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7阅读
  • 0回复

孙家鼐:京师大学堂创办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uyin255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9-28
(此文发表在上海《文汇读书周报》“人物版”上) {x $h K98  
CC(At.dd  
                孙家鼐:京师大学堂创办人 '>GZB  
                              2008-09-26 作者:余音 XJ3 5Z+M  
e}Y|' bG  
    孙家鼐是光绪帝师、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创建者。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却幸存了下来。《孙家鼐:创办京师大学堂风云》(余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孙家鼐的第一本传记,着重讲述了戊戌变法前后,孙家鼐排除各种阻力创办京师大学堂的经过,力图解开历史中的一些谜团。 ebbC`eFD  
gAy,uP~,  
    保护京师大学堂 _uvRC+~R  
|Rh%wJ  
    太后训政典礼结束后,孙家鼐把骡车放在景山下面,在长随王大个子的搀扶下,一步一喘地爬上了景山。他没有料到,那么多人拚命争夺京师大学堂的位置,结果自己胜出;他更没有想到,“天字第一号”尚未竣工,京师大学堂还在摇篮中,“六君子”却抱恨黄泉,倡导大学堂的李端棻、宋日鲁等人,流放的流放,永不叙用的永不叙用。 Iz'*^{Ssm  
    孙家鼐教过百姓子弟,教过小王爷和贵族后裔,也教过光绪皇帝,他对于中国教育的愚昧、落后深有体会。京师大学堂是写进《明定国是诏》的“天字第一号”,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创举,太后一上台,马上就拿维新举措开刀,大学堂首当其冲啊。像徐桐、刚毅等人,早就要把大学堂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现在更要落井下石了。 ZDVz+L|p  
    以他多年与太后的交往,他认为太后并不是天然的反对维新。她所反对的是让其大权旁落的维新。 wS Ty2Oyo;  
    过去,她肯定并支持同文馆,现在,仍有可能肯定并支持京师大学堂。何况大学堂基建已经完工,《章程》已经颁布,外国教习聘任合同已经签订,有些人已动身来华,万事俱备,如果废除大学堂,必然引起连锁反应,甚至酿成中外纷争。太后刚刚训政,她岂敢轻易得罪洋人?但是,这件事,事关自身利益,自己怎么好抛头露面去游说呢? xWY%-CWY.  
    谁能出面担当说客?对,让西学总教习丁韪良去找荣禄,这可是一步妙棋! D49yV`  
    八月十一日(9月26日),也就是“戊戌事变”后的第五天,慈禧太后在谕旨中指出:“大学堂为培植人才之地,除京师及各省会业已次第兴办外,其各府州县议设之小学堂,著该地方察酌情形听民自便。”一言九鼎,大学堂劫后余生,得以幸存。十月二十三日(12月6日),《国闻报》刊出了《北京大学堂述闻》,报道说:“北京尘天粪地之中,所留一线光明,独有大学堂一举而已。” |1sl>X,  
    对此,丁韪良在《北京围城》中也做了回忆。他说,自己前去拜见荣禄,提醒他:“查禁大学堂,将会在外国人面前丢面子。”在晚清最高当局看来,留下大学堂,既可装点门面,又可平衡权力,且不威胁其统治,因而也就没必要赶尽杀绝。 C;#-2^h  
    2003年7月,北大史专家肖东发、李云、沈弘主编的《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一书中,明确写道:“戊戌政变发生,旧党保持朝政,新政多被废除。独京师大学堂赖孙家鼐之力得以保全。”即使现在还没见到多少直接的证据,许多细节也是雾里观花,朦朦胧胧的,但是,孙家鼐勇敢保护京师大学堂的历史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YF['Qq  
w8!S;~xKI  
    排除干扰办学堂 9M3XHj  
^_6.*Mvx  
    走进京师大学堂,每间教室内,墙上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地图、表格、外语字母表,架子上堆放着用于物理和化学实验的各种仪器,桌椅统一规格、统一摆放。 Z`L-UQJ .  
    孙家鼐上任后,经过调查,特意增加了仕学馆,让已经取得进士、举人功名的人进来学习外国课程。对于此番心思,北大毕业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做了精彩解读: [,A*nU$  
    当时人的心中,还是以科举的资格为标准。无论什么资格,他都要把它折合为科举的资格,心里才落实。好像习惯于旧历的人,谈到新历的月日,他总是首先把它折合成旧历的月日,他才觉得心里清楚。 $a'n{EP  
    对于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朝廷是当作候补官员来培养的,所以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孙家鼐仍为学生争取到了优厚的生活待遇。冬夏二季,学校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套运动服。每月有月考,考试前几名,都给以奖励。学生一概公费,供给食宿。 ya[][!.G  
    当然,京师大学堂也不能忘记中国特色。在学堂正厅,供奉着万世师表孔子的牌位。学生毕业,按照学习成绩分别给予进士、举人出身。仕学馆的学生都带有听差。每到上课时间,听差高喊“请大人上课”的声音此起彼伏。上体育课,那就更热闹了,操场上不时传出教习“大人,向左转”、“大人,向右转”的喊声。 2=P.$Kx  
`a$-"tW~j  
    回击对大学堂的诋毁 ulY8$jB  
tOQ2947zk  
    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七日(1899年5月7日),管学大臣的办公室内,孙家鼐正在与许景澄、丁韪良一起研究课程调整。京师大学堂立足初稳,各种攻击稍微平息,他便开始着手改进课程设置。调整之后,使西学的分量得以加强。 0K+a/G@ n\  
    就在三个人深入讨论的时候,传旨太监侯公公推门进来:“懿旨到!” ~ ZkSYW<  
    孙家鼐展开懿旨,不由得愣了一下。原来,是陕西道监察御史吴鸿甲的一道奏折:“大学堂靡费过甚,请饬归并删除……据称,京师大学堂原议招学生五百人,今合仕学、中学、小学一百三十余人,而延定教习,添设分教,并此外办事诸人,名目繁多,岁糜巨款,徒为调剂私人之薮……体操一事,竟有强肄致伤者,其于学生几于束缚而驰骤之,章程多未妥善……” 1N8:,bpsT  
    许景澄仔细地看了一遍吴御史的“告状信”,说:“吴鸿甲简直是一派胡言。现在大学堂注册的住校学生为170人,走读学生48人,共计218人。他却说实际招生人数只有130人。原计划是要招收500人,可是学生宿舍住不下,新宿舍还没盖好,招进来住在哪里?” kU*Fif  
    丁韪良说:“京师大学堂西文教习的薪俸比在日本教书要低不少。当年北洋海军的水手,每个月的薪俸是四五十两,而现在中文教习的薪俸只有30两,并不高啊。” N*Is_V\R  
    “还有这条,”许景澄说:“锻炼身体何罪之有?吴御史指责我们胡闹,我看他简直就是胡说!” A6ar@$MZ  
    三个人针对吴鸿甲提出的责难,研究出了一个答辩方案。四月一日(5月10日),孙家鼐郑重地向慈禧做了回奏。慈禧看后,觉得证据确凿,论述充分,但又不愿意让后党分子吴鸿甲颜面上过于难堪,于是降下懿旨,“各打五十大板”。随后,孙家鼐也做出了必要让步,汉人教习、提调的月薪从30两减为25两。 s{QS2G$5  
    从1898年7月接受任命,到1999年7月因反对废立逆流而主动要求病休,孙家鼐只在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的位置上干了一整年。1900年6月,由于义和团运动兴起,盲目排外势力猖獗,京师大学堂一度被迫关门。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一日(1902年1月10日),清廷才指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恢复京师大学堂。因为孙家鼐上任是在戊戌年,所以,史称孙家鼐时期的京师大学堂为“戊戌学制”,张百熙时期的京师大学堂为“壬寅学制”。戊戌年大学堂尽管没能培养出杰出的毕业生,但它却为壬寅年大学堂乃至以后的中国高等教育打下了基础。 @51!vQwqR  
o@o0V  
1条评分
washington 威望 +5 哦! 2008-09-28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