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58阅读
  • 8回复

金碗缘邓余联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6-29
休管前仇与后怨,祸福总是紧相连。要知邓余联姻事,请君细读《金碗缘》。 G`zm@QL  
^(<f/C)i  
邓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辉煌莫过于明朝宁河武顺王邓愈将军时期。然而宁河王的子孙们也不失先祖风范,《金碗缘》就是发生在六百年前明永乐年间大西南安宁河畔的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几百年来经人们口头不断传诵,流传下来,堪让邓、余两氏后代及周、王等亲姓同胞们共享。 Wf<LR3  
a> )f=uS  
                          一、随父征战  独一生还 6,uX,X5  
h1{3njdr  
or]IZ2^n  
明朝永乐初年,因西南边陲群凶扰攘,朝廷戡乱,烽烟再起。四年,安南王之甥胡  ((音抵)反叛篡位,甥夺舅业,安南故王之弟陈天平请兵复仇。朝廷准奏,命使臣薛岩领五千人马护送天平南归。胡贼探知消息,于关隘口设下埋伏,将天平及明廷使臣薛岩护送的五千明军刧杀,成祖恼怒而兴兵伐之。是年七月,成国公朱能领征夷将军事予以征剿,调征南副将军邓端一助战。 [:V$y1  
^t"'rD-I  
邓端一乃宁河武顺王邓愈之第五子邓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随颖国公傅友德征云南,两年后加封征南副将军职并进抚小云南(即今西昌一带),留守苏州邑(即后之宁番卫,今之冕宁地带),驻菩萨渡。临行,太祖皇帝赐一金碗。此金碗将军随身携带,一是在远征途中可以用于盛食,以验证是否有毒,二是将军还朝复命时用作凭证。因入川他属邓氏第一人,故号端一。端一公不辱使命,不负先父为明朝所建的卓著功勋和享有的赫赫威名,嘱弟尚宝司丞,皇封武伟郎邓宝,以及一同入该地赴职的周全和王观二公小心留守,毅然应召携子出征,再度融入了浩荡的征南大军。 ETLD$=iS  
{iLT/i%  
周全公乃江夏侯周德兴之子,王观公乃定远侯王弼之子。端一公、周全公与邓宝公的夫人都是荥阳侯郑遇春之女。宁河王邓愈之一女适定远侯王弼之子王侑为妻。宁河王邓愈与周德兴、王弼、郑遇春三位侯爷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同为淮北人,周德兴和太祖还是同村人。 9/7u*>:  
J$!iq|  
洪武14年傅友德统兵征云南,定远侯王弼以副将携子王信、江夏侯周德兴之子周理、宁河王邓愈之子邓铎(端一公)等一同往征。洪武16年,端一公与周理、王信等人驻守苏州邑。洪武20年,邓宝、周全、王观随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兴化(今之莆田)筑海防抗倭,23年江夏侯奉召回老家凤阳(不久获罪),邓、周、王三公直接从兴化带兵从云南方向来到苏州邑,与他们的三位兄长会合,补镇斯土。后周德兴、王弼、郑遇春三侯均获罪朝廷,周理、王信二公即回了老家,留下端一公两兄弟与周全、王观等人负责镇守。邓、周、王三家关系非同一般。 km40qO@3  
*:NQ&y*uj  
端一公入内与郑氏夫人告辞,郑氏夫人乃荥阳侯长女,周全夫人为次女,宝公夫人为三妹。姐妹三人都随夫镇守宁番卫,住菩萨渡。郑氏夫人出身大家,聪慧贤淑,为端一公生四子,名曰松、兰、斩、恩。端一公整日忙于公务,郑氏夫人常以先翁愈公之德对四子进行教诲,兄弟四人深明大义,精通韬略,武艺精湛,夫妇俩均深爱之。端一公向夫人道:“我今奉命赴安南参战,欲携四子同往,夫人以为如何?”夫人沉默良久,乃抬头道:“诸子有效其先祖愈公之志,立功于沙场,但未经实战,今带去历炼一番也好,但你父子须处处留心,以防意外。”端一公道:“这个自然,夫人只管放心。”次日,端一公带领四子和家将数十人离开菩萨渡,胞弟宝公与周、王二将军送出廓外,拱手而別。 MWL% Bz  
7= DdrG<  
话说端一公次子邓兰,即偕邓松、斩、恩兄弟三人随父征战。他因气度不凡,举止文雅,眉清目秀,体魄健实,自幼博览群书,有勇有谋,有如兰草之优雅,故韵名为“兰”;其他兄弟三人,均切如所韵,皆是父亲的得力助手和战将。显然此行又是“上阵离不了父子兵”!父子五人随带家将,离开镇守地之北部关隘——菩萨渡,铁马轻骑,沿安宁河南下,快马历经半月,直抵云南南部边境。 TU7' J  
F\KUZ[%  
再说征南大军因朱能将军至广西龙州时病故,朝廷令副将军张辅代之。云南方面的战事则由副将军、黔宁王沐英之子沐晟指挥,邓氏父子即与之汇合。端一将军引见诸子道:“沐将军令尊大人即与尔等先祖父愈公同为六王之一的黔宁王沐英,我们为世交。”沐将军见父子五人十分高兴,并对四小将恳切勉励之,然后对端一将军道:“你们长途行军,鞍马劳顿,但休整二日,即将投入战事。现暂拨三千兵马与你听调为前部。”端一公喜诺。 l\?c}7k  
"}JZU!?  
却说安南即后之越南,与滇、桂两地直接接壤。胡    虽派兵布防,但以端一公为前部的大军与之交战,皆获大胜,邓家军让敌军闻风丧胆。敌军南逃,端一公父子率所部追歼之。然敌军却置沿红河这一主线于不顾,而沿其东的顺明江一线迅速撤退逃逸。沐晟将军对端一公道:“我军获胜,胡贼军败,他现将兵力集中于东线盘龙江、明江一线,摆开与我决战之势,如能取胜则持续与我抗衡,如战败则定从两江之间南逃。红河主线胡贼无兵布防,你可率本部人马,沿红河一线长驱直进,赶到二线交汇之富寿、越池一带阻击,避免其逃至河内据守,以前后夹击,达全歼之目的。”端一公道:“沿红河、盘龙江线都是安南通衢,敌军焉有不防之理?恐为疑兵之计,谨防有诈。”沐晟将军道:“敌军新败,把兵力集中于东线,与我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逃,已无力顾及红河一线,再者此线山路艰险,敌料我不会从此处进兵。另外,据探马来报,此线确无兵把守。你可效当年邓艾偷渡阴平之法,一鼓而下之。”端一公疑虑重重,然军令如山,不得不从。即行周密布署,以防不测。仍以长子邓松为先锋。松勇猛刚毅,善用大刀;三子邓斩力大迅捷,善使大斧;四子邓恩乖巧,习用双剑并善骑射,分别为左、右翼,而次子邓兰不仅技艺高强又性沉稳,端一将军极重之,特让其押运粮秣辎重,兼后军主将断后,端一公自领中军。当日在中途埋锅造饭并稍歇息,邓兰到前军向端一将军禀报道:“前进虽无实兵,这是大幸,但兵家之道狭谷地带宜防伏兵和滚木擂石之类,望谨慎而行。”端一将军点头称是。稍作休歇之后邓军又急启程,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下,一路确无任何阻挡,并罕无人迹显现。先锋邓松亦觉不妙,回马禀报曰:“父亲,恐敌军确实有意敞开此线,施诱我深入之诡计,我们还得当心,”端一将军道:“你二弟已有回报,你们所言均在理,出发前我已有所意识。但军令如山,恐影响作战目的,现又无法与东线联系。”即吩咐邓松适当压住阵速,全军拉开距离,谨慎行之。前军及至当地人称的乌梢岭前,但见岭上苍林密布,满山怪石嶙峋,山路迂回曲折,路边悬崖壁立。邓松自语道:“好险的关隘!”立马驻脚,观望良久,疑虑重重,似又未见明显端倪,又复逡巡前进。过主岭仍无动静,邓松驱军速行。这时前军来报,说“山口有鹿角阻路。”邓松顿感不妙,但又想已至此,不得不过,遂令军士砍开鹿角,迅速进兵。待中军人马进至岭下,突闻连珠炮响,鼓角齐鸣,喊杀连天。滚木擂石如大河倒堰,箭若飞蝗似暴风骤雨,人马顿时互相碰撞践踏,死伤无数。端一公奋力舞剑拨打飞矢,又要躲闪滚下的擂石,军士完全失控,就连左右护卫邓斩、邓恩也已失散,无法相顾。岭上敌军见下面中军大旗上书斗大一“邓”字,便料定是邓军主将,于是集中弓弩手向中军大旗下万弩齐发、顿时飞箭如雨。任凭端一公有通天本领也难以支持。当邓松回马来救,事已迟矣,但见父亲已中箭身亡,从败军口中得知两个兄弟巳于乱军中殒命。邓松如雷击顶,心如火焚,仰天大呼:“我要为父亲和二弟报仇,与贼兵拼了!”猛地跳下马来,左手持藤牌,右手握剑,蓦然向岭上冲去。他用剑拨打飞来的箭矢,蹿跳躲闪滚来的木石。到了半山腰,不幸左臂中箭,忙用右手将箭拔出,鲜血直流。他咬牙忍痛,持续上冲。忽然一块巨石滚下,离他只有三步之际,说时迟,那时快,他猛然凌空而起,巨石从脚下滚过,脚刚着地,右肩又中一箭。刚想用左手拔箭,上面滚石又到,躲闪不及,死于非命。于两里开外的谷底狭路上,尸骨堆叠枕藉,可叹端一公父子血染黄沙,殒命军前,所部全军覆没,史云即“失机落陷”!后世泽录先生有歌叹息,歌曰: .% OR3"9@  
IkXx# )  
胡賊反,民遭难,邓军奉命平反叛。鸟梢岭,走艰险,失机落陷遭暗算。父子血,洒安南,山川草木皆灿烂。 8Bg;Kh6B  
0P(!j_2m  
山石悲,草木泣,可歌可泣邓端一。自古英雄多壮志,一腔热血谱新曲。愿君忠魂升仙界,边陲花开遍大地。 H$KTo/  
)tnh4WMh}  
话说邓兰后队人马过了岭前弯道,始知前队人马已遭伏击,有幸存的士兵逃回,诉说被伏击的惨状和端一公父子的壮烈情景,兰公下马不禁嚎啕大哭,痛惜父亲和兄弟及主军遭刼,这却如何是好。极度伤心痛苦之际,顿感自己责任重大,父子五人唯存自己,千钧重担落于已身,一定要振作起来,一要将父兄们的遗体抢回,二要将粮草押运回营交割。遂令众军士持刀剑奋勇闯阵寻找父兄之遗体。邓兰手握双剑,众军士随从,奋不顾身入阵。憾因夜暮降临,人困马乏,加之战线又长,人马尸障堆叠,在齐力之下才勉强找回端一公一人的遗体。好在当年朝廷御赐的金碗还在身上,邓兰手捧金碗,悲痛欲绝,岭上贼兵持火把呐喊,手下协力相劝,他只好忍痛负父亲遗体离开阵地,腾空一辆粮车专载父亲遗体,向南跪拜,三叩之后,亲自断后,兼程护运回到大营。 dw7$Vh0y  
.K<Q&  
甫到大营,沐将军早已闻之噩耗,亲出大营迎之。闻知邓军失陷,有如睛天霹雳,极度痛惜。沐将军对邓兰道:“汝父兄遭此劫难,吾之过也。胡贼连败两阵,吾有所轻敌也;胡贼明开红河,暗设伏兵,是吾不谙兵法也;探子所报无兵有误,是吾偏听不审也;邓将军临行切谏,是吾不能从善也。吾误邓公,吾误邓公!”言罢顿足大哭,众军向前劝慰方止。将邓兰一行妥善安置之后,随即将噩耗上报张辅将军并飞奏朝廷。邓兰要求,父亲遗体一定要运回生前镇守之地,三位兄弟的遗体也当尽力清理找回。沐将军一概允诺。因天气十分暑热,端一将军遗体难以保存,只有火化殓之。沐将军吩咐骨灰用红绸袋装,木匣盛殓,漆封口,由邓兰亲自扶柩回宁番,还葬斯土。邓氏三兄弟遗体特派军队专程冒险找回,并就地从厚葬之。还特立一碑,墓碑上刻“征南邓军松斩恩三公之墓”十一字,碑面向南,雄伟大方,以示纪念和镇守之意。邓兰早派快马先报六叔宝公,待一切办妥,遂辞别沐将军等急启归程。 Ji 0 tQV  
wuJ4kW$  
话说留守宁番的邓宝将军,即宁河王邓愈之第六子邓铨,后随职封尚宝司丞而改名邓宝,与端一公同为汪氏夫人所生,后随端一兄补镇斯土,并留守之。自兄侄们出征后他一直心怀挂念,多次到建昌卫打探,委托沿线马站及时通报情况。当得知兄侄噩耗后,如闻晴天霹雳,痛心疾首,多日不思茶饭;更有端一将军郑氏夫人,哭得死去活来,悲痛欲绝。宝公只好安排专人日夜守侯。宝公又粗算时日,专程到建昌卫迎接邓兰一行。叔侄在马道相见,邓兰下马跪拜道:“侄不才,一人偷生,未能保证父兄们生还,望叔恕罪!侄儿本无颜见六叔及母亲大人。若非重任在身,早投江自尽,以死相报。”宝公含泪扶起抚慰之,随即参拜了灵盒,叔侄二人再相对痛哭,随者亦同悲不已。 g2/8~cn8z  
R n*L  
回到菩萨渡,宝公即安排将端一公骨灰置大棺盛殓,做道场七个昼夜,于大堂封奠,待一年后安葬。邓氏三兄弟仍同做道场超渡之。四处白花白帽如同严冬飘雪,木牌坊上的对联“纸花化作白蝴蝶,碧血染成红杜鹃”极为醒目, 灵前悬挂着沐晟将军送来的挽联;“忠魂升天,宁番儿女齐下泪;将星陨地,安南山川永留香”。永乐帝闻之端一父子阵亡,为表彰邓氏满门忠烈,特下恩旨,追封端一公为武显将军,以慰忠魂。夫人郑氏,诰授一品夫人,并令宝公代君临奠,并袭端一职,镇守宁番。悲哀的气氛连日笼罩着邓府。 9lDhIqx0~  
,$+V  
可慰的是,征南战场东线虽亦未奏捷,胡又反复进扰,但尔后明军取得了大胜。同年十二月沐晟于多邦城与安南军对垒,拔之;次年五月又大破木丸江,六月安南归顺,改名交趾,胡被削。邓家父子的血算没有白流。 ^4Ah_ U  
Z@@K[$  
links: http://blog.scol.com.cn/xywxh563908674/archives/86564.html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6-29
续:金碗缘邓余联姻
                  二、雪泉引波  误遇仇家 WP+oFkw>  
3`.7<f`  
话说邓兰随父征战,父兄四人血染疆场,为国捐躯,惟已生还。兰公久久沉浸在悲痛、茫然之中。虽时过一年,但念念难忘那悲壮之情景。兰公有如失群之雁,无限伤感。极度痛苦时,就拿出父亲所遗之金碗仔细抚摸、观赏。因它是皇家御赐之物,父亲生前随身携带,拿在手中能聊以自慰,平时也随身携带。叔父宝公乃久历戎行之人,对人世社会兴衰成败感悟颇深,他强抑悲痛,劝慰邓兰道:“好男儿能精忠报国,血染疆场,乃我邓氏之荣幸,父子为国同洒热血者在历史上也属不多。你曾祖顺兴公为拯救黎民,起兵抗元,于濠州阵亡。你伯祖友隆公累死于军中,你先祖愈公十六岁统兵纵横天下,身经百战,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你的父辈,也就是我们众兄弟为精忠报国,为治乱安民,均把生死置之度外。我家能与杨家将等同载史册,更属庆幸。从你先祖父愈公算起,我邓家不是为国前赴后继,死而后已吗?你还年轻,需要振作精神。从今以后,你和邓乾、邓坤兄弟都是我的儿子。他们年幼,重担主要还要你挑起。我们叔侄四人不就如前了吗?一旦需要,又可组成邓家军。”邓兰连连称是,并道:“感谢叔父教诲,侄儿当牢记在心。”宝公紧接道:“而今边戌亦不容乐观,普雄那边又有谋反迹象。甘相营、登相营乃两线咽喉要地,你可代行我令去巡视一番,以备万一”。邓兰立应道:“谨遵叔父将令!” )Es"LP]  
Z2='o_c  
是日正值秋末,然安宁河畔则仍是秋高气爽,天朗气轻,惠风和畅,一切似在为兰公铺程。他辞别母、叔并周全、王观二公,只随带二骑,沿安宁河南下,迅至泸沽即转东行,沿孙水河顺官道而上。却说孙水河乃安宁河主要支流之一,河水以浑红急湍的气势于泸沽镇西侧梳桩台注入安宁河,夏秋季节二河清浊分明,有如泾渭;于泸沽镇东侧的观音阁处则因河水穿切坚硬岩石而形成天然峡谷,湍急的河水到此,更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兰公到此,惊感其势,于是下马立于陡岸之上,凝视着山崖和翻滚浑红的河水,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感叹道:“真是‘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啊!”再看到不远处两岸壁底久已传闻的天然石迹“石锣对石鼓”,更是触景生情。想到“锣和鼓倒是相对相齐,然而也难免被这滚滚红尘所分隔。”进而联想到自己年已逾二旬,由于征战和军务,特别是父兄们的不幸,婚姻家庭不容多想。作为官宦人家子弟,在这宁番地区要想有称心如意的情缘也属不易。红尘人世为何如此之无情啊!约莫半个时辰,邓兰才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三人上马复前行,一路无语,只听得石板路上嘀嗒而有节奏的马蹄声。 U,q\em R  
?zVL;gVWA  
溯缓坡而上,经冕山到了甘相营(即后之喜德),始到守营中停留,传邓宝公令后于次日起身到登相营。登相营乃官道从宁属翻越小相岑直通成都蜀地之要口,因隘口险要,有兵士把守。兰公检查了防务,准备返菩萨渡。来至孙水河,未及过河,他回马驻脚远视之,向北串接的垭口和重迭起伏的山脉尽收眼底,不禁又引他陷入沉思。这次他想得更深更远。想起了家乡祖藉远在淮北,即这一线的无限延伸之地。这条线系着外乡祖籍的亲人。也许有朝一日我邓氏还会落叶归根,惜父兄们已在此青山埋了忠骨。再近看道口层迭铺就的石板路,他仿佛站在金銮殿前,也仿佛是在拜谒爷爷邓愈的陵墓……。马匹的嘶叫声将他的思绪打断,和久候的随者又拍马继续前行。此时他决定不再过河,取北岸小道返回,以便熟悉地理环境。 3G~@H>j  
K7W6ZH9;  
西行转眼即到金家湾,三骑未惊动庄户人家。过金家湾约莫二里地,但见路边有一孤零的土筑屋。及近屋前又见门侧依墙立一石缸,缸内盛水,缸前壁上有“雪化清泉”四个隶体字。两侧有一副对联:“雪泉清淡怎比琼浆美;情谊纯真唯解行人渴。”见到甘泉也正需歇息解渴,于是三人下得马来,兰公道:“孙水河对岸零关渡处有一泉,正是当年诸葛亮征孟获时士兵误饮的哑泉,至今泉边石上还镌有‘禁止哑泉此水不可饮’九个大字。不知此泉如何,只要用御赐之金碗一验便知。”随者当即从兰公鞍前麂皮囊中取出端一公留下的金黄闪亮的金碗,从缸内盛水双手递予邓兰。邓兰一看,泉水清澈明亮,确是好泉水。他边品甘泉边赞赏,正在这时,忽听一声唿哨,几个番人舞刀从山上向邓兰等扑来。原来这些番人路过山上,认为邓兰等可能是一队客商,要想打点“秋风”(俗语:劫财之意)。兰公忙提枪上马,准备迎敌。金家湾金太公庄上听到有番人行劫,命儿子点了庄丁准备前来接应客商。番人下山一看知是邓家军,同时也远远看到金家的庄丁正准备出庄,知道不是敌手,慌忙鼠窜。邓兰拍马追去,欲抓几个强人,以示警戒。然强人巳逃远,只好返回,踏上回菩萨渡之路。金家庄丁见番人已遁,也未与邓兰照面,即撤回。约过两里地,邓兰坐马过沟急跳,串铃作响,他受到感应,猛然想起金碗,用手一捏,碗不在囊中,意识到刚才忙于迎敌,金碗巳遗失在泉边。即道:“金碗失落,快返回寻找!”随者亦惊愕道:“啊呀!我们以为公子随手携带上马时置于囊中。”三人同时拔转马头,但泉房已关闭紧锁。兰公道:“这如何是好,只有进庄请庄主帮忙找回了。”三人赶至庄前请庄丁禀报庄主,路人有事相求。须臾,一长者在家人陪同下迈出庄门。只见他面色红润,身体健实,头发花白秃顶。他捋髯视之,但见三位青年骑士立于庄前树荫之下。中间一骠悍的白龙马旁,一少年将军全身披挂,银盔素甲,白袍白斗蓬,飞鱼袋内斜挎宝雕弓,箭壶内满插金鈚箭,其面白晰又带黝黑感,眉犹卧蚕,目似朗星,鼻如悬胆,唇若涂朱,左臂还束着青纱,端的是一表人才。老者内心先有几分喜爱。一见老者,邓兰上前施礼道:“太公请了,有事惊动,望多见谅!”老者朗声答道:“请问少将军高姓大名,来敝庄有何贵干?”邓兰即拱手回应道:“某乃国朝宁河王邓愈将军之孙,前宁番镇守武显将军邓端一公之子,今宁番镇守武伟郎邓宝将军之侄邓兰便是。因军务路过贵庄,于泉房饮水未将金碗带走,但房门巳锁,望庄主开门见赐。”原来,刚才庄丁准备出庄战番夷,然番夷已逃遁,金公子随即探视雪泉,拾回金碗。太公见有“御赐”二字,便知乃皇帝所赐金碗。而宁属地区携带此物者,只有邓氏门中之人。适才一见到邓兰,已料知其身份。听言果然未出所料,太公突然变色厉声道:“你丢落御赐金碗,无视皇恩,该当何罪?”邓兰闻言沉稳地巧答道:“太公此言差矣,邓某不是丢落,而是将碗放在泉边,想到御赐之物不会有人敢于擅取,待驱散毛賊后回来继续喝水,想必金碗还在泉房内,敬请太公赐还。敢问太公尊姓大名?”老者哈哈大笑并正色道:“老夫大胆告诉你,吾乃前朝皇族铁木耳家族、铁木健之后金太公是也!”邓兰一听,忙躬身施礼道:“失敬失敬,不想幸遇王爷,晚辈有礼了!”太公更厉言道:“俗语云:胜则为王,败则为寇。我铁氏被你家先祖父带兵追杀,竟流落在此异地他乡。虽如此,但我两家的旧仇还未了结。今天是你自己找上门来,又可谓冤家路窄,休怪老夫无礼了。你无故丢失御赐之物,也不需金氏动手,朝廷自会找你家问罪,也可替我家报仇。”邓兰闻言怔之,心想老者还如此妄言,但又立即镇定下来,赔笑道:“请老伯恕侄唐突之罪,有话好说。”金老接道:“金碗即在老汉手上,要讨也当有个说法!”遂吩咐家丁让三人解甲系马,至后院理论,自己和管家先进入了后院。 a@*S+3  
.dQQoyR+O  
links: http://blog.scol.com.cn/xywxh563908674/archives/86694.html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6-29
续:金碗缘邓余联姻
        三、深明大义  化敌为亲 "A)( "  
E|$Oha[  
话说邓兰意识到今天遇到了仇家对手,闯了大祸。但他临危不惧,解甲系马后即随同进入后院。岂知高墙壁垒之下已四布家丁并把守着门户。兰公见状暗对随从叹道:“吾等今日危矣!须小心为是。”仇家相见份外眼红,金太公进得后院,已显出欲杀邓兰之意。管家领会,忙给太公进言道:“不可!不可!邓公子是万万杀不得的。”太公道:“邓公子既已知道我的身世,不杀怎行?放之同样有祸,我巳骑虎难下了。”管家道:“今天碰到的虽是仇家,但亦正好是邓公子,若造次杀之,其叔提兵来剿,我家又必遭灭门之祸!”太公急问道:“按你之意该当如何?”管家忙答道:“在下倒有一两全齐美之策,不知可否?”太公道:“从速道来!”管家遂中肯言道:“邓公子少年英俊,一表人才,虽出身官宦,恐也未曾婚配。我家郡主正值及笄之年,若与邓公子相鸾,一则两家化干戈为玉帛,结秦晋之好;二则都是宦门,也门当户对,岂不是两全齐美,太公以为如何?”太公沉思道:“不知邓兰可否婚配,若他不从,又将奈何?”管家道:“金碗在我们手中,他若不从不还与他;他若兴兵来取,道义上也输了理。”太公首肯,即叫管家先行接待邓兰,依计而行,自己回书房静听消息,再行定夺。其实太公自见到邓兰后,却也生了爱惜之情,只是由管家道出心里话更觉踏实理正。管家热情接待邓兰一行,并从随从口中套知公子尚未婚配,即将上述意思面告了邓兰,并软中带硬警言道:“太公乃北方豪爽率直之人,如若不从,我也难料后果!”兰公听后暗忖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当以礼还礼,但又不失原则”,于是巧答道:“多谢管家美意,权让邓某三思之,俗语云‘好事不在忙上’。” W Qc>  
ACK1@eF  
金太公得知管家报告后才从书房进来,一改前态,以和善的口气对邓兰道:“少将军请听老朽片言。我铁氏受追杀,十弟兄入川自泸州凤阳桥分手后,四处逃散,我朝西,经雅州道,富林等地,翻小山入住宁属,觉得越边远越安稳。过登相营后觉此处山水相依,气侯温和,土地可开垦耕种,有生存和隐蔽条件,故就此安家扎营,建庄建村,耕作为生;同时也积德行善,故将好泉水也充分利用为人享用。‘雪化清泉’即暗寓是以雪为缘的北方人所为,以求未来和后世兴旺,也使我们不忘祖籍和自己的出身来路。为了避祸,即有意将铁姓改金,故此即金庄。”兰公子不知不觉被金老的细言所牵动和吸引。太公继而言道:“今日见公子仪表非凡,峥峥年华,想也未及婚配。小女金香乃我掌上明珠,正值及笄之年,若我两家能结秦晋之好,如管家所言,化干戈为玉帛,岂不两全?至于金碗乃御赐之物,我家也不敢强留,而今只作为一信物而已。凭你家势力来取也不费大力,然我还可携带金碗及家小另往他处逃避,但你命也难保。若得不到金碗,丢失御赐之物,你家三代皇恩丢失,你祖父王位被削,还要株及邓氏满门,有辱你先祖、父辈声誉,又何苦哉!何去何从,望公子三思。”金太公一席话,尽情尽理,真正扣动了兰公子的心扉。公子接答道:“太公之言邓某深明,但只恐家母和六叔不允,又恐朝廷知而问罪。况婚姻大事不由我做主。权让我派人禀报后再做定夺,不知尊意如何?”太公点头应允,管家也随声奉和。太公心知,现人和物俱在我手上,不愁变故。邓兰即连夜修书一封,让金老过目后,由金家选精干家丁二人并兰公随从一人,于次日抄近路赶回菩萨渡邓宝府邸禀报之。 N=)z  
9ElCg"  
links: http://blog.scol.com.cn/xywxh563908674/archives/86976.html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6-29
续:金碗缘邓余联姻
      四、金碗成就  喜结天缘 $j !8?  
lS3 _Ild  
话说邓兰在金庄由忧变喜并受到了上宾般的款待。他深感这还全赖金碗的功劳,但他并不沉溺于这种好事之中。他相信母亲、叔父乃至全家是不会应允这门亲事的,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以达赚回金碗,自己也可光彩脱身之目的。再则金香郡主到底人品如何,自己一面无交,全然不知。虽然前日喜见的“石锣对石鼓”就有一种似祥非祥的预兆感,但毕竟又有“红尘”将他们分开,也许正是可望而不可及。显然这“滚滚红尘”包含着人世间的你拼我杀,前仇后怨,也包含着三规九常,仁义道德等各种不可逾越的障碍和貌似文明的清规戒律。兰公想了很多很多,他想着想着,凝视着书房中的卷卷苍书,又陷入了无尽的深思。再想到而今又身陷羁縻不可自拔,堂堂七尺男儿也不禁流出了几滴辛酸的眼泪。 `Xqy  
6bJ"$o  
“管家!”一清脆的声音打断了兰公的思绪。但听得:“昨晚二姑家留我,派红儿来告,又让你们担心了。我打得野兔三只,可惜野鸡飞走。听红儿告知有贵客乍到,正好可助餐款待。”这声音脆响甜润,有如珍珠落玉盘。邓兰循声向窗外一看,但见一身材匀称,锦袍箭袖,腰束丝绦,武生打扮,秀发盘卷的女子在与管家谈话。管家手指侧厢道:“郡主轻声,贵客即在书房。”女子即转视之。邓兰知此便是金香郡主,立即闪开视线,但又不由自主地移身复视,一张似鹅蛋而又略方的脸即映入眼帘,尤见面色白里透红,两颊如升起了两朵红云;两道柳叶眉飘悬于一对清亮而又有神的大眼睛上,双目炯炯有神,顾盼生辉,令人心动神驰。兰公不敢贪视,随即轻声复坐,但心却剧烈地跳动不已。原来金太公已将金香郡主接回,让她与兰公子见面,并安排更多的接触机会,只有他们自己心心相映才是事成之本。 -wIM0YJ  
X)NWX9^;'  
金香郡主不愧皇裔贵胄,不仅通识诗书礼仪,书画琴棋,而且精习武艺,弓马娴熟,喜欢狩猎,性格开朗好动,具有南秀北艳的双重特色。兰公子更想不到的是,金香郡主落落大方,晚宴中她大胆出房作陪,亲自给兰公子敬酒添饭,饭后上茶。席间太公即让他们做诗联对,指令兰公即以“雪泉”为题先出第一联,兰公惊而稍显难色,但随就即咏道:“北雪飘逸亲蒙满;”金香怔之,但思索片刻亦即从容对答道:“南泉清澈沁宁番。”太公听之连连叫好,喝彩不迭,金夫人面露喜色,微微颔首。他们的出对不仅充满着诗情画意,含义深刻,而且洋溢着互相尊重和敬慕之情。太公道:“此真乃佳联也。我再出个题目看你们能否对上。”金香迫不及待地道:“父亲有啥题目请快出!”太公道:“你们再对一联,要在联内嵌入‘雪泉’二字,又要带有自己的名字。”郡主道:“这有何难?”因上联是邓兰公子先吟了上句,此次郡主也想抢先,只稍加思索便吟道:”北雪映红梅,金香溢彩超众卉。”兰公子一听暗道:“此联她不仅嵌入了‘北雪’、‘金香’,而且还含有褒己贬他之意。”他不甘示弱,片刻即接吟道:“南泉滋碧草,玉兰吐蕊压群芳。”此联一出,所有在场者无不拍手叫绝,并连呼:“佳对,佳对,真乃珠联璧合之句也!”太公夫妇心中暗喜道:“真乃吾佳婿也!”随着气氛的不断融洽,兰公子在次日的中膳时因想试其武艺,故意激道:“香妹,感谢您的野味助餐,真乃美味也。但听你说,野鸡却是怎么逃走的?”金香闻言有些不服气地道:“只因野鸡受惊后惯朝堆叶处或乱草丛中钻,故未找到。若是腾飞时,我定能射中。”兰公子紧接道:“您能射中我舞动的银枪吗?”金香道:“莫说舞动的银枪,就是飘飞的枪缨我也能射中。要不饭后试试,您敢比试否?”饭后稍歇,金香郡主即让备马,二人各披挂停当,便来到屋后马场演练。他们拍马先枪斗数合,只见两枪上下翻飞如盘龙戏水,枪法都很娴熟。兰公不便强斗,遂拍马佯败。金香紧追不舍,绕场二圈后,但见她猿臂轻舒,拈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响,兰公子的红色枪缨应声飘落。全场观者欢声雷动,齐呼“神箭!神箭!”兰公也勒马拍手称赞,但脸上却泛起了两朵羞怯的红云,久久未能退去。 YlB["@\[B  
T Xl\hL\+  
再说所派三人赶回菩萨渡邓府,邓宝将军惊询之,阅信后焦虑之心稍平。听随从传述了邓兰的密嘱,请家老们主要还要待考察金香后方可表态。宝公声色俱厉地骂道:“真是混帐!我邓家的脸看来要丢尽矣!”随即收敛怒容,不顾中休便亲自去见嫂子郑氏夫人。郑氏一品夫人乃兰公生母,荥阳侯郑遇春长女,又是宝公妻姐。端一公阵亡后,宝公对她更为敬重。她知情后很是气愤,言道:“端一父子新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儿女婚事最是做父母的人应该关心的,就要说谈婚论嫁,至少也得等三载服满之后。兰儿也是,此一出门又遇赘事!”宝公也很气愤,他道:“金氏乃朝廷和邓氏宿敌。虽隐匿在此,天高皇帝远,但一则我邓氏乃开国元勋之后,要精忠报国;二则金碗乃御赐之物,是我邓氏荣耀的标志和信物,失必获罪,且有通敌之嫌,稍有不慎,父辈的辉煌将付之东流,而且还可能招来大祸。更可恨金氏现人物俱握,不从是祸,从也是祸,而且遗患无穷。我们不好做人,不好面对朝廷、先祖和世人。”转念他又道:“我权思之,兰儿的安危暂不成问题,嫂嫂放心。待我再邀您两个妹妹及妹夫周全及王观将军和颜夫人等众亲友一同再做计议。”待郑氏夫人点头同意,遂辞行回府。 g$gVm:=  
|3|wdzV  
下午,宝公即通知备好晚宴,邀以上诸人到堂,说有大事相商。人已到齐,因均是自己人且常聚会,故大家随坐不拘。宝公刚道出事情原委,郑氏大姐,一品夫人即先言道:“我虽女流,但在朝廷面前我还可以进言、申辩,有的事也可担待。我邓氏为了国家和朝廷利益,功在千秋。而今又不辞辛劳来到此边远效力,可谓鞠躬尽瘁;为了国家安宁,刚又献出了四条活生生的生命。正因为此,要对得起阵亡之人,何以就谈什么婚事?”郑氏三妹乃宝公夫人,一品夫人之妹,皇封淑德夫人,是邓兰的姨母又是婶母。她历来最关心邓兰弟兄,而今姐姐又只剩下邓兰一根独苗,所以让她心碎;加之邓兰对她很尊重,对两个堂弟邓乾、邓坤也很关心。这些都让淑德夫人感到心情特别沉重,总觉着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潜思之后她慢慢言道:“主要还是要看有什么对付的良策,难道我邓家只有绝路不成!”此言一出,大家一一激情附合,均认为“既来之则安之,两害从轻,要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力争两全其美,相信事情是可以解决和期望圆满的”。此时,作为连襟,江夏侯周德兴之子周全公正言道:“夫人和诸位所言极是,如今需要的是冷静。我和王观兄既然能同来宁番协助镇守军务,大家又是至亲,情同手足,那一定也能共同对付此事。在我看来这是一件能两全齐美的大好事。显然第一重要的是金碗,它是金家所据的重要把柄,但也不能硬性索回。兰公子的一时疏忽也不能埋怨;二则金氏虽说是故元宗室,追捕对象,但已时过境迁,天下太平后仍为国朝子民。自古急则用兵,缓则施德,何况人家已避离到此边远,只求活命,断无斩草除根之理;三则金氏已表示不计前仇,重在亲和以情相许,着眼于未来,这是理智的表现。”周全公此时越讲越动情,而且眼睛已经湿润,接言道:“当前邓氏刚遭劫难,令我等极为痛心。自古祸福相倚,有时祸极则福至,就看情况和条件,何况这毕竟不是一场激烈的不可调和的事件。因此,若此事能成,两家结缘,重修秦晋,岂不美哉?再则金氏也属皇族之后,两家可算门当户对。我们担心的倒是不知金郡主其人如何,与兰公子是否相配,当探之。若不可,我们再思良策。”周全公一席话,尽情尽理,说到了在场人的心上,更说到了郑氏一品夫人的心上。作为母亲,谁不爱自己的儿女,谁不想自己的儿女能有美好的姻缘,况邓兰又是自己的一根独苗,正愁着他的婚事尚无着落呢!宝公听了也觉在理,遂决定先派细作人到金家湾打探。 }9 FD/  
?P YNE  
所派之人到了金家湾太公庄上,先给二老请了安,并说明邓府很重视此事,只待商量妥贴后方正式回话,并言及“鉴于端一将军父子新故,不可性急,以免担不孝之名”,以稳金氏之心。来人见兰公子心况较佳,于是向他密谈了府上的主要意思。兰公子顿感心花怒放,因对金氏郡主的了解已经不在话下,遂密书一封带回。 XNK 43fkB.  
*\C}Ok=  
邓兰书中言道:“兰儿不孝,让各位大人操心为难,父亲新故,便提婚姻,内心惶惶不安。然金氏对我施以仁义,青睐有加。金香郡主温良娴淑,才貌双绝,气量宽宏,乃女中英杰,为我心仪之人。伏乞察鉴!”宝公看毕传郑氏姐妹及周王二公阅,踌躇道:“我仍认为,此事若成,我邓氏三代皇恩包括兰儿在内,都将有可能一笔勾销;若不从,人、物均在人家手上,若有不测,连五哥唯一一根独苗都有闪失,我又有何面目对我兄嫂?”遂问周王二公还有何良策,可否再行一聚?二公允诺。这次集议却由王观将军先发了言,王公恳切道:“我们三兄弟同来宁番补镇,就是生死一家人了。此事我和周全兄私下做了商量,并已有主意,但最后还是要由宝公定夺。现已是水到渠成,我们也该当出力了。首先我和周全兄可当大媒,以便明媒正娶,可谓以礼为先;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为了避免后患,我们建议邓氏两房在兰公子完婚后可暂分谱分祠,即各立宗谱和宗祠,若受追究也不致殃及宁河王的勋爵及邓氏满门。但这正是一大痛苦的决策和长久的考虑。”刚言及此,宝公立即打断,表示坚决不肯分谱分祠,他直言道:“不可,岂能为此人皆有之的婚姻一事,造成两房骨肉分离,舍大求小,舍本求末呢?况且我邓周王三家的宗祠都以“世”字为脉,即世第堂、世德堂和世孝堂。这样一分岂不就造成解体,打乱了三姓至深的传统关系?”王公道:“宝公考虑周到,不过这仅仅是备其万一,不得已而为之的想法,当以后再视情况和条件定,但只有如此才可两全;另外兰公子和郡主也必须服孝期满才能成亲,都不是急于一时。”宝公和郑氏姐妹听后,觉得只好如此了。 ZG!x$ yi$  
O<Jwaap  
即此起,算定终论,邓金两家也达成共识。在周王二公的联络和周旋下,两家互相信任来往,亲密无间。周王二公凡检查军务均要代行去金庄看望,由于周王二公的介入,金氏感到份外亲和,并多表示对二公的感激之情。邓兰公子也自由来去,凡检查军务或跟行,必和郡主相会。金碗则成了邓兰和郡主的定情信物,也是这段天造地设的完美姻缘的盟证。荏苒光阴,不觉在幸福中悄悄而过,三年服孝期满,金香郡主也正值二旬有一,他们择期完婚,终结成了人间伉俪和永久的天缘。 )ZviS.  
'>"`)-  
links: http://blog.scol.com.cn/xywxh563908674/archives/87169.html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6-29
续:金碗缘邓余联姻
        五、精诚护卫  继往开来 |iF1 A  
Z:}2F^6  
婚礼自是结缘的标志,却又是立业和人生开创未来的号角。兰公子和郡主的婚礼在菩萨渡邓府举行。可谓宾朋满座,胜友如云,张灯结彩,喜庆万分。按其习俗,郡主一副蒙古族打扮,身着吉服,佩带耳坠,金圈,红缎盖面,雍容华贵。鸾轿一到,鞭炮齐鸣。下得轿来,搀扶入堂。待邓兰公子揭开盖头,她的天然丽质加上她已为人知的品德,真是为众宾朋所称羡。邓乾、邓坤和其他异姓兄弟们如过佳节,闹房数天,宾朋多日未散。 .WPuQZ!  
b_"V%<I  
话说婚后一天,该叙家常了。乾、坤兄弟与兰兄、香嫂一起喝酒。兰公子先开言道:“两位兄弟也为我们担心操劳了,该给你们敬酒。我们弟兄叔嫂任重道远,尔后的共同责任就是精诚护卫祖辈的声誉,以及所奠定的基业,奋发开创我们的未来。首先,是要圆满处理好一切可能的遗留后患。”邓乾站起道:“兰兄、香嫂喜结天缘,真可喜可贺,该先给您俩敬酒。我兄弟俩把你们的事完全系在心上。父母们所议分谱分祠之事,我兄弟俩亦曾领会并商量过,这属我们后辈担待和处理之事,不应全劳父母们操心,你们也无需放在心上。”邓坤即抢着道:“乾兄之言有理,我家祖藉本是安徽古虹,为稳妥起见,何不在谱书上将父亲的出生地应天府作为祖藉呢?”邓兰霎时兴奋道:“我父端一的祖籍也可说成他的出生地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呢,因当时宁河王爷爷驻守江西时,父亲就出生在那里。”郡主听见三兄弟认真执着的议论,不由笑了起来,也插言道:“你们所言也不失是一好办法。今后若朝廷来查,二老的祖籍均与邓愈爷爷的祖籍有别,也就不至于牵连他老人家了,看来天大的事都被你几弟兄化解了。”邓兰道:“这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如真是天高皇帝远,今后不受追究也就万幸了”。弟兄叔嫂边议论家事边聊天喝酒,一直到晚。 _cnrGi}T  
&Funao>  
次日,他们将所议之事,禀报了宝公。宝公感到欣慰,并与众亲友商议,也觉所提办法可行,遂令师爷将谱书分作两本。这样,端一公的祖籍成了出生地“江西抚州府临川县马祠堂”。而宝公的祖籍成了“应天府兴化县猪市街”。并有意将端一公现居住地写作“菩萨渡”,宝公的则写成“普咱渡”,以示有别。两谱中特又将端、宝二公均称作“邓愈之后”,有意隐瞒他们“邓愈之子”的身份,宝公名字又特意改“宝”为“保”,并称一世祖;端一公则称始祖,一世祖则为邓兰,含混其辈份,让人难辩真伪。也暗寓始分谱分祠者皆称一世祖。 ^AC+nko*  
LVz%$Cq,0  
相应地,金太公一家也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在管家的建议下,将只留偏旁的“金”姓再去下一画,改为“余”姓。太公初时不肯,他道自己特喜爱这“金”字,一则它属五行之首,二则正是金碗才使邓、金两家结了缘。但管家开导道:“太公当记得,铁家被明军追赶入川时,不就有术士建议,说铁家已失天下,应将“铁”字的右边去掉,免去干戈,改姓为“金”吗?”又道:“术士还称,西方属庚辛金,到西边躲避,金姓大吉,现情况又有变化,我认为金、铁同属五金,本很接近,要彻底避免干戈,可将金字再去下一画,成了‘人’下有‘禾’之‘余’字。‘禾’乃衣食之源,“人禾”二字,谐音“人和”,上应天时,下顺人心,正是家族兴旺之兆。”太公喜而从之,从此“金”姓改为“余”姓,金太公就是余太公,金香郡主也就随称余香了。邓余两家结亲后,不仅家庭祥和,两家亲密无间,凡有大小事都能协调默契,真可谓幸矣! <=LsloI  
q'U-{~q%  
几年之后,兰公和郡主的长子宣恭问世,一品夫人,宝公夫妇和众亲友都欢喜异常,可喜端一公一房又有了后人,兰公更是欣喜。一天,宝公召见他,微带笑意的言道:“兰儿,叔思虑了好久。我觉你到东方很顺,也许你面向了光明的旭日,前次你到东方去巡视就金碗结缘,成了余氏东床快婿,不枉人生。为此我想让你去甘相、登相二营驻守,兼照顾金氏双老和提携你的舅兄弟们,不知你意如何?”邓兰立应道:“侄愿听调遣!”此后兰公的防务重心即向东边转移。次子谦恭也相继出世。显然邓兰已独挡一面,人旺事兴。 FPM}:c4  
R,k[Kh  
光阴荏苒,若干年后,兰公的后裔们即在雪泉处建立庄院。为纪念“金碗结缘”,庄院初名曰“邓家碗”,后来逐渐演变为“邓家湾”;相应地,由于金姓改余姓,金家湾也变为“余家湾”,后还有大石板、山楂树的另称,只有其后的一山仍保留着“金家山”的称谓。余太公的子孙们因发达兴旺也逐渐有移居别地者,成了一个大家族。随着时代的演变,现今余家湾和邓家湾虽没有余氏后裔居住,但还留有被当地人称作“鞑子坟”的蒙族墓塚,显示着当年余氏在此的兴旺。 > &  lg  
P#'DGW&W0  
余香郡主不失大家风范,端庄淑惠,文武双全,可谓上马能征战,下马可持家,是邓兰公的得力助手和内外当家,为邓氏家族鞠躬尽瘁,在后来的事业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得到邓氏家族的普遍称扬。由于她的懿德,在尔后的家神右侧,还特供奉了她的神像,并保留着蒙古族的装束。 "}Sid+)<  
T;vPR,]rz  
可慰的是,明成祖后期由于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社会矛盾趋于缓和,在汉蒙关系上逐渐采取了宽松政策,邓余联姻之事终未露端倪受追究。宝公与侄儿邓兰以及乾、坤兄弟一起,共同完成镇守边陲的重任。宝公暮年寿终正寝,与夫人郑氏合葬于菩萨渡,与端一公夫妇墓相并驾,永远地留镇斯土,为后世永远纪念。 1Yx[,GyC>&  
F[qI fh4  
安宁河流域乃川滇要道,自古丝绸之路,富饶的米粮之乡。邓余联姻,金碗结缘,汉蒙通婚之事一直流传后世,为历史上的民族团结树立了榜样,邓周王三姓至亲骨肉,生死与共,患难相扶,一同镇守开发边疆的功绩也不可磨灭!后孙有词赞曰: 7m)ykq:?  
7]+'%Uwu)  
洪武明初旌旗艳,定国安邦,武顺功高建。异姓封王树金传,宁河满门光辉灿。 T;e(Q,!H  
XhkL)) FcG  
端宝二公平南患,宁番镇守,再引风流现。蒙汉联姻成典范,邓周王史欣同卷。 Gb)iB  
<'yC:HeAwD  
links: http://blog.scol.com.cn/xywxh563908674/archives/87638.html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6-29
若我遇奇缘,我宁肯对方是倪家闺秀 8o!^ZOmU<  
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她母亲姓徐,是明朝宰相徐光启的后人
[ 此贴被washington在2008-06-29 12:54重新编辑 ]
离线余季乐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6-29
又一个铁改余的版本。
---------------------------------------------------------------------------------------------------------------------------------------------------------------------------------------------
          世居广东恩平,派字“……国守世传 隆英表章 中和礼乐 绪振名扬 昌祺滋大 显耀荣祥……”,本人乐字辈,忠襄公余靖三十五代裔孙。
---------------------------------------------------------------------------------------------------------------------------------------------------------------------------------------------
本人发表的所有跟网站及其他组织管理无关的内容均属个人观点,与网站立场无关。若侵权或令您不安,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邮箱:yjs@imyu.cn | QQ:180078337 | 微信:WorldYU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各类余氏QQ群、微信群||
离线余四乐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7-03
古时的“余”写法是“人禾”吗?在这里的海康《余氏族谱》却写成了“人未” *-7O| ''  
http://www.imyu.cn/read.php?tid-950.html L_(|5#IDw  
那个才是对的?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7-26
余字象以支柱支撑屋顶之房舍,释为余。卜辞中余字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尚书》、《周礼》、《国语》等古籍中作“余一人”或“予一人。”《尔雅。释诂》:“余,我也。” 5i0<BZDTef  
这个文本显示不出来,余应是人字底下加个有点像“平”字去掉下边一横
[ 此贴被washington在2008-07-26 16:08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