居中国西北及东南沿海地区,进而定居中原时期开始。惟以史料不易获得,追索不易,不能找出史籍依据。据传早期穆斯林铁札米斯来华,当为铁姓起源之始,阿拉伯有一研究阐述圣训的著名学者铁米济者,其姓名中含有“铁”音,似也是影响外来回族取名铁姓的因素之一。 Q jQJ "  
兹查汉语单间节“铁”字,与突厥语系中的多音节“铁木耳”字义相同,都是坚硬刚强的涵义。元代色目回回中来自中亚操突厥语系的穆斯林民族,他们常常在名字中用含有铁木耳的字音,这是他们命名的习惯和传统,“铁木耳”一词的引申涵义很多,有象征体健如铁、长命百岁之意,对事业来说犹似铁骑,征服四方,很能符合蒙古民族的心理。蒙古列祖把俘获的塔塔儿部部长铁木真的名子为其儿子命名为铁木真(即成吉斯汗),即在“志武功也”(《元史》本纪一)。元代建国期间,不仅重用色目回回人士,且与回回互通婚姻。当时葱岭以西的撒马儿罕回回国之勇将铁木耳,其父为土耳其人,其母即为成吉斯汗之孙女。元代色目回回人士之命名,在《元史》列传及其他史料中,约有20人姓名中含有“铁”、“贴”、或“铁木真”的译音者。兹列述其中较为著名者:如铁迈赤,西域回回,善骑射,从成吉斯汗灭西夏,定河南。至元七年(1270年)授蒙古万户府奥鲁总管,其子8人中以虎都铁木禄最为显著;至元十一年(1274年)曾从丞相伯颜渡江灭宋;又从皇子镇南王征交趾,后任河南行省郎中,拜礼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后因不满权臣专横,退居家住南阳多年。彻里贴木儿,西域回回大族,拜监察御史,任刑部尚书,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铁木儿塔识,曾任兵部尚书、平章政事;其弟达识贴睦迩曾任浙江、河南等行省平章。《元史》译名有时“铁、”“贴”互为通用。这些位居高官显爵东来中原的回回人氏,在中原任职争战多年,其后裔渐渐居定落户,为适应汉族主流文化 ,依循前述外来民族姓氏简化、汉化的一般贯例,采用其先祖原有姓名中含有“铁”或“贴”译音,来汉化其姓氏,是一种自然现象。 JaIj 9KLNX  
nS4~1a  
二、铁姓家族分布简述 RmzK?muk  
ShSh/0   
吾族铁姓起源,如上所述,目前尚无确切具体的结论,有待后裔子孙继续努力,寻求其来龙去脉,俾能获得共识。惟查元、明以来,铁氏族人世代传延,散居国内各地及海外者为数颇多,似应有研究之必要。忝为族人后裔,不敢等闲视之。近年来曾从事搜集征询工作,因时空所限,函索不便,所获资料不如预期之多。如据了解,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回族中有不少铁姓居民,甘肃省临夏(河州)地方在众多清真寺中有一座铁家寺,也有不少铁姓回民。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内也分布一些铁姓回回。惟以史料不多,不能详述,谨先将已获资料,提供列述于下,尚祈族内关注人士,指正补缺,以臻完善为昐为祷。 BwL: B\  
(一)沈阳铁氏族谱 e?f[t*td  
沈阳铁氏族谱初修于清代顺治年间,复于道光年间重修一次。直到1987年开始第三次修订,历经10年之久,于1998年修撰完成。第三次修订后的沈阳的铁氏族谱,可算是当前铁姓族谱中较为系统而详尽的宝贵文献。根据该族谱序称:铁氏原为波斯(今伊朗)人,元代被征入中国。铁氏本姓Hardisa,汉意为“铁”,遂以“铁”为姓,经屡迁定居于邓(今河南邓县)。据传先祖铁仲明有子名铉,字鼎石,明初洪武建文帝年间,官任山东参政。燕王朱棣(明成祖)起兵,铉守济南,屡败燕兵,升为工部尚书。燕王即位,俘鼎石于南京,屡劝不降,酷刑而死,其家产没官,子女及家族为奴,其中一支逃往山海关外,先居医巫闾山,后辗转定居沈阳。 - iJ[9O  
定居沈阳的先祖铁富为其第一世代,族谱内对其生平记述不详,至第二世时,始有婚配子女及事功等记载。其后历代世系均有记述,或简或繁不同,现已承传第十五世系。为维系家族世系辈分,自第十世系起制定铁氏辈次顺序如下: ]-ZD;kOr  
男:兆恒毓广大,维德小能兴。 #z5'5|3  
女:守身如执玉,积德胜熠(遗)金。 !(o)*S  
后经铁氏六艺堂商定增加一字,共为二十世。 2+Fq'!  
男:加“盛”,女:加“晶”。 5E.cJ{   
其后又以铁氏六艺堂与族人多方征集意见,最后确定另续加十代辈次如下: NIYAcLa@n8  
男:书、艺、怀、铭、远、惠、中、泽、宇、环 6*]Kow?  
女:娴、雅、慕、芳、仪、蕙、欣、馥、秀、璎 v#nFPB=z  
如此前后共计三十系,男、女各有辈次字号,十分周到严谨,值得效法采取。 55yP.@i9J  
又该族谱尚列有:铁氏家谱序,重修谱序,家谱题后,又家谱题后,及铁氏六艺堂名及其内容等原文及译文;并有谱系索引,各世阿訇(掌教)名单。另外,尚有铁氏墓地碑文,沈阳铁族祖茔碑志追忆,铁公祠记,及重修铁公祠记等,颇具历史意义。 X}? cAo2N  
(二)、偃师铁氏家谱 |1t30_ /gS  
偃师家谱何时初修,记载不详。现存家谱乃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由二十一世系后裔祖铁铭勋作序,已承传二十四世。第一代世始祖铁瑞,字时宝,配李太君,其生平事迹,记述不全。惟据其后裔世系推断,约在元世祖(1277-1294年)初年诞生。始居于颖,后迁于邓。第二世祖铁自修,字敬斋,配晋太君,业农。依照一般以20年为一代计算,大约生于元成宗(1295-1307)年间。第三世祖铁仲名字达夫,配薜太君,其子铁铉年37岁时,忠烈殉难,时在1402年,先祖仲名已年届83岁。父子年岁相差46年,以此推算,当系元英宗时期(1321-1323)诞生。第四世祖铁弦,字鼎石(1366-1402),为元顺帝末年降生。配杨太君,有二子,二女。铉祖英武明断,官职迭升,任兵部尚书时,不幸遇难,壮烈惨死。其高风忠操,史册传籍,均有专载。历代士民赞诵不已。其长子福安,次子福书承传第五世系。旋以福书年幼,时年7岁避难逃匿李家,下落不明。后人对其记述不一。《明史》铁铉列传记载简略,仅述其长子福安,戍河池。并未提及次子一事。《明书》铁铉传记述较多,载有“男福安年十二,编伍河池。康安七岁,充匠,寻皆戳死。”并于传略开端说明“铁铉祖父原色目人,居邓州,为邓州人。”其后有宋端仪著《尚书州铁公铉传内》,亦仅提到长男福安年十二三发充河池,而未述及次子之事,谅系依据《明史》而写。史家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卷二十铁铉传记中则列述其二子、二女遭遇情况,长子福安、次子康安,均同于《明书》,惟其次子“康安”一名,则异于偃师家谱所载“福书”之名。又近据访查开封族人铁俊民(时年77年岁)口述:铁铉幼子福照,由其乳母抚养,逃至开封长大成人。后人曾建铁娘娘庙,位于开封铁娘娘庙街东,以为纪念等语。如考证属实,则铉祖之次子命名有异,而有福书、康安及福照三名之分,值得探索求征。 r]8B6iV  
兹查偃师家谱世系辈份命名,自第五世系起,除第六世及第二十世系铁文标一支以单字为名外,其余均以两字为名,并以姓名中间两字排定世系辈份,例如第五世为福安、福书、第七世系为壶寿、壶玉、壶棠。第八世系为泰友、泰春、泰夏等。 r_R|.fl<[  
明书记载:福安、康安昆仲之命名似以其姓名末字为准,与其家谱各代世系命名惯例不相符合,值得存疑。 8LiRZ"  
据载第五世祖福安,因其父铉祖遇难,初隐匿马家,变更姓名潜逃偃师。至仁宗时(1425年)赦文下降,乃复原其姓名,迁往偃师魏家寨定居,配周太君,生子一。令其读书,不使应试,以示戒官场之险恶。后代以务农为本,时经数代,至第十二世祖“秀”辈分,家门不振,传至第十五世祖于“三”字排号,以国运不祥,门祚愈衰;又时值荒早,农作不收。继而兵乱四起,三益、三思等祖,分散外方。直到第十九世祖“文”字辈号,其长门文礼祖(1614-1864),字和宇,配武、柳二太君,生子二,门第日趋昌盛,其子第二十世祖钊为岁进士。遂由魏家寨迁移西北一里许地区,子孙繁衍,因成村落,而有铁村之称。第二十一世祖良富迁居太康,祖良松迁移嵩邑。第二十二及二十三世代以后,其家门昌隆,文风甚炽,监生颇多。育才教人,习医救世者,亦不乏其人。 \DfvNeF  
(三)邓州铁氏家族 &5zUk++  
先祖铁铉籍隶邓州。铉祖于明惠帝末年(1402年)遇害后,邓州铁氏家族受患最重。其族亲后裔,隐姓改名,逃避外方,犹恐不及,家谱史料,更难存留保管。今欲窥察全貌,殊属不易。近年来曾托请族人铁书祥及开封民族专校王惠民、陈廷良两先生先后赴邓州一地调查访问,获得口述资料两种,颇具参考价值。兹抄录归纳于下,以供族人今后探究铁姓家史参酌。 <H#D/?n5  
甲.铉祖昆仲三门之说 "-I>  
根据王、陈两先生访问邓州元庄乡高庄时,有自称铁铉后裔的铁庆永(时年62岁)及铁庆广(时年82岁)两族亲告称: i?mDR$X:  
1、铁铉兄弟三人,长门铁宗,二门铁堂,三门乃铁铉。铉祖遇害后,长门改姓“阮”,二门改姓“邵”,三门铁铉改姓“铜”。至明朝中期,均改回铁姓。惟其家谱中已有七辈世系不姓“铁”姓。现有铁姓排辈字号为:石、万、书、庆、洗、延、恒、永8字。原有家谱已在民国19年匪乱时烧毁。 0w(<pNA  
2、高庄铁姓族人较多,约四五十户,有250多口。阮庄、柳庄、柿庄等地均有铉祖后裔。白楼铜石村也有铁姓后人。 GO`X KE  
3、有衣冠冢一处,位于刁河店乡姚营,冢前有石碑一座,其内容如下:“皇清雍正元年癸卯孟夏月谷旦明兵部尚书赠太保谥忠襄铁公讳铉遗像墓。奉直大夫知邓州楚黄陈大年仝生监。” LfF<wDvXf  
4、宗教信仰:铁氏家族已为汉民,每年清明节时前往铉祖墓前祭扫。 rWa7"<`p  
惟查全国清真寺调查表内记载:邓州刁河店上有清真寺一所,回民200多户,不知该处距离姚营多远,值得追查实况。 '!En,*'IS  
乙、铁氏三姓之说 (|bht0  
1.又据铁书祥族亲前往邓州访见族人铁付振(时任职邓州市燃料公司)言称:铁氏族人为避难,曾将铁姓改为阮、少、铜三姓。后于清朝时期,姓铜一支改回原铁姓。阮及少两姓至今仍用其姓。 ^S, "i V  
2.分布:邓州元庄乡王营有400多口铁氏后裔,均为汉民、 V ;>{-p  
3.铁公墓:位于邓州南十多里之外,乃铉祖衣冠家。 - FE)  
4.双忠词:在邓州东门内,为纪念铁铉与张巡所建。有楹联一付,其文:“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iiRK3m  
丙.结语 OE:t!66  
综观以上“口述”资料,两者之间,稍有差异,如“邵”“少”两姓不同(音同字异,谅以传闻有误所致)。“衣冠冢”位于刁河店姚营,而“铁公墓”位于邓州南州十多里。两处当为一地,惟其地址不一。而铁氏三姓之说,两者所言一致,可以推知邓州一地对铁氏三姓的传述相当普遍。再者偃师家谱内也确有铉祖遇害后,其第五世祖福安、福书昆仲两人隐匿马、李两家,变易姓名。后于明仁宗时赦文下降,始复回原籍等之记载,此外邓州一地仍有阮庄、邵庄等地铁氏后裔的世系延续活动,也是佐证三姓之说的有力依据,值得史家及族人的探索与重视。 ?u8+F  
三姓出于三门。铁祖昆仲三门之说,史册、家谱均无如此记述。偃师家谱始祖铁瑞,二世自修,三世仲名,延传四贡铉公,均属单门独嗣,并无昆仲支系之传述。三门之说,令人存疑。或以偃师家谱侧重铉祖支系承传之记载,为求一脉相承之计,而未涉及其昆仲旁支世系,因而略去不详,亦属可能。但有违常情,不合修订家谱之原旨,谨此说明,以供探索之参酌。 A7: oq7b  
据民间传说:先祖铁铉遇害,铁氏族人为怕株连自己,隐名埋姓,或外逃以求自保。常用谐音埋、满、买三字取姓以代替。据河南省汲县回族满国武老人称,其先祖早年从山东迁此,满铁不同婚,本是一家人。开封市铁士军老人称,抗日战争前,山东曾有回民姓“买”者,前来开封访问铁姓认宗,因其先祖姓铁。又据称江西省铜鼓县境,有一村庄居民姓“失”。自称其先祖姓铁,早年逃往该处后改姓为失,即失去铁姓之意。 {\0R[+d  
(四)荥阳帖氏及铁氏家族 #|$7. e  
荥阳帖氏及铁氏一族经查尚无家谱传承后世。惟荥阳位于中原要地,四周各地如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巩县、博爱等均为回回屯牧之处(见答振益主编:《中南地区回族史》内湖南行省部分)。元代建国期间,谅有不少的回回聚居该地。兹据清代乾隆版本《荥阳县志》卷二建置部分记述当时全县乡、保、村、庄名字、其中有丁家庄、丁家凹、虎家庄、铁家顶、法家庄、丁家沟、帖家沟、帖家河、丁铁庄、铁家顶、回回沟等,另卷之八选举部分记有帖承先,字瑞生,是康熙壬午向科武举等记载,以回回名称及回回姓氏命名村庄者不下十多处。还有京水村今日居民大部分是回回,可见乾隆年间回回人士在该县分布仍然广泛,人数众多,当可推想而知。再查全国清真寺调查表(见《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年到1949年)记载:该县有清真寺19年之多,仅次于北宋首都开封市区(计有34所),并且有铁顶及贴河两所清真寺之设。 x<= ;=893  
为探究当前实况,经托亲友特去荥阳一地实地访查。获知荥阳一地现有铁、帖两姓,且散布颇广。铁顶、帖河、东郭、晏曲等地,均有族人定居,已有300多年之久。铁、帖两姓同音,实为一家亲族,均信奉伊斯兰教。除铁顶、帖河外,东郭、晏曲等地也有清真寺之设。晏曲村一寺即有120户,铁顶、帖河各有20多户。东郭一寺也有80多家,是由铁顶迁往。 +>I4@1qC-|  
又据查访所得资料:该地铁、帖两姓后裔,一般看来,体壮强悍,胸膛宽厚,头发微曲,异于一般汉民,谅其汉化程度较浅之故。由此当可推知他们是外来民族的后裔。且铁、帖两姓又常为回回姓名汉化之姓氏。 JgK?j&!hs:  
再据访问开封族人铁士军、铁士信两老相告:传说当年荥阳遭患天灾,族人外逃求生,有先祖曾把一口大铁锅打碎,嘱告逃外族人各持锅片一块,以为日后认祖归宗之凭证。士军、士信两老族人即是由荥阳迁到开封的家族。且开封除铁家族外,尚有帖姓人在此定居。他们自称也是荥阳迁到开封落户的,据查河南族人确有铁、帖两姓之分,其分布大体上也有分别:铁姓多分布于禹县、鲁山、南召、方城、邓县等地;而帖姓则以荥阳为中心,多分布于郑州、开封一带。开封一地则有铁、帖两姓多杂居。 wmoOp;C  
五、峡峪沟铁氏家谱 $p9XXZ"*  
峡峪沟即铁家庄,位于鲁山县西北部,距离下汤镇不远。据其先人所传,他们祖先早在明末清初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一地迁来。据查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志》记载,早年该处为“移民转运站,明代时最为显著”。凡在此地居留的移民被迁赴他处者,均称为江洞县人。兹据峡峪沟铁氏家谱称:先祖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到禹县,占据铁沟。兹查铁沟,仍有此地,在皂角坪回族村东部,该处昔时为冶铁之处。据传该地铁姓后裔外迁者甚多。他们先祖即因世态荒乱,讨荒来鲁。先居张家岭,后又迁彦岭,数年后又迁峡峪沟久居至今。现有后裔30多口,历经11世系。1995年时曾制定铁氏家族世系字派顺序并编排成句。其文如下: r3*wH1n  
宗金文鸿乾,武治国民安。 4NEk#n  
顺德信义仁,欣逢盛世全。 ;=e A2  
并另订祖联一副:“孝先祖千古创业,思宗亲万世流芳。” O050Q5zy  
据称清代年间,他们仍信回教,迁至鲁山峡峪后,逐渐迷失,现多为汉民。如前所述早年下汤铁家前辈铁信曾打算前往劝告他们落归回教,后以他年老行动不便,未能如愿,近年来族亲铁福德与铁鸿超一同前去访问,带去下汤既世系字辈命名规章一份。他们依据此一字辈,加上已有世系字辈,修正制定上述句文,以为今后各世系字辈命名之准则。如其后裔认真遵行,则下汤与峡峪沟两地铁姓当同一世系字辈,视同一家族亲。 7&sCEYEb  
六、鲁山县下汤铁氏家谱 oxad}Y  
鲁山铁氏家族,迄无编制家谱。兹查《鲁山县志》记载:“回族在鲁山县少数民族中历史最久,人口最多。其来源以13世纪迁入中原的中亚、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元代曾把大量回回编入军队与蒙古军队一同作战。战后随军在各地屯田耕种或牧养,逐渐在驻地定居。回民在鲁山定居为元末明初,此后人口不断发展。今已遍及鲁阳、熊背、张店等19个乡镇。有买、马、铁、李、白、张、沙、海、艾等大户”。由此当可推知鲁山铁氏家族迁来定居,约在元代襄樊大战,统一中原以后第14世纪中期,但由何处来鲁?前曾传说:系由荥阳迁来。惟据说先祖铁信传述:早年铁家迁来鲁山时,有先后两支:一支即来下汤定居;另一支前往峡峪沟居住,后出教汉化。铁信老人家曾拟往劝其归教认宗,后以其年迈而未能成行。兹查峡峪沟铁氏家族简述:内称:他们系由禹县迁来。查考禹县有关志略,尚属可信。且禹县距鲁山不远,两地教亲来往事颇繁,商业交易亦多。由此似可推定下汤铁家由禹县来鲁,似较荥阳可信度高。 4/d#)6  
下汤位于鲁山城西50华里。下汤街外东南山坡有老寨一处,聚居铁氏家族50多户,笃信伊斯兰教。他们严守教门,自成一体,习俗异于汉民。汉民常以“回回岭”相称。 ZW\h,8%  
老寨北角岗上建有清真寺一所。据全国清真寺调查表记载:该寺是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兴建,与鲁山西关清真南寺同一时期建造,曾于道光年间扩建一次。可算是河南全省早期的回族寺院。 +bQn2PG=  
下汤清真寺创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可以推知下汤铁氏家族最迟当于建寺以前,即迁居此地。距今已有200多年之历史,至少也有10代以上的家族世系。然而迄无家谱之编订,殊为憾事。1987年,下汤家亲铁文化、铁文乾、铁鸿超、铁鸿玺、铁九卿等曾初步制定河南省鲁山县铁氏字辈命名规章;并将字派顺序编制成句,每代各取一字为名,以为日后编修全族世系之依据,其名文: pkM32v-  
文鸿九峰天,武治国民安。 #Io#OG<7b  
崇德信义仁,欣逢盛世全。 i:z A(  
兹以近年来鉴于鲁山铁氏族人世系门支日渐繁多,且多分散外方,编订家谱之事,已属刻不容缓之当前急务。为此议定追溯先祖二代世系,依据现有宗属门支资料及口述记录等,按照上列字派顺序,编订鲁山铁氏七代世系家谱,以为今后吾族世代承传之基石。
从众余氏族谱调研组
离线dogeeg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05
ls想说明什么? :`uo]B"  
你所转载的东西,跟西南余姓有何关联? ]IoS-)$Z/  
你意思是,天下姓铁的就是西南余的同宗吗? I)sCWC:Mq~  
西南余姓家谱与之完全不同,与现在人口分布大相径庭,两者各成一体! jy1*E3vQ  
E]e6a^J#  
同姓不同宗,自古有之,多之又多! +^%F8GB  
d:j$!@o  
我个人认为你是在胡搅蛮缠!以后不肖与你一辩!
离线余从众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0-05
ls想说明什么? ):kDWc  
你所转载的明代四川蒙古族历史和演变略论东西,跟西南余姓有何关联? w+z~Mz}Vz  
你意思是,西南余就是铁改余的同宗吗?铁改余就是铁木真的后人吗? Fzt{^%\`  
西南余姓家谱与之完全不同,与现在人口分布大相径庭,与现在的蒙古族有何关系! fH}#.vy  
luY#l!mx3  
同姓不同宗,自古有之,多之又多!是回回改之又有什么奇怪? Xy5#wDRC  
qkPvE;"  
我个人认为你是在胡说八道!以后再胡说就要与你一辩!
从众余氏族谱调研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