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4阅读
  • 2回复

余锡三武显公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泳泉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 本帖被 thinfo 从 新人报到 移动到本区(2009-12-14) —
余锡三武显公祠:此屋位于信宜市朱砂镇双砥村,占地4000多平方米,三座共99间,青砖石木结构,至今保存完整。 Qx}hiv/  
3gU*,K7  
此屋中间为余氏祠堂,两边为附建筑,主要用作住房,与中间连为一体,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A LnE[}N6,  
BvV!?DY4  
余锡三公当时为朝廷武显大夫,属于军队后勤财务官职,是大地主,曾在广西容县就拥有100担租田出租。 \{M/Do:  
e` D?x1-  
据说该屋始建于1921年,到解放仍未完工,工程建设前后历时28年,据说已有300多人口。现仍有人居住,但全部是其他姓人,解放后,政府已将此屋分给众并落实房产证。 Hs6}~d  
Wc- 8j2M  
如今每年祭祖时,余姓人仍会来到该屋门楼前拜祭。余姓主人解放后已经闻风而走,现在散居到世界各地!
2条评分威望+1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加分鼓勵! 2013-08-23
thinfo 威望 +10 谢谢提供资料! 2009-12-14
快乐生活,爱我Suo爱!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10-05
E=$p^s  
oyvKa g  
发表于 2012-7-15 19:43:14 |只看该作者 &%mXYj3y5  
@7 <uMasfp  
`$TRleSi  
2012-7-15 19:43 上传下载附件 (201.56 KB) <hx+wrv  
        该公祠占地约56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大小房间99间,错落有致,工艺精巧。围墙外外开有60多处枪眼,内有多处暗道,遇有战事,围楼内的人可据险防守。 g(|{')8?d  
.(CP. d  
x@Hd^xH`  
kgi>} %  
w= P 9FxB  
CQh,~  
!> }.~[M  
0 &_UH}10  
-#!x|ne  
3I\n_V<  
. \   
发表于 2012-7-15 19:44:26 |只看该作者 YQJ==C1  
M])dJ9&e  
$`R6=\|  
2012-7-15 19:44 上传下载附件 (177.2 KB) {:@tQdM:i8  
         此屋中间为余氏祠堂,两边为附建筑,主要用作住房,与中间连为一体,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余锡三公当时为朝廷武显大夫,属于军队后勤财务官职,是大地主,单在广西容县就拥有100担租田出租。现仍有人居住,但全部是其他姓人,解放后,政府已将此屋分给群众并落实房产证。如今每年祭祖时,余姓人仍会来到该屋门楼前拜祭。余姓主人解放后已经闻风而走,现在散居到世界各地,据说已有300多人口。
y E[#ze  
3gd&i  
Hx ,0zS%>  
3U_2!zF3_  
-B86U6^s  
4:gRr   
Y nLErJ  
发表于 2012-7-15 19:46:52 |只看该作者 j~*L~7  
)"pF R4  
9-MUX^?u  
2012-7-15 19:45 上传下载附件 (169.69 KB) P#AW\d^"B  
       村民放置在公祠内的农具
D-c`FG'  
MG.` r{5  
rW=Z>1  
!jTcsN%  
    Ftr5k^!  
    !_Wi!Vr_  
    ;XBI{CW  
    w9bbMx  
    N(Tz%o4  
    发表于 2012-7-15 19:47:43 |只看该作者 .?loO3 m  
    r/u A.Aou^  
    )% ~OH  
    2012-7-15 19:47 上传下载附件 (124.33 KB) >LOjV0K/  
         余锡三武显公祠外观为仿罗马式建筑和清代风火墙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楼身墙体厚重,门窗狭小,防御性强,屋顶为传统的坡屋顶铺屋面瓦,横梁和檐柱上皆有雕屏。现在雕屏颜色鲜艳,外形几乎完好无损。
    u=`L )  
    gaZu;t2u  
    n(;|q&3  
    qVH1}9_  
    &L'Dqew,*  
    "@iK' c^  
    w n/_}]T  
    UQ?XqgUM  
    D1zBsi94D  
    Oo5w?+t  
    发表于 2012-7-15 19:49:44 |只看该作者 WW4vn|0v  
    kMi/>gpQ  
    *>7>g"  
    2012-7-15 19:49 上传下载附件 (252.28 KB)
           “插红旗夺标兵大办食堂”,这是1958年全国大办食堂留下的标语之一。当时集体的粮食很快被吃光,折腾的结果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再加上全民大炼钢铁没时间种地,这就为一场空前的大饥荒埋下了祸根。举办公共食堂是探索农村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代价不菲的实践。
    ObVGV  
    TC!Yb_H}gN  
    l?Udn0F  
    Qu?R8+"KS  
    YVQN&|-  
    \KMToN&2  
    & ?h#Z!  
    $?Yry. 2  
    %HGD;_bhI  
    -I*^-+>H  
    发表于 2012-7-15 19:50:33 |只看该作者 wQqb`l7+  
    PmkR3<=leg  
     CJ1 7n  
    2012-7-15 19:50 上传下载附件 (149.25 KB)
         地富反坏右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和右派五类人的合称。文化大革命期间,是运动的主要打倒对象。被打上这一类标签的人也遭受到严重的迫害。这个词语也由于其政治涵义使人反感而不常被使用。40多年后的今天,余锡三武显公祠这块墙上仍保存了这一历史的遗迹,为这一事件留下了真实写照。
    xf<at->  
    _,p/l&<  
    (U&tt]|  
    vMA]j>>  
    KC/=TSSXd.  
    gRCdY8GH  
    BzkooJ  
    9# iIMd!Q.)@  
    K~AR*1??[  
    发表于 2012-7-15 19:51:15 |只看该作者 d6'{rje(  
    q;R],7Re  
    RTE8Uq36  
    2012-7-15 19:51 上传下载附件 (161.05 KB)
           余锡三武显公祠前座大厅旁边的“双砥大队财务收支与计划公布站”清晰可见,计划经济时代的财务分开制度对今天的市场经济下的财务公开且定的指导意义。
    % 5m/  
    xAK6pDp  
    >OL3H$F  
    =7w\ 7-.m  
    {{B%f.   
    gG]Eeu+z   
    n2]/v{E;/  
      
    X#*JWQO=  
    {>R:vH 8  
    发表于 2012-7-15 19:51:59 |只看该作者 SSPHhAeH8  
    ~Lm$i6E <  
    Bk*F_>X"  
    2012-7-15 19:53 上传下载附件 (108.27 KB) >+JqA7K  
    x c/}#>ED  
    XZ sz/#  
    2012-7-15 19:51 上传下载附件 (173.18 KB) }% `.h"  
    i+p^ ^t\  
    Y~L2  
    <kGU,@6PF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8-19
    广东省 茂名 信宜市 朱砂镇余锡三武显公祠之昔日辉煌 o\[~.";Z  
    mi=Q{>rb  
      [attachment=28911] GD&uQ`Y5  
    %oF}HF.  
    9`T)@Uj2n  
    g%ndvdb m  
    ^T( .k=  
      锡三公祠,一座百年的余姓公祠,坐落在信宜市朱砂镇双砥村。这座公祠,从破土到落成长达32年之久,见证了清末民初当地一富豪家族的兴盛与衰落。 nii A7Ux  
           走进了这百年建筑,这建筑还住着零落的三四户人家。公祠的大堂里,堆满了村民们囤积的柴火;公祠墙头上,还保留着各个时代残留的痕迹。那些没有人住的房间,全部布满了灰尘与蜘蛛网,推门进去,在扬起的灰尘中,似乎还能勾起人们对当年的锡三公祠的记忆…!! x5|I  
    [attachment=28912] +cD<:"L'g  
    mH54ja2  
    d)B@x`  
      余锡三武显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一进门整座公祠的非凡气势。大门有三四层楼高,锡三公祠座西北向东南,砖木结构,面宽75米,进深50米,高7.9米,正厅为三进格局,有拜堂,两侧有对称的平房建筑群共89间,建筑面积为3700平方米;它集祠堂、书院为一体,其建筑设计外观为仿罗马式建筑和清代风火墙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梁柱及檐柱皆有雕屏,雕刻有“八仙过海”、“郭子仪贺寿”及各类走兽等图案,刀法精细,画面清晰,惟妙惟肖。 }elc `jj  
    [attachment=28913] ]O Z5 fd  
    cec9l65d  
    pny11C  
      走进大门,看到大堂里早已被村民们堆满了柴火,在梁柱和檐柱上,还保留着已经褪了颜色的人物、花卉图等壁画和书法条幅,但还能看出壁画惟妙惟肖,书法苍劲有力。杨强文介绍说,锡三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后经逐步扩建,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落成,前后共用了32年时间,是余姓后裔为纪念余锡三(清末一位官级不小的官员)而建。 Jx_cf9{  
    [attachment=28914] Q0$8j-1I  
    6T>mW#E&  
    HPpR.  
      另据有关资料显示,锡三公祠1953年曾被设立为农民协会,并于同年土改时被分给15户不同姓氏农民居住,于1958年先后设立初级社、高级社、大队等。 ?M$.+V{a  
      围楼里还住着三四户人家 KTK <gV9:  
      朱砂镇双砥村一名82岁的高龄老人余焦,自称是余氏的远房亲戚,给记者介绍了他收集整理的关于锡三公祠及其主人们的事迹。 |HU@ >  
      余锡三是清朝的武显将军,官位很大,属于军队后勤财务官职。他同时是大地主,单在广西容县就拥有100担租田出租,为信宜新图(现信宜东镇、金垌、朱砂、贵子一带)首富。余锡三的爷爷、父亲与他是朝廷的三代武显将军,家庭显赫。他有6个儿子,大多数均有官职,其中小儿子余扶分的官职最大。余扶分是清末的文秀才,曾任信宜新图局长,后任清朝秘鲁节度使,曾为广东省议员之一。锡三公祠这座具有外国风情的大屋正是余扶分出使秘鲁归来后,差人根据他在国外浏览所见的建筑艺术特色,而设计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大屋。 5NBV[EP  
      公祠落成后,余锡三有4个儿子住在这个大围楼中,家族繁华,丫环众多。据说余扶分百年归去时,开祭足足一个礼拜,邻近土豪乡绅纷纷前来送行,队伍庞大竟达八百人之多。 b>_o xK  
      余扶分没有子女,解放后,余氏的后代闻风而走,现散居世界各地,多定居在珠海、香港、澳门等地,据说已有300多人口。余焦拿出了很多资料说,其中余锡三的六世孙女余德静最为有名,她现居香港,是一名高级护士师,1997年曾远赴西非塞拉利昂当一名“无国界医生”,“无国界医生”组织在1999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 l%C X.9  
      解放后政府把围楼分给了15户农民居住,公祠里还住着三四户人家,目前他们多以种植木薯为生,其中有一廖姓的中年男子的奶奶就是当年这户余姓人家的丫环。 ]d55m/(   
      百年围楼鲜为人知的历史 I6~pV@h^=  
      关于锡三公祠工程建设长达32年之久,据当地老人介绍,在锡三公祠建设过程中,有一位从工程动土就参与公祠建设的当地民工,他从工程动土开始,每次放工就偷一块青砖回家,长年累月,到锡三公祠经过32年的建设竣工时,该名民工所偷的青砖竟已刚好可以用来盖一座三间的青砖瓦房了。 sfLMk E  
      锡三公祠墙壁青砖砌成并且非常厚,四周转角处都设有枪眼,如同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据介绍,该祠具有四防功能——防潮、防火、防兵贼、防灾害,而这功能结构的设置也有一段由来。 hp8%.V$f  
      锡三公祠背后有一块名为“百家坟墓”的墓地,据说信宜市朱砂镇双砥村历史上曾遭清洗,全村好几百人男女老少几乎全遭屠杀,只有个别幸免于难。余氏后代不惜花费巨资建起了锡三公祠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吸引此惨痛教训。 Tfh 2.  
      据该村村民世代口传,他们村曾遭屠杀。历史上,该村有遭遇屠杀的可能历史渊源只有两个,一是,1851年“凌十八起义”,太平军在信宜市钱排镇某村起义,随后奔赴广西。二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广东天地会首领陈金盌,曾带领起义军由广西攻杀进信宜,在信宜市曾建立起“大洪国”农民起义政权。而朱砂镇是信宜与广西之间的捷径。据了解,朱砂双砥村遭遇清洗的具体时间目前仍没能确定,到底是哪支农民军所为尚待考证。  R=.4  
      这座曾经辉煌的老楼,现在已日益斑驳,只有围楼两侧的几处枪眼还目瞪着外界,仿佛无论如何也要保护老楼的安全。但老楼的敌人是时间,在时间的摧残下,梁柱上的光彩不再,楼角上的雕花不再。村民们在渐渐遗忘这座百年围楼的历史,村民们纷纷疑问,要如何保护好这幢围楼,要如何才能对其进行修葺,要如何才能让这百年老楼在历史的风雨中永远不倒. ()tp>  
    >tTj[cMJl  
    CQwL|$)]Y  
    资料来源: 信宜同乡会百度空间 tcI}Ca>u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加分鼓勵! 2013-10-05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