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26阅读
  • 19回复

余姓起源及迁徙分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7-03-15
姓氏源流 4rw<C07Z  
!HY+6!hk  
    余(Yú)姓源出有四: FlrLXTx0  
L@ql)Lc);  
    1、出自春秋时秦由余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风俗通》所载,余姓为 “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春秋时,秦国有个臣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称为由氏;有的姓余,称为余氏,由、余两姓同出一宗。 &`Z>zT}  
k,0JW=Vh>|  
    2、出自姒姓,为夏禹小儿子姒罕,封姓为余氏。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后有余氏。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姓姒,小儿子叫罕,封姓为余,其后代相传为余氏。禹妻是绍兴涂山之女,禹封小儿子姓余,有纪念妻子之意。 V'mQ {[{R  
tOn/r@Fd^E  
    3、出自赤狄族,为隗氏五姓之后有余姓。据《国语》所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也。” }(hx$G^M  
nkG1&wiX  
    4、出自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来: 'hf#Q9W5  
?.LS _e_0  
    ① 据《余氏总谱》载,云南镇雄县余姓,自称系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 D2#3fM6  
;/XWX$G@  
    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相传铁穆宰相乃是忠臣,太祖听信谗言,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九子一婿。九子一婿星夜出城,逃至贵州,见太祖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凤锦桥下。追兵到来时,有人见桥下水波动荡,提出可疑,太祖未加细查,随口说:“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快快继续向前追赶。” 铁穆氏十兄弟逃脱后,原想改铁穆氏为金氏,最后决定改为余氏。“余”比金字少一横,又是“水中有鱼”的鱼字的谐音,堪称一字双关。 2TXrVaM  
u3a"[DB9c  
      但此类余姓根据多名历史学家考证,实出自于西夏党项羌人,始祖为元末安庆守将余阙及同族之人。世居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后世避红军之乱逃入四川,清代又迁云南、贵州.其宗谱所载内容多与史实不符,冒认自诬其祖为元太祖铁木真,统称为铁改余氏。 p`fUpARA!  
>=G;rs  
    ② 傈僳族以鱼为图腾的挖饶时氏族,汉姓为余。 &xo_93  
&G\Vn,1v  
    ③ 羌族余约志房名,后改为余。 n`8BE9h^  
4W5[1GE.  
    ④ 四川、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汉姓为余。 R.@I}>  
eS-akx^@  
    ⑤ 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 O_OgTa  
U2<8U  
    ⑥ 其他如苗、彝、布依、满、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1[p6v4qO{  
) rw!. )  
    得姓始祖:由余。春秋时秦国的大夫,也作繇余。其祖先原为晋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初在西戎任职,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秦国为相,很得穆公信任。时秦作为众多诸侯国之一,其地位并不显要。由余为上卿后,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灭国十二,拓地千里,而称霸西戎,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为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引以为荣,遂以其字为氏,尊其为余姓的得姓始祖。 IJ\4S  
n x4:n@J  
迁徙分布 xnP@ h  
5<U:Yy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省风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 8]h~jNku  
&A}hx\_T  
    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 y'L7o V?L9  
U45kA\[bZ  
    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但北方较南方发展态势要弱得多。 Upw`|$1S  
Oh# z zo  
    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望族。此际,北方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省常州)人,以孝行著称,为唐代以前唯一见诸史册之余姓人物。 ?}RPn f  
m^%@bu,  
    唐代以后,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壮大起来,并逐渐在东南部一带形成两处望族。 `%A vn<  
t"JE+G  
      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余姓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 n&l(aRoyx  
RDfv D|}VN  
      唐末,有建阳(今属福建省)人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居莆田,后耕隐壶山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省)武溪,是为余姓入粤始祖。 v-Tkp Yn  
}W)b  
    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省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 cgnMoBIc  
/!?b&N/d)  
      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 X1HEeJ|  
e |K_y~  
      明清之际,余姓不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发展。 $K.DLqDt  
X%mga~fB  
      清代,有余姓自福建省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uI$n7\G!  
c2t`i  
      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约占全国汉族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ftvu69f  
8 :WN@  
      余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一。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2013-05-26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3-05-26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5-26
感谢您分享的资料!
离线余爵后人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08-25
我的辈分华国文章........名成本学详经帮...
离线余雄彬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06-15
引用第1楼动感飞鱼于2007-03-29 00:59发表的  :我是广西的余氏后人,看了上面的介绍没看到有余氏迁往广西的记载,据我们那里的祖坟墓碑记载,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就已经迁到我们那里了.
H.]<f vP  
gX n `!  
兴宁族谱上有迁广西余氏后人的记载!!!
祖籍梅州兴宁,现漂泊在深圳。三省诚身,裔传一贯。贯公二十三世孙。
离线余雄彬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06-15
引用第4楼yuliquan于2007-05-05 17:12发表的  :我们那里的余氏祖宗“余悠远、余恩远”,在1391年到广东兴宁叶南定居,至今已有600多年。
1n.F`%YG  
;vk>k0S  
我也是广东兴宁上岭塘的:)
祖籍梅州兴宁,现漂泊在深圳。三省诚身,裔传一贯。贯公二十三世孙。
离线yxt512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5-31
上面的抄错了,不过不是你抄错了,是客家人抄错了,不是上杭古田杉洋,上杭是个县县里有个古田镇因党的古田会议而著名,结果认识古田县的却不多了,我们这里的是宁德市古田县,才有个杉洋镇.你跑到上杭去估计是没法找到老祖先了
离线武昌鱼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5-26
G\~?.s|^  
;/)$Cm&e  
余姓出自姬姓。轩辕黄帝之五世孙夏禹的三子少康氏,又名罕,封于无余;为无余王,余氏即由此始。据有关谱籍记载:后稷数传至周武王,其子叔虞被封于唐。叔虞子燮封为晋侯。再传至晋哀公,其子由余,目睹朝政紊乱,遂远走西戎,而后入秦,辅佐秦穆公,称霸西戎,其后裔遂以名为氏。 wZ=@0al  
    看来,余姓是以先人名字中的字命名的姓氏。春秋时,秦国有个名臣叫由余(罕之第三十七世孙)。他的祖先是晋人,因避乱逃亡西戎,初在西戎为臣,后奉命出使秦国。由余见秦穆公(前659——621年)贤德大度,便留在秦国为臣,很得秦穆公信任,官上卿,为秦穆公谋划征伐西戎,攻灭12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余”为姓,称余氏。 gJ>#HEkMB  
    江西兴国《余氏族谱·民国卅三年余锦源序》也说:“秦穆公时,由余为相。由余之后,以字为氏,为余姓之始”。由余为余氏得姓鼻祖,开宗五代是:由余——兆初——继始——绍祖——崧、岳,第五代分房,余崧失详,现在的余姓子孙,几乎都是余岳的后裔。 sj6LrE=1  
     余姓发源干陕、甘一带。周秦时始居代州、山西大原、邠州、雁门等地。秦汉以后,余氏族人东渡黄河,迁至青、豫、兖等州。西汉初期,世居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越12世余正,讳祯,佐汉光武有功,封新安侯,后蕃衍于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成为当地名门望族。《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一书云:“秦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 ;s8\F]K  
    东晋明帝时,因余姓忌讳,于太宁元年(323)奉命敕改为佘。直至唐代,国宁监余泳上秦唐肃宗,于上元二年(761)二月准予复姓为余。因此,余、佘两姓可谓同源一脉。 =,X*40=  
     余氏的南迁,是从唐代开始,到宋时,已成为福建的盛族之一。唐初,有余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随陈元光入闽而至赣,后辗转入粤。唐玄宗开元八年(720),余钦出任太常博士,其子余让为太守,住于四川,后由四川峨眉迁江西饶州白塔。唐天宝年间(742——755)因避安史之乱,余焕随其父余青由江西饶州鄱阳出任闽之建阳,复至福建上杭古田杉洋开基。 7\gu; [n  
    始祖由余传下57代、余(名渊,字海渡)的玄孙余靖,字道安(1000——1064),原籍福建泉州同安县新安村。北宋天圣初年(约1025)登进士,曾任右正言,官至工部尚书。他多次主张严赏罚,节省开支,反对给西夏货币。他三次出使辽国,精通契丹语,以契丹文作“蕃语诗”,著有《汉书刊误》。他曾几次被贬,几次起用,一生忠心耿耿,为国为民,敢于直言进谏,时人把他与欧阳修、王素、蔡襄誉为“四谏”,并有“风采第一”之誉,故余氏又有“风采堂”之堂号。 G"".;}AV  
Iz>\qC}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http://www.HakkaOnline.com +RnWeBXAT  
http://www.hakkaonline.com/forum/thread.php?tid=23568
良公四十代孙 大冶果城果一里 明甫公秀一支后裔:良→升→侃→晏→爱→懃→籍→珍→程→仲举→四十一→元章→国华→百七→思臣→明甫→秀一→胜二→思诉→凤仪→纲→文达→有君→方兴→世藩→宁加→一庭公→派忠公  字派: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yck00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10-11
有谁知道福建省平和芦溪镇蕉路村田螺盂的余姓是从哪迁过来的,或者有从我们那走出去的人!
田螺盂余氏
离线余鸿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08-09
我们是广西的!族谱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浙江三支脉派,一支出任广东惠州,一支出任云南,一支留浙江!我们则是云南一脉,时广西古田(现桂林百寿)一带有贼人做乱,则被派遣至此地平乱,随身带一小儿。平乱后班师回京,因平乱有功,则留兵百名,令小儿在此镇守。于是不断地繁衍滋长,至今!!我们余氏全族统一辈序如下。 Lf{pTxKr  
積贤有日居白昌,文章绍美相均匡, WJ 'lYl0+7  
世代鸿禧天赐福,茂林蘭桂永腾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