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4阅读
  • 2回复

宋徽宗崇宁五年丙戍(1106)蔡嶷榜进士余应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shingto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7-18
— 本帖被 thinfo 从 余姓名人 移动到本区(2011-09-12) —
;R<V-gab  
余应求 vCK+v r!  
k\dPF@~Hvl  
  余应求 江西鄱阳人,余安行之子。宋徽宗崇宁五年丙戍(1106)蔡嶷榜进士,官吏部员外郎。 Je2&7uR0  
pjoyMHWK  
  说明:宋徽宗崇宁五年丙戍(1106)蔡嶷榜进士有两个江西人同榜进士,还有一个是江西弋阳人余应球。  s_+.xIZ  
Uq{$j5p8  
4i }nk T  
/lPnf7  
另见:南宋官员——余应球
[ 此帖被washington在2012-03-31 14:16重新编辑 ]
离线washington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3-31
'o0o.&/=  
~EXCYUp4v  
http://www.pyzxl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93 4/mz>eK"  
一代名臣余应求
姜清水
余应求,江西鄱阳人,余安行之子 崇宁五年丙戍(1106)科蔡嶷榜进士,累官福建转运使,秘书省校书郎,吏部员外郎,知卫州,监察御史。高寿九十六岁。
余应求为其父亲余安行著书立传,写了一本《石月至言》书。余应求的父亲余安行是北宋为官。
余应求是多种史册记述之人,最为突出的是敢于上书进言,多谈国家政策与法度,并且直言以对,切中历史实际与现实要害,而得到史者们的肯定和赞赏。
余应求的上疏被列入《历代名臣奏议》之内,余应求的大名也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有“风骨的台谏官”之列。
查余应求上疏有 “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靖康元年(1126)五月”,“辛未(1151)”三次被史册记述。宋史所记把一大段余应求上疏文本都载入,而且对其上疏时的囯家形势、内外矛盾、朝廷做法等情况一一作了分析,认为余应求上疏切中实际与要害,是以赞赏的笔调记录的,并说“宋廷并没有朝着(余应求)这一思路来考虑和处理国事”。 但是宋史。本纪第二十三》卷中记“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监察御史余应求上疏” ,其中 “监察御史” 一职不符余应求当时身份,靖康元年左右余应求应该在“福建转运使 或“秘书省校书郎 任上,这一点可能是记述之人未注意余应求“当时身份” 而着重余应求上疏“亊”。
余应求上疏内容渉及面较广,如:为人之能、为官之道、为政之责、为史之言等都有论到,最大的、也为突岀的特点就是“为国之策”。 余应求在“为国之策”中特别强调:“损益因革,不可偏废”, “取其得于中者而行之” ,“廉耻道丧,名节不立” 与“以全身保位为贤,以竭忠进节为愚;以奔竞进取为能,以恬退自守为拙;以刻剥办事为有才,以重厚有长者为无用。废直道而徇私情,背公家而任己恩。贿赂交通于权门,侈靡滥溢于私室。憎廉洁为矫诈,恶正直为介僻。敢言者谓之狂妄,正论者谓之迂阔,奋不顾身者众必沮之,贤有才者则妒忌之”。
余应求的“上疏”语言是锋利而似刀,直刺朝政掌权者与对当时官场风气的确切剖析。余应求的热爱国家的拳拳之心,切切之情全部沉浸于他的“上疏” 之中,是需要后人挖掘和阐发的,其中包含不少祖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对当代也具有鼓舞人前进的精神力量,是值得研读与宣传的!
  
1 宋史 本纪第二十三
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监察御史余应求上疏指出:今陛下克绍太上皇之美意,已赠司马光等官及遵奉祖宗法度矣。臣愚谓如党人之未殁与其子孙可录用者,愿令有司录条具以闻。夫太祖、太宗与熙宁、元祷、绍圣所行者,皆祖宗法度也。损益因革,不可偏废,愿诏朝廷置司讲画,取其得于中者而行之。在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之际,主张通过调和的办法解决朝廷内部的各种矛盾,避免再出现偏执与极端的做法;同时又委婉地将蔡京所奉行的绍述与熙丰、绍圣所行之政区别开来,进而提出取其得于中者的取舍原则,和解士大夫之问由变法与反变法引起的隔阂与对立。然而,宋廷并没有朝着这一思路来考虑和处理国事,而是在强敌压境,如有变故的宗社安危之秋,一方面日罢兵事,如太平无事之时;一方面却专注于内政的是非得失之争和内部的相互攻讦。
靖康元年五月丙寅朔,朝于龙德宫,令提举官日具太上皇帝起居平安以闻。丁卯,诏天下有能以财谷佐军者,有司以名闻,推恩有差。以少傅、镇西军节度余深为特进、观文殿大学士。戊辰,罢王安石配享孔子庙庭。庚午,少傅、安武军节度使钱景臻,镇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刘宗元并为左金吾卫上将军。保信军节度使刘敷、武成军节度使刘敏、向德军节度使张楙、岳阳军节度使王舜臣、应道军节度度使朱孝孙、泸川军节度使钱忱并为右金吾卫上将军。是日,寒。辛未,申铜禁。诏:无出身待制已上,年及三十而通历任实及十年者,乃得任子。监察御史余应求坐言事迎合大臣,罢知卫州。甲戌,曲赦河北路。乙亥,申销金禁。
2: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116.余应求所指出:整个官场人怀私意,士失常心,廉耻道丧,名节不立。”“以全身保位为贤,以竭忠进节为愚;以奔竞进取为能,以恬退自守为拙;以刻剥办事为有才,以重厚有长者为无用。废直道而徇私情,背公家而任己恩。贿赂交通于权门,侈靡滥溢于私室。憎廉洁为矫诈,恶正直为介僻。敢言者谓之狂妄,正论者谓之迂阔,奋不顾身者众必沮之,贤有才者则妒忌之……礼孝陵夷,风俗大坏。”[6](卷116)当时涌现了一批有风骨的台谏官,如许翰、 陈过庭、李光、陈公辅、崔 、许景衡、程 、余应求、马伸、吴给、张所等人,他们弹击佞臣,力图匡补时弊。
  附3: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45余应求奏, 福建路转运使余应求关于吏治腐败的奏章
秘书省校书郎余应求还上奏说:梁师成罪当诛斥,近闻内侍官道观金银,皆使二人(另者为时若愚)总之
4:宋史 卷二百五 志第一百五十八艺文四《石月至言》一卷余应求刊其父之言
附5:淳熙三山志:盐仓 国初,转运司置仓南台,储福清、长乐等县【长溪、宁德、罗源、连江运盐,至天圣六年罢。】盐,给州、县务,【州有盐税务,县各置盐税务及仓。】听民自买。今闽尉厅东教场其地也。【见治平图熙宁图,在武胜王庙之南。按祥符五年,转运司奏:盐仓在城外十里,有一二千家,接连城内。】大中祥符五年,以水口、嵩溪驿增为仓,移运上四郡纲盐于此,以便搬卖。明道二年罢。元丰元年复之。政和八年,诏移水口仓于怀安县创盖。【时兴化军以涵头仓运盐到此,搬剥留滞,奏移怀安,始在县治西一里黄石崎山置。】宣和四年,复归水口。时科卖民户盐,始不给还,于是南台仓亦废矣。【徐成忠《铨私记》:此年产盐每斤添一文,为十九文。无盐给还。】 建炎间,停水口仓,复创盖于怀安。绍兴十一年,转运使余应求、贺允中自县西移置东北,地名郭埕,即今所。
6:《皇宋十朝纲要》卷19,在宋钦宗朝先后任御史者有二十七人,其名单如下:郑滋、李擢、柳约、曹辅、孙觌、蔺中谨、徐秉哲、章思永、李光、余应求、(等)。
附7: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九·经籍考六十六《石月老人集》三十五卷 陈氏曰:朝议大夫致仕鄱阳余安行勉仲撰。安行累举不第。其子应求,以童子登崇宁五年进士科,为御史,历麾节,所至迎养其父。至九十六乃终。著书号《至言》,盖纯笃之士也。
  
离线余大俊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7-01
余大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