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37阅读
  • 2回复

新安郡沿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策忠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新安州郡沿革: pb$~b\s]=  
徽州新安郡军事,《禹贡·职方氏》:扬州之南境。春秋时属吴。吴亡属越。越灭属楚。秦并天下,置黟、歙而县,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改鄣郡曰丹阳。而使都尉分治于歙。成帝鸿嘉二年,以黟为广德王国,立中山宪王弟孙云客于此。三年薨,无子,地入于汉。平帝元始二年,复以为广德王国,立广川惠王曾孙伦为王,传子赤。王莽篡位,贬赤为公,明年废。而改黟曰愬卤。 Um: Hrjw  
光武中兴,复为黟。 /yZQ\{=  
献帝建安十三年,吴王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定黟、歙。分歙为始新、始定、黎阳、休阳,并黟、歙为六县。遂割于丹阳,置以为新都郡。其后避嗣主孙休讳,改休阳为海宁。 N9vP7  
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以黟之广德故国为广德县,隶宣城郡【何承天《宋志》称:广德,汉旧县。沈约以为二。汉志并无之,疑是吴所立,按《吴志》:吕蒙领广德长。《吴录》:张纯补广德令。则广德在吴为县矣!然不知所属,至晋乃显隶宣城云。】,改新都郡曰新安。改新定县曰遂安。 Ygl%eP%Z  
宋大明八年省黎阳,并入海宁,止领县五。 !X<~-G2)l  
梁武帝普通三年,割吴郡之寿昌来属,复为六县。自秦汉鄣丹阳及吴新都、晋新安皆隶扬州。 OBP1B@|l$+  
宋孝建元年分扬州之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吴郡为东扬州。字后或并或分。 <F.Tx$s  
梁元帝承圣中,分海宁、黟、歙三县,更置黎阳,合四县,立新宁郡,与新安并正,属扬州。 Pw;!uag  
陈省新宁郡及黎阳县,而新安复属东扬州【《祥符经》云:天嘉三年,省新宁郡。按《陈书》:天嘉四年以新安、新宁八郡置东扬州,则三年初,未尝省,要是陈省之耳!】 D*YM[sN`  
隋开皇九年改郡为歙州,改始新县曰新安县,又并遂安及梁所割吴郡寿昌未属者皆入新安县以隶婺州。于是县之存者:黟、歙、海宁三县,而州治黟。 gW1b~( fD  
仁寿三年,取婺州之新安并复立遂安,以隶睦州。于是,二县故地迄今不复。今严州、淳安、遂安是也。 6^c>,.R  
大业初,复以歙州为新安郡,治休宁。义宁中治歙。 ]/B$br'O{?  
武德元年,例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 jvV9eA:zl  
四年,越国公纳款,于是,因其境土以歙州为总管府,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未几,改命王雄诞为使,总管歙、睦、衢三州。 Gsc\/4Wx  
七年二月,例改都督府。 {|yob4N  
贞观元年,罢都督府。 Cc, `}SP  
永徽五年,析歙县置北野县。 W5'3$,X9  
开元二十八年正月九日,析休宁置婺源县。 VT.;:Q  
永嘉元年,盗方清陷州,州民拒贼,保休宁之山险。 &V<W>Y>|l*  
二年,贼平,因析置归德县,又以平方清,因其垒析黟及饶州之浮梁置祁门县。又以宣州旌德寇王万敌平,析歙之古华阳镇置绩溪县。而北野、归德二县至大历五年省。于是,州复统六县。 brZ sA Q+k  
元和六年九月升上州,自罢督府后,或隶扬、润二州,或属浙江、江西道节度及宣歙观察团练使。 v*qQ? S  
天祐二年,刺史陶雅以杨氏承制拜歙婺衢睦四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唐亡,吴杨氏、南唐李氏相继有之。 7rC uu*M  
皇朝(宋)开宝八年下江南,于是,复得其职贡于天子,隶江南东路,为望。 ne>g?"Pex{  
宣和三年五月二十四日诏改歙州为徽州。 gXH[$guf  
境土: 3F#+~^2  
郡境在京师之东南,统县六:曰歙;曰休宁;曰祁门;曰婺源;曰绩溪;曰黟县。始汉末,以古黟、歙二县分为新都郡,地广大,后又稍割之。 > QFHm5Jw  
盖古歙县地之在今(宋朝)者为歙、为休宁、为绩溪、为婺源、为严州之淳安、为遂安。 4TwQO$C  
古黟县之地在今(宋朝)者为黟、为祁门、为广德军之广德、为建平,凡三郡十县。今所存者,唐歙州新安郡之境而已,非复汉之新都也。然在唐犹号大州,凡东西广长四百一十九里,南北二百八十里。 D5an\gE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11-12
宋《新安府志》载郡望为新安的姓氏: eSl-9 ^  
谏氏:《元和姓纂》云:《周礼》有司谏,子孙以官为氏,汉有治书御史谏忠。见《风俗通》,今望楚歙郡。 S*%iiD)  
 d^39t4  
余氏:《风俗通》曰:戎人由余之后,世居歙县、新安及下邳。 z^s ST  
xKp0r1}  
汪氏:古诸侯汪芒氏之裔,春秋时鲁有汪錡,以童子死齐师,圣人称之。唐歙州刺史汪华,居新安,故汪出新安,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后也。陈稷州刺史汪纲,陈亡自歙州徙河间,故又有河间汪氏,右邓名世《姓氏辨正》云耳。按汪芒氏之裔,在周为长狄,与常人不类,独祖汪錡者近是,然邓名世以为汪王所居新安而又言陈世汪纲自歙州徙河间,则是由陈以上固有居新安者矣!姑著其说以待知者。 NMjnL&P`  
 ~q%  
仰氏:五代有仰仁诠为刺史,《千姓编》云:今新安、吴兴皆有此姓。 qtSs)n  
|l90g|isJ  
聂氏:《元和姓纂》曰: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辨正》云:望出河东及新安。 Mr6E/7g%  
R!{7OkC  
查氏:显于文徽,为南唐枢密使,至国朝(宋)秘监陶、待制道皆其孙也。本音如乘槎之槎(锄加切),真宗尝与道语及姓氏,因谓之曰:卿岂不闻京师以仵作行人为槎家乎?宜求音之近而雅者称之。又问姓所起,引春秋会吴于【木且】(在加切)以对,自是改称音若【木且】云。查氏有孙藻仲文在荆南,广览好文,自言其上世事如此。隆兴中侍郎郭籥乃其兄子也,凡海陵荆南之查皆出新安。姓氏之书往往载吕氏、俞氏皆郡之先贤,然不言望出此郡。又自昔丧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如谢谏议泌,晋太傅二十七世孙,魏太尉羽去郑公十世,许司封逖去淮阳太守五世,皆自建其事中,不列于此。 Tkrx7C s(  
v7@H\x*  
潜氏:黟有潜氏村,昔有人避地家石洞中,门径悉为松萝所翳,每求盐米,晨出夕还,无知者,时人号为潜氏,迄今潜姓者数十家同为一村。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离线余策忠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11-13
《宋代新安县志》休宁县:其乡十一,其里六十。 =KW|#]RB^  
忠孝乡在县西南,其里:孝芝、宣仁、怀义、孝义。 " #J}A0  
安乐乡在县东,其里:安乐、和孝、嘉福、吴田、长汀、积善。 SFOQM*H  
良安乡在县北,其里:闲田、安乐、群贤、移风、还珠。 ;9Hz{ej  
吉阳乡在县西,其里:兴善、大和、松溪、鼓腹、永和。 n_ OUWvs  
履仁相在县西,其里:永康、太平、仁义、仁德、回溪。 9`E-dr9  
黎阳乡在县南,其里:新行、依仁、合阳、信安、怀仁。 \J\vp0[nO}  
游山乡在县南,其里:方潭、同化、重信、嘉禾、忠义。 gZ ~y}@L y  
和睦乡在县南,其里:方溪、兴教、轻财、富义、长乐、太清。 CVi<~7Am\  
嘉善乡在县南,其里:奉正、睦亲、绍圣、从善、永丰。 KS8\F0q  
千秋乡在县南,其里:千秋、江津、仙凫、回口、中平、通里、永庆、和化、承端。 8HB?=a2Q<'  
虞芮乡在县西,其里:常乐、靖安、趋化、新析淳义 I(F1S,7  
,[+ZjAyG}#  
城社 Di]Iy  
县城九里三十步,其坊五:海宁、画锦、宣化、惠化、永宁。 ^?JEyY  
Nj"_sA p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